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合集下载

红色文化有哪些内容

红色文化有哪些内容

红色文化有哪些内容红色文化是指以革命斗争、革命历史、革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

它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形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红色地标、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艺术等多个方面。

首先,红色文化的内容之一是红色地标。

红色地标是指那些与革命斗争、革命历史密切相关的地点,如中央革命根据地、革命纪念馆、革命纪念碑等。

这些地标承载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是红色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人们缅怀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其次,红色文化的内容还包括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历史、革命纪念地为主要旅游内容的旅游形式。

通过参观革命历史遗迹、了解革命历史故事,游客可以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热情,也是一种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纪念。

另外,红色文化的内容还涵盖红色教育。

红色教育是指通过传承和弘扬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式。

在学校、社区、军营等各个领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让人们从小就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植根于心,成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此外,红色文化的内容还包括红色艺术。

红色艺术是以革命题材和革命精神为主题内容的艺术形式,包括红色电影、红色音乐、红色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这些艺术作品通过生动的艺术形式,展现了革命英雄的形象,激励人们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的内容丰富多样,不仅包括红色地标、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艺术等方面,还包括了对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红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是指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理念
为主题的文化现象和价值观体系。

红色文化承载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弘扬了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文化力量。

红色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 革命纪念性:红色文化强调革命历史的纪念和传承,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革命斗争的历程、革命领袖和烈士的事迹等。

通过对革命历史的回顾和纪念,激励人们坚定信仰和奋斗目标。

2. 社会主义价值观:红色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强调公平、正义、友爱和共同富裕等核心价值观念。

它鼓励人们关注社会公益,倡导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反对剥削和压迫。

3. 革命精神: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包括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勇于斗争、团结协作等。

这些革命精神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高尚品质的培养:红色文化强调道德和品德的培养,倡导真诚、纯洁、友善和勤奋等优秀品质。

它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高尚的行为和道德标准。

红色文化在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地位,它不仅在教育、媒体、文艺等领域广泛传播,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红色文化的概念界定

红色文化的概念界定

红色文化的概念界定【原创版】目录1.红色文化的定义2.红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3.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4.红色文化的意义和影响正文【红色文化的定义】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先进模范事迹、优秀传统作风、宝贵经验教训的总和。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

【红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红色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反抗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伟大革命精神。

这些精神成为了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红色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红色文化,创造了新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红色文化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信仰坚定、党的领导、人民至上、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

这些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柱,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色文化的意义和影响】红色文化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它既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文化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红色文化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反抗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坚定的信仰和伟大的奋斗精神。

红色文化的解读

红色文化的解读

红色文化的解读
一、红色文化的定义
红色文化是在战争年代,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的内涵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革命性和社会主义特征的文化,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红色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丰富的革命精神、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升华。

二、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
1、增进人民的爱国情怀、培育人民的高尚情操、铸就人民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先进性建设。

2、有利于促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好各地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其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3、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始终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简述红色文化的内涵

简述红色文化的内涵

简述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革命性和社会主义特征的文化。

它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革命红色精神:红色文化强调对革命斗争的热爱和拥护,以革命英雄、革命历史事件和革命理论为核心内容,鼓舞人们保持革命精神和斗志。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纪律和法律意识等,宣扬社会主义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

3. 革命文化遗产:红色文化倡导传承和弘扬中国革命历史与传统文化,包括红色文化遗址、红色文化经典等,弘扬革命传统,继承红色基因。

4. 人民群众的力量:红色文化注重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反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倡导集体主义和人民民主。

5.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倡导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红色文化的内涵主要集中在上述方面,旨在加强人们的思想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对党的忠诚,传承革命传统,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红色文化的解读

红色文化的解读

红色文化的解读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形态,其以红色象征意义和共产主义理念为核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精神和伟大事业。

红色文化既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本文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从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历史背景红色文化的产生与中国革命历史密不可分。

20世纪初,中国面临列强侵略、封建专制和民族危机等深重困境,社会问题丛生,民众生活水平极度低下。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指导,发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

因此,红色文化始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革命斗争的开展。

二、主要内容1. 革命精神红色文化强调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无私奉献和百折不挠的品质。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以革命的热情和毅力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革命精神在红色文化中体现为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以及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不息的精神面貌。

2. 革命历史红色文化中的核心元素之一是对革命历史的回顾和纪念。

红色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纪念馆和教育活动,点亮了革命先烈的名字,让人们缅怀英雄的事迹和牺牲精神。

同时,红色文化也通过革命历史的宣传,激励人们继续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3. 共产主义理念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共产主义理念。

