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超高热处理点滴经验
_三步法_治疗小儿发热

“三步法”治疗小儿发热肖 挹1 徐世军211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610072) 21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0075)提要:本文通过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将小儿发热的治疗分为三步进行,即寒凉直折防其变、滋阴生津绝其根、调脾通腑护其本,并结合四川的地域特点和小儿体质特点,从病因病机角度对三法进行了探讨,文章最后选取一典型病案进行分析,对三法的临床应用以实例佐证,旨在抛砖引玉,使学习者掌握“三步法”的精神实质,有利于“三步法”在儿科临床中推广应用,不致于僵化思维,对“三步法”生搬硬套,从而为小儿发热,特别是小儿高热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思路和范例。
关键词:小儿发热 中医治法探讨 发热是儿科疾病最常见症状之一,也是造成诸多变证,影响儿童生命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
儿童生长发育极其迅速,但机体发育尚不完善,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故抗病能力较弱,无论外感内伤极易引起小儿发热和壮热,往往引神昏惊风或抽搐等症,甚至危及小儿生命。
故小儿发热的正确治疗便显得特别重要,治疗小儿发热的首要原则是早期施治;其次时时不忘发热(高热)易伤阴,故养阴生津要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再次是给邪以出路,截断疾病向纵深发展,待发热减退或痊愈后,方可健脾调胃以图根治。
本文所说的发热,应结合西医学的观点排除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现就本人多年治疗小儿发热的思路及经验做一总结,以飨读者。
1 “三步法”辨治思路111 寒凉直折防其变 小儿发热无论外感内伤皆以邪实正虚,以实为主为主要病机。
小儿体属“纯阳”、“稚阴”之质,邪侵机体,易从阳化热而见高热;小儿又为“稚阴稚阳”之体,全身器官成而未壮,易被邪侵,若救治不及时,易伤脑络及厥阴心肝等脏器;又因小儿发热属温病范畴,临床常见卫分证时间十分短暂或卫分症状未出现而邪已化热入里,气分高热症状为首发症状,且邪留气分的时间较久。
温为热邪,易于伤津耗液,邪热炽盛,又易内传营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若热邪充斥三焦,可逆传心肝而引动肝风;此外四川地处温热带,气候温暖潮湿,发病常见暑多夹湿,湿多夹热,湿热熏蒸,也可引起高热动风之症,且易致疾病缠绵。
39.5℃以下孩子发烧处理方法超实用全攻略不收藏会后悔滴

39.5℃以下孩子发烧处理方法,超实用全攻略,不收藏会后悔滴经常会听到妈妈们着急的说伢又发烧了,孩子发热了怎么办?先别急,只要孩子发热时精神不是很差,温度没超过39.5℃,家长也可以自己处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多观察,孩子如果持续高烧,又没有精神,还是及时上医院看看。
据小编所知,一部分发烧都可以在家就能处理好让孩子恢复健康的。
俗话说:发烧其实就是身体在抵抗病毒。
最近也看到过这一句话:5年不发烧,得癌症的机率会很大。
吓死小编了。
我顶多就是鼻炎、感冒。
是不是得去做个大检查。
回到正题,一般孩子发烧后会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
遇到孩子发热时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家长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门,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出汗,这时再看小婴儿,鼻子通了,呼吸平稳了,温度也降下来了。
这时,家长再把宝宝叫醒,多给喂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如初。
有朋友儿子一岁前有几次感冒发烧都是用这种方法治好的,最短的一次只用了15分钟,最长的一次捂了一个半小时,手都麻了,才见儿子头上冒汗。
