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配伍分析

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配伍分析

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配伍分析丹参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剂,采用丹参根部药材为主要原料,经过提取、浓缩等工艺制成。

它具有活血化瘀、抗炎抗血小板凝集等功效,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其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进行分析。

一、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丹参注射液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的临床应用:1. 心脑血管疾病: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心脑血管的微循环,减少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心脑血供。

它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心绞痛、脑梗死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2. 血管炎症性疾病:丹参注射液具有抗炎作用,能减轻血管炎症反应,维护血管的正常功能。

因此,在一些血管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丹参注射液常常被应用,如血管炎、混合性血管炎等。

3. 血小板功能异常:丹参注射液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和聚集,对于一些血小板功能异常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例如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例中,丹参注射液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4. 术后治疗:丹参注射液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进手术创面的愈合和修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一些手术后的治疗中,丹参注射液被广泛应用。

二、丹参注射液的配伍分析在药物的配伍上,丹参注射液主要与以下几类药物配伍应用:1. 具有血流改善作用的药物:丹参注射液与异黄酮类药物如大黄、青蒿素等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增强药效。

这是因为丹参注射液可以促进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而异黄酮类药物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双方联合应用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2. 具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丹参注射液的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可以与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血药物配伍应用,可以增强其抗凝血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确定剂量及使用方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3. 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丹参注射液的抗炎作用可以与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联合应用,可以增强治疗效果。

这是因为丹参注射液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中的炎症介质释放和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关键词】丹参;临床应用丹参是著名的活血化瘀药,现代药理学表明丹参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等作用十分显著,以丹参为主有多种复方制剂。

复方丹参注射液目前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现将其临床作用总结如下。

1 临床作用1.1 心血管系统1.1.1 冠心病心绞痛卢健棋等用丹参注射液100 ml(含丹参50 g)静脉滴注,1次/d,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6例,疗程14 d,总有效率83.3%,明显改善患者心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1]。

1.1.2 防治心肌缺血周苏宁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在麻醉完成后开始静脉滴注,维持至手术完毕或近手术结束防治心肌缺血。

总有效率90.17%,明显优于对照组[2]。

1.2 中枢神经系统1.2.1 高血压脑出血于高等用丹参注射液16 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静脉滴注,1次/d,用16 d,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3周后,对血肿吸收、肝肾功能损害及肺部感染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丹参组预后良好,有效率为85.71%,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3]。

1.2.2 防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vs)沈一问等将307例头部外伤后住院未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1次/d,全部病例于伤后2~3 d、7~10 d结合临床表现CT检查2~3次,结果两组发生cvs、病死率、伤残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4]。

1.2.3 新生儿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杨玮将5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2~3 ml/kg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5 d为1个疗程,连用1~2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

丹参能明显改善脑缺血、脑损伤,明显降低后遗症及病死率[5]。

1.2.4 治疗急性脑梗死闵连秋等观察了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丹参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论文

丹参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论文

丹参药理作⽤与临床应⽤论⽂
浅析丹参的药理作⽤与临床应⽤
作为我国的传统中药,丹参的药理作⽤研究受到了很⼤重视并且取得了巨⼤进展,本⽂对丹参的药理作⽤和临床应⽤进⾏了浅析,丹参药理作⽤多样,临床作⽤明显,应⽤较⼴泛。

丹参;药理作⽤;临床应⽤
丹参是唇形科植物,其⼲燥根及根茎作为⼊药部位,是中药中研究较为深⼊的⼀种。

丹参味苦,性微寒,包含⽔溶性及脂溶性多种有效成分,有着⼴泛的药理作⽤。

1 化学成分及药物剂型
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两⼤类:①酚酸类化合物;②丹参酮类化合物1。

