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读本第二册文言文练习四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练习: 4.11鸿门宴 Word版含解析.doc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哙遂入,披帷西向..立西向:西边B.目眦..尽裂目眦:眼睛C.项王按剑而跽.曰跽:跪直身子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左担任警卫的人解析:选C。
A.面向西;B.应为“眼角”;D.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则与.斗卮酒②玉斗一双,欲与.亚父③窃为.大王不取也④臣为.韩王送沛公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解析:选A。
①②译为“给”;③译为“认为”,④译为“介词,替”。
3.下列对所选文段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在危急中“如厕”是借口,真情是急欲脱逃,招樊哙出,暗中有所谋算。
B.樊哙陈词,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
人教版高一必修4文言文阅读同步训练

人教版高一必修4文言文阅读同步训练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
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
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
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问:询问,打听B.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征:召集C.今日幸为开宴幸:希望D.华林部过马伶曰过:探访,拜访2.下列选项全都表现马伶善歌的一项是()①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②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
③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④子,天下之善技也。
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马伶是明代著名的戏剧演员,他所在的戏班兴化部和李伶所在的戏班华林部是当时金陵最著名的两个戏班。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文言文单元测试含答案

必修二第四单元文言文单元测试一、阅读下列文段,并回答问题:(选自《阿房宫赋》)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下列加点的词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极其细小,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B、齐楚之精英..精英:出类拔萃的人C、戍卒叫,函谷举.举:攻占D、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输:运送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②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B、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C、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②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D、①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②某所,而母立于.兹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后人”含义不同的一项是:【】A、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之;B、后人C、亦使后人..也..而复哀后人也 D、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一旦....不能有 B、弃掷逦迤C、韩魏之经营....D、奈何取之尽锱铢5、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②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单元写作4)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单元写作4)议论性散文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哲理散文等。
它往往借助于实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说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的是它有很浓的文学性,因此兼具哲理性、形象性和抒情性的特点。
议论性散文的结构开头:以比喻、拟人、排比、引用、设问等手法起势,明确提出中心论点。
中间:提出分论点并论证。
(选用多种论证方法,如面例式、点例式,事例要精当;引用式,引用诗文名句阐述分论点;正反对比式,优美语言成段,巧用比喻,排比句等)结尾:以华丽的语言收束并给人以启迪。
议论性散文开篇的写法(一)类比起兴法——神与象通,托物比兴【例】虎啸深林,震慑百兽,这是强势语言的威力;鹦鹉学舌,招杀身祸,这是弱势语言的悲剧。
短短三寸之舌,可骂死周瑜,可退秦师,堪谓有千斤之重也。
(《千斤之舌》)【例】小草是平凡的,但它默默地绽绿吐翠,它是自豪的,因为有了它,大地才充满生机;石子是平凡的,但它甘愿充当铺路石,它是自豪的,因为有了它,人们才有了道路;农民是平凡的,但他们默默耕耘,他们是自豪的,因为有了他们,社会才有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我平凡,我自豪》)(二)欲扬先抑法——以退为进,曲折有致即先放低调子,抑制住某人或事物,然后再升高格调,呈现给读者一种曲折的美,使主题更加鲜明。
【例】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
然而,是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独上高楼》)(三)描写——寓理于象中,通俗易懂【例】轻轻推开窗,你看到了什么?天地日月,草木精华。
一杯白开水,清澈透明,深吸一口热气,春之润、夏之热、秋之爽、冬之寒,便瞬间全都体会到了。
年轻人喜欢喝咖啡,因为浓郁;中年人喜欢喝茶,因为清香;老年人喜欢白开水,因为可以照见他人。
(《一杯白开水》)【例】“不要!我求求你,不要啊!”披头散发的妇女在哀嚎,天真的娃儿们眼珠里凸出了恐惧。
(完整版)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C.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D.颜色憔悴,形容枯槁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与“卒廷见相如”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B.有狼当道,人立而啼C.失时不雨,民且狼顾D.诡踪迹,草行露宿4.下列句子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B.同心一意,共治曹操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C.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日出夭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D.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②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B.①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②今人乃以俭相诟病C.①用实者成实时采②诸越则桃李冬实D.①以约失之者鲜矣②芳草鲜美,落英缤纷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斜阳草树,寻常巷陌B.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C.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7.对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②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③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⑤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A.①⑤⑥/②/③/④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②⑥/③⑤/④D.①②/③/④/⑤⑥8.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按古今词义变化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②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④遇丈人以杖荷艹条。
(整理)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