所以在给宝宝用手心捂前囟门时,家长千万不要着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来操作,男士的热量大,宝宝容易出汗。
2、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一般表现为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
万一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这个可以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子也愿意吃。
家长一天可给孩子喂2~3次,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3、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家长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开水给孩子喝,能消内热。
『名医经验』王伯岳诊治幼儿高热验案

我国已故著名儿科专家王伯岳自幼秉承家学,医术精湛,在解放前即名噪一时,被誉为四川名中医的“小儿王”。
王老精通中医古典医籍,善于结合临床,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介绍其治疗一幼儿长期高热的医案。
患儿孟某,男,2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病例,病案号102924,住院日期1982年9月6日~1983年3月26日。
患儿因发热一周不退于1952年9月2日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病房。
入院时精神食欲正常,体温波动于37℃~38℃之间。
当时仅咽红,心肺腹无阳性体征,以“上呼吸道感染”并肌注青霉素治疗一周,未见效果,身热仍然不退。
住院第27天,血培养结果为白色葡萄球菌,以后多次培养为该菌,故按败血症治疗。
选用新青Ⅱ、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交替静脉给药,并配合中药治疗达3个月,效果不佳,体温一直持续在38℃以上。
患儿一般情况逐渐转为衰弱,面色晦暗,不思饮食,肝脏增大至肋下3.5cm,剑突下2cm。
考虑胆道感染,做十二指肠引流,A、B、C三管均培养为大肠杆菌,但无敏感药物,引流液常规镜下检查脓球成堆,以后每周引流1次,共7次,继续抗生素加中药利胆清热化湿之法,治疗2个月,效果仍不显著,体温有时反而高达40℃~41℃,患儿壮热寒战,神形更趋衰弱,即下病危通知。
这期间曾多次合并肺部及肠道感染,发热时伴有皮疹,抗生素治疗无效,实验室检查除血沉正常外,均支持“亚急性变应性败血症”的诊断。
用地塞米松治疗,体温仍无法控制。
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均不显著的情况下,我们请王伯岳先生会诊。
1983年3月15日,王老不顾年高体弱,亲临我院,认真细致地检查患儿。
首诊记录如下:经诊视,患儿纹紫面滞,舌淡红,舌上津少,唇干而不焦,哭时有泪,大便日数行,偶有奶瓣,余为水泻,手心热,体温午后偏高,神志较为安静。
王老指出,目前仍应以清利湿热佐以扶正为治,暂不单一用补。
俟其邪去正安再行扶脾。
处方如下:太子参9克,麦冬6克,五味子6克,青蒿9克,鳖甲9克,知母6克,生稻芽9克,白芍6克,云苓9克,泽泻6克,桔梗6克,甘草3克,3剂。
小儿特重度烧伤的综合救治思路探讨

小儿特重度烧伤的综合救治思路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成年人工作日益繁重和繁忙,照看幼儿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并且年轻夫妇照看幼儿的经验不足,幼儿对事物认知不足自身护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几乎为零,容易出现事故,导致幼儿烧烫伤的概率日益提高。
幼儿是弱小脆弱的,由于他们还未长大,身体各项机能不完全,新陈代谢较成年人慢,有时对于成年人微不足道的烧烫伤害就可能使幼儿失去生命。
当遇到小儿特重度烧伤时,应该立即进行正确的伤口处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做出正确的抗休克抗感染的措施,依据补液原则正确且快速的给患者补充体液,从而及时的救治患者,避免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患儿继发感染时,需要进行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随后,还应立即进行护理,从而提高救治效率。
