大国工匠解说词[作文素材]

合集下载

申论素材大国工匠作文

申论素材大国工匠作文

申论素材大国工匠作文
在这个快节奏、高科技的时代,中国正迎来大国工匠的崛起。

作为一个素材,大国工匠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可独当一面的工匠,他们以精湛的工艺技能,塑造了一件件令世人惊叹的艺术品。

首先,大国工匠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有着悠久的工艺传统,无论是制瓷、木雕、剪纸还是刺绣,都代表着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匠心。

大国工匠通过承袭传统技艺,不断创新,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元素,使得传统工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其次,大国工匠代表着中国工匠精神的传承与传播。

中国工匠精神包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在工匠们的实际工作中得以体现。

大国工匠注重细节与质量,崇尚完美,在工作中始终追求卓越,这种精神不仅在工匠自身间传承,也通过他们创作的作品传递给更多人。

另外,大国工匠具有强大的实力与竞争力。

他们掌握着先进的工艺技术,用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并能够将个人的技艺与团队的力量完美结合。

大国工匠之所以能在世界舞台上获得声誉,正是因为他们的高超技艺与专业性。

他们的作品不仅技术过硬,还能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总之,大国工匠的崛起是中国与世界接触、交流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结合点。

他们通过个人的努力与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将中国工艺与文化传承下去,并
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大国工匠的存在和兴起,不仅仅是中国制造的标志,更是中国精神的体现。

2019作文素材—《大国工匠》

2019作文素材—《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推荐:有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

他们技艺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令人叹服。

他们用劳动者的手缔造了一个个“中国制造”神话。

《大国工匠》1: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5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

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疱。

因为技艺高超,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聘请他,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

他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极致:焊点宽 0.16毫米管壁厚0.33毫米“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就有数百根几毫米的空心管线。

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凤林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焊缝细到接近头发丝,而长度相当于绕一个标准足球场两周。

专注:为避免失误练习十分钟不眨眼高凤林说,在焊接时得紧盯着微小的焊缝,一眨眼就会有闪失。

“如果这道工序需要十分钟不眨眼,那就十分钟不眨眼。

”。

坚守:35年焊接130多枚火箭发动机高凤林说,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正是这份自豪感,让高凤林一直以来都坚守在这里。

35年,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助推下,成功飞向太空。

这个数字,占到我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总数的一半以上。

匠心:用专注和坚守创造不可能火箭的研制离不开众多的院士、教授、高工,但火箭从蓝图落到实物,靠的是一个个焊接点的累积,靠的是一位位普通工人的咫尺匠心。

大国工匠作文素材

大国工匠作文素材

大国工匠作文素材大国工匠。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而这些宝贵的遗产都离不开那些默默无闻的工匠们。

在中国,工匠不仅仅是手艺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和传承。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无数的奇迹,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大国工匠,他们以匠心独运的工艺和精湛的技艺,创造出了无数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和工艺品。

比如,中国的丝绸、瓷器、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品,都是经过工匠们的精心制作而成的。

他们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让这些传统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大国工匠们不仅在传统手工艺领域有着卓越的表现,他们也在现代工业制造领域有着举世瞩目的成就。

比如,中国的高铁、航天器、通信设备等现代工业产品,都离不开工匠们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新。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了一个个世界级的产品,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大国工匠们的精神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从小就接触和了解各种手工艺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企业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和工匠精神的培养,鼓励员工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大国工匠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让这些传统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他们不仅仅是工匠,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和传承。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让工匠精神成为我们国家的一种文化符号,成为我们国家的一种精神力量。

《大国工匠》 解说词

《大国工匠》 解说词

《大国工匠》解说词自10月2日开始,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工匠》系列,记述这个时代的能工巧匠,传承工匠精神,助力中国梦。

大国工匠总序工匠的工作貌似平常无奇,但是这些工作中都积淀着经年累月淬炼而成的珍重技艺,承担着身家性命和社会民生的重大责任,饱含着常人不易承受的坚忍辛劳,甚至还时或涉及耗体殒身的危险,事实上相当多的工匠岗位是以一身犯险而保大业安全,以一人之力而系万民康乐。

第一集工匠胆魄,勇者无惧。

1彭祥华(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在软若豆腐般的岩层间精准爆破,误差控制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被同事公认为“爆破王”。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铁路,八起八伏。

