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8美国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二战后美国各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启示

考点:二战后美国各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启示1.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2.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利用科技创新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要调整经济政策,防范经济危机;注意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合理配置;要有稳定的国内环境等。
例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①新经济时代②迅速繁荣时期③持续调整时期④危机和滞胀时期A.④①②③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②④③①答案:D解析:题中所述的发展时期,具体时间分别是:①新经济时代——20世纪90年代;②迅速繁荣时期——20世纪50—60年代;③持续调整时期——20世纪80 年代中后期;④危机和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
故选D。
例题2下列图表中,最能反映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答案:A解析: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总体上是发展上升,但20世纪70年代出现危机,进入滞胀时期,经济发展下降,之后再缓慢回升,图示A反映了这一状况,故选A。
1.以下表格反映的是战后哪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A.美国B.中国C.日本D.苏联2.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处于()A.持续发展时期B.危机时期C.调整时期D.新经济时代3.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国际地位的提高B.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政治经济实力大增D.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创造经济发展环境4.分析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以下说法不相适应的是()A.要利用高新科技推动经济的发展B.要不断地调整经济政策C.要实现从农业到工业发展的转型D.要有稳定的国内环境1.【答案】A【解析】。
表格所述的是美国在二战后的经济发展情况,答案A。
2.【答案】C【解析】。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美国经济处于调整时期,答案C。
3.【答案】B【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使经济快速发展。
九年级历史下册8、9课知识点

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一)战后的繁荣(五六十年代)1.原因1)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
2)大力发展(),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3)改善从民生活,创造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
2.表现:经济持续发展,()和()发展迅速。
二)危机和调整(七八十年代)1.原因1)1974-1975年,受经济危机严重打击。
2)80年代受到()的困扰,债务负担加重。
2.表现:70年代,经济地位下降。
80年代中期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三)新经济的出现(九十年代)1.原因1)改革()。
2)加大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力度。
3)促进以()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4)完成了()的技术改造。
2.表现:经济逐渐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和()。
9课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一)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1.表现:50年代初,各国经济已恢复到战前水平。
20世纪60—70年代,西欧经济()。
2.原因1)()为了对付苏联给予西欧大量援助。
2)发挥高素质()优势。
3)采用最先进的()。
4)制定恰当的()。
5)20世纪60年代,“”成立,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二)欧盟的成立1.时间:()年2.一体化措施1)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
2)成员国内部人员、()、货物自由流通。
3)力求()和()等方面步调一致。
3.作用1)成员国之间()、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
2)提高国成员国的国际地位。
三)日本经济的发展1.原因1)进行社会改革,推行()政策。
2)美国的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3)制定了适当的()。
4)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发展( )和科学技术。
5)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政策。
2.表现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经济持续(),成为世界第()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70年代日本经济受到经济危机打击,发展速度减缓。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的欲望开始膨胀,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8课__美国经济的发展[1]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8课__美国经济的发展[1]](https://img.taocdn.com/s3/m/a5f5e3e4551810a6f424860f.png)
最主要原因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美国利用自己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优势, 十分重视并将原本为军事服务的高科技,大量应 用与民用工业领域。结果,一方面促进了传统行 业的技术改造,使其得到升级换代。另一方面造
就了一批新兴行业,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
率,还引导了世界工业发展的走向。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范例
D.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局面
A.发展速度放慢,出现严重经济危机 B.开始复苏和繁荣
C.经济实力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D.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4.(2010·湛江中考)以下表格反映的是战后哪个国家经 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A ) 历史时期
20世纪五六十年 20世纪70年代
经济发展情况
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西部和南 部发展尤为迅速。
福尼亚库比提诺,1977年,发售最早的个人电脑Apple II。核心业务是电子科
技产品。
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
威廉·亨利·盖茨(William Henry Gates III)简称比尔·盖茨(Bill Gates)。微软公司创始人、前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2008年6月27 日,辞去微软行政主席一职,同时将自己的580亿美元(约合4530亿元人民币) 财产,全数捐给名下的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新经济的出现
时间: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原因: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 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 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认识: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时 期 表 现 ( 特 点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详细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8课美国的经济发展【教学设计说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涉及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学习与分析,又包含对历史现象的理解与记忆,内容丰富,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比较灵活。
本套教学方案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层层设问的方式开展教学过程。
通过图表、数据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通过教材中的动脑筋,引导学生探究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课标精解】1、通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2、通过列表、制作示意图,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认识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从而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领会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优势。
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促进美国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带动世界经济发展,从而使经济的发展变化成为二战后世界变化的主导力量。
【学情分析】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等都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多变性、复杂性和特殊性。
逻辑思维能力已经较强,教师在教学中重在培养学生理性学习思维。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此课离现代的时间较近,学生对有些内容和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了一些零星了解。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2、方法与过程:通过列表、制作示意图,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从而使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并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 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3月 革命任务:推翻沙皇统治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推翻了沙皇统治,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并存的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二、十月革命 1、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④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便于组织和发动。
⑤俄国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2、时间与领导人:1917年11月; 列宁 3、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4、革命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6、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7、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8、巩固新生政权措施:P3最后一段 9、历史意义:P5 三、苏俄三年国内战争(理解) 时间:1918—1920年 措施:①加强红军建设;②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果: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内容:P5小字 ②作用:为战胜国内外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奠定了经济基础思考: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而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灵活运用,故我们在学习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经济:实行新经济政策 ①原因: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②时间与领导人:1921年,列宁 ③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④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⑤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经济,制定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自己国情的政策。
历史人教九年级下册《美国经济的发展》教案2

