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调整教材,提高英语课堂效益
合理整合英语教材 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合理整合英语教材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新课程标准强调对教材的“整合与开发”,其实质是教师在使用教材时的“再次开发”能力,对于教材上的一些材料进行适当的重新组织与整合。
针对三、四年级英语课时有三课时调整为两课时的实际问题,我校提出了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和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内容整合处理,即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其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教学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到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如果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那么也就毫无意义而言了。
经过教研组讨论,我们想到了这样一些有关教材整合以提高教学实效方面的问题:1、教材各单元之间需要一些必要的衔接。
2、每个单元内部版块的整合。
3、针对不同学生,分层次对教材进行拓展……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活动,以及以上对教材的思索,来谈谈我校的一些尝试:一、教材各单元之间的衔接。
PEP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是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原则编写,力求使话题、功能、结构和任务四个方面在比较真实的情景中紧密联系,融为一体。
因此,每单元的主题是很鲜明的,目标也是明确的,相应的任务也能在一个情景中较自然的完成。
但单元与单元的联系却是很小的,几乎没有,而单元之间的衔接却能有效的为一些中下等的学生及时的巩固复习已学过的上一单元的内容,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不忘记旧知。
如在学习了3B Unit 2 My family 之后,接下来教学的是Unit 3 How many这一单元,这一单元是以提问数量为主线,以20以内的数字为重点,来展开教学的。
如果教师纯粹的抓住这一单元的重点来开展教学,那么某些学生对上一单元学的句型会很快遗忘,得不到巩固。
因此,我觉得在过渡的时候,可以借助人物的图片提问:Who’s this boy? He is Wu Yifan. Who’s that girl? She is Amy. What are they doing?来引出新对话。
立足教材,调整教材,提高英语课堂效益》课题研究

研究效果
处理教材的能力 提高了自己处理教材、整合教材的能力,科研能 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改变了过
去较为孤立的使用教材的做法,在课题的行动研究中树
立了科学的教材观,提高了教材的处理能力,增加了教
材整合的智慧。我的科研能力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研究效果
课堂教学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经科学整合后的教 学内容,其呈现方式更加完整形象,其内容更
研究效果
隐形价值
我从最初不知道怎样去做课题,到现在已经掌握了做课题的基本 方法;从过去很少参与组内的主题讨论,到现在经常主动参与大 主题的讨论、交流活动;从过去总认为自己“势单力薄”,到如 今也感觉到了做事情是可以“以少胜多”……这一系列的转变, 便是破茧成蝶、美丽蜕变!我在守望中焦虑、烦恼,我在追逐中 顿悟、开朗,我在收获中感悟、前行。而这些融入了我很多心血
课题的提出
作为实现学科课程最重要的学习材料和教学手段——教材, 在英语教学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英语教材是英语课 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标准》),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 程资源是英语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套教材 都不可能完全适应所有的学生。同时,也是使教师本身实现 从“教课本”→“选择教材”→“评价教材”→“活用教 材”→“资源开发”教学行为的转变,为教师提高教材处理 能力提供有益组织上示范课、接待课 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各位同仁的充分肯定。 2、通过研究,我总结出部分高中英语教材整合的 策略。 在整合研究过程中,我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 上进行研究的。
存在问题与打算
每一课题有结题但是没有终点,每一个课题都 会有遗憾之处。我的课题还需改进、要继续研 究的问题有: 1、课题在研究前期,是由自己独立申报、独 立进行的,所以在研究思路上还有其局限性。 有些经验还只是局限于个人经验,还无法达到 普遍的推广意义。 2、课题的主要成果案例集,还有待进一步的 充实和完善。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益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益1.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实施和课程资源开发上,都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就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应该考虑以下几点:1.1把课堂还给学生。
小学英语教学一定不要变成教师满堂灌的知识课,不要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
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重要的学习方式,从这种认识出发,活动就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
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天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只有在活动中,儿童才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才会提高学习兴趣。
1.2重新定位师生关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指导小学生在活动中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炼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宽视野。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强调师生互动。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会更主动,学习效果会更明显。
1.3是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足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个性需要。
尊重个体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
尊重个体差异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要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另一层含义是我们应该做到针对不同差异的孩子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获。
2.让作业响起来“作业响起来”就是把家庭作业布置成有声作业。
有声作业就是把课外学生的听说训练通过录音等手段进行反馈,使听说作业有声化、具体化和实物化。
以往,我经常会因听说作业不能落实而改成布置读写作业,从而增加书写作业量。
有一次,笔者叫学生回去听读课文录音五遍,并让家长签字。
第二天,学生们都签上了家长姓名,全班只有一个学生没签。
我把她叫到跟前,正想批评她,她交给我一盒磁带,说:“老师,我爸妈不在家,奶奶又不懂英语,所以我把课文录下来了,你来给我签。
”是啊,在签名的家长中,又有几个家长能有时间或有能力聆听孩子听读课文呢?如果让学生模仿课文录音朗读并制作自己的录音专集,他们就会饶有兴趣地反复练习,达到最佳的效果。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效益的方法技巧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效益的方法技巧教学,不论是在小学还是初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英语科目而言。
如果英语教学不好,我们就无法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得到最后的英语教育。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提高英语课堂效益的4个方法,希望大家喜欢并且能够有所收获。
提高英语课堂效益的4个方法一、注重利用好课上的四十分钟。
