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叶面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_王家盛
四种叶面肥对栽培牧草产量的影响

75.2 3.82 2.12 81.1
B
106.7 6.73 1.13 114.5 43.7
2.7
1.14 47.5
C
58.39 9.11 1.98 69.5 114.1 5.15 2.75 122.0
D 115.2 5.36 1.76 122.3 76.69 7.92 1.34 85.95
CK 32.84 6.25 2.82 41.9 40.13 3.82 2.28 46.2
旱作区马铃薯栽培。
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l8133-2000
马铃薯脱毒种薯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 DB63 / T485-2004 马铃薯贮藏技术规范
!!!!!!!!!!!!!!!!!!!!!!!!!!!!!!!!!!!!!!!!!!!!!!!!!!!!!!!!!!!!
1 范围
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本规范规定了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
栽培的选地、整地、施肥、覆膜、品种选择、播 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
种时间、播种密度、田间管理等技术。
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
本 规 范 适 用 于 海 拔 在 2200m~2800m 的 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B 11.34 8.93 3.93 24.21 14.97 4.27 1.74 20.98 11.72 3.28 1.58 16.58
C 24.75 2.67 3.98 31.41 13.18 3.78 3.84 20.8 16.24 4.37 6.15 26.76
D 18.25 1.76 1.73 21.75 23.27 0.43 1.96 25.66 35.85 5.45 2.98 44.28
叶面喷肥对强筋小麦产量的影响

叶面喷肥对强筋小麦产量的影响吴国梁1,崔秀珍1,宋小顺2(1.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2.河南省新乡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河南新乡453003)摘要研究了叶面喷施对强筋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土壤质地条件下,叶面喷施不同养分对强筋小麦的成穗数影响不明显;在成穗数、产量方面,壤土>轻壤土;壤土叶面喷施0.1%M n SO4、0.05%(N H4)2M oO2、0.3%K H2PO4、2%CO(NH2)2和轻壤土叶面喷施0.3%KH2PO4、0.05%(NH4)2M oO2、0.2%Zn SO4、2%CO(N H2)2能提高强筋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
关键词土壤质地;养分;叶面喷施;强筋小麦;产量中图分类号S14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517-6611(2006)18-4705-01E ffe c t o f th e D iffe re n t N u trie n ts Sp rin k le d on Le a f on th e S tron g G lu te n W h e a t Y ie ld un d e r T w o S o il T e x tu re sW U Gu o-lia n g e t a l(H en anIn s titu te o f S cien ce and T e chn o logy,X in x ian g,H en an453003)A b s tra c t F ie ld tes t sh ow ed th a t th e e ffect o f th e d iffe ren t n u tr ien ts spr in k led onlea f h ad n o t n o tab le e ffect onth e ea r num be r pe r h ecta re o f s tron g g lu ten w h ea t u n de r tw o so il tex tu res.T h e ea r n um be r pe r h ectare an d y ie ld o f s tron g g lu ten w h ea t w e re sh ow ed in loamso il>ligh t lo amso il.U nde r th e loam so il,a fter0.1%M nSO4,0.05%(N H4)2M oO2an d0.3%K H2P O4,2%CO(NH2)2w e re spr ink led on lea f an d un de r th e ligh t loamso il,a fte r0.3% KH2PO4,0.05%(NH4)2M oO2and0.2%Zn SO4,2%CO(N H2)2w e re sp rin k led on le a f th e y ie ld an d its th ou san d g ra in s w e igh ts w e re in cre ased.K e y w o rd s S o il tex tu re;N u tr ien t;Sp r i n k led on le a f;S tron g g lu ten w h ea t;Y ie ld强筋小麦产量受栽培生态区域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种类叶面肥对冬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研究

