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与交流——朗诵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演讲-语文版第四册教案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演讲-语文版第四册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演讲的基本要素。
2.了解演讲的基本技巧。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第四册)。
2.同步课件。
3.录音设备。
4.板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以此为基础,展开本节课的主题。
提问:“什么是演讲?演讲有哪些要素?如何表现一个好的演讲?”等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二、理论讲解1.演讲的基本要素:内容、表达、表情、声音、形象、语言能力等。
2.演讲的基本技巧:(1)创造气氛——气氛的营造是演讲的重要环节,可以让听众更好地接受主题和思想。
(2)引起兴趣——演讲者必须了解听众的需求和兴趣,并在演讲过程中充分体现,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3)用具象化的例子——演讲者可以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主题。
(4)合理运用幽默——恰当的幽默可以缓和紧张的气氛,使演讲更加生动。
三、实际演练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和要素,提高演讲的能力。
演讲内容的选择:1.话题的选择应该突出中心思想,要重点突出。
2.演讲的内容应该有对比性,强调对比,使听众容易接受。
3.演讲底稿的准备应该恰当,不要过于简单或复杂。
4.演讲应该有所准备,准备充分。
四、实际演练的评价评价演讲的效果:1.清晰度——语音清晰,口齿伶俐,声音宏亮,不模糊。
2.情感表达——不生硬、虚假、简单化,真诚感人。
3.临场发挥——对于演讲者来说,面对着学生,不紧张、不害怕,自信、果敢、大方。
4.语言运用——语句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完整。
5.性格特点——个性魅力,对待学生态度热情、友善、亲切。
五、总结让学生自我观察,分析自己演讲的不足之处,并根据评价结果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总结。
同时,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技巧,强调演讲的重要性,并对学生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课后作业1.学生要记录演讲中演讲者的具体动作和表现,加强对演讲的评价和反思。
2.提供一些演讲主题,由学生选出自己感兴趣和熟悉的演讲主题,准备完善底稿,下节课进行演讲。
朗诵兴趣小组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的热情——朗诵。
在这里,我想倡议成立一个朗诵兴趣小组,让我们一起感受语言的魅力,传承文化的精髓。
朗诵,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它不仅仅是文字的朗读,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
当我们用声音去诠释文字,用情感去触动听众的心灵时,那种愉悦和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朗诵艺术源远流长,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无不展现了朗诵的魅力。
今天,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成立朗诵兴趣小组,旨在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
以下是我对朗诵兴趣小组的几点设想:一、丰富活动形式。
我们可以定期举办朗诵比赛、诗歌朗诵会、名著朗诵分享会等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朗诵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
二、邀请专业指导。
为了使同学们的朗诵水平得到更快的提升,我们可以邀请专业的朗诵艺术家或老师担任指导老师,为大家传授朗诵技巧,点评作品。
三、加强交流学习。
通过小组活动,同学们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同时,我们还可以邀请其他学校的朗诵爱好者参加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增进友谊。
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朗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朗诵兴趣小组,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为传承中华文化贡献力量。
亲爱的同学们,朗诵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修养。
让我们一起加入朗诵兴趣小组,用心去感受文字的魅力,用声音去诠释情感,用朗诵去传递美好。
以下是我们的倡议:1. 积极参加朗诵活动,提升自己的朗诵水平;2. 热爱传统文化,传承朗诵艺术;3. 用朗诵去感染身边的人,传播正能量;4. 积极宣传朗诵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朗诵。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打造一个充满活力、温馨的朗诵大家庭!最后,祝愿朗诵兴趣小组蓬勃发展,让朗诵艺术的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谢谢大家!。
诗朗诵社团活动记录

诗朗诵社团活动记录近日,我参与了学校的诗朗诵社团活动,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
在这个社团中,我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索诗歌的魅力,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记录和感受。
活动一:诗歌朗诵训练在第一次活动中,我们进行了诗歌朗诵的基础训练。
我们的指导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诗人,他耐心地教导我们如何通过声音、语调和节奏来传达诗歌的情感。
我们每个人都选择了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然后互相朗诵,分享自己的感受。
通过这个环节,我发现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解读和表达方式,这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多样性和魅力。
活动二:诗歌创作与分享在第二次活动中,我们开始了诗歌创作的训练。
我们的指导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创作的技巧和灵感。
