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基本技能考核评分误差分析
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6篇)

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6篇)一、提高业务素质。
重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
一是结合专科发展的需要选派优秀护士进修学习,根据科室情况,合理安排护士到ICU及心电图学习,以提高护士对危重急救病人的应对能力。
二是强化在职培训,通过每月护理查房,业务学习不断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落实责任护士参加本组医生查房;加强护士三基、专科理论知识、核心制度、应急预案的学习及技术操作的训练,严格考试制度,每次考试成绩与护士月考核及奖金挂钩;加强护士对各种医技检查前护理必备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健康宣教能力;每周由整护组长组织一次病历讨论以提高她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是鼓励自学成才,鼓励、支持护士参加护理专科本科自学考试,提高学历水平和自身素质。
二、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
高度的责任心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理人员对病人应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加强对护士及实习护士的法律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护理差错事故很大程度上是因法制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引起。
护士工作大多是在无领导监督下单独完成护理工作,因此,具有高度责任心、良好的慎渎精神是避免差错事故的保证。
对个别法制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应特别加强教育。
四、发挥质控小组的督促检查作用。
根据每位护士的特点、能力,成立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协助护士长督促检查病案管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教学管理、急救物品管理等,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把护理工作的任务和职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
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例会,对本月各项护理检查情况汇总、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制定相应的统一规定,体现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理念。
五、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
在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的情况下,护士长做好弹性排班,在护士工作岗位的安排上做新老结合,相互协作,适当考虑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高低的合理分配。
护理学基础技术操作考试成绩分析与对策

《 理学 基础 》 护 课程 是高 等 护理教 育 课程 体系 中 的 主干 课程 , 理 技 护 术 操作 是《 理学 基 础 》 核 心 部 分 , 护 的 既是 护 理 学 理 论 和技 能 的实 际 应 用, 又是 培养 能力 、 开发 智 力 、 炼 作 风 的重 要 环 节 , 学 生 必 须 掌 握 的 锻 是 基 本功 [ 。技术 操作 考试 成绩 是 衡 量 学生 在 经 过 护理 学基 础 技术 操 作 学 习结束 后 所 掌握程 度 的指 标之 一 。通过 对考 试成 绩 的 分 析 , 们 发 现 我 教学 、 习 中的诸 多问 题 。在 采 取 相应 的 措 施后 , 得 了 良好 的学 习效 学 取 果 , 介绍 如下 。 现 1 对 象 与方 法 1 1 对象 : . 选取 我 院 2 0 0 6级及 2 0 0 7级 护 理 学专 业 本 科 学 生各 9 5 例( 生 1 男 1例 , 女生 8 例 ) 8 4 、 9例 ( 生 1 男 2例 , 生 7 女 7例 ) 进行 期 末 护 , 理 学 基础 技术 操作 考 试成 绩分 析 。 1 2 方 法 : 个 年级 学 生 均 由相 同的 教 师授 课 , 学 时 数 均为 8 . 两 教 0 学 时 。学 习结 束 选取 护理 技 术 操作 中 的鼻 导 管 吸氧 法 、 口腔护 理 法 、 静 脉 输 液法 、 内注射 法 、 病 人 导尿 法 、 霉 素 皮 试 法 、 肌 女 青 卧床 病 人 更 换 床 单 法 、 脱 隔离 衣 、 穿 无菌 技术 操 作等 9项 做为技 术 操 作考 试 项 目, 核 方 考 式 及评 分标 准 完全 相 同 。操 作 项 目评 分标 准 为 1 0分 , 0 由两 位 老师 同时 监 考评 分 , 取平 均分 为最 终得 分 。 1 3 统 计学 处 理 : 用 S S 1 . . 采 P S 1 5软 件 包 进 行 统 计 学 处 理 P < 00 . 5视 为有 统计 学 意义 , P值 表示 双侧 概 率 。 2 考 核成 绩 20 0 6级 及 2 0 0 7级护 理 学专业 本 科生 护理 学基 础 技术操 作 考试 成绩
麻醉科护理差错分析报告

麻醉科护理差错分析报告一、引言麻醉科护理工作是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麻醉科护理差错仍时有发生。
为了提高麻醉科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对麻醉科护理差错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回顾性分析我院麻醉科 20XX 年 1 月至 20XX 年 12 月期间的护理差错记录。
(二)方法对收集到的护理差错案例进行分类、归纳和统计分析,找出差错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结果(一)护理差错类型1、药物差错包括药物种类错误、剂量错误、给药途径错误等。
