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范文(通用17篇)

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范文(通用17篇)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范文(通用1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有时会突发意外事故,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时常需要预先制定应急预案。
那么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篇1一、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在x市xx县黄河岸边xx小禾村黄土滑坡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险区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xx小禾村黄土滑坡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的诱发,滑坡有可能产生速滑趋势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x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xx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县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市县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滑坡危险区内的36户174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小禾村黄土滑坡位于黄河边滑坡处于黄土前缘大陡坡,出露地层为全新统上更新世Q2—3黄土,上部Q2黄土层厚2—3米,下部Q3可见4层古土壤,土体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坡体为单层结构土体斜坡,斜坡上部位塬面,下部为黄河阶地。
xx小禾村黄土滑坡1976年8月遭遇连阴雨后曾发生滑坡,造成70孔窑洞,4间房屋等财产毁坏,由于撤离群众及时,未发生人员伤亡。
目前该滑坡坡体长度200m,宽400m,厚约35m,体积约140万立方米,属于大型黄土滑坡。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通用6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1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处理突发地质灾害的综合水平和紧急救援的快速反映能力,以正确迅速有效地处置地质灾害事故,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根据相关要求,按照“及时施救、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掌握灾情,如实上报镇辖区内发生突发地质灾害事故后,镇机关领导及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展开应急调查,形成应急调查报告,及时向上级汇报灾害的基本情况、形成原因、发展趋势,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积极组织指导抢险排危工作。
二、突发地质灾害事故救援程序和措施镇政府领导接到地质灾害事故后,应及时赶赴现场,调查灾情,分析灾害发展趋势,组织全镇机关工作人员召开会议,对工作做细致安排,工作人员到岗到位,各施其职,各负其责。
(一)工作步骤1.成立指挥小组;2.调集力量,开展施救;3.做好情况通报工作;4.配合上级开展灾情调查工作;5.将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二)工作内容1.成立指挥小组(1)突发地质灾害事故指挥小组由镇党政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责任人组成。
镇主要领导任总指挥,有关领导任副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工作。
突发地质灾害事故指挥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社会和经济事务办公室。
(2)突发地质灾害事故处理指挥小组的工作职责①发生突发地质灾害事故时,由指挥小组发布应急救援命令。
②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转移行动。
③及时向上级汇报和向有关单位通报受灾情况。
④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饮、食、居住条件,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⑤认真开展受灾情况调查工作,并写出书面材料上报。
(3)现场处理工作指挥小组由地质灾害事故发生所在地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通用7篇)在我们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没准儿会出现一些突发事故,为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把损失降到最低,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应急预案。
怎样写应急预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为有效处置我乡境内发生的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县处置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结合本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一)地质灾害是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按其危害程度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个等级,其中小型地质灾害为:因地质灾害死亡3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
(三)处置突发性地质灾害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特大型、大型、中型、突发性地质灾害由省、市、县负责应急处置工作,小型突发性地质灾害由乡政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报县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支持、配合。
二、机构和(一)乡地质灾害抢捡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谢芳菲任组长,曾博、朱喜珊任副组长,聂佳枫、刘军文、林向军、洪春林、傅建斌、肖志武等同志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国土资源所),林向军兼办公室主任。
(二)乡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乡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协调下配合上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大型、中型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做好小型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根据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需要,紧急调集抢险的应急人员,调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由交通管理部门在抢险救灾区域范围内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
1.乡党政办公室:负责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联络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调度全乡人力、物力及相关的后勤保障工作。
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势态,总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1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我镇地处姚南山区,山高坡陡,地表易受台风暴雨的侵害,因而防御地质灾害工作是事关我镇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为进一步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根据相关地质情况,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大岚镇防御地质灾害预案。
