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损伤的康复治疗
网球肘最佳治疗方法

网球肘最佳治疗方法网球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由于过度使用手臂和手腕肌肉引起的。
它的主要症状包括肘关节周围的疼痛和炎症。
对于受到网球肘困扰的人来说,积极采取最佳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被证明有效的最佳治疗方法。
首先,休息和保护是治疗网球肘的关键。
由于过度使用是导致网球肘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受伤部位足够的休息时间非常重要。
而且,在进行活动时务必注意保护肘关节,例如使用肘关节贴等保护装置。
这些简单的措施可以减轻疼痛和加速康复过程。
其次,物理疗法是治疗网球肘的重要手段。
物理治疗师可以帮助病人进行一系列的治疗,包括按摩、冷热敷和康复性运动。
按摩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紧张和炎症,提高血液循环。
冷热敷则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炎症。
康复性运动有助于加强肌肉和关节的稳定性,并提高手臂和手腕的灵活性。
药物治疗也是治疗网球肘的一种重要方法。
非处方药,例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如布洛芬,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炎症。
局部使用抗炎药膏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然而,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应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
另外,正确的运动技术对于预防和治疗网球肘也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正确的击球姿势和技巧,可以避免过度使用手臂和手腕肌肉。
同时,合理配备和使用适合个人手臂形状和击球风格的网球拍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手术治疗是治疗网球肘的最后手段。
当病情严重或自然疗法无法获得良好效果时,手术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的目标是修复受损的肌肉和组织,并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总之,网球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但通过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和炎症,并加速康复过程。
休息和保护、物理疗法、药物治疗、正确的运动技术以及手术治疗是治疗网球肘的最佳方法。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个人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与医生进行咨询并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骨关节损伤术后康复要点

骨关节损伤术后康复要点骨关节损伤是临床治疗中一种较为多见的损伤,指的是患者骨头与关节受到某个方向过量冲击,骨与关节超过其所能承受压力的最大值,或遭到挤压等暴力行为致使该关节的骨质和关节周边的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受力过量,从而出现的复合性损伤,均被称为骨关节损伤。
骨关节损伤受到的暴力打击的大小不同,其损伤严重程度也不同。
大部分患者的诊断需要借助X线、CT和磁共振,少数患者甚至需要使用血管造影等,来确定骨关节的损伤程度,从而协助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措施。
对骨关节损伤依据软组织有无开放可分为以下几种:①闭合性损伤:指的是患者受伤部位的皮肤组织未破裂的骨关节损伤,常常容易在诊断中被忽视,深部的损伤易被遗漏,如难以观察到的关节附近骨损伤、血管与神经损伤等。
②开放性损伤:指的是患者受伤部位的皮肤组织破裂,深部组织直接与外界连通的一系列损伤。
③潜在开放性损伤:此类损伤虽然没有开放性伤口,但因为受伤部位受碾挫等一系列原因致使该部位皮下剥离或皮肤坏死,常常会恶化为开放性损伤。
常见骨关节损伤及其术后治疗手段(一)踝关节骨折人体的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部分和距骨构成。
踝关节的骨折与脱位是骨科较为多见的关节损伤,大多由暴力引起患者踝部扭伤后出现,如在剧烈运动中的急停动作、不慎坠落等。
踝关节骨折接受治疗并复位后,内踝较多使用螺钉或张力带钢丝进行固定,而外踝更多使用钢板和螺钉固定。
1踝关节损伤术后康复治疗方法适用于患者的踝关节位移性骨折。
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患者的正常踝关节结构并在骨折恢复过程中使位移的骨骼复位。
1.1术后两周内①术后一到三天:患者主动与被动(康复师或家属协助)活动及屈伸脚趾。
