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同步练习3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同步练习() 试题

轧东卡州北占业市传业学校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纳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1.西双纳位于34个级行政区中的:〔〕A.B.C.D.2.我国原始热带森林保存最完整的是:〔〕A.台B.琼C.滇D.闽3.西双纳主要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山气候4.我国喜欢跳孔雀舞的少数民族是:〔〕A.蒙古族B.朝鲜族C.壮族D.傣族5.西双纳景区主要位于的:〔〕A.B.C.腾冲D.6.目前西双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是:〔〕A.农产品出口B.矿产品出口C.旅游业D.木材出口7.从我国地势的阶梯位置看,西双纳位于:〔〕A.第一阶梯B.第二阶梯C.第三阶梯D.第二、三阶梯交界处8.从地形位置看,西双纳位于:〔〕C.珠江三角洲D.黄土高原9.西双纳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D.南方地区10.到的一条重要的铁路干线是:〔〕A.贵昆线B.成昆线C.南昆线D.滇藏线二、双项选择1.与我国西双纳陆上相邻的两个国家是:〔〕A.越南B.缅甸C.老挝D.泰国2.以下动物分布在西双纳的有:〔〕A.长尾猿B.牦牛C.滩羊D.绿孔雀3.以下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双纳的有:〔〕A.哈尼族B.满族C.黎族D.傣族4.以下各民族文化与傣族密切相关的有:〔〕A.火把节B.孔雀舞C.泼水节D.手鼓舞5.西双纳属于以下区域中的:〔〕C.外流区D.内流区6.西双纳所属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A.亚热带B.热带C.湿润区D.半湿润区7.以下关于西双纳的说法,正确的有:〔〕A.景区到及邻国的交通方式以铁路为主B.近年来其旅游业开展呈直线上升趋势C.目前由于受场竞争规模小等因素影响,旅游业有下滑趋势D.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三、读“西双纳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以下要求:〔1〕该城位于_____南部。
〔2〕月均气温最低在____月,达_____℃,气候类型是______。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
2.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学会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一些现象;在进行旅游公司开办的活动过程中,培养策划、表达、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精诚团结、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及做人的原则。
培养学生公平竞争意识。
发展旅游业中遵循的人地和谐发展原则。
【教学重点】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教学难点】:旅游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其中包括地理位置图、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图、旅游资源录像等。
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计】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三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

初三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1.我国某一旅游圣地,有着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该旅游胜地所在省区是图中的()【答案】D【解析】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的聚居地,当地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是竹楼.这种房屋屋顶坡度很大,便于雨水流泻,竹楼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既通风凉快又可以避免潮湿,适应了西双版纳地区降水多、气候湿热的特点.当地人模仿孔雀的样子跳孔雀舞,富有特色的食品是竹筒饭,每年的4月份举行盛大的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祝福.读图可知,题目中的D选项是云南省,根据题意,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2.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三江”是指、、。
(2)云南省历史上第一条铁路是 (请在图中绘制出来)(3)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的交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先后修建了多条铁路,如铁路、铁路、铁路等。
(4)“东方多瑙河”是指经云南省的 (州市)后,流入缅甸。
(5)“云南十八怪”之一:“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该铁路是指()A.内昆铁路B.南昆铁路C.昆河铁路D.成昆铁路(6)云南省的主要灾害类型有:地震、旱灾、泥石流和。
(7)云南资源丰富,有:“王国、王国、王国”之称。
(8)长江在丽江石鼓镇形成“”,云南面积最大的湖泊是(居中国第六大淡水湖),第一深水湖泊是。
【答案】(1)怒江澜沧江金沙江(2)昆河铁路(3)成昆贵昆南昆(4)澜沧江西双版纳(5)C(6)滑坡(7)动物植物旅游(8)长江第一湾滇池抚仙湖【解析】(1)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三江”是指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其中澜沧江流出我国后成为湄公河.(2)云南省历史上第一条铁路是昆河铁路即昆明到河内的铁路线,昆河铁路指滇越铁路云南部分,自云南省昆明至中越边境的河口瑶族自治县.(3)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的交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先后修建了多条铁路,如:成昆铁路、贵昆铁路、南昆铁路等.(4)“东方多瑙河”是指澜沧江经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后,流入缅甸后成为湄公河,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重要的一条国际河流,它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6个国家,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有“东方多瑙河”之美称.(5)“云南十八怪”之一:“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该铁路是指昆河铁路,昆河铁路指滇越铁路云南部分,自云南省昆明至中越边境的河口瑶族自治县.(6)云南省自然灾害众多,云南省的主要灾害类型有:地震、旱灾、泥石流和滑坡.(7)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行政中心是昆明,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具有“桥头堡”的重要战略地位,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旅游王国”之称.(8)长江在丽江石鼓镇形成“长江第一湾”,云南面积最大的湖泊是滇池,第一深水湖泊是抚仙湖.【考点】本题考查云南省.3.西双版纳所属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西省B.广东省C.云南省D.福建省【答案】C【解析】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返 回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景观