标签:小儿;特重度烧伤;综合救治;思路探讨儿童由于年龄较小,不懂得配合医务人员的操作,只能用哭声来代替,如此这样,医务人员的工作艰巨困难。
因此研究小儿特重度烧伤的综合救治思路,对临床上幼儿的救治具有极大的意义。
根据烧烫伤的损伤的轻重程度,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分为一度,二度,三度。
二度又可以分为浅二度和深二度,小儿特重度烧伤属于深二度和三度。
小儿特重度烧伤是患儿受伤害最为严重的病因之一,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1 小儿特重度烧伤的综合救治思路在救治小儿特重度烧伤时,医护人员首先应该清除患儿身上导致烧伤的因素,以及可能引起感染的物质如衣服、鞋等。
由于患儿失血失液情况严重,所以应该及时输血输液,纠正贫血和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然后再进行烧伤处的清理和手术治疗。
创口过大或过于严重时,患儿在救治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感染,例如脓毒血症和肠源性感染等,此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2 小儿特重度烧伤的具体救治方法2.1迅速清除导致幼儿烧伤和引起感染的物质如果患者幼儿衣服下或者是鞋内皮肤烧烫伤时,医生或者是救护人员应该及时迅速的扑灭火苗、拿走热水或者是拿走导致烧伤的化学物质。
然后迅速除去患者幼儿身上着火的衣服或者是沾染有药物和热水的衣服,除去衣物的过程中,虽然动作要迅速,但是不可以鲁莽的一把将衣服脱下,因为烧烫伤皮肤时,患儿的皮肤可能粘粘于衣物上面,用力脱下衣服时会将皮肤扯下来,损伤患儿的皮肤。
儿科超高热的诊断及处理(钱金强)-4例-改-1

但患儿体温下降不理想,发生超高热后一 小时体温仍为41.1℃,再次给予复冬,头 部冰枕,腹股沟部位冰袋及酒精擦浴各一 次,及补液等,但患儿体温下降仍不理想, 超高热后二小时体温达40.9℃,请注意: 请注意: 后经处理体温稍有下降,但仍持续高热, 体温维持在40℃左右,并在术后20小时出 现血压下降,皮肤花纹,呼吸不规则,点 头样呼吸,虽立即气管插管,上呼吸机, 抗休克等处理,终因抢救无效而于术后第 二天死亡。
例2:患儿系2岁男孩,因“发热二天 :
但患儿体温下降不明显,并在输液中出现 “双眼上翻凝视”,口唇紫,呼之不应, 但无明显四肢强直性抽动,持续2~3分钟, 注意:这已是超高热危象, 注意:这已是超高热危象,但仍未引起医 生的重视(也可能是医生不认识), ),后复 生的重视(也可能是医生不认识), 测体温为41.6℃,立即移送抢救室再次给 予复方氨基比林退热及10%水合氯醛灌肠 止痉处理,后立即收住院,患儿入院后给 予抗病毒、补液、抗炎脱水等治疗,患儿 虽体温下降,但病情急转而下,于入院后 八小时再次抽搐、神志不清,昏迷,虽经 积极抢救,终因病情危重而抢救无效死亡。
对机体的危害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超 高热,对机体细胞膜和细胞内结构都有直 接损害作用。体温高于41.1℃时线粒体的 氧化磷酸化及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体温 42~43℃持续数分钟以上均可引起全身各 种细胞不可逆的损坏,脑、肝、心、肾的 变化最为突出,如持续2h以上不易恢复, 如不死亡者,也可能发生言语意识障碍等 后遗症。甚至在昏迷后几小时内导致死亡。
超高热二小时可引起脑部不可逆损害, 超高热二小时可引起脑部不可逆损害,
伴轻咳“而就诊,当时测体温41.2℃,患 儿有寒战,但无呕吐、腹泻,查体神清、 精神萎,热性面容,反应尚可,咽充血, 扁桃体Ⅱ°肿大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心 肺听诊(—),腹软,余(—),颈软, NS(—),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9.0×109/L,中性细胞0.55,淋巴细胞0.45, 血色素129/L,血小板156×109/L,C反应 蛋白38mg/L,当时诊断“上感”而给予抗 炎补液,退热等处理,
小儿超高热处理点滴经验

