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在现代戏中的表现与发展-论文
中考现代文阅读:戎林《京胡》阅读答案及解题指导

(2020•锦州一模)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
京胡戎林①父亲去世后,大哥再也没回来。
不料十年后突然打来电话,说他已经从台湾回到大陆,住进了我所在城市的一家宾馆。
我忙去看他,这才得知,他此番来不为别的,只为买一把京胡。
②我有些发愣,只知道大哥喜欢唱京剧,从没听说他会拉京胡。
尽管五音不全,还是爱唱,有一次回大陆,竟当着众人的面吼起了“四郎探母”,直吼.得脑袋上暴起道道青筋。
我怕有损于我们家族的形象,想打断他,但他那全神贯注的样子,不忍心。
直到他吼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才恋恋不舍地打住。
这时,我发现他已是满眼泪水了,不好意思地揩了一把,轻声说:在台湾哪天不吼一嗓子,心里就不好受!我口是心非地夸奖他一番,说什么士兵三日,当刮目相看。
③说到买京胡,陪着他的嫂子在旁边吃吃地笑,我好奇地问大哥:“你也不会拉京胡,要那玩艺做什么!”④“我不会,可有人会呀!”他说起一位比他大十来岁的老哥,年轻时就在部队里拉京胡,现在80多了,京胡拉得在台湾首屈一指。
他不止一次对大哥说,只要有一把上等的京胡,他愿为他拉一辈子!于是,大哥便一路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
⑤全家紧急动员,围绕京胡开始忙碌。
先是陪大哥去了南京,偌大的商场竟然没有一把像样的京胡,最贵的不过几百块,大哥拎拎这把,提提那把,说:“轻,太轻!”连跑了几个地方,结果失望而归。
⑥不知谁告诉我,每天早晨,湖边聚集着一群爱唱京戏的老人,何不去打听打听,大哥兴致勃勃地去了。
⑦一听说是台湾来的,人们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说到京胡,有人透露,说有一位姓胡的师傅收藏着一把价值不菲的京胡,不知人家可愿出手。
我辗转打听到那位老者的住处,和大哥连夜赶了去。
⑧那是一位憨厚的老人,听说大哥为京胡而来,犹豫良久,才把家里那把拿了出来。
大哥一看,两眼圆睁,不等人家开口,便问多少钱,老人摇头不语,问急了才说:“不卖,是家父留下的。
”说着,慢慢踱到当屋椅子上坐定,将一方红绸铺在右腿上,再把那把暗紫色的京胡架在腿上,京胡一侧的蟒皮在灯下泛起油润的光泽。
公共基础知识:说说中国五大剧种3篇

公共基础知识:说说中国五大剧种3篇公共基础知识:说说中国五大剧种1公共基础知识:说说中国五大剧种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戏剧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文化中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戏剧风格独特、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戏曲、话剧、音乐剧、舞剧等不同类型。
其中,中国五大剧种是中国戏曲中最具影响力的剧种,它们分别是京剧、豫剧、黄梅戏、评剧和粤剧。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些剧种的发展历程、演出方式、舞台表现以及特点。
1. 京剧京剧源于清朝乾隆年间,以北京地区的锣鼓戏、芸阁戏、长调汉博剧、西皮汉博剧为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品。
京剧舞台上的行当以武生、文武小生、净、末、丑五种为主要表现形式,凭借精湛的唱做功底和艺术表现力,京剧已成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
京剧的装束、化妆、舞台表演非常讲究,其中脸谱是京剧中比较有名的一种表现形式。
京剧的演员通常会涂上粉底来表示不同的角色,演员的脸上打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性格、情绪等。
在舞台表演方面,京剧以表现人物的动作、眼神、声音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印象。
2. 豫剧豫剧是中国戏曲中比较活跃的一个剧种,起源于河南省,因为河南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豫剧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很多豫剧演员和剧迷喜欢的戏曲类型。
豫剧是以文戏为主、武戏为辅的剧种,其表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讲究自然、通俗、生动、传神。
豫剧的唱腔清新自然、婉转动听,使得它被誉为中国戏曲中的精品。
所有的角色在表演豫剧时都会使用社交语言,这是由于豫剧是发源于农村的一种戏曲。
豫剧在表演中还有一个独特的表演手法,那就是“抬秧脚”,演员通过抬腿来表演角色,强调角色的性情和姿态。
3. 黄梅戏黄梅戏起源于中国江南地区,是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戏曲,以长字符串音乐、普通话词藻、唱腔表演为特色。
黄梅戏的表演形式讲究轻巧流畅、表达清楚,表现了一种江南女性文明的风情。
对于个人演员而言,黄梅戏的表演要求非常高,因为演员需要同时掌握唱、念、做、打、表达等技能,才能完成戏曲表演。
京胡艺术探微-文档资料

