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单元检测及期中期末试卷(全册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卷》有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四个命题中,①若a>0,b>0,则a+b>0;②同位角相等;③有两边和一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三角形的最大角不小于60°;真命题有( )个A. 1B. 2C. 3D. 42.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 )A. 10°B. 15°C. 20°D. 25°3.用图象法解某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所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A.20{3210x yx y+-=--=,B.210{3210x yx y--=--=,C.210{3250x yx y--=+-=,D.20{210x yx y+-=--=,4.如图,四边形ABCD中,∠A=90°,∠C=110°,点E,F分别在AB,BC上,将△BEF沿EF翻折,得△GEF,若GF∥CD,GE∥AD,则∠D度数为( )A. 60°B. 70°C. 80°D. 90°5.某商场推出A、B、C三种特价玩具,若购买A种2件、B种1件、C种3件,共需24元;若购买A种3件、B种4件、C种2件,共需36元.那么小明购买A种1件、B种1件、C种1件,共需付款( )A. 11元B. 12元C. 13元D. 不能确定6.如图,若直线a∥b,那么∠x=( )A 64° B. 68° C. 69° D. 66°7.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DC落在对角线AC上,折痕为CE,且D点落在对角线D′处.若AB=3,AD=4,则ED的长为A. 32B. 3C. 1D.438.如图,在等边△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BDE=∠CDF=30°,在下列结论中:①△ABD≌△ACD;②2DE=2DF=AD;③△ADE≌△ADF;④4BE=4CF=AB.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9.设x y z234==,则x2y3zx y z-+++的值为()A. 27B.69C.89D.5710.如图,∠ACD是△ABC的外角,CE平分∠ACD,若∠A=60°,∠B=40°,则∠ECD等于( )A. 40°B. 45°C. 50°D. 55°二.填空题(共4小题)11.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3225435x y kx y k+=⎧⎨+=-⎩与方程3x y+=的解相同,则k的值为________.12.如图,在△ABC中,AC=8,B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边AC于点E,则△BCE的周长为_______.13.长方形ABCD中放置了6个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小长方形,所标尺寸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cm2.14.已知:如图,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过E作EF⊥AB,F为垂足,下列结论:①△ABD≌△EBC;②∠BCE+∠BCD=180°;③AD=EF=EC;④BA+BC=2B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共6小题)15.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2316413x yx y+=⎧⎨+=⎩;(2)0.310.20.519x yx y-=⎧⎨-=⎩;(3)3(1)521123x yx y-=+⎧⎪+-⎨=+⎪⎩.16.网络商店(简称网店)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一种电子商务形式,小明的网店销售红枣、小米两种商品的相关信息如下表:商品红枣小米规格1kg/袋2kg/袋成本(元/袋) 40 38售价(元/袋) 60 54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已知今年前四个月,小明网店销售上表中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2000kg,获得利润2.8万元,求这前四个月小明的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各多少袋?(2)根据之前的销售情况,估计今年5月到12月这后八个月,小明的网店还能销售同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4000kg,其中,红枣的销售量不低于1200kg.假设这后八个月,销售红枣x(kg),销售红枣和小米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这后八个月,小明的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多少元?17.如图,A、B两村在一条小河的同一侧,要在河边建一水厂向两村供水(1)若要使自来水厂到两村的距离相等,厂址应选在哪个位置?(2)若要使自来水厂到两村的输水管用料最省,厂址应选在哪个位置?请用尺规作图,将上述两种情况下的自来水厂厂址分别在图(1)(2)中标出,并保留作图痕迹.18.某种动物的身高y(dm)是其腿长x(dm)的一次函数.当动物的腿长为6dm时,身高为45.5dm;当动物的腿长为14dm时,身高为105.5dm.(1)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2)当该动物腿长10dm时,其身高为多少?19.如图,△ABC中,∠ACB=90°,AD平分∠BAC,DE⊥AB于E,(1)若∠BAC=50°,求∠EDA的度数;(2)求证:直线AD是线段CE的垂直平分线.20.如图1,△ABD,△ACE都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ABE≌△ADC;(2)若∠ACD=15°,求∠AEB的度数;(3)如图2,当△ABD与△ACE的位置发生变化,使C、E、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C∥BE.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四个命题中,①若a>0,b>0,则a+b>0;②同位角相等;③有两边和一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三角形的最大角不小于60°;真命题有( )个A. 1B. 2C. 3D. 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性质、两直线的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角度关系即可判断正确,进行求解.[详解]①若a>0,b>0,则a+b>0,正确;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错误;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故错误;④三角形的最大角不小于60°,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命题的正误,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各知识点的判断.2.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 )A. 10°B. 15°C. 20°D. 25°[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CD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下图所示:∵AB∥CD,∴∠BCD=∠ABC=45°,∴∠1=∠BCD﹣∠BCE=45°﹣30°=1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知平行线的性质与三角板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用图象法解某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所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A.20{3210x yx y+-=--=,B.210{3210x yx y--=--=,C.210{3250x yx y--=+-=,D.20{210x yx y+-=--=,[答案]D[解析]解:根据给出的图象上的点的坐标,(0,-1)、(1,1)、(0,2);分别求出图中两条直线的解析式为y=2x-1,y=-x+2,因此所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20{210x yx y+-=--=,故选D.4.如图,四边形ABCD中,∠A=90°,∠C=110°,点E,F分别在AB,BC上,将△BEF沿EF翻折,得△GEF,若GF∥CD,GE∥AD,则∠D的度数为( )A. 60°B. 70°C. 80°D. 90°[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BEG=∠A=90°,∠BFG=∠C=110°,再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即可得到∠D的度数.[详解]解:∵GF∥CD,GE∥AD,∴∠BEG=∠A=90°,∠BFG=∠C=110°,由折叠可得:∠B=∠G,∴四边形BEGF中,∠B=360920110︒︒︒--=80°,∴四边形ABCD中,∠D=360°-∠A-∠B-∠C=8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5.某商场推出A、B、C三种特价玩具,若购买A种2件、B种1件、C种3件,共需24元;若购买A种3件、B种4件、C种2件,共需36元.那么小明购买A种1件、B种1件、C种1件,共需付款( )A. 11元B. 12元C. 13元D. 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设A种玩具的单价为x元,B种玩具的单价为y元,C种玩具的单价为z元,由“若购买A种2件、B种1件、C 种3件,共需24元;若购买A种3件、B种4件、C种2件,共需36元”,即可得出关于x,y,z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由(①+②)÷5可求出(x+y+z)的值,此题得解.[详解]解:设A种玩具的单价为x元,B种玩具的单价为y元,C种玩具的单价为z元,依题意,得:2324 34236x y zx y z++=⎧⎨++=⎩①②,(①+②)÷5,得:x+y+z=1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若直线a∥b,那么∠x=( )A. 64°B. 68°C. 69°D. 66°[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令与130°互补的角为∠1,如图所示.∵∠1+130°=180°,∴∠1=50°.∵a∥b,∴x+48°+20°=∠1+30°+52°,∴x=6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间的折线问题以及角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两平行线间的折线所成的角之间的关系-左边角之和等于右边角之和”规律做题.7.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DC落在对角线AC上,折痕为CE,且D点落在对角线D′处.若AB=3,AD=4,则ED的长为A. 32B. 3C. 1D.43[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的长,再根据折叠可得△DEC≌△D′EC,设ED=x,则D′E=x,AD′=AC﹣CD′=2,AE=4﹣x,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22+x2=(4﹣x)2,再解方程即可[详解]∵AB=3,AD=4,∴DC=3∴根据勾股定理得AC=5根据折叠可得:△DEC≌△D′EC,∴D′C=DC=3,DE=D′E设ED=x ,则D′E=x ,AD′=AC ﹣CD′=2,AE=4﹣x ,在Rt △AED′中:(AD ′)2+(ED′)2=AE 2,即22+x 2=(4﹣x )2,解得:x=32故选A.8.如图,在等边△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DE=∠CDF=30°,在下列结论中:①△ABD ≌△ACD ;②2DE=2DF=AD ;③△ADE ≌△ADF ;④4BE=4CF=AB .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分析] 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DC,AB=AC,∠B=∠C=60°,利用SAS 可证明△ABD ≌△ACD,从而可判断①正确;利用ASA 可证明△ADE ≌△ADF,从而可判断③正确;在Rt △ADE 与Rt △ADF 中,∠EAD=∠FAD=30°,根据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2DE=2DF=AD,从而可判断②正确;同理可得2BE=2CF=BD,继而可得4BE=4CF=AB,从而可判断④正确,由此即可得答案.[详解]∵等边△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D=DC,AB=AC,∠B=∠C=60°, 在△ABD 与△ACD 中90AD AD ADB ADC DB DC =⎧⎪∠=∠=︒⎨⎪=⎩,∴△ABD ≌△ACD ,故①正确;在△ADE 与△ADF 中60EAD FAD AD ADEDA FDA ∠=∠⎧⎪=⎨⎪∠=∠=︒⎩, ∴△ADE ≌△ADF ,故③正确;∵在Rt△ADE与Rt△ADF中,∠EAD=∠FAD=30°,∴2DE=2DF=AD,故②正确;同理2BE=2CF=BD,∵AB=2BD,∴4BE=4CF=AB,故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熟练掌握相关性质与定理是解题的关键.9.设x y z234==,则x2y3zx y z-+++的值为()A. 27B.69C.89D.57[答案]C[解析][分析]设已知等式等于k,表示出x,y,z,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设x y z234k===,得到x=2k,y=3k,z=4k则原式=26128 2349k k kk k k-+=++.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0.如图,∠ACD是△ABC的外角,CE平分∠ACD,若∠A=60°,∠B=40°,则∠ECD等于( )A. 40°B. 45°C. 50°D. 5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CD,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即可.[详解]∵∠A=60°,∠B=40°,∴∠ACD=∠A+∠B=100°, ∵CE 平分∠ACD,∴∠ECD=12∠ACD=5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和三角形外角性质,熟记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4小题)11.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225435x y k x y k +=⎧⎨+=-⎩与方程3x y +=的解相同,则k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11[解析][分析]首先解方程组,利用k 表示出x 、y 值,然后代入3x y +=,即可得到一个关于k 的方程,求得k 的值. [详解]解:3225435x y k x y k +=⎧⎨+=-⎩①②, 2⨯-①②,得5x k =+,把5x k =+代入①,得31522k y k ++=,解得152k y +=-, 代入3x y +=,得15532k k ++-=,去分母, 得210156k k +--=,解得11k =.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关键是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2.如图,在△ABC 中,AC =8,BC =5,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交边AC 于点E,则△BCE 的周长为_______.[答案]13[解析]试题分析:已知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EB,所以△BCE 的周长=BC+EC+EB=BC+EC+EA=BC+AC=13,考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3.长方形ABCD中放置了6个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小长方形,所标尺寸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cm2.[答案]67.[解析][分析]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cm,宽为ycm,根据图中给定的数据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x,y 的值,再利用阴影部分的面积=大长方形的面积﹣6×小长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cm,宽为ycm,依题意,得:31927 x yx y y+=⎧⎨+-=⎩,解得:103xy=⎧⎨=⎩,∴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9×(7+2×3)﹣6×10×3=67(cm2).故答案为:67.[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4.已知:如图,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过E作EF⊥AB,F为垂足,下列结论:①△ABD≌△EBC;②∠BCE+∠BCD=180°;③AD=EF=EC;④BA+BC=2B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①②④[解析][分析]易证△ABD ≌△EBC ,可得∠BCE=∠BDA,AD=EC 可得①②正确,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DAE=∠DCE ,即AD=AE=EC ,根据AD=AE=EC 可求得④正确[详解]解:①∵BD 为△ABC 的角平分线,∴∠ABD=∠CBD,在△ABD 和△EBC 中,BD BC ABD CBD BE BA =⎧⎪∠=∠⎨⎪=⎩,∴△ABD ≌△EBC(SAS),∴①正确;②∵BD 为△ABC 的角平分线,BD=BC,BE=BA,∴∠BCD=∠BDC=∠BAE=∠BEA,∵△ABD ≌△EBC,∴∠BCE=∠BDA,∴∠BCE+∠BCD=∠BDA+∠BDC=180°,∴②正确;③∵∠BCE=∠BDA,∠BCE=∠BCD+∠DCE,∠BDA=∠DAE+∠BEA,∠BCD=∠BEA,∴∠DCE=∠DAE,∴△ACE 为等腰三角形,∴AE=EC,∵△ABD ≌△EBC,∴AD=EC,∴AD=AE=EC,∵BD 为△ABC 的角平分线,EF ⊥AB ,而EC 不垂直与BC,∴EF≠EC ,∴③错误;④过E 作EG ⊥BC 于G 点,∵E 是BD 上点,∴EF=EG,在Rt △BEG 和Rt △BEF 中,BE BE BE EG=⎧⎨=⎩ , ∴Rt △BEG ≌Rt △BEF(HL),∴BG=BF,在Rt △CEG 和Rt △AFE 中,EF FG AE CE=⎧⎨=⎩, ∴Rt △CEG ≌Rt △AFE(HL),∴AF=CG,∴BA+BC=BF+FA+BG-CG=BF+BG=2BF,∴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熟练求证三角形全等和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对应边相等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6小题)15.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2316413x y x y +=⎧⎨+=⎩; (2)0.310.20.519x y x y -=⎧⎨-=⎩; (3)3(1)521123x y x y -=+⎧⎪+-⎨=+⎪⎩. [答案](1)52x y =⎧⎨=⎩;(2)370110x y =⎧⎨=⎩;(3)610x y =⎧⎨=⎩. [解析][分析](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3)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解:(1)2316413x yx y+=⎧⎨+=⎩①②,②×2﹣①得:5y=10,解得:y=2,把y=2代入②得:x=5,则方程组的解为52 xy=⎧⎨=⎩;(2)方程组整理得:31010 25190x yx y-=⎧⎨-=⎩①②,②×2﹣①得:x=370,把x=370代入②得:y=110,则方程组的解为370110 xy=⎧⎨=⎩;(3)方程组整理得:380322x yx y-=⎧⎨-=-⎩①②,①﹣②得:y=10,把y=10代入①得:x=6,则方程组的解为610 xy=⎧⎨=⎩.