小儿超高热处理点滴经验小儿超高热点滴治疗经验评估初步评估:确定病史和体格检查,评估潜在的感染源和严重程度。
体温测量:直肠温度> 40.5°C(105°F)定义为超高热。
治疗原则目标温度:38.5-39.5°C(101.3-103.1°F)。
降温方法:物理降温(冰敷、温水浴)和药物降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补液:防止脱水,通常采用静脉输液。
点滴治疗液体选择:0.9% 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
输液速率:根据年龄、体重和脱水程度确定,通常为 10-20mL/kg/h。
电解质补充:钾和钠的浓度应根据血清电解质检测结果进行调整。
葡萄糖:5% 葡萄糖溶液可提供能量,但如果血糖水平很高,则应避免使用。
药物治疗对乙酰氨基酚:10-15 mg/kg 每 4-6 小时,最大剂量为 60mg/kg/天。
布洛芬:5-10 mg/kg 每 6-8 小时,最大剂量为 40 mg/kg/天。
其他药物:可能包括苯佐卡因、奴可达因和镇静剂,应根据具体情况使用。
监测生命体征:每 15-30 分钟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
补液:监测尿量和比重,以评估补液效果。
感染标志物:监测白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和血培养。
特殊考虑惊厥:超高热可触发惊厥,需要立即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例如地西泮)。
脱水:脱水可加重超高热,应及时纠正。
潜在感染:需要尽快查明和治疗潜在的感染源,例如脑膜炎或脓毒症。
预防接种疫苗:麻疹、风疹和腮腺炎(MMR)疫苗可预防麻疹,这是导致超高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避免密切接触:在超高热流行期间,应避免与患病者密切接触。
注射退烧药:在超高热患者出现前,可以考虑注射退烧药,例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结论小儿超高热是一种严重的医疗情况,需要紧急治疗。
点滴治疗是降低体温,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补液的有效方法。
监测、药物治疗和特殊考虑对于确保患者的最佳预后至关重要。
39.5℃以下孩子发烧处理方法超实用全攻略不收藏会后悔滴

39.5℃以下孩子发烧处理方法,超实用全攻略,不收藏会后悔滴经常会听到妈妈们着急的说伢又发烧了,孩子发热了怎么办?先别急,只要孩子发热时精神不是很差,温度没超过39.5℃,家长也可以自己处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多观察,孩子如果持续高烧,又没有精神,还是及时上医院看看。
据所知,一部分发烧都可以在家就能处理好让孩子恢复健康的。
俗话说:发烧其实就是身体在抵抗病毒。
最近也看到过这一句话:5年不发烧,得癌症的机率会很大。
吓死了。
我顶多就是鼻炎、感冒。
是不是得去做个大检查。
回到正题,一般孩子发烧后会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
遇到孩子发热时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家长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门,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出汗,这时再看小婴儿,鼻子通了,呼吸平稳了,温度也降下来了。
这时,家长再把宝宝叫醒,多给喂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如初。
有朋友儿子一岁前有几次感冒发烧都是用这种方法治好的,最短的一次只用了15分钟,最长的一次捂了一个半小时,手都麻了,才见儿子头上冒汗。
所以在给宝宝用手心捂前囟门时,家长千万不要着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来操作,男士的热量大,宝宝容易出汗。
2、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一般表现为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