不同种类叶面肥对冬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研究作者:卢晋陈清潭袁培民苗小红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19年第04期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试验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许昌市建安区河沿申村进行。
供试土壤為砂姜黑土,土种为壤盖石灰性砂姜黑土,耕层厚度25 cm ,质地中壤,肥力上等。
冬小麦试验品种为许农7号。
(二)试验设计试验设单因素7个处理。
处理1:对照(每公顷喷施等量清水450 L ,N≥46%);处理2:每公顷施用尿素9kg ,对水450L;;处理3:每公顷施用磷酸二氢钾1500 g ,对水450 L ,其中K2HPO4≥99%,K2O≥33%,P2O5≥51%;处理4:每公顷施用含腐植酸水溶性肥料450 mL ,对水450 L ,其中腐植酸含量≥40 g/L ,大量元素质量分数≥200 g/L;处理5:每公顷施用水溶性肥料450 mL,对水450 L,其中氨基酸含量≥100 g/L,锰锌≥20 g/L;处理6:每公顷施用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450 mL,对水450 L,其中Zn+B+Mn+F e≥100 g/L;处理7:每公顷施用喷施宝(有机水溶性肥料)450mL,对水450 L,其中有机质质量分数≥80 g/L,大量元素质量分数≥170g/L,微量元素质量分数≥30 g/L。
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各处理区面积30 m2。
数据调查是在处理区内确定冬小麦生长均匀的1m长样段,对生育进程、群体动态、个体性状实施定点调查,于成熟后收获并考种。
(三)田间管理底施氮肥、磷肥、钾肥分别为190 kg/hm2、198 kg/hm2、72 kg/hm2。
2017年10月14日播种,播种量180 kg/hm2;10月16日浇蒙头水;12月7日化学除草。
2018年2月25日追施氮肥69 kg/hm2,3月1日(起身期)喷施叶面肥,3月26日防治蚜虫,4月28日防治蚜虫、锈病、赤霉病,6月2日收获。
小麦不同生育期喷施叶面肥试验报告

小麦不同生育期喷施叶面肥试验报告【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小麦不同生育期喷施叶面肥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通过对小麦进行不同生育期的叶面肥喷施试验,我们发现不同生育期的叶面肥喷施对小麦的生长情况和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试验结果中,我们发现在某些生育期喷施叶面肥可以显著促进小麦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增加品质。
经过对吸收利用效率的分析,我们也发现不同生育期的叶面肥喷施对小麦的养分吸收利用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
综合实验结果,我们得出结论:叶面肥喷施可以显著促进小麦的生长和提高产量,但需要根据不同生育期的需求来进行具体操作。
建议今后在小麦的生产中加大对叶面肥的研究和应用,以促进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麦、生育期、喷施叶面肥、试验报告、生长情况、产量、品质、吸收利用效率、影响、建议、展望、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内所面临的生长环境和营养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研究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对叶面肥的吸收利用效率以及叶面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施肥方案,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喷施叶面肥的试验,探究叶面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叶面肥喷施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栽培措施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希望能够为小麦生长的健康发育提供实用的经验和参考,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喷施叶面肥的试验,探讨叶面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效果。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旨在确定叶面肥在不同生育期喷施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叶面肥对小麦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试验可以为小麦种植中叶面肥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研究还将为农业生产中叶面肥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基础,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几种叶面肥对小麦的效应_叶龚灵