川藏铁路属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铺设难度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仅一条雅鲁藏布江,就要被这条铁路横渡16次;它更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铁路,总长1800多公里的路基,累计爬坡高度超过14000米,台阶式八起八伏,被外媒称为巨大的过山车。

2015年6月,川藏铁路的拉萨至林芝段全面开工,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和工友们开凿的是拉林段地质最复杂的东噶山隧道,川藏铁路的地质基础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缝合带,属地震多发区,在这样的地质构造带上挖隧道,几乎等于在掏潘多拉的盒子。

彭祥华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铁路工人,参加过20世纪50年代开工的成昆铁路,那是上世纪的世界铁路建设奇迹。

彭祥华所在的中铁二局二公司,拥有出色的隧道爆破团队,承担过很多重大隧道的施工任务,彭祥华是这个团队的翘楚,被同事们公认为“爆破王”。

决定精准爆破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装药量,为此彭祥华一直是自己分装炸药,凭借多年分装炸药的经验,彭祥华能够把装填药量的误差控制得远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

隧道内爆破面上通常有几十个炮孔,每个炮孔中的引爆雷管都要按照设计顺序爆炸,不同炮孔之间的起爆时差,在十几至一百毫秒间,还不到一眨眼的功夫。

每个炮孔的相对位置精准装药量引爆时间等因素,必须作为相互密切关联的系统来考虑,让它们以最佳效果相互作用,以求得严格控制下的合适爆破力度,那些在外人看来狂烈的爆破,在彭祥华的耳中是旋律清晰有序的弹奏。

大国工匠材料作文素材积累

大国工匠材料作文素材积累

大国工匠材料作文素材积累大国工匠材料作文素材篇1文物修复师,听起来伟大光荣而又神秘的职业,他们手中每天都在穿越千年,而他们的日常又是怎样的呢?一扇扇屏风被小心地摘下,木器组负责框架,丝绸组负责擦拭帛书……一组组人员忙着手下的工作,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无论是技术术语还是调侃大家都在以一颗平凡心来对待。

每天,一位老师傅都会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一层层的红墙中,只为忙里偷闲到外面抽支烟,清晨,大家和着温暖的阳光,喂着院子里的“御猫”,欣赏着自己在院子里种的花草树木。

这与他们的工作有着巨大的反差,但就是这种反差,这种出人意料的风格,使他们的工作给人一种平静,纯粹。

似乎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生动平和。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钟表修复师王津。

瘦高的身材,和蔼的目光。

他亲自修复了瑰丽的国宝钟表,让他能在世人面前呈现。

是他让钟表上的每只小鸟扇动翅膀,让河水奔腾流动,船只来往,让冰冷的文物活了起来,赋予了他们鲜活的生命。

他站在橱窗前,就像来来往往的游客一样看着自己一件件修复的钟表,说了句有点心疼,只能静静的看着,无法领略文化本该有的生机。

但从他眼中看到的更多是自豪,从十六岁进入故宫,现今已然花甲,眼中尽是感慨,也许本身就是修复钟表的他,更懂得时光在手中流逝的感觉。

对我影响最深的不是他们修文物的高超技术而是修复师们的生机,充满了情感,他们没有因为工作的精细,严肃而变得沉闷,他们积极向上与幽默的工作态度,让文物修复师这份工作有了温度,让文物有了生命,让我们对文物修复师有了新的认识。

工匠精神不只是一丝不苟的精细工作,还需要对生活的感受,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就像把玉比作君子有了人的情感才使玉有了更高的品质。

大国工匠材料作文素材篇2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面对开放的市场,一些国人掀起了千里迢迢去日本买马桶盖、高价抢购韩国电饭锅的热潮,不少外国人嘲笑我泱泱中华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没有工匠精神!非是我华夏无工匠精神,而是传承这份精神的人在各行各业并不多见,从古至今中国不缺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资料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资料

大国工匠解说词大国工匠解说词大国工匠总序工匠的工作貌似平常无奇,但是这些工作中都积淀着经年累月淬炼而成的珍重技艺,承担着身家性命和社会民生的重大责任,饱含着常人不易承受的坚忍辛劳,甚至还时或涉及耗体殒身的危险,事实上相当多的工匠岗位是以一身犯险而保大业安全,以一人之力而系万民康乐。

第一集工匠胆魄,勇者无惧。

1彭祥华(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在软若豆腐般的岩层间精准爆破,误差控制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被同事公认为“爆破王”。

