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其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现状问题,需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一、现状问题1.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重压力,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

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逐年上升,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隐患。

2.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受到重视,但在具体实施上还存在不足。

有些学校虽然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却缺乏专业的咨询师,或者咨询师的服务范围过窄。

3.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不够一些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很多人认为心理健康问题离自己很远,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对策建议1.加大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力度学校应该加大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心理咨询服务的水平和专业性。

还应该适当提高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待遇,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加入到大学心理咨询工作中来。

2.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应该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具体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多样性、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3.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非但要有心理咨询中心,还要有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站、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心理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务,以满足不同学生心理健康需求。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学校应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关怀和帮助。

5.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校应该加强对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能力,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是能够被解决和改善的,只要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相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建议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建议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1. 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许多大学生在学业压力、社交压力、就业压力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导致他们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据统计,我国大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一些严重者甚至有自杀的倾向。

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关注尽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方面,一些学校未能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资源和力量也相对匮乏;一些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知和意识不够,导致他们在面临心理问题时缺乏有效的应对和帮助。

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还比较传统,主要是以宣传教育为主,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一些学校仅仅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发布宣传资料等方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更具体、更有效的措施。

1. 增加相关资源和力量学校应当增加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源和力量,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通过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使得学校能够更好地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保障。

2.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认知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认知的培养,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等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提高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素养,增强自我调节和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3. 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学校应当倡导和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例如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搭建心理咨询平台等方式,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生动、有效,更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引言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社交关系和身心健康。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以改善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现状分析1.心理压力加剧:由于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种因素导致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2.知识匮乏:相比于其他科目,许多大学在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较为单薄,且缺少系统性和实用性。

3.社会认知不足:部分大学生缺乏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及其重要性的认知,忽视或轻视这些问题。

4.缺乏支持系统:某些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和团队,无法有效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对策建议1.完善课程设置:各大学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改革,将其纳入常规教学体系,并注重实践操作的培养。

2.增加宣传与知识普及: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座谈会等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与预防意识。

3.建立咨询服务机构:各高校应设立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定期组织心理辅导、个案咨询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支持和指导。

4.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团队合作活动、减轻考试压力等方式,为大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5.鼓励互助与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相互关心、倾听与支持,并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来共同面对压力和困难。

结论随着社会压力增加以及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以及促进互助与交流等对策,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本文主要就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进行探讨。

现状:
1.心理健康认识较浅:许多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仅停留在身体健康,缺乏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认识。

2.心理压力过大:考试压力、恋爱、就业等问题使许多大学生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3.对症缺乏针对性:心理问题的种类繁多,缺乏分类和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不能很好地解决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对策:
1.加强心理健康宣传: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向大学生生动形象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认识。

2.建设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加大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全面、专业、及时的心理咨询、治疗等服务,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3.开展心理压力管理课程:压力管理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理解自己的压力,找到缓解压力的方法,使大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4.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文艺演出、体育活动、志愿活动等多种校园文化和社交活动,以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感到快乐和幸福。

5.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提供教育、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好的保障。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压力管理课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等多种措施,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引言: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作为年轻一代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群体之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将对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期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一、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一)学业压力过大新时代高等教育赋予了大学生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任务,对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带来了巨大挑战。

调查发现,超过70%的大学生感受到了较大的学业压力,其中约10%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学业焦虑情绪。

(二)情感困扰增多新时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复杂,他们在与同学、室友、朋友、恋人等不同关系中容易遇到友情、爱情等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0%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情感困扰,其中近15%的学生感到了较重的情感困惑。

(三)网络成瘾现象突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普遍受到网络成瘾的影响。

调查表明,约有4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行为,其中约有5%的学生出现明显的网络沉迷现象。

二、面对现状的对策研究(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加强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健康宣传等多种方式。

(二)构建良好的学院环境学院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学院应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院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学术导师制度以及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理健康。

(三)建立多层次的心理支持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能只依赖学校的相关部门,社会各方面都应该共同参与。