例如,将本该静脉注射的药物误肌肉注射,或者将药物剂量计算错误。
2、操作差错如麻醉设备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故障或影响麻醉效果;气管插管操作失误,造成患者呼吸道损伤等。
3、护理记录差错护理记录不完整、不准确,如患者生命体征记录错误、麻醉时间记录有误等。
4、沟通差错与医生、患者或家属沟通不畅,导致信息传递错误或误解,影响治疗决策。
(二)护理差错发生的时间段1、手术高峰期由于工作量大、人员紧张,容易出现疏忽和失误。
2、交接班时间段信息交接不清晰,导致护理工作衔接不当。
(三)护理差错发生的人员1、新入职护士由于经验不足,对业务流程和规范不够熟悉,容易犯错。
2、工作年限较长但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工作中麻痹大意,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四、原因分析(一)人员因素1、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部分护士对麻醉药物的药理作用、麻醉设备的使用方法等掌握不够扎实,操作不熟练。
2、工作态度不认真责任心不强,工作中粗心大意,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3、沟通能力欠缺与医生、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不够有效,不能准确理解和传达信息。
(二)环境因素1、工作强度大麻醉科手术量大,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忙碌的状态,容易疲劳和出错。
2、工作流程不合理部分护理操作流程繁琐,容易导致环节疏漏。
(三)管理因素1、培训不到位对新入职护士和在职护士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护理操作考核综合分析反馈.doc

护理操作考核综合分析反馈一、参考人员:全院护理人员二、考核项目:灌肠法酒精擦浴生命体征的测量三、考核要求:以《50项护理技能评分标准》一书中的考核标准为准四、考试合格分:85分五、综合报告(二)缺考人员名单:无(三)85分以下人员:(四)总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末三名:末一名:末二名:末三名:六、综合分析:(一)优点:1.大部分护士生命体征操作比较熟练。
2.大部分护士七步洗手法步骤正确。
3.大部分护士态度端正,能按时参加考试。
(二)存在问题1.大部分考生不重视细节,物品摆放不整齐,用后处置不到位。
2.对操作目的、注意事项掌握不全面。
3.大部分护士流程欠熟练,整体性差。
4.相关知识不熟悉,对操作中需注意的事项不了解。
5.缺乏人文关怀,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未注意患者操作中的安全。
6.健康宣教不到位。
(三)原因分析1.大部分护士不重视操作,缺乏练习。
2.部分护士惰性,对考试不重视。
3.部分科室护士长、操作组长不重视操作考试,监管不到位。
4.最近考试较多,护士工作繁忙,压力大。
(四)整改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强调护理操作对临床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2.增强护理人员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平时操作应规范化,防止考试与平时操作脱节。
3.护士长、高年资护士在平时加强对年轻护士操作的检查,指导和示范,对存在问题当场指出并进行整改,使护理操作规范,确保病人安全。
4.加强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学习。
附成绩表1售后服务方案(赠送)1.售后服务概述公司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完善的支持服务,确保用户的系统稳定运行。
公司拥有一批资深的施工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很好的解决设备各类故障,强大的用户支持队伍和良好的用户满意度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维护计划及承诺一、项目售后服务内容承诺我公司贯彻执行:“诚信正直、成就客户、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宗旨,对于已经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质量跟踪服务,本着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向用户奉献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维护服务。
手术室护生无菌技术操作考核常见错误分析及改进措施

手术室护生无菌技术操作考核常见错误分析及改进措施目的:了解护生无菌技术操作中的常见错误,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对2006~2007年度到手术室实习的110名护生在入科时和出科时进行无菌技术操作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经过3周的实习,合格率由49.08%上升至95.45%。
持钳(镊)方法不正确率由36.36%下降到7.27%;包布内角污染率由13.63%下降到2.73%;跨越无菌区率由27.27%下降到5.45%;瓶口污染率由22.73%下降到4.54%;倒液方法不正确率由32.72%下降到2.73%;戴手套污染率由50.91%下降到9.09%;操作时间也缩短了。
结论:护生在进行无菌操作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应引起带教老师的重视并积极改进,以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教学质量。
标签:护生;无菌技术操作无菌技术操作是护理基本技术操作之一,也是我院手术室护生出科考核的必考项目。
为了使护生正确、熟练掌握无菌技术,严守操作规程,提高教学质量,我科对2006~2007年度到手术室实习的110名护生在入科时和出科时分别进行无菌技术操作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
1 对象与方法考核对象为2006~2007年度到我院手术室实习的110名护生,实习时间为3周。
