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胶工艺记录
炼胶工艺规程

炼胶工艺规程
一、塑炼
1.1用切胶机将天然胶切成3kg左右小块儿,靠驱动齿一侧投入,
不得间断,一次投放容量为10kg ,辊距0.5~1mm辊温45~55℃;
1.2开刀使胶料落盘,这样薄通15~20次;
1.3放厚辊逐片返炼均匀,辊距4-5mm.;
1.4辊温不超过60℃,用手测量,能在辊上放半分钟为宜,总塑炼
时间每辊20~25分钟。
二、轧胶
2.1将塑炼12小时以上的胶上辊回软,辊距4~4.5mm,辊温40~
50℃,时间2~3分钟
2.2加入小料翻炼均匀,时间为4~5分钟,辊温为40~50℃;
2.3加入炭黑的三分之一,待粉料将要吃完时再加入其余碳黑,
辊温50~55℃,时间4-5分钟;
2.4慢慢分次加入软化剂,与落盘碳黑交叉加入。
待料剂将吃完,
两边割刀抽条留少量堆积胶,时间为4-5分钟,辊温为50~
55℃;
2.5加放其余粉剂,待快吃完时加入硫化剂,随即把抽条放入翻
炼均匀。
辊温55~60℃,时间4~5分钟;
2.6放薄辊距打三角包三次,辊温55~60℃,时间6~7分钟;
2.7放厚辊距,取试样检测,然后按规定厚度下片,停放4小时
以上的合格胶片方可进入硫化工序。
2.8无论塑炼、混炼胶料一律不允许落地。
混炼胶生产工艺

混炼胶生产工艺混炼胶是将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与添加剂等原料混合,经过炼胶机的拉、剪、折等作用,使其成为固态胶料的工艺过程。
混炼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开炼和封闭式混炼。
开炼是将胶料与添加剂放入开炼机中,通过辊子的旋转和挤压,使胶料与添加剂彻底混合。
开炼机分为两辊机和三辊机,其中三辊机是最常用的。
开炼机中的三个辊子分别是主辊、副辊和辅助辊,通过调整辊子的转速和间距,可以控制胶料的温度、时间和剪切力。
开炼的优点是可以灵活调整添加剂的比例和炼胶温度,适用于生产各种不同性能的橡胶制品。
封闭式混炼是将胶料和添加剂放入封闭式混炼机中,通过高速旋转的螺杆将胶料和添加剂挤压、剪切和折叠,使其混合均匀。
封闭式混炼机具有密闭性好、能耗低、工艺简单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相同性能的胶料。
混炼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胶料准备:将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切碎,并经过清洗、脱水等工艺处理,除去杂质和水分,使其达到生产要求。
2. 添加剂配方:根据橡胶制品的要求,制定合适的添加剂配方,包括硫化剂、活性剂、助剂等。
3. 混合:将胶料和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混炼机中,通过机械作用,使其混合均匀。
4. 调温:根据橡胶和添加剂的特性,控制炼胶机的温度,使其达到最佳炼胶温度。
5. 炼胶:开炼或封闭式混炼机通过旋转、挤压、剪切等作用,将胶料和添加剂进行彻底混合,形成固态的胶料。
6. 切割和离心:经过炼胶机的处理,胶料被切割成块状,并通过离心机的旋转,将胶料中的水分去除。
7. 成型:将炼胶后的胶料放入成型机中,进行定型,形成成品。
混炼胶生产工艺的关键是控制炼胶机的温度、时间和剪切力。
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胶料老化,性能下降;剪切力过大会使胶料的结构破坏,影响性能。
因此,在生产中需要严格控制这些参数,以获得符合要求的胶料。
湿法炼胶工艺(内容清晰)