万一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这个可以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子也愿意吃。
家长一天可给孩子喂2~3次,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3、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家长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开水给孩子喝,能消内热。
小儿发烧“巧”处理

小儿发烧“巧”处理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腋窝温度是在36.2-37.2℃,当体温升超过37.2℃到38℃时,可以被称为是低烧,而在38℃到39℃时则是中烧,到了39℃以上可以被称为是高烧。
在幼儿阶段,发烧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作为家长,面对幼儿发烧往往会表现出比较紧张的情绪,为了能够让孩子可以快速退热,经常会采用一些不恰当的方法,不仅不会帮助孩子今早退烧,反而会耽误病情。
那么,我们面对小孩子发烧时,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呢,做到“巧处理”,保障孩子的健康。
1.哪些起因会引起发热对于小孩子来说,经常会出现发烧的现象,而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情况下可以分成以下三种:一是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这种情况大多数都是由于孩子穿衣服过少或者过多,喝水较少,并且房间内的空气不流通所引起的;二是孩子的内在因素,主要是由于孩子自身疾病所引起的,可能是气管炎等一系列炎症所引起的发烧;三是其他因素所引起的。
就小儿发烧而言,是疾病的一部分症状,并不是全部。
经过临床实验证明,大多数医生看重的是内在因素,而不是发烧本身,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父母都仅仅看到了表面疾病,例如发烧、呕吐等,忽视了内在疾病。
在大部分情况下,父母都不会选择带孩子就医,仅仅是单纯的给孩子进行退烧,往往会耽误孩子的病情,在孩子出现连续发烧得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找出引起孩子发烧的最主要原因。
作为家长,必须要注意一下两点,面对孩子发烧,要走出误区,不能够盲目的进行退烧。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一发烧,家长就会抓狂,认为孩子发烧会把脑子烧坏了,孩子就傻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医生表示,孩子发烧并不会让脑子烧坏,也更加不会变傻,在传统的错误观念里,有这样的错误想法主要是由于医学知识没有普及,并不够了解发烧的原因。
另一方面,只有孩子出现脑膜炎、脑炎等病症时,损伤了神经系统,才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问题,而并非是发烧的原因。
在出现脑膜炎等症状时,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就医,交给专业的医生,并不需要过分的担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伴有抽 搐昏迷、休 克、出血等 可诊断为超 高热危象 。 2 新生儿超 高热的处理
新生 儿的中枢神 经系统 发育未完 善 ,体温 调 节功 能弱 ,故包扎过 紧 ,过 暖或 环境温度高 ,饮水少时 均可引起高热 ,各种感 染因素也易 引 起发热 ,处理要 点 : 2.1物理降温
3.2.1 解 包降温 新生 儿体表 面积相对较 大 ,皮肤毛细血 管丰 富 ,皮下脂肪薄 ,容 易散 热 ,故布 论何种原 因引起的高热均可通过 解包 来达 到降温 的 目的 .
3.2.2 增加进水量 高热时出汗多 ,呼 吸加快 ,水分需 要量增加 , 如果水分补充不及时 可超 脱水 ,血液浓缩而加 重发热 .能 日服者可用奶 瓶嘬 白开水或 5葡 萄培液 .
激 素有 “四抗”作用 ,可减轻 脑水肿 ,抑制 炎症及免 疫反应 等作 用 ,各种超高 热均可应用 。常用 中等剂 量地塞米松 或氢化可的 松静脉 给 药 。 2.4 病 因治疗