京胡艺术探微摘要:京胡艺术,是一个博大而精深的艺术体系,京胡作为京剧音乐的主奏乐器与艺术载体,其主奏地位的确立曾是京剧艺术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京胡随着京剧的形成而得名。
戏曲音乐的形态作为音乐整体的存在方式,它浓缩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音乐和作品的主要特征。
一、京胡的功能京胡是清代乾隆末年随着京剧的兴起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在陈彦衡的《旧剧丛谈》中就有“北京皮黄初兴时,尚用双笛随腔,后始改用胡琴”的记载。
清末,曾出现过李四、樊三等著名琴师。
京胡逐渐成为京剧的伴奏乐器。
京胡为擦奏弦鸣乐器,原称胡琴,形制与二胡相近,但琴身较二胡短小,琴杆、琴筒均用竹制,琴筒呈圆形,一端蒙以蛇皮,琴杆与琴弦间置有千斤钩,五度定弦。
早期的京胡用软弓演奏(即弓毛松弛),音色较为柔和。
在一九五六年的“全国音乐周”上,安徽的王世林用软弓京胡演奏的《五字开门》,由于演奏技巧高超,加上软弓京胡所特有的碎弓效果,绘声绘色地模仿了唢呐的演奏。
十九世纪后,硬弓京胡逐渐取而代之。
京胡是京剧、汉剧以及某些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
京胡的音高随唱段内容和演员嗓子的条件而定,如高调京胡发音尖而亮,多用来伴奏高亢激昂的唱腔,如《智取威虎山》中小常宝的唱腔“只盼着深山出太阳”;低调京胡发音苍老、平稳,多用来伴奏二黄、反二黄的抒情唱腔,如《沙家浜》中阿庆嫂的唱腔“定能战胜顽敌度难关”;中调京胡发音清脆刚劲,最能发挥京胡的特色,如张君秋的《玉堂春》、马连良的《空城计》等。
由于京胡只有一个把位,演奏时常用高唱低拉、低唱高拉等手法来烘托唱腔,形成京胡特有的旋律风格。
二、京胡的音乐特色同民族二胡相比,京剧的担子短,千金到琴码之间的距离短,这就决定了它演奏的音域有较大的局限,通常旋律在10度左右音域内活动,个别的花“过门”可达十四度。
因此,京胡的演奏把位通常只用一个把位,个别的高音较多的旋律可倒第二把位,但这是极少出现的。
同西洋小提琴相比,京胡的弓子不是在琴弦外面,而是将马尾夹在里弦、外弦之间,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运行。
谈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舞台表演

谈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舞台表演作者:田振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24期【摘要】京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也是第一个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的最具中国特色的表演艺术,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
至今分为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两大类型。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舞台表演的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人们对京剧的了解更加系统全面。
【关键词】现代京剧;传统京剧;舞台表演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51-01一、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传统京剧又称平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之一。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京剧产生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根据徽、汉戏班的二黄腔、西皮腔等不同的部分剧目、唱腔、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而形成的一种新剧种。
现代京剧主要是指五四运动之后至今的所有反映人们现代生活的京剧。
受现代观念的影响弘扬民主、自由、平等的生活。
二、分析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舞台表演舞台表演是视觉、听觉、时间、空间四位一体的一门综合艺术①。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
演员通过京剧所具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唱、念、做、打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对京剧作品进行演绎。
对舞台装饰、布置、服装等不做过多的要求。
(一)《贵妃醉酒》唱段的舞台表演1.演员的心理活动。
作品《贵妃醉酒》主要描写的是唐玄宗驾转西宫梅妃处,杨贵妃闷闷不乐,独饮闷酒,不觉沉醉,自怨自艾,悻悻回宫的一段剧情。
因此作品中杨贵妃的心理活动应该是由期盼唐玄宗的到来到失望,最后自饮自酌喝醉怨恨的复杂心情。
2.形体表演是京剧艺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剧形体表演的基础:手、眼、身、法、步。