[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消元,消元的方法有两种:①加减法消元,②代入法消元.16.网络商店(简称网店)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一种电子商务形式,小明的网店销售红枣、小米两种商品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已知今年前四个月,小明的网店销售上表中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2000kg ,获得利润2.8万元,求这前四个月小明的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各多少袋?(2)根据之前的销售情况,估计今年5月到12月这后八个月,小明的网店还能销售同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4000kg ,其中,红枣的销售量不低于1200kg .假设这后八个月,销售红枣x (kg ),销售红枣和小米获得的总利润为y (元),求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这后八个月,小明的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多少元?[答案](1)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1000袋,小米500袋;(2)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12x +32000,后八个月,小明的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46400元.[解析][分析](1)设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x 袋,小米y 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即可,(2)根据利润与销售量的关系,得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得出何时利润最少.[详解]解:(1)设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x 袋,小米y 袋,由题意得,22000(6040)(5438)28000x y x y +=⎧⎨-+-=⎩解得,x =1000,y =500,答: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1000袋,小米500袋.(2)由题意得,y =(60﹣40)x +(54﹣38)40002x -=12x +32000, ∵12>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1200,当x =1200时,y 最小=12×1200+32000=46400元, 答: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12x +32000,后八个月,小明的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46400元.[点睛]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其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正确的得到函数关系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7.如图,A 、B 两村在一条小河的同一侧,要在河边建一水厂向两村供水(1)若要使自来水厂到两村的距离相等,厂址应选在哪个位置?(2)若要使自来水厂到两村的输水管用料最省,厂址应选在哪个位置?请用尺规作图,将上述两种情况下的自来水厂厂址分别在图(1)(2)中标出,并保留作图痕迹.[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作出AB的垂直平分线与河岸交于点P,则点P满足到AB的距离相等.(2)作出点A关于河岸的对称点C,连接CB,交于河岸于点P,连接AP,则点P能满足AP+PB最小.[详解](1)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知,作出AB的垂直平分线与河岸交于点P,则点P满足到AB的距离相等.(2)作出点A关于河岸的对称点C,连接CB,交于河岸于点P,连接AP,则点P能满足AP+PB最小,理由:AP=PC,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当点P在CB的连线上时,CP+BP是最小的.[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和距离之和最短问题,熟悉性质及距离之和最短问题的作法是关键.18.某种动物的身高y(dm)是其腿长x(dm)的一次函数.当动物的腿长为6dm时,身高为45.5dm;当动物的腿长为14dm 时,身高为105.5dm .(1)写出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2)当该动物腿长10dm 时,其身高为多少?[答案](1)y =7.5x +0.5;(2)当该动物腿长10dm 时,其身高为75.5dm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先设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然后再根据当动物的腿长为6dm 时,身高为45.5dm ;当动物的腿长为14dm 时,身高为105.5dm ,即可求得该函数的解析式;(2)将x =10代入(1)中的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到相应的身高.[详解]解:(1)根据题意,设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为y =kx +b ,∵当动物的腿长为6dm 时,身高为45.5dm ;当动物的腿长为14dm 时,身高为105.5dm ,645.514105.5k b k b +=⎧⎨+=⎩ , 解得7.50.5k b =⎧⎨=⎩, 即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是y =7.5x +0.5;(2)当x =10时,代入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y =7.5x +0.5,得到y =7.5×10+0.5=75.5,答:当该动物腿长10dm 时,其身高为75.5d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19.如图,△ABC 中,∠ACB=90°,AD 平分∠BAC,DE ⊥AB 于E,(1)若∠BAC=50°,求∠EDA 的度数;(2)求证:直线AD 是线段CE 的垂直平分线.[答案](1)65°(2)证明见解析[解析] [分析](1)由题意可得∠EAD=12∠BAC=25°,再根据∠AED=90°,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答案;(2)由于DE⊥AB,易得∠AED=90°=∠ACB,而AD平分∠BAC,易知∠DAE=∠DAC,又因为AD=AD,利用AAS可证△AED≌△ACD,那么AE=AC,DE=D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详解](1)∵AD平分∠BAC,∠BAC=50°,∴∠EAD=12∠BAC=25°,∵DE⊥AB,∴∠AED=90°,∴∠ADE=90°-∠EAD=90°-25°=65°;(2)∵DE⊥AB,∴∠AED=90°=∠ACB,又AD平分∠BAC,∴∠DAE=∠DAC,又∵AD=AD,∴△AED≌△ACD,∴AE=AC,DE=DC∴点A在线段CE的垂直平分线上,点D在线段CE的垂直平分线上,∴直线AD是线段CE的垂直平分线.[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等,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1,△ABD,△ACE都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ABE≌△ADC;(2)若∠ACD=15°,求∠AEB的度数;(3)如图2,当△ABD与△ACE的位置发生变化,使C、E、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C∥BE.[答案](1)见解析(2) ∠AEB=15°(3) 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D,AE=AC,∠DAB=∠EAC=60°,即可得∠DAC=∠BAE,利用SAS即可判定△ABE≌△ADC;(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3)由(1)的方法可证得△ABE≌△AD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B=∠ACD =60°,即可得∠AEB=∠EAC,从而得AC∥BE.试题解析:(1)证明:∵△ABD,△ACE都是等边三角形∴AB=AD,AE=AC,∠DAB=∠EAC=60°,∴∠DAC=∠BAE,在△ABE和△ADC中,∴,∴△ABE≌△ADC;(2)由(1)知△ABE≌△ADC,∴∠AEB=∠ACD,∵∠ACD=15°,∴∠AEB=15°;(3)同上可证:△ABE≌△ADC,∴∠AEB=∠ACD,又∵∠ACD=60°,∴∠AEB=60°,∵∠EAC=60°,∴∠AEB=∠EAC,∴AC∥B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证得△ABE≌△ADC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人 教 版 数 学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如图,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x 6÷x 3=x 2B. 2x 3﹣x 3=2C. x 2•x 3=x 6D. (x 3)3=x 9 3. 把0.000001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815610⨯B. 715.610C. 1.56×10-5D. 61.5610-⨯ 4. 一个角度数是40°,那么它的余角的补角度数是( )A. 130°B. 140°C. 50°D. 90°5.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它的周长 ( )A. 17B. 22C. 17或22D. 216. 下列乘法中,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的是( )A. ()()x a x a +-B. ()()a b a b +--C. ()()x b x b ---D. ()()b m m b +-7. 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能得出A O B AOB '''∠=∠的依据是( )A. SASB. SSSC. ASAD. AAS 8. 在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cm ,5cm ,8cmB. 8cm ,8cm ,18cmC. 1cm , 1cm ,1cmD. 3cm ,4cm ,8cm 9. 已知a+b=﹣5,ab=﹣4,则a 2﹣ab+b 2=( )A. 29B. 37C. 21D. 3310. 某人骑车上路,一开始以某一速度行进,途中车子发生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路时间,于是就加快了车速.如图s 表示此人离家距离,t 表示时间,在下面给出的四个表示s 与t 的关系的图象中,符合以上情况的是( ) 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 计算(-2a 2b)(3ab)=____________________.12. 对于圆的周长公式c=2πr ,其中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13. 如图,在△ABC 中,∠A=40°,点D 是∠ABC 和∠ACB 角平分线的交点,则∠BDC 为________14. 一辆汽车以3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S (千米)与行驶时间t (时)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 15. 如图,已知AB=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能利用“SSS”判定△ABC ≌△ADC 的是_____.16. 若102m =,103n =,则210m n +=_________.17. 若226m n -=,且3m n -=,则m n +=___.18. 观察下列等式①223415-⨯=,②225429-⨯=,③2274313-⨯=,…根据上述规律,第n 个等式是________________.(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19. 如图,在ΔABC 中,D 是AB 边上一点.(1)求作:∠ADE=∠ABC ,交AC 边于点E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DE 与BC 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20. 计算:(1)022120182()2-+- (2)()()32231223a b ab a b -÷-⋅ (3)()()()2122m m m m -+-- (4)()()22a b a b +++-21. 一个角与它的补角的度数之比为1:8,求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22. 请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已知:∠1=∠E ,∠B =∠D . 求证:AB ∥CD证明:∵ ∠1=∠E ( 已知 )∴ ∥ ( )∴ ∠D +∠2=180°( ) ∵ ∠B =∠D ( 已知 )∴ ∠B + ∠2= 180°( ) ∴ AB ∥CD ( )23. 如图表示玲玲骑自行车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她9点离开家,15点回到家,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她离家多远?(2)她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多长时间?(3)第一次休息时,她离家多远?(4)11点~12点她骑车前进了多少千米?24. 如图,AB=DE,AC=DF,点E、C在直线BF上,且BE=CF.试说明AB∥DE.25. 已知如图,A、E、F、C四点共线,BF=DE,AB=CD.(1)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DEC≌△BFA;(2)在(1)基础上,求证:DE∥BF.26. 如图:BD平分∠ABC,∠ABD=∠ADB,∠ABC=50°,请问:(1)∠BDC+∠C 度数是多少?并说明理由.(2)若P点是BC上的一动点(B点除外),∠BDP与∠BPD之和是一个确定的值吗?如果是,求出这个确定的值.如果不是,说明理由.27. 如图1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1)你认为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多少?(2)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3)观察图2你能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之间的等量关系吗?代数式:(m+n)2,(m-n)2,mn.(4)根据第(3)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若a+b=7,ab=5,则(a-b)2的值是多少?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如图,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进行判断: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依次判定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 A.∠1与∠2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对顶角;B.∠1与∠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只有一个公共顶点,是对顶角;C.∠1与∠2有两个公共顶点,不是对顶角;D. ∠1与∠2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对顶角;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对顶角是相对与两个角而言,是指的两个角的一种位置关系..它是在两直线相交的前提下形成的.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x 6÷x 3=x 2B. 2x 3﹣x 3=2C. x 2•x 3=x 6D. (x 3)3=x 9[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合并同类项,只把系数相加减,字母与字母的次数不变;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对各选项计算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 、应x 6÷x 3=x 3,故本选项错误;B 、应为2x 3﹣x 3=x 3,故本选项错误;C 、应为x 2•x 3=x 5,故本选项错误;D 、(x 3)3=x 9,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熟练掌握运算性质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 把0.000001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815610⨯B. 715.610C. 1.56×10-5D. 61.5610-⨯[答案]D[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0.0000015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6位得到1.56,所以0.000001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56×10-6,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4. 一个角的度数是40°,那么它的余角的补角度数是( )A. 130°B. 140°C. 50°D. 90° [答案]A[解析][分析]若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若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则这两个角互补.依此求出度数.[详解]40°角的余角是:90°−40°=50°,50°角的补角是:180°−50°=130°.故选:A.[点睛]考查余角与补角的相关计算,掌握余角与补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它的周长 ( )A. 17B. 22C. 17或22D. 21 [答案]B[解析]由题意分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分别为4和9两种情况结合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当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时,因为4+4<9,围不成三角形,所以这种情况不成立;(2)当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9时,因为4+9>9,能够围成三角形,此时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9+9+4=22. 综上所述,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2.故选B.点睛:当已知等腰三角形其中两边长,求第三边长或周长时,通常要分“已知两边分别为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两种情况,结合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进行讨论.6. 