感染者给 予首选足 量的抗生素 与降温治疗 同时进行 ,输液 反应所 致高热者应立 即停止输液 。 2.5 对症治疗
尚有 康复 3.1 病因
引起超 高热 的原 因颇 为复 杂 ,但 严重 感染是 超高 热最 常见 的原 因。Dubois报道严重感染患者 中有 5%可引起超 高热。McCarthg报 道 21万例小儿 急诊 中发现超高热 100例 占 0.048%。其次是体温调节 功能 衰竭 ,其原因 可为 产热(如 甲状腺危象 ,用 麻醉药后 罕见的并发导 致的恶性热 )过 多。散热功能障碍 (如大面积烧伤、中暑、严 重脱水 、苯 海拉 明、苯丙胺 、阿托 品中毒 等)或 下丘 脑功 能紊乱(如颅 内出血 、乙 脑 、脑肿瘤等)变态反应性 发热 ,输血 、输 液反应 引起 的超高热 ,特别 是输 液引起的超 高热在 国内常有发生 。 3.2治疗建 议
生理盐水 注射 液 1000ml静 滴,或用 4 oc冷甘露醇溶液 250ml静滴 ,对顽 固性超 高热见效快 ,一般 2-3次体温 可降至 38.5℃。 2.2药 物降温
(1)解 热药 :阿 司匹林较 安全而 有效 ,此外 安乃 近 、消炎痛 、扑 热 息痛 等药可选 用 ,但用量不宜过大 ,以免 引起大汗 促使低血容量性休 克 的发生 。(2)安眠药物 :冬眠灵 25-50mg/次 ,肌注或加 5%葡萄糖生 理盐水 500ml静滴 ,如体温下降 2h时后重复给 药 ,冬眠 灵可抑 制下丘 脑体温 调节中枢 ,使周 围血管扩 张 ,加 速散热作用 ,降低机 体代谢率和 细 胞的耗氧量 。如 出现 超高热危象 ,可用冬眠疗法 。(3)硝普 钠(亚硝基 铁 氧化钠)能扩张外 周血管 ,对顽 固性超 高热效 果好 ,开 始 0.2 g/ (kg ·r ain),用 5%的葡萄糖稀释后 静脉 点滴 ,以后每隔 5min,可每分钟 增加 0.1-0.2“g/kg,直到获得疗效 或血压 有所降低 ,最大剂量不得 超过 4-5 g/(kg ·min) ,用药时注意观 察血压 。如血 压下降 ,应 减慢滴速 。如血压低 则立 即停药 ,并给 新福林 0.1“g/kg静注 。 2.3激素
(1)给氧气吸入 ,减轻缺氧 损害。(2)对昏迷者进行 气管插管或取左 倾恒 位 ,保持呼 吸道通畅 。(3)纠 正水 电解 质和 酸碱的紊 乱。(4)积极防 治 脑水 肿 。(5)对 心 衰 、呼 衰 、休克 等 并发 症 要及 时 处理 。 2.6 中药治疗
常用芳香 开窍类 中成药 ,超 高热伴有惊 厥抽搐 、神 昏谵语均 可选 用紫雪丹 、安 宫牛黄丸 、至宝丹等 ,或 用醒脑静注射液 2 4ml/次肌 肉 注 射 。 3讨论
(1)酒精 擦浴 :用 30%-50%的酒精反 复擦拭大动脉 经过处。促进 周身皮肤血管扩张加速散热 。(2)冰敷 :用冰水袋置颈部两侧 ,两腋下及 腹股沟等 大血 管行经部位 。但要交 叉间歇进行 并按摩局部以 防冻伤 。 用冰帽 、冰枕 能减轻脑水 肿 ,减慢 或制止 脑细胞的损害 及控制脑细胞
损害而产生的反应性高热 。(3)浸浴 :对超 高热伴有四肢厥冷者 ,可用温 水浴或 用 40℃一45℃温酒 精浴 。(4)冰盐水灌 冼 胃 ,4℃的生理 盐水 250ml注 入 胃内 ,5r ain后抽 出 ,反 复进 行 。有学者证 实注完 500~ 1000ml可使体温下降 0.5℃。(5)冰水灌肠 :冰水加食盐 配成 l%溶液灌 肠 ,保 留 10-20min排出 ,反复进 行。(6)冰化输液 :用 4 ̄C的 5%葡萄糖
。 丫 l市 陡 吕’刁 。
/ China Health Care Nutrition
II ̄JI,超 Leabharlann 热处理点 滴经验 董 传 勋
【中 图分类 号】 R 2 4 8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1 004~74g4(2 01 0)04—0094—0
超高热 (极高 热或过高热 )是指 体温在 4 1.1℃以 上。超高热在 临 床上虽非常见 ,但亦非罕见 。也属 内、儿科急症之一 ,如处理不及时或 不 当可导致死 亡。现将复 习到的有 关文献叙述 如下 。 1诊断
对机体的 危害不论何种 原因引起的超 高热 ,对机体 细胞膜和细 胞 内结构都有直接 损害作用 。体温 高于 4 1.1℃时线 粒体的氧化 磷酸化 及能量代谢发生障碍 ,体温 42℃一43℃持续 数分钟以上均 可引起全身 各 种细 胞不 可逆 的损 坏 ,脑 、肝 、心 、肾的 变化 最为 突 出 ,如持 续 2h以上不 易恢复 ,如不死亡 者 ,也可 能发生 言语意识 障碍等 后遗症 。 甚 至在 昏迷后 几小时 内导致死 亡。虽有 文献记载患 者体温 高达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