我们用纸和笔,或者电脑,记录下脑海中闪现的诗句和思绪。
然后,我们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大家,互相交流和反馈。
这个环节让我意识到创作不仅是个人的表达,更是与他人的沟通和共鸣。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不仅收获了新的灵感,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活动三:诗歌朗诵表演在第三次活动中,我们进行了一场小型的诗歌朗诵表演。
每个人都准备了一首自己创作或喜欢的诗歌,然后在舞台上展示出来。
这是我第一次站在舞台上进行朗诵表演,虽然紧张,但当我看到观众们认真倾听和掌声不断时,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成就感。
同时,观看其他人的表演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灵感,让我更加热爱诗歌这个艺术形式。
活动四:诗歌朗诵交流会最后一次活动是一场诗歌朗诵的交流会。
我们邀请了其他社团和学校的同学们一起参与,共同分享和欣赏诗歌的魅力。
这次交流会不仅有朗诵表演,还有诗歌分享和讨论的环节。
我们一起探讨了诗歌的主题、形式和表达方式,互相启发和借鉴。
这样的交流会让我感受到诗歌的力量和社团的凝聚力,也让我结识了更多热爱诗歌的朋友。
通过这次诗朗诵社团活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朗诵和表达能力,也深入了解了诗歌的魅力和多样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分享、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诗歌朗诵体验:激发想象力与表达力

幼儿园诗歌朗诵体验:激发想象力与表达力一、引言在幼儿园阶段,诗歌朗诵是孩子们的日常活动之一,它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幼儿园诗歌朗诵的体验中,探讨如何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二、幼儿园诗歌朗诵的体验1.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诗歌的魅力和韵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选择优秀的诗歌作品,并通过朗诵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3. 在朗诵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诗歌内容。
4. 鼓励孩子们进行诗歌创作和朗诵,促进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三、激发想象力与表达力幼儿园诗歌朗诵体验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1. 想象力幼儿通过诗歌朗诵,可以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拓展视野,丰富内心世界。
在朗诵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声音、肢体和表情,展现对诗歌情感和意境的理解和想象。
2. 表达力幼儿在朗诵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声音表达情感,培养自我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诗歌朗诵可以促进孩子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文章写手,我深切地认识到幼儿园诗歌朗诵对孩子们的重要意义。
通过诗歌朗诵,孩子们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美好,激发想象力和表达力。
我相信,幼儿园诗歌朗诵的体验能够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让他们在诗歌的世界里尽情驰骋,享受美妙的言语艺术。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幼儿园诗歌朗诵的体验,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这种体验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还可以在诗歌的涵养中,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美好品格。
幼儿园诗歌朗诵体验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初步探讨了幼儿园诗歌朗诵的体验对激发想象力和表达力的重要性。
通过这项活动,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塑造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整体成长。
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诗歌的海洋中,感受美好、表达自我,成为有爱有情的小诗人。
朗诵与演讲的技巧

朗诵与演讲的技巧朗诵和演讲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它们都需要一些技巧来提高表达效果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以下是一些朗诵和演讲的技巧:1. 自信:在朗诵或演讲时,保持自信的姿态。
站直身体,保持良好的姿势和眼神交流,这样能够增强自信心和吸引力。
2. 语速和节奏:控制语速和节奏是非常重要的。
过快的语速会让人难以理解和跟随,而过慢的语速会导致观众失去兴趣。
尝试保持适当的速度和节奏,以便有效传达信息。
3. 声音控制:使用不同的音调、强度和音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通过调整声音的高低、速度、音量等,可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4. 手势和身体语言:适度运用手势和身体语言来加强表达效果。
使用手势来补充语言,突出重点,或形成更多的互动。
5. 表情和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吸引观众注意的重要因素。
尽量保持面带微笑,并通过面部表情传达情感和意图。
6. 与观众互动:与观众进行互动是参与式演讲的关键。
确保与观众进行目光交流,在适当的时候提问观众,或者在演讲中引用观众的反馈和经验。
7. 使用故事和例子:使用有趣的故事、个人经历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支持演讲中的观点。
这样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演讲内容。
8. 引用名言:使用一些有吸引力的名言或引文来增加演讲内容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9. 练习和准备:演讲或朗诵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练习。
熟悉内容,掌握时间,确保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10. 反馈和改进:尽量寻求他人的反馈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演讲或朗诵技巧。