在教学中,课上的时间是最宝贵的,上好课上的四十分钟,胜过课下的一小时。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通常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一般有五个步骤:(1)组织教学。
(2)感知信息,整体输入。
在教学中,运用实物、图片。
形体语言,配合录音机、录像、幻灯等视听手段,或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语言信息的整体输入,导入新的教学内容。
(3)精讲要点,模仿训练。
在视听的整体感知语言信息的基础上,我对所教的内容进行分段落和分层次设问,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精讲难点和重点。
之后,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对新教授的内容进行模仿训练。
(4)设置情景,活用交际。
在模仿训练的基础上,通过表演或游戏等形式训练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际能力。
这样既能让学生消化旧知识,又能促进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
(5)巩固复习,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明确,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学生能够在这四十分钟里,充分锻炼对英语的语音、语感,能够做到温故而知新。
例如学生在学习colours的时候,在我的指导下,对教室的各种物品的颜色进行问答,然后每个学生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图画,涂上颜色接着开始pair work,进行“What colour is...?”的练习。
注重英语的工具性。
注意学生的创新意识,把英语同其他课程联系起来,这样对学习英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我在黑板上出示几幅由各种图案组成的画,要求学生用英语说出“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我从学生说的各种不同的事物中,感受到他们思维的活跃。
注重英语测试的导向。
英语是一种语言,用来交流。
浅析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浅析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引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重要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课前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反馈四个方面,浅析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一、课前准备1.教师梳理教学内容。
在课前,教师应仔细梳理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
对于每一堂课,教师应有清晰的教学计划和教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内容。
2.教师准备教材和教具。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材和教具,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流畅性和连续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图片、表格或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3.教师调查学生背景。
在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或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背景情况,包括英语水平、学习动机等。
这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二、教学内容1.确定教学目标。
在每一堂课前,教师应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目标相契合。
2.灵活选择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和课文。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兴趣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教师应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组织和呈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的组合和延伸,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音频设备等,辅助教学。
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互动式教学。
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问题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创设情景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语言交际中。
例如,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设计情景对话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1.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英语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积极
向上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出友好的氛围。
例如,可以
使用游戏、音乐、讨论等方式开展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
兴趣。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通过提供足够的资源,如课本、多媒体资料、参考书等,以及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激励学生自
主学习。
同时,教师应该及时予以提醒和辅导,确保学生正确地理
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应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
的生活、兴趣和需求,从而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内容,并
使学习更加有趣、有意义。
4. 设置挑战性的任务:为了保持学生的兴趣,掌握新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提供挑战性的任务。
例如,让学生尝试使用英语写作
或演讲,或者参加英语竞赛等活动,以鼓励他们挑战自己,不断提
升自身英语水平。
5. 合理运用技术手段:多媒体技术和相关软件的使用,有助于
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更全面的管理,同时也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
生动、多样化、互动性强。
例如,可以利用PPT、视频等工具,导
入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资源,从而丰富课堂表现形式。
6. 多层次、多角度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教学教材是非常多元化的,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某一篇阅读材料或语法规则时,应从多个角
度出发,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知识点,增强学习效果。
例如,通过
一个故事,让学生学习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技能。
努力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努力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益教学是一项严谨性的工作,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学的环节来开展教学,而且做到认真、仔细、到位。
在各个环节中,要求就相应不同,那教师就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才能够完美地胜任各项工作。
我想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三心:即爱心、耐心、责任心。
其次,教师应该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个人知识储备,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再次,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高:备课、课堂组织和课后练习。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有效的备课要体现出目标、内容、教法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堂和课后的练习来巩固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吸收情况。
