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美国心衰管理指南更新要点

合集下载

2020年近几年国内外指南更新—心力衰竭诊治的解读和评点(全文)

2020年近几年国内外指南更新—心力衰竭诊治的解读和评点(全文)

2020年近几年国内外指南更新—心力衰竭诊治的解读和评点(全文)一、前言近几年国内外发表和更新了心衰指南,如2016欧洲心脏学会(ESC)心衰指南[1](简称ESC指南,2016)、美国心衰管理指南(2017)[2](简称美国指南)、美国ACC/AHA/AHFS关于心衰药物更新的声明[3](简称美国声明)和中国心衰诊治指南(2018)[4](简称中国指南。

这些指南都发表于2019年之前。

各国指南总的来说,内容上很相似,对各种治疗方法的评价和推荐大体上一致。

当然由于适用对象(专科医师或全科医师)、国情、学者们对证据认识和临床实踐的不同,差异难免。

这也说明,指南是拿来用的,不是为了当花瓶欣赏的。

好的指南要反映新的进展,又必须实用,贴近各国的国情。

为什么几乎见不到“全球指南”,原由即在此。

各种心衰叠出,究竟在心衰领域有了重大的新研究新进展,抑或只是认识上有了变化?或两者兼而有之?这些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5]。

本文将对2019年之前的国内外指南的修改要点作比较和评点。

着重于基本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问题。

2019年国内外又有多个指南发表,将有另文作介绍。

二、心衰的定义关于心衰的定义近数十年一直在变化,从注重血液动力学的改变、病理生理机制的演变,或两者兼而有之,转变为着重于临床状态的评估[6]。

ESC指南上与上一版相比基本内容相同,均认为心衰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故有心衰的症状和体征。

增加的表述是:这些症状和体征“可导致患者静息/应激状态下心输出量减少和(或)心腔内压力升高”的。

指南强调心衰必须有症状,如无症状不能称之为心衰,及“无症状,无心衰”的观点。

这样的强调并非新的理念,实际只是传统和公认的观点。

不过,再次强调,并写进指南中,还是很有必要。

说明在欧洲医师中仍有模糊的认识,必须予以纠正。

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心衰患者的评估与诊断,而且与临床治疗也密切相关。

对于临床研究获取确凿可靠的证据,这也是成功的基本条件。

无症状但伴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的患者,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后LVEF可降至<40%或更低,如无心衰症状体征,不能诊断为心衰。

2024中国心衰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2024中国心衰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2024中国心衰指南更新要点解读2024年中国心衰指南更新的要点解读如下:一、分类和诊断根据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心衰分为心收缩功能不全、心舒张功能不全、心导管疾病、高输出性心力衰竭和限制型心力衰竭五种类型。

心衰诊断时应重点考虑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心力衰竭的典型症状以及相关共病的存在。

二、心衰评估与分级心衰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等。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学会(AHA/ACC)心衰管理指南,心衰分为A、B、C和D四个分期,其中B、C、D分期具有相应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

此外,还新增了暂时性心衰(AC)和慢性心衰(CC)分期。

三、心衰治疗的一般原则心衰治疗的一般原则包括控制病因、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减少住院率和死亡率等。

药物治疗方面,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仍然是基础治疗,新增了部分Bnp治疗指导的内容。

另外,药物治疗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进行调整。

四、心衰特殊人群的管理心衰特殊人群的管理包括50岁以下心衰、妊娠性心衰、终末期心衰、心功能不全伴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等。

针对这些特殊人群,应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和调整治疗。

五、心衰患者的长期管理六、心脏再衰竭的防治心脏再衰竭的防治包括监测和预测再衰竭的早期信号,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并加强对再衰竭的教育。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住院患者的出院室外处理,包括患者家属的培训、药物和饮食的管理等。

综上所述,2024中国心衰指南对心衰的分类、诊断、评估与分级、治疗原则、长期管理以及心脏再衰竭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指南的发布有助于改善心衰患者的诊疗水平和生活质量,降低心衰的死亡率和住院率。

ACC心衰指南再更新,要点抢先看!

