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十一的网购心理调查报告
从“双十一”网购现象探析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

从“双十一”网购现象探析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1. 引言1.1 1. 背景介绍在当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购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消费方式。
而“双十一”作为全球最大的网购盛事,更是深受大众喜爱,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参与。
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来说,“双十一”网购更是成为了他们消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在线购物的新兴方式,“双十一”网购已成为了中国消费者“败家”的代名词。
每年的11月11日,各大电商平台都会推出大幅度的促销活动,吸引着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涌入网购的世界。
据统计,2019年“双十一”当天阿里巴巴旗下天猫的成交额超过了2684亿元,而京东也刷新了自己的销售纪录。
而在这疯狂的购物浪潮中,大学生群体则是一个相当活跃的参与者。
他们通过“双十一”网购来满足自己购物的欲望,同时也因为促销力度大而感到物超所值。
但在这背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又究竟是怎样的呢?1.2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在“双十一”网购现象中的消费心理,揭示他们在参与网购活动中的态度、心理动机以及受到网购影响的消费观念变化。
通过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特点与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大学生在网购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同时探讨对其消费心理的启示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研究还意在为大学生消费心理的研究提供更深层次的探讨,为制定针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和消费教育提供参考。
通过对“双十一”网购现象进行细致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特点,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数据和建议。
2. 正文2.1 1. “双十一”网购现象分析双十一,源自中国的网络购物节,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购物节之一。
每年的11月11日,无数消费者涌入各大电商平台,抢购各种商品,刷新销售纪录。
这一现象不仅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也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行。
双十一网购现象的背后是电商平台为了刺激消费、促进销售而推出的促销活动。
双十一 购物季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双十一购物季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在这个物质极度丰富的时代,各种节日逐渐与商业结合,成为推动消费的力量。
其中,双十一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购物节,已经成为了人们热衷的购物季。
本文将以心理学为视角,对双十一购物季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进行分析。
一、满足需求与攀比心理双十一作为一场大规模的购物盛会,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购物季的诱惑主要体现在满足需求和攀比心理两个方面。
首先,双十一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品选择,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及娱乐的各种需求。
无论是生活用品、电子产品还是衣物鞋帽,都能在购物季中找到心仪的商品。
这种供应的充足性激发了人们的购买欲望,迫使他们参与到购物狂欢中。
其次,双十一中的促销手段也引发了人们的攀比心理。
众多购物平台竞相推出限时抢购、满减优惠等促销活动,消费者通过争分夺秒地购买,不仅能够满足自身需求,还能在朋友圈、社交媒体上炫耀自己的购物成果。
这种攀比心理强化了购物的社交属性,加深了人们的参与意愿。
二、囤货心理与购物狂热双十一购物季不仅是满足日常需求的机会,更是一个让人们痴迷的购物狂欢。
囤货心理成为了这场狂热的重要推动因素。
囤货心理是指消费者主动地超出实际需求购买商品,以应对未来潜在的需求或者享受购物的快感。
双十一作为一年一度的购物峰会,不少消费者会提前准备购物清单,通过预购或者囤货的方式,确保自己能够在双十一当天购买到心仪的商品。
这种囤货行为不仅是对商品的储备,更是一种向时间与机会说“不”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受到购物季的特殊魅力。
购物狂热是囤货心理的最终体现。
受到双十一购物季的影响,消费者在活动期间常常陷入购买冲动,不追求实际需求,而是追求短暂的满足感。
疯狂的购物行为背后是购物欲与物质欲的共同作用,对于某些人来说,购物已经成为一种心理寄托,通过购物来追求情感的满足。
三、打折陷阱与消费焦虑尽管双十一购物季给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快乐,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打折陷阱和消费焦虑成为消费者头疼的问题。
打折陷阱是购物季常见的现象之一。
从“双十一”网购现象探析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

