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超凡押题】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科学发展,新火相传。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2.饺子是中国北方人喜爱的食品,所用食材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A小麦粉 B.食盐 C.芹菜 D.猪肉3.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

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4.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

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A氧化钾 B.绕碱 C.熟石灰 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性)5.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A.元索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B.分类观:从组成上看干冰和酒精都属于氧化物C.变化观: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D.微粒观: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6.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客解性的一种方法,图中给出了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6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t℃时,将30g氯化铵加入50g水中.最终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D.80℃时氯化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后者大7.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定没有Ag+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8.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2018年中考超凡押题】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8年中考超凡押题】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2015年8月,天津一集装箱码头发生危化品大爆炸,再次敲响了人们对危化品管理的警钟,实验室常备的氢氧化钠属于危化品,你认为其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结合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其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腐蚀品标志.A、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品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铁矿石冶炼成铁B.石灰石等物质烧制玻璃C.粮食酿成白酒 D.直饮水机中活性炭吸附杂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铁矿石冶炼成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石灰石等物质烧制玻璃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粮食酿成白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直饮水机中活性炭吸附杂质的过程中,只是吸附异味和色素,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比较下列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A.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B.组成上都含碳元素C.属于单质的是干冰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大理石【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用途;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来分析.【解答】解: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故正确;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由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三种物质中都含碳元素,故正确;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错误;D.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辨别以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难度不大.4.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C.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D.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专题】物质的制备;化学与能源;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能源的不同方式分类的定义来区分.太阳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转换成化学能,使植物生长;像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动植物等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像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解答】解:A、化石燃料是常规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说法错误;B、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说法正确;C、空气是混合物;故说法正确;D、海洋中含有大量的镁资源,人们经常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故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及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5.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无法确定【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13.科学发展,新火相传。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14.饺子是中国北方人喜爱的食品,所用食材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A小麦粉 B.食盐 C.芹菜 D.猪肉15.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

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16.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

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A氧化钾 B.绕碱 C.熟石灰 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性)17.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A.元索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B.分类观:从组成上看干冰和酒精都属于氧化物C.变化观: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D.微粒观: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8.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客解性的一种方法,图中给出了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6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t℃时,将30g氯化铵加入50g水中.最终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D.80℃时氯化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后者大19.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定没有Ag+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20.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灯泡发光B.风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蓄电池放电33. (6分)海洋是个巨大的宝藏。

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答案解析第Ⅰ卷第Ⅱ卷二、填空与简答题9.【答案】(1)结晶(蒸发结晶)223BaCl NaOH Na CO 、、(223BaCl Na CO NaOH 、、或223NaOH BaCl Na CO 、、)(2)NaClCaCl+2H2答:反应前混合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16%。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项练习1.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带回家中B.随意倾倒在水槽中C.倒入指定的容器中D.倒回原试剂瓶中2.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蒸发皿D.燃烧匙3.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B.集气瓶C.量筒D.试管4.托盘天平指针不在分读盘中线而是偏向右边就称量,当天平平衡时,称得的质量比实际质量数值()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5.下列仪器中,可与试管、烧杯、蒸发皿归为一类的是()A.集气瓶B.漏斗C.量筒D.锥形瓶6.下列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B.过滤时,液体应沿着玻璃棒流入过滤器C.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D.使用天平时,用手取用砝码7.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切勿让试管底部接触灯芯,这是因为()A.将使酒精燃烧不完全B.易使酒精灯熄灭C.灯芯温度低,易使已受热后的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D.灯芯温度高,易使试管底部溶化8.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药品不定量时,固体一般去1~2克B.安装过滤器时,滤纸边缘高于漏斗口C.蒸发食盐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D.酒精灯不用的时候,一定要盖上灯帽9、填写下列空白(1)液体药品经常盛放在里,取用时,瓶塞应在实验台上,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应。

若实际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ml(2)实验室里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性,有性的药品,因此在使用时,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更不得尝。

(3)把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

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山东省枣庄市化学答案解析卷第Ⅰ一、选择题B1.【答案】DBA项,徐【解析】项,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项,诺贝尔一生致力研究炸药。

B项符合题意。

寿为中国近代化学启蒙者,系统地介绍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知识。

A2.【答案】C3.【答案】C项,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解析】C4.【答案】B5.【答案】B项,氧化物是指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干冰由碳元素和氧元素【解析】组成,属于氧化物。

酒精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C6.【答案】t℃40 g50 gC20 g70 g溶液,溶项,水中只能溶解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氯化铵固体,得到【解析】,20g?100%?28.6%。