白炭黑湿法混炼共沉胶制备的关键技术包括:天然胶乳的预处理;白炭黑的表面处理及水分散体的制备、白炭黑填充量的控制;天然胶乳与白炭黑水分散体的液态混合、分散、絮凝和干燥等工艺过程的全自动化贯通。
湿法混炼橡胶新材料新技术的优势主要有:橡胶工业绿色制造、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满足绿色轮胎大量添加白炭黑的需求;提高白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度,改善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湿法混炼概述记者:目前,在我国的橡胶业加工混炼过程中,大多采用密炼机干法混炼方式,对于湿法混炼少有提及,您可否先给我们简单介绍下湿法混炼技术的概况?许春华:在橡胶胶料加工过程中,混炼是最关键的工序,通过混炼将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补强材料、硫化材料、防老化材料等十数种配合剂均匀混合,制成混炼胶料,成为生产各类橡胶产品的原料,因此,混炼胶性能和混炼工艺直接影响橡胶产品的加工性能和产品的各项使用性能。
混炼工艺也是橡胶加工中能耗最高的工序,占轮胎生产过程全部能耗的40%。
但目前我国橡胶工业仍沿用能耗高、产业链长、环保差的机械干炼法,在密炼机中对橡胶/填料/配合剂进行多段混炼,制造每吨混炼胶耗电约400 kW·H,年耗电平均达50亿kW·H,约合人民币近40亿元。
因此,混炼工艺的创新改造、节能混炼工艺的开发成为橡胶行业中节能措施的重中之重。
混炼工艺的创新主要是将目前的间歇法混炼向连续法混炼工艺发展,其中低温一次法混炼和湿法混炼技术是发展前景最好、节能效果最显著的工艺技术。
其他还有串联式密炼机、螺杆挤出等混炼技术,这里重点讨论白炭黑湿法混炼技术;简单的说,湿法混炼技术是指将经过预先加工的炭黑、白炭黑等填料制成水分散体,在液态下与橡胶胶乳充分混合,再经凝聚、脱水、干燥等过程生产橡胶混炼胶的方法。
与传统的将干胶与炭黑、白炭黑等配合剂在密炼机中进行多段干法混炼完全不同。
天然胶乳是橡胶胶束粒子在水中的悬浮体,橡胶胶束粒子的最外部是一层由蛋白质和类脂化合物组成的保护层。
炼胶车间工艺流程图

炼胶车间工艺流程图一、背景介绍炼胶车间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将橡胶原料进行加热、混炼、加工等工艺步骤,最终得到所需的橡胶制品。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需要制定详细的炼胶车间工艺流程图。
二、工艺流程图概述炼胶车间工艺流程图主要包括橡胶原料的准备、混炼、加工和成品质检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1. 橡胶原料准备在炼胶车间内,首先需要准备橡胶原料。
原料包括橡胶胶料、填充剂、增塑剂、硫化剂等。
操作员根据生产计划,按照配方要求,准确称取所需的原料,并进行标识。
2. 混炼混炼是将橡胶原料进行加热、混合、均质等处理的过程。
首先,将橡胶原料投入到混炼机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同时加入填充剂、增塑剂等辅助材料。
混炼机通过搅拌和剪切作用,将原料充分混合,使其成为均匀的胶料。
3. 加工加工是将混炼好的胶料进行成型的过程。
根据产品要求,将胶料送入压延机或挤出机中,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将其成型为所需的形状。
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模具更换、调整加工参数等操作,以满足不同产品的要求。
4. 成品质检成品质检是对加工好的橡胶制品进行检验的过程。
操作员从加工线上取样,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多个方面的检验。
合格的产品将进行包装和入库,不合格的产品将进行返工或报废处理。
三、工艺流程图示例下面是一个炼胶车间工艺流程图的示例,以便更好地理解每个步骤的关系和操作流程。
(图略)四、工艺流程图的优势制定炼胶车间工艺流程图有以下几个优势:1. 明确工艺步骤:工艺流程图能够清晰地展示每个步骤的操作流程和顺序,使操作员能够准确执行工艺要求。
2.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工艺流程图,可以优化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时间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3. 确保产品质量:工艺流程图能够准确指导操作员进行原料配比、加工参数调整等关键步骤,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便于培训和交接:工艺流程图作为一份标准化的文档,便于新员工的培训和老员工的交接,提高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炼胶车间工艺流程图简版