从“双十一”网购现象探析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双十一”购物节作为中国最大的网购狂欢节,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消费者涌入各大电商平台进行购物。
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他们是“双十一”购物节的主力军之一,他们在这一天放大了自己的购买欲望,疯狂地追逐着各种促销优惠。
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心疼的消费压力,更是因为他们对于网购的便捷和快感渴求,同时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心理。
一、消费观念的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于消费观念已经有了巨大的转变。
相比之前的节俭和储蓄观念,如今的大学生更加倾向于追求享受和快乐。
他们不再对价格敏感,而是更加关注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体验。
“双十一”网购节这种大规模的购物狂欢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满足自己渴望享受的最好时机。
二、社交需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更加渴求社交网络的认可和赞同,而“双十一”购物节正好给予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
购物成为了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生活品味和消费能力的手段,更是一种社交的方式,通过分享自己所购买的商品和经历获得别人的点赞和评论。
这也成为了大学生群体追逐“双十一”购物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心理上的满足感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购物成为了他们缓解压力和调节情绪的一种方式。
而“双十一”购物节给予了他们释放购物欲望和得到心理上满足的机会,通过购物来弥补生活中的一些遗憾和不足,消磨时间和增加快乐感。
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网购的体验是一种消费和愉悦的体验,是一种当下的快乐满足。
四、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与传统的购物模式相比,“双十一”购物节给予了大学生更多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选择。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挑选到更加符合自己心意的商品,而不再像传统商场只能被动地接受商品的摆放和选择。
在电商平台上面的商品下单、支付都实现了全程的自主操作,更加符合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消费需求。
五、购物体验的便捷性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一代人,他们对于网购的便捷性已经深入骨髓。
“双十一”消费者网购特征分析

“双十一”消费者网购特征分析双十一,是中国的电商盛典,也是全球最大的网络购物节日。
每年的11月11日,无数网购爱好者涌入各大电商平台,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迎接这个属于自己的购物狂欢节。
在这一天,无论是大型电商平台还是小型电商网站都会推出大幅度的促销活动,吸引大众的眼球和钱包。
双十一仅仅是一个日期,真正的双十一,应该是从双十一前一周,乃至双十一后一周的时间里,购物神助攻从上线到下线,不到一秒钟一单的状态。
这种消费热情,也揭示出了一些消费者网购的特征。
一、消费者购买意愿强烈研究显示,双十一期间网购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意愿非常强烈。
大量的优惠活动、限时抢购等促销方式,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诱发他们购买冲动。
而随着电商平台越来越频繁的促销活动,大家对于网购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使得他们更愿意在双十一当天将自己想买的商品以极低折扣的方式买下来。
消费者对于优惠商品的需求和内容是多方面的。
对于有需求的商品,消费者通常会提前做好选购目标,针对性地进行浏览、筛选,然后在双十一当天迅速下单;而对于无明确需求的商品,消费者可能会借助双十一的促销力度,进行冲动消费。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了解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和购买心理是极为重要的。
二、消费者偏好品类齐全双十一的消费者网购特征之一是偏好品类齐全。
在双十一这一天,各大电商平台会集中推出各类商品的促销活动,这些商品涵盖了家居用品、电子产品、服装鞋帽、化妆品、食品饮料等多个品类,可谓种类繁多。
消费者可以一站式购物,买到自己需要的各种商品,而这恰恰也符合了他们的购物习惯和消费特征。
在这个层面上,电商平台需要根据不同商品的受欢迎程度,进行相应的营销策略。
对于热销商品,可以在双十一当天进行限时抢购和大幅度促销;而对于低销量商品,则可以通过搭配销售等方式,进行有效推动。
这些策略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销售目标。
三、消费者偏好趋向低价优惠在双十一这一天,消费者对于低价优惠的偏好表现得尤为明显。
关于双十一的调查报告

关于双十一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与目标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购物盛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消费者们纷纷涌入各大电商平台,享受前所未有的优惠与折扣。
然而,随着这个节日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种问题也逐渐浮现。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消费者在双十一购物节的行为、态度和体验,挖掘潜在问题,为电商平台提供改进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本次调查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涵盖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购买品类、购买渠道、支付方式以及对双十一促销活动的评价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消费者购物习惯与态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消费者表示会在双十一购物节购买商品,其中近70%的消费者会提前关注并收藏商品,以便在活动开始时迅速下单。
此外,消费者对双十一的期待主要集中在价格优惠(75%)、商品品质(65%)和快递速度(50%)等方面。
2. 购买品类与渠道调查发现,服装、电子产品和美妆产品是消费者在双十一最热衷购买的品类。
同时,超过80%的消费者会选择在综合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等)进行购物,而近70%的消费者会选择在社交电商平台(如拼多多、微信等)进行购买。
3. 支付方式与安全调查结果显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最受欢迎的支付方式,分别占比75%和60%。
然而,在支付安全方面,仅有45%的消费者对双十一促销活动的支付安全感到满意。
4. 对双十一促销活动的评价调查发现,尽管消费者对双十一的价格优惠和购物体验表示满意,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反映存在虚假促销、商品质量问题以及售后服务不佳等问题。
此外,超过60%的消费者认为双十一的促销活动过于复杂,难以理解。
四、建议与对策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简化促销活动规则:为了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电商平台应尽量简化促销活动规则,避免让消费者感到困惑和不满。
2. 加强商品品质监管:电商平台应加强对商家和商品的监管,确保商品品质与价格相符,避免出现虚假宣传和商品质量问题。
从“双十一”网购现象探析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