】以求得严格控制下的合适爆破力度,那些在外人看来狂烈的爆破,在彭祥华的耳中是旋律清晰有序的弹奏。

独自一人走进了隧道……这就是大工匠的担当,如山崖伫立,如长松挺身。

2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徒手雕琢高能炸药,精度误差不超过0.2毫米,安全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这种火药有很强的韧性,再加上里面含有粗糙的颗粒,这让手工雕刻的行刀轨迹不容易把握。

所以这种火药的微整形处理无法用机器操作,只能通过人手的轻柔细致雕刻来完成,这种火药的雕刻者自然必须是超凡心理素质与高超技艺的合体人。

对徐立平而言,为了自己更为了他的工友和工厂,安全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从青春岁月到年近半百,一个人偶然间能够镇定地面临一次致命危险并不难,29年里天天面对致命危险,而能够守恒如常,那实在是太难了。

3 王进(国家电网山东检修公司带电作业组组长)【百米高空检修百万伏特带电线路,电弧能让人瞬间化为灰烬。

王进在60层楼的高度与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共舞。

但是,对于王进而言,这不是高空走秀,而是工作。

】通常,作业工要坐在晃动的导线上,一只手抓住导线,另一只手工作,王进却能双手脱离导线工作,实属顶尖高手。

此时他身上的全部装备是一根保险索,加上极限化的胆量、意志、体能、耐性,责任心和本行业的技术操作本领,第二集大术无极坦克车体八百多条焊缝,牙咬焊帽,单手完成;超薄钢板焊枪绣花,14公里繁难焊缝无一漏点;密闭高温,火花淋浴,焊接核电站高压管道100%合格。

大国工匠为题高考写作素材7篇

大国工匠为题高考写作素材7篇

大国工匠为题高考写作素材7篇大国工匠为题高考写作素材篇1大国工匠,匠心独运。

堪称工匠的人,靠的是对技术的传承和钻研,对工作的专注和坚定,认真才能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当把一项工作作为一项任务去完成的时候,那仅仅是完成任务,并不能把一项工作做好,只有充满激情的时候才有可能取得完美的成果。

无论做什么工作,把每一项工作当做是一块璞玉来精心雕琢,心中充满对工作的热情,才称做“工匠”。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工匠精神跟在施工一线,或者办公室工作没有关系,工匠精神跟的是人,跟的是务实、诚恳、专业和拼搏上进的态度,而不是工作岗位。

对于一线工人来说,就是把自己的产品质量做到无可挑剔,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在同种商品中脱颖而出;对于我们施工员来说,就是通过我们的管理和质量要求及安全规定的约束,通过我们的管理能力及责任心,让一线工人的产品做到合格,甚至优秀,把工作做到严谨、一丝不苟,确保每一工序的质量,让每一个工程都能成为我们的骄傲。

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

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我们建筑人的价值导向。

大国工匠为题高考写作素材篇2我们何曾注意过那默默无闻的工匠?那看似平凡的职业,我们是否有过那般体会?那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工匠才会有确切的体会。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工匠就是个一直重复工作的工作者。

甚至会认为工匠就是做苦力的,工作得辛苦,赚的钱还少得屈指可数。

那就大错特错了。

工匠是一种伟大的职业,虽然看起来平凡得扔进人群里找不出,但在他们的精神之中,工匠是比其他职业更加高尚的。

因为工匠乃精雕细琢之人,拥有着一颗细腻而质朴的心,两只粗糙而勤劳的手。

他们只靠着这神奇却又普通的心与手,把有价值的事坚持下去,并且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得极其精致,就算最挑剔的人也找不出一点瑕疵来。

但是,做这些事的辛苦,与收获成果的甘甜,也许我们一辈子都体会不到,只有用心做一件事的人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从中的乐趣与甘甜。

经典作文素材-大国工匠

经典作文素材-大国工匠

经典作文素材------大国工匠一、高凤林,焊接火箭“心脏”发动机的中国第一人。

长征系列火箭,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载火箭,40%的长征系列火箭“心脏”的焊接都出自高凤林之手。

精湛的技艺将火箭心脏的最核心部件—泵前组件的产品合格率从29%提升到92%,破解了20多年来掣肘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难题。

火箭生产的提速让中国迎来了航天密集发射的新时代。

颁奖词突破极限精度,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破解20载难题,让中国繁星映亮苍穹!焊花闪烁,岁月寒暑,高凤林,为火箭铸“心”,为民族筑梦!二、李万君,复兴号,当今世界上大规模运行的动车组列车,目前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

