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竞赛考题 备用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00,000 km/sB. 3×10^8 m/sC. 3×10^5 km/hD. 3×10^8 km/s答案:B2.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将()。
A. 保持不变B. 发生改变C. 先变后不变D. 先不变后变答案:B3. 以下哪个单位是力的单位?()A. 牛顿(N)B. 千克(kg)C. 米每秒(m/s)D. 焦耳(J)答案:A4. 物体的惯性与其()有关。
A. 质量B. 体积C. 形状D. 颜色答案:A5.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成正比。
A. 电流的平方B. 电压C. 电阻D. 电流的平方、电阻和通电时间答案:D6.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铜B. 橡胶C. 铁D. 盐水答案:B7. 一个物体从静止状态开始下落,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
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C. 匀减速直线运动D. 先加速后减速答案:B8.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A. 海市蜃楼B. 彩虹C. 影子D. 放大镜成像答案:C9.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A. 340 m/sB. 1000 m/sC. 3×10^8 m/sD. 3×10^5 km/h答案:A10. 以下哪种力是保守力?()A. 摩擦力B. 重力C. 空气阻力D. 浮力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2.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其数值大约为______米。
答案:9.46×10^153.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______。
答案:电流4.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浮力______重力。
答案:大于5.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______。
答案:音色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刹车后加速度为-5 m/s²,求汽车完全停止所需的时间。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 铁B. 铝C. 塑料D. 木头答案:A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hC. 3×10^3 m/sD. 3×10^2 km/h答案:A3.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橡胶C. 盐水D. 陶瓷答案:C4.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A. 电流与电阻成正比B.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C. 电流与电阻无关D. 电流与电阻成二次方关系答案:B5.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能量的转化?()A. 摩擦生热B. 电灯发光C. 热能转化为机械能D.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答案:A6.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成像C. 透镜成像D. 彩虹的形成答案:B7.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成像C. 透镜成像D. 彩虹的形成答案:C8.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衍射?()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成像C. 日食和月食D. 彩虹的形成答案:C9.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干涉?()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成像C. 透镜成像D. 双缝干涉实验答案:D10.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散射?()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成像C. 透镜成像D. 蓝天白云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答案:介质2.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质量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4.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______。
答案:电流5.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______。
答案:介质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电阻R1=10Ω,R2=20Ω,串联后接在电压为24V的电源上,求电路中的电流。
答案:I = U / (R1 + R2) = 24V / (10Ω + 20Ω) = 0.8A2. 已知质量为1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²的加速度下落,求物体下落2秒后的速度。
九上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九上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m/sD. 3×10^7 m/s2.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空气B. 水C. 铁D. 木头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D.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4. 电流的单位是()A. 伏特B. 欧姆C. 安培D. 瓦特5.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水中的物体看起来位置偏高6. 物体的惯性与其()A. 形状有关B. 质量有关C. 颜色有关D. 温度有关7. 一个完全弹性碰撞中,两物体碰撞前后的总动能()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8. 以下哪种力不是保守力?()A. 重力B. 弹力C. 摩擦力D. 电场力9.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橡胶C. 铜D. 陶瓷1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封闭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A. 系统对外做的功B. 系统吸收的热量C. 系统对外做的功加上系统吸收的热量D. 系统对外做的功减去系统吸收的热量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为:__________。
2. 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公式为:__________。
3. 电磁感应定律的公式为:__________。
4. 欧姆定律的公式为:__________。
5.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解释什么是光的干涉现象,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2. 描述一下什么是电磁波,它有哪些特性?3. 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及其意义。
四、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4m/s的速度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热学综合-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编(九年级)(解析版)