ACC心衰指南再更新,要点抢先看!

ACC心衰指南再更新,要点抢先看!2022年4月2日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力衰竭学会(ACC/AHA/HFSA)联合发布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管理指南。

该指南”取代“2013 ACC/AHA/HFSA 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和在其基础上更新的2017 ACC/AHA/HFS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用于心力衰竭的管理。

2022版的心力衰竭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建议,以预防、诊断和管理心力衰竭患者。

下面一起来看看新指南更新要点吧!1、对于心衰的分类有了新定义,增加了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HFimpEF)的概念新指南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值(LVEF)将心衰分为4类,如下:•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LVEF≤40%;•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LVEF≥50%并伴左室充盈压力增加;•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HFmrEF):LVEF在41%~49%,伴左室充盈压力增加;•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HFimpEF):既往LVEF≤40%,后提升至>40%2、心衰的阶段定义和标准,以更好指导临床医生对心衰诊疗注:BNP:B型利钠肽; CKD:慢性肾病; CVD:心血管疾病;GDMT: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

3、对于C期心衰患者治疗策略更新1)对于有症状(NYHA II~III级)稳定的慢性HFrEF(LVEF为35%)患者,他们正在接受GDMT,包括最大耐受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并且处于窦性心律,静息时心率为≥70 bpm,伊伐布雷定有助于减少心衰住院和心血管死亡(推荐类别为IIa)。

2)对于有症状的HFrEF患者(或不能耐受GDMT的患者),地高辛可能被认为可以减少HF的住院率(推荐类别为IIb)。

3)在确诊的HFrEF高危患者中,近期已经使用GDMT的心衰恶化,可考虑使用口服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刺激剂(vericiguat)来减少心衰住院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推荐类别为IIb)。

心衰指南 ppt课件

心衰指南  ppt课件
• ARNI不应与ACEI同时使用,在从ACEI 转换为ARNI时,距离ACEI最后一次用 药时间至少间隔36h
• ARNI不应用于有血管性水肿病史的患者
• 伊伐布雷定
• IIa级推荐:对于已经遵循指南进行治 疗的有症状的、慢性稳定性HFrEF患 者(NYHA II或III级,LVEF≤35%), 在已经接受最大耐受剂量的β受体阻 滞剂治疗的情况下,窦性节律且心率 ≥70bpm时,应用伊伐布雷定治疗可 减少心衰住院风险
▪ LCZ696是一个盐复合物,含有2
个活性阴离子,摩尔比1:1 2,3
– sacubitril (AHU377) – 一个前体
药;进一步代谢为脑啡肽酶抑制 剂LBQ657
– 缬沙坦 – 一个ARB
1. Bloch, Basile. J Clin Hypertens 2010;12:809–12; 2. Gu et al. J Clin Pharmacol 2010;50:401–14; 3. Langenickel & Dole. Drug Discov Today: Ther Strateg 2012;9:e131–9
2016 ESC、ACC/AHA/HFSA
--心衰诊疗指南要点
1
内容
一、心衰诊治十大亮点 二、急性心衰更新要点
2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接受上述治疗后仍持续有症状
推荐将ACEI替换为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 (ARNI)Sacubitril/缬沙坦复方制剂。

【指南】优化心衰管理,必不可少!

【指南】优化心衰管理,必不可少!