前者是⽔溶性的,主要包括丹参酸a、b、c,后者是脂溶性的,主要包括丹参酮、隐丹参酮、异丹参酮等。

⽬前,常⽤的丹参制剂包括注射液、滴丸、复⽅丹参注射液、复⽅丹参⽚以及冠⼼丹参⽚,其中复⽅丹参⽚和冠⼼丹参⽚已被中国药典收载。

2 药理作⽤
2.1 对⾎液循环系统丹参对⾎液循环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

①使⾎流动⼒学效应得到良好改善:丹参作⽤于衰弱的⼼脏,使其在加强⼼肌收缩⼒的同时不增加⼼肌耗氧量。

此外,丹参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和肢体动脉,但是对于脑动脉显⽰⽆扩张作⽤。

②抗⾎栓作⽤:研究表明,丹参具有延长凝⾎时间的作⽤,⽽且能够降低⾎瘀患者的全⾎及⾎浆粘度,将红细胞的电泳时间缩减,从⽽接近正常⽔平。

丹参酮等成分可以抑制⾎⼩板中磷酸⼆酯。

临床应用丹参液综述

临床应用丹参液综述

临床应用丹参液综述治疗消化系疾病:刘氏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认为丹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①丹参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幽门螺旋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

②丹参所含的丹参素对溃疡部位的坏死部分有较快的消除功能,对巨噬细胞功能有活跃作用,能促进细胞的再生,因而对溃疡病有促进愈合之作用。

③丹参有镇静安定作用。

治疗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患者血液呈高黏、高凝、纤溶性低下状态,因此降黏、抗凝、溶纤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丹参具有降低全血黏度的作用,可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研究表明:丹参注射液合用参麦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动力学,能提高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现代医学研究文献指出:丹参注射液具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减轻心脑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排血量,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李氏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3例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在传统的扩血管药物、抗感染、平喘、补液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基础上,加用20ml复方丹参液,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6%;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认为用复方丹参治疗肺心病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肝胆系统疾病:杜氏等用丹参佐以核糖核酸(RNA)治疗肝硬化腹水。

方法:在卧床休息、静滴维生素C及利尿、护肝、降酶退黄、血浆白蛋白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150~200ml,缓慢静滴,RNA 60mg 加入10%葡萄糖150~200ml,缓慢静滴,每日1次,均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2~4周后症状与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6%(P<0.01)。

作者认为丹参注射液可抑制凝血,抑制微血栓形成,减轻红细胞聚集,促进组织恢复,改善肝细胞微循环,增加肝细胞血流量,从而改善小动脉痉挛所引起的肝细胞缺氧状态,使门脉系统压力下降,增加了肝脏氧和营养物质的供给,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减轻低蛋白血症。

复方丹参片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

复方丹参片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

复方丹参片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复方丹参片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由丹参、鳖甲、没药等多种中草药组成。

它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对复方丹参片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复方丹参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首先,它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的作用。

复方丹参片中的丹参主要含有黄酮类、黄酮苷和丹酚酸等有效成分,这些成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缓解心绞痛症状。

其次,在心肌梗死后的心脏保护方面,复方丹参片具有抗氧化作用。

丹参中的黄酮类成分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害。

此外,复方丹参片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抗炎和调节心律等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复方丹参片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作为冠心病的基础治疗药物。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复方丹参片具有改善冠脉血流、缓解心绞痛症状的作用,可作为冠心病的长期治疗药物。

其次,它可用于治疗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复方丹参片可以通过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供氧状况,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

此外,复方丹参片还可以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复方丹参片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心肌细胞不受损害,减轻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肌坏死率。

除此之外,复方丹参片还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眩晕等疾病。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复方丹参片具有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可以作为高血压的辅助治疗药物。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复方丹参片具有降血糖、保护胰岛细胞的作用,可以改善糖尿病的病情。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复方丹参片具有扩张外周血管、改善脑灌注的作用,可以缓解眩晕症状。

综上所述,复方丹参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临床上,它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丹参的临床应用

丹参的临床应用

丹参的临床应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将白花丹参晒干切碎压为细末,用白酒(55度)浸泡15天,配制成5~10%白花丹参酒。

