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陶艺艺术

合集下载

陶艺论文

陶艺论文

浅谈中国陶瓷艺术李照宇工科试验班(工学) 3130104748摘要: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

而在中国,陶瓷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品之一。

陶瓷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中国的陶瓷艺术也一直是颇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历经千年,仍盛而不衰。

本篇论文将从中国陶艺的发展历程,现当代陶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浅谈中国的陶瓷艺术。

关键词:中国陶艺文化;发展历程;现代陶艺。

正文:一、中国传统陶艺的发展历程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始了最原始的活动。

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仰韶文化的彩陶。

仰韶文化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用慢轮修整口沿,在器表装饰各种精美的纹饰。

其彩陶器造型优美,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画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

曾出土了像人面鱼纹盆这种艺术珍品。

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那便是黑陶艺术。

龙山文化采用快轮制陶技术,灰陶器面,不求无益的崇饰,全凭自身的黑色取胜,表面光亮如漆,器体薄如蛋壳,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孔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

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

对新时期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认识和反思

对新时期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认识和反思

34艺术论丛对新时期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认识和反思李宁中国艺术研究院摘要:陶瓷艺术在传统和现代的交织发展中,形成了“自然心灵”与“城市喧嚣”的鲜明对比,陶艺成为人们深刻感悟“天人合一”意趣的内在体验方式,中国现当代陶艺的未来发展应具有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不但要体现东方的意蕴和审美,还应有展现这个时代精神的现代性的思考。

关键词:现代陶艺;发展;反思现代陶艺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美国的彼得·沃克思、日本的八木一夫等是现代陶艺初始发展的代表人物。

在中国,虽然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悠远,但是现代陶艺的概念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传入中国,那时候中国的部分陶瓷艺术家才逐渐吸收国外艺术新的理念,在深厚的传统陶瓷艺术中寻找现代陶艺语言。

现代陶艺源起于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20世纪上半叶(主要是二战后)是西方现代艺术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正是西方传统文化价值观受到质疑的时期,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甚至音乐都产生了比以往更加巨大的变化,这种突破传统的理性精神、扬弃模仿论、建立新艺术观和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术上积极探索和试验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开启了道路。

中国现代陶艺的介入时间较晚,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前闭关自守,对国外文化了解甚少。

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和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的陶艺家早已在国际性的交流中,开始吸收和发展现代陶艺观。

我国进入现代陶艺的时候更多的是被吸收,被接受,被认同,就像是在细细的夹缝中生存。

回望我国现代陶艺发展的二三十年,最重要的依然是现代陶艺定位的问题。

此问题并不是影响中国陶瓷大国身份,因为全世界范围内,在传统陶瓷范畴里,中国陶瓷的历史“话语权”是世界公认的,而现代陶艺的影响力却微乎其微。

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在全世界陶瓷艺术中是具有很高的地位,这种地位是几千年来所积累的文化底蕴。

假设彻底离开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现代陶艺的未来发展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失去血脉关联和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我们应该清楚,传统陶瓷虽然对我国的陶瓷发展具有很强的积极作用,但是在现代艺术背景下,这种文化底蕴显得过于博大精深,封建传统的保守观念,使得很多精湛的技术过度隐私保护,形成单薄的发展,逐渐失去了创新和发展的动力。

揭示中国古代制陶技术的科学原理

揭示中国古代制陶技术的科学原理

揭示中国古代制陶技术的科学原理中国古代的制陶技术,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演进和发展。

古代陶器不仅在实用功能上具备了卓越的优势,还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制陶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