【指南】优化心衰管理,必不可少!心衰患者的管理应遵循心衰指南及相关疾病指南,需要多学科合作,以患者为中心,涉及住院前、住院中、出院后的多个环节,包括急性期的救治、慢性心衰治疗的启动和优化、合并症的诊治、有计划和针对性的长期随访、运动康复、生活方式的干预、健康教育、患者自我管理、精神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等,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恶化、降低再住院率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此项工作是心衰诊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心衰管理团队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给予患者适合的诊治和长期管理需要多学科组成的心衰管理团队来完成。

心衰的多学科合作团队由心脏专科医生、全科医生、护士、药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等组成,按照一定的流程及规范相互协作,对提高心衰诊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显示团队协作护理能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减少住院次数,改善生活质量。

再入院风险高的心衰患者推荐多学科参与的管理方案或项目(IB)。

管理团队需要长期稳定的配合和良好的沟通,应定期对成员进行培训,以确保管理方案持续改进和实施标准化。

二、优化心衰管理流程心衰管理方案应覆盖诊治全程,通过优化流程实现从医院到社区的无缝衔接,包括:(1)住院期间心衰管理团队即应与患者进行接触和宣教,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随访;(2)根据病情和危险分层制定出院计划和随访方案;(3)出院后通过随访和患者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药物调整、心理支持,如果心衰症状加重应及时处理。

建立心衰随访制度,为患者建立医疗健康档案。

随访方式包括门诊随访、社区访视、电话随访、家庭监测、植入式或可穿戴式设备远程监控等,根据具体的医疗条件和患者意愿及自我管理能力采取适合的随访方式。

采用新的信息技术能有效促进心衰多学科管理方案的构建和实施,也有助于患者的参与和自我管理。

三、随访频率和内容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随访频率和内容,心衰住院患者出院后2~3 个月内死亡率和再住院率高达15%和30%,因此将出院后早期心血管事件高发这一时期称为心衰的易损期。

ACCAHAHFSA心衰管理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ACCAHAHFSA心衰管理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ACC/AHA/HFSA心衰管理指南更新要点解读Circula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ACC/AHA /HFSA心衰管理指南,该指南是2013年ACC/AHA心衰指南基础上的更新版本,同时也是2016年ESC 指南的后续发表。

本次更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生物标志物、C期HFrEF及HFpEF的治疗、重要合并症(如贫血、高血压和睡眠呼吸暂停等)的管理等方面。

因此,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重点解读,以期为临床心衰的诊疗提供帮助和建议。

1.心衰的分类及分期、分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简称心衰,是由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所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

根据不同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016年ESC 指南将心衰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HFrEF,LVEF < 40%)、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LVEF 40%~49%)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LVEF≥50%),其中,强调了HFmrEF(约占总心衰的10%~20%)作为一种新定义的心衰类型,与HFrEF/HFpEF相比,有着独特的临床、超声、血流动力学和生物标记物特征,应予以重视,将有助于预防和延缓心衰的发生。

目前国际上仍采用AHA分期和NYHA分级标准对心衰进行分期和分级(见表1),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衰则采用Killip分级。

2.心衰的生物标志物诊断新指南对心衰的生物标志物做了具体的更新,对于有心衰风险的患者,推荐使用钠尿肽进行筛查,并对其进行全面管理和预防,以避免左室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或新发心衰;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患者,推荐测定钠尿肽,以诊断或排除心衰;对于急性失代偿性HF患者推荐检测入院时的基线钠尿肽和(或)心肌肌钙蛋白来预测其预后;对住院HF患者在出院前测定钠尿肽水平以预测其出院预后;对慢性HF患者,推荐测定心肌损伤或纤维化等其他生物标志物来进行危险分层。