又称“五法”。
①京剧演员的每一个姿势、步法都有严格的规定。
剧中,杨玉环的饮酒从掩袖而饮到随意而饮,梅兰芳以外形动作的变化来表现这个失宠贵妃的心理变化过程。
繁重的舞蹈举重若轻,像衔杯、卧鱼、醉步、扇舞等身段难度甚高,演来舒展自然,流贯着美的线条和韵律。
现代筝曲中京剧音乐元素的体现和运用分析——以《夜深沉》为例

现代筝曲中京剧音乐元翔懒现和运用分析一以《两新1.》为例古筝原先并不属于京剧中的伴奏乐器,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传统军乐受到冲击,使得我国作曲家们投入到筝乐的改革创新中。
他们借助自身对传统筝乐的理解以及对现代技法的探索,不断借鉴西方音乐的创作思维和技巧,采用中西结合的艺术思想,为传统筝乐的创新与发展灌注了新鲜的血液。
以我国著名的古筝演奏家王中山老师为例,他将一首京胡作品《夜深沉》移植改编为现代经典的古筝曲,该曲不仅保留了《新王别姬》的京剧韵味,还添加了许多现代古筝技法。
通过搜索文献,发现了研究人员对筝曲与戏曲的曲牌、声腔、曲调、题材等之间的融合联系有着卓有成效的分析。
这些都体现出戏曲元素对筝乐创作的影响,同时这些戏曲元素的运用,不仅丰富了筝曲的形式,更有助于古筝和戏曲这两种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形式的传承发展与融合。
因此,本文以王中山先生的现代筝曲《夜深沉》入手进行研究,期望能从中得到更深入的艺术理论思考和总结。
一、现代筝曲与京剧的历史渊源(一)筝曲与地方戏曲的联系中国土地广大、物产丰富,所包含容纳的东西十分广泛,所以中国传统音乐受到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不同语言文化、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音乐丰富多彩。
随着不同民族的人民将他们民族的文化与中国的古筝乐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九个有自己特色的流派。
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戏曲是•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它集文学、诗歌、音乐、舞蹈、服饰等艺术于一身,以婉转优美的唱腔、抑扬顿挫的吐字、含蓄细腻的表演、精彩绝伦的武打,演绎着中国人的人情世态、悲欢离合,被世人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表演艺术形式之。
中国戏曲包含众多地方剧中,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统计,至今现代已有三百多个,至于演出剧目,则更是数以万计。
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京剧、昆曲、豫剧、秦腔等。
戏曲与筝乐同属传统音乐,品种繁多.根据了解,早在汉朝,人们就已经使用了古筝作为伴奏的乐器,著名的汉朝的曲子《相和歌》中也使用了古筝。
京剧与歌剧的艺术表现方式比较

京剧与歌剧的艺术表现方式比较京剧与歌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在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历史文化背景、受众以及现代演出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之处。
本文将以这些方面为线索,对京剧与歌剧的艺术表现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京剧和歌剧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有很大差别。
京剧是一种强调舞台表演、声乐、化妆、服装、道具、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综合运用的戏曲形式。
在表演方面,京剧借鉴了武术、舞蹈、杂技等多种技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动作语言和诗歌语言。
在音乐方面,京剧以板鼓、分头鼓、胡琴、京胡、二胡等传统民族乐器为基础,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旋律和音乐语言。
在化妆方面,京剧强调“变脸”、“画眉”等技巧,通过丰富的妆容来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而歌剧则是一种以歌唱为主要排演形式的音乐剧,兼备音乐、诗歌、舞台表演、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手段,其舞台表现更注重声乐、舞台动作和音乐语言、剧情情节等元素的综合使用。
歌剧的音乐基础主要是古典音乐,其主流是意大利歌剧,即主要由意大利、德国、法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的歌剧形式演变而来,风格奔放、豪放。
二、历史文化背景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文艺的代表之一,起源于明清时期的宫廷音乐,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戏剧形式。
从表演艺术到音乐演奏、造型艺术、舞美以及故事内容等方面都充满了中国文化的元素。