1. 陶土的选择和准备陶土是制作陶器的关键原料,古代陶工们对陶土的选择非常慎重。

他们通常选择含有高岭土、石英和黏土等成分的土壤。

高岭土富含铝和硅元素,有助于提高陶器的强度和耐磨性;石英则增加了陶器的抗冲击性。

黏土的粘合性可以让制作出来的陶器更加牢固。

在陶土的准备过程中,古代陶工们会将陶土与一定比例的水混合,并反复捏揉、搓揉,使之成为与手指贴合的糊状物。

这个过程中,水分的添加使得陶土颗粒之间形成了饱满的接触,从而增强了整个陶土的可塑性。

2. 釉料的制备和涂覆技术古代制陶技术中,釉料的制备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釉料是一种涂覆在陶器表面的保护层,不仅可以美化陶器,还能提升其防水性、抗氧化性和耐久性。

釉料的制备需要将合适的矿石或矿物与其他辅助物质混合研磨而成。

比如,青绿陶器的釉料主要由铜矿和黄铁矿相混合形成;青花瓷的釉料则是以含有钴元素的矿石为主要原料。

在涂覆过程中,古代陶工们运用特殊的刷子或喷枪将釉料均匀地覆盖在陶器表面。

他们对涂料的稠度和平滑度有着精确的掌控,并确保釉料的涂覆均匀一致。

3. 窑炉的设计和烧制过程在中国古代制陶技术中,窑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窑炉是烧制陶器的场所,其设计和结构直接影响了陶器的烧制效果。

古代窑炉通常由“坭烧”窑和“龙窑”等多种类型组成。

坭烧窑是一种小型窑炉,温度控制较为简单,适用于烧制普通的日常用陶器。

而龙窑则是一种大型的窑炉,具备更加精细和复杂的温度控制系统,用于烧制高质量的精美陶瓷。

在烧制过程中,古代陶工们掌握了烧制温度和烧制时间的重要性。

他们通过调节燃烧物料、通风和加热方式等因素,确保窑炉内的温度逐渐升高,让陶器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烧制。

这样做可以使陶器中的釉料和陶土充分反应,达到最佳的烧制效果。

浅谈中国现代陶艺文化发展中的不足及其解决方案

浅谈中国现代陶艺文化发展中的不足及其解决方案

浅谈中国现代陶艺文化发展中的不足及其解决方案作者:王芳来源:《佛山陶瓷》 2012年第5期王芳(江西省中共景德镇市委党校,景德镇333000)摘要:中国现代陶艺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在这种美好的前景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本文通过对中国陶艺和国外陶艺的全面分析比较,不但指出中国陶艺发展中的繁荣面貌,而且也指出了陶艺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从陶艺教育和陶艺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现代陶艺;国外陶艺;发展;解决方案1 引言中国陶瓷历史悠久,举世闻名。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始制造各类日用陶器。

时至今日,陶瓷文化依旧绵延不断。

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陶艺的交流和不断发展,陶艺的兴起已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语言,并且在艺术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陶艺的发展,严格来说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在这二十多年的历程中,前十年的发展是缓慢的,而后十年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

尽管如此,现代陶艺的发展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不断地完善、研究与探索,从而走出一条更好的陶艺发展路线。

2 中国现代陶艺文化形成的基础2.1国外陶艺文化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艺术在文化的浪潮中脱颖而出。

陶艺作为艺术领域中的一种语言,在国外艺术家们不断的交流和学习中,茁壮成长,陶艺便成为一种新的独特的艺术。

然而,任何艺术的发展演变从来都不是封闭的,必然受到国外艺术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时从根本上促成了我们艺术发展的路线。

陶艺在受到国外各种艺术运动、风格、思潮的冲击时,从而选择了一种全新的更为自由的表达方式。

现代陶艺便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此期间,国外一批从事陶艺创作的艺术家,他们曾花相当大的力气来从事陶艺创作,例如罗丹、高更、米罗等艺术家均从事过陶艺创作,他们尝试并实践着一种完全抛弃传统形式的制陶方式,以放任、自由、大胆的形式充分体现了粘土的率性表现:同时也展示了艺术家们不受约束、豪放的艺术思维。

中国陶瓷的论文

中国陶瓷的论文

中国陶瓷论文摘要:在国际社会中,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就是中国的象征。

的确,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

然而,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各个时代的文明遗物,成为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永世相传。

