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华宫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及流程背景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球内部活动、地表破坏、气候变化等原因引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制定应急预案和流程,能够有效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公众安全。

目标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及流程,以指导相关部门和个人应对地质灾害的紧急情况,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保障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

应急预案及流程1. 预警和监测- 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加强对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 定期检查和维护监测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对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并定期向相关部门发布预警信息。

2. 应急组织机构- 设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 确定各部门应急职责和任务,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 建立应急指挥人员和专家的库,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决策支持。

3. 应急响应与部署- 接到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后,及时启动应急机制,迅速组织人员和物资的调配。

- 依据地质灾害的性质和规模,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和应对措施。

- 各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责,按照应急预案执行所需任务,全力配合应急工作。

4. 抢险救援与安全疏散- 快速部署救援队伍,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 确定安全撤离区域,协调疏散受威胁的人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保障。

- 加强对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的安全教育,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自救能力。

5. 事后评估与救灾工作- 抢险救援结束后,立即展开对地质灾害事故的事后评估,及时总结教训并改进应急预案。

- 各相关部门组织救灾工作,对受灾地区的重建和灾后救助进行全面的协调和推进。

结论通过制定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及流程,能够提高对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和抗灾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相关部门和个人应熟悉并严格执行应急预案及流程,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晋华宫矿井下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总则为了规范煤矿井下发生煤尘爆炸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1.1编制目的1.1.1广泛宣传教育工作人员,熟悉有关避灾路线和抢险避灾方法加强安全监督,加强自保互保能力。

1.1.2为管理人员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安全职责,做到超前预防,达到防患于未然。

1.1.3为领导决策提供切实可靠、可行、可用的应急救援、事故处理方案和依据,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降低损失。

1.2编制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1.3编制依据1.3.1井下实际情况及安全状况。

1.3.2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以及国务院第七十九次常务会议精神;《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程》;1.1.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1. 4《煤尘爆炸检验报告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及考评级办法》。

1.4适用范围适用于晋华宫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2应急策划2.1基本概况:2006年度矿井瓦斯和二氧化碳等级鉴定结果表明,全矿井仍为高瓦斯矿井,存在瓦斯爆炸的危险性。

全矿井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如下:CH4绝对涌出量42.81 M3/min;CH4相对涌出量5.31M3/t;CO2绝对涌出量 46.32 M3/min;CO2相对涌出量5.74M3/t从全井来看, 晋华宫矿目前形成了大井河南、大井河北和南山井三大生产格局。

大井河南区域:大井河南区域目前有一个生产盘区即12#层301盘区,现该盘区有8114刨煤机工作面以及机掘二区一队和二队。

2007年刨煤机队接替8116工作面,机掘二区一队和二队两队将接替该盘区2118巷、5118巷。

煤矿地质灾害突发应急预案

煤矿地质灾害突发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煤矿地质灾害,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矿井应急救援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矿井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矿井水害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煤矿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应急指挥组: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行动,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工作。

(2)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保障等工作。

(3)信息宣传组:负责及时发布应急救援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车辆等的调配和保障。

(5)技术支持组:负责提供地质、气象、水文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地质勘探,了解矿井地质构造,掌握灾害风险。

2. 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矿井地质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

3. 加强矿井排水、防排水设施建设,确保矿井排水畅通。

4. 定期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5.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处置1. 灾害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指挥系统。

2. 现场救援组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救援行动。

3. 伤员救治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并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

4. 后勤保障组调配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车辆等,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 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应急救援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六、善后处理1. 救援结束后,及时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责任,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 对受影响区域进行地质监测,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4. 加强对受影响人员的关怀,提供心理疏导和生活保障。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煤矿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晋华宫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晋华宫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附件三晋华宫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提高全矿综合抗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和地地质灾害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重新修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以便在灾害发生时,及时组织抢险救灾,把损失降到最低,从而有效保护国家,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第一节基本情况一、地理位臵及交通晋华宫矿位于大同市以西12.5公里处,大同市南郊区云冈镇境内。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40°04′~40°10′,东经113°06′~113°11′。

大同铁路云冈支线纵贯矿内,沿铁路两侧分别有两条矿内公路,通过横跨十里河的三座公路桥与109国道相连,向东直达大同市,向西经云冈石窟可到云冈矿、左云等,向南经“五.九”公路通向忻州窑和平旺地区,向北可通往109国道复线及内蒙古等地,可以说晋华宫矿交通是四通八达。

二、气象矿区平均海拔1056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夏季短暂且温热多雨,春秋凉爽,昼夜温差大。

年均气温3.6-7.5℃,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29.1℃;年平均气温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11.3℃。