每次服20~30毫升,日服3次;如病情较重,疼痛剧烈,而且会饮酒者,每次可服50毫升,每日2~3次,或顿服药酒以醉为度。

试治34例,单纯服用药酒者8例,其余26例以药酒为主,在不同时期配合其它中药。

结果,临床治愈15例,显著好转9例,进步3例,无效7例。

多数病人服后有止痛作用,能改善患肢症状,四肢有发热感觉,或有明显发热感向肢体远端冲动,对游走性浅静脉炎也有效果。

大多数病人服后无不良反应,个别有皮肤瘙痒;长期服用可发生胃痛、胃纳减退等,应暂停药观察。

对肝炎、溃疡病、高血压病、肾炎等忌用。

治疗血吸虫病肝脾肿大采集丹参根晒干后切片,水煎2次,过滤,滤液合并煎成30~50%煎剂,临用时酌加糖浆。

分甲、乙、丙三组共治疗41例,分别按每公斤体重0.3~0.5克、0.6~0.9克、1.O~1.6克给药,分别连服42、30、30日为一治程。

对照组8例,每日服酵母片1.5~2克。

对照结果表明丹参对肝脾大小及性质的改变有相当效果。

27例肝肿大患者,治后12例缩小,15例变软,12例无改变;脾肿大41例,治疗后缩小者20例,变软者22例,无改变者19例。

其中以丙组用量大及甲组疗程长者疗效较为显著,一般在治疗lO~15日后见效。

但所有病例末见肝脾缩小到正常者。

本品似对病期较短,病情较轻者易于见效。

如配合合理的饮食与休息,必能提高疗效。

丹参的毒性极低,曾将剂量提高至每日45克,连用83天,亦无不良后果。

但有1例剂量并不大(每日30克),用至第9天即发生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故认为凡有呕吐、便血、咯血、血尿、紫癜等出血倾向者忌用丹参。

治疗冠心病用丹参提取物制成片剂(每片含提取物0.2克)内服,每次2片,每日3次(每日量相当原生药2两)。

以两周至一个月为一疗程。

观察323例,服药1~9个月不等。

结果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82.3%,其中显效率为20.3%;疗效以中、轻度较好;服药2个月者疗效比1个月的为高。

丹参对肾功能的临床应用

丹参对肾功能的临床应用

丹参对肾功能的临床应用
丹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节血脂、抗氧化等多
种功效。

在临床应用中,丹参广泛用于调节肾功能、改善肾脏健康。

下面将就丹参对肾功能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一、丹参的药理作用
丹参中含有丹参酮、丹参素、丹酚酸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
以扩张血管、促进微循环、减少氧自由基产生,从而具有保护肾脏、
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丹参还可以降低血脂、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脏
负担,有利于肾脏健康。

二、丹参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
慢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丹参在慢性肾病的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丹参能够降低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减轻肾小
球损伤,延缓疾病进展。

患者长期服用丹参后,肾功能有所改善,生
活质量明显提升。

三、丹参在肾炎中的应用
肾炎是一种常见肾脏疾病,丹参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减
轻肾脏组织损伤,改善肾小球功能。

丹参还能促进尿液排出,清除体
内毒素,有利于肾炎患者病情的缓解。

四、丹参在肾结石中的应用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丹参具有扩张尿管、促进结石
排出的作用。

丹参中的有效成分能够促进钙离子排泄,减少结石形成,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肾结石的发生。

综上所述,丹参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调节肾功能、改善肾脏
健康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
病情,合理应用丹参,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
和实践,能够更好地发掘丹参在肾脏保健中的潜力,造福更多肾脏疾
病患者。