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

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鼓励他们健康成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激烈,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可能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和焦
虑感。
04
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研究
宏观对策
社会环境优化
全社会应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减少对大学生的压力和 不良影响。
家庭教育强化
家长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视,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 为习惯。
微观对策
个人成长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 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 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研究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1 2 3
社会竞争压力增大
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压 力,如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等。
对策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应用效果需要 进一步验证。
建议未来研究从多维度、多层面出发,深入探讨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机制和发展趋势, 为制定更加科学、全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 策提供理论支持力
表现为就业焦虑、职业规划不清、就业困 难等。
抑郁症
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自我价值感 降低等,以及身体症状如食欲减退、睡眠 障碍等。
学习压力
表现为学业焦虑、成绩不理想、考试压力 等。
人际关系问题
表现为沟通障碍、冲突处理不当、孤独感 等。
03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内部因素
个性特征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例如,过于内向、自卑、抑郁 等个性特点更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大学生应增强个人成长意识,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来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旨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1. 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一方面,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情感困扰、职业规划等诸多问题,导致心理健康问题不同程度地出现。

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如今面临着社交网络的影响、就业压力的加大等新的变化,这些因素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不足: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过于单一,主要以心理咨询为主,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分配不均,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仍然较为稀缺。

再次,学校相关部门的人员配置相对不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受限。

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研究1. 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单一的咨询延伸到多方面的课程设置。

除了提供咨询服务外,学校可以开设特色课程,如情绪管理、压力管理、人际交往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设:学校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投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可以积极引进相关专家和机构,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和研讨活动,扩大师资力量,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同时,应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

4. 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学校应与家庭和社会各界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工 作 者 应 当积 极 发 现 和 挖 掘 每 个 大 学 生 党 员 的优 点 、 特点 , 并 以此 为 切 入 点 , 鼓励他们追求 真、 善、 美, 帮 助 他 们 形 成 谦 虚 谨 慎、 不骄不躁、 自信 乐 观 的 优 秀 品质 。 在 具体 工作 和活 动 中 , 应 当多肯 定、 鼓励 和表扬大学生党 员 , 尊重他们 的个体差异性 , 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 此外 。 还 应 当加 强 研究 生党 支 部 与 大 学 生党支部、 大 学 生 党 支 部 和教 师党 支 部 的交 流 , 促 使 他 们 在 互 相 探 讨 中 共 同 进 步 。 同 时 ,要 丰 富 大 学 生 党 支 部 生 活 学 习 内 容, 创新活动形式 , 激发 大学生党员 的参与积极性 。 其次 , 高校 应 当 在 党 支 部 中 构 建 和 谐 人 际 关 系 。积 极 心 理 学 认 为 环 境 在 很 大 程 度 上影 响 了人 的情 绪 。 因此 。 高 校应 当在 大 学 生 党 支 部 内 建 立合 作互 助 、 互 信 友 爱 的关 系 , 从 而 让 大 学 生 党 员 在 党 支 部 中 感 受 到温 暖 和关 怀 。