热学综合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编一、单选题1.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
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温度降低,不会沸腾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答案】D【详解】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水沸腾,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瞬间水的温度还保持在沸点,但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此时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烧瓶内封住了大量的水蒸气;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烧瓶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烧瓶壁而液化,烧瓶内的气压减小,沸点降低,同时烧瓶内的水温度降低,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用来完成水在低沸点时的沸腾,水会再次沸腾。
故选D。
2.小牛同学用一个功率为1000W的电加热器给lkg冰加热,研究不同状态的水的吸热能力。
图中,甲乙丙三条图线中的一条,是他依据实验数据绘制而成。
若相同时间内水和冰吸收的热量相同。
已知c水=4.2×103J/(kg ℃),c冰<c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牛绘制的是甲图线B .冰熔化过程中加热器消耗的电能为2000JC .0~1min 冰吸收的热量是6×104JD .3~5nin 时间内,电加热器的热效率为35%【答案】D【详解】A .由图像可知,甲乙丙三条图线中,甲的温度变化比熔化前快,乙的温度变化跟冰未熔化时相同,丙的温度变化比冰熔化前慢,因此丙的比热容大,冰化成水比热容变大了,因此丙是正确图像,故A 错误;B .冰熔化过程用时2min=120s ,消耗的电能为51000W 120s 1.210JW Pt 故B 错误;C .由图像可知,冰从-10℃升高到0℃用时1min ,熔化后从0℃升高10℃用时2min ,因此冰的比热容为水的比热容的一半,为2.1×103J/(kg ℃)。
初三奥赛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三奥赛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0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若物体在t秒内通过的位移为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t秒内的平均速度为s/tB. 物体在t秒内的平均速度为v0/2C. 物体在t秒内的平均速度为v0+at/2D. 物体在t秒内的平均速度为v0-at/2答案:A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
则物体下落的最大速度为:A. mg/kB. mg/2kC. 2mg/kD. mg/k^2答案:A二、填空题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的公式为F=____。
答案:mv^2/r2.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电阻的电流I之间的关系为U=____。
答案:IR三、计算题1. 一辆质量为1000kg的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5m/s^2。
求汽车从刹车到完全停止所需的时间。
解:根据公式v=v0+at,其中v为最终速度,v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到0=20-5t,解得t=4s。
答案:汽车从刹车到完全停止所需的时间为4秒。
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度为5m的平台上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解:根据公式v^2=2gh,其中v为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到v^2=2*9.8*5,解得v=√(2*9.8*5)=9.9m/s。
答案: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9.9m/s。
四、实验题1.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时的加速度,并说明实验步骤。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光滑的斜面和一个小球。
(2) 在斜面上标记几个等距的点。
(3) 将小球从斜面顶端释放,记录小球通过每个点的时间。
(4) 利用公式v=v0+at计算加速度,其中v为小球通过某点的速度,v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物理竞赛考试题及答案

物理竞赛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多少?A. 299,792,458 m/sB. 299,792,458 km/sC. 299,792,458 cm/sD. 299,792,458 mm/s答案:A2. 牛顿第三定律描述的是:A. 力的合成B. 力的分解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力的平衡答案:C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B. 能量可以在系统中自由创造C. 能量的总量在封闭系统中保持不变D. 能量转换过程中总能量守恒答案:B4. 以下哪种力不是基本力?A. 重力B. 电磁力C. 强核力D. 弱核力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力与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________成反比。
答案:平方2. 欧姆定律表明,电流I与电压V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是:I =________。
答案:V/R3. 一个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是:v = ________。
答案:gt4.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的增加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Q与系统对外做的功W之和,即:ΔU = ________。
答案:Q + W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波粒二象性的概念。
答案:波粒二象性是指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等,既表现出波动性也表现出粒子性。
在某些实验条件下,它们表现出波动性,如干涉和衍射现象;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它们表现出粒子性,如光电效应。
这一概念是量子力学的基础之一。
2. 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这一定律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下落2秒后的速度和位移。
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

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6 km/hD. 3×10^7 m/s答案:A2.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玻璃C. 铁D. 木头答案:C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拉力,同时受到5N的摩擦力,那么物体所受的合力是()。
A. 5NB. 10NC. 15ND. 0N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能的单位?A. 焦耳B. 瓦特C. 牛顿D. 伏特答案:A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其下落速度会()。