京剧的表演形式和剧情设置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音乐艺术。
而歌剧则起源于欧洲,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西方音乐剧的代表之一。
歌剧的表演形式和剧情设置反映了欧洲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其中尤其体现了西方人特有的审美观和音乐艺术。
三、受众京剧的受众主要是我国的老一辈人和一部分文艺爱好者,其中更是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
而歌剧则更加受年轻的观众欢迎,其音乐风格和彩色舞台表演非常适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观。
四、现代演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京剧和歌剧的现代演出形式也有很大的改变。
高中京剧作文600字

高中京剧作文600字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
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京剧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中京剧作文600字1京剧,她叙述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历史,她是一本不朽的书。
而这次寒假的北京之旅,让我真正亲近了京剧这本书,感受到了我国的国粹——京剧的魅力。
我们入住的酒店是一个以京剧为主题的的酒店,叫北京前门饭店。
在酒店的一楼有一“梨园剧场”,在世界各国享有盛誉的北京京剧剧团每晚在此演出。
平时,我并不看京剧,认为那是爷爷奶奶们的“专属”。
可京剧是北京的特色,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啊,而且梨园剧场离我又这么近,不管怎样总要亲近一下。
正如梨园剧场介绍所说“不到园里,怎知春色如许”?于是我们买了门票,准备一睹国粹的风采。
晚上七点半,我们走进了剧场,只见舞台的大屏幕上播放着京剧视频短片,让我们对京剧从徽班进京到现在220年的发展历史;京剧的表演形式和唱念做打的表现方式;京剧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以及迷人夸张的脸谱的各种象征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
演出的第一出戏是《三岔口》,只见舞台只有一张桌子,没有其它道具,一个武生出场,睡在了桌子上,接着丑生上场了,他们都带着刀,他们在黑暗中互相摸捉,努力寻找着对方,只要他们一触碰到什么东西,就立刻提高警惕,将刀挥舞起来。
一部武打剧就这样上演着,演员们精妙的武功,夸张的表情,将故事表述得妙趣横生。
他们的表演也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
整出戏没有一句话语,两名演员虚拟的表演各种武斗招式,却把“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诙谐而富有趣味。
接着我们欣赏了精彩对唱的《坐宫》和慷慨悲歌的《霸王别姬》二出经典戏剧,虽然我没有完全听懂演员们唱得是什么,但我感受到了她们举手投足中挥洒出的浓浓京韵,领略了京剧艺术的美妙。
这次亲近京剧,让我觉得京剧是那样的耐人寻味。
我想我们小朋友有必要去热爱、亲近凝聚中化民族戏曲文化的京剧,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戏说——现代交响京剧组曲

戏说——现代交响京剧组曲
无
【期刊名称】《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前线》
【年(卷),期】2011(000)008
【摘 要】龙源音乐推出的《戏说——现代交响京剧组曲》是现代京剧音乐发展到
新阶段的里程碑。专辑选取广为传唱的经典段落,在保持原戏剧唱腔段落的相对完
整性的前提下,以管弦乐队、京胡及特色乐器、京剧打击乐(四大件)、民族打击
乐(大堂鼓与排鼓)为主体的“板块式”音响结构为主要特征:唱腔部分以管弦乐
队音响为主,前奏、间奏以及音乐发展等部分以京剧打击乐、民族打击乐为主体,
形成强烈的音响反差与音色对比,加强了音响纵深感,同时运用合唱等手段扩展表
现的空间。
【总页数】1页(P128-128)
【作 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J821
【相关文献】
1.现代京剧交响化歌剧化的探索与实践r——兼论中国美声与现代京剧交响音乐会
[J], 刘聪
2.现代京剧与京剧交响乐的融合——以"样板戏"为例 [J], 郝宏歌
3.从现代京剧《沙家浜》到交响音乐《沙家浜》的音乐转化(上)——兼谈现代京剧
音乐的交响化 [J], 郝宏歌;范哲明
4.从现代京剧《沙家浜》到交响音乐《沙家浜》的音乐转化(下)——兼谈现代京剧
音乐的交响化 [J], 郝宏歌;范哲明
5.国粹京剧与现代交响的奏鸣——观多媒体京剧音乐剧场《白娘子·爱情四季》首
演 [J], 钱仁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文艺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201S 9
京胡在现代戏中的表现与发展
任海琨