从“双十一”网购现象探析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双十一”网购节已经成为了中国年度最大规模的购物狂欢节。
每年的11月11日,无数的消费者会蜂拥至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在这一天内疯狂购物。
而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人群更是“双十一”网购热潮的主力军。
他们对网购的依赖和偏好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双十一”网购现象切入,探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年轻一代的消费行为。
一、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平台的兴起,网购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要消费方式之一。
而对于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来说,网购更是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相比传统的线下购物,网购更加便捷、快捷,且商品种类繁多价格透明。
特别是在“双十一”这种大型促销节日,电商平台为了吸引消费者,会推出各类优惠活动和折扣商品,这更是刺激了大学生们进行网购的欲望。
大学生群体都是年轻人,他们热衷于追求时尚潮流和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而网购平台上所能提供的海量商品且更新快速,满足了年轻人对于潮流时尚的追求。
再加上诸如快递配送和方便支付等便捷服务的提供,使得大学生选择网购而非传统购物方式成为了一个自然的选择。
二、消费观念的转变与消费心理的塑造当代大学生对“双十一”网购的热情,其背后其实反映了他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心理的塑造。
现代社会的个性化消费观念深深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以前,人们的消费习惯主要是受家庭传统观念和社会风气所制约,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们拥有了更多的消费自由权。
他们更加强调个性和独立,对于商品的选择和消费需求也更加注重所谓的“个性定制”和“专属定制”,这与网购所提供的海量优质商品和个性化服务是高度契合的。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也受到了社交平台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秀”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
无论是美食、旅游还是购物,年轻人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获得他人的点赞和认可。
双十一电商促销中的用户购物心理分析

双十一电商促销中的用户购物心理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双十一购物节已经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线上购物活动。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数用户涌入电商平台,纷纷参与各种促销活动,购买自己心仪的商品。
而双十一电商促销中的用户购物心理成为了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通过分析用户购物心理,以揭示双十一电商促销中买家的行为原因和动机。
一、购物欲望的激发电商平台在双十一期间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例如折扣优惠、限时抢购、满减等等。
这种促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用户的购物欲望。
许多用户会看中商品的低价和优惠,心生购买的冲动。
特别是那些平时有购买需求但一直等待合适时机的用户,往往会在双十一这个“大鱼吃小鱼”的购物节里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机会。
二、团购心理的作用双十一电商促销期间,除了各种商品的折扣优惠,还存在许多团购活动。
用户之间可以组队进行拼团购买,享受更低的价格或其他额外的优惠。
这种团购模式在双十一期间非常受欢迎,它能够满足用户获得便宜商品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参与感和成就感。
用户们在参与拼团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取心仪的商品,还能够与朋友、亲戚等组队购买,增加了社交的乐趣。
三、消费心理的比较与决策在双十一期间,电商平台上的商品琳琅满目,用户面临多重选择。
这就需要用户在购物过程中进行横向比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最终的购买决策。
购买者往往会比较价格、品质、品牌口碑等,以确定自己所购买商品的性价比。
而双十一电商促销中的消费心理比较主要表现在用户对不同商品的选择与对比中。
四、剁手党现象的背后原因双十一这个购物节往往也被戏称为“剁手党”的天堂。
有些用户会在双十一期间购买大量商品,而这些商品往往并非真正的需求,而是源于用户的心理需求或者消费冲动。
这种剁手行为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到电商平台促销手段的诱导,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满足感。
许多用户购物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购物被视为一种娱乐活动,通过购物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成为了一部分用户购物决策的重要动因。
双十一购物狂欢的消费心理