大 学 生 党 员 积极 心理 品质 现 状 及 x - , j - 1 0 1 2 3 )
摘 要: 大 学 生 党 建 是 高校 教 育教 学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提升 大学生党员的素养 , 是 我 国社 会 经 济发 展 的 必 然要 求 。 而 大 学 生 党 员 的积 极 心 理 品 质 则对 其 成 长 具 有 重 要作 用 。因此 , 本 文 首 先 分析 了 大 学 生党 员积 极 心 理 品 质 的现 状 , 在 此基 础 上 从 提 升 大 学 生对 党 的认 同感 、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构 建积 极 组 织 系统 等 方 面 , 探 究 了增 强 大 学 生 党 员 积 极 心 理 品质 的 对 策 , 希 望 以 此 提 升 大 学生 党 员的 综合 素质 。 关键词 : 大 学生 党 员 积极 心理 品质 现 状 对 策 随着 我 国高 校 的逐 渐 扩 招 ,高 等 教 育 开 始 由精 英 化 向大 众化 转 变 , 大 学生 的综 合 素 养 也 日益 受 到社 会 各 界 的关 注 。 各 个 高 校越 来 越 重 视 心 理 疏 导 与 人 文 关 怀 ,努 力 塑 造 大 学 生 积 极向上、 自尊 自信 的心 态 , 这 表 明 高 校 教 育 教 学 已经 认 识 到 积 极 心理 品质 的 重 要 性 。 大 学 生 党 员 既有 党 员 的先 进 性 , 又 有 大 学生 群 体 的共 性 , 在 道 德 品质 上 追 求 高 尚 , 在 思 想 精 神 上 追 求 先进 , 在 学 习和 生 活 中争 当模 范 人物 。 大学 生 党 员 的这 些 积 极 心理 品质 符 合 当 前 社 会 发 展 的 内 在 需 求 , 对于构建服务 型、 学 习型 、 创 新 型 基 层 党 组 织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与 此 同时 . 大 学 生 党 员 积 极 心 理 品质 整体 上 呈 现 出 一些 缺点 和不 足 。 因此 。 若 要 提 升 大 学 生 党 员 的综 合 素质 , 高 校应 当积 极 探 究 提 升 大 学 生 党 员 积 极 心 理 品质 的策 略 。 大 学 生 党 员 积 极 心 理 品质 现 状 从 整体 上看 , 我 国 大 学 生 党 员 积 极 心 理 品 质 状 况 良好 , 尤 其 在 理 想信 念 方 面表 现 较 好 ,大 部 分 大 学 生 党 员 都 具 有 坚 定 的 政 治立 场 和 强 烈 的 民族 自豪 感 。但 受 到年 龄 、 性格 、 背景 、 性 别 等 因素 的影 响 , 大 学生 党 员 的 积极 心 理 品 质呈 现 出 明显 的 差 异 。这 就 要 求 高校 要 组 织 开展 相 关 活 动 。 鼓励 党 员 干 部 或 党 建 工作 者 积 极 帮助 其 他 党 员 , 提 升大 学 生 党 员 的整 体 素 质 。 虽 然 大 学生 党 员 积极 心 理 品质 整 体 较 好 . 但 还存 在 一 些 不 容 忽视 的 问题 , 例 如 一 些 大学 生 党 员 缺 乏感 恩 之 心 、 集 体 意识 淡 漠 、 以自 我为中心, 部 分 大 学 生 党 员 甚 至 存 在 利 己 主义 、 享 乐 主 义 和 拜 金 主义 倾 向 。 随着 大 学生 实 践 经 验 的增 加 和 心 理 日趋 成 熟 . 许 多 大学 生 党 员 的 积极 心 理 品 质 随 之 增 加 , 政治立场更加坚定 . 待 人 接 物更 加 成 熟 , 能 够 自觉 践 行 党 的路 线 、 方针 、 政策 。 二、 提 升 大 学 生 党 员 积极 心 理 品质 的主 要 对 策 1 . 提 升 大 学 生 党 员对 党 的认 同感 首先 , 要 加 强 对 大 学 生 党 员 的 国情 教 育 , 帮 助 大 学 生 形 成 正 确 认 知 。认 知 理 论 认 为 情 绪 主要 受 到 生理 状 况 、 认知过程 、 环 境 事 件 等 因素 的影 响 。 因此 ,提 升 大学 生 党 员 对党 的认 同 感, 就 必 须 组 织 他 们 系统 地 学 习 和 了解 党 史 、 国情 . 增 强 他 们 对 党 的 情感 体 验 。高 校 应 当采 取 措 施 引 导 大 学 生 党 员 宏 观 认 识 党 的 革命 历 程 、 建设历程和改革历程 。 并 指 引 大 学 生 党 员 正 确 认识 我 国在 思 想 观 念 变 化 、 经济体制变革、 社 会 结 构 变 动 条 件 下 的基 本 国情 , 进 而促 使他 们 自觉增 强 理 论 自信 、 道 路 自信 和 制 度 自信 。 其次 , 要 采 用更 具 感 染 力 、 吸 引力 的方 法 , 增 强 大 学 生 党员 的积 极 体 验 。丰 富 多 变 的教 育 方 式 能 够 激 发 大学 生 党 员 的感 官 享 受 , 从 而 自觉 产 生 积 极情 感 。比如 高 校 可 以安 排 大 学生 党 员 参 观 当 地 的 纪 念 馆 、 历 史 博 物馆 。 或 参 加 红 色 之 旅 活动 , 这样 一 方 面可 以帮 助 他 们 了解 党 的发 展 历 程 . 另 一 方 面 能够 增 强 他 们 对 党 的 崇 敬 感 ; 或 组 织 大 学生 党员 到新 农 村 、 工 厂 和 企 业 进 行参 观 调 研 。让 他 们 切 身 感 受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的成 果 , 进 而 产 生 浓 厚 的 民 族 自豪 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的一 个主要 问题 。