今天不少古窑遗址已得到了保护,但大部分仍处于自然状态,破坏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陶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核心文化之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加以重视并予以弘扬,让我们子孙后代知道“china”来自哪里。

论文关键词:陶瓷发展史发展前景正文:一:陶瓷简介陶瓷,众所周知,即陶器与瓷器的总称。

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

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

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

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

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

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

二:陶瓷的发展史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

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下面具体分析陶瓷的发展史。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陶瓷艺术PPT课件

中国陶瓷艺术PPT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史
陶瓷篇
1
前言
一、什么是美术 二、什么是工艺美术 三、工艺美术的门类
2
第一章 原始陶器
——陶器的起源 背景分析 中国美术的历史源头——史前社会 旧石器时代 已经有意识的装饰自己,表达原始的思维活动
新石器时期 史前美术清晰印象的主要来源
3
要了解造型艺术历史, 就必须研究打制石器 的造型和发展。旧石 器时代早期的先人们 还是从实用生产的要 求出发,对造型样式 有了一定的认识,初 步掌握了一定的造型 艺术。
33
商后期白陶雷纹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盛水器
殷 人 尚 白 , 白 色 在 商 代 礼 制 中 地 位 较 高
34
商代几何纹白陶瓿

35
原始青瓷鸟盖罐(西周)
所谓“原始青 瓷”,因当时制 瓷处于初创阶段, 产品还带有原始 性故名。在制作 上虽已用高岭土 为胎,但胎泥不 纯,淘洗不精, 施釉不匀,造型 纹饰单一,存在 诸多缺陷,看上 去古朴而又不精, 原始状特明显。
在南方盛产青釉陶,火度高,釉质较硬,是後 来发展青瓷的开端。
北方釉陶——铅釉——软釉 南方釉陶——青釉——硬釉
63
第四节 制瓷技术的成熟
东汉时,完成了由原始瓷向成熟瓷器的过渡,出现 了真正的瓷器。所谓瓷器一般都应具备以下几个条 件: 1、用瓷石或高岭土作胎体坯料。 2、在1300或以上的温度烧成。 3、在器物胎体上施釉,釉胎结合紧密。
7

陶器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具有重要的位置,是原
始时期的主要标志。因为它的出现,标明了新石器
时代的开始,是人类生产能力的一大进步。
8
第一节、彩陶 一、制作方法
将陶土过滤清洗,加以细砂与石粉末.因陶土含 铁,烧成后呈黄色或红色,再涂上天然的原料, 最后把表面呀磨亮.

陶艺的简单介绍

陶艺的简单介绍

陶艺的简单介绍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

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一,陶艺概述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由于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

二,陶艺历史源流中国传统陶艺制作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仍盛而不衰,历朝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一步,时代风尚的不同,审美观的变化,在陶艺中反映得十分突出,国内外许多学者、艺术家都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陶艺的研究。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这门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于一身,凝聚着中华民族审美历程的传统陶艺的研究,往往停留在美术造型及装饰技法上,这不够全面,研究中国传统陶艺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立足于总结中国传统陶艺及其制作工艺和装饰工艺的优良传统。

“传统”不属于旧规范化的别称,而是意味着一种工艺和艺术体系的特征。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特性,反映到陶艺上并产生独特的民族风格,这种民族风格以其特有的工艺技术和艺术形式,显示它自已的风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东方文化的典范。

中国传统陶艺所特具的东方艺术的情韵风格,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她仍扎根于人民之中,集中了无数陶艺前辈的智慧和创造力,经过历史不断的锤炼,然后形成为优良传统,它贯穿着民族性格,民族感情体现了民族审美意识的共同特性,代表着民族的精神实质。

中国的陶艺前辈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和形成了一套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多种的工艺技法。

正是这一套制瓷的优良传统,历代相传,不断发展,使得中国陶艺几千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世界文化起着深远的影响。