考核标准依据广东省卫生厅科教处1998年制定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监考老师为手术室总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为在手术室工作2年以上、具有护士及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
护生在转入手术室时进行一次无菌技术操作考核,经过3周的实习后出科时再进行第二次考核,考核成绩以85分为合格。
2 结果2.1 实习前后考核结果经过3周的实习,合格率由49.08%上升至95.45%。
见表1。
2.2 两次考核中违反操作规程情况经过3周的实习,仪表不符合要求、物品放置不合理的现象已不存在,其他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也明显减少。
见表2。
3 讨论通过考核发现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持钳(镊)方法不正确甚至污染;操作时污染包布内角;取放物品时跨越无菌区;开瓶倒液方法掌握不好,导致溶液回溅,无菌巾被污染;戴手套卷边污染。
肿瘤科护理差错分析报告

肿瘤科护理差错分析报告在医疗护理工作中,肿瘤科因其疾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护理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
然而,护理差错仍时有发生。
为了提高肿瘤科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对过往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深入分析至关重要。
一、资料收集通过对肿瘤科近X年的护理记录、患者投诉、科室内部讨论记录等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共筛选出X例护理差错事件作为本次分析的样本。
二、护理差错类型1、用药差错错误的药物剂量:在给患者输注化疗药物时,由于计算错误或操作失误,导致药物剂量过高或过低。
错误的用药时间:未按照医嘱规定的时间给予药物,影响了药物的疗效。
药物配伍禁忌:在配制药物时,未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导致药物变性或失效。
2、护理操作不当静脉穿刺失败:多次尝试静脉穿刺仍未成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管道护理失误:如引流管堵塞、脱落,未及时发现和处理。
伤口护理不当:导致伤口感染或愈合不良。
3、病情观察失误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异常、症状加重等。
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估不准确,延误了治疗时机。
4、护理记录错误记录不及时、不完整: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或记录内容缺失关键信息。
记录与实际情况不符:记录的病情、护理措施等与实际操作存在差异。
三、原因分析1、护理人员因素专业知识不足:部分护理人员对肿瘤科的专科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对化疗药物的使用、副作用的观察和处理等不够熟悉。
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导致用药错误等问题。
沟通能力欠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不够有效,未能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病情变化。
2、工作流程和制度因素工作流程不合理:某些护理操作流程繁琐或存在漏洞,容易导致差错的发生。
制度执行不力:虽然有完善的护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未能严格执行,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
3、环境因素工作负荷大:肿瘤科患者病情较重,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疲劳状态,容易出现失误。
耳鼻喉科护理差错分析报告

耳鼻喉科护理差错分析报告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护理差错的发生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耳鼻喉科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其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对耳鼻喉科护理差错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回顾性分析我院耳鼻喉科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护理记录、病历资料以及患者投诉记录等。
(二)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统计护理差错的类型、发生频率、涉及的护理人员以及对患者造成的影响等。
二、结果(一)护理差错类型1、用药错误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用药错误较为常见。
例如,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未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时间或途径给药,导致药物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
2、护理操作失误包括在为患者进行耳部、鼻部或喉部的护理操作时,如冲洗、换药等,操作不规范或不熟练,造成患者疼痛、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
3、病情观察不到位护士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如术后患者出现异常出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未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4、护理记录错误护理记录不完整、不准确或与实际情况不符,影响了医疗决策和患者的后续治疗。
(二)护理差错发生频率在统计的时间段内,共发生护理差错_____例,其中用药错误_____例,护理操作失误_____例,病情观察不到位_____例,护理记录错误_____例。
