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安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受体的影响

合集下载

消渴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作用临床研究

消渴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作用临床研究

消渴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作用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6-10-09T14:49:02.0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作者:杲东[导读] 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相对比临床常规的治疗方法,消渴丸在控制患者血糖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解渴丸对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临床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

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其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消渴丸,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血糖均获得良好控制,但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为80.5%,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相对比临床常规的治疗方法,消渴丸在控制患者血糖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消渴丸;2型糖尿病;血糖【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297-02 临床显示,最近几年的糖尿病数量在不断增多,其中2型糖尿病的数量增加尤其明显。

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1]。

本文研究分析解渴丸对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临床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

男48例,女34例,患者年龄为35~89岁,平均年龄为(57.9±3.9)岁。

患者病程0.5~20年,平均病程为(5.9±1.5)年。

消渴丸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消渴丸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察2023-11-07•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目•参考文献录01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较高。

消渴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被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

观察消渴丸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探讨消渴丸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分析消渴丸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影响。

评估消渴丸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性。

研究意义结果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对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消渴丸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疗效。

02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100例。

病程为1-15年,平均病程为7年。

患者年龄范围为35-75岁,平均年龄为55岁。

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

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消渴丸治疗,口服,每次8丸,每日3次。

疗程为3个月,期间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调整用药剂量。

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控制情况疗效评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标准进行评估,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等。

03观察指标0201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所有数据采用Excel进行录入,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3结果消渴丸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总体上得到肯定,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治疗效果总体疗效消渴丸的疗效与剂量有关,大剂量治疗比小剂量治疗更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疗效与剂量消渴丸对病程较短的糖尿病患者疗效更佳,对病程较长的患者则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

消渴愈抗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消渴愈抗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消渴愈抗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张丽丽;黄聂建【期刊名称】《福建中医药》【年(卷),期】2006(037)004【摘要】2型糖尿病的特点为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素分泌缺陷两大要素。

Haffner等认为,胰岛素抵抗占2型糖尿病的92%。

IR是多种疾病。

特别是糖尿病并发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是糖尿病代谢紊乱的基础。

西药二甲双胍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作用。

但二甲双胍副作用较大,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多数价格昂贵,且作用单一,不能有效地改善其它的代谢紊乱。

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认为,本病以脾气不足为本,痰浊血瘀为标。

据此,我们采用自拟基本方消渴愈抗汤观察治疗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设对照组3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11-12)【作者】张丽丽;黄聂建【作者单位】山东省胜利油田东辛卫生院,山东,东营,257094;山东省胜利油田东辛卫生院,山东,东营,257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871【相关文献】1.自拟消渴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J], 孙国铭2.消渴平合剂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CRP的影响 [J], 辛传伟;田云龙;葛星;郑柳娟;黄萍3.消渴灵方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J], 高自芳;董克礼4.自拟消渴汤联合诺和灵R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分析 [J], 朱壁全5.滋阴消渴汤辅治2型糖尿病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J], 朱传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目的对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合理用药消渴丸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进行深入分析。

方法从2013年1月1日—2016年6月1日因2型糖尿病至该院治疗的患者中,以随机法筛选出100例进行分析,并予以用药消渴丸,观察所选患者用药情况。

结果100例患者用药后,其有效率是90.00%(90/100),且与用药前相比对,用药后患者FBG值(空腹血糖值)、HbA1c值(糖化血红蛋白)、PBG 值(餐后2 h血糖)、便秘症状评分、咽干口燥症状评分、失眠症状评分以及心悸症状评分等都有改善(P<0.05)。

结论对于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用药消渴丸除了效果突出外,其安全性较高,可使患者各项指标以及症状评分得到改善,可推广。

标签:FBG值;2型糖尿病;HbA1c值;消渴丸;PBG值2型糖尿病本身是糖尿病的一种,该疾病的致病因素较多,与患者自身生活的方式、患者的年龄以及家庭遗传等因素均有密切关联,选择消渴丸对其进行治疗,即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为评定消渴丸应用价值,此次重点对100例于2013年1月1日—2016年6月1日因2型糖尿病至该院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期待提升疾病救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从因2型糖尿病至该院治疗的患者中,以随机法筛选出100例进行分析,有男性50例及女性50例;年龄50~65岁,中间值(59.1±1.77)岁;病程:0.3~15.2年,中间值(8.9±2.71)年。

