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

合集下载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02.02.06•【字号】穗教[2002]8号•【施行日期】2002.0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穗教[2002]8号)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局属各单位,各类中等学校:现将《广州市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

广州市教育局二○○二年二月六日2002年广州市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实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我市中小学招生管理工作,深化初中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试分离"的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运行机制,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意见(一)小学招生工作的基本原则1.小学招生实行属地管理,免试就近入学。

凡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因疾病或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免予入学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居住地所属小学提出书面申请,并报区、县级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延缓入学期满,应即入学。

2.小学的学位分配以居住地为依据,人户必须一致。

申请入学的适龄儿童,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居住地所属小学提出申请,并提交与其子女(被监护人)同一户籍的本市居民户口簿,以及该户籍的房产证或购房协议;租住房屋的,凭市房管局认可的或符合有关规定的房屋租赁合同(所租房屋应为本人唯一居住地)申请入学。

(二)初中招生工作的基本原则1.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小学毕业班学生(含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按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在毕业学校所属区、县级市范围内升学。

2.申请回居住地升学者,由学生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居住地所在区、县级市招生办提出申请,并提交与其子女(被监护人)同一户籍的本市常住居民户口簿,以及该户籍的房产证或购房协议;租住房屋的,凭市房管局认可的或符合有关规定的房屋租赁合同(所租房屋应为本人唯一居住地)提出申请。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下达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通知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下达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通知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下达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02.08.30•【字号】穗教科[2002]13号•【施行日期】2002.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广州市教育局关于下达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通知(穗教科〔2002〕13号)市属各高校,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局属各单位,各有关单位:为适应我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充分调动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市教育科研机构及有关单位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我市教育科研工作健康、协调、持续发展,我局于2001年10月30日发出《关于申报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通知》(穗教科[2001]13号),接受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申报。

至申报截止日期,我局共收到申报课题226项,经过同行专家通讯评审、评审委员会投票、市教育局审定并签定《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合同书》。

现确定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第一批95项,其中,重大课题6项,面上重点课题9项,面上一般课题62项,百千万人才工程专项课题9项,青年专项课题6项,农村专项课题3项。

课题资助经费分3期下达,课题立项通知发出后下达50%,课题实施第二年通过课题中期检查的下达30%,结题后下达20%。

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应按照《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与课题指南》实施,并严格执行《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档案管理办法》(可在http:///public/default11.htm下载)的规定。

各课题承担单位应督促课题负责人尽快按照已签定的课题研究合同开展研究。

重大课题的开题会应由我局科研主管领导主持,课题的进展情况须每半年书面报我局。

此外,我局将对面上重点课题、面上一般课题及各类专项课题的开题和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名单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名单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示范教材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13.05.21
•【文号】
•【施行日期】2013.05.2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
材名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出版单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遴选活动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1〕41号)要求,我部组织开展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遴选活动。

经专家组评审、教材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决定分批公布遴选产生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经网上公示无异议,现将第二批129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再版或重印时,出版单位可在其封面上标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字样。

各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选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附件: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名单
教育部办公厅
2013年5月21日附件。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实施第五批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实施第五批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实施第五批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18.06.25•【字号】•【施行日期】2018.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实施第五批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各区教育局、局属各学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教基一〔2012〕1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教基一厅函〔2014〕14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结合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现就第五批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标任务挖掘、树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典型,培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推动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有实效,有特色”的方向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师生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水平。

二、创建范围全市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下同)。

三、组织实施按照市教育局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整体部署,第五批创建工作具体日程安排及要求如下:(一)启动阶段(2018年6至7月)。

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研究、布置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确定培育特色学校的候选单位。

