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知识点
6S管理知识图解

2
• 过去能被接受的, 现在我们不一定能接受!
• 现在我们能接受的, 将来别人不一定接受我们!
• 为了使我们在将来能够被接受, 我们必须认真做好现在的每一件工作。
•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1.3.5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15:46:4115:46:4115:463/5/2021 3:46:41 PM
地面
地面上不应有油污和水渍,任何溅 漏应尽快清理,以防滑倒
清洁
SEISO
6S图解
清洁:就是认真维护生产、工作现场, 确保清洁生产, 目的是维持上面“3S”的 成果;6S第三步是“清扫”, 划分出卫生责任区, 并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 督促 每个组员做到“工作间隙勤清扫、下班之前小清扫、每周结束大清扫”, 清除工 作场所内的脏污;
清洁的含义
含义
厉行
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标准化、制度化。
三不原则: 不制造脏乱, 不扩散脏乱, 不恢复脏乱
特别说明
目的
•成为惯例和制度 •是标准化的基础 •企业文化开始形成
要成为一种制度,必须充分利用创意改善和全面标准化, 从而获得坚持和制度化的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清洁
SEISO
通风系统
清扫
SEIKETSU
6S图解
货架 应经常打扫和清理货架,以防尘 埃和污垢积聚在存放的物品上 出EXIT口
通道
通道不应有垃圾及废料,所有 垃圾应存放在废物箱内,并定 期清理,以减少因垃圾积聚引 致细菌滋生及蔓延
工作间
每天清洁工作间是保持工作环境卫生的最 基本工作,确保清扫看见及隐蔽的尘垢,例 如墙角,柱位及柜底等地方
6S培训内容

6S管理培训一、6S现场管理内容:6S 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这六个单词,又被称为“六常法则”或“六常法”。
6S起源于日本,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日式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方法,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1.除马虎之心,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2.遵守规定的习惯3.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的良好习惯4.文明礼貌的习惯二、6S管理的具体内容(1)整理1.整理定义1.1将工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1.2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来;1.3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处理掉。
2.目的:2.1腾出空间,空间活用2.2防止误用、误送2.3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3.生产过程中经常有一些残馀物料、待修品、待返品、报废品等滞留在现场,既占据了地方又阻碍生产,包括一些已无法使用的工夹具、量具、机器设备,如果不及时清除,会使现场变得凌乱。
生产现场摆放不要的物品是一种浪费:3.1即使宽敞的工作场所,将俞变窄小。
3.2棚架、橱柜等被杂物占据而减少使用价值。
3.3增加了寻找工具、零件等物品的困难,浪费时间。
3.4物品杂乱无章的摆放,增加盘点的困难,成本核算失准。
4、实施要领:4.1自己的工作场所(范围)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4.2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4.3将不要物品清除出工作场所4.4适度定量: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额度,决定日常用量4.5制定废弃物处理方法4.6自我检查:每日循环整理现场。
(2)整顿1、整顿定义: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明确数量,并进行有效的标识。
2、目的:2.1工作场所一目了然2.2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2.3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2.4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这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6S管理知识内容

6S管理知识内容1、对职工提问内容:(1)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清洁、素养的定义;整理:将现场物品分为有用的和无用的,并将无用的物品清除掉。
整顿:合理规定现场物品放置的位置、数量和方法,并做必要的标识。
清扫:对现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清除工作场所的垃圾、灰尘、污渍及其它污染源,避免和消除水、电、气、跑、冒、滴、漏,使现场达到清洁、美观、卫生。
安全:以实现健康安全为目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开展必要的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防范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对作业现场各类危险源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理,消除或减小员工可能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清洁:持续推进整理、整顿、清扫、安全工作,使之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并始终处于受控和不断改进状态。
素养:通过经常性的培训督导、文化熏陶和不断创新,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个人修养,使6S的管理要求逐渐变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
(2)6S管理理念(至少回答3条);a) 人造环境,环境育人;b) 以人为本,先“理”后“管”;c)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d) 6S管理细节决定成败;e)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f) 6S有限,创意无限;g) 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h) 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职工;i)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领导的态度决定一切;j) 6S推进要“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k) 部门领导上任初始,6S没搞好不是领导的责任,上任一段时间,6S仍没起色,就是部门领导的责任;l) 一个连6S都搞不好的部门是作风懒散的部门,一个连现场都管理不好的企业是管理涣散的企业。
(3)6S管理的方针;领导表率全员参与持续改进职工满意(4)什么是6S的“三定”、“三要素”;三定:定点、定容、定量三要素:场所、方法、标识(5)什么是6S的“三个一样”。
上级检查不检查一个样,领导视察不视察一个样,白班夜班一个样。
2、对中层干部提问内容:(1)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清洁、素养的定义;整理:将现场物品分为有用的和无用的,并将无用的物品清除掉。
01:6S的内容和重点