李万君以独创的一枪三焊的新方法破解转向架焊接的核心技术难题,实现我国动车组研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突破,也焊出了世界新标准,推动复兴号的批量生产成为现实。

如今每天290多对复兴号风驰电掣,已经成为闪耀世界的中国名片。

颁奖词一把焊枪,一双妙手,他以柔情呵护复兴号的筋骨;千度烈焰,万次攻关,他用坚固为中国梦提速。

李万军,那飞驰的列车,会记下你指尖的温度!三、夏立,个普通不过的工种,但是能将手工装配精度做到0.002毫米绝不简单,这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40。

30多年来,夏立亲手装配的天线指过北斗,送过神舟,护过战舰,亮过“天眼”,他也从17岁的学徒工成长为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在人类极目宇宙的背后是一份极致的磨砺。

[详细]颁奖词技艺吹影镂尘,擦亮中华翔龙之目;组装妙至毫巅,铺就嫦娥奔月星途。

夏立,当”天马“凝望远方,绵延着我们的期待,也温暖你的梦想!四、王进,电作业,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被称为“刀锋上的舞者”。

215米,70层楼高,这是特高压带电检修工王进常常攀爬的高度。

王进,在正负66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上带电检修的世界第一人!目前,我国在运、在建特高压工程24项,线路长3.5万公里,累计输电超过1万亿千瓦时,均居世界第一。

颁奖词平步百米铁塔,横穿超、特高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工匠》解说词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工匠》系列,记述这个时代的能工巧匠,传承工匠精神,助力中国梦。

大国工匠总序工匠的工作貌似平常无奇,但是这些工作中都积淀着经年累月淬炼而成的珍重技艺,承担着身家性命和社会民生的重大责任,饱含着常人不易承受的坚忍辛劳,甚至还时或涉及耗体殒身的危险,事实上相当多的工匠岗位是以一身犯险而保大业安全,以一人之力而系万民康乐。

第一集工匠胆魄,勇者无惧。

1彭祥华(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在软若豆腐般的岩层间精准爆破,误差控制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被同事公认为“爆破王”。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铁路,八起八伏。

川藏铁路属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铺设难度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仅一条雅鲁藏布江,就要被这条铁路横渡16次;它更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铁路,总长1800多公里的路基,累计爬坡高度超过14000米,台阶式八起八伏,被外媒称为巨大的过山车。

2015年6月,川藏铁路的拉萨至林芝段全面开工,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和工友们开凿的是拉林段地质最复杂的东噶山隧道,川藏铁路的地质基础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缝合带,属地震多发区,在这样的地质构造带上挖隧道,几乎等于在掏潘多拉的盒子。

彭祥华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铁路工人,参加过20世纪50年代开工的成昆铁路,那是上世纪的世界铁路建设奇迹。

彭祥华所在的中铁二局二公司,拥有出色的隧道爆破团队,承担过很多重大隧道的施工任务,彭祥华是这个团队的翘楚,被同事们公认为“爆破王”。

决定精准爆破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装药量,为此彭祥华一直是自己分装炸药,凭借多年分装炸药的经验,彭祥华能够把装填药量的误差控制得远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

隧道内爆破面上通常有几十个炮孔,每个炮孔中的引爆雷管都要按照设计顺序爆炸,不同炮孔之间的起爆时差,在十几至一百毫秒间,还不到一眨眼的功夫。

每个炮孔的相对位置精准装药量引爆时间等因素,必须作为相互密切关联的系统来考虑,让它们以最佳效果相互作用,以求得严格控制下的合适爆破力度,那些在外人看来狂烈的爆破,在彭祥华的耳中是旋律清晰有序的弹奏。

巨大的爆破声冲破隧道,浓烟冒出洞口,随后最危险的工作就是走入爆破现场,检查效果和排除可能存在的哑炮,彭祥华阻止了其他工友近前,独自一人走进了隧道……这就是大工匠的担当,如山崖伫立,如长松挺身。

2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徒手雕琢高能炸药,精度误差不超过0.2毫米,安全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徐立平所在的工厂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工厂之一,地处中国秦岭大山深处,国家一些战略战术导弹和宇航发射用火箭发动机都出自这里。

29年来,徐立平进入厂房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工作间的每一道门,挂好每一个风钩,对他来说这里的每一道门都是危险时刻的紧急出口。