2017ACCAHAHFSA心衰管理指南更新要点

2017ACCAHAHFSA心衰管理指南更新要点

NYHA心功能分级

Ⅰ 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引起心衰症状
Ⅰ 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引起心衰症状 Ⅱ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但是日常 活动引起心衰症状 Ⅲ体力活动显著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但是轻微 体力活动将引起心衰症状 Ⅳ 轻微体力活动或休息时就有心衰症状
Ⅳ 轻微体力活动或休息时就有心衰症状
沙库巴曲缬沙坦 依那普利
0.4
0.3 累积f发生率
0.3
HR=0.79 (95%CI: 0.71-0.89) P <0.001
沙库巴曲缬沙坦
依那普利
0.2
20%
累积f发生率
0.2
21 21% %
0.1
0.1
0 0 180 360 540 720 900 1080 1260 随机后时间(天)
具有风险的患者 沙库巴曲缬沙坦 4187 4056 3891 3282 依那普利 4212 4051 3860 3231 2478 1716 2410 1726 1005 994 280 279
LBQ657 (NEP 抑制剂)
Ang II
增强
血管舒张 ↓ 血压 ↓ 交感神经活性 ↓ 醛固酮分泌 ↓ 心肌纤维化 ↓ 心肌肥大 ↓ 利钠/利尿
HN O HO
AT1 R
血管收缩 ↑ 血压 ↑ 交感神经活性 ↑ 醛固பைடு நூலகம்分泌 ↑ 心肌纤维化 ↑ 心肌肥大 ↑ 水钠潴留
抑制
*脑啡肽酶底物(按与脑啡肽酶的亲和力排序):ANP, CNP, Ang II, Ang I,肾上腺髓质素, P物质, 缓激肽, 内皮素-1, BNP ANP=心房利钠肽; BNP= B型利钠肽;CNP= C型利钠肽; NEP=脑啡肽酶;

ACCF AHA心力衰竭指南解读

ACCF AHA心力衰竭指南解读

ACCF/ AHA心力衰竭指南解读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公布了最新版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治疗指南[1]。

本指南正文逾150页,加上附录和参考文献超过300页,其内容非常丰富,并非仅是对2009年HF指南[2]的更新,而是根据循证医学新证据的重新再版,本文对该指南做一解读,旨在更好地指导我们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疗。

1 指南指导下的医学治疗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继以指南的发表,使医学临床实践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新指南强调:必须遵循“指南指导下的医学治疗”(guideline directed medical therapy,GDMT)。

这一新概念代表由ACCF/AHA 指南推荐的优化药物治疗(主要是Ⅰ类推荐),旨在使医生能方便地决定个体的最佳治疗。

GDMT 的概念更为宽泛,包含更丰富的内容,不仅有依新指南作了调整的心衰优化治疗,还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这是药物治疗的基础和前提,也已证实有效和不容忽视。

此外,还应包括对心衰基础病、合并症、并发病合理的药物治疗;在多种药物联用时须考虑到药物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认为HF是一种致命的诊断,死亡基本上是注定的。

但在过去数年间,人们对HF的理解和治疗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升,拥有了非常有效的干预手段。

我们应当认识到HF已不再是死亡判决,而是可以通过治疗使部分患者增加数年有质量的寿命。

指南的撰写者之一的Yancy博士指出:假如能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对正确的患者采取最佳的治疗,那么死亡风险就能非常显著地降低,降低幅度可能高达50%。

与之相比,很多其他心血管治疗的获益都相形见绌。

需要指出的是,指南试图给出在大多数情况下满足多数患者需要的实践,而特定患者的诊疗必须由临床医师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可偏离指南。