中药丹参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药丹参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样 品前处 理速度显 著加快 ,而且 4种丹参 酮在 5分 钟 内可 达到完全分离 ,大大缩短了分离时间 。
氧 自由基 ,解除 支气管 痉挛 ,恢 复肺 通气 功能 ,纠正肺 部 缺氧状态 的作 用 ;丹参 酮还 有抗病 毒 、抑制 细 菌功 能 ,可 促使肺部炎症的吸收 ,从而综合发挥对本病 的治疗作用 。
2 化 学 成 分
2 . 1 丹 参的脂溶性有 效成分
参酮类 ,主要 有丹 参酮 ⅡA、丹参 酮 I 、隐丹参 酮 、丹参 酮 ⅡB、三氢丹 参 酮 I 等 菲 醌类 化 合 物 。母 继林 ,和 顺 琴 等 采用匀浆法提取 ,超高效 液相 色谱 法测定 中药 材丹参 中的隐丹参 酮 、二 氢丹参酮 、丹参酮 I 和丹参 酮 Ⅱ 的方法 ,
野生丹参条短粗 ,多扭 曲 ,表 面红棕色 ,外皮 较粗糙 , 多鳞 片状 ,易 剥落 ,体 轻而脆 。断 面疏松 ,有裂 隙或 略平
整而致密 ,皮部 棕红 色 ,木部 灰黄 色或 紫褐色 ,导管 束黄
白色 ,呈放射状 排列 。丹参栽 培 品较粗 壮 ,全体 较野 生 品
肥实 ,偶有分 枝 ,表 面紫红 色或 黄红 色 ,有纵 皱 纹 ,皮 细 不易剥落 ,质 地坚 实 ,断面较平 整 ,略呈 角质样 。
中药 丹 参化 学成 分 和 临床 应 用 的研 究进 展
杨 小 孟
天 津 市 宝坻 区 药 品 检 验所 ,天津 3 0 1 8 0 0
【 摘
要】 丹参作为 中国的传统 中药 ,在医疗和保健方面应用非常 广泛 ,早在 《 神农本草经 》 中就 有对丹参 的记 载。丹参 为唇形科
植物丹参 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微寒 ,味苦 ,具有 活血化瘀 、养血安神 、凉血消痛的功效 ,研 究表明丹参 的化学成分分 为水 溶性和脂溶性 两 大部分 。在临床治疗方面 ,多应用于冠心病 、心肌梗塞 、缺血性 中风 、消化性溃疡 等疾病方面 ,有 比较 明显的疗效 。本文 将对近期丹参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参的临床应用
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将白花丹参晒干切碎压为细末,用白酒55度浸泡15天,配制成5~10%白花丹参酒。