徐立平的工作是给火箭的固体燃料施行微整形雕刻,这也是固体发动机制造过程中最危险的工序之一。

引燃火箭发动机所用的固体推进剂以火药为主,混合几十种特殊组分灌模浇筑而成,固化脱模后在表面精度和药量方面与实际需求总是会有些差距,需要修整。

但固体火药极其敏感,而且燃面精度要求非常高,雕刻整形过程如果摩擦过力产生静电,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因此,这个雕刻过程绝不允许反复打磨刮削,不可逆的操作就全靠技师手上的经验感觉,0.5毫米是这种固体火药表面精度所允许的最大误差。

但徐立平仅凭手上触摸一次就能准确测度出需要切削部分的尺寸,精度误差不超过0.2毫米。

这种火药有很强的韧性,再加上里面含有粗糙的颗粒,这让手工雕刻的行刀轨迹不容易把握。

所以这种火药的微整形处理无法用机器操作,只能通过人手的轻柔细致雕刻来完成,这种火药的雕刻者自然必须是超凡心理素质与高超技艺的合体人。

雕刻过程中,徐立平一呼一吸都与手和刀的节奏高度一致,以保持用力均匀。

根据设计要求,徐立平需要削除环口接近5厘米厚的火药,但他每一刀切下的火药却要控制在3毫米以内,一点一点为火药微整形。

对于每个部位所用的刀具,刀具之间摆放的距离都有严格的规定。

在配合徐立平整形的过程中,助手必须时刻称量残药的重量,一旦达到一定数量极有可能发生爆炸。

徐立平要求每次切除500克火药后,必须装进预先准备的防静电袋里。

对徐立平而言,为了自己更为了他的工友和工厂,安全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从青春岁月到年近半百,一个人偶然间能够镇定地面临一次致命危险并不难,29年里天天面对致命危险,而能够守恒如常,那实在是太难了。

3 王进(国家电网山东检修公司带电作业组组长)百米高空检修百万伏特带电线路,电弧能让人瞬间化为灰烬。

王进在60层楼的高度与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共舞。

但是,对于王进而言,这不是高空走秀,而是工作。

内蒙锡林郭勒盟至山东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在2016年的竣工验收和运行表明中国拥有了目前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广,电压最高的在用特高压电网工程,王进是山东电力集团带电作业组的组长,也是特高压输电线路山东段验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特高压输电线路山东段验收工作收尾时正值盛夏,室外气温接近40度,恶劣天气条件是高空作业的天敌,事故概率会明显地增加,王进把组员留在地面上,独自攀高作业。

从地面到塔顶接近60层楼的高度,王进要借助于886根攀爬脚钉徒手攀爬上去,普通人仅仅站在地面上观看这个过程都会心惊胆战。

而王进的身体却能如蜘蛛一般悬在高压线上,更令人惊心的是,那可是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

王进是国家电网最优秀的检修工人之一,这位有16年工作经历的电工已经爬过2000多个高压铁塔了,但面对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路,各种严峻的新挑战也让他悚然心惊。

王进身在138米的高空脚板踩着的导线直径不足5厘米,并在一刻不停地晃动,王进在高空中行走的同时还要检查导线有无破损等问题。

通常,作业工要坐在晃动的导线上,一只手抓住导线,另一只手工作,王进却能双手脱离导线工作,实属顶尖高手。

此时他身上的全部装备是一根保险索,加上极限化的胆量、意志、体能、耐性,责任心和本行业的技术操作本领,这不是“达瓦孜”(“达瓦孜”是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指高空走大绳表演)一类的走秀,而是王进的工作。

王进的绝活还不止于此。

线路带电运行中,导线会发出电晕的声音,而王进仅仅凭耳朵听,就能判断出不超过两毫米细的微小铝线哪里有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这个绝活在整个国家电网系统中,也没有几个人能有。

在验收的同时王进还有一件大事要兼顾,制定安全进入特高压电场进行带电作业的预案,如果没有这样的科学预案便没有人敢在特高压环境下带电作业。

1000千伏特高压放电实验数据表明,几米之外的人会在瞬间被特高压感应形成的电弧化为灰烬。

这样的挑战非王进莫属,因为中国660千伏超高压电网,带电检修是王进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在无数次的摸索和实验之后,王进选择了“秋千法”,“秋千法”带电检修可行性最高,但是对带电检修的工人挑战也最大,一旦防护不到位就可能被强电流击中,后果不堪设想。