质质量分数为70g D7.【答案】【解析】向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再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硝酸锌。

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人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知滤渣中一定有D项正确。

银和铁,可能有锌。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故D8.【答案】BA项是得风能转化为电能,没有发生化学反项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松能,这有发生学反应。

【解析应项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生了化学反应项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第Ⅱ卷二、填空与简答题9.1 )结晶(蒸发结晶)【答案】(BaCl、NaOH、NaCOBaCl、NaCO、NaOHNaOH、BaCl、NaCO)(或323222232NaCl 2)(1 / 12????+CaClMgCl+CaOHOH?Mg 3)(2222通电???ClMg?MgCl+2HCl+2HOMgMgClOH (答案合理即可)[或]22222获得比较纯净的氯化镁(富集氯化镁)C4)(1)粗盐中的钙离子可用碳酸钠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可用氯化钡溶液除去,镁离子可用氢氧化【解析】(钠溶液除去,所加每种溶液必须过量,故碳酸钠溶液还需要除去多余的钡离子,所以碳酸钠溶液必须在氯化钡溶液之后添加。

中考化学试题(2018届)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

中考化学试题(2018届)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试卷化学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科学发展,薪火相传。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2.饺子是中国北方人喜爱的食品,所用食材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A.小麦粉B.食盐 C.芹菜 D.猪肉3.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

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4.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

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A.氯化钾B.烧碱C.熟石灰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5.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A.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B.分类观:从组成上看干冰和酒精都属于氧化物C.变化观: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D.微粒观: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6.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客解性的一种方法,图中给出了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6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t℃时,将30g氯化铵加入50g水中,最终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D.80℃时氯化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后者大7.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8.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化学试卷 第1页(共14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14页)绝密★启用前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 学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与物理共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Cu:64第Ⅰ卷(选择题 共1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发展,薪火相传。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诺贝尔B .门捷列夫C .拉瓦锡D .徐寿2.饺子是中国北方人喜爱的食品,所用食材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 ) A .小麦粉 B .食盐 C .芹菜D .猪肉3.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A .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B .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C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 .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4.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

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 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 A .氯化钾B .烧碱C .熟石灰D .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5.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 )A .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B .分类观:从组成上看干冰和酒精都属于氧化物C .变化观: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D .微粒观:1个一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6.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一种方法,图中给出了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6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B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t ℃时,将30 g 氯化铵加入50 g 水中,最终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D .将80℃时氯化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后者大 7.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人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化学试卷 第3页(共14页) 化学试卷 第4页(共14页)( )A .滤液中一定含有2Zn +和2Fe +,一定没有Ag +B .滤液中一定含有2Zn +,一定没有2Fe +和Ag +C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D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8.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2018年中考超凡押题】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8年中考超凡押题】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13、2018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孤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

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B.“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C.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可燃冰”D.“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14、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共享单车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15、小明通这下图实验自制一瓶“汽水”,所加入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蔗糖B.小苏打C.柠檬酸D.果汁16、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靑素。

花靑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人了下列哪种调味品A.食盐B.味精C.食醋D.香油1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18、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体积扩大C.分子间隔变大D.分子个数增多19、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

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20、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定是反应物B.x+y=20C.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30D.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2:1化学(共34分)一、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9分)33、(6分)2018年4月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提出了一种独特的锂-氮电池(Li-N2),结构示意图见下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1.2015年8月,天津一集装箱码头发生危化品大爆炸,再次敲响了人们对危化品管理的警钟,实验室常备的氢氧化钠属于危化品,你认为其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
A.B.C.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公共标志型.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结合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其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腐蚀品标志.
A、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铁矿石冶炼成铁B.石灰石等物质烧制玻璃
C.粮食酿成白酒 D.直饮水机中活性炭吸附杂质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铁矿石冶炼成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石灰石等物质烧制玻璃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酿成白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直饮水机中活性炭吸附杂质的过程中,只是吸附异味和色素,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
比较下列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A.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B.组成上都含碳元素
C.属于单质的是干冰
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大理石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用途;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来分析.
【解答】解: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故正确;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由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三种物质中都含碳元素,故正确;
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错误;
D.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辨别以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难度不大.
4.
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
D.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
【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专题】物质的制备;化学与能源;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能源的不同方式分类的定义来区分.太阳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转换成化学能,使植物生长;像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动植物等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像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A、化石燃料是常规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说法错误;
B、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说法正确;
C、空气是混合物;故说法正确;
D、海洋中含有大量的镁资源,人们经常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故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及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
5.
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无法确定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