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十一网购情况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2024双十一网购大数据分析报告

2024双十一网购大数据分析报告

2024双十一网购大数据分析报告2024双十一是中国电商平台的一次重要盛会,也是全球最大的网购节日之一、据统计,2024年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共交易额达到了1,22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历年来的新纪录。

下面是针对2024双十一网购大数据的分析报告。

首先,2024年双十一期间的网购用户规模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双十一当天,全国网购用户数量达到了 4.5亿人。

这表明了网购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双十一时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其次,从商品销售情况来看,2024年双十一的销售状况依然以电子产品、服装和化妆品为主导。

这三个品类的销售额占据了整个双十一销售总额的大部分份额。

其中,电子产品占据了32%的销售额,服装占据了26%的销售额,化妆品占据了13%的销售额。

这表明了人们在双十一时对于电子产品、服装和化妆品的需求仍然十分旺盛。

再次,从购买行为来看,移动端购物成为了主要趋势。

2024年双十一当天,手机端的购物订单量超过了PC端,移动设备成为了人们购买商品的主要工具。

这与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进行购物的现实生活需求相一致。

最后,物流配送的效率也是2024年双十一的亮点之一、各大电商平台通过提前做好物流准备工作,确保了在大量订单涌入时能够及时配送。

整个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使得用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自己购买的商品。

综上所述,2024年双十一网购大数据分析显示,网购用户规模、商品销售情况、购买行为、营销手段和物流配送等方面都呈现出了积极的趋势和变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网购需求的不断增长,相信未来的双十一网购节还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商机。

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6篇

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6篇

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6篇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1本次调研活动以大学生消费观念为主题,主要从生活开支及来源,生活费剩余,消费结构,网上消费,消费观念四个方面对华东理工大学奉贤区的大学生们进行了调研,致力于帮助同学们认识自己的消费现状,探究出现经济问题的本质原因,并针对相关原因提出可行度高的科学性建议。

力争在我们调查报告的协助下,同学们可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合理安排自己的经济消费,拥有更舒适的生活。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据调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

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

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

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

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2、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

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3、消费倾向多样化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

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

学生网购情况调查报告

学生网购情况调查报告

学生网购情况调查报告学生网购情况调查报告(10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网购情况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生网购情况调查报告1一、前言由于现代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也发展了起来,各个购物网站开始崛起,网上购物也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购物手段,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上消费现状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目前大学生网上消费现状。

本次分析研究以凯里学院本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大学生目前的消费水平、消费动机、消费领域等现状。

同时也为大学生网购消费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方法。

二、主体(1)调查背景在我国,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莫过于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作为最先接受新技术的群体,大学生对电脑和互联网是情有独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购者从年龄来看以18~ 24岁所占总比利最大。

从网络购物者的文化程度来分析,上网购物的大学生已达总数的49.3%。

作为“高触网”的大学生,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学生成为网络购物群体中的主体。

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此了解当代大学生网购特点。

(2)调查目的通过大学生网上购物调查,以便了解大学生网上购物情况及需要,以及在网上购物是出现的问题,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调查对象这次调研主要是针对在校大学生调查,随机调查了58名学生,其中男生占25.86%,女生占74.14%。

其中大一学生51名,大二学生3名,大三学生1名,大四学生3名。

(4)调查的主要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的主要采用发送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最后统计数据反映总体。

调查过程:总共用时两周准备阶段:确定调查主题,进行成员分工,初步确定调查范围,对选题进行大致了解,用时三天。

设计并发放问卷:选择问卷问题,尽可能广泛地面向调查对象,深入展开调研活动,用时三天。

关于网购的调查报告6篇

关于网购的调查报告6篇

关于网购的调查报告6篇关于网购的调查报告篇1关于大同学网购的调查报告随着网络的进展,网上购物已是当代的时尚消费,大同学作为社会特别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为了了解目前大同学网上购物的现状、分析其选择网购的原因、指出其存在问题并分析对策,我于2023年11月25日采纳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校大同学打开调查。

本次调查共50份,其中有效问卷数为46份。

一、调查结果分析1、网购在大同学之间的普及率很高。

回收的46份有效问卷之中的46人都有过网购经过,无论是男是女,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还是讨论生及以上,足以见网购的普及率之高。

大家得知网购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是伙伴介绍、在线广告、看到别人网购,也有少部分人是通过电视、报刊广告和从闲谈工具中得知。