以铁塔为支点,身着屏蔽服的王进坐在兜篮里,像荡秋千一样,被绳缆吊着划过90度的圆弧之后,逐步带电,从没电荡的过程中,通过电位转移棒,瞬间让操作人员身上,带上了660千伏的电荡到带电的导线上,在几百千伏的超高压电线上行走,让几百千伏的电压从屏蔽服流过。

第二集大术无极坦克车体八百多条焊缝,牙咬焊帽,单手完成;超薄钢板焊枪绣花,14公里繁难焊缝无一漏点;密闭高温,火花淋浴,焊接核电站高压管道100%合格。

工匠境界,炼技修心。

1 卢仁峰单手为“陆战之王”加冕王冠一直交出百分之百合格的产品,左手丧失功能练就单手焊接技艺,耳听钢板落地声就能判断碳当量,用工匠之手为“陆战之王”加冕王冠。

装甲是坦克之所以成为坦克的第一要件。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工卢仁峰的工作就是负责把坦克的各种装甲钢板连缀为一体。

如果焊缝不牢,它们就会成为最容易被撕裂的开口。

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焊接质量是坦克装甲强度的重要保障。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承担着我国最先进的主战坦克的生产任务。

而作为厂里技术最好的焊接工人,卢仁峰专门负责焊接驾驶舱,这是坦克上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部位。

焊接这种复杂的异型结构,在国际坦克生产过程中也是一道难题。

卢仁峰解决这个难题的答案是,一直交出百分之百合格的产品。

而这些产品是他靠一只手完成操作的。

二十多岁时,卢仁峰就已经是厂里的技术骨干,1986年,一场事故让卢仁峰的左手遭受重创。

被切去的左手虽然勉强接上了,但已经完全丧失功能。

可是,卢仁峰却做出了一个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决定:他要继续做焊接工作。

那段日子,卢仁峰泡在车间,顽强坚持练习,愣是靠给自己量身定做手套和牙咬焊帽这些办法,用单手代替双手,恢复焊接技术。

他给自己定下了守恒任务:每天下班后焊完50根焊条再回家。

五年的时间,他不仅恢复了过去的焊接水平,而且再次成为厂里的焊接的技术领军人,完成了超越生理极限的突破。

让卢仁峰没想到的是,更大的挑战即将来临。

本世纪初,我国正在研制新型主战坦克和装甲车辆,这些新型战车使用坚硬的特种钢材作为装甲。

然而这种材料的焊接难度极高。

卢仁峰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做了上百次试验,终于对新型钢材的性能了如指掌。

甚至仅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的声音,他就能听出其中碳当量有多少,判断出应该采用怎样的焊接工艺。

卢仁峰已经工作了三十七年,从我国最早的五九式坦克,到现在正在研发的第四代新型主战坦克,都有卢仁峰参与攻关研发。

不断突破自己的技术峰值成为他不肯停歇的追求,如同临阵冲锋的坦克。

2015年9月3日上午,天安门广场大阅兵的27个装备方队如钢铁洪流般驶过,身为“陆战之王”的坦克亮相于第一方阵。

而这个王者的王冠是由无数双像卢仁峰一样的工匠之手加冕的。

2张冬伟以大匠境界焊缝“氢弹”内胆手工焊缝长14公里厚0.7毫米“氢弹”内胆,先修“心境”而后达“技境”的大匠境界。

LNG(中文名称是液化天然气)体积仅为气态时的 1/600。

这样的大比例压缩特别适合于远洋运输,但对运输船的技术要求极高。

建造一艘LNG运输船的难度堪比建造一艘航母。

能够建造这种船的国家,世界上也没几个。

LNG运输船最大的危险是泄漏,装了十几万吨液化天然气的船简直就是一颗假寐的巨型“氢弹”,谁敢想象它的漏液点火呢?LNG运输船管住液化天然气泄漏的关键构造是殷瓦钢内胆。

张冬伟的工作就是焊接那些构成这个内胆的钢板。

LNG船的殷瓦钢内胆壁的厚度是0.7毫米,大约相当于两层鸡蛋壳。

殷瓦钢非常娇气,手指直接触摸或沾上汗液,都会导致它生锈。

这使得张冬伟和工友们每一次登船作业,都是陪着千百倍的小心。

直到2005年,中国才有了第一批16个掌握殷瓦钢内胆焊接技术的工人。

张冬伟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沪东中华造船厂正在同时建造十艘LNG船。

最新一艘LNG船的内胆由3600片规则的和数万片不规则的殷瓦钢板焊接而成,全船殷瓦钢焊缝总长度可达到140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