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理综模拟题教案资料
【市级联考】山东省潍坊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市级联考】山东省潍坊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理综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运用了理想模型法B.探究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定则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研究变速运动时,把变速运动看成很多小段匀速直线运动的累加,采用了微元法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结果,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第(2)题如图所示为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的演示实验。
操作步骤如下:①把一颗豆粒从距秤盘处松手让它落到秤盘上,观察指针摆动的情况;②再把颗左右的豆粒从相同高度均匀连续地倒在秤盘上,观察指针摆动的情况;③使这些豆粒从更高的位置均匀连续倒在秤盘上,观察指针摆动的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和②模拟的是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关系B.步骤②和③模拟的是气体压强与分子密集程度的关系C.步骤②和③模拟的是大量气体分子分布所服从的统计规律D.步骤①和②反映了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第(3)题我国出口的高速动车组惊艳世界,中国的“名片”走向世界。
如图甲中、两列动车在两平行直轨道上行驶,从某时刻两列动车前进方向的车头相遇开始计时,得到它们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两列动车前进方向的车头又相遇B.两列动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C.、两列动车此后还能相遇一次D.再次相遇前两列车前进方向的车头间最大距离为第(4)题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它可以由电动机和发动机单独或同时供给动力。
某次起动时,汽车先采用电动机为动力源,由静止匀加速t后速度达到v,然后在混合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再匀加速运动x时速度达到2v。
则汽车在前后两个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B.C.D.第(5)题我们可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4月高考模拟训练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N
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
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试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质量为m=2kg的物体沿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t=0时刻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如图甲所示,此后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g取10m/s2,则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10s末恒力F的瞬时功率为6W
C.10s末物体在计时起点左侧4m处
D.0~10s内恒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为0.6W
C.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
E.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八、计算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如图所示,OBCD为半圆柱体玻璃的横截面,OD为直径,一束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复色光沿AO方向从真空斜射入玻璃,B、C点为两单色光的射出点(设光线在B、C处未发生全反射)。已知从B点射出的单色光由O到B的传播时间为t。
B.小物块受到斜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mgsin
C.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sin
D.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cos
详细信息
2. 难度:压轴
带同种电荷的a、b两小球在光滑水平上相向运动。已知当小球间距小于或等于L时,两者间的库仑力始终相等;小球间距大于L时,库仑力为零。两小球运动时始终未接触,运动时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市级联考】山东省潍坊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市级联考】山东省潍坊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地球和火星均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二者与太阳的连线夹角为时,是火星探测器的发射窗口期。
中国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就是在窗口期内发射的,已知两次相邻的发射窗口期的时间间隔为N年,则火星的公转半径与地球的公转半径之比为()A.B.C.D.第(2)题实验发现,“钇钡铜氧”合金在液氮温度下电阻几乎为零。
在课堂上,物理老师把条形磁铁N极朝下竖直放在讲桌上,把从液氮中取出的“钇钡铜氧”合金圆环平放在条形磁铁N极正上方,发现“钇钡铜氧”合金圆环悬浮在磁铁的上方,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钇钡铜氧”合金圆环中产生顺时针(俯视)的感应电流B.“钇钡铜氧”合金圆环中产生逆时针(俯视)的感应电流C.“钇钡铜氧”合金圆环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大于所受重力D.“钇钡铜氧”合金圆环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小于所受重力第(3)题在人类技术不断升级进步的过程中,很多物理学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和卡文迪什一起精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数B.德国物理学家安培提出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该理论能解释全部磁现象C.英国物理学法拉第发现了让磁生电和电生磁的规律,即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德国物理学赫兹通过实验首先捕捉到电磁波,证实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第(4)题土星的部分卫星绕土星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中的两颗卫星轨道半径分别为,且,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则( )A.B.C.D.第(5)题2023年11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01星。
人造卫星是目前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如图所示,假设两颗人造卫星A、B都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A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大于卫星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B.卫星A的速度大小小于卫星B的速度大小C.卫星A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D.卫星A、B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一定不相等第(6)题“神舟十三号”飞船与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于2021年10月16日成功对接。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 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质量为m 的小球,从O 点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加速度为2g 的匀加速运动,g 为重力加速度。
取O 点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在小球下落h 到达P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 小球的机械能增大C. 小球到P 点时的机械能为-12mgh D. 小球到P 点时的机械能为-mgh 【答案】C 【解析】【详解】由牛顿第二定律:mg -f =ma 解得f =0.5mg ,由于下落过程中阻力要做负功,则小球的机械能减小,选项AB 错误;从O 到P 机械能减小量为:12E fh mgh ∆==,因在O 点时的机械能为零,可知P 点的机械能为 -12mgh ,故选项C 正确,D 错误.2.如图甲,单匝线圈L 1与螺线圈L 2绕在水平铁芯上并固定,L 2中通有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刻,L 1中电流最大B. t 2时刻,L 1、L 2间的作用力最大C. 在t 1~t 2与t 2~t 3时间内,L 1中的电流方向相反D. 在0~t 1与t 2~t 3时间内,L 1与L 2间的作用力均为斥力 【答案】D 【解析】【详解】t 1时刻,L 2中电流的变化率为零,此时L 1中电流为零,选项A 错误;t 2时刻,L 2中电流为零,则此时L 1、L 2间的作用力为零,选项B 错误;在t 1~t 2与t 2~t 3时间内,L 2中电流的变化率的符号相同,则在L 1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选项C 错误;在0~t 1与t 2~t 3时间内,L 2中电流均是增加的,根据楞次定律可知,L 1与L 2间的作用力均为斥力,选项D 正确.3.2019年4月10日,人类终于看见黑洞真容!理论分析表明,天体的第二宇宙速度是第一宇宙倍,第二宇宙速度比真空中光速大的天体就是黑洞。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考试试题