异达极显著水平。 菊花牌磷酸二氢钾处理容重较 清水对照增加达显著水平, 磷钾先锋 ( 磷酸二氢 钾) 、金奇丰全营养多功能螯合母液、 神抗 96 磷 酸二氢钾 + 助剂、海培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等 4 种叶 面肥容重较清水对照增加达极显著水平 ; 磷钾先 锋 ( 磷酸二氢钾) 、金奇丰全营养多功能螯合母液 容重较 2% 尿素溶液对照增加达显著水平; 神抗 96 磷酸二氢钾 + 助剂、海培含腐植酸水溶肥料与 2% 尿素溶液对照间容重差异不显著 。 试验结果亦表明, 磷钾先锋 ( 磷酸二氢钾 ) 、 金奇丰全营养多功能螯合母液对小麦容重的增加 最为显著,菊花牌磷酸二氢钾、 海培含腐植酸水 溶肥、神抗 96 磷酸二氢钾 + 助剂等 3 种叶面肥容 重与清水对照间容重增加达显著水平 。
BARLEY AND CEREAL SCIENCES
NO. 4. 2014
响水县小麦 “3414 ” 施肥技术研究
周 萍
1
王祝余
1
薛风雷
2
( 1. 响水县土壤肥料管理站,江苏 响水 224600 ; 2. 陈家港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响水 224631 ) 摘要: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 “3414 ” 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分析得出 响水县 2011 至 2012 年度沙土地区小麦 N、P、K 最佳施肥量及施用效果 。结果表明: 小麦施用 N、P、K 均增产增收,其效
表1 试验地点 张集中心社区张集居 运河镇四套村 七套中心社区七套居 试验项目 3414 完全实施 1 次重复 3414N 固定不完全实施 3 次重复 3414 完全实施 1 次重复
[2 ]
试验选择在按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命名为潮 土 - 黄潮土亚类的土壤上进行, 具体地点见表 1 。 每个试验实施前均按农业部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 ] 规范 》 的要求 , 进行试验田耕层土壤采样, 并 进行土壤有机质、 全氮、 有效磷、 速效钾、 pH 值 等项目的化验分析, 各试验点的 0 ~ 20 cm 耕层土 壤养分状况见表 1 。
不同浓度叶面肥对小麦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季陆鹰)

不同叶面肥及浓度对扬麦16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扬州市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季陆鹰摘要:以扬麦16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叶面肥及不同浓度条件下对扬麦16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返青期喷施叶面肥后基部节间与株高较对照明显缩短,倒伏现象明显下降,喷施2.025kg/hm2浓度叶面肥后对产量的提高有一定作用;不同叶面肥之间对扬麦16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差异没有表现出明显规律。
关键字:扬麦16;叶面肥;浓度;生育特性;产量叶是植物最重要的根外营养器官,叶面营养就是指植物通过叶片表面吸收利用各种养分。
将不同形态和种类的养分喷施于作物叶片,作物对叶面吸收的养分利用效果与根部施肥是一样的[1]。
所以在根际施肥不能完全满足作物优质高产需求的前提下, 往往是通过叶面喷施营养元素或活性物质来补充作物养分、调控作物生长、影响作物养分吸收利用效率而达到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之目的[2]。
叶面肥作为一种强化植物营养的手段逐渐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与传统的施肥方法互为补充。
特别是农作物生长后期,由于土壤的固定,根系吸收功能衰退,叶面肥可以保证作物在整个生育期的养分平衡吸收[3]。
本研究在小麦返青期对扬麦16喷施不同叶面肥产品及不同浓度叶面肥试验,旨在为邗江区小麦的高产、高效、优质和新型叶面肥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扬麦16供试叶面肥:由扬州春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春泉矮壮丰”;由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光矮丰”。
1.2 试验方法试验在扬州市邗江区汊河街道运西村进行,于2014年2月27日喷施,试验共9个处理,共2个产品,其中矮壮丰(A):A1 0.675kg/hm2、A2 1.35 kg/hm2、A3 2.025 kg/hm2、A4 2.7 kg/hm2;国光矮丰(B):B1 0.675kg/hm2、B2 1.35 kg/hm2、B3 2.025kg/hm2、B4 2.7kg/hm2;喷施清水为对照CK。
