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第7课合法财产所有权教案首师大版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下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财产属于谁)word教案(一)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
《财产属于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正确认识财产合法性;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识别个人财产的合法性,使学生具备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能指出具体事例中的合法财产和非法财产。
学生能明确财产所有权的具体含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充分认识到不能占有非法财产,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和法律维权意识,能够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财产的分类和个人合法财产的内容
明确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情境教学法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学生零用钱使用管理情况调查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财产属于谁一、合法财产
1.合法财产的范围
2.财产的归属
3.财产所有权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七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课件

使用权:根据其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
收益权:取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处分权: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处理其财
产的权利。
二、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假如你遇到下面情景,你的心情会怎样?
1、家里被贼仔入屋盗窃了很多钱。
2、我最喜欢的笔被同学偷了。
3、爸爸的车在商场门口不见了。
4、我上学的单车被小偷光顾了。
5、我带来的200元伙食费被同学偷了。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第一框 财 产 属 于 谁
自主学习:
一、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
1、财产可以分为多少类?(财产的划分) 2、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哪些? 3、什么叫财产所有权? 1、法律为什么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意义) 2、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的方式?
二、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思考:国家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合法财
产的所有权?相关法律有哪些?
①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 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 行,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②切实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 权,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 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法律明确作出国家保护公民合裁决
或予以行政赔偿
当我们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
应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
P74案例
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县 工商局依法撤销裁决,返还被没收的粮 食,或要求甲县工商局予以行政赔偿。
P75案例
到派出所报案,借助警方讨回 用自己的智慧摆脱他,或者先把钱给他,但 要记住他的相貌特征,待安全后及时报警。
阅读P72案例:
1.范某毁坏了王某的哪些财物? 2.法院用什么方式追究范某的法律责任?
【初中政治】八下第七课第二框《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

【初中政治】八下第七课第二框《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财产留给谁》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题,是在学习了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财产留给谁”,也为第三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未成年人知之不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这方面教育。
使学生懂得继承人继承遗产,既要遵循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对应的课标内容“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3.4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美德;锻炼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2.能力目标:教师通过适时的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能够保持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状态,通过设问、分组交流讨论、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
3.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探究,认识什么是被继承人、遗产、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什么是继承人、继承权、继承人的范围、确立依据。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和继承人的范围、确立依据。
教学难点:遗嘱继承的法定条件。
遗赠区别于遗嘱。
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视频导入著名相声艺术家侯耀文,于2021年6月23日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后去世,因生前未留遗嘱,其身后的遗产引发纠纷。
我们一起走近侯耀文遗产纠纷案。
播放“侯耀文遗产纠纷案”视频。
过渡:主持人提到:遗产究竟属于谁?侯耀文的遗产包括银行存款、有价债券、住房、汽车、收藏品(名表、珠宝、名人字画)等。
侯耀文在世时拥有的这些东西能称为遗产吗?(能或不能)如果不能,称为什么?(财产)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财产留给谁”。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课《财产留给谁》教案

涵义以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遗产继承的方式, 遗赠有别于遗嘱继承;协商解决继承问题,继承权受到侵害要依法予以维护。 教 1.我国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学 2.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依法维护继承权。
系,因此,他提出要分得房屋一间。
问题:刘二汉可以分得一间房吗?为什么(有何依据)?
教师分析归纳: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 组织学生
继承开始后,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如果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 进 行 合
继承人继承。
作、探究
这样,我们就清楚了,刘二汉不能继承赵老汉的遗产。 问题:那余下的遗产怎么分配呢?我们来做一道计算题。赵老 汉的遗产是全部财产的一半,第一顺序继承人有六位,那么最平均
感动中国人物丛飞,一生清贫,家中除了他在翠竹北那套 56 案,积极
平方米的小房子外,最值钱的一件家产就是他用了多年的钢琴。他
在遗嘱中说要将钢琴送给莲花北残疾人康复站的残疾人,而对房产 提 出 完 善
却没有提。”在遗嘱中丛飞对她说:“我死后,你一个人带两个年幼 意见,(培
的孩子太难了,我母亲一直希望能抚养大女儿睿睿,也使她的晚年 不至于太孤寂,所以我希望能将翠竹北的那套房子留给我的父母, 让他们用将这个房子卖掉的钱来扶养睿睿。并决定捐献眼角膜”
1、本课教学中,知识目标要注重联系,不断完善板书设计。
课
2、基础知识,尤其是学生不讲也能理解的知识,教师坚决不讲,要为
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 后
3、注重对学生感悟的引导,尤其是对学生提出的“教育无用论”要进 记
八年级品德下第七课集案