陶艺的发展伴随着陶瓷的产生而发展,首先是满足人类自身实用功能的需要,同时在实用的基础上,通过造型装饰和泥釉火焰又寄托着原始的朴素美,继而发展为实用和欣赏兼备的民间艺术品。

陶文化论文六篇

陶文化论文六篇

陶文化论文六篇陶文化论文范文1由于创与消费者均主要集中于青年群体当中,“卡通化”陶艺的价格普遍偏低,仍有很多具有类同于玩偶的性质,因而大多数的“卡通化”陶艺作品是小型陶瓷雕塑,包括人物和动物题材,很多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各类卡通动漫影视片。

这些小型“卡通化”陶瓷雕塑作品大多形态生动可爱、造型夸张变形,极富有童真童趣和生活情趣,多幽默诙谐,令人忍俊不禁,其中有部分作品立意较为深刻,能够引起观者对人生、对世界深化思索。

除了各类小型“卡通化”陶瓷雕塑与玩偶以外,很多“卡通化”陶艺与生活陶瓷相结合,形成各种多姿多彩的“卡通化”生活陶艺。

与一般日用瓷相比,大多数“卡通化”生活陶艺系手工制作,创作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不受一般日用瓷各种设计法则的约束,自然、清爽、新奇、朴实而具有创意性。

在“卡通化”生活陶艺作品中,卡通形象以各种方式与茶具、餐具、饰品、花盆等结合在一起,并且装饰手法也呈多样化进展趋势,如实行像生、捏雕、刻画、彩绘等,结合形式多样,布满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想象力和共性化创意。

这些“卡通化”生活陶艺表达的不仅仅是儿童化的动漫形象,表达的更是一种生活情调与态度,特殊是对于调整和缓解都市白领阶层的工作、生活压力具有突出功能,营造出一种令人温馨愉悦的氛围。

虽然“卡通化”陶艺进展势头日渐迅猛,但由于其进展历史还很短,可以说尚处在尝摸索索的试验性阶段,因而还远未摆脱非主流的地位,这明显与其进展状况和将来前景不相匹配。

在各类陶艺展览和学术研讨中,“卡通化”陶艺均未能占据一席之地,当然,这与其本身进展还不够成熟与完善有亲密关联。

“卡通化”陶艺所表达的仍主要为西方审美形式与内容,因而,“卡通化”陶艺创需要在将来的进展中努力寻求公众认知和机遇,其首要需解决的是本土文化的表达问题,即如何使“卡通化”陶艺脱离或减弱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更多地具有民族文化气息。

另外,“卡通化”陶艺目前还主要处在表层进展中,注意于外在形体的直观视觉表现上,普遍还没有触及和揭露隐蔽于外在卡通形体之后的深刻社会、文化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t Introduction艺术导论论文名称:论中国陶艺艺术论中国陶艺艺术浅谈中国古代与现代的陶瓷艺术风格姓名韦宣孟年级班级通信2009级02班专业通信工程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2011 年6 月1 号摘要中国陶瓷艺术由于几千年的深厚传统模式导致现代陶艺起步较晚,而一些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开始了近现代陶艺的发展。

文章顺着构成艺术的发展脉络,探寻现代陶艺的变化,通过现代陶艺家的作品体味几何抽象艺术渗透其间的魅力;以时间为线索,去窥探现代陶艺是怎样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中接纳和吸收了构成艺术。

构成艺术的概念和语言逐渐渗透到陶艺的每一块领域,始终是现代陶艺的精神土壤。

关键词:构成艺术艺术风格现代陶艺精神土壤ABSTRACTChina ceramic art due to the deep traditional model for thousands of years caused modern ceramic startting evening, and some western countries as early as in 1920s to 1930s began modem ceramic development. The art of developmental context along constitute modern ceramics, explore the changes, through the works of modern ceramists geometric abstract art taste of meantime infiltration charm; As a clue, in time to see how modern ceramics is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 transition of acceptance and absorbed constitute art. Constitute the concept of art and language gradually permeate each piece of pottery art field, is always the spirit of modern ceramic soil.Key: Constitute art Art style Modern ceramic Spirit soil中国素来以“瓷国”著称,具有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对世界的陶瓷艺术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陶瓷的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同时也伴随着人类审美水准的提高,科技中有艺术、艺术中有科技。