每次活动五分钟,每日四到五次,同时期使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收放活动练习,二十次一组,每组间隔一分钟,持续二到四组,直到患者感到疲劳为止,每天二到三次。
亦可进行直腿太高练习,可使股四头肌收缩。
每组二十次,每组时间间隔一分钟,连续二到四组,每日二到三次。
肘关节损伤术后康复

肘关节损伤术后康复发布时间:2021-06-03T01:27:26.45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5期作者:苟光茂[导读] 肘关节是人体中最容易发生脱位损伤的部位之一,且多数患者都伴有骨折,且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不仅如此即使经手术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但是患者如果在术后没有进行康复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那究竟什么是肘关节损伤,以及如何进行术后康复治疗呢?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苟光茂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中医医院 636400肘关节是人体中最容易发生脱位损伤的部位之一,且多数患者都伴有骨折,且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不仅如此即使经手术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但是患者如果在术后没有进行康复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那究竟什么是肘关节损伤,以及如何进行术后康复治疗呢?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什么是肘关节损伤?肘关节主要是由肱尺关节(是有肱骨滑车和尺骨滑车组成的滑车关节)、肱桡关节(肱骨小头和桡骨关节凹组成的球窝关节)、桡尺近侧关节(桡骨的环状关节面和桡骨切迹组成的圆柱关节)组成的以及一些辅助结构:桡侧副韧带(位于肘关节囊外侧,从前后两个方向将桡骨头围绕起来,终止在尺骨后端)、尺侧副韧带(位于肘关节囊内侧,起始点在肱骨内上髁,呈扇形分布,直至尺骨后端)、桡骨环状韧带(呈环形分布,从前后两侧即外侧,将桡骨小头包围,依附在桡骨后端)等。
主要起到加固关节的作用。
且人体的肘关节是一种典型复关节,关节囊的前后两侧,比较轻薄且松弛,而左右两侧比较紧实。
而肘关节损伤多是在患者运动时、体力劳动时、或外出活动时受到外力冲击或超出肘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导致肘关节过度伸展、以及扭转的角度过大,造成损伤。
常见的损伤类型有:关节内或关节外软组织损伤、肘关节尺撕裂、桡侧副韧带撕裂、关节囊撕裂等,甚至伴有骨折。
主要表现为:肘部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
肘关节损伤术后康复方法?1.固定疗法:在手术后应采用常规的固定支具,例如:石膏、约束带、固定矫形支具等。
肘关节损伤僵硬的康复治疗

140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9月第6卷第17期G ui de of C hi n a M edi ci ne,Sept em be r2008,V06,N o.17方法:患者通过主动下蹲来主动屈伸膝关节。
过度活动肘关节,或者上肢过度运动-或者骨折未达到愈合之前弃拐行走。
2讨论2.1钛合金接骨板固定属于偏心固定,接骨板所承受的弯曲应力大于髓内固定。
钛台金接骨板的对侧(即长管状骨内侧)由于粉碎骨折,骨折块未完全复位而造成骨质缺损,不仅影响了骨折的愈合,而且当肢体负重时,钛台金接骨板承受反复的弯曲应力,使内固定失效,钛合金接骨板长期承受反复的弯曲应力即易致断裂。
只要严格遵循骨折内固定治疗原则,进行良好的复位或植骨,消除内侧骨质缺损,消除钛合金接骨板的弯曲应力,固定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进行有效的内固定要求钛合金接骨板内固定:一是起固定的作用,即维持复位后骨骼形态,保护患肢不变形,减少骨折端出血、水肿及全身并发症.二是起支持和保护作用,降低骨折端微动,分担活动及负重后骨折端的应力,有利促使骨折无干扰的、尽早的愈合。
2.2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股骨外侧为张力侧。
按照接骨板的张力侧固定原则,钛台金接骨板应安置在长管状骨的外侧或后外侧,而安置在股前侧或前外侧,负重的钛合金接骨板则承受过大的张应力,如果再存在其他不利因素,如骨折延迟愈合或下地负重过早等,则易发生钛合金接骨板断裂。
钛合金接骨板断裂最易发生在螺丝钉孔处I l l'而不易发生在上排螺丝钉孔与下排螺丝钉孔之间的中间区。
这是因为螺丝钉孔的存在,大大削减了钉孔区的强度,同时骨折线处是应力最集中的部位。
如果螺钉孔与骨折线重叠,势必造成该处应力过大,导致接骨板断裂。
对于长管状骨大段粉碎骨折,要选用足够长度的钛合金接骨板固定,骨折两端至少要有5个皮质螺钉固定.2.3下地负重过早也是钛合金接骨板断裂的重要因素。
荣国威等报道,长管状骨新鲜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4.7周【2】.即3个月左右。
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

25
谢谢!