双十一购物狂欢的消费心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双十一这个特殊的日子,已经成为了全球消费者瞩目的盛会。
购物者们似乎无法抗拒这个节日所带来的消费狂潮,他们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一种特殊的消费心理,这种心理也成为了电商企业们成功获取巨额利润的关键。
本文将通过分析双十一购物狂欢的消费心理,带您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
1. 心理因素之“跟风购买”在双十一这个购物狂欢季,购物者们总是被各种低价促销活动所吸引。
当他们看到朋友圈里的好友纷纷晒出拼团购买的照片和评价时,内心不由自主地被引导,产生“我也要参与”的念头。
这种“跟风购买”的心理因素,使得消费者产生一种被排斥的焦虑感,怕自己错过了一次绝佳的购物机会,从而迫使他们参与到这场购物狂欢中。
2. 心理因素之“受益购买”对于许多购物者来说,双十一不仅仅是一个购物节,更是一个提供实实在在受益的机会。
不少消费者希望通过这个特殊的日子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通过购买物品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这种“受益购买”的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购物者们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从而让他们忍不住加入到疯狂购买的行列。
3. 心理因素之“节日购物”双十一成为了一个全民参与的购物节日,这种狂欢的氛围让购物者们感到身心愉悦。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消费者们享受购物的乐趣,通过购物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这种“节日购物”的心理因素,带给购物者们一种融入节日氛围的满足感,让他们在购物狂欢中找到归属感。
4. 心理因素之“追求优惠”在双十一期间,电商平台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纷纷推出各种低价促销活动和优惠券。
购物者们往往将购物视为一项投资,他们追求物超所值,希望通过低价购买到自己心仪的产品。
这种“追求优惠”的心理因素,让消费者们感到购物的满足感更加强烈,从而不断产生购买欲望。
5. 心理因素之“群体认同”在双十一这个购物狂欢季,购物者们不仅仅只是个体,更是作为一个群体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双十一的网购心理调查报告
作者:陈卓锋
学校:恩平市广播电视大学
专业:会计
年级:11秋会计大专
学号:1144001470456
指导教师:邓章胜
时间:2013年12 月
关于双十一的网购心理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这个“双十一”(11月11日),或许你根本没花心思去过“光棍节”,却一心扑在了网络购物上。
好多人都哭喊着说自己败家了,各种众生相,看看真可乐。
有网友兴奋地晒败家清单,也有人叹‘伤不起,各种忏悔’……”现在的你,又是何种心情?在“双十一”光棍节这个节日,我做了本次题为“关于双十一的网购心理调查报告”的问卷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中,我在网络上共发放了120份调查问卷,回收114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90%。
此次调查重点在了解“双十一”大家的消费心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调查目的。
然而由于个人水平和精力有限,本次调查难免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望体谅。
二、调查时间、地点、方法
1.调查时间:2013.12
2、调查地点:互联网
3、调查方法:采取网络问卷方式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1.选择商品你注重的是什么:
有35%的人选了价格,而选质量占28%左右,选品功能占25%左右,选外观占12%左右。
可见价格、质量和功能是这次双十一购物的关键因素,但是由占最多的价格可以看出是这次双十一的主题。
他们对质量、功能虽然也很在意但是这次消费者在购物时把“价格”放在第一位。
而外观只占了很少一部分,这是一般购物和网络购物方式的最大区别,可见商家贴的图片已经取信不了消费者。
2.你对这次活动的消费方式:
38%的人选择了“仔细挑选,事前收藏起想买的”,32%的人选择“凑热闹,抢购需要买”30%的人选择无关紧要,另有少数人疯狂扫货。
这样看来我们绝大多数消费者都能有计划的消费,能做到不乱消费,不乱花钱。
由此可见双十一的井喷式购物主要原因是物价,但是也有不少人跟风凑热闹和少数人不理性消费造成的。
3.这次你购物主要店家:
46%的人选择旗舰店,30%和14%的人选择专卖店和特色店,只有10%的人会去一般的小店。
这应该是因为大型店家都有联合销售和一定的保障的,所以我们的人都比较倾向于去这些大型店不但有数量大的打折商品还有质量上的保证。
4.买到伪劣商品时:
44%的人会去找商家兑换,37%的人会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另有19%的人选择投诉和要求退货。
由37%的人会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消费者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方面的无力。
我们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做的并不充分。
要想网络购物做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前景也不乐观。
5.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否购买没用的东西以求发泄:
20%的人会,而绝大多数80%的人都选择不会。
6.就这次购物而言是否有快感:
26%的人认为有,39%的人认为有一些,而35%的人感觉不到快感。
看来这次双十一,大多数人都会有点小冲动。
7.如果有一大笔钱,你会如何使用:
32%的人想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20%的人有周游世界的梦想,5%的人想捐给慈善机构而40%的人要把钱存到银行另有12%的人选择其他使用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都渴望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事实上无法得到满足或许这就是大部分人选择“买自己想买的东西”的原因。
而40%的人要把钱存到银行则说明了中国人的危机感。
四、总结
今年双十一能够如此火爆,并不仅仅是因为天猫主打全场5折,从用户角度来说,其更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中低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被触发,中国社会结构中,主流消费人群仍然是中低端收入人群,即淘宝天猫的主要用户,双十一近200亿的交易无疑多数由他们贡献。
双十一活动终究是暂时性的,今年已经呈现回落现象。
主要是凑热闹购物的比较多,而且还有类似于双十一的活动,像双十二等活动会逐渐降低消费者的热情,慢慢的大家就会由非理性消费变回平时精打细算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