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无霜期100~156天。

三、井田境界晋华宫矿井田位于大同煤田东北边缘,工业广场及居民区沿109国道及十里河南侧布臵,呈东西长南北窄的条形地带。

十里河沿井田中部穿过,将矿井整个井田划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即河南部、河北部井田。

河南井田东与南郊区马武山矿相接,南部与忻州窑矿及局总公司兴旺精通煤矿相邻,西与云冈矿相邻,河北部井田走廊区西与云冈保护煤柱及吴官屯矿界相邻,东与青磁窑矿相邻;走廊区以北井田,西部与云冈矿相邻,北部与大同市甘庄煤矿相接,东部为大断层天然边界,全矿井整个井田南北长9.9公里,东西长0.5~7.5公里,面积28.5059平方公里。

(一)地层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逐次为太古界五台群、寒武系、石炭系、侏罗系。

煤矿地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煤矿地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煤矿地质灾害事故,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所有煤矿地质灾害事故的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工作。

3.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组成:矿长任指挥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任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 职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地质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工作组:- 预警监测组:负责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报告。

- 应急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现场清理等。

-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资金等保障工作。

- 信息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工作。

- 宣传舆论组:负责事故的宣传、舆论引导和安抚工作。

三、地质灾害预防1. 监测预警:-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 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测,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动态。

- 对监测到的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启动应急预案。

2. 防治措施:- 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治理,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 加强对矿井排水、通风、供电等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运行。

- 加强对员工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灾减灾意识。

四、应急响应1. 预警响应:- 当监测到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 各应急工作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救援:- 组织救援队伍赶赴事故现场,进行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现场清理等工作。

- 协调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救援工作。

3. 应急处置:- 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如人员疏散、隔离事故现场、封锁交通等。

- 加强对事故现场的监控,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一、总则为了提高煤矿地质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保障矿工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二、应急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煤矿地质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设在矿山安全生产部门,指挥部主任由矿长担任。

2. 应急救援队伍:由矿山安全生产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组成,承担具体的救援工作。

三、应急预案1. 灾害预警:当地质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并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准备。

2. 应急救援机械:矿山应配备应急救援机械,包括破碎机、切割机等,用于抢险救援工作。

3. 通讯与报警:矿山应建立健全通讯与报警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及时与外界联系。

4. 应急协作:矿山应与当地政府、公安部门、消防部门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同时,矿山还应与周边煤矿进行联络,互相支援。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应急响应级别:根据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一级响应、二级响应和三级响应。

一级响应适用于严重灾害,二级响应适用于较严重灾害,三级响应适用于一般灾害。

2. 启动应急响应:当地质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后,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并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准备。

3. 救援行动: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应急指挥部应组织相应的救援队伍进行救援行动。

救援队伍应按照预定的任务分工,配合完成救援工作。

4. 伤员救治:在救援行动中,应急指挥部应组织医护人员以及救援队伍的成员,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将其及时送往医院。

5. 调查评估:地质灾害救援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评估,总结救援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五、应急演练1. 定期演练:矿山应定期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协作配合能力。

2. 演练时间: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参与的演练,每季度进行一次局部演练。

3. 演练内容:应急演练主要包括预警信号发布、应急响应启动、救援行动组织、伤员救治等内容。

2024年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2024年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2024年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和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有效规划应急处置措施,提前准备应急资源,实现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快速响应和有序展开。

在煤矿地质灾害发生时,首先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和安全转移。

同时,要迅速通报有关部门,请求支援和协作。

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协助伤员疏散和救援。

在灾难发生后,要利用现有资源及时展开救援工作,加强沟通联系,确保信息畅通,并协调各方力量展开救援行动。

同时,要加强现场指挥,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为提高救援效率,应采取多种手段,如使用高科技设备进行搜救、提供支援性医疗救援等。

另外,对灾害现场进行周边疏散和封锁,确保人员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灾害现场的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总之,应急预案是保障煤矿地质灾害救援工作的重要措施。

通过预案的完善和实施,可以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和成效,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和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

最后,我们坚信,通过各方努力和合作,煤矿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将会取得成功。

第 1 页共 1 页。

矿井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矿井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矿井地质灾害,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矿井防灾减灾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地质灾害,包括但不限于: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裂缝、地面塌陷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矿井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矿井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下设办公室、监测预警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

2. 各组成员职责(1)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协调各组成员,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2)监测预警组:负责矿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评估,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险情。

(3)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抢险救援工作,确保救援人员安全、高效地开展救援行动。

(4)医疗救护组:负责救治伤员,保障救援人员生命安全。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6)信息宣传组:负责及时向内外发布应急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地质勘探,掌握矿井地质构造,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定期对矿井地质灾害进行监测、评估。