A. 保持不变B. 逐渐变慢C. 逐渐加快D. 先快后慢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质量B. 速度C. 密度D. 力答案:B7.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有关。
A. 电流的强度B. 导体的电阻C. 通电的时间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一个物体的重力是20N,将其放置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力是()。
A. 0NB. 20NC. 40ND. 10N答案:B9.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光的折射B. 光的散射C. 光的衍射D. 镜子中的像答案:D10.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A. 340 m/sB. 34 m/sC. 3400 m/sD. 34 km/s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天文学上用来表示__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2. 物体的惯性与其________有关。
答案:质量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安培4. 物体的密度等于其质量除以________。
答案:体积5.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6. 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
答案:冷热程度7.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________。
九年级物理竞赛试题

九年级物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D. 物体与地面的摩擦系数2.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D. 力是物体静止的原因3.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下滑,其加速度大小与斜面角度的关系是?A. 角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 角度越小,加速度越大C. 角度与加速度无关D. 角度越大,加速度越小4. 以下哪个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A. 影子B. 倒影C. 彩虹D. 镜子中的像5.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其重力势能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高度C. 物体的密度D. 重力加速度6.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其运动状态是?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匀加速直线运动D. 变加速直线运动7. 以下哪个是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的总量在封闭系统中是守恒的D. 能量的总量在开放系统中是守恒的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力的作用,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那么物体将:A. 加速B. 减速C. 保持匀速D. 保持静止9. 以下哪个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10. 以下哪个是电流的单位?A. 伏特B. 安培C. 欧姆D. 瓦特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______定律。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力的作用,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那么物体将______。
3.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这个规律被称为______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高坪中学初三物理竞赛考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
我国成功地将“神舟五号”飞船送上预定轨道。
杨利伟在太空中以____为参照物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杨利伟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他的质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汽车方面的知识:汽车的底盘质量都较大,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快速行驶时,尾部能看到卷扬的尘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某潜水艇从长江潜行(在水面下航行)到东海某地执行任务。
若它悬浮在江面下所受的重力、浮力分别为G1、F1,悬浮在海面下所受重力、浮力分别为G2、F2,则G1_____G2,F1_____F2。
(选填“>”、“<”或“=”)
3。
一艘远洋货轮在装上货物后,发现船身下沉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当船由长江驶入大海后,船受到的浮力,船身相对于水面将 (填“上浮”、“下沉”或“不变”)。
4。
某同学对一木板的长度测量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14.50dm、14.48dm、14.52dm、15.54dm,根据测量数值,该木板的长度等于____________dm,
5。
爬杆是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重500N的王力同学双手用800N的握力匀速向上爬时,杆对手的摩擦力大小为N,为防止摩擦力太小而滑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08年潍坊)将密度为0.8×103kg/m3,体积125cm3的木块放人盐水中,木块有1/3的体积露出盐水面.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N,盐水的密度为kg/m3。
(g取10N /kg)
7。
如图2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
他的重心在A点,重力为500N,那么他将身体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至少__________N。
若他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则他的功率至少为__________W。
二、选择题(8—15题单选,每题3分。
第16题多选,选全得4分,不全2分;共28分)8。
下列对于一本初三物理课本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课本宽约为18㎝
B. 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
C. 课本质量约是0.3㎏
D. 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6Pa
9。
某物体在一对平衡力作用下运动,则该物体()
A.机械能一定不变,动能一定不变
B.机械能可能改变,动能一定不变
C.机械能可能改变,动能可能改变
D.机械能一定不变,动能可能改变
10当猴子倒挂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1。
一只水捅掉在了井里,在打捞水桶时里面带了些水,则下列各项属于有用功的是()A.把桶中的水提高做的功
B.把桶提高做的功
C . 把桶和水提高做的功
D . 手拉打捞绳所做的功
12.有资料说明,在刮龙卷风时,其大气压强可以达到9×104Pa .在一座面积为200m 2的简
易平顶厂房中,当时的大气压强是1×105Pa ,如果此时龙卷风从厂房房顶上方刮过,那么
大气对厂房房顶的作用力可能是
A .方向向上,2×106N
B .方向向下,2×106N
C .方向向上,1.8×107N
D .方向向下,1.8×107N
13。
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A .加速下落
B .保持静止
C .匀速下落
D .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14.