(三)涉及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的护理人员中,工作年限在 5 年以下的占_____%,5 10 年的占_____%,10 年以上的占_____%。
(四)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护理差错对患者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有的仅给患者带来轻微的不适,如短暂的疼痛或焦虑;有的则较为严重,如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三、原因分析(一)护理人员因素1、专业知识不足部分护理人员对耳鼻喉科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对疾病的护理要点和药物的使用方法不熟悉,导致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
2、工作责任心不强一些护士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不认真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敷衍了事,容易出现失误。
肿瘤科护理差错分析报告

肿瘤科护理差错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科的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然而,在肿瘤科的护理工作中,护理差错仍时有发生。
这些差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还可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为了提高肿瘤科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有必要对肿瘤科护理差错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肿瘤科 20XX 年 1 月至 20XX 年 12 月期间发生的护理差错事件作为研究对象。
2、方法通过查阅病历、护理记录、访谈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等方式,收集护理差错的相关信息,包括差错的类型、发生的时间、涉及的人员、原因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结果1、护理差错类型在研究期间,共发生护理差错 XX 例,主要类型包括:(1)给药差错:如药物剂量错误、给药途径错误、用药时间错误等,共 XX 例,占比 XX%。
(2)护理操作失误:如静脉穿刺失败、管道滑脱、伤口处理不当等,共 XX 例,占比 XX%。
(3)病情观察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异常、症状加重等,共 XX 例,占比 XX%。
(4)护理记录错误:如记录不完整、不准确、涂改等,共XX 例,占比 XX%。
2、护理差错发生的时间护理差错在不同时间段的分布有所不同。
其中,白班发生差错 XX 例,占比 XX%;夜班发生差错 XX 例,占比 XX%。
3、涉及的人员护理差错涉及的人员包括护士、护师和主管护师等。
其中,工作年限在 5 年以下的护士发生差错的比例较高,共 XX 例,占比 XX%。
三、原因分析1、人员因素(1)护士专业知识不足:部分护士对肿瘤科的专科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对药物的使用、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操作的要点不够熟悉,导致在工作中出现差错。
(2)工作责任心不强:一些护士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粗心大意,不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如未认真核对患者信息、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等。
(3)沟通能力不足: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不畅,未能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病情变化,也未能有效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容易引发护理纠纷和差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 核是 激 励 护 生 学 习 的一 种 手 段 , 仅 有 “ 定 ” “ 进 ” 不 鉴 和 改 的作 用 , 具 有 “ 向 ” 激 励 ” 功 能 。大 多 数 护 理 院 校 在 组 还 导 和“ 的 织 护 理 基 本 技 能 考 核 时 多 采 用 每 位 学 生 抽 签考 1 或 2项 的 方 项 法 进 行 考 核 口 , 核 成 绩 往 往 受 到评 分 标 准 、 师 及 护 生 自身 等 ]考 教 诸 多 因 素 的 影 响 。如 果 护 生 认 为 考 核 中 评 分 差 异 较 大 , 试 成 考 绩 不 能 真正 反 映 自身 的 实 际 能 力 , 挫 伤 护 生 的学 习热 情 , 响 会 影 专业技 术的学习 , 而护 士扎 实 的 技 术 操 作 、 练 精 湛 的 技 术 与 病 熟
1 对 象 与 方 法
1I 研 究 对 象 .
选择 20 0 7年 河 北 省 医学 院校 护 理 专 业 基 本 技
能考核 ( 下简称统考) 1 以 中 6所 不 同 院 校 高 中起 点 三 年 制 护 理 专业 ( 下简称“ 以 大专 组 ” 2 0 ) 0 6级 2 1人 , 及 我 校 高 中起 点 三 8 以 年 制 护 理 专 业 2 0 级 4 0 , 为 研 究 对 象 , 究 对 象 均 为 女 0 6 4人 作 研
摘 要 : 目的 ] E 分析 护 理 基 本 技 能 考 核 评 分 误 差 产 生 的 原 因。 [ 法] 用 单 因素 方 差 分 析 法对 我 校 高 中起 点三 年 制 护理 专 业 2 0 方 使 0 6级
4 0名 学 生成 绩及 2 0 4 0 7年 河 北省 医 学 院校 护 理 专 业 基 本 技 能 考 核 中 高 中起 点 三 年 制 护 理 专 业 组 2 1名 学 生 成 绩 进 行 分 析 。 [ 8 结
表 l 20 0 7年河 北 省 统 考 大 专 组 学 生
不 同 考 核 项 目 考核 成 绩 ( S 士 ) 分
1 2 1 考 核 项 目与 评 价 方 法 ..