3. 完善矿井排水系统,确保矿井排水畅通,降低地下水位。

4. 加强矿井通风,保证矿井空气质量,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积聚。

5. 定期对矿井基础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四、应急响应1. 预警响应(1)根据监测预警组提供的信息,应急指挥部及时启动预警响应。

(2)各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 救援响应(1)应急指挥部根据险情,组织抢险救援组开展救援行动。

(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3)后勤保障组提供救援物资、设备、车辆等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三晋华宫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提高全矿综合抗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和地地质灾害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重新修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以便在灾害发生时,及时组织抢险救灾,把损失降到最低,从而有效保护国家,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第一节基本情况一、地理位臵及交通晋华宫矿位于大同市以西12.5公里处,大同市南郊区云冈镇境内。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40°04′~40°10′,东经113°06′~113°11′。

大同铁路云冈支线纵贯矿内,沿铁路两侧分别有两条矿内公路,通过横跨十里河的三座公路桥与109国道相连,向东直达大同市,向西经云冈石窟可到云冈矿、左云等,向南经“五.九”公路通向忻州窑和平旺地区,向北可通往109国道复线及内蒙古等地,可以说晋华宫矿交通是四通八达。

二、气象矿区平均海拔1056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夏季短暂且温热多雨,春秋凉爽,昼夜温差大。

年均气温3.6-7.5℃,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29.1℃;年平均气温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11.3℃。

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无霜期100~156天。

三、井田境界晋华宫矿井田位于大同煤田东北边缘,工业广场及居民区沿109国道及十里河南侧布臵,呈东西长南北窄的条形地带。

十里河沿井田中部穿过,将矿井整个井田划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即河南部、河北部井田。

河南井田东与南郊区马武山矿相接,南部与忻州窑矿及局总公司兴旺精通煤矿相邻,西与云冈矿相邻,河北部井田走廊区西与云冈保护煤柱及吴官屯矿界相邻,东与青磁窑矿相邻;走廊区以北井田,西部与云冈矿相邻,北部与大同市甘庄煤矿相接,东部为大断层天然边界,全矿井整个井田南北长9.9公里,东西长0.5~7.5公里,面积28.5059平方公里。

(一)地层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逐次为太古界五台群、寒武系、石炭系、侏罗系。

第四系地层与下伏地层呈轻微的角度不整合。

(二)地质构造情况本区位于大同煤田东北部边缘,煤田向斜轴部贯穿井田中央,向斜轴由夏庄至青瓷窑附近呈北西-南东方向,由青瓷窑至忻州窑矿向斜轴偏西呈北东—南西方向。

区内地层倾角除靠煤田边缘,由于断层影响导致附近地层倾斜直立或倾角较大外,一般地层倾角4~10°左右,呈近似水平。

河北区地层走向近南北方向,河南区地层走向近北东—南西方向。

(三)水文地质(1)、河流十里河穿过本矿井田,将井田分为南北两部分,该河流发源于左云县西南曹家洼一带,自西向东横穿井田流入御河,全长76公里。

(2)、含水层本区主要含水层可分为三大组:冲积一洪积层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十里河河床一带,发育稳定。

岩性由砂砾、碎石及粘性土组成,总厚7~9米,水位深度0.43~2.51米,含水层厚度5~7米。

基岩裂隙水含水组:裂隙水发育不均,尤以靠近河床和沟谷,易接受冲洪积潜水和地表水的补给,水量较大。

煤系地层层间裂隙含水组,多为承压水。

四、工业建筑居民住宅、公共服务设施概况1、工业建筑由大井、南山主付井口,选煤楼、专用铁路线,区队交接班楼、机电科楼、机分厂、液压车间、其它修理厂车间和旅游澡塘,综合楼群、通风区楼院,运销站建筑群、材料科建筑群等工业广场。

2、居民住宅由晋华里、新东里、马武里、工人村社区、晋南里、晋西街、文化里等七大社区和矿务局新区单元住宅楼。

3、公共服务设施有四所学校即一所中学、三所小学、托儿所一座、晋华宫商场、邮电、派出所、游泳池、俱乐部一座、招待所一座、职工食堂一座、文化活动中心一座、集贸市场二处,职工医院等第二节方针与原则一、总则遵循四个原则:快速反应原则;就地开展自救互救原则;主动配合原则,首长负责制原则。

三、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

2、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管理条例,避灾原则。

3、晋华宫矿的实际情况、安全状况。

4、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四、编制目标1、广泛宣传教育工作人员,相关辅助人员熟悉有关避灾路线和抢险避灾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抢险救灾演练,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救助手段及时到位和有效。

加强安全监督,加强自保互保能力。

2、为管理工作人员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安全职责,做到超前预防,达到防患于未然。

