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传递和氧化呼吸链
电子传递和氧化呼吸链

脂肪
多糖
蛋白质
脂肪酸、甘油
葡萄糖、 其它单糖
氨基酸
乙酰CoA
磷酸化
电子传递 (氧化)Fra bibliotek+Pi
e-
三羧酸 循环
生物氧化的三个阶段
大分子降解成 基本结构单位
小分子化合物分 解成共同的中间 产物(如丙酮酸 、乙酰CoA等)
共同中间产物进 入三羧酸循环,氧 化脱下的氢由电 子传递链传递生 成H2O,释放出大 量能量,其中一 部分通过磷酸化 储存在ATP中。
Reduced
方法四:分 离并鉴定 每个多蛋 白质复合 物:
链上组分 中特有的 电子供体 和受体可 以确定。
(三)呼吸链的组成 琥珀酸等
黄素蛋白酶类 (flavoproteins, FP)
黄素蛋白 (FAD)
铁-硫蛋白类 (iron—sulfur proteins)
铁硫蛋白 (Fe-S)
细胞色素类
二、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一)线粒体结构特点 (二)电子传递呼吸链的概念 (三)呼吸链的组成 (四)机体内两条主要的呼吸链及其能量变化 (五)电子传递抑制剂
(一)线粒体结构
嵴
➢线粒体外膜
自由透过小分子和离子
➢线粒体内膜
不能自由透过大部分小分子和离子 ,包括H+。
含有:电子传递体(复合体I、II 、III、IV)
(二)线粒体呼吸链
线粒体基质是呼吸底物氧化的场所,底物在这 里氧化所产生的NADH和FADH2将质子和电子转 移到内膜的载体上,经过一系列氢载体和电子载 体的传递,最后传递给O2生成H2O。这种由载体 组 成 的 电 子 传 递 系 统 称 电 子 传 递 链 ( electron transfer chain),因为其功能和呼吸作用直接相关 ,亦称为呼吸链。
生物化学:第二节 电子传递链

4.辅酶Q(CoQ)
辅酶Q属于醌类,由于它广泛存在于生物系统中,所 以又叫泛醌(UQ)。
辅酶Q是呼吸链中唯一的非蛋白质组分。它分子小 ,且呈脂溶性,可以在线粒体内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的 疏水区自由扩散,往返于比较固定的蛋白质类的电子 传递体之间进行电子传递。
5、细胞色素
细胞色素是以铁卟啉(血红素)为辅基的蛋白质,红 色,广泛存在于生物细胞中。
由NADH开始的呼吸链 —— NADH呼吸链; 由FADH2开始的呼吸链 —— FADH2呼吸链。
2、电子传递链分布 原核细胞存在于质膜上 真核细胞存在于线粒体的内膜上
二. 呼吸链的组成
电子传递中有四个复合体参与:
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I) 琥珀酸-CoQ还原酶(复合物Ⅱ ) CoQ-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III ) 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物Ⅳ)
五. 呼吸链的电子传递过程
呼吸链各复合体在线粒体内膜中的位置
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
1. 烟酰胺脱氢酶
是指以NAD+或NADP+为辅酶的脱氢酶, 属于烟 酰胺的衍生物。以NAD+为辅酶的脱氢酶主要参与线 粒体底物到分子氧的传递, 以 NADP+为辅酶的脱氢 酶主要参与将电子传给生物合成过程.
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
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氧化为延胡索酸,同时其辅基FAD 还原为FADH2,然后FADH2又将电子传递给Fe-S聚簇。
最后电子由Fe-S聚簇传递给琥珀酸-Q还原酶的辅酶CoQ。 这一步不能形成的ATP.
功能 :将电子从琥珀酸传递给泛醌
三、CoQ-细胞色素c还原酶 (复合体Ⅲ)
功能:将电子从泛 醌传递给细胞色素 C
2. 黄素脱氢酶 以FMN,FAD为辅酶
第三节 电子传递和氧化呼吸链

传递电子机理:Fe3+
-e
Fe2+
铁硫蛋白参与电子传递
2Fe-2S
2Fe-2S
4Fe-4S
Different types of iron-sulfur centers
Iron atoms cycle between Fe2+ (reduced) and Fe3+(oxidized). Ferredoxin(铁氧还蛋白)
CoASH NAD+
CH3COSCoA+CO2
NADH+H+
代谢物在脱氢酶催化下脱下的氢由相应的氢载 体(NAD+、NADP+、FAD、FMN等)所接受,再 通过一系列递氢体或递电子体传递给氧而生成H2O 。 例:
CH3CH2OH
乙醇脱氢酶
(三)H2O的生成
CH3CHO
NAD+
NADH+H+
NAD+
生物氧化和有机物在体外氧化(燃烧) 的实质相同,都是脱氢、失电子或与氧 结合,消耗氧气,都生成CO2和H2O,所 释放的能量也相同。但二者进行的方式 和历程却不同:
细胞内温和条件(常温、常压、 高温或高压、干燥条件 中性pH、水溶液)
一系列酶促反应
逐步氧化放能,能量利用率高 释放的能量转化成ATP被利用
(一)生物氧化的特点
在活的细胞中(pH接近中性、体温条件下), 有机物的氧化在一系列酶、辅酶和中间传递体参与 下进行,其途径迂回曲折,有条不紊。 氧化过程中 能量逐步释放,其中一部分由一些高能化合物(如 ATP)截获,再供给机体所需。在此过程中既不会
因氧化过程中能量骤然释放而伤害机体,又能使释
放的能量尽可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生物化学复习总结之呼吸链