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理想和追求,也是红色文化的灵魂所在。

红色文化通过传播共产主义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坚信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同时也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共产主义的原则和道德准则。

三、影响与启示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对当代中国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红色文化激励人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增强国家认同和社会凝聚力。

其次,红色文化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勤劳勇敢、坚持真理的优秀品质,对个人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此外,红色文化还加深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了青少年一代对传统美德的传承。

红色文化介绍

红色文化介绍

红色文化介绍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文化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和传统,包括革命英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内容。

红色文化强调的是革命意识形态、革命传统和红色精神。

这些红色文化的标志物包括党旗、红歌、红色传统节日等。

红色文化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其中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

红色文化的宣传和普及不仅是为了纪念革命先烈,也是为了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红色文化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中国,红色文化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普及度。

红色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的表达和传播,包括影视作品、红色旅游景点、红色教育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红色文化,从而认同和践行革命精神。

总而言之,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宣传和普及红色文化,可以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红色文化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

• 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界定,红色文化遗产是 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前夕28年的历 史阶段内,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长 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 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 命精神。
BACKLeabharlann (二)、红色文化遗产的分类
• 纪念性创作物: 从历史、艺术、科学的角度而言,具 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作 品,具有考古性质的物件或结构、铭文、洞穴、 及联合体。 • 建筑群: 从历史、艺术、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 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意 义和普遍价值的单立或相互联接的建筑的组群。
• 遗址:
从历史、美学、民族学或人类学角 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 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等地方。
二、红色文化旅游
文献综述 • 改革开发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 发展,旅游业乘着市场经济的浪潮,不 断的发展壮大。红色旅游也逐渐摆脱传 统的接待性色彩,转入市场化的独立运 作,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带来了红色旅游 的迅猛发展。
“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 位的工程… 我们要通过发展红 色旅游,寓教于乐,寓教于游, 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 少年重温党的革命斗争史…”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
重要意义:
• 发展了红色文化事业和红色文化产业
• 提高红色文化传播能力 • 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红色文化保护和 利用,激发全社会的红色文化保护和利用 活力
研究课题:
大学生对红色旅游的资源需求分 析。这个课题的研究主题是通过从大 学生这个群体的调查获得大学生对红 色旅游的资源需求和建议的反馈,同 时附带小部分的红色旅游知识的宣传。
红色旅游市场的客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文化摘要:红色文化起源于革命战争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在拥有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的精神上却出现了荒漠,那些有理想、有信仰和奉献精神的人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而此时“红色文化”热的兴起刚好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且从社会实践效应看,红色文化不仅在革命战争中成就了中华民族为自立而苦苦追寻解放道路的红色精神,而且超越时空的满足了和平年代人们各方面的精神需求,引领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精神道德建设文化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自人类社会产生伊始便已客观地存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自由的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是由民族文化、革命文化和世界文化实现交融、提炼、升华而成的。

它在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上产生,同时又以其特殊的方式给予经济、政治、社会以巨大的影响和有力的促进;故红色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

在当今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的这一特定时期,社会上各种思潮涌动,此时用正确的观念引导人民群众度过这一关键时期尤为重要,而红色文化恰好可作为一种正确、积极和有用的文化观念来引导人们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一、红色文化当历史的车轮驶进21世纪,红色文化热再度兴起,红色旅游、红色经典影视、红歌会等含有革命年代独特内涵的红色文化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人们面前。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体。

物质文化一般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实物;精神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道德传统等;制度文化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革命文献作品。

”①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积极吸纳人类先进文明的产物,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当时当地, 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遥远的未来,其价值内涵不容忽视。

1、红色物质文化——红色旅游红色物质文化一般指实物,例如那些历经风雨、饱经沧桑的战争等纪念地、革命会议遗址、领袖的故居旧居等纪念馆,革命前辈用过的遗物等纪念物,以及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精神遗产的物质载体。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亲身感受的实体不仅吸引人们前去参观感受,更吸引当地政府部门依次为依托以红色旅游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以经济发展振兴红色文化产业,于是红色旅游便应运而生。

①王以第:《“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潍坊,潍坊医学院,2007.“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①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现在的红色旅游集学习性、教育性、故事性和参与性为一体,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例如湖南省作为著名的红色旅游基地,其便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湖南红色文化产业。

2、红色精神文化——红色影视红色影视作品是指红色题材的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

红色影视中的“红色”是指贯穿于作品血脉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思想风貌。

经典红色影视是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产生的大量反映时代、对人民群众有重要影响的小说、戏剧、电影一批等作品。