观察他人的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之,通过自信、声音控制、互动和练习等技巧,可以提高朗诵和演讲的效果和影响力。
不断的反馈和改进也是关键,帮助您成为一位优秀的朗诵者或演讲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朗诵》精美课件

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 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儿,两个 枣儿,三个枣儿,四个枣儿,五个枣儿,六个枣 儿,七个枣儿,八个枣儿,九个枣儿,十个枣儿 ……这是一个绕口令,一口气儿说完才算好。 开始做练习的时候,中间可以适当换气,练 到气息有了控制能力时,逐渐减少换气次数,最 后要争取一口气说完,甚至多说几个枣儿。
(一) 操 作 方 法
朗诵的表达手段
Hale Waihona Puke 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1.语气
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来源。充 足、稳定的气息是发音的基础。 有的人讲话或唱歌声音洪亮、持 久、有力,其间有一个气息调节 技巧问题,即呼吸和讲话的配合、 协调是否恰当的问题。
练习呼吸的方法:
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
1、闻花香:仿佛面前有一盆香花,深深地吸进其香气, 控制一会儿后缓缓吐出。 2、吹蜡烛:模拟吹灭蜡烛,深吸一口气后均匀缓慢地 吹,尽可能时间长一点,达到25-30秒为合格。 3、咬住牙:深吸一口气后,从牙缝中发出“咝-----” 声,力求平稳均匀持久。 4、数数:从一数到十,往复循环,一口气能数多少遍 就数多少遍,要数的清晰响亮。 5、用绕口令或近似绕口令的语句练习气息。如:
花落/知/多少。
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
3.重 音
为了实现朗诵的目的,强调或突
出的词或短语成为重音。重音绝不是
“加重声音”的简称。突出重音的方
法多种多样。重读是突出,轻读、拖
长也是突出。可以快中显慢,也可以
重中见轻,高低相间,前后顿歇。
逻辑重音
•我知道你会唱歌。(——不用问别人。)
•我知道你会唱歌。(——你不要瞒我了。)
语气
“语”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话 语”,“气”是支撑声音表现出来的话 语的“气息状态”。
诗歌朗读交流发言稿范文

诗歌朗读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首我很喜欢的诗歌,并且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朗读这首诗歌。
这首诗叫做《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
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丰富的意境而著称于世。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夜晚的宁静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感慨。
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自己的情感,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以及对世事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我觉得这首诗词之所以能够深深吸引我的原因,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语言和动人的意境,更在于它所表达的感慨与情感。
每当我朗读这首诗时,都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感悟。
我希望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首诗,也希望能听到大家对这首诗的朗读和感受。
让我们一起用心感受这首诗歌,共同探讨其中的意境和情感,一起分享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谢谢大家!。
表达与交流 朗诵教案

《表达与交流·朗诵》教案执教:侯华治内容:高一语文(必修)朗诵目标:一、表达:了解朗诵的特点,掌握朗诵的基本方法,有感情地朗诵。
二、交流:学会评价重点:练习朗诵,练习评价难点:体现朗诵的表演特点方法:练习、启发、讨论教具:多媒体,PPT时间:1课时过程设计:一、课前5分钟预习高一语文(必修)第69页至71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朗读与朗诵有什么区别,朗诵有哪些特点?2、朗诵有哪些注意事项二、检查预习情况:讨论:朗诵有哪些特点和注意哪些问题1、抽1-2名学生回答上面问题1;归纳、明确(展示幻灯片):朗读就是出声地读,目的是传递信息,字、词、句、章都是朗读的对象,只是把无声的字词句章转换成有声语言。
评价一个人朗读水平的好坏就是看他这个转换是否正确、清晰、完整。
读准声、韵、调,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颠倒语序、语调平稳。
朗读就是用声音再现文本内容,不仅再现文字,甚至标点符号、行文格式、表达的内容都要再现出来。
朗诵属于艺术表演。
朗诵是创造是艺术再现。
朗诵是依托文本,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进行二次创作。
朗读强调的是忠实于原文,朗诵则容许朗诵者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手段及其它声音形式,比如音乐,创造优美动人的意境和形象。
抒情色彩较浓的文学作品适宜作为朗诵的文本,另外,朗读考虑的是让听众听清楚,朗诵考虑的是让听众受感动。
(板书:朗诵特点文学性艺术性表演性)2、抽2名学生回答问题2;明确、归纳(展示幻灯片):读准字音,前后鼻音、翘舌音、轻声、儿化、变调、变音等;准确理解作品中词语、句子的含义;准确把握作品的背景、主旨,弄懂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感情基调,分清文体;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和体态语等;熟读成诵,可在朗诵的作品文本上标注朗读符号。
(板书:音、义、情)三、练习1、练习读古诗文:高一语文(必修)教材第19页《荆轲刺秦王第9段,易水送别一段》(1)学生齐诵。