细胞色素(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ochromes)
• 细胞色素都是膜结合蛋
白。 • 不同种类的细胞色素的辅 基结构及与蛋白质连接的 方式是不同的 • 不同的血红素有不同的特 征吸收谱带; • 血红素的氧化态与还原态 的光吸收是不同的。 • 唯一水溶性的细胞色素; • 分子量为~13,000;
Cytochrome C
复合物Ⅱ :琥珀酸到泛醌
呼吸链上还有其他底物的电子流经Q,但不 经过复合物II: – 脂酰CoA脱氢酶 – 3-磷酸甘油脱氢酶 往往将这些由FAD作为辅基的脱氢酶统称 为琥珀酸脱氢酶类。
复合物Ⅲ :泛醌到Cyt c
(细胞色素bc1复合物或CoQ: Cyt c氧化还原酶)
又称细胞色素bc1复合物,或泛醌:细胞色
底物水平磷酸化
(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 底物分子首先因脱氢、脱水等作用形成一种高能中间 化合物; • 高能中间化合物是由于底物氧化时底物内分子重排形 成的; • 高能键通过转磷酰基给ADP,转移时有非常大的平衡 常数和一个大的ΔGº’ 负值;
• 一分子高能中间化合物只能形成一个ATP;
• 基质水平磷酸化是酵解过程中获取能量的唯一方式。
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氧化
为水时所释放的能量转移给ADP形成ATP的过程。实 际上是氧化作用与氧化作用过程释放的能量用于形成 ATP的过程(磷酸化作用)两种作用的偶联反应。
F1F0-ATP合酶抑制剂
解偶联剂
ATP/ADP交换体抑制剂
的活性基团。 铁硫中心的结构:最简单的是单铁原子与4个Cys的SH相连;更复杂的是有2个或4个铁原子。Rieske铁 硫蛋白则为1个铁原子与两个His残基相连。 蛋白含有的铁是非血红素铁,它借铁的价态变进行电子 传递,氧化型与还原型的的颜色不同,Fe3+为红、 绿,而Fe2+为无色. 注意:铁硫蛋白在电子传递链中,虽然起到传电子的作用, 但这不是传递链中一个单独的组分,往往是与其它组分 结合在一起共同起传递电子的作用。
生物化学第24章生物氧化——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作用

原电池的结构
检流计 负极,氧化反应 负极, 正极,还原反应 正极,
电解装置
阴极,还原反应 阴极, 阳极,氧化反应 阳极,
电极电势和电动势
RT [电子受体] 能斯特方程 E n = E 0 + ln b nF [电子供体]
a
式中E 为标准电极电势, 式中 0 为标准电极电势,即反应物和产物的活 度都为1( 如果是气体则为1atm) , 温度 ℃ 下的 度都为 ( 如果是气体则为 ) 温度25℃ 电极电势。规定氢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为0。 电极电势。规定氢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令标准 氢电极为负极,其它电极为正极, 氢电极为负极 , 其它电极为正极 , 得到电池的电动 此电动势即为其它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势,此电动势即为其它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两个电极组成电池的电动势
电子传递链
呼吸电子传递链主要由蛋白质复合体组成, 呼吸电子传递链主要由蛋白质复合体组成 , 在线粒体内膜上有4种参与电子传递的蛋白质复 在线粒体内膜上有 种参与电子传递的蛋白质复 合体, 合体,分别为 NADH-Q还原酶 NADH-Q还原酶(NADH-Q reductase) 还原酶( reductase) 琥珀酸- 还原酶 还原酶( 琥珀酸-Q还原酶(succinate-Q reductase) ) 细胞色素还原酶( 细胞色素还原酶(cytochrome reductase) ) 细胞色素氧化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 )
电子传递形成跨膜的 质子梯度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 伴随有H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还伴随有 +从线粒体内膜 的基质侧,向内膜的外侧运输, 的基质侧,向内膜的外侧运输,结果造成跨线粒体 内膜的质子梯度,这样在膜内外既造成质子的浓度 内膜的质子梯度, 梯度,又造成电势梯度, 梯度,又造成电势梯度,这种电化学势梯度贮存有 能量。 能量。也就是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转变成跨 线粒体内膜的电化学势梯度中贮存的能量。 线粒体内膜的电化学势梯度中贮存的能量。当质子 由膜的外侧向内侧运动时,推动ATP合成。这个过 合成。 由膜的外侧向内侧运动时,推动 合成 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生物化学:第二节 电子传递链