尺骨的桡骨切迹的前后缘,此韧带同切迹 一起形成一个漏斗形的骨纤维环,包绕桡骨
头,可以防止桡骨小头脱出。4 岁以下的幼儿,桡骨头发育不全,且环状韧带较松弛 ,故当肘关节伸直位牵 拉前臂时,易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4
肘关节韧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桡侧副韧带 •位于囊的桡侧,由肱骨外上髁向下扩展,止于桡骨环状韧带 •尺侧副韧带 •位于囊的尺侧,由肱骨内上髁向下呈扇形扩展,止于尺骨滑车切迹 内侧缘。 •桡骨环状韧带 •位于桡骨环状关节面的周围,两端附着于尺骨桡切迹的前、后缘, 与尺骨桡切迹共同构成一个上口大、下口小的骨纤维环来容纳桡骨 头,防止桡骨头脱出。
3
•关节囊 •关节囊附着于各关节面附近的骨面上,肱骨内、外上髁均位于囊外。关节囊 前后松 弛薄弱,两侧紧张增厚形成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呈三角形,起自肱 骨内上髁,呈放 射状止于尺骨半月切迹的边缘,有防止肘关节侧屈的作用。 桡侧副韧带也呈三角形, 附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环状韧带之间。此外,在桡 骨头周围有桡骨环状韧带,附着于
9
桡骨小头骨折:常见的肘部损伤,占全身骨折的0.8%,约有l/3患者
合并关节其他部位损伤。桡骨小头骨折是关节内骨 折,如果有移位 ,理应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解剖 位置,早期活动,以恢复肘关节 伸屈和前臂旋转功 能。
10
四、肘关节骨折治疗
复位
骨科的任务 固定
功能锻炼
药物治疗
康复科的任务
11
肘关节骨折治疗
19
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阶段性--02
※ 2期(3-4周) 1.在无痛范围内主动练习肘关节活动。 2.在不引起较大疼痛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被动练习肘关节活动,一般 不超过90度。
20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及康复训练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及康复训练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是连接上臂和前臂骨的结构,它在稳定肘关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内侧副韧带损伤通常是由于肘部过度伸展或扭曲造成的,这可能导致副韧带的拉伤或撕裂。
康复训练对于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康复和恢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详细说明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及其康复训练:一 .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症状:1.疼痛:内侧副韧带损伤可能伴随肘关节内侧的疼痛。
2.肿胀:损伤后可能出现肘部的肿胀。
3.稳定性减弱:患者可能感觉肘关节的稳定性减弱,特别是在尝试屈曲和伸展肘关节时。
二 .康复阶段:1.初期阶段(减轻炎症和疼痛):①休息和冰敷:减轻炎症和疼痛,避免使用受伤的肘关节,常规冰敷可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肿胀。
②病理性牵引:通过医疗专业人员进行的病理性牵引可以帮助减少关节内的压力,促进愈合。
2.中期阶段(恢复关节稳定性):①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强化练习,特别是围绕肘关节的肌肉群。
这可以通过使用轻量级的弹力带进行屈曲和伸展练习实现。
②平衡和稳定性训练:通过平衡练习和稳定性训练来加强肌肉,提高肘关节的稳定性。
③运动范围恢复:逐渐引导肘关节进行正常的屈曲和伸展运动,避免过度的拉伸和扭曲。
3,后期阶段(功能性恢复和预防复发):①功能性训练:模拟日常活动,帮助患者恢复对肘关节的正常控制和功能。
②运动学评估:通过运动学评估,检查患者的动作是否存在异常,采取相应的调整和训练,以预防再次受伤。
③逐渐增加负荷:逐渐增加肌肉强化练习的负荷,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肘关节稳定性。
Ξ.康复注意事项:1.个体化计划:康复计划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能水平和活动需求。
2.渐进性:康复训练应该是渐进的,逐步增加负荷和运动强度,以避免再次受伤。
3.专业指导:最好在康复过程中得到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康复计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体而言,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康复过程需要耐心和系统性的训练。
早期的炎症控制和疼痛管理是成功康复的关键。