3、为领导决策提供切实可靠、可行、可用的应急救援、事故处理方案和依据,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降低损失。

五、编制原则:1、“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的原则2、行政一把手负责的原则。

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

4、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保护,尽量降低灾害的损失程度。

5、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6、针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受到严重伤害,又具有突发性的灾害。

7、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六、适用范围1、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矿坑突水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晋华宫矿矿区内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3、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因灾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中型:因灾死亡3人(含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第三节危险分析和环境综述晋华宫矿已有30余年的开采史,井田内大部分区域已采空或重复采空。

矿区地处十里河流域,山地地形,冲沟发育,地面植被稀少,因此,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矿坑突水等。

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地区我矿地处大同山区十里河流域,山地地形,冲沟发育,地面植被稀少,在大同市属地面塌陷、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重点时间段是4—9月的主汛期,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天气密切相关,特别是普降暴雨、大暴雨期间;防范的重点是铁路(公路)沿线、开挖斜坡建房等地质灾害易发点,以及施工中的大型建设工程和开采地下煤层的地区。

因此,我矿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公路沿线国道109线两侧的岩土体不稳定地段,特别要注意坡体削方量大,坡高、坡陡又未加支护的地段,这些地段遇强降雨易发生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

2、铁路沿线两侧岩土体不稳定地段,要注意这些地段的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3、大型矿山矿渣坝、尾矿坝和采空区,汛期容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煤矿的井下突水、瓦斯、淹井等灾害;特别是矿山的废渣、尾矿,汛期这些松散的堆积物是发生泥石流的主要物源。

4、居民集散的重要地区,包括南山、工人村、三千米、马武山、东沙咀、五九公路居民区和学校,这些地区附近的山体如有不稳定斜坡或滑坡体隐患,汛期易引发滑坡体的进一步变形、滑动,从而形成灾害;另外,削坡建房、依山傍水的居民区,也容易因大雨暴雨引发山体的崩塌和滑坡。

5、正在施工的大型建设工程,特别是需削坡的工程,当坡体来不及支护,而且坡体的主要组成物是土体时,削坡破坏了土体的应力平衡,加上汛期受雨水冲刷及浸润,易发生滑坡,应引起施工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6、在生产大面积采空、抽取地下水,要防止过量开采,注意因采空、地下水水位的急剧下降而导致的地面沉降或地面塌陷等灾害。

第四节防治措施1、各单位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度,保障突发性地质灾害紧急信息报送渠道畅通。

2、办公室要和气象部门要加强联系,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

3、建立救治物资储备制度,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

4、加强公益性地质队伍建设,加大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减灾工程基础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储备和分析能力,满足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

5、加强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抢险救灾演练,确保发灾后应急救助手段及时到位和有效。

6、要加强地质灾害险情巡查。

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并在危险区域设臵警示标志。

7、要加强地质灾害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扎扎实实地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应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等多种宣传形式,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

8、要组织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对地质灾害的危险点、隐患点,应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组织开展治理。

9、成立救灾领导组,明确领导职责范围,以保证救灾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救灾,使地质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0、制定地质灾害救灾措施,在地质灾害发生后,确保救灾队伍过硬,物资齐备,救灾工作迅速安全,灾后安排好职工的生活。

第五节应急组织机构一、成立救灾领导组:成立救灾指挥部,下设一个办公室和八个专业组指挥部领导组:组长:总工程师7086833副组长:副书记7086816、安全副矿长7086821、生活副矿长7086822、工会主席7086834成员:安全副总7086839、调度主任7086602、地质科长7086658、矿办主任70869991、指挥部办公室:调度室组长:调度主任7086602副组长:矿办主任7086999、地质科长7086658、武装部长70868932、抢险救灾组:武装部、九宫派出所、救护队组长:武装部长7086893副组长:九宫派出所所长7086896、通风区长70863113、生命线系统防救组:行政科、供电科、供热科组长:行政科长7086672副组长:供电科长7086109、供热科长70861524、交通运输组:车队组长:矿办主任70869995、物资保障组:材料科、行政科、财务科组长:材料科长7086655副组长:行政科长7086672、财务科长70866326、治安保卫组:九宫派出所组长:九宫派出所所长70868917、居民安臵组:党办、矿办、房产科、行政科组长:党办主任7086847副组长:房产科长70866758、医疗卫生组:医院组长:医院院长70869009、灾情监测组:地质科组长:地质科长7086658二、指挥部及各生产组职责1、领导组及办公室:(1)组织实施本预案,全面指挥抢险救灾工作,掌握地质灾害动态,制定临时应急措施(2)召开救灾会议,布臵救灾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