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植株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15期粮食作物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植株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王磊(宿州市农业生态环境站,安徽宿州234000)摘要目的:研究皖北地区施用不同类型肥料、不同氮肥运筹下植株养分含量与小麦产量的关系,探讨不同类型肥料的施用效果,为皖北地区冬小麦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方法:以济麦22为材料,采用大田裂区试验,设置控释肥CLF、含腐殖酸肥料HAF及新硫4S复合肥料CF3种肥料处理,在养分供应量相同一次性基施的条件下,另追施3个氮肥水平,分别为N0(不追肥)、N1(追施75kg/hm2)、N2(追施150kg/hm2),分析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干物质转运、植株养分吸收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结果:①在不追肥情况下,CF作为基肥时小麦产量最高,为8163.94kg/hm2,较其他肥料产量增幅在0.4%~15.1%。
②分析追施不同氮梯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CF+N2处理下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较多,产量最高,为8709.66kg/hm2。
③随着追氮量的增加,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养分含量也呈递增趋势。
结论:综合来看,CF肥料对提高小麦产量和施肥效益的效果最明显。
在本试验条件下,追肥水平为150kg/hm2、基肥为新硫4S复合肥料的小麦产量最高。
关键词小麦;不同肥料;氮肥梯度;产量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5-0009-05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化肥的施用是保障粮食增产的重要手段[1]。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化肥的增产作用占到农作物产量的60.0%,最高达到67.0%[2]。
我国土壤肥力监测结果表明,施用化肥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为57.8%[3]。
近年来,肥料的不合理施用不仅造成了肥料的浪费,还引起作物产量及品质的下降,导致土壤污染及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4-6]。
因此,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已成为当前农业的重要问题。
不同叶面肥对小麦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比较试验

试验研究2020.4不同叶面肥对小麦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比较试验王冰王玉梅王永刚程兆东(濮阳市华龙区农业农村局河南濮阳457001)摘要:为探讨氨基酸和腐殖酸类叶面肥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安排了小麦叶面喷肥对比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期喷施氨基酸和腐殖酸类叶面肥,对小麦的有效穗和穗粒数影响均不大,但能通过显著提高小麦的千粒重达到显著提高小麦产量的目的。
于小麦扬花期喷施不同叶面肥对小麦千粒重和产量的增产效果:氨基酸和腐殖酸类混合使用〉氨基酸类单独使用〉腐殖酸类单独使用〉清水对照,其中氨基酸和腐殖酸类混合使用产量可达7472.5kg/hm2,比清水对照增产14.1%,达极显著水平遥关键词:小麦;氨基酸腐殖酸叶面肥;千粒重;产量氨基酸叶面肥是一种含有氨基酸活性因子的肥料,具有调节植物生长、促使植物生长健壮、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特性遥腐殖酸叶面肥具有抑制植物休眠,使植物不断地循环吸收各种养分,增强植物生理机能的作用遥这两种肥料对小麦等多种农作物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W目前,农资市场上小麦叶面肥种类繁多,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农民朋友对其增产效果存有疑虑,每到小麦叶面喷肥的时期,都在为选择什么样的叶面肥而发愁遥为此,我们选择市场上销售量较大的氨基酸和腐殖酸类叶面肥于小麦开花期施用进行对比试验袁目的就是检验不同品种的叶面肥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袁旨在帮农民朋友筛选出新型、高效、质优的氨基酸和腐殖酸类叶面肥,为该肥料在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遥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19年在濮阳市华龙区岳村镇西寨村进行,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一致,土壤为潮土,为高标准农田,排灌设施齐全,耕作层厚度20cm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11.6g/kg、全氮含量0.81g/kg、有效磷含量12.8g/kg、速效钾含量96g/kg,pH值8.1叫前茬作物为夏玉米,产量9000kg/hm2,供试小麦品种为周麦22。