返 回
撒哈拉沙漠
返 回
沙特北回归线附近的荒漠景观
返 回
印度西部北回归线附近的荒漠景观
返 回
墨西哥北回归线附近景观
返 回
巴基斯坦北回归线附近的沙漠
返 回
埃及北回归线附近沙漠景观
返 回
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
返 回
地理位置与地形
思考
(图片可点击)
从图中确认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想一想这与西双版纳的气候有何关系?
预习题目: 1、西双版纳位于我国 省境内,位于 山脉最南端,南部与 和 两个国家相邻,本 区最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是 。 2、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是 和 。 3、西双版纳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其最 著名的节日是 。 4、请你分析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5、西双版纳现在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全球回归沙漠带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绿洲
(图片可点击)
思考
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为什么却没有像世 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呢?
独特的季风气候
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的热 带雨林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意义。
丰富的旅游资源
(图片可点击)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原始热带雨林景观
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 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
学习目标: 1、认识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特点; 2、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 3、分析西双版纳的案例,说出支柱产业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4、以西双版纳为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 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预习题目: 1、西双版纳位于我国 省境内,位于 山脉最南端,南部与 和 两个国家相邻,本 区最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是 。 2、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是 和 。 3、西双版纳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其最 著名的节日是 。 4、请你分析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5、西双版纳现在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初二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

初二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1.西双版纳主要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山气候【答案】B【解析】不同地区位置不同,气候类型分布不同。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两侧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西双版纳位于北纬21°08′~22°36′,不属于热带雨林气候,A不符合题意;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C不符合题意;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地区,D不符合题意。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云南省内,位于23.5N以南的热带地区,受海陆因素影响,一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为正确选项。
【考点】巩固西双版纳所属气候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考查西双版纳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气候类型,了解本区气候的成因。
2.我国喜欢跳孔雀舞的少数民族是:()A.蒙古族B.朝鲜族C.壮族D.傣族【答案】D【解析】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圣鸟”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征,故孔雀舞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
蒙古族、朝鲜族、壮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A、B、C不符合题意,D为正确选项。
【考点】掌握孔雀舞是傣族喜爱的传统舞蹈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考查喜欢跳孔雀舞的民族,掌握我国少数名族著名的文化娱乐活动。
3.西双版纳景区主要位于云南省的:()A.大理市B.昆明市C.腾冲市D.景洪市【答案】D【解析】大理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政府驻地。
昆明市是云南省省会,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枢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之一。
腾冲市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西南部,西部与缅甸毗邻,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
西双版纳景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位于我国云南省景洪市。
四个选项中,A、B、C不符合题意,D为正确选项。
【考点】掌握西双版纳景区位于云南省景洪市的位置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考查西双版纳所处的省区位置,掌握我国重要地区所在的省区位置。
八年级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测试题(带答案)

八年级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测试题(带答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八年级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测试题(带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测试题(带答案)
西双版纳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范围。
2.阅读气候统计图表,说出西双版纳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根据有关材料,说出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4.举例说明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
一.图上认识旅游区
看西双版纳(A)的地理位置图,了解旅游区在哪里?