下列乘法中,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的是( )A. ()()x a x a +-B. ()()a b a b +--C. ()()x b x b ---D. ()()b m m b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的特点: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解答.[详解]解:、、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故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两项都互为相反数,故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故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结构.注意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并且相同的项和互为相反数的项必须同时具有.7. 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能得出A O B AOB '''∠=∠的依据是( )A. SASB. SSSC. ASAD. AAS[答案]B我们可以通过其作图的步骤来进行分析,作图时满足了三条边对应相等,于是我们可以判定是运用SSS ,答案可得.[详解]解:作图的步骤:①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 于点、;②任意作一点,作射线O A '',以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O A ''于点;③以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D ';④过点D '作射线O B ''.所以AOB ∠'''就是与AOB ∠相等的角; 在OCD ∆与△OCD ''',O C OC ''=,O D OD ''=,C D CD ''=,OCD ∴∆≅△()O C D SSS ''',AO B AOB ∴∠'''=∠,显然运用的判定方法是SSS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由全等得到角相等是用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 在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cm ,5cm ,8cmB. 8cm ,8cm ,18cmC. 1cm , 1cm ,1cmD. 3cm ,4cm ,8cm[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详解]A 、 3+5=8 ,不能组成三角形;B 、 8+8<18,不能组成三角形;C 、 1+1>1 ,能组成三角形;D 、 3+4<8 ,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般用两条较短的线段相加,如果大于最长那条就能够组成三角形. 9. 已知a+b=﹣5,ab=﹣4,则a 2﹣ab+b 2=( )A. 29B. 37C. 21D. 33 [答案]B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变形,再代入求出即可.[详解]∵a+b=−5,ab=−4,∴a2−ab+b2=(a+b)2−3ab=(−5)2−3×(−4)=37,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能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变形是解此题的关键.10. 某人骑车上路,一开始以某一速度行进,途中车子发生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路时间,于是就加快了车速.如图s表示此人离家的距离,t表示时间,在下面给出的四个表示s与t的关系的图象中,符合以上情况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修车时,路程没变化,可得答案.[详解]∵停下修车时,路程没变化,观察图象,A、B、D的路程始终都在变化,故错误;C、修车是的路程没变化,故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观察图象是解题关键,注意修车时路程没有变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 计算(-2a2b)(3ab)=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6a3b2[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a2b)(3ab)=-6a3b2.故答案为-6a3b2.[点睛]本题考查单项式乘单项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法则.12. 对于圆的周长公式c=2πr,其中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答案] (1). r (2). c[解析]试题解析:∵圆的周长随着圆的半径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圆的周长公式2πC r ,其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故答案为,.r C13. 如图,在△ABC 中,∠A=40°,点D 是∠ABC 和∠ACB 角平分线的交点,则∠BDC 为________[答案]110°[解析][分析]由D 点是∠ABC 和∠ACB 角平分线的交点可推出∠DBC +∠DCB =70°,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DC 的度数.[详解]解:∵D 点是∠ABC 和∠ACB 角平分线的交点,∴∠CBD =∠ABD =12∠ABC ,∠BCD =∠ACD =12∠ACB , ∵∠A=40°,∴∠ABC +∠ACB =180°−40°=140°,∴∠DBC +∠DCB =70°,∴∠BDC =180°−70°=110°,故答案为:11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4. 一辆汽车以3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S (千米)与行驶时间t (时)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答案]S=35t[解析][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详解]解: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得:汽车所走的路程S (千米)与所用的时间t (时)的关系表达式为:s=35t . 故答案为:S=35t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关系式,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路程=速度×时间,据此表示出关系式.15. 如图,已知AB=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能利用“SSS”判定△ABC ≌△ADC 的是_____.[答案]CB =CD[解析][分析]要判定△ABC ≌△ADC ,已知AB =AD ,AC 是公共边,具备了两组边对应相等,则由题意根据SSS 可添加CB =CD .[详解]已知AB =AD ,AC 是公共边,具备了两组边对应相等,则由题意根据SSS 能判定△ABC ≌△ADC ,则需添加CB =CD ,故答案为:CB =C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SSS ). 16. 若102m =,103n =,则210m n +=_________.[答案][解析]∵10m =2,10n =3,∴10m+2n =10m •102n =2×32=18.故答案是:18.17. 若226m n -=,且3m n -=,则m n +=___.[答案]2[解析][分析]将m 2−n 2 利用平方差公式变形,将m-n=3代入计算即可求出m+n 的值.[详解]解:∵m 2-n 2=(m+n)(m-n)=6,且m-n=3,∴m+n=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熟练掌握公式及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 观察下列等式①223415-⨯=,②225429-⨯=,③2274313-⨯=,…根据上述规律,第n 个等式是________________.(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答案](2n+1) −4×n=4n+1.[解析][分析]由①②③三个等式可得,被减数是从3开始连续奇数的平方,减数是从1开始连续自然数的平方的4倍,计算的结果是被减数的底数的2倍减1,由此规律得出答案即可.[详解]由题意知, ①223415-⨯=,②225429-⨯=,③2274313-⨯=,则第④个等式为9−4×4=17,故第n 个等式为(2n+1) −4×n=4n+1左边=4n+4n+1−4n=4n+1=右边,∴(2n+1) −4×n=4n+1故答案为(2n+1) −4×n=4n+1.[点睛]此题考查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解题关键在于理解题意找到规律. 三、解答题19. 如图,在ΔABC 中,D 是AB 边上一点.(1)求作:∠ADE=∠ABC ,交AC 边于点E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DE 与B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答案](1)见解析;(2)DE 平行BC.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题意作∠ADE=∠ABC ,DE 与AC 边交于点E ,即可得到图形;(2)根据同位角两直线平行进行判定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作∠ADE=∠ABC ,DE 与AC 边交于点E ,如图所示:∠ADE 即为所求;(2)DE 平行BC.理由:由(1)可知∠ADE=∠ABC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DE 平行BC.[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和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作图基本方法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0. 计算:(1)022120182()2-+- (2)()()32231223a b ab a b -÷-⋅ (3)()()()2122m m m m -+-- (4)()()22a b a b +++-[答案](1)1;(2)43a 7b 5;(3)-m ²+3m−2;(4)a ²+2ab+b ²-4; [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2)先算括号里面的,再根据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法则计算,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3)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和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并合并同类项计算即可;(4)把a+b 当成一项,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在展开合并化简即可. [详解](1)原式=1+14−14=1; (2)原式=-8a 6b 3÷(-2ab)13a ²b 3=43a 7b 5; (3)原式=m ²−m−2−2m ²+4m=-m ²+3m−2;(4)原式=(a+b)²-4=a ²+2ab+b ²-4.[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整式的混合运算是解题的关键,计算时要注意符号的正确处理. 21. 一个角与它的补角的度数之比为1:8,求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答案]70°[解析]分析]设这个角是x ,表示出它的补角为(180°−x ),然后列出方程求出x ,再根据余角的定义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设这个角是x ,则它的补角=180°−x ,根据题意得,x ∶(180°−x)=1∶8,解得x =20°,90°−20°=70°.答:这个角的余角是70°.[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熟记定义并表示这个角的补角,然后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2. 请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已知:∠1=∠E,∠B=∠D.求证:AB∥CD证明:∵∠1=∠E(已知)∴∥()∴∠D+∠2=180°()∵∠B=∠D(已知)∴∠B+ ∠2= 180° ( )∴AB∥CD()[答案]∵∠1=∠E(已知),∴AD∥B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D(已知),∴∠B+∠2=180°(等量代换)∴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解析][分析]根据∠1=∠E可判定AD∥BE,可得∠D和∠2为同旁内角互补;结合∠B=∠D,可推得∠2和∠B也互补,从而判定AB平行于CD.[详解]证明:∵∠1=∠E(已知),∴AD∥B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D(已知),∴∠B+∠2=180°,∴AB∥C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同学们要熟练掌握.23. 如图表示玲玲骑自行车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她9点离开家,15点回到家,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她离家多远?(2)她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多长时间?(3)第一次休息时,她离家多远?(4)11点~12点她骑车前进了多少千米?[答案](1) 30千米;(2)10时30分,休息了半小时;(3) 17.5千米;(4) 12.5千米.[解析]试题分析:(1)(3)小题,观察图象,结合题意即可得到对应的答案;(4)观察图象可得:11点时,玲玲距家17.5km,12点时玲玲距家30km,由此可得1112点玲玲骑车前进了30-17.5=12.5(km).试题解析:(1)观察图象可得:玲玲是在12点时到达距家最远的地方的,此时她距家30km;(2)观察图象可得:玲玲10点30分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30分钟;(3)观察图象可得:玲玲第一次休息时,距家17.5km;(4)观察图象可得:11点时,玲玲距家17.5km,12点时玲玲距家30km,∴11点12点,玲玲骑车行驶了:30-17.5=12.5(km).点睛: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有以下两点:(1)弄清图象中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量的意义;(2)弄清图象中各个转折点(如图中的点C、D、E、F)的意义.24. 如图,AB=DE,AC=DF,点E、C在直线BF上,且BE=CF.试说明AB∥DE.[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证明△ABC ≌△DEF 得到∠B=∠DEF ,即可推出AB ∥DE.[详解]∵BE=CF ,∴BE+CE=CF+CE,即BC=EF ,在△ABC 和△DEF 中,AB DE AC DF BC EF =⎧⎪=⎨⎪=⎩,∴△ABC ≌△DEF,∴∠B=∠DEF ,∴AB ∥DE.[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证得△ABC ≌△DEF 是解题的关键. 25. 已知如图,A 、E 、F 、C 四点共线,BF=DE ,AB=CD .(1)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DEC ≌△BFA ;(2)在(1)的基础上,求证:DE ∥BF .[答案](1)添加的条件为:AE=CF (答案不唯一);(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添加的条件AE=CF ,因此可得AF=CE ,即可证明△DEC ≌△BFA ;(2) 由(1)知△DEC ≌△BFA ,得到∠DEC=∠BFA ,根据直线平行的判定,即可证明;[详解]解:(1)添加的条件为:AE=CF ,证明:∵AE=CF ,∴AE+EF=CF+EF ,即:AF=CE ,又∵BF=DE ,AB=CD ,∴在△DEC 和△BFA 中,AB CD BF DE AF CE =⎧⎪=⎨⎪=⎩∴△DEC ≌△BFA (SSS );(2)由(1)知△DEC ≌△BFA ,∴∠DEC=∠BFA(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DE ∥B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以及三角形全等的性质、直线平行的·判定,掌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26. 如图:BD 平分∠ABC ,∠ABD=∠ADB ,∠ABC=50°,请问:(1)∠BDC +∠C 度数是多少?并说明理由.(2)若P 点是BC 上的一动点(B 点除外),∠BDP 与∠BPD 之和是一个确定的值吗?如果是,求出这个确定的值.如果不是,说明理由.[答案](1)∠BDC+∠C=155°,理由见解析,(2)∠BDP 与∠BPD 之和是一个确定的值,∠BDP+∠BPD=155°,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BD 平分∠ABC ,∠ABD=∠ADB ,可得出AD ∥BC ,在△BCD 中,∠DBC=25°,从而可得答案,(2)因为∠DBC 大小固定,ADB ∠的大小就固定,所以无论P 点如何移动,∠BDP 与∠BPD 之和为一定值.[详解]解:(1)∠BDC+∠C=155°. 理由如下:∵BD 平分∠ABC ,∠ABC=50°,∴∠ABD=∠CBD=25°; 又∠ABD=∠ADB=25°,∠BDC+∠C=180°-∠CBD=155°.(2)是确定的值. 理由如下:∵∠ADB=∠CBD ,∴AD∥BC,∴∠ADP+∠BPD=180°;∴∠BDP+∠BPD=180°-∠ADB=15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7. 如图1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1)你认为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多少?(2)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3)观察图2你能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之间的等量关系吗?代数式:(m+n)2,(m-n)2,mn.(4)根据第(3)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若a+b=7,ab=5,则(a-b)2的值是多少?[答案](1)m-n;(2)(m-n)(m-n)=(m-n)2,(m+n)2-4mn=(m-n)2;(3)(m+n)2-4mn=(m-n)2;(4)29[解析][分析](1)观察得到长为m,宽为n的长方形的长宽之差即为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2)可以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长方形的面积得到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面积;也可以直接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3)利用(2)中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面积得到(m+n)2-4mn=(m-n)2;(4)根据(3)的结论得到(a-b)2=(a+b)2-4ab,然后把a+b=7,ab=5代入计算.[详解]解:(1)观察图形可得正方形的边长=m-n;(2)方法一:(m-n)(m-n)=(m-n)2 ;方法二:(m+n)2-4mn=(m-n)2 ;(3)利用(2)中的方法二可得:(m+n)2-4mn=(m-n)2 ;⨯=.(4)根据(3)的结论可得:(a-b)2=(a+b)2-4ab=27-4529[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从几何的图形来解释完全平方公式的意义.解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正确的分析图列,找到组成图形的各个部分,并用面积的两种求法作为相等关系列式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试卷(含答案)