1.2 方法100例患者均用药消渴丸:给予患者口服用药消渴丸(Z44020045),5~10丸/次,2~3次/d,于饭前用温水给予患者服用,用药疗程为1个月。

1.3 统计方法研究数据均导入SPSS19.0版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其中,均数±标准差(x±s)代表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1.4 观察指标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显效:患者各症状消失,FBG值下降幅度达到30.0%,或者保持7.2 mmol/L左右,同时PBG值下降幅度同样达到30.0%,或者保持8.3 mmol/L左右;有效:患者各症状改善,FBG值下降幅度达到10.0%~29.0%,或者保持8.3 mmol/L左右,同时PBG值下降幅度同样达到10.0%~29.0%,或者保持10.0 mmol/L左右;无效:患者各症状无改善,同时FBG值以及PBG值均无明显下降征象[1]。

消渴丸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真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影响

消渴丸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真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影响

消渴丸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真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影响崔海兰I胡浩2司雪冰I李文超」(1.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北京10220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摘要目的:评价消渴丸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真胰岛素(T1)分泌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4月于我院初诊丝2型糖尿病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以瑞格列奈进行治疗,治疗组以消渴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I分泌水平。

结果:两组在空腹与餐后30min的T1检测数据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120min的TI的检测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消渴丸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餐后(120min)真胰岛素分泌情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初诊2型糖尿病;消渴丸;真胰岛素分泌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9)11-0047-02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方式的变化,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推进,患者陆续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

西医在治疗上多以控制饮食、降血糖为主,但仍不能完全阻断病情进展。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逐渐得到认可叫本研究分析消渴丸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真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于我院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41例,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40~62岁,平均年龄(49.93±2.05)岁。

治疗组41例,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40~ 64岁,平均年龄(50.01±1.97)岁。

消渴丸对新诊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的影响

消渴丸对新诊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的影响

例; 年龄 33 ~ 65 岁,平均年龄 43. 26 ± 5. 16) 岁; 合并 者治疗前及治疗 3 个月后空腹血糖( FPG) 、餐后 2 h
高血压 28 例,高血脂 42 例。观 察 组 男 32 例,女 21 血糖( 2hPG) 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水平。3) 生化
[5] 王含彦,郭冬梅,唐珍,等.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 制[J]. 中成药,2018,40( 1) : 187-190. ( 本文校对: 石娜 收稿日期: 2019 - 04 - 11)
消渴丸对新诊 2 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的影响
戎风东
摘要: 目的 观察消渴丸对新诊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 年 9 月—2018 年 11 月收治的 106 例新诊 2 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2 组,各 53 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消渴丸治疗,观 察 2 组疗效、血糖水平控制效果及生化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治疗 后,2 组 FPG、2hPG、HbA1c、hs-CRP、TG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消渴丸治疗 新诊 2 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低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作者单位: 大同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山西 大同 037000)
患者血糖水平及血脂控制方面效果不甚理想。中医学 在糖尿病治疗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其中消渴丸因 治疗效果确切,且经济实惠,已经成为我国临床治疗糖 尿病较常 用 的 药 物 之 一[3]。 故 本 研 究 进 一 步 观 察 消 渴丸联合甘精胰岛素对新诊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7 年 9 月—2018 年 11

黄芪消渴方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黄芪消渴方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能抑制传入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袁 提高 5 - 羟色胺和内啡肽等 水平袁进而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遥 本研究结果显示袁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疼痛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渊 P< 0. 05冤 袁与张争艳等[3]报道类似遥
综上所述袁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刺络拔罐联合针灸治 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较佳袁能明显减轻患者其疼痛程度袁值得借 鉴推广遥
中西医结合与祖国医学
从而起到抗病毒作用遥 甲钴胺属于神经营养剂袁是胸腺嘧啶核 苷合成的重要元素袁能有效促进蛋白和核酸生成袁避免轴突变 性袁改善神经元传导遥 尽管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简单方便袁但症状 和疼痛改善不明显袁总体疗效并不理想遥
带状疱疹在中医中属于野 缠腰火丹冶尧野 蜘蛛疮冶和野 火带疮冶 等范畴袁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患者多有情志内伤尧肝气郁结袁郁 久化火袁或者存在饮食失调尧脾胃不和尧脾失运化尧湿热内蕴遥 针 灸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历史悠久袁且临床疗效明显袁以通络化 瘀止痛和清肝泻火为原则遥叶 素问窑离合真邪论曳 中云野 疾出以去 盛血袁而复其真气袁刺出其血袁其病立已冶袁提示刺络放血能流畅 气血尧疏通血气尧促邪外出遥 有研究报道袁针灸常规治疗联合刺 络拔罐能更好地疏通带状疱疹患者病灶局部气血袁提高神经末 梢的营养袁同时依靠拔罐负压袁能强开外门腠理袁使得湿浊尧热 毒和瘀血排出体外袁进而发挥降低组织压力尧减轻炎性反应尧消 肿止痛尧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等作用遥 也有文献报道袁刺络拔罐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袁2 01 4 袁38渊 1 2冤 院1 4 2 5- 1 4 2 7 . 渊 收稿日期院2 01 9- 09- 06冤
黄芪消渴方联合胰岛素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徐新刚
渊 上饶市广丰区中医院袁江西 上饶 334600冤