一、防御地质灾害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防御地质灾害的首要任务,抗灾保安全,防患于末然,充分发动群众,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技术措施上做好防御地质灾害准备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把灾情损失减到最低限度。
防御地质灾害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各村和企事业单位都要服从镇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上级防御地质灾害部门的指挥调度。
防御地质灾害工作要讲究团结协作,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对在抗灾抢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奖励。
二、全镇防御地质灾害形势和准备工作(一)防御地质灾害形势由于是山区,山高坡陡,遇暴雨侵袭,地表水流向集中,主流短汇流快。
个别山体地质较差,土壤揉和力较差,可能发生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灾害。
(二)防御地质灾害准备工作根据我镇的实际,防御地质灾害主要以防山体滑坡为主,按区域的不同,把全镇分为3个组,14个小组,以联村干部会同各村干部具体落实各村的防御地质灾害工作,落实抢险和安全转移等工作,接受镇防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
镇要求各村落实防御地质灾害管理员,做到到岗到位,对有隐患的地质点,分别进行全面检查,落实防御地质灾害工作预案。
1、查明强台风、暴雨袭击下可能出现的危险地段。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范文精选5篇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范文(精选5篇)第1篇: 地质灾难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处置地质灾难和重大险情,快速、准时、妥当防治地质灾难,削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谐进展,特制订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
在处置地质灾难中首先救人,最大限度地削减地质灾难和重大险情对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和威逼。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各村(居)、各有关部门应乐观开展地质灾难的预防工作,仔细根据预案做好地灾防治工作。
3、统一领导、部门联动。
各村(居)、各部门要加强突发性地质灾难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统一指挥,完善应急处置运行机制,有效地协调有关部门,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地质灾难应急抢险救援效率。
4、分类负责、协调协作。
地质灾难抢险救援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做好地质灾难防治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07]99号)确定的职责分工,亲密合作,仔细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三)编制依据主要依据《地质灾难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重庆市地质灾难防治管理方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15号)、国务院《国家突发地质灾难应急预案》等法规和规范性文本,并结合我市地质灾难的实际状况编制本预案。
(四)现状我镇地质环境简单,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增加,地质灾难发生较为频繁。
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地质灾难点7处。
属Ⅰ类搬迁避让点2处共计威逼群众2户9人;Ⅱ类治理工程点4处;Ⅲ类监测预警点1处。
我镇地质灾难类型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其中滑坡4处,危岩1处,不稳定斜坡2处。
由于地质灾难本身所具有特别性和巨大的破坏性,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逼。
(五)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本镇辖区内全部的地质灾难和地质灾难险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一)领导小组工作职责1、准时把握全镇地质灾难发生的基本状况。
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范本地质灾害是指地球地壳表面发生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灾害现象,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这些灾害往往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范本:一、预案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原则:科学预测、全民参与、专业救援、迅速响应、协作配合、统一指挥、信息共享。
二、预案的组织架构1. 总指挥部:负责地质灾害预警、调度、指挥、决策等重要职责。
2. 专家组:由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成,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和决策咨询。
3. 救援队伍:包括地质灾害救援队、医疗救援队、物资保障队等,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4. 信息与通信组:负责信息收集和发布、通信联络等工作。
5. 宣传教育组:负责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普及和应急演练等工作。
三、预案的实施步骤1. 预警阶段:(1)根据地质灾害的预警信息,启动预警机制,发布预警通知。
(2)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启动地质灾害预防工作。
(3)组织专家会商,研判灾害形势,制定防灾措施。
2. 应急阶段:(1)发布应急响应指令,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灾害救援。
(2)开展灾情评估,统计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开展救援和转移受灾人员,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4)组织医疗救援队进行伤员救治和病灶防疫工作。
(5)保障灾区物资供应,保证基本生活需求。
(6)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社会正常运行。
四、预案的资源保障和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预案组织架构中明确各职责部门的人员配置和任务分工。
(2)建立灾害防治专家库,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决策。
(3)培训各级干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和应急技能。
2. 物资保障:(1)建立地质灾害应急物资储备库,包括食品、饮用水、医疗器械、救援装备等。
(2)确保物资来源稳定,储备量充足,使用时限有效。
3. 通信保障:(1)建立灾害防治应急通信网络,保证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
地质灾难应急预案(一)

地质灾难应急预案(一)地质灾难应急预案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发的潜在或实际的灾害性事件,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多种类型。
这些灾害形成的原因复杂,且一般具有突发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各个国家为应对地质灾害,都制定了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指在灾难发生时对于干部、群众、设备和物资等的一系列行动指南。
应急预案的制定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政府和机构等单位有针对性地组织行动,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水平。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应急预案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一、健全应急机制应急机制包括应急联动机制、领导带头机制、组织指挥机制等。