(佳木斯演艺集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摘要:京胡的伴奏艺术在建国后的半个世纪中,同京剧其它综合艺术一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
就。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京剧现代戏的出现。例如:《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杜鹃
山》、《盘石湾))-g-现代京剧的音乐创作是十分成功的。在音乐结构、音乐语言、作曲技法和中西音乐的结合上,都进行了
较大的变革和创新,将京剧音乐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关键词:京胡;现代戏;表现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138—01
lL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和“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演
lLfJ的《白毛女》、《六号门》、《芦荡火种》、《箭杆河边》、《节振国》、
《红嫂》、《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剧目,在唱腔 结构、胡琴套子、过门、垫头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改 革,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保留剧目。到了“文革”时期,上述后i 个剧日,被称为“样板戏”。对于“样板戏”在政治上的评价早有定 论,勿须冉议。的确,作为京剧主奏乐器京胡,在伴奏艺术的创新 也是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总结的。例如,这些京胡琴师创造了 “环绕式”、“级进式”、“同音反复式”、“支声复凋式”、“填充式”、 “跟腔式”等,与整个乐队织体融为一体的“胡琴套子”。在伴奏 中,要求右手的运弓要与唱腔的抑、扬、顿、挫紧密结合,弓体运 动过程中的弓量、压力、弓速的结合要准确;左手指法的各种技 巧要规范化和条理化,保证音程关系的准确和按弦的音准率。尤 其是“4”和“7”两音,必须按十二平均律来进行规范,以保证京胡 与整个乐队的和谐与统一。 京剧现代戏的京胡伴奏除要求规范化外,还要求情感化、戏 剧化。京剧伴奏者必须按照总谱上标记的速度、力度、弓法、指法 和情感变化来伴奏,以便在复杂的乐队织体中突出旋律的线条。 这些剧目中的核心唱段是用来抒发人物情感的重要段落。京胡 伴奏者需要有较高的演奏技巧和驾驭整个唱段的能力,以及与 整个乐队的协调能力。例如,《智取威虎山》剧中的杨子荣的二黄 唱腔“胸有朝阳”,《红灯记》剧中李玉和的“雄心壮志冲云天”, 《杜鹃山》中柯湘的“乱云飞”,《磐石湾》中陆长海的反二黄唱腔 “怎能忘”等唱腔,都是由快慢整散的不同板式组成的成套唱腔。 要求京胡演奏者要熟练掌握唱腔、技巧和演奏 者的关系,要有 层次地进入,并做到主次分明,紧紧跟随演员的唱腔,准确、深刻 地表现人物情感的各个侧面。在增强力度和增强戏剧性的效果 时,与整个乐队共同营造戏剧的高潮,充分发猝器乐部分的烘托 作用,从而加强唱腔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京胡从侧幕走向舞台中央,京剧现代戏的京胡伴奏艺术,为 京胡向更高水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不仅给新时期的 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的京胡伴奏以深刻的影响,而且为 京胡独奏艺术的出现和发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可贵的艺 术创造精神。20世纪70年代末,李慕良先生首次演奏了京胡协 奏曲《长征》。拓宽了京胡演奏领域,把京胡从幕条边为演员伴 奏,升华到舞台中央,成为独奏乐器。这首京胡协奏曲虽然不尽 138 完美,但是,他给人们的启迪是十分巨大的。随后一些作曲家陆 续创作出《京郊行》、《哪咤》、《梨园情》、《舞台素描》、《虞美人》、 《京胡与乐队——白蛇组曲》、京胡组曲《京华气韵》、《跃龙门》、
《芦沟雄师》等数十首京胡协奏曲和独奏曲。与此同时,一些有志
于京胡向独奏乐器和器乐化努力的京胡演奏家,在演奏技法I ,
也多有创新,技艺更趋成熟,风格更为多样。他们广采博收,借鉴
民族拉弦乐器的技巧、方法,及西洋弦乐的某些演奏技艺,使京
胡成为能够胜任大型器乐作品演奏的独奏乐器。一些曲目还突
破传统调式调性布局而进人多种调式系列,已往不常用的音
被开放使用,音乐音量反差尽可能扩展。从整体t看,已将京胡
独奏艺术和协奏艺术,推向哲理性、史诗性、戏剧性的高层次水
准。
如今,京胡已成为民族器乐巾的一个合格的新的独奏乐器。
随着京剧艺术和民族器乐艺术的迅速发展,京胡的伴奏艺术和
独奏艺术同时亦面临着一些新的课题,例如,如何克服片面追求
高难度技巧而忽视对戏剧情感和音乐表现问题;如何使演奏技
巧高难度与发展创新完美结合,从而体现京剧音乐神韵和京胡
本身的特色问题:如何解决京胡严格的合奏能力与传统即兴演
奏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结合问题等等,仍需京剧音乐
界和民族器乐界演奏家和理论家们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