考 核 项 目分 别 为铺 备 用 床 、 麻 铺
醉 床 、 腔 护理 、 肉注 射 、 口 肌 大量 不 保 留灌 肠 、 霉 素 皮 肤 过 敏 试 青
Ca ng e o Yi f ng, n G u y ng。 n y , ta Na i i Fa Xi ue e l
( a g h u Hih Me ia p ca c o lHe e 6 0 1Ch n ) C n z o g dc l eilS h o 。 b i 1 0 ia S 0
果 ] 核 项 目不 同 , 生成 绩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考教 师 不 同 , 生成 绩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考 学 监 学 结论 ] 考 教 师 以 及 考 核 项 目的 难 易 监
程 度是 导 致 技 能 考 核 评 分 的 主要 原 因。 关 键 词 : 理 ; 本 技 能 ; 核 评 分 ; 差 护 基 考 误
C R 培训 是 提 高 护 师 C R操 作 水 平 的 重 要 措 施 。 由 于 大 部 分 P P
[ ] 宫 雪 梅 , 小 华 , 世伟 , . 2 谢 阳 等 心肺 复 苏 术 操 作 培 训 考 核 模 式 探 讨 与 效 果 评 价 E] 护 理 研 究 ,0 8 2 ( 1 ) 28 J. 2 0 ,2 1 B :93—2 8 . 94 [ ] 石 敏 , 士 在 心肺 复 苏 操 作 考 试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与 对 策 [ ] 护 理 管 3 护 J.
[ ] 吕娟 法 的 比 较 4 张 戴 等 临
研 究 [] 护 理 学 杂 志 ,0 5 2 ( ) 6 . J. 2 0 ,0 5 : —8 [] 周琼, 5 覃玉 鸣 . 急诊 科 心 肺 复 苏 医护 配 合 的 培 训 与 管 理 [] 全 科 护 J.
护 理 基 本 技 能 考 核 评 分 误 差 分 析
An y i n s or s er o n n r i g ba i k l s e s al s s o c e r r i u s n s c s i s a s s me t l n 曹迎凤 , 桂英 , 喜悦 , 南 樊 陈巧 力
一
培训 , 得考核结果客观 、 实 。 使 真
1 2 2 统 计 学 方 法 将 全 部 考 核 成 绩 输 入 S S 1 . .. P S 7 0统 计 软
件 包 进 行 分 析 处 理 , 用 单 因素 方 差 分 析 来 比 较 不 同 考 核 项 目 使 及 不 同监 考 教 师 学 生 考 核 成 绩 的差 异 性 。
理 杂 志 , 0 5 5 2 : 5—3 . 20 , ( ) 3 7
护 师 都 缺 乏 抢 救 心 搏 呼 吸 骤 停 病 人 的 经 验 , 平 常 临 床 工 作 难 在 以 接 触 C R 操 作 , 以 通 过 有 效 的 C R 培 训 是 提 高 其 操 作 能 P 所 P 力 的 重 要 措 施 [ ] 目前 , 种 培 训 方 式 应 用 于 C R 培 训 , 4 。 多 P 吕娟 等 _ 指 出 , 媒 体 教 学 是 C R 培 训 的 最 佳 方 式 , 用 专 业 的 4 ] 多 P 使 C R模型人效果最好 ; 廷静等n提 出 , 训不 能只 限于单次 , P 郝 ] 培 间 隔 一 段 时 间 重 复 训 练 效 果 更 好 。 故 可 以 结 合 实 际 情 况 , 训 培 的 材 料 应 多 选 择 多 媒 体 ( 作 录 像 )使 用 专 业 的 C R 操 作 模 型 操 , P 人进行多次反馈操作 练习。
C H I ES N U RSI G N E N RESEA RCH A ug t 2 us , 011 Vo1 2 o 8A .5N .
生, 龄 2 年 O岁 ~ 2 2岁 , 校 二 年 级 学 生 , 其 护 理 基 本 技 能 考 在 对 核成绩进行分析 。
1 2 方 法 .