《美国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总体特点和原因)以及分阶段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原因等。
通过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特点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论的能力;通过列表,制作示意图,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原因时采用分析和联系的方法组织教学,因为对于美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原因,都和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关,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针对美国战后五十多年经济发展的总体原因和特点采用讨论的方法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为直观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通过列表、制作示意图,采用图表法组织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战后美国经济发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从而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领会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战后美国每一个阶段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2)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基本特点和原因。
对本课教学重点的处理,可以突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或是突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教学难点:(1)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解:美国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既受基本矛盾的约束,以受制于政治形势。
战后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2)对“通货膨胀”、“新经济”等概念的理解。
针对难点可结合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分别突破。
教学方法:分析法联系法讨论法图表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教案、制作好课件、调试好多媒体、设计好教学环境。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世界历史第⼆册第1课、俄国⼗⽉⾰命[知识要点]⼀、新时代的曙光1.“⼆⽉⾰命”爆发背景:第⼀次世界⼤战给俄国⼈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时间:1917年3⽉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局⾯:建⽴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府并存。
2.“⼗⽉⾰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爆发:1917年11⽉6⽇晚,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2)胜利:1917年11⽉7⽇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1917年11⽉8⽇凌晨,攻占冬宫特征:中⼼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3)政权:建⽴世界上第⼀个⼯⼈⼠兵苏维埃(⼈民委员会)3.苏维埃政府采取的⾰命措施(1)政治上,建⽴新型的⽆产阶级专政。
(2)经济上,将银⾏、铁路、⼤量⼯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3)外交上、同德、奥匈议和,退出第⼀次世界⼤战。
4.三年卫国战争,巩固⽆产阶级政权1918——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涉和国内的反⾰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个⽆产阶级政权。
在此期间,苏联⼀⽅⾯实⾏了“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加强红军的建设,这两项措施对于苏联取得胜利具有决定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实⾏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中的粮⾷和其他农产品,对中⼩企业实⾏国有化,取消⾃由贸易。
5.⼗⽉⾰命的历史意义(1)俄国⼗⽉社会主义⾰命是⼈类历史上第⼀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命,世界上第⼀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了。
(2)⼗⽉⾰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的解放⽃争。
[难点解析] 中国⾰命与俄国⾰命对照1.⼆⽉⾰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命)2.⼗⽉⾰命领导者是(列宁),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性质是(⽆产阶级⾰命)3.⼗⽉⾰命的特点是(中⼼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4.⼈类历史上第⼀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命是(⼗⽉⾰命)。
九下历史第1-10课知识点(含答案)

九年级(下)世界历史复习提纲姓名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课:俄国十月革命1、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1917年11月。
领导者:列宁。
性质:无产阶级革命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
十月革命的特点是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
意义:见9下书5页。
3、在三年国内战争期间,列宁在经济上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代替了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
2、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结果: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1922年底,苏联成立,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5、苏联第一五、二五计划的时间是:1928-1937年。
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6、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苏联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形成,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模式弊端见9下书10页。
7、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两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中国的影响: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2、华盛顿会议(1919—1922年)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8.美国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 下册
目标引领
1、了解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及 原因。
2、认识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 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领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自主预习 展示自我
快速阅读教材P48-P51,完 成导学案课前预习部分。
五、六 十年代
个非常年轻的国家,但同时又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思考: 前面学过的那些历史事件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3.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4.通过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促进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
达标检测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B
6
D
7
1.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对我国今天的经济
建设有何启示?
合作探究
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重视科技、教育; 积极改造传统产业; 改善民生,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合作探究
2.美国从建立到今天,仅有2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美国是一
1.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8
A
9
A
10
A
1
D
2
C
3
C
4
C
5
题号
答案
D
D
A
A
D
信息高速公路
背景
1.1929年经济危机的打击。 2.希特勒建立法西斯组织纳粹党。
法德 国 西 斯 势 力 的 猖 獗日
本
建立: 1933年希特勒上台标志着德国法西斯正式建立。
1.通过“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取缔一切政党。
对内 2.加强思想控制,焚毁进步书籍。 政策 独裁
3.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对外: 侵略扩张。 影响: 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1.1929年经济危机的打击。 背景 2.日本军部逐步控制政权。 建立: 日本军部在对外扩张中,逐步建立法西斯专政。 政策: 对内专制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影响: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表现: 繁荣 1.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原因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3.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美 表现:经济发展缓慢。 国 七、八 1.美国经济发展中的弊端日益显露。 十年代 原因 2.石油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地位下降。 经 3.债务负担加重,制约了美国经济发展。 济 的 表现:进入新经济时代。 发 九十 特征:信息化、全球化。 1.进行了社会经济改革。 展 年代
2.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 原因 高新技术的发展。 3.完成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1.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对我国今天的经济
建设有何启示?
合作探究
2.美国从建立到今天,仅有2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
美国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但同时又是世界上实力最
强大的国家。思考:前面学过的那些历史事件推动了美 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