2、电子传递链分布 原核细胞存在于质膜上 真核细胞存在于线粒体的内膜上
二. 呼吸链的组成
电子传递中有四个复合体参与:
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I) 琥珀酸-CoQ还原酶(复合物Ⅱ ) CoQ-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III ) 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物Ⅳ)
铁硫中心只有1个Fe起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型( Fe3+)和还原型(Fe2+)之间转变。
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
3. 铁硫蛋白
铁硫蛋白在呼吸链中作为电子传递体,不传递氢 。
呼吸链中的铁硫蛋白通常与其它的电子传递体的 蛋白质(如黄素酶、细胞色素)结合成复合物,从 而具有不同的氧化还原电位,在呼吸链的不同部位 传递电子。目前对其具体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清楚.
五. 呼吸链的电子传递过程
呼吸链各复合体在线粒体内膜中的位置
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
1. 烟酰胺脱氢酶
是指以NAD+或NADP+为辅酶的脱氢酶, 属于烟 酰胺的衍生物。以NAD+为辅酶的脱氢酶主要参与线 粒体底物到分子氧的传递, 以 NADP+为辅酶的脱氢 酶主要参与将电子传给生物合成过程.
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
(一)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1) 由FMN + 铁硫蛋白
功能:先与NADH结合并将NADH上的两个高势能 电子转移到FMN辅基上,使NADH氧化,并使 FMN还原。
NADH+H++FMN
FMNH2+NAD+
二、琥珀酸-CoQ还原酶(复合体Ⅱ )
琥珀酸脱氢酶,它是嵌在线粒体内膜的酶蛋白。也是此复合 体的一部分,其辅基包括FAD和Fe-S聚簇。
解释氧化呼吸链

解释氧化呼吸链氧化呼吸链是生物体中产生能量的重要过程之一。
通过氧化呼吸链,有机物在细胞内被氧气氧化,同时释放出能量,产生三磷酸腺苷(ATP),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氧化呼吸链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内。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中心”,其中的某些部位包含了多个呼吸酶和载体分子。
这些呼吸酶和载体分子构成了氧化呼吸链。
氧化呼吸链主要由四个复合物组成,它们是复合物I、复合物II、复合物III和复合物IV。
每一个复合物都包含多种蛋白质和辅因子,它们相互协作形成了一个高效的能量释放系统。
在氧化呼吸链的第一步中,复合物I接收来自葡萄糖分解产物的负电子,将它们传递给辅因子辅酶Q。
随后,这些电子被辅酶Q与复合物III之间的蛋白质亮氨酸传递。
复合物III接收到这些电子后,将它们传递给另一个辅因子细胞色素c。
最后,细胞色素c将电子传递给复合物IV。
在复合物IV中,电子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分子。
与此同时,复合物IV中的质子泵将质子跨越线粒体内膜,创建了质子梯度。
这个质子梯度被利用来产生ATP。
线粒体内膜中的复合物V(ATP合酶)利用质子梯度的能量,催化ADP和无机磷酸根结合形成ATP。
这个质子梯度的形成与线粒体内膜的不对称性密切相关。
线粒体内膜具有很高的不透性,只有质子通道允许质子通过。
当质子被抽出线粒体基质,形成质子梯度时,线粒体内膜会变得更加负电,这使得线粒体内膜的负电位差更大。
最终,当质子通过线粒体内膜的质子通道流向线粒体基质时,线粒体内膜的负电位差被解除,完成了氧化呼吸链过程中质子的转运。
氧化呼吸链的最终产物是水和ATP。
水是由氧气和质子结合而成的,而ATP是氧化呼吸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形式。
通过氧化呼吸链,生物体能够从食物中获得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内能量分子ATP。
尽管氧化呼吸链是一种高效的能量产生过程,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会对细胞内的DNA、蛋白质和脂质等分子造成损伤。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细胞内存在一系列的抗氧化防御系统,来保护细胞内的分子不受损害。
浙大生物化学课件9:生物氧化

2Fe2+ Cyta 2Fe3+
2Cu2+ 2Cu+
2Fe2+
Cyta3 2Fe3+
细胞色素氧化酶
1 2 O2 H2O
NADH呼吸链
AH2
NAD+
FMNH 2
CoQNADH来自A+H+
Fe-S
FMN
CoQH 2
2Fe2+
b-c1-c-aa3 2Fe3+
2H+ 1 2 O2
O2-
H2O
FADH2呼吸链
琥珀酸 延胡索酸
R
还原型
NAD+、NADP+
NADH、NADPH
FMN
R
H3C
N NO
H3C
NH N
O
FMN (醌型或氧化型)
H H3C H3C
CH2 O H C OH H C OH H C OH
O PO O-
N
O PO O-
CH2 H
N O
H
H OH
H OH
NH2 N
N
CH2
H3C
N
N
O
H3C
NH N
O
FMN
FAD
S Fe
组成复合体,参与电子传 递,而且两个Fe离子中只
Fe S Fe S
有一个参与,所以是单电 子传递。
S Fe S
铁硫簇(Fe4S4) C
泛醌(CoQ)
O
H3CO
CH 3
H3CO O
(CH2 CH
CH 3 C CH 2)nH
是脂溶性醌类化合物,由于在生物中广泛存在,所 以也称泛醌。它处于呼吸链的中心枢纽,也是中间 传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