( )角色 冲突严 重 一

大 学生党员心理健康的含义
角色冲突是指个体同时感受到多个不

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 理健 康 有 广 义 和 狭 义 之 分 。广 义 的心 理 的 、冲突的 角 色 期 望 。大 学 生 角 色 包 含 很 多 内
收稿 日期 :2 1 0 2年 3月 6 日
给的各项任务 ,但 因为现实生活 中个人能力有
限 、经验 不 足 、不 善 于 沟 通 等 因 素 ,工 作 效 果 理压 力和 负 性 情 绪 的 承受 与调 节 的 能力 ,主要
有 时就会 差强 人意 ,和单 纯 的学 生 角 色来 比较 , 是对逆境 的适应力、容忍力 、耐力 、战胜力的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心理健康教育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7 4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17 4 1 (0 2 一 2— 5 0 6 3— 53 2 1 ) 0 0 8— 5
马 克 思 、恩 格斯 曾 经指 出 : “ 为 确定 的 健 康 是指一种 高效 而满 意 的、持续 的心 理状 态 ; 作 人 ,现实 的人 ,你 就 有 规 定 ,就 有 使 命 ,就 有 狭义 的心 理健 康 ,指人 的基 本 心理 活动 的过 程
大 学生党 员 面临更 多 的角 色 冲突和 心理压 力 。 ( ) 人 际关系 认知偏 差 二
强弱。挫折感 的产生与一个 人的抱负水平 有密 切关系 ,抱负水 平与满意度成反 比。大学 生党 员的政治觉悟要求较高 ,上进 心较强 ,成 才期
罗斯福说过 “ 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 望值比普通 同学要高。作为大学生党员 ,学 习 成
作者简介 :张温静 ( 9 1一) 18 ,女 ,温州大学瓯江学 院助教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 向 :心理学 。
大 学 生 党 员 的 心 理 健 康 现 状 及 对 策 研 究
在 的 、矛 盾 的 期 望 , 因此 引 起 的角 色 冲突 成 为 虑、焦躁 、自卑 而失去安全感 ,许多心理 问题 角 色 内冲 突 。不 同 的 社 会 角 色 ,有 可 能 引 起 角 也 随之产 生 。因此 ,容 易造 成其 的情绪 状态 。 色 冲突 。大学 生党 员既是 大 学 生又 是 共产 党 员 , 具有 双重 身 份 。他 们 内心 渴 望 圆满 完 成 组 织 交 ( ) 心理承 受能 力不 强 四 所谓 心理 承 受 能 力 是个 体 对 逆境 引起 的 心
2 1 o 2 0 2N .
北 京城市 学院学报
J U N L OFB I N I Y U I E ST O R A EJ G C T N V R I Y /
21 0 2年 第 2期
( oa N . 0 ) T tI o 1 8
( 总第 1 8期 J 0
大学生党员的心理健康现状 及对 策研究
搞好 人 际关 系。 无 论是 老人 还 是小 孩 ,富人 还 成 绩往 往 名 列 前 茅 ,社 会 工 作 也 比较 突 出。大 ” 是 穷人 ,美 国人 还 是 俄 罗 斯 人 ,人 人 都 会 面 临 学生 党员 如 果 对 自己评 价过 高 , 自我抱 负 水 平 至关 重要 的人 际 关 系 问 题 。 即使 是 生 活 在 孤 岛 过高 ,当 目标 不 能 实 现 时 就 容 易 产 生 挫 折 感 。 上 的鲁滨 逊 ・ 克鲁 索 也 要 和仆 人 “ 期 五 ” 打 部分 大学 生 党员 面对 挫 折 时 ,不会 在 同学 面前 星 交 道 。能够 发 展 成 为 党 员 的大 学 生 ,往 往 都 是 流露 情绪 ,而是 自己 默 默承 受 着 ,在 内心 深处
张 温静
( 州大 学瓯江 学 院 浙江 温