肘关节康复训练

肘关节康复训练肘关节是人体上臂与前臂连接的关键关节之一。
由于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和频繁的使用,肘关节容易受到损伤,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加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度和恢复功能。
本文将介绍肘关节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常见的康复练习方法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一、肘关节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肘关节康复训练对于恢复受伤后的肘关节功能至关重要。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加强肌肉力量,增加韧带的稳定性,促进关节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最终实现肘关节的完全恢复。
康复训练还可以预防肘关节的再次受伤,提高运动员和工作者的肘关节稳定性和抗受力能力。
二、肘关节康复训练的方法1. 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这是肘关节康复训练中最基础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进行主动和被动的肘关节活动,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关节灵活性。
常见的练习包括:伸展和屈曲肘关节、旋转前臂、扩展手指等动作。
这些练习可以使用轻度的抗阻力带或自己的手来进行,力量逐渐增加以促进康复。
2. 肌肉力量训练肘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很重要,因为它们对于稳定关节和肩部运动具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肌肉力量训练包括:屈肘和伸肘运动、肱二头肌、肱肌和前臂肌群的锻炼等。
练习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用力过猛或使用不恰当的姿势造成额外的压力。
3. 平衡和协调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
常见的练习包括单脚站立、平板支撑、手指灵活性练习等。
这些练习可以通过增加难度和稳定性要求来逐渐加强。
4. 柔韧性训练肘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对于关节的灵活性和防止受伤非常重要。
经常进行伸展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减少肌肉紧张和关节僵硬。
常见的练习包括:手指伸展、前臂伸展、肩部放松等。
三、肘关节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1. 遵循康复指导进行肘关节康复训练前,最好咨询专业的物理治疗师或康复医生的指导。
他们能够根据个人的状况和受伤类型,制定专门的康复计划,确保训练的安全和有效性。
德度肘关节康复训练器的训练方法

德度肘关节康复训练器的训练方法德度肘关节康复训练器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被动锻炼:要求患者采取直立的方式,背靠墙壁,双下肢自然下垂。
家属帮助患者被动地活动主关节,特别是伸直出现障碍时,需要固定肘关节的上下两端进行活动。
被动锻炼对于肘关节的恢复非常重要,因为它有助于改善肘关节周围可能出现的损伤性骨化、瘢痕、黏连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肘关节的活动度大大降低。
2. 主动锻炼:主动锻炼要求患者进行手的抓握练习,例如空手握拳然后放松,每天练习500次。
之后,主动屈曲肘关节。
如有必要,还可以手持哑铃进行锻炼。
以上训练方法的目的是帮助恢复肘关节的功能和力量。
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训练的强度和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
31
中期康复(术后3-6周)
关节囊远端:附于鹰嘴、冠状突、滑车切迹的周 缘及桡骨环状韧带。
关节囊前后松弛而薄弱,两侧被侧副韧带加强。
医学PPT
3
肘关节解剖
尺侧副韧带:起于肱骨内上髁,由两条纤 维带构成。
桡侧副韧带:起自肱骨外上髁延伸至桡骨 环状韧带,靠近韧带的部分呈放射状达尺 骨。
桡骨环状韧带:附着于尺骨桡切迹的两端, 环绕桡骨头。
医学PPT
4
肘关节解剖
肱尺关节:肱骨滑车与尺 骨半月切迹相关节,尺骨 半月切迹是自鹰嘴尖至冠 状突,该圆弧度为190, 与肱骨滑车相吻合,肱尺 关节是肘关节对抗内翻应 力的主要骨性结构,完成 肘关节的屈伸功能。
医学PPT
5
肘关节解剖
肱桡关节:肱骨小头与桡
骨头相关节。肱桡关节是
肘关节对抗外翻应力的骨
17
肘关节损伤及病理改变
肘关节僵直分三型
外源性:包括关节囊、韧带的粘连,挛缩,异位骨化 内源性:包括关节内粘连、关节解剖形态改变、关节软