陶瓷的产生,首先考虑的是满足人类自身实用功能的需要,同时在实用的基础上,通过造型和装饰又寄托着原始的朴素美,继而脱离实用功能,从纯精神的情感的需要为出发点,另僻一条纯艺术的道路。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

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

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

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

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

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

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

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现代陶艺是现代文人用现代的审美观念,采用可塑性很强的土质,直接手工成型或用一定的科学手段辅助成型,经火焰烧成后形成一种硬性的、永不变质的一种陶艺。

陶艺有原作陶艺,有产业陶艺。

产业陶艺是指通过模具或机械的手段能大量或批量生产同一造型或画面的陶艺产品。

目前这类产品在国内有所发展,有一定的市场,因为可以价廉物美。

原作陶艺系指直接用陶土、瓷土手工成型、加工、烧成或烧成后再行加工多次烧成的单件作品。

古代陶艺艺术一、汉代陶塑艺术风格中国古代陶塑艺术的出现虽然晚于日用陶器,但是,从雕塑艺术发展史来看,它乃是中国古代雕塑的前躯。

陶塑艺术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一直至唐代,不仅佳作连年问世,而且高峰迭起。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新石器时代直至汉唐的陶塑艺术,代表着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流。

汉代时期的陶塑艺术,在我国陶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无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开创了新的局面。

汉代前期,陶塑艺术明显继承了秦代陶塑艺术风格,型体比较高大,注重细节雕画的质朴,形象生动逼真,具有明快洗练的写实风格。

在题材上,就地下出土的陶俑所见,多为军阵场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汉的时代特点。

西汉中后期,反映追求生活享乐的各种陶塑在墓葬中普遍发现。

陶塑艺术出现了新的风貌,注重体现总的精神,整体感强,取大势去繁缛,用高度概括的手法来表现。

东汉陶塑艺术,较前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陶塑的题材更加广泛。

正因为汉代陶塑具有鲜明的写实风格,所以它不仅具有艺术欣赏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为研究汉代社会经济生活及阶级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汉代陶塑简朴豪放的造型,不仅开拓了作品内在的容量和其外的蕴义,而且作品显示出一种一往无前的力量和蓬勃旺盛的生机。

二、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艺术风格随着历史的变迁,景德镇制瓷历史的宋景德年间迎来了辉煌的声誉,但景德镇瓷业真正迈向历史高峰则应始于明代。

明代是景德镇民窑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景德镇作为商品大量远销国外的时期,尤其在明代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明代民窑逐渐摆脱封建桎桔的束缚,这使得民间大量烧造瓷器远销各地成为可能。

这一时期,青花瓷成为明代景德镇民窑陶瓷生产的主流,可以说青花瓷印证了明代景德镇民窑发展的痕迹。

“青花”在中外陶瓷史上,以特有的纯净、朴素、大方、幽雅的艺术效果和质感美博得全世界的赞誉。

它采用一种含氧化钴的单纯青色料描绘在瓷坯上,再施以透明自釉,经1300度高温焙烧而成。

青花具有中国国画的笔致韵味,由于它是用毛笔把图像直接抒画在瓷器的坯体上,烧成后会在洁自光润的瓷面上,透出青色的国画般的艺术效果,而且青自相映,幽靓苍翠,极富艺术魅力。

青花瓷由于有官窑生产和民窑生产,艺术风格也不完全相同,尤其是民窑生产的中、低等级的民窑青花瓷,其装饰风格更是表现泼辣,大胆奔放。

纵观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特色的形式与发展,以及明代陶瓷生产的基木面貌和发展状况。

可以看出,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不仅为景德镇现代陶瓷艺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它那奔放、典雅、秀丽的艺术特色激发了世界陶瓷艺术爱好者的共鸣。