图7.4 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比例尺1:25000000)
(1)中国着名旅游胜地西双版纳位于我国的省,请在图上填注该省名称。
(2)西双版纳地处山脉最南端,南部同、缅甸国家接壤,并在图上填注出这个国家。
(3)西双版纳位于重要的纬线以南,属于五带中的带。
(4)西双版纳以河流与缅甸、老挝、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二.绘图分析旅游区
下表是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在图7.5中绘制景洪市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并分析气候对旅游区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下册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 西双版纳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应能运用地图分析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特点及资源优势,通过阅读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分析西双版纳的气温、降水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通过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发展状况,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解。
二、自主预习学习要点l:丰富的旅游资源学习要点2: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三、课堂训练1.丽丽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气候湿热,风光秀美,独特的傣族文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区。
”据此你知道丽丽的家乡可能位于( ) A.云南西双版纳 B.四川峨眉山 C.湖南张家界 D.湖北神农架2.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三大特色是( )A.气候宜人、湖光山色、民族风情 B.迷人沙滩、热带雨林、名胜建筑C.历史古迹、边境风光、河流探险 D.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边境风光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填注:云南省、西双版纳和贵州省。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国家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_____(3)写出字母A、B所代表的铁路干线名称:A_____,B_____。
(4)在图中标出流经西双版纳地区的河流名称。
(5)西双版纳有很多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王国”之称,在图上标注其位置,并标出北回归线的位置。
4.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是 ( )A.农业种植 B.工业制造 C.旅游业 D.商业5.关于西双版纳旅游业今后发展对策,正确的是 ( )A.加强人工景点的建设,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B.加强现有景点的规划和改造,实现整体协调发展C.在自然保护区开辟游憩场所,更多地满足游客需求D.利用当地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开发特色饮食项目读“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图”,完成3~4题:6.你认为关于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②能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③能改善城市面貌,减少城市污染④能推动商业、房地产业的发展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从图中可以看出旅游收入所占的比重有些年份下降,你认为遏制其旅游业下滑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对现有旅游景点进行整合改造B.明确景点发展方向,避免重复建设C.严惩不法商贩,规范旅游商业秩序D.在自然保护区大规模建设人工景点四、拓展提升家住成都的大学生李阳决定暑假参加中国旅行社的昆明、西双版纳4飞6日游。
新人教地理 8年级下 第7章:同步测控(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附教师版解析)

同步测控我夯基我达标1.我国喜欢跳孔雀舞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B.壮族C.傣族D.朝鲜族答案:C解析:傣族人生活的西双版纳地区为热带气候,有茂密的热带雨林,孔雀是生活在其中的动物,美丽多姿的孔雀舞是傣家人喜欢的一种舞蹈形式。
2.从地形位置看,西双版纳位于( )A.黄土高原B.珠江三角洲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答案:D解析: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
3.云南到广西的一条重要铁路是( )A.滇藏线B.南昆线C.成昆线D.贵昆线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云南省的交通条件。
云南到广西的铁路是国家为了加快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帮助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脱贫致富而修建的,即从云南昆明到广西南宁的南昆铁路,是西南地区连接华南沿海的一条重要交通线。
4.目前,西双版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是( )A.旅游业B.木材出口C.农产品出口D.矿产品出口答案:A5.与我国西双版纳陆上相邻的两个国家是( )A.越南、缅甸B.缅甸、老挝C.老挝、越南D.老挝、泰国答案:B6.下列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的是( )A.哈尼族、满族B.满族、黎族C.黎族、傣族D.傣族、哈尼族答案:D7.我国境内的元江在越南被称为( )A.元江B.湄南河C.湄公河D.红河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中国云南省流入东南亚的几条重要河流在中国的名称与在国外的名称的对应关系。
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元江—红河。
8.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的是( )A.广东珠江三角洲B.云南西双版纳C.海南岛D.台湾岛答案:B9.下列动物中不生活在西双版纳地区的是( )A.长尾猿B.孔雀C.亚洲象D.斑马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双版纳的主要动物。
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有我国除海南省外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热带雨林,长尾猿、绿孔雀、亚洲象均为生活在西双版纳的雨林动物,而斑马主要生活在热带草原。