第二学期期中监测七年级生物试题(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1.大猩猩 B.长臂猿 C.猩猩 D.猕猴B.古代皇宫中的太监是正常男性经阉割后变成的。
太监在体型上表现为没有胡须,喉结变小,声音尖细,皮肤松弛等体征,这说明太监被阉割去的主要是( )1.输精管 B.膀胱 C.睾丸 D.前列腺C.人体胎儿发育的场所在( )1.卵巢 B.子宫 C.输卵管 D.阴道D.下列做法中,不利于青春期发育的是( )A.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青春期保健B.同学聚会时用吸烟喝酒助兴C.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D.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建立真诚友谊E.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要滴注葡萄糖液,这主要是因为葡萄糖能 ( )1.提供营养 B.提供能量 C.构成细胞 D.增加食欲F.食用加碘食盐,提倡使用铁锅,多吃水果和蔬菜可分别预防 ( )A.地方性甲状腺肿,贫血,坏血病B.佝偻病,贫血,脚气病C.侏儒症,贫血,夜盲症D.甲亢,冠心病,艾滋病G.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婴儿食用后会导致婴儿患泌尿系统结石病.“三鹿事件”引起人们对奶制品和食品安全的关注。
下列关于食品质量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应制定严格标准。
2.食品包装袋应注明配料,厂名,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或保质期等。
3.国家应通过立法,加大对食品质量的有效监督和检查。
4.严禁在婴幼儿食品中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H.当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收缩时,外界,肺泡,气管处的气压()A.外界>肺泡>气管B.气管>肺泡>外界C.外界>气管>肺泡D.肺泡>气管>外界9.人在患重感冒时,鼻腔阻塞,往往要用嘴呼吸。
在这种情况下,早上醒来时会觉得嗓子非常干,这说明了()A.空气中的水分全部被口腔吸收了B.感冒病毒使空气中的水分减少了C.鼻腔中有温暖湿润、空气的作用D.口腔有温暖、湿润空气的作用10.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要经过()层细胞膜A.五B.二C.三D.四K.哮喘是由下列哪部分被感染而引起的()1.支气管 B.肺 C.咽 D.喉L.吃饭时不要边吃边说话,这是为了防止食物进入()1.肺 B.咽 C.气管 D.喉13.小明常常牙龈出血,甚至皮肤出现小面积淤血,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久症状就消失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1的值是()A. 12B. 2C. 4D. 8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 对某班学生制作校服前的身高调查B. 对某品牌灯管寿命的调查C. 对浙江省居民去年阅读量的调查D. 对现代大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3.812﹣81肯定能被()整除.A. 79B. 80C. 82D. 83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a2+a2=a4B. a2•a3=a6C. a6÷a2=a3D. (a4)2=a85.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是()A. a(4﹣y2)=4a﹣ay2B ﹣4x2+12xy﹣9y2=﹣(2x﹣3y)2C. x2+3x﹣1=x(x+3)﹣1D x2+y2=(x+y)2﹣2xy6.如图,AB∥CD,EF⊥CD,∠1=60°,则∠2等于()A. 60°B. 40°C. 30°D. 35°7.若二元一次方程组45ax bybx ay+=⎧⎨+=⎩的解为21xy=⎧⎨=⎩,则a+b的值是()A. 9B. 6C. 3D. 18.如图,△ABC沿BC所在的直线平移到△DEF的位置,且C点是线段BE的中点,若AB=5,BC=2,AC=4,则AD的长是()A. 5B. 4C. 3D. 29.某厂准备加工500个零件,在加工了100个零件后,引进了新机器,使每天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2倍,结果共用6天完成了任务.若设该厂原来每天加工x个零件,则由题意可列出方程()A. 10050062x x+= B.10050062x x+=C. 10040062x x+= D.10040062x x+=10.有下列说法:①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无论k取任何实数,多项式x2﹣ky2总能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积形式;③若(t﹣3)3﹣2t=1,则t可以取的值有3个;④关于x,y的方程组为252ax yx ay a+=-⎧⎨-+=⎩,将此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分别对应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方程,当a每取一个值时,就有一个确定的方程,而这些方程总有一个公共解,则这个公共解是31 xy=⎧⎨=-⎩.其中正确说法是()A. ①④B. ①③④C. ②③D. ①②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因式分解:a2﹣4=_____.12.当x=____时,分式321xx--的值为0.13.已知x2+1,则代数式x2﹣2x+1的值为____.14.某学校在“你最喜爱的课外活动项目”调查中,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每名学生只选一个活动项目),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选最喜爱“体操”的学生是9人,则最喜爱“3D打印”学生数为____.15.已知∠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A 为x °,∠B 的为(210﹣2x )°,则∠A =____度. 16.现有1角、5角、1元硬币共16枚,总值8元.则5角的硬币是____枚.三、解答题(共7小题)17.计算与化简: (1)02000(21)(1)-+-; (2)(10a 2﹣5a )÷(5a ). 18.解方程或方程组: (1)24342x y x y +=⎧⎨-=⎩;(2)33233x x x-=--. 19.某市在今年三月份启动实施“明眸皓齿”工程.根据安排,某校对于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一周用时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绘制成以下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共抽取了 名学生进行调查.(2)用时在2.45﹣3.45小时这组的频数是 ,频率是 ;(3)如果该校有1200名学生,请估计一周电子产品用时在0.45﹣3.45小时的学生人数.20.(1)分解因式:2mx2﹣4mxy+2my2.(2)先化简,再求值:211122-⎛⎫-÷⎪++⎝⎭xx x,其中x=2020.21.(1)已知x2+y2=34,x﹣y=2,求(x+y)2的值.(2)设y=kx(x≠0),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3x﹣y)2﹣(x﹣2y)(x+2y)+6xy化简为28x2?若能,请求出满足条件的k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2.某电器超市销售每台进价为80元、200元的A,B两种型号的电风扇,如表所示是六月份前2周的销售情况:(进价、售价均保持不变,利润=销售收入﹣进货成本)销售时段销售数量销售收入A种型号B种型号第一周 6 5 2100元第二周 4 10 3400元(1)求A、B两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2)若超市一共采购这两种型号的电风扇共120台,售完后该超市能否实现利润为8000元的目标?若能,请给出相应的采购方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3.小明同学在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章的线上学习后,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解决一下.(1)如图1,已知AB∥CD,则∠AEC=∠BAE+∠DCE成立吗?请说明理由.(2)如图2,已知AB∥CD,BE平分∠ABC,DE平分∠ADC.BE、DE所在直线交于点E,若∠F AD=50°,∠ABC=40°,求∠BED的度数.(3)将图2中的线段BC沿DC所在的直线平移,使得点B在点A的右侧,若∠F AD=m°,∠ABC=n°,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3,请你求出∠BED的度数(用含m,n的式子表示).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1的值是()A. 12B. 2C. 4D. 8[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解答即可.[详解]解:112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 对某班学生制作校服前的身高调查B. 对某品牌灯管寿命的调查C. 对浙江省居民去年阅读量的调查D. 对现代大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答案]A[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A.对某班学生制作校服前的身高调查,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对某品牌灯管寿命的调查,具有破坏性,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对浙江省居民去年阅读量的调查,工作量大,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对现代大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人数众多,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3.812﹣81肯定能被()整除.A. 79B. 80C. 82D. 83[答案]B[解析][分析]原式提取公因式分解因式后,判断即可.[详解]解:原式=81×(81﹣1)=81×80,则812﹣81肯定能被80整除.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熟练掌握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a2+a2=a4B. a2•a3=a6C. a6÷a2=a3D. (a4)2=a8[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幂指数的运算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a2+a2=2a2,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a2•a3=a5,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a6÷a2=a4,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a4)2=a8,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以及合并同类项.准确掌握法则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是()A. a(4﹣y2)=4a﹣ay2B. ﹣4x2+12xy﹣9y2=﹣(2x﹣3y)2C. x2+3x﹣1=x(x+3)﹣1D. x2+y2=(x+y)2﹣2xy[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可得答案.[详解]解:A.属于整式乘法运算,不属于因式分解;B.﹣4x2+12xy﹣9y2=﹣(2x﹣3y)2,属于因式分解;C.右边不是几个整式积的形式,不属于因式分解;D.右边不是几个整式积的形式,不属于因式分解.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利用因式分解的意义是解题关键.6.如图,AB∥CD,EF⊥CD,∠1=60°,则∠2等于()A. 60°B. 40°C. 30°D. 35°[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G的度数,根据EF⊥CD可得EF⊥AB,再根据垂直和平角的定义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AB∥CD,∠1=60°,∴∠AEG=60°.∵EF⊥CD,∴EF⊥AB,∴∠2=180°﹣60°﹣90°=3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7.若二元一次方程组45ax bybx ay+=⎧⎨+=⎩的解为21xy=⎧⎨=⎩,则a+b的值是()A. 9B. 6C. 3D. 1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解答. [详解]解:将21x y =⎧⎨=⎩代入方程组45ax by bx ay +=⎧⎨+=⎩得2425a b b a +=⎧⎨+=⎩解得:12a b =⎧⎨=⎩∴a +b =1+2=3.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正确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灵活选择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关键.8.如图,△ABC 沿BC 所在的直线平移到△DEF 的位置,且C 点是线段BE 的中点,若AB =5,BC =2,AC =4,则AD 的长是( )A. 5B. 4C. 3D. 2[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解:由平移的性质可知,AD=BE . ∵BC=CE ,BC=2, ∴BE=4, ∴AD=4.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某厂准备加工500个零件,在加工了100个零件后,引进了新机器,使每天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2倍,结果共用6天完成了任务.若设该厂原来每天加工x 个零件,则由题意可列出方程()A. 10050062x x+= B.10050062x x+=C. 10040062x x+= D.10040062x x+=[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共用6天完成任务,等量关系为:用老机器加工100个零件用的时间+用新机器加工400个用的时间=6,即可列出方程.[详解]解:设该厂原来每天加工x个零件,根据题意得:10040062x x+=.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分析题意,根据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有下列说法:①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无论k取任何实数,多项式x2﹣ky2总能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③若(t﹣3)3﹣2t=1,则t可以取的值有3个;④关于x,y的方程组为252ax yx ay a+=-⎧⎨-+=⎩,将此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分别对应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方程,当a每取一个值时,就有一个确定的方程,而这些方程总有一个公共解,则这个公共解是31 xy=⎧⎨=-⎩.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 ①④B. ①③④C. ②③D. ①②[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平行公理对①判断,利用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对②分析,③通过0指数、底数为1,底数为-1对代数式进行分类讨论得结果,④抓住a取每一个值方程的解都相同,求出x、y的值.[详解]①按照平行公理可判断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本选项正确;②当k为负值时,多项式x2﹣ky2不能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故本选项不正确;③当t=4、32时,(t ﹣3)3﹣2t =1,故本选项不正确; ④新方程(a ﹣1)x+(a+2)y=2a ﹣5.∵a 每取一个值时,就有一个方程,而这些方程总有一个公共解,∴当a=1时,y=﹣1,当a=﹣2时,x=3,∴公共解是31x y =⎧⎨=-⎩.综上正确的说法是①④.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公理、因式分解、零指数幂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定理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因式分解:a 2﹣4=_____. [答案](a+2)(a ﹣2). [解析]试题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a 2﹣4=(a+2)(a ﹣2).故答案为(a+2)(a ﹣2). [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12.当x =____时,分式321x x --的值为0. [答案]3 [解析] [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0可得30x -=,由此可得出x 的值,再代入分式的分母进行检验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30x -=, 解得3x =,当3x =时,2123150x -=⨯-=≠, 则当3x =时,分式321x x --的值为0,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0、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分式的值为0的求值方法是解题关键.13.已知x +1,则代数式x 2﹣2x +1的值为____. [答案]2. [解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所求的代数式进行变形,然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原式为:2x-2x+12=(x-1),将x=21代入上式,=(x-1)=(2+1-1)=2原式2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察了完全平方公式的计算,二次根式的性质.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所求代数式进行变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某学校在“你最喜爱的课外活动项目”调查中,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每名学生只选一个活动项目),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选最喜爱“体操”的学生是9人,则最喜爱“3D打印”学生数为____.[答案]24.[解析][分析]先根据最喜爱体操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及其对应的人数求出总人数,然后用总人数乘以最喜爱“3D打印”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即得答案.[详解]解:∵选最爱体操的学生所占百分比为1﹣(10%+35%+40%)=15%,其对应人数为9人,∴被调查的总人数为9÷15%=60(人),∴最喜爱“3D打印”学生数为60×40%=24(人).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属于基本题型,读懂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掌握求解的方法是关键.15.已知∠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A为x°,∠B的为(210﹣2x)°,则∠A=____度.[答案]70或30.[解析]分∠A=∠B 与∠A+∠B=180°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有两种情况:(1)当∠A=∠B ,可得:x=210﹣2x ,解得:x=70;(2)当∠A+∠B=180°时,可得:x+210﹣2x=180,解得:x=30.