温 州 350 ) 20 0
要 :大学生党员是新世 纪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 ,是学 生 中的骨干和 中坚 ,是 中 国共产 党 的新 鲜血 液。他们
的心理是否健康不仅关系到 自身的发 展 ,而且还 将影 响党员 队伍 的先进性 ,党 组织 的建设 以及党 的事业 的发展 。 因此 ,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心理健 康教 育就显得 尤为必要 。文章对大 学生党员 产生心理 问题 的原 因进行 了剖析 ,并 提 出相应 的解决措施 ,以期 为维 护与促进 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提供一些参考。
任务 。这 个任 务 是 由你 的需 要 及 其 与 现 实世 界 内容完 整 协 调 一 致 ,即认 知 、情 感 、意 志 、行
的联 系产 生 的。 当代 大学 生 的历 史使 命 ,并不 为 、人 格完 整 和 协 调 。要 求 大 学 生 党 员 具 有 健 ” 是任 何人 的主 观臆 想 ,而 是 由特 定 的社 会 条 件 康 的心理 ,即 指 大学 生 党 员 不 仅 要 有 刚毅 的性 决定 的 。随着 社 会 的发 展 ,开创 社 会 主义 现 代 格 、坚定的信念 ,还要有稳定的情绪、高 尚的
化建设 的使命 自然地 落在 了当代青年 的肩上 , 人格 ,更 要 有 宽 容 的 品 格 和 平 静 幽 默 的 心 境 。 特别是 当代 大 学生 的肩 上 。我 国 大学 生 多数 处 只有在 增强 政 治 素 质 、道 德 素 质 的 同时 增 强 心
于1 8—2 这一年 龄 阶段 。在这 个 阶段 ,个 体 理 素质 ,大学 生党 员 才 能 更 好 地 承 担 历 史 赋 予 4岁
的生理发展 已接近完成 ,具备成 年人 的体格及 的重 任 ,顺 利 地 完 成 建 设 有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种种生 理 功 能 ,但 心 理 却 尚未 成 熟 ,而 大 学 生 的伟 大事 业 的历史任 务 。 党员作 为大学 生 中的佼 佼 者 ,未来 的 国之栋 梁 , 他 们 的担子 将更 重 。他 们 在 生 活 、学 习 、就 业 、 情 感等 各个 方 面承 受 的压 力 越 来 越 大 ,容 易 出
二、大 学生党员的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 党 员 心 理 健 康 问 题 事 关 大 局 。从 现
现抑郁 、焦 虑、 自卑 和适应 不 良等 情绪 问题 , 实 社会 看 ,大 学 生 党 员 心 理 总 体 是 健 康 、良好
导致各 种 心理 问题 和 心 理 障 碍 的 出现 。如 何 帮 的 。但 也有部 分 大学 生 党 员 不 同程 度 地 存 在 心 助大学生党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将是我们面 理 问题 。具体 表现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