课题: 第七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目标要求:1.理解什么是合法财产及财产所有权.2.让学生知道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3. 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重难点: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器材:多媒体自主学习指导:根据下列指导内容,自学教材第68-75页:1、财产的归属划分社会上的财产十分丰富,按归属划分,有的属于所有,有的属于所有,有的属于所有。
2、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哪些?3、财产所有权的含义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和的权利。
4、我国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武器是和。
5、法律为什么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拓展与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某在村里承包了一片荒山,种了许多树木,养了许多奶牛和羊。
每年春季,他都请人种树。
今年有位村民在帮王某栽树时挖出了两个金元宝,王某以在他承包的荒山上挖出为由将金元宝带回家,这时,其他许多居民听说山上挖出了金元宝,都纷纷上山来找,有的甚至开挖掘机来寻宝,造成山上的林木大量毁坏。
(1)材料中哪些财产属于王某个人财产?哪些不属于王某个人所有?(2)面对大量村民上山寻宝导致林木毁坏,王某该怎么办?课堂反馈:1、社会上的财产,按照归属划分为()。
①个人所有②共同所有③集体所有④国家所有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2、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权利。
A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B占有、使用C收益和处分 D占有、收益、处分3、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是()。
A 民事法律B 刑事法律 C宪法 D国家赔偿法4、当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
①排除侵害②返还原物③确认财产所有权④赔偿损失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5、下列属于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是()。
①借了同学的书柜不归还②村民王某家的牛把李家的玉米吃光③某私营企业老板偷逃税款2万元④某校高年级学生赵某强行向低年级学生索要“保护费”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我国宪法修正案在规定“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时,又规定了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八级(下)思想品德教案(第七课)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7—1 财产属于谁教案目标: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正确认识财产合法性;法律是个人合法财产的守护者。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识别个人财产的合法性,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到不能占有非法财产,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和法律维权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教案重点和难点教案重点: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权。
教案难点:对个人财产合法性的认识。
教案方法:案例分析法、讲述法、创设情境法课时安排2课时。
导入新课“拾金不昧”。
教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成语?(学生回答)“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教师: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学生回答)教师:的确正如同学们说的,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
我们看看这张图片。
就在我们感叹好人有好报的时候,我在某一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内容: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
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
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
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
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教师:看到这儿,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学生说这个司机善良、有爱心,但是不应该未征得失主的同意自行处理其财物。
)教师:看来大家是很能辩证地看待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的。
丢钱的王某肯定是心急如焚,相信他会找到司机李某。
那么如果你是失主,当你找到李某听到他将5000元捐给了白血病患者的消息后,你会做出什么反映?(学生回答)让我们看看王某的做法:王某上了火车后发现钱包不见了,经回忆,钱包可能丢在了出租车上,于是他根据票上的车号找到了李某,要求返还钱包中的5000元现金。
八年级政治_第七课_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课件20页PPT

2.集体财产
• 集体组织成员投资、经营或国家划拨、 其他组织、个人赠予形成,以集体组织 名义为产权人,属集体组织成员所共有 的财产,为集体财产。 我国现阶段集体 财产的主要形式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所有的财产;此外,还有少数城镇原集体 经济组织残余的财产。
3.国家财产
• 国家财产亦称“国有财产”、“全民 财产”。国家所有的财产。在中国,包 括:国家专有的矿藏、流水等自然资源; 依法属于国家的土地、森林、山岭、草 原、荒地等自然资源;国有企业事业单 位、国家机关经营管理的财产;国家所 有的建筑物、铁路、公路等设施;国家 所有的历史文物、自然保护区等;国家 在国外的财产等。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 犯。
•
与有形财产对应的是无形财产,无形财产是指企业拥
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财产。
2.无形财产
• 无形财产是一个民法里尚未深入研究的问题。在 传统大陆法系财产权体系中,无形财产常被纳入 物权和债权领域,作为一个特殊问题对待,其结 果是使无形财产只能局限于有限的理论空间,并 常常与传统理论相抵触。大陆法系国家的一些学 者开始对无形财产重新予以审视,逐步意识到无 形财产对于理解和重塑物权制度以及财产权制度 具有重要的意义。 概念诠释 无形财产渊源于古 罗马法。公元二世纪罗马法学家盖尤斯(Gaius) 在其所著《法学阶梯》里将物划分为“有体物” (也称有形物)和“无体物”(也称无形物)。 他认为,有体物(Corporales)是可以触摸的物 品,如土地、衣服、金银;无体物 (Incorporales)则是不能触摸的物品,它们体 现为某种权利,如继承权、债权和用益权等。
2.房屋.主要指公民用于生活居住的房屋. 3.储蓄.是指公民存入银行或者信用社的货币.对公民的储蓄 除司法机关办案需要可依法查询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 查询.银行和信用社有保密的职责. 4.生活用品.如衣服,粮食,餐具,交通用具等. 5.文物.如书法,绘画,陶瓷,古籍等具有一定价值的物品. 6.图书资料.如各种书籍,报刊,图表等. 7.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 财产.如拖拉机,机床等. 法律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 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七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教案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七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教案Xxxx大学xxx学院xx班xxx一、教材简析:《拥有财产的权利》选自全国统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思想品德》第八册的第七课。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
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我国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利剑”。
当合法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凭借这把“利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课围绕这个主题共讲述了三个问题:首先,分析了社会中的财产所有权的问题,即财产属于谁的问题。
其次,围绕继承权分析了财产应该留给谁的问题,最后又单独分析了无形的财产。
旨在教会学生分清什么是属于自己合法财产,什么是国家的他人的财产,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念,强化学生的维权意识。
二、学情分析:在现代社会,人们对自己的财产所有权日益重视。
法律也加大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力度。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现象频繁发生。
有些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当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寻求法律保护。
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未成年人进行采用正当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通过教育不仅使其了解相关知识,而且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的财产。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社会财产的分类和个人财产的内容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⑵明确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规定和保护。
2、能力目标⑴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⑵学会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3、情意目标敢于善于同侵犯其合法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4、品德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财产所有权观念,珍惜国家、集体、他人和自己的合法财产。
四、教学重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要树立维权意识。
五、教学难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要树立维权意识。
六、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七、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活动一:大话“拾金不昧”教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成语?学生:“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