炼胶车间工艺流程图引言概述:炼胶车间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工艺流程图对于确保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炼胶车间工艺流程图的内容及其作用。
正文内容:1. 原料准备1.1 原料种类- 橡胶: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 助剂:硫化剂、促进剂、防老剂等;- 填充剂:炭黑、沙子等。
1.2 原料储存- 橡胶的储存:采用专用库房,确保橡胶质量;- 助剂和填充剂的储存:根据特性选择合适的储存方式。
1.3 原料配比- 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配方,按照一定比例将橡胶、助剂和填充剂进行配比。
2. 混炼工艺2.1 混炼机的选择- 根据产品要求和生产规模,选择合适的混炼机;- 常用的混炼机有开放式混炼机和密闭式混炼机。
2.2 混炼过程- 将配好的原料投入混炼机中;- 控制混炼机的温度、转速和时间,使原料充分混合。
2.3 混炼结束- 混炼结束后,将混炼好的橡胶料从混炼机中取出;- 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混炼质量符合要求。
3. 硫化工艺3.1 硫化机的选择- 根据产品要求和生产规模,选择合适的硫化机;- 常用的硫化机有热风硫化机和电加热硫化机。
3.2 硫化过程- 将混炼好的橡胶料放入硫化机中;- 控制硫化机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使橡胶料发生硫化反应。
3.3 硫化结束- 硫化结束后,将硫化好的橡胶制品从硫化机中取出;- 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硫化质量符合要求。
4. 后处理工艺4.1 修整与整形- 将硫化好的橡胶制品进行修整,去除多余的边角;- 使用整形机对橡胶制品进行整形,使其外观更美观。
4.2 检验与测试- 对橡胶制品进行外观检验、尺寸测量等;- 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硬度、拉伸强度等。
4.3 包装与存储- 将合格的橡胶制品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选择合适的储存条件,确保橡胶制品质量不受影响。
总结:炼胶车间工艺流程图对于橡胶制品生产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原料准备、混炼工艺、硫化工艺和后处理工艺的详细阐述,我们了解到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和操作要点。
炼胶工序作业指导书

炼胶工序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文档为炼胶工序的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操作人员正确、高效地进行炼胶工序操作。
炼胶工序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操作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工序概述炼胶工序是将橡胶原料与添加剂在炼胶机中进行混炼的工序。
通过机械运动、摩擦加热等作用,使橡胶原料和添加剂充分混合,并通过加热和加压等手段,将橡胶原料转化为炼胶料,为后续成型工艺做好准备。
三、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a. 确认生产指令,了解生产要求和产品配方。
b. 检查炼胶机的工作状态和设备正常性。
c. 准备好所需的橡胶原料和添加剂。
d. 清洁工作区域,确保工作环境整洁。
2.开机操作:a. 按照炼胶机操作说明书,启动炼胶机。
b. 检查机器的运转是否正常,并通过控制面板调整合适的参数。
3.投料操作:a. 按照产品配方要求,准确称量和加入橡胶原料和添加剂。
b. 注意橡胶原料的投料顺序和加入温度,以确保混合均匀。
4.混炼操作:a. 设定炼胶机的转速和温度,确保混炼过程中的机械运动和加热条件恰当。
b. 观察炼胶机内炼胶料的状态,确保炼胶料均匀、充分混合。
c. 根据产品配方要求,调整混炼时间。
5.卸料操作:a. 关闭炼胶机,将炼胶料从机器中卸出。
b. 将卸料的炼胶料转移到下一工序的容器中,并记录卸料量和时间。
6.清洁操作:a. 关闭炼胶机,确保机器停止运转。
b. 清洁炼胶机内外的残留物和杂质。
c. 维护和保养炼胶机,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长寿命。
四、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炼胶机的操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2.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3.操作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切勿将手、头等身体部位靠近旋转的机械部件。
4.操作人员应谨慎操作加热设备,以免烫伤。
5.操作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五、总结炼胶工序作为橡胶制品生产中的重要工序,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二、炼胶工艺

二、炼胶工艺本工艺主要包括有混炼胶的(密)混炼、热炼、加硫、返炼等四个工序的生产工艺。
通过对生胶及其配合剂的混合、分散、热处理等过程,使配合剂完全而均匀地分散到生胶中,并产生结合橡胶,同时消除结构化现象,制备出性能均匀、一致,具有一定工艺可塑性的混炼胶,供注射成型使用。
生产过程所使用的设备必须是经检查完好且正常运转。
1.操作程序1.1(密)混炼工艺按照产品的配方及混炼工艺要求,将各种配合剂(硫化剂除外)通过密炼机均匀分散到生胶(硅橡胶)中。
1.1.1 开机前检查机器、设备、风压及冷却水等是否正常。
检查清理(密)混炼室、转子及上顶栓等部件,清理干净余胶或杂物。
一切正常方可开机操作。
1.1.2 通知配料人员将已配好的生胶、配合剂、粉料、白碳黑等材料运到混炼作间,经检查无误后停放待用。
1.1.3 按上表中的程序进行胶料的(密)混炼操作。
1.2 薄通工艺对密炼机排下的胶料进行补充加工,使胶料分散更均匀。
1.2.1 每辊混炼胶按重量均匀分成二份,每份混炼胶称作“一辊胶”(约为20kg)。
1.2.2 清理开炼机辊筒、挡板及盛料盘,应无粉尘、油污或杂物,无上辊胶留下的余胶。
1.2.3 启动开炼机,通冷却水,调节辊距至≤0.5mm,辊温≤50℃,将一辊混炼胶分成适当的小块逐一投入开炼机进行薄通。
1.2.4 每辊胶薄通次数不少于3遍,但不多于10遍,每遍操作时间约为15分钟。
1.2.5 薄通结束后,调大辊距,将胶料压片下料停放,胶料须存放8小时后方可投入下工序使用。
1.3 热炼工艺对未加硫的混炼胶进行热处理,通过热炼时辊筒传递的热量,使混炼胶内有害的低分子物质及水份能够充分挥发,并消除胶料的结构化现象,同时使配合剂在胶料中进一步均匀分散。
1.3.1 清理开炼机辊筒、挡板及盛料盘,应无粉尘、油污或杂物,无上辊胶留下的余胶。
1.3.2 启动开炼机,调节配电柜的控制电流(或温度控制仪器表),将辊筒温度预热至120~135℃。
炼胶作业指导书