[ 1 陈永强. 0 5心肺复苏指南概要[3 中华护理杂 志 ,0 6 4 ( ) 1 20 J. 2 0 ,1 8 :
7 0 — 7 3. 6 6
难 以达 到 护 师 资格 的 要 求 。 另 外 , 作 后 评 估 及 效 果 评 估 得 分 操
低 , 现 出护 师 们 操 作 的 整 体 性 较 差 , 放 气 道 是 C R 考 核 经 体 开 P 常 存 在 的 问题 , 技 术 含 量 较 高 , 有 护 师 在 工 作 中较 少 进 行 开 其 还 放 气 道 操 作 亦 有关 系 。所 以 , 师 C R操 作存 在 最 为 突 出 的 问 护 P
题 是 缺 乏 对 C R操 作 环 境 的 正 确 评 估 、 体 性 较 差 , C R 的 P 整 对 P
认识不足 。
3 2 培 训 是 提 高 C R 操 作 能 力 的 重 要 措 施 本 考 核 结 果 显 . P 示, 急诊 和 I U 工作 组 以 及 有 参 加 C R 培 训 组 的 得 分 明 显 比 C P 其他组高 ( 急 诊 科 和 IU 都 有 进 行 C R科 内培 训 ) 说 明 在 C P ,
理 , 0 8, ( 2 : 2 9—3 6 . 2 0 6 1 B) 3 5 2 0
[ ] 郝 廷 静 , 登 芬 . 科 护 士 心 肺 复 苏 操 作 训 练 模 式 的 探 索 与 评 价 6 曾 专 [] 护 士 进 修 杂 志 ,0 7 2 ( 2 : 14—1 2 . J. 20 ,2 1 ) 12 15 [ ] 桂 莉 , 红 , 静 , . 理本 科 《 救 护 理 学 》 学 组 织 及 考 评 优 化 7 陶 张 等 护 急 教 改 革 的 实 践 [] 中 国 实 用 护 理 杂 志 ,0 4 2 () 7 J. 2 0 ,0 1 :3—7 . 4
护 理 研 究 2 1 年 8月 第 2 01 5卷 第 8期 上 旬 版 ( 第 3 6期 ) 总 6 关 。初 级 生命 支 持 后 除 颤 、 立 静 脉 通 道 的 知 晓 率 低 , 露 出 护 建 暴 师 对 心 肺 复苏 的认 识 停 留在 人 工 通 气 、 外 心 脏 按 压 的层 面 , 胸 这 C R 实 际 工 作 经 验 亦 有 关 系 , 于 多 数 护 士 C R 操 作 经 验 是 P 由 P 在 校 期 间学 习 的 , 以导 致 工 作 时 间越 长 C R操 作 技 术 淡 忘 越 所 P 彻 底 有 关 ; 历 上 的差 异 , 能 与 中专 、 专 等层 次 教 学 未 开 设 学 可 大 《 救 护 理 学 》 程 或 者 开 展 C R操 作 实 验 课 , 生 数 量 多 比本 急 课 P 招 科多L , 7 造成 教 学 资 源 不 足 C R 操 作 掌 握 较 差 等 情 况 有 关 。 针 ] P 对此情况 , 该重视 、 大力度培训高年资 、 学历护师 。 应 加 低 参考文 献:
作者简介 江淑聘 (94 )女 , 东 省广 州人 , 士长 , 管 护师 , 1 7一 , 广 护 主 大 专 , 事 急 危 重 症 护 理 及 护 理 管 理 研 究 , 作 单 位 :1 4 5 广 州 中 医 药 从 工 5 00 ,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 小 明 、 少 娟 工 作 单 位 : 14 5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 全 邓 500 , 第一附属医院。 ( 稿 日期 :O O— 9—3 ; 回 日期 :0 1 5—1 ) 收 21 O 0修 2 1 —0 5 ( 文 编辑 孙 玉 梅 ) 本
1 为 沧 州 市 “ 一 五 ” 育 课 题 项 目 , 号 :0 9 2 1 。 ) 十 教 编 2 0 2 0 6
人 的生 命 安 危 又 有 着 十 分 密 切 的 关 系 。 因此 , 究 产 生 技 能 考 探 核 评 分 误 差 的原 因 , 高 技 能 考 核 的公 正 性 至 关 重 要 。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