一、了解学情,务实备课作为一名教师,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丰富的备课准备工作。
教师备课要做到“八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案,备教法、学法,备教学器材,备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备习题。
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用创新的思维和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同时,教师应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课文,做到全盘统筹,安排和实现好授课计划。
同时教师要全面地理解学生,理解所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智力状况和接受能力等,在这些基础上,研究分层次教学。
就英语来说,涉及到了词汇、句型、短语和语法等知识点的整理、归纳和总结。
在此当中,所有的知识点大部分都归纳在语法的范围之内。
老师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以认真的、集中的状态来备好这一节课。
老师需要查阅相关的英语资料,像课内辅导书、语法书和课外的英语书籍等。
以丰富备课内容,为了让学生吸收更好的更全面的知识,为了更好地巩固教学效果。
二、提高实效,立足课堂课堂教学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这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全过程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和完成。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摘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的新形式下,《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向广大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面对新教材词汇量大、语言信息量大的特点以及高考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向广大的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教师既要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又要在授课时运用新的方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转变观念提高效益1.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英语教师要废止过去陈旧低效的教学模式,树立起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把课堂变成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建立互助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的舞台。
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并通过“交流展示”等一些有效的课堂活动,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积极学习,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面对新教材及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英语高考,在这新的形势下,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高中英语教师?这对广大的英语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新教材内容非常丰富,贴近生活且图文并茂,融语言教学与语言人文功能为一体,教师只有潜心地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才能有驾御教材的能力。
新教材注重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培养,这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研究学生的个性心理,以唤起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将学习变成学生的需求,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总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英语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和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英语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除此以外,英语教师还必须口语流利和善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掌握语言教学的方法及技巧。
2.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步骤,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恰当使用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教和学和谐融洽,形式多样,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掌握学情,课堂上让学生充分交流展示,让学生积极思维,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检测,教师的点拨要清楚明了,应用环节力求让学生形成相关技能并对所反馈过来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教材,调整教材,提高英语课堂效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认同教材内容新颖和活动情境真实等优点的同时,许多教师常常觉得有以下缺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不成教学任务;有些内容和活动设计不太适合自己的课堂和学生;语法偏零散,提供的语法规则过于简单;词汇量大,复现率低;有些练习偏难等。
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调整教材,以适应特定的学习群体和教学环境。
实际上教师或多或少都对教材资源进行过一定的调整,但多数是凭直觉或经验而为之,有的调整则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很少思考调整教材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教材调整的依据教材调整不能随心所欲,而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1.基于教材资源,领会编者意图教材是经过专家反复推敲、精心挑选和编写的,绝大多数话题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较强的时代感[1],每个单元的语篇和活动设计都承载着传递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和陶冶情操的任务。
教师要调整教材,是因为教材中的局部内容或某些活动,不适合某个地区或某个学习群体。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在深入挖掘教材内涵、领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调整,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2] 教师应该避免按个人喜好而随意修改教材内容,不应无视话题相关性,功利性地删除教材资源(如教材中的听力和补充阅读材料),而代之以高考听力和阅读套题。
2.基于整体框架,加强宏观调控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材一般是以模块进行设置的。
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组织课程内容而言,通过围绕一定主题,并整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经验进行的模块设置,更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相互联结。
教师在开始教学某一模块时,要先浏览模块目录,了解模块五个单元的主题与知识目标,认识模块的整体性、层次性以及各单元的关联性和相对独立性。
这样才能在单元备课时,做到心中有模块,宏观上把握所备课的单元在模块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单元某些方面进行调整时才能做到有理有据。
3.基于学习需求,把握课程标准定位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亲身体验,建立适合个体的学习策略等。