炼胶作业指导书炼胶作业指导书(一)一、作业目的炼胶是一项常见的化工工艺,其目的是将天然胶乳或合成橡胶原料加热、搅拌、干燥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得到炼制好的橡胶。
本作业旨在通过炼制橡胶,帮助学生掌握炼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器材和原料1. 炼胶机:用于加热、搅拌和干燥橡胶原料的设备。
2. 天然胶乳或合成橡胶原料:作为炼制橡胶的基本原料。
3. 加热设备:用于加热炼胶机内的橡胶原料。
4. 搅拌器:用于搅拌橡胶原料,使其均匀混合。
5. 干燥设备:用于将橡胶原料的水分蒸发掉,加快炼胶过程。
三、实验步骤1. 将炼胶机预热至适宜的温度。
2. 将天然胶乳或合成橡胶原料放入炼胶机中。
3. 打开加热设备,将炼胶机内的橡胶原料加热至一定温度。
4. 同时打开搅拌器,搅拌橡胶原料,使其均匀混合。
5. 在搅拌和加热的过程中,适时关闭加热设备,以控制炼胶机内的温度。
6. 检查橡胶原料的炼制情况,确保其达到所需的质量标准。
7. 若需要进一步干燥,可将橡胶原料转移到干燥设备中进行处理。
8. 等待橡胶原料完全炼制好后,关闭炼胶机和搅拌器,完成炼胶作业。
四、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炼胶机的温度控制,避免过热或过冷。
3. 注意橡胶原料的搅拌时间和速度,以确保其均匀混合。
4. 检查橡胶原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要求。
5. 严禁将湿润的橡胶原料放入炼胶机内,以免影响炼胶效果。
炼胶作业指导书(二)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橡胶原料通过炼胶机的加热和搅拌,逐渐完成了炼制过程。
通过观察检查,我们可以判断炼胶的质量和效果。
炼好的橡胶应呈现均匀、细腻的质地,无明显的杂质和气泡,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延展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炼胶作业,我们了解了炼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炼胶是一项常见的化工工艺,它在橡胶制品的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炼制橡胶的实践,我们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区:75℃-80℃
20分
开炼
辊温50℃-60℃.
厚度要求:
mm
开炼时间5-10分钟
备注:
操作员:检验员:日期:
炼胶工艺记录
XL/JL33№
生产批号:产品名称及型号:加工数量:
工序
工艺参数标准要求
实际工艺参数
产品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检验情况
检检验记录
附半成品胶料检验记录
炼胶工艺记录
XL/JL33№
生产批号:产品名称及型号:加工数量:
工序
工艺参数标准要求
实际工艺参数
产品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检验情况
检验结果
配料
与配方单一致
附半成品胶料检验记录
附半成品胶料检验记录
先投胶料,后投辅料
混炼
塑炼温度
时间
温度
时间
一区:62℃-65℃
20分
二区:65℃-70℃
20分
三区:70℃-75℃
先投胶料,后投辅料
混炼
塑炼温度
时间
温度
时间
一区:62℃-65℃
20分
二区:65℃-70℃
20分
三区:70℃-75℃
20分
四区:75℃-80℃
20分
开炼
辊温50℃-60℃.
厚度要求:
mm
开炼时间5-15分钟
备注:
操作员:检验员: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