供试肥料有4个:一是江苏春泉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世纪农丰”腐植酸类叶面肥;二是江苏农林生化公司生产的“兴欣牌安利素”氨基酸类叶面肥;三是江苏春泉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春泉八八三”氨基酸类叶面肥;四是江苏宁粮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宁粮牌”氨基酸类叶面肥遥试验设6个处理,处理1(CK):喷清水,作对照;处理2:喷“世纪农丰”腐植酸类叶面肥;处理3:喷“兴欣牌安利素”氨基酸类叶面肥;处理4:喷“宁粮牌”氨基酸类叶面肥;处理5:喷“春泉八八三”氨基酸类叶面肥曰处理6:喷“春泉八八三”氨基酸和“世纪农丰”腐植酸一比一混合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种类叶面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王家盛 邢利庆 魏秀华 梁孟菊 朱龙池 唐晓玲(卜庄农技站,山东临沂 261309)摘 要:进行了磷酸二氢钾等4种不同种类叶面肥喷洒小麦的试验,结果表明:于小麦灌浆期,喷洒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复合制剂等叶面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对小麦粒重增加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小麦;磷酸二氢钾;千粒重;产量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09)19-75-01 小麦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后期籽粒增重情况,增加后期粒重最常用技术措施是喷施肥料和植物调节剂。
磷酸二氢钾是主要喷洒肥料之一,应用比较广泛,但是缺少相应试验数据。
本试验旨在验证于小麦灌浆期喷洒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对小麦是否具有增产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试验作物 小麦品种:潍麦8号。
1.1.2 叶面肥 磷酸二氢钾,纯品,含量99.5%;表面活性剂(有机硅);天达2116粮食专用;植物动力。
1.2 试验设计 见表1。
表1 供试肥料试验设计处理号肥料小区用量199.5%磷酸二氢钾10g99.5%磷酸二氢钾+2500m L水299.5%磷酸二氢钾+表面活性剂10g99.5%磷酸二氢钾+1.5g表面活性剂+2500m L水3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8.5g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2500m L水4植物动力5g植物动力+2500m L水5清水对照2500m L水 试验田为壤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1.1%,p H8.1,灌溉条件良好。
前茬作物为玉米。
每667m2施标准复合肥50k g做底肥,浇越冬水、返青拔节水和开花水。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
小区面积15m×2m =30m2。
1.3 实施方法 根据试验方案,各肥料按小区面积计算药液量2500m L。
用3WB 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孔口径为1.2m m,进行茎叶表面喷雾。
整个生长期喷施3次,分别为5月9日,5月19日,5月29日。
1.4 调查分析 对小麦主要产量性状进行调查。
穗粒数调查20穗取平均值。
千粒重为最终采样的千粒重。
灌浆速度分9次测定籽粒增重变化,每次每区取样20穗,烘干。
产量每个试验小区取3m2计产。
667m2穗数定点数取0.5m2,计算。
增产效果(%)=[(处理区小麦产量-对照区小麦产量)/对照区小麦产量]×100。
每次施药后观察各处理区小麦植株有无萎蔫、枯叶、畸形、黄化等药害症状及株高等变化情况。
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种类叶面肥对千粒重的影响 千粒重变化是后期技术措施效果的重要标志。
由表2可知喷施后,天达2116植株千粒重增加1.98%,喷施植物动力后,千粒重增加1.2%。
喷施磷酸二氢钾后,千粒重下降。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药剂间差异不显著(表3)。
由此说明小麦后期喷洒肥料和植物调节剂是否有效还需要做更进一步试验,以便筛选更好的肥料。
表2 不同药剂处理的千粒重比较处理号Ⅰ(g)Ⅱ(g)Ⅲ(g)平均(g)增加(%) 145.6846.3743.0845.05-3.76245.1547.3347.2746.58-0.47345.4849.0848.6447.731.98446.9246.8948.2947.361.20548.0147.9244.4946.800.00表3 不同叶面肥处理千粒重方差分析差异源S S d f M S F P-v a l u e Fc r i t重复4.96172622.4808630.9371260.4308674.45897处理12.7881543.1970381.2076550.3787433.837853误差21.1784882.64731总计38.92836142.2 不同种类叶面肥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以处理2磷酸二氢钾+有机硅产量最高,其次为植物动力,然后是单施磷酸二氢钾。
各种叶面肥均比对照增产,最高的增产幅度达到7.85%。