2 循证方法学在循证方法学方面,新指南将Ⅲ类推荐分开描述,以确定该推荐对患者是“无益”还是“有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而成的盐复合物晶体:2,3
- 沙库巴曲 – 一种前体药物,进入体内后代谢
成活性NEP抑制剂LBQ657
- 缬沙坦 – AT1R阻断剂
沙库巴曲缬沙坦 的3D结构1,4
AT1R=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RNI= 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 制剂;NEP=脑啡肽酶
更新:新证据提 示利钠肽筛查和 早期干预也许可 以预防心衰
Yancy CW,et al. Circulation. 2017 Apr 28.
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诊断心衰
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患者,推荐测定利钠肽, 以诊断或排除心衰(I , A) (修订)
Yancy CW,et al. Circulation. 2017 Apr 28.
沙库巴曲缬沙坦(n=4187) 依那普利(n=4212) 20%
0.3
0.2 0.1 0 0
4187 4212
180
3922 3883
360
3663 3579
具有风险的患者 沙库巴曲缬沙坦 依那普利
540 720 900 随机后时间(天)
3018 2922 2257 2123 1544 1488
1080 1260
1.Levin ER, et al. Natriuretic peptides. N Engl J Med. 1998;339:321–8; 2. Nathisuwan S, Talbert RL. Pharmacotherapy. 2002;22:27–42; 3. Schrier RW, Abraham WT. N Engl J Med. 1999;341:577–85; 4. Langenickel H, Dole WP. Drug Discovery Today:Ther Strateg. 2012;9:e131–e135; 5. Feng L, et al. Tetrahedron Letters. 2012:53:275–276.
Yancy CW,et al. Circulation. 2017 Apr 28.
HFrEF C期药物治疗推荐(二):ARNI
对于NYHA II或III级,能够耐受ACEI或ARB的慢 性有症状的HFrEF患者,推荐以ARNI替代ACEI 或ARB,以进一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更新)
ARNI不应与ACEI同时使用,在从ACEI转换为 ARNI时,距离ACEI最后一次用药时间至少间隔 36h (更新)
896 853 249 236
McMurray et al. N Engl J Med 2014;371:993–1004
沙库巴曲缬沙坦较依那普利进一步降低 心血管死亡风险20%、首次因心衰住院风险21%
心血管死亡风险
首次因心衰住院风险
0.4 HR=0.80 (95%CI: 0.71-0.89) P <0.001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新型的盐复合物晶体
沙库巴曲/缬沙坦 2D 结构1 电子显微镜下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晶体形态2
沙库巴曲
缬沙坦
6
沙库巴曲缬沙坦经化学反应结合而成,最小晶体结构单元由以下组成2 - 6个沙库巴曲分子(阴离子) - 6个缬沙坦分子(阴离子) - 18个钠离子(阳离子) - 15个水分子 缬沙坦的分子基团与沙库巴曲的分子基团以氢键相结合 电子显微镜下的晶体形态形态是超薄六边形晶体组成的白色晶体粉末
Yancy CW,et al. Circulation. 2017 Apr 28.
17年指南对B、C级证据级别进一步细分
B-R:随机 B-NR:非随机 C-LD:有限数据 C-EO:专家观点
Yancy CW,et al. Circulation. 2017 Apr 28.
2017 ACC/AHA/HFSA心衰指南要点
沙库巴曲缬沙坦 依那普利
0.4
0.3 累积f发生率
0.3
HR=0.79 (95%CI: 0.71-0.89) P <0.001
沙库巴曲缬沙坦
依那普利
0.2
20%
累积f发生率
0.2
21 21% %
0.1
0.1
0 0 180 360 540 720 900 1080 1260 随机后时间(天)
具有风险的患者 沙库巴曲缬沙坦 4187 4056 3891 3282 依那普利 4212 4051 3860 3231 2478 1716 2410 1726 1005 994 280 279
主要终点:心血管死亡或住院的复合终点
McMurray JJ, et al. N Engl J Med. 2014 Sep 11;371(11):993-1004.
主要终点: 沙库巴曲缬沙坦 较ACEI(依那普利)进一步降低主要终点风险20%
0.5 累积主要终点发生率 0.4
HR=0.80 (95%CI: 0.73-0.87) P<0.001
ARNI不应用于有血管性水肿病史的患者 (更新)
Yancy CW,et al. Circulation. 2017 Apr 28.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首个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
•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新型药物,可同时抑制
NEP和阻断AT1R1-3
•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以下两种成分以1:1摩尔比例
2017 AHA/ACC/HFSA 心衰管理指南更新要点
2017年4月,ACC/AHA/HFSA 联合更新发布了心力衰竭的管理指南
• 2017年4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以及美国心衰学会 (HFSA)联合更新发布了心力衰竭的管理指南,该指南在2013年心衰指南的基 础上进行了更新 • 指南集中更新的内容包括生物标志物, C期HFrEF新治疗, HFpEF进展,重 要合并症(包括睡眠呼吸暂停,贫血和高血压等),心衰预防新见解
生物标志物可用于预测预后或附加风险分层
预测预后 推荐慢性心衰患者测量BNP或NT-proBNP来 明确预后或疾病的严重程度
延续13年指南推荐
推荐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在入院时 测量基线利钠肽和/或心脏肌钙蛋白以 明确预后
推荐患者在心衰住院期间测量出院前 利钠肽水平以明确出院后预后情况
进一步危险分层
修订
1. 2. 3. 4. Bloch and Basile. J Clin Hypertens 2010;12:809–12 Gu et al. J Clin Pharmacol 2010;50:401–14 Langenickel and Dole. Drug Discov Today: Ther Strateg 012;9:e131–9 Feng et al. Tetrahedron Lett 2012;53:275–6
诊断
评估预 后或进 一步危 险分层
* 包括可溶性ST2受体、半乳凝素-3、高敏肌钙蛋白
Yancy CW,et al. Circulation. 2017 Apr 28.
小结
• •
多种原因均可引起利钠肽水平升高 生物标志物可用于预防心衰、诊断心衰、 预测预后或附加风险分层 指南对各种生物标志物在心衰各阶段的应 用指征也有详细推荐