(2)按朗读的特点,请1名同学朗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 进 酒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 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 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 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 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 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 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 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朗诵者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读准字音,理解作品中词语、句子 的含义。其次要准确把握作品的背景、主旨, 弄懂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基调。此外,要运 用各种表现手法,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容。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停顿、重音、语速、语 调、节奏和体态语。
朗诵训练与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循序 渐进的过程。应先从分项训练开始,即从 语音、语调、语气等项训练做起,一项一 项地练,才能有所作为。
胸腹式联合呼吸介于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 者之间,是二者的结合。具体方法如下: 吸气:小腹向内即向丹田收缩,相反,大腹、 胸、腰部同时向外扩展,可以感觉到腰带渐紧, 前腹和后腰分别向前、后、左、右撑开的力量。 用鼻吸气,做到快、静、深。
呼气:小腹差不多始终要收住,不可放开,使
胸、腹部在努力控制下,将肺部储气慢慢放出, 均匀地外吐。呼气要用嘴,做到匀、缓、稳。 在呼气过程中,语音一个接一个的发出后,组成 有节奏的有声语言。
表达与交流
朗诵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 创作活动。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 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 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 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文学性
朗诵的内容一般是诗歌、散文、小说等 文学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都是 运用语言表现的。有声语言最能显示语言的 风采和魅力。朗诵可以再现作品描写的人物 形象、环境气氛和生活场景,充分发挥它的 艺术魅力和教育作用。
儿化
在普通话里,卷舌元音er自成音节时, 只有“儿、耳、而、饵、尔、二”等几个字。 普通话的er可以同其他韵母结合起来(写成 r),构成卷舌韵母(儿化韵),这种现象就 是儿化。
训练材料
奔头儿 bèntour 大伙儿 dàhuǒr 电影儿 diànyǐngr 调门儿 diàoménr 兔儿 tùr 冰棍儿 bīnggùnr 刀把儿 dāobàr 调号儿 diàohàor 粉末儿 fĕnmòr 味儿wèir
速
度
朗诵的速度,是指朗诵中音节的发音时间长 短,或者说单位时间里吐字的数量。大体分快速、 中速、慢速三种情形。 快速:一般用用于表示紧张、激动、惊奇、恐惧、 愤怒、急切、欢畅、兴奋的心情,或者用于叙述 急剧变化的事物与惊险的场景,或者用于刻画人 物的机警、活泼、热情的性格等 中速:一般用于感情与情节变化起伏不大的场合, 或用于平常的叙事、议论、说明、陈述等。 慢速:大多用于表示沉重、悲伤、忧郁、哀悼的 心情,或用于叙述庄重的情景。
普通话的音变
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 续发出。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声调 之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语音变化,这就是 音变。
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 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轻声
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但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音节失去原调, 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训练材料
抽屉 阔气 惦记 尾巴
胳膊 耳朵 桌子 衣服
客气 亲戚 故事 月亮
功夫 溜达 合同 外甥
脑袋 便宜 妈妈 新鲜
脾气 喇叭 拳头 热闹
包袱 亮堂 什么 星星
窗户 俏皮 他们 扑克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呼吸训练
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来源。充足、稳定 的气息是发音的基础。有的人讲话或唱歌 声音洪亮、持久、有力,其间有一个气息 调节技巧问题,即呼吸和讲话的配合、协 调是否恰当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说话是在呼气时而不是 在吸气时进行的,停顿则是在吸气时进行 的。朗诵则必然要求有比平时更强的呼吸 循环。 朗诵时的正确呼吸方法,应当采用胸 腹式联合呼吸法(也称丹田呼吸法),即 运用小腹收缩,丹田的力量控制呼吸。
艺术性
因此,朗诵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一 定的语言修养,一定的舞台表演艺术的修养,一 定的政治思想修养、社会知识修养。能,正确运用语调、语气,敢于在大庭广众之 中说话,自然地表情。
朗诵是一种比较精细、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
表演性
朗诵一般都带有表演的性质。朗诵者应具 备一定的表演才能。要有优美的语言、端庄的 仪态、丰富的表情。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腹部和丹田充满 气息,为发音提供充足的“气”,同时, 由于小腹向内收缩,胸前向外扩张,以小 腹、后腰和后胸为支柱点,为发音提供了 充足的“力”。“气”与“力”的融合, 为优美的声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练习呼吸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 1、闻花香:仿佛面前有一盆香花,深深地吸进 其香气,控制一会儿后缓缓吐出。 2、吹蜡烛:模拟吹灭蜡烛,深吸一口气后均匀 缓慢地吹,尽可能时间长一点,达到25-30秒为 合格。 3、咬住牙,深吸一口气后,从牙缝中发出“咝----”声,力求平稳均匀持久。 4、数数:从一数到十,往复循环,一口气能数 多少遍就数多少遍,要数的清晰响亮。 5、用绕口令或近似绕口令的语句练习气息。如: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 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儿,两个 枣儿,三个枣儿,四个枣儿,五个枣儿,六个枣 儿,七个枣儿,八个枣儿,九个枣儿,十个枣儿 ……这是一个绕口令,一口气儿说完才算好。
开始做练习的时候,中间可以适当换气,练 到气息有了控制能力时,逐渐减少换气次数,最 后要争取一口气说完,甚至多说几个枣儿。
试读材料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毛泽东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