政府应该构建完善的系统和灵活的机制,使急难险重情况下能够进行紧急协调,快速有效地响应。
二、完善灾情报告和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地质灾难,及时准确的反映灾情十分重要。
可分级分区,建立多层次的报告机制,从而实现灾情图像化和在线处理。
同时建立灾害物资储备体系,优化储备物资管理。
三、加强排险防治和风险评估加强排险防治和风险评估是防范气象灾害的重要环节。
要通过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对灾害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准确分析灾害形成的原因,避免类似事故可能发生。
四、完善宣传引导完善应急宣传和教育,提供科学的应急知识,快速管理应对灾害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公众和相关部门应对灾害的能力。
同时,强化公众防灾责任,提高在具体灾害场景下的现场处置能力。
五、强化应急演练在各地资源丰富且文化多样的地理环境中,城市防灾力度差异较大。
加强应急技能培训和练习,提前教育公众和企业,提高抗灾能力。
六、建立全民参与体系应该倡导全民参与意识,增强群众参与的信心和力量,同时对于群众进行灾区援助,可以更有效地减轻灾害损失,促进全面的、可持续的灾害预防和减轻工作。
为了有效地应对地质灾难,应急预案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和社会应该联手打造更为普及的应急预警体系,增强公众的应对能力,使得公众可以时刻提高防灾意识,在灾害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上做出合理决策。
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范文(3篇)

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范文(3篇)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精选3篇)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1第一部分应急预案一、总则(一)本预案所称地质灾害是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发生在企业区域范围内的,危害企业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本预案编制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防灾应急体系为目标,全面提升__企业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本预案编制目的:确保__企业区域内不出现因地质灾害死亡事件,提高对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减轻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编制原则:按照安全第一、全体动员、全力抢险、减少损失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矿部主导、部门管理、专业处置与全员动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实行企业一把手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五)编制依据: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六)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自然(降雨、地震等)、人为(边坡开挖;不合理的工棚、宿舍、矿渣堆放等)因素,在企业区域范围内发生的地质灾害及其次生灾害。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一)组织机构:1、为保证应急工作迅速反应、协调有序,企业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部设在企业行政办公室。
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
2、为保证抢险救援工作的正常进行,企业成立应急抢险队。
队长:副队长:、队员:。
(二)职责:1、总指挥(法人):组织制订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上级主管部门、企业第一副总和应急抢险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地质灾害的作战方案。
2、第一副总指挥(第一副总):是企业法人处理地质灾害的第一助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本制度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3
崩塌。降雨、融雪、河流、洪水、地震、海啸、风暴潮等自然因素,以及开挖坡脚、爆破、修筑水库等人为因素,都有可能诱发崩塌。
崩塌会损害农田、厂房、水利设施和其他建筑物,导致人员伤亡。铁路、公路沿线的崩塌,会造成交通堵塞、车辆损毁、行车事故。
本预案由安全生产委员会提出。
本预案起草主管部门:质量安全部
本预案主要起草人:
本预案2014年07月发布。
批准页
实施要求:
《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经安全生产委员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公司各部门、项目部应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遵照总体预案的要求,做好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工作,建立完备的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保障机制,形成科学、规范、统一的符合实际需要的应急预案体系,为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可靠保证。
d)负责施工现场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及灾后恢复;
e)受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委托,发布相关信息,向业主项目部、所在地政府报告信息;
f)按照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分级落实责任,开展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现场应急救援办公室的的职责:
a)负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的日常工作;
b)施工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协调和监查落实工作;
结合地方政府发布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生产实际,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辨识,全面排查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同时做好防滑桩、 护坡、挡渣墙、截排水系统等防护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其正常发挥作用。
发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或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发生突变,以及附近地区发生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后,项目部应当聘请专业评估机构进行全面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 并提出风险分析评估报告,明确防范治理方案。
2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是:
a)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急性传染病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统一领导和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委会组织协调下,项目部负责本项目有关地质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e)Ⅰ级(特别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f)Ⅱ级(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g)Ⅲ级(较大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定期组织全体人员重点强化地质灾害防范和临灾避险技能培训,重点强化地质灾害防范和临灾避险技能培训。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地质灾害应对专业技能培训,重点在生命搜救、装备使用、专业协同等方面组织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地质灾害发生后及时投入抢险救援,最大程度减少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