原广东省和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可继续申报特色学校。

(二)建设阶段(2018年7至11月)。

各候选单位按照《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指标体系》(附件1),落实各项保障,凝炼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应加强督促指导,择优确定申报单位,并提交以下材料:(1)《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指标体系》(附件1);(2)《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申报表》(附件2);(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包括经验、做法、成效、及下一步工作安排,3500字以内);(4)其他佐证材料。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学校名单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学校名单
10
序号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2
序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地区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项目学校名称
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鞍山市高级技工学校 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 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 辽宁煤炭高级技工学校 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 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 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中铁十三局高级技工学校 长春市农业学校 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 吉林女子学校 敦化市职业教育中心 大庆市蒙妮坦职业高级中学 哈尔滨市第二职业中学校 哈尔滨高级技工学校 哈尔滨市航空服务中等专业学校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鸡西矿业高级技工学校 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学校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学校 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 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卫生学校 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 上海工商信息学校 上海市商业学校 无锡市高级技术学校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6
序号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计划创新人才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计划创新人才
林润惠
A
12
基于“虚拟公司”机制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南XX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杨利
A
13
基于真实工作环境与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索
XX职业技术学院
温希东
A
14
基于真实工作环境与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索
XX职业技术学院
陈粟宋
A
15
数控加工真实生产与相关过程的工学结合实践探索
XX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附件:
XX省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计划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和保障体系重点研究项目立项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校
负责人
立项等级
1
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研究
XX职业技术学院
X洪一
A
2
围绕岗位技能要求的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研究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何友义
A
3
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以XX省高职院校为案例
韩山师X学院
庄东红
C
79
构筑共建共享产学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XX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胡刚
C
80
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XX技术师X学院
蔡茂生
C
81
基于真实工作环境与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索
XX职业技术学院
温孝胜
C
82
应用型建筑装饰人才培养过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究
民办南华工商学院
XX白云学院
X许国
B
59
“院校合作,教、学、做一体化”的职前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XX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罗建华

某某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某某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某某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课程改革中,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引领,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目标任务通过三年的行动创建,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建设理念、课程建设能力、校级课程实施方案品质全面提升,课程改革意识进一步增强,打造一批课程改革示范校、特色校。

广大教师、校长的课程改革意识、课程管理能力普遍提高,教学理念进一步转变,教学能力普遍提高。

(一)加强课程研究制度建设。

落实课程核心地位,坚持课程研究常态化、制度化,定期举办全市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论坛,定期开展校际间、校级课程标准研究交流活动,促进课程标准精准化落地,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二)建设课程专职研究队伍。

组建由校长、教师、教研员组成的课程专职研究队伍,为学校开展课程开发建设提供有力科研保障。

(三)打造课程建设实验校,发挥示范作用。

落实自治区课程建设行动计划,重点打造8所课程建设行动实验校,推动引领其余学校做好课程建设活动,不断完善学校课程研究和实施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突出三年定位,即:强化年、优化年、深化年为阶段性发展定位。

以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升工程为抓手,以学校课程方案研制为载体,以统筹构建区域五育并举的精品课程体系为核心内容,以“双新”(新课程、新教材)为背景,推进由基础课程方案、学校特色课程方案为基本载体的全面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课程建设体系。

重点探索包括:综合课程如项目化学习、跨学科学习、综合课程开发等;创新课程包括航创、文创、科创等。

三、重点工作(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课程和科目设置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设,保证开齐、开足的基础上力争开好,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保证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穗教科[2012]22号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穗教科[2012]22号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正文:----------------------------------------------------------------------------------------------------------------------------------------------------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穗教科〔2012〕22号)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局属各中小学: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十年规划》)、《广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智慧广州”战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经研究,决定开展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工作。

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十年规划》和《意见》,以构建生态型智慧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师生发展为根本,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为核心,实验先行、改革探索、以点带面,推动我市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

工作目标:探索在校园环境、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教学模式、教育科研、家校互动等方面有效利用新技术,构建素质教育生态体系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逐步形成智慧型的教育体系,推动信息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

二、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基本原则:(一)需求导向,注重应用。

以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性应用,有效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改革与创新。

(二)协同创新,特色发展。

鼓励试点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积极开展跨地区、跨学校的对接与联合,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协同创新。

(三)以点带面,辐射全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3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创新行
动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职业与职工教育
【发文字号】穗教职成[2011]4号
【发布部门】广州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2011.03.18
【实施日期】2011.03.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1-2015年)的
通知
(穗教职成〔2011〕4号)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市属各中等职业学校,市教研室、市教科所、市教育信息中
心、市教育评估中心:
现将《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
积极创设工作载体,完善实施保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三月十八日
2 / 3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1-2015年)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是我市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技能
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期
盼,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已步入从侧重规模扩张转向强调内涵发展,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
办学效益的新的历史时期。教学改革创新是提高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推动中等职业
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当前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全
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
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教
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
意见 》(教职成〔2008〕8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
涵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增强我市中等职业教育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服务我
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形成支撑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中
等职业教育服务体系。
坚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立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
工学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教学改革创新突破口,以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
建设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规范教学管理,建立教学质量保
3 / 3

障、监控和评价体系,实现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增强我市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
对性。
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全面推进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调动行业和企业
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深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联合组建教学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