“悠悠岁月,漫漫瓷路”。

景德镇民窑的辉煌不只是代表过去,它更激励了我们这一代青年陶艺爱好者去探索,去追求更高的艺术高峰。

现代陶艺艺术一、中华陶与陶瓷艺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不断有新的陶瓷生产基地崛起。

面对这种现状,“中华陶”意识到,要想生存发展,要想让陶瓷艺术焕发新的生机,就是必要进行改革,把现代社会的流行时尚元素融合到陶瓷艺术中,使其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大众审美观和品位,更能迎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

“中华陶”携手众多陶艺美术大师,将陶瓷艺术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相信经过“中华陶”融合传统工艺和现代元素打造全新陶瓷艺术必将走向一个新的高度,引领全新的时尚潮流。

二、中国山东无棣海瓷艺术海瓷又称贝壳瓷,即将精选海洋贝壳特殊加工后,结合长石、石英等材料,经过高温多次烧制而成。

由于海瓷原料贝壳中含有珍珠成分,因此海瓷具有胎质纯净、釉面光润、光泽柔和、如脂似玉的独有特点,显现出普通瓷所无法具有的风采和神韵。

海瓷用料十分考究,工艺极其复杂,成型难、易烧裂、生产难度大,所以成品非常珍贵。

当代陶艺艺术中国当代陶艺起步较晚,但是中国的当代陶艺家们并没有裹足不前。

正如当代美术批评家皮道坚所说,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已经成为“蕴涵着中国当代心理结构和集体无意识层面丰富内容的…文本‟,成为世纪末中国心灵史的一段索引。

” 表现现代人对理想的追求、人性的思索和人生的感悟,这种审美价值的阐述面对的是作为个体存在的艺术家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对于以拉坯造型的陶瓷器而言,熟练陶瓷工人按照设计图纸或成品制作的作品在技术层面而言,也许能做到无懈可击,但是这类作品却不能算真正的艺术品,真正的艺术品表达的是人意识的流动,以及对于自身生存社会的认知。

当代器形陶艺作品的创作在塑形方面已经摆脱了纯粹的实用功能,转向心灵的倾诉。

有许多现代陶艺家对器皿类陶艺情有独钟,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段来表现器皿陶艺的魅力。

东西方当代前卫陶艺虽然起因不同,却殊途同归——抛弃固定造型风格的程式,追求不带任何功能要求的纯粹化的形态。

陶瓷器作为一种可触的艺术具有了独立的品格现代原作陶艺,既不是宫廷艺术、文人艺术,也不是现代工业设计。

它是用现代艺术观念来表现一种纯精神和情感的、个性化很强的纯手工原作陶艺;它可以说是民间陶艺的延续的发展,是现代艺术和民间艺术的综合体现;它重新恢复自由、奔放、纯朴、天趣的艺术风格;它重新肯定手工的价值;它放宽了对材质的运用范围和对泥土本质的探求;它不拘一格的追求更多的表现手法;更重视火焰的神秘作用和偶发性的肌理效果。

它是民间陶艺之光,是回归意识的反映,是二十世纪现代审美的体现。

也可说是寻找失落了的民间陶艺的质朴情感和语言以补充、丰富和刺激现代陶艺的新语汇。

当代陶瓷的陶艺艺术,都不把实用当作主要功能,更多注重的是它的艺术性。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现代艺术理论的语言来规范它们。

当然,类型并不代表风格或艺术流派,它只是对现代陶艺在形式、题材、内容和主题上的综合考察。

而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去细分,未来必然会被当代陶瓷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综上对中国古代,现代和当代的陶艺艺术的鉴赏,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陶艺艺术对人民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而陶艺艺术也同时影响着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人民的生活与陶艺艺术是息息相关的!附录一精美的中国陶艺:唐三彩景德镇瓷器附录二长沙理工大学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独立思考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院与班级: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09-02班论文作者签名:2011年6 月1 日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