6
预警等级
根据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对地质灾害预警级别划分为5级,依据施工现场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依次用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地面沉降。造成地面沉降的自然因素是地壳的构造运动和地表土壤的自然压实;人为的地面沉降广泛见于一些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大城市和石油或天然气开采区。地面沉降的危害是毁坏建筑物和生产设施,不利于建设事业和资源开发,造成海水倒灌,使土壤和地下水盐碱化。
4
根据突发事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依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施工现场综合应急预案》,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a)Ⅰ级为可能性很小;
b)Ⅱ级为可能性较小;
c)Ⅲ级为可能性较大
d)Ⅳ级为可能性大;
e)Ⅴ级为可能性很大。
其中3级在预报中为注意级;4级在预报中为预警级;5级在预报中为警报级。
预警发布
现场应急救援办公室收到施工现场关于地质灾害信息后,做好记录,报告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总指挥。总指挥了解预警信息的情况,必要时到现场了解情况,判断地质灾害的性质,判定是否发布预警并确定预警等级。
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地面塌陷的主要危害是破坏房屋、铁路、公路、矿山、水库、堤防等工程设施,造成房屋倒塌、道路中断、水库漏水、大坝和堤防陷落开裂等。严重了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地裂缝”地面裂缝的简称。是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抽水、灌溉、开挖等)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宏观地表破坏现象。地裂缝常常直接影响城乡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严重了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Q/XZSJ
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XZSJ-212.111-2014
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2014-06-30发布
2014-07-01实施
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发布
目
前
本预案是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应急预案体系文件之一,编写格式和规则,遵照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水建管[2006]202号《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精神和要求编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AQ/T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
本预案适用于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各项目部地质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
h)Ⅳ级(一般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事故中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5
5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如下:
总 指 挥:项目经理;
副总指挥: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项目副总工程师;
成 员:项目部所属各部门负责人。
批准人:
批准日期:2014年06月30日
地
1
1
为贯彻落实国家应急管理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加强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提高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正确、有效、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保障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6
6
合理选择工程生活办公营地。项目部生活办公营地应当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水、电、路易通入的区域;选择在历史上未发生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 塌陷、地面沉降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地区;远离冲沟沟口、弃渣场、贮灰场、废石场以及尾矿库(矿区);避开不稳定斜坡和高陡边坡;不宜紧邻河(海、库)岸边、地下采空区诱发的地表移动范围。
现场应急救援副总指挥:负责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协助总指挥做好应变的各项组织工作。
现场
a)统一领导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指挥开展应急响应;
b)负责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与修订;
c)负责协调、成立由施工项目部为主要力量的各现场应急救援专业小组。并根据应急方案的具体要求,确定成立现场应急救援专业小组的数量;
现场应急救援办公室
现场应急救援办公室人员如下:
主任:安全科负责人;
成员:专职安全员。
现场应急救援专业小组
现场应急救援专业小组的组长和成员由项目部、施工队和专业班组的人员担任。
5
现场应急救援总指挥的职责:负责全面组织指挥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应急工作,做好事故现场应急措施,并将应急事故发展情况汇报有关领导、部门。
c)组织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范围的调查和确定,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和科普知识的培训工作;
d)地质灾害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e)负责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工作;
f)协助应急处置;
g)实施预案的演练,掌握急性传染病抢险人员、物资、设备情况和状态;
h)做好信息的传递和报送工作;
i)落实地质灾害24小时值班工作;
j)完成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交办的工作。
推广采用科学合理、先进适用的施工方案,同时做好施工区域的植被恢复工作,防止和减少建设工程项目造成地表环境变化带来地质灾害风险。
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的联系沟通,明确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程序,落实责任单位和人员,畅通监测预警渠道,及时接收、传递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监测预警信息, 并按照要求上传有关监测信息。针对施工队伍及其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及时掌握施工人员变动情况,将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相关人员。
滑坡。一般由降雨、河流冲刷、地震、融雪等自然因素引起,受自然地质运动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会对城镇建设、交通运输、河运航道、工矿企业、农田村庄、水利水电建设等造成重大破坏。
泥石流。指山区沟谷中,由于暴雨、冰雪融水、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由于突发性、凶猛性、迅时以及冲击范围大,破坏力度强等特点,泥石流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c)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