2017 ACC/AHA/HFSA心衰指南要点
生物标志物
药物治疗
重要并发症
HFrEF C期药物治疗推荐(一):
对于慢性HFrEF患者,推荐给予RAS抑制 剂(ACEI [I,A]、ARB [I,A]、ARNI [I,B-R])联 合基于证据的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 抗剂治疗,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更新)
沙库巴曲缬沙坦 ANP, BNP, CNP, 其他血管活性肽*
沙库巴曲 (AHU377; 前体药物)
非活性片段
RAAS
血管紧张素原 (肝脏分泌) Ang I 缬沙坦
O O N O OH N O N N NH OH
LBQ657 (NEP 抑制剂)
Ang II
增强
血管舒张 ↓ 血压 ↓ 交感神经活性 ↓ 醛固酮分泌 ↓ 心肌纤维化 ↓ 心肌肥大 ↓ 利钠/利尿
PARADIGM-HF 研究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ARNI with ACEI to Determine Impact on Global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Heart Failure
主要终点:心血管死亡或因心衰住院复合终点累积发生率
沙库巴曲缬沙坦较依那普利更少引起咳嗽、 高钾血症或肾功能损害,严重血管性水肿未增加
随机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 随机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 n (%)
低血压 症状性 症状性且收缩压<90 mm Hg 血清肌酐升高 ≥2.5 mg/dL ≥3.0 mg/dL 血清钾升高 >5.5 mmol/L >6.0 mmol/L 咳嗽 血管性水肿† 674 (16.1) 181 (4.3) 474 (11.3) 727 (17.3) 236 (5.6) 601 (14.3) 0.15 0.007 <0.001 139 (3.3) 63 (1.5) 188 (4.5) 83 (2.0) 0.007 0.10 588 (14.0) 112 (2.7) 388 (9.2) 59 (1.4) <0.001 <0.001
预防
BNP或 NT-proBNP (IIa级推荐) BNP或 NT-proBNP (I级推荐) BNP或 NT-proBNP (I级推荐) BNP或 NT-proBNP (I级推荐) BNP或NT-proBNP 及肌钙蛋白(I级推荐) 出院前BNP 或NT-proBNP (IIa级推荐) 其它心肌损 伤或纤维化 标志物* (IIb级推荐) 其它心肌损 伤或纤维化 标志物* (IIb级推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