-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班级学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贺小传李商隐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
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恒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
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
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
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假设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
〞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
少之,长吉气绝。
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
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那么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A.能苦吟疾.书疾:快速B.恒从.小奚奴,骑距驉从:使……跟从C.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率:全都D.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竟:居然2.作者与杜牧一样“状长吉之奇甚尽〞,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这一写作特点的一组是〔〕①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②恒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③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④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⑤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⑥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A.韩愈最早了解李贺才华,杜牧曾为李贺集写序并详细描写他的奇异之处。
高一课本上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翻译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7.:“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8.“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9.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10.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1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2.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太子迟之,请辞决矣!”1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14.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15.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16.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17.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18.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19.谁为大王为此计者20.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2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2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5.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26.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27.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28.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29.唉!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最新-高一语文同步测试题――第二册文言文的学习 精品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题——第二册文言文的学习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四川省平昌中学陈国锋一,选择题(30分)1,下面的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是()A,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B,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C,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D,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矣。
2,下列各句中停顿得当的三个句子有()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选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各项()A,生乎吾前。
(于,在)B,圣益圣,愚益愚。
(更加、越发)C,作《师说》以贻之。
(赠送)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这是因为)4,对下面“所以”一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表原因,------的原因)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因为)C,圣人之所以为圣。
(表结果,构成“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D,吾知所以距此者,吾不言。
(表手段或工具,“用来------的方法”)5,分别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①例:不如因善遇之。
A,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B,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C,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D,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②例: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A.又入水击蛟,蛟或存或没B.冀缓急或可救助C.或师焉,或不焉D.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③例: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A.亚父者,范增也。
B.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C.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例:宋何罪之有?A,震之以威怒B,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读本第二册文言文练习四
命题人:薛海潮
课题:《卖柑者言》《左忠肃公逸事》《西湖七月半》
1、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笾(biān)豆鬻(yù) 京畿(jì) 炮(páo)烙
B.檄(xí)文庑(wŭ) 草屦(jù) 迸(bēng)发
C.茶铛(chēng) 噤(jĭn) 童娈(luán) 车骑(qí)
D.列俟(sì) 廪(lĭn) 幄(wò)幕轻幌(huǎng)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人争鬻(买)之以告鬻(卖)梅者
B.若所市(卖)于人者东市(市场)买骏马
C.无俟(等待)奸人构陷列俟(等待)岸上
D.席(把······当作席子)地席(把······当作席子)其上
3、对下面“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a将以实笾豆奉祭祀 b而托于柑以讽耶 c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受御d怖以关门 e二鼓以前 f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g皆以美于徐公
A. abd\ce\f\g
B.ab\c\d\e\f\g
C ab\cg\d\e\f
D abd\cg\e\f
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原句出自
A.《论语》 B.《左传》 C.《孟子》 D.《卖柑者言》
5、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刘基,字伯温,明末清初政治家,文学家,著有《宥离子》。
b)《卖柑者言》是一篇讽刺性散文,主要卖柑者,揭露其市侩嘴脸。
《左忠肃公逸事》
写了两个人的事迹,主次分明,写史可法是为了衬托和突出左光斗。
c)方苞,号望溪,桐城人,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他是“桐城三祖”之一,是姚鼐
之后桐城派代表。
d)张岱是明朝散文家,宋廉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
明代中叶,唐宋派作家归有光
是“连接唐宋八大家和清桐城派的一座桥梁”。
6、对加横线的词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峨大冠,拖长绅 b余怪而问之曰 c吾业是有年矣 d干城之具
e独不足子所乎 f手长chán g则席地倚墙而坐 h不衣不帻
A.adef\bcg\h B adfh\bcg\e
C.adfh\bce\g D adef\bch\g
7、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赖\是以\食吾躯
B.坐\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C.看月\而不见其看月\之态
D.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8、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
A.(1)贾是倍,人争鬻之(2)灯火优奚,声光相杂
B.(1)还坐露台,左右盼望(2)ڤ枭呼嘈杂,装假醉
C.(1)须臾成五采(2)长乐王回深父
D.(1)敛赀财以送其行(2)久之,闻左公被炮烙
9、对下列各句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吾子未之思也(2)或匿影树下(3)怖以关门(4)即解貂覆生,为掩户(5)今子是之不察(6)涕泣谋于狱卒(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8)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9)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也(10)甚矣哉为欺也(11)卒感焉
A.(1)(5)\(2)(3)(4)\(6)\(7)(10)(11)\(8)(9)
B.(1)(5)\(2)(4)\(3)(6)\(7)(11)\(8)\(9)\(10)
C.(1)(4)\(2)(5)\(3)(6)(7)\(8)\(9)(10)(11)
D.(1)(4)\(2)(3)(5)\(6)\(7)(10)(11)\(9)(10)
10、选出下列作品的命名方式不同与其它三项的一项:
A.《方望溪先生全集》B。
《陶庵梦忆》
C.《东坡乐府》D。
《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1、以下“微”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微行入古寺B。
齐桓公微服以巡民家
C.微指左公处D。
见其发失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选出12、13、14题各组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项:
12、例句:视其中则干若败絮
A置之河之干兮B。
执干戚舞C。
干则木直D。
干城之具
13、例句:必躬造左公第
A造大国之城下B作大航,造河桥C小子有造D大造玉清宫
14、例句:旦夕且死
A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失时不雨,民且狼顾D且公子纵轻胜
15、翻译有误的一组是:
A原句:将炫外以惑愚瞽也?
译文:用炫耀外表来欺骗愚人和瞎子呢?
B原句:是夕好名,逐队争出
译文:这一晚,(有人)贪求那欣赏月色的名声,成群结队地争着出城。
C原句: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译文:我担心对上辜负朝廷,对下担心对不起我的老师啊。
D原句:一日,使史更蔽衣,草屦。
译文:一天,(左夫人)让史可法多穿一件衣服,穿上草鞋。
6、“汝复轻身而昧大义”的意思是:
A.你又看轻自身而不坚持正义B.你既看轻自身又没有浩然正气
.你反复看轻自身而又不通大道理D你再看轻自身不通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