一、定义整理:分清需要与不需要的东西,处理掉不需要的东西。
整顿:有条理的保管东西,使之能迅速的拿到所要的东西。
清扫:清除灰尘、污垢、垃圾等使工作场所干净整洁。
清洁:整理衣裳等使工作岗位卫生无尘。
修身:养成遵守规则、规定和约定的习惯。
勤终:自始自终遵守以上5S。
二、为什么6S很重要?1、为了安全地工作生活。
2、为了提高品质。
3、为了节俭经费4、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为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6S的基本心得:1、看清现状。
2、从身边事物质开始。
3、彻底贯彻规章制度。
4、提高改善方案四、整理的重点:1、是否在车间放置了不必要的材料?2、是否将多余的材料之件和半成品带到了车间?3、是否准备了设备,工装夹具并正确操作使用?4、标识牌是否书写得整齐有序,是否每天记载必要事项?五、整顿的重点:1、是否散乱放置元件,材料和工装夹具?2、是否清楚标示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3、是否能迅速的拿放所需要的东西?5、半成品或推车,托盘等是是否保管得有条理?六、清扫的重点:1、地面上是否有脏乱,垃圾是散乱?2、机械或工作夹具是否油腻?3、是否未确认就将手指伸入机械设备内部或边开动机械边清扫?4、是否经常彻底的进行整理清扫?七、清洁的重点:1、是否经常清理工作服,工作服是否保持干净?2、是否清扫设备、墻壁、柱子的油腻或脏手印?3、是否经常整理、整顿工作场所,是否进行彻底清扫?4、是否努改善作业环境,使工作场所明亮干净?八、行为的岗位检查重点:1、是否每天进行规定点检?2、是否随时适当进行作业指示和汇报?3、是否使用规定的保护用品?4、是否正确戴帽和工作牌?5、是否一定会在规定时集合?九、行为的重点:可以说6S是以行为开始,以行为结束的。
6S是防止事故、火灾的基础,同时推进6S也是稳定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不可缺少的基本重要活动。
十、3F休息室之注意事项:目的:为保持每一个人有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注意点:1、垃圾丢入垃圾筐内,掉地上的应捡起来。
6S精细化管理知识

6S精细化管理学习材料-知识竞赛参考资料6S基础知识6S是起源于日本的一套管理活动的简称,就是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
6S即是:整理(Seif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1.整理就是:将工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必要的与不必要的;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来;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处理掉。
目的是: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误送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3个基准:(1)“要与不要”的基准,此项最为重要(2)“场所”的基准(3)废弃处理的原则整理的方法:红牌作战红牌作战指用红色标牌,将车间内急需整理的地方或尚需改善的问题标贴显示出来,加以改善,是做好整理最有效的工具。
明确贴红牌的对象1.办公区:文件、资料、表单记录、图标、柜子、桌椅等;2.空间:地面、通道、柜、架、天花板、楼梯;3.设备:机器、设备、工具、模具、量具、台车;4.物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样品等。
2.整顿就是: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
明确数量,并进行有效地标识。
目的是: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整顿的方法(目视管理、定置管理)3.清扫就是: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目的是:消除脏污,保持工作场所干干净净、明明亮亮;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清扫的方法:建立清扫基准、划分责任区4.清洁就是: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结果。
目的是:维持上面3S的成果5.素养就是:养成好的习惯,人人依规定行事,做事简洁明了,从而提高全员文明礼貌水准。
目的:培养具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提高员工文明礼貌水准;团体精神;素养形成的方法:1、礼仪活动 2、6S实施展览 3、6S表扬大会 4、教育训练(晨会制、训导制等)晨会制常听人说:“我们不是没有规定,而是规定了没有人执行。
6S管理内容与目的