故答案为:70或3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分类讨论.16.现有1角、5角、1元硬币共16枚,总值8元.则5角的硬币是____枚.[答案]7.[解析][分析]设1角的硬币有x 枚,5角的硬币有y 枚,则1元的硬币有(16-x-y )枚,根据这些硬币的总值为8元(即80角),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结合x ,y 均为正整数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1角的硬币有x 枚,5角的硬币有y 枚,则1元的硬币有(16﹣x ﹣y )枚,依题意,得:x +5y +10(16﹣x ﹣y )=80,∴y =16﹣95x . ∵x ,y 均为正整数,∴x =5,y =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小题)17.计算与化简:(1)020001)(1)-+-;(2)(10a 2﹣5a )÷(5a ).[答案](1)2;(2)2a ﹣1.[解析](1)分别根据0指数幂的意义和﹣1的偶次幂计算每一项,再合并即可;(2)根据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解答即可.[详解]解:(1)020001)(1)+-=1+1=2;(2)(10a2﹣5a)÷(5a)=2a﹣1.[点睛]本题考查了0指数幂、实数的混合运算以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等知识,属于常见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8.解方程或方程组:(1)24 342 x yx y+=⎧⎨-=⎩;(2)33233xx x-=--.[答案](1)21xy=⎧⎨=⎩;(2)x=﹣9.[解析][分析](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详解](1)24342x yx y+=⎧⎨-=⎩①②,①×2+②得:5x=10,解得:x=2,把x=2代入①得:y=1,则方程组的解为21 xy=⎧⎨=⎩;(2)分式方程整理得:33xx-﹣2=﹣33x-,去分母得:3x﹣2(x﹣3)=﹣3, 去括号得:3x﹣2x+6=﹣3,解得:x=﹣9,经检验x=﹣9是分式方程的解.[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各自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19.某市在今年三月份启动实施“明眸皓齿”工程.根据安排,某校对于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一周用时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绘制成以下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共抽取了名学生进行调查.(2)用时在2.45﹣3.45小时这组的频数是,频率是;(3)如果该校有1200名学生,请估计一周电子产品用时在0.45﹣3.45小时的学生人数.[答案](1)400;(2)108,0.27;(3)678人.[解析][分析](1)将频数直方图内所有的频数求和,即可算得参加调查的总人数;(2)由频数直方图可查用时在2.45-3.45小时的频数是108,频率=频数总人数;(3)在400人中,求出用时在0.45-3.45小时频率,再乘以1200,即可求得全校电子产品用时在0.45-3.45小时的人数.[详解]解:(1)这次共抽取了50+68+108+82+52+40=400(人),故答案为:400;(2)由直方图可得:用时在2.45-3.45小时这组的频数是108,频率是108÷400=0.27;故答案为:108,0.27;(3)用时在0.45-3.45小时频率是(50+68+108)÷400=0.565,(人),1200人中用时在0.45-3.45小时的人数为:12000.565=678答:一周电子产品用时在0.45﹣3.45小时的学生有678人.[点睛]本题考察了频数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用样本的某种“率”推测总体的“率”,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频率=频数总人数.20.(1)分解因式:2mx 2﹣4mxy +2my 2.(2)先化简,再求值:211122-⎛⎫-÷ ⎪++⎝⎭x x x ,其中x =2020. [答案](1)2m (x ﹣y )2;(2)11x -,12009. [解析][分析](1)原式先提取公因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2)括号内先通分化简,再计算除法,然后把x 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计算即可.[详解]解:(1)2mx 2﹣4mxy +2my 2=2m (x 2﹣2xy +y 2)=2m (x ﹣y )2; (2)211122-⎛⎫-÷ ⎪++⎝⎭x x x =()()112122x x x x x +-+-÷++ =()()12211x x x x x ++⋅++- =11x -, 当x =2020时,原式=11202012019=-.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和分式的化简求值,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分解因式的方法和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1.(1)已知x 2+y 2=34,x ﹣y =2,求(x +y )2的值.(2)设y =kx (x ≠0),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3x ﹣y )2﹣(x ﹣2y )(x +2y )+6xy 化简为28x 2?若能,请求出满足条件的k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64;(2)k =2或﹣2[解析][分析](1)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得2xy的值,再根据(x+y)2=x2+y2+2xy即可求得;(2)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将多项式进行化简,再将y=kx代入,整理,根据结果为28x2即可求得k 的值.[详解]解:(1)把x﹣y=2两边平方得:(x﹣y)2=4,即x2﹣2xy+y2=4.∵x2+y2=34,∴2xy=30,则(x+y)2=x2+y2+2xy=34+30=64;(2)原式=9x2﹣6xy+y2﹣x2+4y2+6xy=8x2+5y2,把y=kx代入得:原式=8x2+5k2x2=(5k2+8)x2=28x2,∴5k2+8=28,即k2=4,开方得:k=2或﹣2,则存在实数k=2或﹣2,使得(3x﹣y)2﹣(x﹣2y)(x+2y)+6xy化简为28x2.[点睛]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熟记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对公式进行变形解题关键.22.某电器超市销售每台进价为80元、200元的A,B两种型号的电风扇,如表所示是六月份前2周的销售情况:(进价、售价均保持不变,利润=销售收入﹣进货成本)(1)求A、B两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2)若超市一共采购这两种型号的电风扇共120台,售完后该超市能否实现利润为8000元的目标?若能,请给出相应的采购方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A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100元,B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300元;(2)能实现利润为8000元的目标,可采购A种型号的电风扇50台,B种型号的电风扇70台.[解析][分析](1)设A 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x 元,B 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y 元,根据前两周的销售数量及销售收入,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设采购A 种型号的电风扇m 台,B 种型号的电风扇n 台,根据该超市一共采购这两种型号的电风扇共120台且销售完毕后可获得8000元利润,即可得出关于m ,n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设A 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x 元,B 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y 元,依题意,得:6521004103400x y x y +=⎧⎨+=⎩, 解得:100300x y =⎧⎨=⎩. 答:A 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100元,B 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300元.(2)设采购A 种型号的电风扇m 台,B 种型号的电风扇n 台,依题意,得:()()120100803002008000m n m n +=⎧⎨-+-=⎩, 解得:5070m n =⎧⎨=⎩. 答:能实现利润为8000元的目标,可采购A 种型号的电风扇50台,B 种型号的电风扇70台.[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23.小明同学在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章的线上学习后,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解决一下.(1)如图1,已知AB ∥CD ,则∠AEC =∠BAE +∠DCE 成立吗?请说明理由.(2)如图2,已知AB ∥CD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BE 、DE 所在直线交于点E ,若∠F AD =50°,∠ABC =40°,求∠BED 的度数.(3)将图2中的线段BC 沿DC 所在的直线平移,使得点B 在点A 的右侧,若∠F AD =m °,∠ABC =n °,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3,请你求出∠BED 的度数(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答案](1)成立,理由见解析;(2)45°;(3)∠BED 的度数改变,∠BED =180°﹣12n °+12m °.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先过点E作EH∥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3)过E作EG∥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如图1中,作EF∥AB,则有EF∥CD,∴∠1=∠BAE,∠2=∠DCE,∴∠AEC=∠1+∠2=∠BAE+∠DCE.(2)如图2,过点E作EH∥AB,∵AB∥CD,∠F AD=50°,∴∠F AD=∠ADC=50°.∵DE平分∠ADC,∠ADC=50°,∴∠EDC=12∠ADC=25°.∵BE平分∠ABC,∠ABC=40°,∴∠ABE=12∠ABC=20°.∵AB∥CD,∴AB∥CD∥EH,∴∠ABE=∠BEH=20°,∠CDE=∠DEH=25°, ∴∠BED=∠BEH+∠DEH=45°.(3)∠BED的度数改变.过点E作EG∥AB.∵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n°,∠ADC=∠GAD=m°,∴∠ABE=12∠ABC=12n°,∠CDE=12∠ADC=12m°∵AB∥CD,∴AB∥CD∥EG,∴∠BEG=180°﹣∠ABE=180°﹣12n°,∠CDE=∠DEG=12m°,∴∠BED=∠BEG+∠DEG=180°﹣12n°+12m°.故答案为:180°﹣12n°+12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作出辅助线.。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全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全面)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琢.磨zhuó譬.如pì小心翼.翼yì咄.咄逼人duóB.狭隘.ài 绽.开zàn 参差.不齐cī花团锦簇.cùC.热忱.chén 浸.满qìn 气喘吁.吁xū人迹罕.至hǎnD.硬.朗yìng 抚.弄fǔ拈.轻怕重niān 刚直不阿.ē2、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云宵感慨人声鼎沸花团锦簇B.严厉驾驶截然不同全神贯注C.脊梁跨进浑为一谈人迹罕至D.缠络暮名不求甚解废寝忘食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五四”演讲赛场上,选手们信心十足,夸夸其谈....,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B.当代中学生无时无刻....都要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敢于向困难挑战。
C.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D.在“语文主题阅读”活动中,同学们煞费心机....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针对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C.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比喻、排比)B.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
(比喻)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设问)D.“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 教 版 数 学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9的算术平方根是( )A. 3B. 3C. ±3D. ±3 2.-2,4,2,3.14,327-,5π,这6个数中,无理数共有( ) A. 4个 B. 3个C. 2个D. 1个 3.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如图所示的车标,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5.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若∠1等于45°,则∠2等于( )A. 45°B. 135°C. 115°D. 55°6.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65°,则∠2的度数为( )A. 10°B. 15°C. 25°D. 35°7.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和小刚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小华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小刚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 (5,4)B. (4,5)C. (3,4)D. (4,3)8.将点A(1,﹣1)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 ,则点B 的坐标为( )A. (2,1)B. (﹣2,﹣1)C. (﹣2,1)D. (2,﹣1)9.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1=∠2时,a ∥bB. 当a ∥b 时,∠1=∠2C. 当a ∥b 时,∠1+∠2=90°D. 当a ∥b 时,∠1+∠2=180°10.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E AB ⊥,28EOC ∠=︒,则∠BOD 的度数为( )A. 28°B. 52°C. 62°D. 118°11.若|x |=3,y 是4的算术平方根,且|y ﹣x |=x ﹣y ,则x +y 的值是( )A. 5B. ﹣5C. 1D. ﹣11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②在同一平面内,若a ∥b ,b ∥c ,则a ∥c ;③同旁内角互补; ④互为邻补角的两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A. 4个B. 1个C. 2个D. 3个13.已知A (a ,0)和B 点(0,10)两点,且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0,则a 的值为( )A. 2B. 4C. 0或4D. 4或﹣4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3,0),B (0,4),AB =5,P 是线段AB 上一个动点,则OP 的最小值是()A. 245B. 125C. 4D. 3 二、填空题 15.将“对顶角相等”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可写为__________.16.已知x ,y 为实数,且3x -+(y +2)2=0,则y x =___.17.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化简:222()a b a b ---18.点P (2a ,2﹣3a )是第二象限内的一个点,且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12,则点P 的坐标是__.三、解答题19.计算:(1)239118()162+--;(2)122332----+-. 20.解方程:(1)2(1)9x -=;(2)32(1)54x -+=.21.已知4a-11的平方根是,3a+b-1的算木平方根是1,c 是20的整数部分.(1)求a ,b ,c 的値;(2)求2a-b+c 的立方根.22.完成下列推理说明:如图,已知∠B +∠BCD =180°,∠B =∠D .求证:∠E =∠DFE .证明:∵∠B +∠BCD =180°( ),∴AB ∥CD ( )∴∠B = ( )又∵∠B=∠D( 已知),∴∠=∠( 等量代换)∴AD∥BE( )∴∠E=∠DFE( )23.如图,已知∠ABC=∠ADC,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1=∠3,试说明:AB∥DC24.如图,AD∥BC,∠EAD=∠C.(1)试判断AE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FEC=∠BAE,∠EFC=50°,求∠B的度数.25.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 平移后得△DEF,使点A的对应点为点D,点B的对应点为点E.(1)画出△DEF;(2)连接AD、BE,则线段AD与BE的关系是;(3)求△DEF的面积.26.如图,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A点的坐标为(4,0),C点的坐标为(0,6),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A﹣B﹣C﹣O的路线移动(即沿长方形移动一周).(1)写出B点的坐标;(2)当点P移动3秒时,求三角形OAP的面积;(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移动时间.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9的算术平方根是( )A. 3B.C. ±3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定义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32=9∴9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在-2,3.14,5π,这6个数中,无理数共有( )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 [答案]C[解析]-22=, 3.14, 3=-是有理数;,5π是无理数;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识别,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无理数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等;②圆周率π;③构造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如2.01001000100001⋅⋅⋅ (0的个数一次多一个). 