10.下列选项不属于西双版纳民族风情的是( )A.规模宏大的火把节B.孔雀舞和象脚鼓舞C.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D.小巧别致的竹楼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双版纳独特的民族风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同步练习(三) (一)单项选择题1.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特色是()A.灌溉农业 B.基塘生产C.园艺业比重大 D.乳肉畜牧业比重大2.下列沿海开放城市中,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是()A.湛江 B.北海 C.广州 D.宁波3.下列工业部门中,珠江三角洲比较发达的是()A.有色冶金 B.石油化工C.家电工业 D.精密仪表4.珠江三角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流水的沉积作用 B.流水的侵蚀作用C.海浪的冲积作用 D.海浪的侵蚀作用5.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是()A.珠江三角洲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天然气等资源B.珠江三角洲工业基础好,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侨乡,和国际市场联系密切D.珠江三角洲水陆交通发达,是我国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的交通枢纽地区6.珠江三角洲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A.水土流失严重 B.土地荒漠化C.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 D.人才、资金外流严重7.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中心是()A.广州、深圳、珠海 B.广州、汕头、湛江C.广州、香港、澳门 D.广州、南宁、海口8.西双版纳位于下列哪一条山脉的最南端()A.南岭 B.雪峰山 C.横断山 D.喜马拉雅山9.西双版纳地区的雨季盛行()A.东北季风 B.西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10.下列经济作物中,盛产于西双版纳的是()A.油菜 B.油棕 C.花生 D.棉花11.流经西双版纳地区的最大河流是()A.红水河 B.金沙江 C.澜沧江 D.怒江12.下列关于西双版纳经济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B.目前,高科技产业已成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C.热带经济作物种植是西双版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D.日用品加工工业和采矿业是西双版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13.下列地区和西双版纳气候类型、经济结构最相似的是()A.珠江三角洲 B.海南岛 C.长江三角洲 D.台湾岛14.与西双版纳相邻的邻国是()A.越南、老挝 B.老挝、泰国C.泰国、缅甸 D.老挝、缅甸15.下列地区中,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是()A.珠江三角洲 B.西双版纳C.台湾岛 D.四川盆地(二)双项选择题16.西双版纳是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之一,下列关于西双版纳原始雨林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密集,高低错落,多层次B.许多热带树木长有巨大的板状根C.残忍的绞杀植物会把它依附生长的动物绞杀死D.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往往形成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17.海南岛和西双版纳都属于()A.亚热带湿润地区 B.热带湿润地区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18.下列关于我国省内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B.三江平原是我国边境贸易、旅游最发达的地区之一C.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省,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D.渭河平原位于山西省,是黄土高原上工农业最发达的地区19.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广义的珠江三角洲包括港澳地区B.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台的优势,就近接受港台的产业扩散C.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企业产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外销D.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20.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接收民工最多的地方,这是因为()A.这里农产品丰富,生活费用便宜B.这里就业机会多C.这里大专院校多,需要大量科技人员D.劳动报酬相对较高2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A.非农业人口大量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B.城镇数目增多,每个城镇用地规模扩大C.大城市纷纷涌现D.各个城镇有高速公路相连,出现大量高层建筑22.珠江三角洲城镇化迅速发展,可能引发的问题是()A.失业人口大量增多,总体生活水平下降B.城镇用水、用电日趋紧张,影响经济发展C.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污染加剧D.耕地被大量占用,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下降23.下列少数民族与其节日、文化习俗配对正确的是()A.朝鲜族——长笛舞 B.傣族——泼水节C.蒙古族——摔跤 D.藏族——荡秋千24.下列关于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滇池、洱海是西双版纳著名的湖区景观B.登雪山是西双版纳旅游的精品项目之一C.旖旎的热带森林是西双版纳宝贵的旅游资源D.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是西双版纳旅游特长之一25.下列关于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旅游业的发展能增加外汇收入B.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大量外地民工涌入,促进了该地区城市化发展C.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外资,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二、综合题26.读“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外资来源地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地区积极引进外资发展________型经济。
(3)珠江三角洲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积极引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创办了大量对________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
(4)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以______________为基本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珠江三角洲扮演“________”的角色,即利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优势,进行产品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的地域分工与合作实现了___________,充分利用两地的___________。