表4 不同叶面肥产量汇总处理号ⅠⅡⅢ平均(k g/667m2)(k g/667m2)(k g/667m2)(k g/667m2)增加(%) 1601.299647.6581644.2498631.0663.462664.49707699.27131609.69653657.8227.853628.2152584.317628.3875613.6400.614624.8727646.4943643.0764638.1484.625641.4227584.4056604.016609.9480.00(下转118页)作者简介:王家盛(1966-),男,山东潍坊人,农艺师。
收稿日期:2009-09-01上。
但也存在变动很大的问题,6、7、8、9、10、11月均出现过不足和严重不足,尤其是8、10、11月,还是应引起高度重视。
芜湖县几年来通过墒情监测,及时分析旱情或渍害发生程度,以及对在田作物生长及产量可能造成的影响。
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阶段性特点,分析降雨量对土壤含水量、施肥、作物产量的影响。
并针对作物生产的需要,提出施肥及田管技术措施,发布《芜湖县墒情报告》。
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3.2 农业气象分析3.2.1 农耕期 多年气象资料显示,芜湖县日平均温度在0℃以上的始日为2月13日,终为12月14日,农耕期为315d;日平均温度在5℃以上的始日为3月10日,终日为11月29日,农作物生长期为265d;日平均温度在10℃以上的始日为4月3日,终日为11月10日,水稻安全生长期约222d。
3.2.2 活动积温 芜湖县1a内大于或等于3℃的活动积温为5697℃,对1a2熟制所需活动积温供大于需,对1a3熟制所需活动积温略为不足,对2a5熟制所需活动积温较为满足。
3.3 水稻、油菜对气候要求3.3.1 水稻与气候 芜湖县4月4日各年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2℃且保证率66%,此时冷暖多变,连阴雨日机率为40%,4月下旬可达15℃以上,保证率90%以上。
因此清明前后早稻播种,5月上旬的“满月秧”正好可以移栽(我县东南部岗丘区气温回升早,早稻播期可以适当提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早稻抽穗杨花,此时气温均在20℃以上,较为适宜。
播种过迟;抽穗杨花遇7月中旬35℃以上高温,不利开花结实。
双晚安全齐穗期,粳稻在9月25日以前、籼稻在9月15日左右,籼型杂交双晚在9月10日以前,若抽穗过迟,易遭受“寒露风”威胁。
单季晚稻播种期相对弹性较大,但也应注意抽穗杨花期避开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高温,以免造成高温热害。
3.3.2 油菜与气候 芜湖县油菜前茬一般为单季稻或双晚,单季稻让茬时间早,育苗移栽或直播均可,双晚让茬时间迟,采取育苗移栽,同样可以获得理想的产量。
9月下旬-11月上旬,气温基本稳定在20~12℃以内,有利于油菜播种、出苗、移栽和生长;3月上旬平均气温7.3℃、中旬9.2℃、下旬10.8℃,适宜油菜开花,进入4月份雨水偏多,且有连阴雨影响油菜开花、授粉、结荚,5月上旬至5月中旬气温容易超过25℃,造成油菜高温逼熟,因此油菜不宜播种过迟。
(责编:吴祚云)(上接75页)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5)。
表5 不同药剂处理产量方差分析差异源S S d f M S F P-v a l u e Fc r i t 重复135.1419267.570930.0634660.9389734.45897处理4533.66341133.4161.0645670.4334653.837853误差8517.38681064.673总计13186.1914表6 不同药剂处理产量构成相关分析项目产量667m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产量1667m2穗数0.860488*1穗粒数0.7119070.906841**1千粒重-0.059850.1687480.29731理论产量0.7313780.937591**0.930963**0.4920021 注:**为极显著相关;*为显著相关。
2.3 不同种类叶面肥对灌浆的影响 籽粒的增重过程反映了不同肥料对小麦增产的影响。
对小麦灌浆过程进行了观察,绘制3d移动平均图。
图1说明不同处理灌浆曲线基本一致,差异较小。
灌浆33d处除天达2116外其他处理的粒重不再增加。
从开花到收获共计37d,前33d各处理基本保持同步增长,后3d天达2116粒重尚增加3.2g。
2.4 产量因素的相互关系 小麦产量是由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共同影响的,本试验中穗数和穗粒数与产量正相关,与千粒重不相关(表6),说明喷洒不同叶面肥对产量的作用不显著。
潍麦8号本身灌浆速度快,抗干热风能力强,即使没有喷施肥料也能较好的完成灌浆。
因此,喷洒增加粒重的肥料还需要针对品种和不同的栽培措施。
图1 不同叶面肥对小麦千粒重影响3 结论(1)磷酸二氢钾等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制剂,对潍麦8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对增加粒重的作用不显著。
(2)产量的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但有肥料的作用,更有前期穗数,穗粒数的作用。
穗数、粒数对千粒重的作用可能大于肥料的影响。
从单纯增加粒重角度喷洒叶面肥和混合制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责编:张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