3.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答案]B[解析]∵−2<0,3>0,∴(−2,3)在第二象限,故选B.4.如图所示的车标,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的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即可选出答案.[详解]解:根据平移概念,观察图形可知图案B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的方向移动,学生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而误选.5.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5°,则∠2等于()A 45° B. 135° C. 115° D. 5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由图可知,∠1与∠2互为邻补角,∴∠2=180°-∠1=180°-45°=13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邻补角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65°,则∠2的度数为()A. 10°B. 15°C. 25°D. 35°[答案]C[解析][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求得∠3的度数,然后求得∠2的度数.[详解]如图,∵∠1=65°∴∠3=∠1=65°,∴∠2=90°−65°=25°.故选:C.[点睛]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7.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和小刚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小华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小刚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 (5,4)B. (4,5)C. (3,4)D. (4,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确定其它各点的坐标即可解答.[详解]如果小华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如图所示就是以小华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所以小刚的位置为(4,3).故选D.[点睛]本题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点的位置,关键是由已知条件正确确定坐标轴的位置.8.将点A(1,﹣1)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 )A. (2,1)B. (﹣2,﹣1)C. (﹣2,1)D. (2,﹣1)[答案]C[解析]分析:让A点的横坐标减3,纵坐标加2即为点B的坐标.详解:由题中平移规律可知:点B的横坐标为1-3=-2;纵坐标为-1+2=1,∴点B的坐标是(-2,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变换是中考的常考点,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9.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1=∠2时,a∥bB. 当a∥b时,∠1=∠2C. 当a∥b时,∠1+∠2=90°D. 当a∥b时,∠1+∠2=18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以及对顶角的性质即可判断.[详解]解:∠1=∠2时,∠2=∠3,同旁内角相等,a∥b不一定成立,选项A错误;当a ∥b 时,∠2+∠3=180°,而∠1=∠3,则∠1+∠2=180°,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性质定义.10.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E AB ⊥,28EOC ∠=︒,则∠BOD 的度数为( )A. 28°B. 52°C. 62°D. 118°[答案]D[解析] 分析:利用互余和互补的概念,可求得∠BOD 的大小.详解:因为OE AB ⊥,28EOC ∠=︒,所以∠COB =62°,所以∠BOD=180°-62°=118°. 故选D.点睛:辨析互余互补:(1)相加等于90°的两角称作互为余角.(2)相加等于180°的两个角互为补角.11.若|x |=3,y 是4的算术平方根,且|y ﹣x |=x ﹣y ,则x +y 的值是( )A. 5B. ﹣5C. 1D. ﹣1 [答案]A[解析]分析]由|y ﹣x |=x ﹣y 知x ≥y ,再根据|x |=3,y 是4的算术平方根得出x 、y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详解]解:因为|y ﹣x |≥0,所以x ﹣y ≥0,即x ≥y .由|x |=3,y 是4的算术平方根可知x =3、y =2.则x+y=5,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算术平方根,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1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③同旁内角互补;④互为邻补角的两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A. 4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垂直的定义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①错误;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②正确;同旁内角不一定互补,③错误;互为邻补角的两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13.已知A(a,0)和B点(0,10)两点,且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0,则a的值为( )A. 2B. 4C. 0或4D. 4或﹣4[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点A、B的坐标可找出OA、OB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关于a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a,0),B(0,10),∴OA=|a|,OB=10,∴S△AOB=12OA•OB=12•10|a|=20,解得:a=±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关于a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0),B(0,4),AB=5,P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则OP的最小值是( )A. 245B.125C. 4D. 3[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等面积法求得OP的最小值.[详解]解:当OP⊥AB时,OP的值最小.∵A(3,0),B(0,4),∴OB=4,OA=3.∴12OA•OB=12AB•OP.∴OP=341255 OA OBAB⨯==.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坐标与图形,解题关键在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二、填空题15.将“对顶角相等”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可写为__________.[答案]如果两个角互为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解析][分析]根据命题的形式解答即可.[详解]将“对顶角相等”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可写为如果两个角互为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互为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点睛]此题考查命题的形式,可写成用关联词“如果...那么...”连接的形式,准确确定命题中的题设和结论是解题的关键.16.已知x ,y 为实数,且3x -+(y +2)2=0,则y x =___.[答案]-8[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出x ,y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3x -+(y+2)2=0,∴x-3=0,y+2=0,解得x=3,y=-2,故y x =(-2)3=-8.故答案为:-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一个式子都等于0进行列式是解题的关键.17.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化简:222()a b a b -[答案]0[解析][分析]先判断a ,b ,a-b 的符号,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详解]解:由数轴可知0a <,0b >,∴0a b -<,222()a b a b -||||||a b a b =---()0a b a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数轴比较实数的大小,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点P (2a ,2﹣3a )是第二象限内的一个点,且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12,则点P 的坐标是__.[答案](-4,8)[解析][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列出方程求出a ,即可得解.[详解]解:∵点P (2a ,2-3a )是第二象限内的一个点,且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12,∴-2a+2-3a=12,解得a=-2,∴2a=-4,2-3a=8,∴点P 的坐标为(-4,8).故答案为:(-4,8).[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三、解答题19.计算:(121()2;(2)1-+[答案](1)-1;(2[解析][分析](1)首先化简二次根式,再计算加减即可;(2)首先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计算,再计算加减即可.[详解]解:(121()2+124- 51=244-- =-1(2)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和绝对值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方法为系数相加减,根式不变,对于含有绝对值的运算先去掉绝对值符号再运算.20.解方程:(1)2(1)9x -=;(2)32(1)54x -+=.[答案](1)4x =或2x =-;(2)4x =-[解析][分析](1)根据平方形式开方运算,即可解答;(2)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化成立方的形式,根据开方运算,可得答案.[详解]解:(1)2(1)9x -=则:13x -=±当13x -=时,4x =当13x -=-时,2x =-综上所述,4x =或2x =-(2)32(1)54x -+= 3(1)-27x +=13x +=-4x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能够先化成平方和立方的形式,再进行开方运算是解题的关键.21.已知4a-11的平方根是,3a+b-1的算木平方根是1,c 的整数部分.(1)求a ,b ,c 的値;(2)求2a-b+c 的立方根.[答案](1)a=5,b=-13,c=4;(2)3.[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4a-1l=9,3a+b-1=1,c=4,求解即可;(2)代入数值,根据立方根的性质求解.[详解]解:(1)∵4a-1l 的平方根是.∴4a-1l=9∴a=5∵3a+b-1的算木平方根是1∴3a+b-1=l∴b=-13;∵c 是20的整数部分,4<20<5∴c=4(2)333225(13)4273a b c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2.完成下列推理说明: 如图,已知∠B +∠BCD =180°,∠B =∠D .求证:∠E =∠DFE .证明:∵∠B +∠BCD =180°( ),∴AB ∥CD ( ) ∴∠B = ( )又∵∠B =∠D ( 已知 ),∴ ∠ = ∠ ( 等量代换 )∴AD ∥BE ( )∴∠E =∠DFE ( )[答案]详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B ∥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DCE ,求出∠DCE=∠D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D ∥BE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即可.[详解]证明:∵∠B+∠BCD=180°( 已知 ),∴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 ∠DC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B=∠D( 已知),∴∠ DCE = ∠ D ( 等量代换),∴AD∥B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DF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CE;∠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是: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然. 23.如图,已知∠ABC=∠ADC,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1=∠3,试说明:AB∥DC.[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证明∠1=∠2,进而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得出答案.试题解析:证明:∵BF平分∠ABC,∴∠1=∠FBC.∵DE平分∠ADC,∴∠2=∠ADE.∵∠ABC=∠ADC,∴∠1+∠FBC=∠2+∠ADE,∴2∠1=2∠2,即∠1=∠2.又∵∠1=∠3,∴∠2=∠3,∴AB∥DC.24.如图,AD∥BC,∠EAD=∠C.(1)试判断AE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FEC=∠BAE,∠EFC=50°,求∠B的度数.[答案](1)AE∥CD,理由见解析;(2)50°[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C=180°,求出∠EAD+∠D=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即可.[详解]解:(1)AE∥CD,理由是:∵AD∥BC,∴∠D+∠C=180°,∵∠EAD=∠C,∴∠EAD+∠D=180°,∴AE∥CD;(2)∵AE∥CD,∠EFC=50°,∴∠AEF=∠EFC=50°,∵∠AEC=∠B+∠BAE=∠AEF+∠FEC,又∵∠FEC=∠BAE,∴∠B=∠AEF=50°.[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定定理.25.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 平移后得△DEF,使点A的对应点为点D,点B的对应点为点E.(1)画出△DEF;(2)连接AD、BE,则线段AD与BE的关系是;(3)求△DEF的面积.[答案]⑴如图所示见解析;⑵平行且相等;⑶7 2[解析][分析](1)将点B、C均向右平移4格、向上平移1格,再顺次连接可得;(2)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3)割补法求解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DEF即为所求;(2)由图可知,线段AD与BE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3)S△DEF=3×3-12×2×3-12×1×2-12×1×3=72.[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平移变换作图,平移的性质,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6.如图,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A点的坐标为(4,0),C点的坐标为(0,6),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A﹣B﹣C﹣O的路线移动(即沿长方形移动一周).(1)写出B点的坐标;(2)当点P移动3秒时,求三角形OAP的面积;(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移动的时间.[答案](1)(4,6);(2)4;(3)4秒或8秒[解析][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性质,易得B得坐标;(2)根据题意,P的运动速度与移动的时间,进而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3)根据题意,当点P到x轴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有P在AB与OC上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可得答案.[详解]解:(1)根据长方形的性质,可得AB与y轴平行,BC与x轴平行;故B的坐标为(4,6);(2)∵A(4,0)、C(0,6),∴OA=4,OC=6.∵3×2=6>4,∴点P在线段AB上.∴P A=2.∴S△OAP=12OA×P A=12×4×2=4.(3)∵OC=AB=6>4,∴点P在AB上或OC上.当点P在AB上时,P A=4,此时点P移动路程为4+4=8,时间为12×8=4.当点P在OC上时,OP=4,此时点P移动路程为2(4+6)﹣4=16,时间为12×16=8.∴点P移动的时间为4秒或8秒.[点睛]此题考查长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平移的性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计算:a•a2的结果是( )A. 3aB. a3C. 2a2D. 2a32.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 调查市区居民的日平均用水量B. 调查全区初中生的每天睡眠时间C. 调查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D. 调查某班学生的健康码情况3.据了解,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最大直径大约是0.00000014米.数0.0000001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1.4×10B. 1.4×10C. 1.4×10D. 14×104.用加减法解方程组224x yx y-=⎧⎨+=⎩①②时,方程①+②得( )A. 2y=2B. 3x=6C. x﹣2y=﹣2D. x+y=65.计算11aa a-+,正确结果是()A 1 B. 12C. aD.1a6.已知:如图,直线a∥b,若∠1=70°,则∠2的度数是( )A 100° B. 70° C. 130° D. 110°7.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乘法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A. a2﹣1B. a2+2a+1C. a2+4D. 9a2﹣6a+18.若2xy m=-⎧⎨=⎩是方程nx+6y=4的一个解,则代数式3m﹣n+1的值是( )A. 3B. 2C. 1D. ﹣19.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口罩厂接到加大生产的紧急任务后积极扩大产能,现在每天生产的口罩比原来多4万个.已知现在生产100万个口罩所需的时间与原来生产60万个口罩所需的时间相同,问口罩厂现在每天生产多少个口罩?设原来每天生产x 万个口罩,则由题意可列出方程( ) A. 1004x -=60x B. 1004x +=60x C. 604x -=100x D. 604x +=100x 10.