2、大同学每月网购的金额占其生活费的比重点约是10%~20%之间。

参加调查的大部分同学每月生活费约在1000~2000之间,还有小部分人是2000以上,而每月在网购上花的钱大部分同学在100~500之间,少数同学更多。

应当说在校大同学在网购上的花费占其生活费的比重是略大的。

究其生活费的来源46人中毫无意外全都由家庭供应,其中有六人有勤工俭学、奖学金等生活费来源。

3、网络购物一般买的东西许多元化,大部分同学网购的选择是衣裳鞋子等服饰类、书籍音像课程培训等学习类和家居寝室装饰用品。

另外还有餐饮小吃类也比较多,可能是外卖和美团之类。

火车票、汽车票等由于网上购票比较省时便利选择网上购买的同学也比较多。

但像化妆品、电子产品等选择网上购买的同学比较少,这也是有情可原的。

4、现在校大同学比较普遍的选择天猫、淘宝两个网站作为他们网购的场所,另外还有京东、当当、杰出亚马逊、拍拍等。

值得在意的是有效问卷46份中有十五人选择了其他,足见网购选择的多元化与其市场之宽阔。

5、大部分在校大同学对网购的信任度只在一般信任的程度,比较信任的与特别信任的几乎没有,可见网购的可信度有待提高。

双十一调研报告

双十一调研报告

双十一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双十一作为中国最大的购物狂欢节已经渐渐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

每年的双十一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和创新,而这些变化和创新,往往代表着着中国的商业趋势和消费者需求。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双十一调研,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

二、调研对象我们的调研对象为广州地区18岁及以上的网购用户,以及广州地区有购物需求但未购买的用户。

三、调研内容1.购物渠道:调研结果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在双十一期间选择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购物。

其中,淘宝是最受欢迎的电商平台之一,占据了30%的受访者份额。

其次是京东和天猫,分别占据了28%和26%的受访者份额。

2.消费力度:调研结果显示,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平均每位消费者的消费达到了3000元。

其中,男性购买力略高于女性,平均消费额为3500元,女性平均消费额为2800元。

3.购买类型:在双十一购物节期间,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类型也比较广泛。

调研发现,其中最受欢迎的商品是服装,占据了35%的受访者份额,其次是化妆品、数码电器、母婴用品等。

4.支付方式:调研结果显示,在双十一期间,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

其中,支付宝占据了70%的受访者份额,微信支付和银联闪付分别占据了15%和10%的受访者份额。

四、结论通过我们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双十一购物节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已经成为一种消费习惯和方式。

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电商平台购物,尤其是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

而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对于服装的偏好度最高。

同时,调研显示在双十一期间,使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的消费者比例较高,消费者对于支付安全与便捷的需求愈发强烈。

以上是本次调研的结果,希望能够对企业有所启发。

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3篇

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3篇

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3篇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1一、调查背景进入21世纪,互联网和通讯技术高速的发展使商务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上购物这一方便、快捷的购物形式也被很多人所接受。

大学生作为对网络最敏感的人群,对网上购物更容易接受,且在他们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

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现状,对在校的大学生展开了这次关于大学生网上购物的调查。

二、调查的目的1、了解我国在校消费的网上消费潜力、消费倾向、消费结构和消费。

2、动力,为我们进一步开拓与细分大学生市场提供充分的依据。

3、了解网上购物存在的弊端,为解决提供依据。

4、为完善网上购物提供依据。

5、了解网上市场的发展前景。

三、调查方法1、考虑到现实情况因素,调查对象将进行分类。

首先按电子商务和非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分类调查,各个年级的人数也将抽取相同比例的人数。

2、调查的实施为发放问卷调查,对调查对象每个都面对面的填写调查表进行调查。

四、调查内容及预测本次调查共调查250人,在有效的250份问卷中,有105人又网上都无的经验,达42%,145人没有网上购物经验,占58%。

对有网上购物经验同学的分析(一)针对选择网上购物的大学生,我们从选择网上购物的理由,以及有网上购物者对网上购物的看法和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主要分析被调查者和网上购物本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分析提出看法和建议。

问卷中还有极少部分的人填写了其他答案,比如:周围环境、节约时间等。

但是从表二中得出,价格便宜是大学生网购的主要原因。

其次,购物方便是大学生选择网购比较主要的原因。

(二)针对选择网上购物的大学生,我从选择购物的网站进行调查和分析。

在所有被调查的人中,34.8%的人选择的购物网站是淘宝网。

“双十一”网购大数据分析报告

“双十一”网购大数据分析报告

“双十一”网购大数据分析报告每年的“双十一”都是一场全民参与的购物狂欢节,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诱人的促销活动,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

在这场购物盛宴的背后,隐藏着大量有价值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洞察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市场趋势以及电商行业的发展动态。

一、“双十一”的销售规模“双十一”的销售额每年都在刷新纪录。

以近几年的数据为例,销售额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

从最初的数十亿到如今的数千亿,这一数字的飙升反映了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以及电商市场的巨大潜力。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1、购买时间分布在“双十一”当天,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非均匀分布。

零点开场后的短时间内往往会出现购买高峰,这是因为很多热门商品有限时折扣和限量抢购活动。

然而,随着活动的持续进行,白天和晚上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购买高峰,这与消费者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有关。

2、消费群体特征从年龄层次来看,年轻人依然是“双十一”购物的主力军,但中老年人的参与度也在逐渐提高。

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和偏好有所不同。

年轻人更倾向于购买时尚、科技类产品,而中老年人则更关注健康、家居用品等。

3、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在“双十一”的消费表现也存在差异。

经济发达地区的消费者购买力较强,消费金额相对较高。

同时,一些特定地区对于某些品类的商品有着特殊的偏好,这与当地的产业结构和文化背景有关。

三、热门商品品类分析1、电子产品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一直是“双十一”的热门品类。