和以往板起面孔的人物形象相比,现在的红色电影更有人情味,人物也更显有血有肉。

从上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在中国老百姓不知道电视机为何物时,红色影视便陆续上映,代表作有《林海雪原》、《烈火金刚》、《红岩》、《红色娘子军》等等;在本世纪红色文化重新兴起的时期,亦有高品质的红色影视作品呈现,代表作有《建国大业》、《亮剑》、《历史的天空》、《中国地》等等。

这些红色作品从各个方面生动的刻画了各个阶层的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在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起到了教育激励的作用,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放眼目前的影视,描述宫廷尔虞我诈、权力斗争、千篇一律的一部又一部的宫廷剧泛滥荧屏。

这不仅使荧屏节目的营养价值降低,其教育激励的作用也无从谈起,而且也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此时若有高品质的红色影视作品问世,便可在这些扎堆放映的宫廷剧中独辟蹊径的吸引住观众的目光,再次展现红色文化强大的感染力和励志作用,为人们找到楷模并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红色精神红色精神的形成,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辉映着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

即从上海到广州,从广州到井冈山,从井冈山到瑞金,从瑞金到遵义,从遵义到延安,从延安到西柏坡,从西柏坡到北平的“红色足迹”。

因此,就有了以这些地名命名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战精神、沂蒙精神、太行精神、地道战精神等等。

其中尤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代表,它们无愧为中国革命传统的浓缩和精华。

井冈山精神:江泽民同志2001年6月在江西考察时对井冈山精神作了最权威的的概括,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②①百度百科.②黄宏:《井冈山精神》,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页.长征精神: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表现出的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坚定地信念,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精神,表现出的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延安精神: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陕西考察工作时对延安精神作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延安精神,体现了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我们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

”①西柏坡精神: 2004年6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参观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时指出:“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我党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有着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取向、理论基础和文化渊源。

西柏坡精神包含着井冈山精神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包含着长征精神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也包含着延安精神的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精神。

但西柏坡精神又具自己的特殊本质和独特风格。

正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高潮中,产生了我们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和务必保持谦虚谨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这两个“敢于”、两个“善于”、两个“坚持”和两个“务必”,正是西柏坡精神科学内涵所在。

”②三、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彭宇案”、“小悦悦事件”、“许云鹤案”频现的背景下,社会主义道德滑坡的现象日益彰显。

在基础秩序崩坏、道德彷徨的情境下,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互相信任都尤显奢侈。

冷漠围观、见义不为,在抽空着善的氛围;保身哲学的泛滥,在稀释着道德浓度。

一个老人跌倒了,一个民族纠结了;而由“小悦悦事件”引燃的道德焦虑,更加剧了你我的迷惘:一边是对冷漠鞭挞,一边又对道德重建手足无措。

此时此刻有着深刻价值内涵的红色文化,应该以积极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对人们进行心灵洗礼。

“红色文化”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指导和规范功能。

因而红色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科学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红色文化的传播机制,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范式,从而有效实现“红色文化”的道德建设功能。

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印证价值: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史,昭示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二、文明传承价值: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前提,弘扬红色文化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迫切需要,是新时期群众性精神创建活动的重要内涵。

三、开发利用价值:开发利用红色文化是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课题,是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

四、经济推助价值: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红色文化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的导向功能;二、高尚道德的教化功能;三、健康情感的陶冶功能;四、创新素质的锻造功能。

我们应从其育人功能抓起,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使人们重拾并坚持祖国的优良传统,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

新时期,继承和彰显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具有重大意义和独特价值。

“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我们治党治国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丢不得,丢了要吃大亏”。

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尤其需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让人民群众年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让他们获得心灵洗礼,重构社会主义道德长城。

堆砌信任,涵养公序良俗,方能推动道德车轮的隆隆前行。

美国社会学家贝拉曾说:“主动参与和积极的公民生活,对心灵习性的生成至为重要,它可以抵制个人主义的消极面,减缓分离性文化与聚合性文化的张力”。

通过红色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要使人们了解到:道德纵然在滑坡,我们也不能顺流而下,而应在心中栽下一颗向善的种子。

参考文献:[1]张爱芹,王以第.红色文化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王以第.“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潍坊”,潍坊医学院,2007. 第149-150页[3]程东旺.红色文化与心灵洗礼—论“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与实现机制.赣州,赣南师范学院.第165-168页[4]黄宏.井冈山精神.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页[5]黄宏.西柏坡精神.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42-43页[6]江泽民.延安精神不能丢.新华社,2002年4月2日[7]百度百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