骨丢失等 混合性:兼有外源性和内源性
医学PPT
18
肘关节损伤及病理改变
影响肘关节僵直的因素
原始损伤的程度 骨折愈合情况 制动时间长短 是否合并感染 退行性关节炎 功能锻炼方法是否恰当
术后早期开始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是预防 肘关节僵直的重要途径之一。
医学PPT
19
肘关节损伤术后康复治疗程序
依据肘关节损伤术后骨折愈合、软组织修 复的状况,康复治疗划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术后0~3周 中期:术后3~6周 后期:术后6周以后
医学PPT
20
早期康复(术后0-3周)
目的
消除肿胀 缓解疼痛 保持损伤关节最大活动范围 预防相邻关节粘连。
肘关节损伤的康复治疗
积水潭医院北京物理医学康复科 —— 覃鼎文
医学PPT
1
肘关节损伤的康复
肘关节解剖 肘关节的生理功能 肘关节的特点 肘关节损伤的病理改变 肘关节僵直的类型 肘关节损伤类
医学PPT
2
肘关节解剖
肘关节是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上尺桡关节组 成的复合关节。
关节囊近端:附于肱骨小头、滑车、鹰嘴窝及冠 状窝的上缘。
医学PPT
16
肘关节损伤及病理改变
肘关节损伤:关节内骨折和脱位的一组损伤
关节内骨折:骨折线通过关节面的骨折 单纯肘关节脱位 关节内骨折合并脱位
病理改变
破坏了关节的解剖结构 损伤了关节周围软组织,改变了关节活动与稳定的平衡。 关节内及周围损伤出血,造成关节肿胀、疼痛、关节僵直
医学PPT
医学PPT
14
动力性(肌肉)稳定
伸肘肌 肱三头肌 肘肌
医学PPT
15
肘关节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屈伸及前臂的旋转。
屈伸活动范围在0~140度 旋转活动范围160~180度 Morrey:屈伸活动范围30~130度,旋前/后各50度即可满足人们
日常生活、工作的需要。
特点
三关节包容在一个滑膜内,关节内空间相对狭小, 关节外周韧带结构复杂,韧带与关节囊融合; 肘关节稳定性要求高,关节运动与稳定的平衡显得格外重要。
性结构,参与肘关节的屈
伸功能。桡骨头平均直径
为23mm,平均高度为
12mm。桡骨头外形椭圆,
头的中心与桡骨轴线有15
度的外倾。
医学PPT
6
肘关节解剖
上尺桡关节:桡骨头与尺骨近端桡侧切迹 相关节。依赖环状韧带将其稳定,主要完 成前臂的旋转功能。其旋转中心位于自桡 骨头中心至尺骨茎突的直线上。
医学PPT
医学PPT
25
早期康复(术后0-3周)
主-辅助运动
患者主动做屈伸活动, 治疗师可握住患肢腕部, 在患者主动伸肘时稍微 给一点助力,使关节活 动至最大活动范围。
医学PPT
26
早期康复(术后0-3周)
冰敷
康复治疗结束后局部冰敷 方法:化学冰袋将关节包
扎,进行冷敷, 目的:缓解疼痛,减少渗
7
肘关节解剖
尺侧副韧带与桡侧副韧带:两侧的副韧 带与两侧的关节囊相融合,限制关节内 外侧活动,在保持关节稳定中起重要作 用。外侧韧带复合体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PPT
8
肘关节稳定的意义
反映了手在三维空间上的活动要求与 人在抓取重物时的稳定要求之间所需 的平衡 肘关节是上肢关节中的负重关节
医学PPT
医学PPT
21
早期康复(术后0-3周)
消除肿胀
主动
通过肌肉收缩,促进 静脉血、淋巴液回流, 达到消肿目的。
方法:用力握拳、伸指 保持10秒,10个/组, 5~6组/日。
医学PPT
2天后
22
早期康复(术后0-3周)
被动
抬高患肢 向心性加压按摩 超短波治疗等
医学PPT
23
早期康复(术后0-3周)
目的
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增强肌力。
医学PPT
30
中期康复(术后3-6周)
增加关节活动度
关节松动技术
西方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能 治疗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和关节僵硬 方法:患者姿势放松、舒适;治疗师用力缓慢持续,一手
固定关节近端,一手松动关节远端。 手法的类型
长轴牵伸、摆动、滑动手法等 45秒/次,4~5次/组。
防止关节挛缩,维持关节活动度
牵伸关节 缓解疼痛、放松肌肉、改善 关节内的营养环境。 方法:一手固定近端,另一 手牵伸关节的远端,维持 30~40秒/次,牵伸关节 3~4次
医学PPT
24
早期康复(术后0-3周)
关节被动活动
被动将关节活动至最大范围 在极限处停留5~8秒。 3~5次/组,2组/日。
出,消除肿胀。
医学PPT
27
早期康复(术后0-3周)
预防相邻关节畸形
肩、腕和手指各关节主动全 方位、全范围活动
方法:10个/组,2组/日 运动的顺序是从远端到近端,
即手、腕、肩。
医学PPT
28
早期康复(术后0-3周)
静态肌肉收缩
减轻废用性肌萎缩 方法同前
医学PPT
29
中期康复(术后3-6周)
9
骨性稳定结构
肱尺关节特点 鹰嘴 冠状突
医学PPT
10
肱桡关节
特点 在抗外翻中的作用
医学PPT
11
韧带稳定结构
尺侧副韧带 结构 作用 在保持肘关节稳定 中的地位
医学PPT
12
韧带稳定结构
桡状韧带
医学PPT
13
动力性(肌肉)稳定
屈肘肌 肱肌——主动肌(作用、意义) 肱二头肌——协动肌 肱桡肌——协动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