6S管理内容与目的6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六个项目,因均以“S”开头,简称6S。
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现场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革除马虎之心,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
)、养成遵守规定的习惯、养成自觉维护现场环境整洁明了的良好习惯、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1、整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秩序将混乱的的状态调整到井然有序的状态;重点理解:全面的整理包括管理制度、管理的框架、管理的思路、管理的标准,消除管理上的混乱,各项工作理清头绪,使工作场所处于良好状态;根据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和结果进行流程整理。
流程的内容包括工作流程、操作流程、标准制定、措施制定、目标分解、制度要求等各要素进行组织,确定工作流程。
现场整理区分必需品、需要物品,查找问题点,腾出空间、合理摆放物料、区分标识处理,改善生产经营管理现状。
2、整顿:需要的东西按照规定要求定位摆放整齐,明确标识。
使紊乱的变得整齐,使不完善的健全起来,整顿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重点理解:物品摆放位置整齐、合理,标识显而易见,班中对员工情绪进行梳理、调整,保持最佳状态;各种标识统一颜色、规格、材料、字体,保持整理的结果;3、清扫:清扫的真正用意是逐点逐项地查找问题,清理各项隐患,不断地解决问题。
清除工作场所中的脏污,将环境、设备、工具清扫、擦拭干净,搞好工作场所的文明生产。
排查工作场所安全隐患,排查人员精神状态等危险因素。
重点理解:清除脏污,不留死角,并防止污染的发生;通过点检、巡检发现日常工作中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真正能帮助我们改善工作质量,保持整理整顿的结果。
清扫重点是三化:责任化、标准化、经常化。
4、清洁:目的是彻底的改善,保持清扫的效果,为工作场所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不断追求卓越、持续改进。
6S管理的基础知识.doc

6S管理的基础知识一、整理(SEIRI) $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与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來,其它的都要清掉目的:1、腾出空间,灵活运用2、防止误用,误送3、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注意:要有决心,不必要的物品断然的加以处置,这是6S的第…步二、整顿(SEITON) 0把留下來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加以标识目的:1、工作场所一目了然2、清除找寻物品的吋间3、整整齐齐,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4、清除过多的积压物品注意:这是效率提升的基础三、清扫(SEISD) 3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目的:1、稳定品质2、减少工业伤害四、清洁(SEIKETSU) £经常保持环境外在美观的状态。
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
五、素养(SHITSUKE) £每位成员养成良好习惯,积极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培养主动奉献的精神目的:1、培养有良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2、营造团队精神,打造技术先进职业团队六、安全(SAFETY) 0按正确操作流程作业,一切以预防为主目的:1、清除安全隐患2、防止安全事故发生3、安全操作,正确操作生产现场的每班6S活动表序号活动内容1检查是否有物品掉在地上,将掉在地上的物品都捡起来,如零件、产品、废料及其他2用抹布擦干净仪表、设备、机器的主要部位以及其他重要的地方3擦干净溅落或渗漏的水、油或其他脏污4重新放置那些放错位置的物品5将标示牌、标签等擦干净,保持字迹清晰6确保所有工具都放在应该放置的地方7处理所有非必需品8固定可能脱落的标签9清洁地面10扔掉废料箱内的废料11纠正任何不符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S知识点
一、6S是什么?
6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注意内在的顺序与联系)
二、6S的内涵
整理:将物区分为:常用、不常用、偶尔用和不用等四类
整顿:对常用、不常用的物品做到定置管理、定量摆放、
取用方便、目视管理
清扫:对工作场地和设备等进行彻底清扫,做到自己的东西自己弄干净清洁: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坚持整理整顿和清扫
素养:养成好的习惯,遵守做事规格
安全:重视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
三、6S的核心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清洁:整洁文明,贯彻到底
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安全:安全操作,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