如图,直线AB ∥CD ,折线EFG 交AB 于M ,交CD 于N ,点F 在AB 与CD 之间,设∠AMF =m °,∠EFG =n °,则∠CNG 的度数是( )A. n °B. (m +n )°C. (2n ﹣m )°D. (180+m ﹣n )°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解因式:22a a +=_____.12.若分式13x -有意义,则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13.如图,在△ABC 中,BC =10cm ,D 是BC 的中点,将△ABC 沿BC 向右平移得△A ′DC ′,则点A 平移的距离AA ′=_____cm .14.将数据83,85,87,89,84,85,86,88,87,90分组,则86.5~88.5这一组的频数是_____.15.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C ,垂足为A .如果∠B =∠D =50°,∠CAD =40°,那么∠BCD =_____度.16.如图,在边长为 2a 的正方形中央剪去一边长为 ()a 2+ 的小正方形 ()a 2>,将剩余部分剪开密铺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17.如图,6块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复合地板刚好拼成一个宽为30cm 的大长方形,则这个大长方形的长是_____cm .18.对于实数a ,b 定义运算“◎”如下:a ◎b =1a b -,如5◎2=512-=2,(﹣3)◎4=314--=﹣1,若(m +2)◎(m ﹣3)=2,则m =_____. 三.解答题(共7小题)19.计算:(﹣1)2020+(π﹣3)0﹣(12)﹣1. 20.解方程组8312x y x y -=⎧⎨+=⎩. 21.先化简,再求值:211()111a a a a a +-÷---,其中a =3. 22.某校组织七年级学生从学校出发,到距学校9km 的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出发,半小时后,其他学生乘公共汽车出发,结果两批学生同时到达目的地.已知公共汽车的行驶速度是自行车骑行速度的3倍,求自行车的骑行速度和公共汽车的行驶速度分别是多少?23.如图,点D 在△ABC 的边AC 上,过点D 作DE ∥BC 交AB 于E ,作DF ∥AB 交BC 于F .(1)请按题意补全图形;(2)请判断∠EDF 与∠B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4.国家卫健委规定:中学生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4小时,某区对七年级学生“停课不停学”期间,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长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共分为四个层次:A .0~2小时;B .2~4小时;C .4~6小时;D .6小时以上,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绘制如图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参与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请补全条形统计图;(2)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层次D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3)若该区一共有3300名七年级学生,那么估计有多少名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不符合国家卫健委的规定.25.某铁件加工厂用如图1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铁片(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加工成如图2的竖式与横式两种无盖的长方体铁容器(加工时接缝材料忽略不计).(1)现有长方形铁片2014张,正方形铁片1176张,如果将两种铁片刚好全部用完,则可加工的竖式和横式长方体铁容器各有多少个?(2)把长方体铁容器加盖可以加工成铁盒.现工厂准备将35块铁板裁剪成长方形铁片和正方形铁片,用来加工铁盒,已知1块铁板可裁成3张长方形铁片或4张正方形铁片,也可以裁成1张长方形铁片和2张正方形铁片.问:该工厂充分利用这35张铁板,最多可以加工成多少铁盒?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计算:a•a2的结果是( )A. 3aB. a3C. 2a2D. 2a3[答案]B[解析][分析]原式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原式=a3,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 调查市区居民的日平均用水量B. 调查全区初中生的每天睡眠时间C. 调查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D. 调查某班学生的健康码情况[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判断即可.[详解]解:A、调查市区居民的日平均用水量,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调查全区初中生的每天睡眠时间,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调查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调查某班学生的健康码情况适合普查,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3.据了解,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最大直径大约是000000014米.数0.0000001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1.4×10B. 1.4×10C. 1.4×10D. 14×10[答案]C[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整数指数幂,指数n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0.00000014=1.4×10-7,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4.用加减法解方程组224x yx y-=⎧⎨+=⎩①②时,方程①+②得( )A. 2y=2B. 3x=6C. x﹣2y=﹣2D. x+y=6 [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解答.[详解]解:用加减法解方程组224x yx y-=⎧⎨+=⎩①②时,方程①+②得:3x=6.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式的基本性质,正确理解性质是解题关键.5.计算11aa a-+,正确的结果是()A. 1B. 12C. aD.1a[答案]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11111 a a aa a a a--++===,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加减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6.已知:如图,直线a∥b,若∠1=70°,则∠2的度数是( )A. 100°B. 70°C. 130°D. 11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角的定义先求出∠3,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2.[详解]解:如图:∵∠1+∠3=180°,∴∠3=180°﹣∠1=110°∵a∥b,∴∠2=∠3=11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角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乘法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A. a2﹣1B. a2+2a+1C. a2+4D. 9a2﹣6a+1 [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公式法分别分解因式进而得出答案.[详解]A、a2﹣1=(a+1)(a﹣1),可以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不合题意;B、a2+2a+1=(a+1)2,可以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不合题意;C、a2+4,无法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符合题意;D、9a2﹣6a+1=(3a﹣1)2,可以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公式法,正确运用乘法公式是解题的关键.8.若2xy m=-⎧⎨=⎩是方程nx+6y=4的一个解,则代数式3m﹣n+1的值是( )A. 3B. 2C. 1D. ﹣1 [答案]A[解析][分析]直接把方程的解代入进行计算,得到3m﹣n=2,再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2xy m=-⎧⎨=⎩是方程nx+6y=4的一个解,∴代入得:﹣2n+6m=4,∴3m﹣n=2,∴3m﹣n+1=2+1=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和求代数式的值,能求出3m-n=2是解此题的关键.9.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口罩厂接到加大生产的紧急任务后积极扩大产能,现在每天生产的口罩比原来多4万个.已知现在生产100万个口罩所需的时间与原来生产60万个口罩所需的时间相同,问口罩厂现在每天生产多少个口罩?设原来每天生产x万个口罩,则由题意可列出方程( )A. 1004x-=60xB.1004x+=60xC.604x-=100xD.604x+=100x[答案]B[解析][分析]设原来每天生产x万个口罩,则现在每天生产(x+4)万个口罩,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结合现在生产100万个口罩所需的时间与原来生产60万个口罩所需的时间相同,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此题得解.[详解]解:设原来每天生产x万个口罩,则现在每天生产(x+4)万个口罩,依题意,得:1004x=60x;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直线AB∥CD,折线EFG交AB于M,交CD于N,点F在AB与CD之间,设∠AMF=m°,∠EFG=n°,则∠CNG的度数是( )A. n°B. (m+n)°C. (2n﹣m)°D. (180+m﹣n)°[答案]D[解析]分析]过点F,作FH∥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先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出∠CNF,根据平角求出∠CNG.[详解]过点F作FH∥AB.∵AB∥CD,∴AB∥FH∥CD.∴∠AMF=∠EFH,∠CNF=∠HFG.∵∠EFH+HFG=∠EFG,∴∠AMF+∠FNC=∠EFG.即∠FNC=n°﹣m°.∴∠CNG=180°﹣(n°﹣m°)=(180+m﹣n)°.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平角的定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解因式:22a a +=_____.[答案]22(2)a a a a +=+[解析][分析]直接提公因式法:观察原式22a a +,找到公因式,提出即可得出答案.[详解]22(2)a a a a +=+.[点睛]考查了对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的能力.一般地,因式分解有两种方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能提公因式先提公因式,然后再考虑公式法.该题是直接提公因式法的运用.12.若分式13x -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答案]3x ≠[解析][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x 的不等式,求出x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分式13x -有意义, ∴30x -≠,解得:3x ≠,故答案:3x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如图,在△ABC 中,BC =10cm ,D 是BC 的中点,将△ABC 沿BC 向右平移得△A ′DC ′,则点A 平移的距离AA ′=_____cm .[答案]5.[解析][分析]利用平移变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观察图象可知平移的距离=AA′=BD=12BC=5(cm),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4.将数据83,85,87,89,84,85,86,88,87,90分组,则86.5~88.5这一组的频数是_____.[答案]3.[解析][分析]数出数据落在86.5~88.5这一组中的个数即可.[详解]解:将数据83,85,87,89,84,85,86,88,87,90分组,则落在86.5~88.5这一组中的数据有87,88,87,一共3个.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频数是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一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为频率.15.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C,垂足为A.如果∠B=∠D=50°,∠CAD=40°,那么∠BCD=_____度.[答案]13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BAD=130°,再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计算即可得出∠BCD的度数.[详解]解:∵AB⊥AC,∴∠BAC=90°,∠BAD=∠BAC+∠CAD=90°+40°=130°,又∵∠BCD+∠BAD+∠B+∠D=360°,∴∠BCD=360°﹣∠BAD﹣∠B﹣∠D=360°﹣130°﹣50°﹣50°=130°.故答案为:1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如图,在边长为 2a 的正方形中央剪去一边长为 ()a 2+ 的小正方形 ()a 2>,将剩余部分剪开密铺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3a 2 -4a-4[解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详解]根据题意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a )2-(a +2)2=3a 2-4a -4.故答案为3a 2-4a -4.[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混合运算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列出相应的式子后再化简.17.如图,6块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复合地板刚好拼成一个宽为30cm 的大长方形,则这个大长方形的长是_____cm .[答案]40.[解析][分析]设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xcm ,宽为ycm ,根据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已经宽为30cm ,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x ,y 的值,再将其代入(1+2y )中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设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xcm ,宽为ycm ,依题意,得:2230x y x x y +=⎧⎨+=⎩, 解得:2010x y =⎧⎨=⎩,∴x+2y=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8.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如下:a◎b=1ab-,如5◎2=512-=2,(﹣3)◎4=314--=﹣1,若(m+2)◎(m﹣3)=2,则m=_____.[答案]7.[解析][分析]利用新定义得到2123mm+-=-,再解这个分式方程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2123mm+-=-,方程两边同乘m﹣3,得:m+2﹣1=2(m﹣3),解这个方程,得:m=7.经检验,m=7是所列方程的解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小题)19.计算:(﹣1)2020+(π﹣3)0﹣(12)﹣1.[答案]0.[解析][分析]先计算乘方,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再相加减即可.[详解]解:原式=1+1﹣2=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熟记公式,正确的计算出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0.解方程组8 312 x yx y-=⎧⎨+=⎩.[答案]53 xy=⎧⎨=-⎩[解析][分析]根据y 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即可.[详解]8312x y x y -=+=⎧⎨⎩①②, ①+②得,4x=20,解得x=5,把x=5代入①得,5-y=8,解得y=-3,所以方程组的解是53x y =⎧⎨=-⎩. 21.先化简,再求值:211()111a a a a a +-÷---,其中a =3. [答案]a +1,4.[解析][分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将a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详解]解:原式=1(1)(1)a a a a a ÷-+- =(1)(1)1a a a a a+-⨯- =a+1,当a =3时,原式=3+1=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2.某校组织七年级学生从学校出发,到距学校9km 的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出发,半小时后,其他学生乘公共汽车出发,结果两批学生同时到达目的地.已知公共汽车的行驶速度是自行车骑行速度的3倍,求自行车的骑行速度和公共汽车的行驶速度分别是多少?[答案]自行车的速度是12km /h ,公共汽车的速度是36km /h .[解析][分析]设自行车的速度为xkm/h,则公共汽车的速度为3xkm/h,根据骑自行车用的时间-公交车用的时间=半小时即可列出分式方程,求出分式方程的解并检验后即得结果.[详解]解:设自行车的速度为xkm/h,则公共汽车的速度为3xkm/h,根据题意得:99132x x-=,解得:x=12,经检验,x=12是所列分式方程的解,∴3x=36.答:自行车的速度是12km/h,公共汽车的速度是36km/h.[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找准相等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点D在△ABC的边AC上,过点D作DE∥BC交AB于E,作DF∥AB交BC于F.(1)请按题意补全图形;(2)请判断∠EDF与∠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如图,见解析;(2)∠EDF=∠B.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几何语言画出对应的几何图形;(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AED,∠AED=∠EDF,然后根据等量代换得到∠EDF=∠B.[详解]解:(1)如图,(2)∠EDF=∠B.理由如下:∵DE∥BC,∴∠B=∠AED,∵DF∥AB,∴∠AED=∠EDF,∴∠EDF=∠B.[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24.