B. 图乙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C. 图丙告诉我们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D. 图丁表明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
15。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
体,液面高度相同,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A.甲的最大
B.乙的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16. 如右图所示,甲、乙、丙、丁每组砖中的两
块砖完全相同,每块砖的长、宽、高之比均为4:
2:1, 甲、乙、丙、丁四组砖中每块砖的密度
之比为1:2:3:4,则:
A .甲、乙、丙、丁四种放法中砖对水平
地面的压强之比是1:1:3:2
B .甲、乙、丙、丁四种放法中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2:1:3:1
C .甲、乙、丙三种放法中下面的砖受到的压强之比是1:2:6
D .甲、乙、丙三种放法中下面的砖受到的压强之比是1:2:3
三、简答、作图题(第17题4分,18题5分,19题4分,20题4分;共17分)
17.阅读下面方框中的新闻报道,你同意他的报道吗?为什么?
3
丁
20.一物体做匀速直线
运动,其运动的路程—
—时间图像如下图甲所示,根据甲图像,在乙图
中画出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四、计算、实验题(第21题4分,22—24每题 6分,第25题10分。
第26题7分,共39分)
21。
太阳能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能源之一,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接收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动机来驱动汽车的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图19中是一辆太阳能实验车,车上太阳能电池接收太阳能的面板的有效面积S =8m 2,太阳能照射到电池板没平方米的面积上辐射功率为P 0=1KW ,在晴朗的日子里,电池对着太阳是产生的电压U =120V ,并对车上的电动机提供I =20A 的电流.试问:
(1) 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多少?
(2) 如果这辆车的电动机将电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75%,当它在水平面上匀 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150N ,则行使速度是多少?
22。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900N的物体,使物体匀速上升3m,所用拉力为400N,摩擦不计。
求:
(1)动滑轮有多重。
(2)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多大。
(3)若用它匀速提升重1800N的物体,绳端的拉力是多大?这种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23。
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的抢险队作为第一支到达灾区的移动通信抢险队,队员们用鲜血和生命架起了一条条抗震救灾无形的生命线,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保障。
如图15所示,在通讯线路的抢修现场,起重机正将一箱箱设备吊装到3m高的施工台上。
其中起重臂下的钢绳是绕在一个动滑轮上的。
若每箱设备均重4000N,施工台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m。
如果起重机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一箱设备时,动滑轮上每段钢绳的拉力为2500N,在忽略钢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
(1)起重机提升一箱设备时,对箱子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动滑轮在提升这箱设备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3)在安全操作的前提下,为了节省时间,加快施工进度,起重机同时将两箱设备以
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到施工台。
求这种情况下,动滑轮上钢绳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多大?
24.(8分)某潜水艇最大下潜深度可达150m ,.潜水艇的总
体积为1.5×103m 3,艇内两侧有水舱,潜水艇截面如图14所示。
通过向水舱中注水或从水舱中向外排水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从
而使其下沉或上浮。
为便于计算,海水密度取1.×103 kg/m 3, g
取10N/kg 。
求:
(1) 漂浮在海面的潜水艇水舱内没有海水时,重1.0×107 N ,
此时,排开海水的体积;
(2) 为使潜水艇完全潜入海水里,向水舱里至少注入多少立
方米海水?
(3) 为什么潜水艇的艇壳要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
25。
平抛出去的物体落到水平面的时间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提示你的猜想(至少两个),然后由你的猜想写出所需的实验器材,步骤,并根据现象写出你的结论。
26小芳在一端封闭的均匀圆玻璃管中装入适量的小铅丸,制成一支密度计.密度计能在液体中竖直漂浮,如图24所示,根据它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得知这种液体的密度.小芳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如下:
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漂浮条件,推导出密度计在纯水中浸没的深度h的表达式.b.根据h的表达式,测量这支密度计自身的某些物理量,算出密度计在纯水中浸没的深度,在管上画上纯水的密度值线A(如图25).
c.把密度计放入纯水中,验证刻度线A的位置是否准确.
请你根据上述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设纯水密度为ρ,装了铅丸的玻璃管总质量为m,玻璃管底面直径为d.请用本题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步骤a中的表达式h=.(可能用到的数学公式:圆柱
体体积V=S h,圆的面积S=
42
d
)
(2)若纯水密度已知,请你写出b步骤中所需用的测量仪器及对应测量的物理量.(3)若把校准后的密度计放在密度为0.8×103 kg /m3的酒精中,液面的位置在纯水密度值刻度线上方还是下方?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