消费者对于新款、高性能的电子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各大品牌也纷纷在“双十一”期间推出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

2、服装鞋包服装鞋包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时尚潮流的服装、舒适的鞋子和实用的包包在“双十一”期间销量可观。

消费者往往会趁此机会购买换季服装和心仪已久的品牌商品。

3、家居用品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家居用品在“双十一”的销售额逐年增长。

床上用品、家具、厨房电器等商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反映了人们对于舒适家居环境的重视。

“双十一”促销影响调查分析报告

“双十一”促销影响调查分析报告

“双十一”促销影响调查分析报告第一篇:“双十一”促销影响调查分析报告“双十一”促销影响调查分析报告本次调查问卷的标题为:““双十一”促销对网购者的影响”,问卷主要调查内容为网购者的网购平台以及相关网购行为习惯。

本次问卷调查的问题总量为11题。

调查时间为11月11日——11月12日,调查主要为了了解网络购物消费者对于双十一促销的了解程度,性别,年龄分布以及参与双十一活动的主要原因及其它。

问卷调查的对象为网络购物者,更主要的是参与过双十一活动的消费者。

此次调查问卷使用腾讯问卷进行问卷的设计,投放以及回收过程。

为扩大调查方向,不仅在qq,微信进行了推广,也将调查问卷的链接发送到了微博上,以此有更大的调查范围。

设计本次调查问卷,正值双十一之际,为了顺应潮流,设计此问卷。

问卷设计中,从开始了解被调查者的性别以及年龄开始,层层深入,了解其购物习惯,以此引入“双十一”活动的主问题。

在此基础上,得到网购者对于双十一活动的参与以及参与原因等的消息。

从多方面来了解双十一促销对于消费者的影响。

经过两天的调查,调查结果数据分别如下:此次问卷调查截至分析报告时,问卷回收量共计78,回收率为82%,平均完成时间为57秒;回收来源中,有超过60%来源于微信,16%来源于qq,以及来源于其他渠道。

在此次参与调查的人数中:男女性别比例总体为1:1。

可看出网购人群性别比的均衡;有将近70%的人年龄在20-40岁之间。

可看出网购主要人群为有经济收入的上班人群;网购者使用量最大的平台为天猫及淘宝网,京东商城也占据17%的比例。

可看出阿里旗下的购物平台的市场占有量,并且,可得出参与天猫,淘宝双十一活动的人数之多;知道双十一活动的人高达80%;知道双十一活动的渠道60%来自于网络广告,20%来自于电视宣传。

可看出互联网的使用普及率,同时也是商家网上大力宣传的结果。

参与双十一活动的平台与网购者使用平台比例相对应;参与双十一活动的主要原因为打折优惠,以及使用红包和优惠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双十一”网购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本次调查主要内容:
调查时间:2015年11月11日
调查地点:山东政法学院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人:尹盼盼、汲鑫、程博、尚伟森、钟华、张修坤、金祥、
调查分工:两人一组分别对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发调查问卷
二、报告正文
前言
关于"双十一",相信地球人大多都知道,至少也听说过,这一原本属于单身人士的节日被各大电商搞成了全民购物狂欢节,商家们通宵达旦,消费者乐此不疲。

今年的“双十一”尤为热闹,在节日来临之际,各大商家早就通过发放各种红包福利现金抵用券打折促销举办大型娱乐晚会等活动来博得广大消费者的眼球,激发广大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据统计,“双十一”当天电子商务的巨头阿里巴巴创下了143亿美元的销售记录,比起去年销售额增长了60%。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电子商务的成长及发展历程,分析其独特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同时了解大学生对于网上购物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了解大学生对于“双十一”网购消费热的看法与建议,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组在“双十一”期间针对广大在校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双十一”网购情况的问卷调查。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在学校向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同学分发问卷的形式来了解他们对本次“双十一”购买的物品、选择的电商平台、花费的金额以及对本次“双十一”网购的感受。

1. 前言。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
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

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 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 结尾。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四、写调查报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必须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要深入群众,了解调查对象各方面的材料,包括正面的、反面的,直接的、间接的,历史的、现实的,弄清它的来龙去脉,为分析研究提供大量、可靠的事实依据。

2. 要善于作认真的分析与研究。

对掌握的大量材料作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处理,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数据真实有效,善于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3. 要选用切实、可靠的材料说明观点。

调查报告所揭示的结论,必须通过对具体情况、具体事实作客观的叙述和分析很自然地得出。

要善于用精确、充足的材料来说明观点。

不能脱离材料空发议论;也不能只摆一大堆材料,而不提出明确的观点和结论。

4. 调查报告的文字要朴素、明确、实在。

要注意把说理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善于用简要的议论总结经验,阐明规律,说明政策。

还要注意运用可靠的统计数字和群众语言来印证观点。

山东政法学院商学院
二○一五年十一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