(6)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渠道,出口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地,使该地区_________________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27.读“西双版纳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西双版纳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示意图(1)西双版纳地区的旅游景观中,自然景观最突出的优势有___________森林和珍奇动物:如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答三种);人文景观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吸引游客。
(2)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建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发展该地区旅游业,应首先搞好哪几方面的服务设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双版纳地区属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在气候上属___________气候,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双版纳地区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江,该河流出中国后,依次流经________、________、泰国、________、________,最后注入南海。
在东南亚各国,这条河流称________河。
(6)西双版纳位于________省南部,该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接壤。
28.读“珠江三角洲和全国GDP增长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上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GDP明显比全国________,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________型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一个重要原因。
外向型企业是指由珠江三角洲地区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工厂由________投资,产品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自香港,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2)珠江三角洲GDP的增长还得益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服务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________机会,吸纳了数百万民工。
(3)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的增多,________的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成本上涨,远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发展速度有所下降。
(4)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经济开放的地区,除珠江三角洲外,我国经济开放地区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地。
29.读“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明显看出,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迅速上升,这是该地区凭借________优势和________优势,先后建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________线路,使旅游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2)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多个经济部门的发展,并增加了________和________,改善了________,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
(3)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变,西双版纳的________市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很多,如广西以喀斯特地貌闻名于世的________、浙江以山水美著称的________市、江苏省以园林美著称的________市等。
(4)西双版纳地区为了使游客在旅游景点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在各城镇建设了大型________,在各景点增设了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促进了________的发展。
(5)1999年后,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二、综合题26.(1)台湾地区其他地区港澳地区(2)外向(3)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劳动力数量(4)前店后厂厂土地资源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加工制造装配(5)强强联手互补优势(6)港澳贸易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贸易国际化27.(1)热带原始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亚洲象多样性少数民族风情(2)保护生物多样化和各种生态系统(3)搞好交通运输、通讯、各种餐饮住宿等服务业配套设施(4)二热带季风终年高温,5至10月为雨季,吹西南季风,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吹东北季风(5)澜沧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湄公(6)云南越南老挝缅甸28.(1)高外向土地劳动力港商样品设计技术管理人员(2)餐饮娱乐运输就业(3)企业生活水平土地和劳动力市场人才储备(4)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广西沿海山东半岛辽东半岛29.(1)位置资源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旅游精品(2)就业机会人均收入人民生活(3)景洪桂林杭州苏州(4)购物中心零售网点商业(5)由于周边的州县也纷纷建立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业,分散了客源;西双版纳地区旅游景点相对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旅游接待没有国际化;少数不法商贩在旅游景点诱骗游客购物,影响了西双版纳在旅游市场的声誉;部分旅游景点建在自然保护区内,对生态环境压力大;部分景点的参观内容大同小异,没有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