国家卫健委规定:中学生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4小时,某区对七年级学生“停课不停学”期间,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长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共分为四个层次:A.0~2小时;B.2~4小时;C.4~6小时;D.6小时以上,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绘制如图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参与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请补全条形统计图;(2)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层次D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3)若该区一共有3300名七年级学生,那么估计有多少名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不符合国家卫健委的规定.[答案](1)本次参与调查的学生共有200人,补全的条形统计图见解析;(2)18°;(3)估计有825名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不符合国家卫健委的规定.[解析][分析](1)用条形统计图中A层次的人数除以扇形统计图中A层次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出参与调查的学生人数,用总人数减去其它三个层次的人数即可求出C层次的人数,进一步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2)用D层次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再乘以360°即可求得结果;(3)用C、D两个层次的人数之和除以调查的总人数再乘以3300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1)30÷15%=200(人),C层次的学生有:200﹣30﹣120﹣10=40(人),即本次参与调查的学生共有200人,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2)360°×10200=18°,答: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层次D的扇形的圆心角是18°;(3)3300×4010200=825(名),答:估计有825名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不符合国家卫健委的规定.[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以及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属于基本题型,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上述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5.某铁件加工厂用如图1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铁片(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加工成如图2的竖式与横式两种无盖的长方体铁容器(加工时接缝材料忽略不计).(1)现有长方形铁片2014张,正方形铁片1176张,如果将两种铁片刚好全部用完,则可加工的竖式和横式长方体铁容器各有多少个?(2)把长方体铁容器加盖可以加工成铁盒.现工厂准备将35块铁板裁剪成长方形铁片和正方形铁片,用来加工铁盒,已知1块铁板可裁成3张长方形铁片或4张正方形铁片,也可以裁成1张长方形铁片和2张正方形铁片.问:该工厂充分利用这35张铁板,最多可以加工成多少铁盒?[答案](1)可以加工竖式长方体铁容器100个,横式长方体铁容器538个;(2)最多可以加工成19个铁盒.[解析][分析](1)设可以加工竖式长方体铁容器x个,横式长方体铁容器y个,根据加工的两种长方体铁容器共用了长方形铁片2014张、正方形铁片1176张,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设用m块铁板裁成长方形铁片,n块铁板裁成正方形铁片,则用(35-m-n)块铁板裁成长方形铁片和正方形铁片,根据裁成的长方形铁片和正方形铁片正好配套,即可得出关于m,n的二元一次方程,结合m,n,(35-m-n)均为非负整数,即可得出各裁剪方案,再分别求出各方案所能加工成的铁盒数量,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设可以加工竖式长方体铁容器x个,横式长方体铁容器y个,依题意,得:43201421176x yx y+=⎧⎨+=⎩,解得:100538 xy=⎧⎨=⎩.答:可以加工竖式长方体铁容器100个,横式长方体铁容器538个.(2)设用m块铁板裁成长方形铁片,n块铁板裁成正方形铁片,则用(35﹣m﹣n)块铁板裁成长方形铁片和正方形铁片,依题意,得:3(35)42(35)42m m n n m n+--+--=,∴n=65m﹣21.∵m,n,(35﹣m﹣n)均为非负整数,∴259mn=⎧⎨=⎩,203mn=⎧⎨=⎩.当m=25,n=9时,3(35)325(35259)19 44m m n+--⨯+--==;当m=20,n=3时,3(35)320(35203)44m m n+--⨯+--==.∵19>18,∴最多可以加工成19个铁盒.[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期中考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正数?A. 3B. 0C. 1/2D. 1/22.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A. 正数B. 负数C. 零D. 正数和零3. 下列哪个数是分数?A. 0.5B. 3/4C. 0.333D. 14.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3B. 2/3C. √2D. 0.255. 下列哪个数是整数?A. 1/2B. 0.5C. 3D. 0.3336. 下列哪个数是正整数?A. 0B. 1C. 1D. 1/27. 下列哪个数是负整数?A. 0B. 1C. 1D. 1/28. 下列哪个数是奇数?A. 0B. 2C. 3D. 49.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1B. 2C. 3D. 410.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0B. 1C. 2D. 4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5的绝对值是______。
2. 2的相反数是______。
3. 3/4的倒数是______。
4. 5的平方是______。
5. 2的立方根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解方程:2x 3 = 7。
2. 解不等式:3x + 4 > 11。
3. 解方程组:x + y = 5, x y = 1。
4. 解不等式组:x > 2, x < 5。
5.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3 + 4) × (5 2) ÷ 2。
四、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小明买了5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8元。
他付了5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五、附加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证明:对于任意实数a,a的平方总是非负的。
2. 解析几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 3),点B(5, 1)。
求线段AB的长度。
选择题答案:1. C2. D3. B4. C5. C6. C7. C8. C9. B10. C填空题答案:1. 52. 23. 4/34. 255. 1.2599210498948732(约等于1.26)解答题答案:1. x = 52. x > 33. x = 3, y = 24. 2 < x < 55. 13应用题答案:1. 找回的金额为1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10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4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确凿.()脑髓.()骊.()歌蝉蜕.()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1)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jiàn( )赏。
(2)那金光也就飞回来,liǎn( )在盒子里。
(3)他又转过脸来叮zhǔ()我。
(4)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shàn()笑。
3、解释加点词语。
(2分)(1)这是荒园,人迹罕至....。
(1)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4、根据短文填空。
(4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了的,()。
5、写一段话,试用一系列动词(最少三个)描述一个事件的过程。
(4分)二、古诗文阅读。
(13分)6、默写。
(3分)(1)山际见来烟,()。
(2)(),弹琴复长啸。
(3)(),任重而道远。
7、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3分)(1)伤仲永()(2)不能称前时之闻()(3)泯然众人矣()8、翻译句子。
(4分)(1)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9.简答。
(3分)仲永由一个神童变成“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三、阅读。
(43分)(一)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确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一①直窜到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到蜈蚣;还有斑蝥,倘若有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的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5分)10.第一段中“似乎”与“确凿”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11.请用第一段的语句来总结百草园。
(2分)12.“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3分)13.根据下列要求,分别摘录这段文字中的一个例句。
(6分)①写视觉的:②写听觉的:③写味觉的:④比喻句:⑤拟人句:⑥排比句:14.简要列举“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的事物。
(2分)(二)傅雷家书(12分)亲爱的孩子:你回来了,又走了;许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变化等着你,你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我们却是静下来,慢慢的恢复我们单调的生活,和才过去的欢乐与忙乱对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虚,——昨儿整整一天若有所失。
孩子,你一天天的在进步,在发展:这两年来你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又跨了一大步。
我愈来愈爱你了,除了因为你是我们身上的血肉所化出来的而爱你以外,还因为你有如此焕发的才华而爱你;正因为我爱你一切的才华,爱一切的艺术品,所以我也把你当作一般的才华(离开骨肉关系),当作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而爱你。
你得千万爱护自己,爱护我们所珍视的艺术品!遇到任何一件出入重大的事,你得想到我们——连你自己在内——对艺术的爱!不是说你应当时时刻刻想到自己了不起,而是说你应当从客观的角度重视自己:你的将来对中国音乐的前途有那么重大的关系,一②你走每一步,无形中都对整个民族艺术的发展有影响,所以你更应当战战兢兢,郑重其事!随时随地要准备牺牲目前的感情,为了更大的感情——对艺术对祖国的感情。
你用在理解乐曲方面的理智,希望能普遍的应用在个人的感情方面。
我的园丁工作已经做了一大半,还有一大半要你自己来做的了。
爸爸已经进入人生的秋季,许多地方都要逐渐落在你们年轻人的后面,能够帮你的忙将要越来越少;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靠你自己的警惕,自己鞭策。
你说到技巧要理论与实践结合,但愿你能把这句话用在人生的实践上去;那么你这朵花一定能开得更美,更美满,更有力,更长久!谈了一个多月的话,好像只谈了一个开场白。
我跟你是永远谈不完的,正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
你跟我两人的思想和感情,不正是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吗?清清楚楚的,我跟你的讨论与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与争辩。
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除了外界的原因没有能使你把假期过得像个假期以外,连我也给你一些小小的不愉快,破坏了你回家前的对家庭的期望。
我心中始终对你抱有歉意。
但愿你这次给我的教育(就是说从和你相处而反映我的缺点)能对我今后发生作用,把自己继续改造。
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
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
我相信你也是这样的。
爸一九五三年十月十三日晨15.第一段“正因为我爱一切的才华……珍贵的艺术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2分)16.为何说我的园丁工作已经做了一大半,还有一大半要你自己来做了。
(2分)17.为什么说“谈了一个多月的话,好像只跟你谈了一个开场白。
”(2分)18.曹操说“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
”傅雷说“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
”他们的话各自表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自己同别人的关系?(3分)一③19.尾段中写道:“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
”“这种境界”指的是哪种境界?现实生活中有这种体会吗?请你谈一谈。
(3分)(三)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是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也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功夫,他不管。
反正这费的功夫不是他的。
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
其余不吃的饮料,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16分)20.概括第一段内容。
加横线的词“明朗”还可以用哪些词来替代?(4分)21.你认为第一段刻画了鲁迅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22.概括第二段内容。
加横线的词“轻捷”还可以用哪些词来替换?(4分)23.第三段中加点的“之”指什么?鲁迅先生对写信字迹潦草什么态度?(4分)24.结合你学习生活,谈谈你对作业字迹潦草的看法。
(2分)四、作文。
(30分)你们的世界,有欢乐,有烦恼;有好奇,有想像;有探索,有思考……请你以“我们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一④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10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0分)1.为加点字注音。
(2分)哺.育()祈.祷()哽咽.()炽.痛()2.据拼音写汉字。
(2分)háo 叫怪dàn chà异屏zhàn 3.解释加点词语。
(2分)①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哽:②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摇篮:4.选择词语填空。
(2分)喧闹喧哗宽阔宽广①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②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的境界,平原无际。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写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
(2分)①画眉在树林边宛转的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②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6分)6.默写(2分)①叙述木兰路上行军的句子:②表明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7.多年来,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2分)8.填补古诗。
(2分)①峨眉山月半轮秋,②此夜曲中闻折柳,三、现代文阅读。
(44分)(一)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二①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我想他在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
(12分)9.文字选自课文《》,作者(),是()国小说家。
(2分)10.本文用第一人称写作的好处是:(2分)11.写出二三段中描写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句子,说说它们作用?(3分)12.小弗朗士看见普鲁士兵操练,想了些什么?看见布告牌前许多人,想了些什么?此时的小弗朗士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3分)1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林边宛转地唱歌”与全文的严肃气氛是否协调?(2分)(二)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好像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
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住了。
一屋的跺脚声。
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也乘机钻进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了下来。
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
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地望着他。
“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几十双眼睛在问。
“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
”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
脸上像有无数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冰块铁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
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
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
“到操场上去,站好。
”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
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衫。
衬衫紧裹着的他,更显得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