教学目标的着力点是学生,评价的标准应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3] 教材所设计的教学活动都竭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语言能力,但如果教师发现某些活动不适合自己的课堂情境或学生实际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如采用替换活动、减少活动次数或简化活动过程等方式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不可单纯为了赶进度或以高考为标准而随意删除,剥夺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
二、教材调整使用示例教材调整包括对教材内容、结构、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整合、重组、修改、增删、替换、拓展等,使教材更适合学生的情况和实际教学的需要。
以下是笔者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模块一第四单元进行的调整。
1.修改Warming-up部分提供了两幅唐山和旧金山地震前的城市面貌图,要求学生看图,想象地震发生后的情景,然后向同伴描述图上的物体会发生什么变化,目的是让学生用相关词汇讨论地震的破坏力。
但是,图中的两座城市在历史上本来就发生过地震,指令却要求学生去想象发生过的事情,而且又把学生的想象力局限于两幅图的物体,学生所能用到的词汇可能就只是初中学过的tree、building、bridge、fall、break等。
如果将原指令改为让学生自由想象、推理和描述地震对图中的两个城市造成的破坏,并补充以下图片给予提示和激发,那么本单元与地震相关的生词如crack、injure、destroy、survivor、track、useless、rescue、trap、bury、dig out、damage、in ruins等就会在教师的帮助下得以呈现,为接下来的阅读扫清障碍。
2.整合按照编者的意图,Comprehending的三个练习,分别是为训练学生的细读、查读和总结主旨大意能力而设计的。
选取的内容本身很好,但编排的层次性欠佳。
因为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是阅读的首要目的,阅读一篇文章时,阅读者通常应该先把握文章整体框架,再关注细节理解。
练习也应该尽量按该顺序进行编排:通过略读(skimming)迅速把握文章大意→通过查读(scanning)捕捉文章主要信息→通过细读(close reading)理解细节内容。
笔者将练习一至练习三整合为以下表格,事先打印好,上课时分发给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按顺序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
任务1略读:让学生只看文章每段开头2~3句后,把课文分成三部分,说出每部分大意,填入表格里的A—C空白处。
任务2查读:要求学生阅读时忽略其他信息,只找文中提到的时间,填写表格里的I-IV空白处。
任务3细读:填写表格里的1-19空白处。
每项任务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最后教师提供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A—C signs before the earthquake;what happened during the earthquake;rescue work after the earthquakeI—IV at 3:42 am;in 15 terrible seconds;later that evening;soon after the quakes1—19 1. well 2. cracks 3. smelly 4. strangely 5. Bright,lights 6. sounds 7. pipes,burst 8. shake 9. cut,across,canals 10. Steam 11. dirt 12. lay,in,ruins,75%,90%,bricks,dams,tracks,useless,full 13. 400000,injured 14. give milk,died 15. strong 16. rescuers,trapped 17. damage,suffering 18. digging,burying,rescuing 19. Shelters,fresh需要说明的是,细读部分的设计,大多数为课文原本信息,此外还设计了一些挑战思维的填空题(如以上参考答案中的画线部分),目的是检测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表格层次分明,目的性明确。
完成表格要求的任务后,学生基本上能把握课文的主要框架与信息,为复述或课文缩写提供了参考,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替换Workbook中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部分练习二设计了9道汉译英题,旨在训练学生使用本单元的新词汇。
但20个词汇中,名词就占了11个。
这些名词只要学生背下来,一般就能够使用了,作为词汇运用训练题,针对性不够强。
而且该题需要学生用到定语从句,似乎更适合归到Using structures部分。
鉴于此,笔者针对阅读课的语言重点、难点,保留了其中两题,再为学生重新设计了以下5道更有针对性的汉译英题,借以检测学生语言重点、难点掌握的情况。
教材中的其余7题则调到学习定语从句之后再布置。
参考答案:{1} He acted as if he were an expert.{2} It seemed as if most of the students didn?蒺t understand the teacher?蒺s explanation.{3} Most of the buildings were/lay in ruins after the big earthquake.{4} Everywhere they went,they were warmly welcomed by the local people.{5} Not everyone thought that way. / Everyone didn?蒺t think that way.4.补充本单元的话题是地震,采用了关于中国唐山和美国旧金山的大地震的有关文章作为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涵盖了本单元的重难点,重视三维目标的实现,是很好的学习材料。
但是此教材是2007年出版的,2008年以来,中国和日本又发生了罕见的大地震。
近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关注和情感共鸣,因此笔者及时把相关的英语报道印发给学生,作为补充学习材料,使学生更直接地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感受地震的破坏力,学习在地震或突遇的灾难中如何自救、救人,感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友爱精神。
及时补充富于时代感的阅读材料,不仅丰富了教材资源,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5. 拓展Using language中的Reading and writing部分提供了一篇新闻报道,要求学生找出新闻报道标题、大意和细节,并在下一页直接提供了参考答案。
接着教材设计了第二个练习,要求学生思考此篇报道的what、when、where、who、why 五要素分别是什么,然后写出提纲。
由于教材直接给出了提纲范例,学生可能不自觉地会参考,实践的质量有可能打折扣。
笔者认为,在做第二个练习时,教师有必要提供另外一份新闻报道,作为拓展学习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找出报道中的新闻报道标题、大意、细节和五要素,要求学生独立写出提纲,然后小组讨论,最后教师提供参考答案。
以下是笔者给学生提供的拓展学习材料:参考答案:OutlineMain idea: 32 people were killed and 191 injured in East China train crash.Paragraph 1:the main information of the accident the loss,the time and the place of the accident.Paragraph 2—3:more detail information about the accident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esult of investigation.Paragraph 2:exact time,place and cause of the accident.Paragraph 3:the condition of the D301 train.5WWhat happened:train crash caused 32 deaths and 191 injuries.Where:at the section of Shuangyu town in Wenzhou city of Zhejiang.When:at 8:27 pm Saturday.Who investaged:the Zhejiang provincial government.How come/Why:high-speed train D301 crashed into another bullet train D3115.为了检测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笔者对写作任务也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按要求先拟出提纲,然后尽量多地用本单元学过的相关词汇、句型等写一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