潍坊市2016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6.3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II卷6至14页,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准备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号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Ba 137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所含的蛋白质叫膜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膜蛋白都是糖蛋白B.膜蛋白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C.内质网的膜蛋门可催化脂质合成D.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蛋白可运输葡萄糖2.下列关于同位素标记法应用的描述,最恰当的是A.可用18O2探究有氧呼吸的个过程B.可用H332PO4验证线粒体是ATP合成的主要场所C.不能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研究逆转录过程D.不能用15N标记的DNA研究其复制方式3.下列实验中不是依据对照原理设计的是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B.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4.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适当喷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D.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5.无胸腺裸鼠(简称裸鼠)是医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实验动物模型。
山东省潍坊市最新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训练四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考模拟训练试题理科综合(四)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第I 卷(必做题,共126分)注意事项:l.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I 卷共21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 14 O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Br 80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一根长为L 、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ρ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 。
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 ,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 B 。
C。
D .22mv eL 2mv Sn e nev ρev SLρ15。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它们的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线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图线甲为直线且与x 轴交点坐标为(0,2m ),图线乙为过坐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线交点的坐标为P (2m ,4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乙车速度越来越大C .t=2s 时刻甲、乙两车速率相等D.0~2s 内甲、乙两车发生的位移相等16。
如图所示,AB 、AC 两光滑细杆组成的直角支架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B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两细杆上分别套有带孔的a 、b 两小球,在细线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细线恰好水平。
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潍坊三模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份,共12页,满分240分,考试历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I卷共20小题,l—13题每小题4分,14—20题每小题5分,共87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硕度B.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原理是各类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割裂和观察线粒体所用的材料都要始终维持活性D.探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宜用过氧化氢2.右图表示动物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进程及其去向。
其中①~⑥表示细胞结构,甲、乙表示物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合成的蛋白质经核孔进入⑤B.乙的合成、分泌进程中,依次通过的具膜结构是①②③④C.①中含有RNA,密码子位于甲上D.⑥中存在遗传物质,但不遵循孟德尔定律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植物经x射线处置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进化的方向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捕食者和被捕者之间彼此选择,一路进化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失重状态下根失去向地性的原因是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置扦插枝条的下端,生根效果必然不同C.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置未受精的二倍体番茄子房,可取得四倍体无子番茄D.细胞割裂素能增进果实的生长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RNA病毒),H和N别离代表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
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高考理综高考仿真试题(三)(物理部分)

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2013届高三高考仿真(三)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第I 卷共20小题。
第1~13题每小题4分,第14~20题每小题5分,共87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略)相对原子质量:(略)二、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
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认为质量一定的物体其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B .法拉第得出了电荷间的作用力的规律C .笛卡尔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物体由静止释放后将下落的同样快1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t υ-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前7秒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 /sB .1秒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 .第1秒内质点受合外力是第5秒内受合外力的2倍D .3秒末质点回到出发点16.如图所示,物体A 、B 用细绳与弹簧连接后跨过滑轮.A静止在倾角为45°的粗糙斜面上,B 悬挂着。
已知质量3A B m m =,不计滑轮摩擦。
现将斜面倾角由45°减小到3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弹簧的弹力将减小B .细绳对滑轮的作用力将减小C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减小D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将减小17.一带电粒子射入一正点电荷的电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粒子从A 运动到B ,则A .粒子带负电B .粒子的动能一直变大C .粒子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D .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1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回路中有一定值电阻R 和两个小灯泡L 1、L 2,最初电键S 是断开的,现闭合电键S ,则A .副线圈两端电压不变B .灯泡L 1变亮C .电流表A 1示数变大D .电阻R 中的电流变小1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7NSS),建成后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5颗同步卫星和30颗一般轨道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