每次服20~30毫升,日服3次;如病情较重,疼痛剧烈,而且会饮酒者,每次可服50毫升,每日2~3次,或顿服药酒以醉为度。

试治34例,单纯服用药酒者8例,其余26例
以药酒为主,在不同时期配合其它中药。

结果,临床治愈15例,显著好转9例,进步3例,无效7例。

多数病人服后有止痛作用,能改善患肢症状,四肢有发热感觉,或有明显
发热感向肢体远端冲动,对游走性浅静脉炎也有效果。

大多数病人服后无不良反应,个别
有皮肤瘙痒;长期服用可发生胃痛、胃纳减退等,应暂停药观察。

对肝炎、溃疡病、高血
压病、肾炎等忌用。

治疗血吸虫病肝脾肿大
采集丹参根晒干后切片,水煎2次,过滤,滤液合并煎成30~50%煎剂,临用时酌加
糖浆。

分甲、乙、丙三组共治疗41例,分别按每公斤体重0.3~0.5克、0.6~0.9克、
1.O~1.6克给药,分别连服42、30、30日为一治程。

对照组8例,每日服酵母片1.5~2克。

对照结果表明丹参对肝脾大小及性质的改变有相当效果。

27例肝肿大患者,治后12
例缩小,15例变软,12例无改变;脾肿大41例,治疗后缩小者20例,变软者22例,无
改变者19例。

其中以丙组用量大及甲组疗程长者疗效较为显著,一般在治疗lO~15日后
见效。

但所有病例末见肝脾缩小到正常者。

本品似对病期较短,病情较轻者易于见效。


配合合理的饮食与休息,必能提高疗效。

丹参的毒性极低,曾将剂量提高至每日45克,
连用83天,亦无不良后果。

但有1例剂量并不大每日30克,用至第9天即发生原因不明
的上消化道出血;故认为凡有呕吐、便血、咯血、血尿、紫癜等出血倾向者忌用丹参。

治疗冠心病
用丹参提取物制成片剂每片含提取物0.2克内服,每次2片,每日3次每日量相当原
生药2两。

以两周至一个月为一疗程。

观察323例,服药1~9个月不等。

结果心绞痛的
总有效率为82.3%,其中显效率为20.3%;疗效以中、轻度较好;服药2个月者疗效比1个
月的为高。

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53.2%,显效率占14.8%;其中慢性冠状动脉缺血病变疗效
较优于心肌梗塞病变,二级梯运动试验阳性及可疑阳性病例疗效高于一般心电图缺血病变
病例,中、轻度患者疗效优于重度病例。

停药后之疗效估价,有待进一步观察。

对绝大部
分病例无明显副作用,仅对很少数病例的周围血象、胃肠道、肝功能SGPT等似有一定影响。

另曾以丹参、降香制成复方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各1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0余例,结果症状的有效率在82%以上,心电图的有效率为50%左右。

用法: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采
用三种注射方法:㈠静脉滴注-注射液4毫升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葡萄糖500毫升内
静滴。

疗程1~2周。

㈡肌肉注射-每日1~2次,每次1毫升;疗程2~4周,有的长达4
个月。

㈢静脉推注-注射液1毫升加入50%葡萄糖20毫升内注射。

上述三种方法均有疗效,但各有特点。

静脉推注改善心绞痛作用较快,但维持时间短暂;静脉滴注作用比肌肉注射
明显,维持时间亦较长,为病房常规应用方法;肌肉注射虽作用较慢,但应用方便是其优点。

此外,丹参注射液治疗胃、结肠多发性息肉1例,获得较好效果。

由于患者不能行外
科手术治疗,乃试用丹参注射液。

开始每次给药10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静脉
推注;治疗数次后无反应,乃改用每次20毫升加50%葡萄糖液40毫升静脉推注。

均每日1次,第一疗程35次。

治程中病人精神、食欲逐渐好转,脓血便减轻,体力亦渐增强,心
脏杂音明显好转,浮肿消退。

休药1月,行第二疗程,注射18次后行X线造影复查,胃
部息肉大部消失。

个别患者在丹参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胃痛、食欲减少,口咽干燥,恶心呕吐,与丹参
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有关,宜停药,并可口服胃舒平、普鲁苯辛等药,重者可皮下注射阿
托品。

个别晚期血吸虫肝脾肿大患者在服用大剂量丹参后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应停用丹参,并给予止血剂、维生素等。

丹参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皮疹、寻麻疹,有的还伴见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甚则恶寒、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随即面色
苍白、肢冷汗出、血压下降,乃至昏厥休克等。

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以及非那根
等抗过敏药,同时用中药生脉散加减调理。

丹参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43g/kg,48小时l次腹腔注射内未见动物死亡,而64g/kg
组10只动物死亡2只。

丹参水提醇溶部分,小鼠1次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
80.5±3.1g生药/kg,丹参或复方丹参注射液,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
136.7±3.8g/kg和61.5g±5.3g/1g。

以生药含量计;家兔每日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
2.4g/kg或复方丹参注射液3g/kg,连续14日,未见中毒性反应,动物血象、肝肾功能和
体重等均无异常改变,实质性脏器除明显充血外,未见特殊变化。

另外,小鼠每日灌胃2%丹参酮混悬溶液0.5ml,连续14日,大鼠每日灌胃2.5ml,连续10日,亦未见毒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