滋阴消渴汤辅治2型糖尿病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滋阴消渴汤辅治2型糖尿病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若血糖控制不佳,会并发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系统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影响[1]。

研究报道[2],胰岛β细胞功缓解或修复是T2DM治疗有效的重要体现。

本研究用滋阴消渴汤辅治2型糖尿病并观察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100例,均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38~60岁,平均(50.21±8.90)岁;病程3~10年,平均(6.23±1.41)年。

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39~58岁,平均(49.87±7.21);病程3~9年,平均(6.10±1.38)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3]中T2DM诊断标准;②对研究知情同意,依从性好。

排除标准:①合并T2DM严重并发症;②对研究药物过敏;③精神障碍,无法正常交流;④合并妊娠。

2 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睡觉前以0.2I U/(kg·d)剂量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饭后服用津力达颗粒(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845)9g,日3次。

观察组加用滋阴消渴汤治疗。

药用黄芪30g,生地、葛根、丹参、玄参、天花粉、枸杞子各15g,苍术12g,知母、人参各10g,决明子9g,黄连6g。

水煎服,每天1剂。

两组均治疗1个月。

3 观察指标[4]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抵抗(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FINS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OMA-β=20×FINS/(FPG-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b ua eu jci f nui ln (ot l ru )o o bn t nwt ak a gfr l t a n u c t osi et no sl a e cnr op ri c m ia o i Xi eAn n mua(r t t n n o i n o og n i h o t o e me r u )f 2w e s C a gsi e aymesrs icu igH A c is O go D o ek. h n e fcc aue , nldn b l ,Fn ,H MA—S O r n i I ,H MA—R a dvle f I n a so u k,l 2 n 2 isl cposo y r ye ) eeo sre n o aai l a a zd Reut: h r w s o l , dk (nui r e t f rt o ts w r bev da dcmp rt ey nl e . sl T e a r ra ne r e hc v y s e n s nf a t iee c fc c e entetog u s ( i icn f rn ei e ayb t e r p P>00 ) H w vr tei rvmet f is O — gi d n f i w h w o .5 . o ee , h o e n n ,H MA mp oF
H M —R H M —S 及胰岛素受体数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 . 或P 0 1 o O A I 、 O A II  ̄ : 尸 0 5 < . 结论 : 0 0 消渴安糖方联合胰 岛素 治疗不仅可 以降血糖, 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 而且可 以通过改善胰岛素受体的活性和数量来减轻糖尿病患
消 渴安糖方对2 型糖尿病 患者胰 岛素受体 的影响
郑晓峰 广西中医学院2o 级硕士研究生 500 南宁市明秀东路19 o6 30 1 7-  ̄
指导 : 青强 主任 医师 蓝 刘 鹏 主任 医师

要 目的 : 研究消渴安糖方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红细胞胰 岛素受体活性和数量的影响 , 探讨消渴安糖
A s a t jcie T td eel t f i k agfr l o ci t a dq atyo sl eetr o b n mua n at i n u ni f nui rcpos f r v u h f o e t o vy t i n
e y h o y e n D t n s w t y e 2 d a e e l t s a d t n e t a e t e h p gy e c me h n s f Xio e r t r c t s i a i t i tp ib t s me l u n o i v si t h y o l c mi c a im o a k e h i g An a g f r l . M eh d :F r n p t n s wi e o s tT p ib t s mel u r a d mie o r c i e t n omu a t o s ot i — ai t y e t n w— n e y e 2 d a e e l t s we e r n o z d t e ev h i
I R,HOMA— S a d t e q a t y o n u i e e tr n t e te t n o p w r e trc mp r d wi h o to I n h u n i fi s l r c p o i h r a me tg u e e g ae o a e t t e c n r l t n s r r h
方的降糖机制。方法: 0 将4 例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消渴安糖方联合胰 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 ) 和 对照组( 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均用药2 , 胰 , 周 观察 两组临床疗效 , 分别观察治疗指标 : 糖化血红蛋 白( b l) H A c、
空腹胰 岛素( s、 岛素功 能指 数 ( MA I)胰 岛素抵抗 指 数( MA I 以及 红 细胞胰 岛素 受体k,1 2 nn)胰 HO —S 、 HO —R) lr' , r k值 的变化情 况 ,进 行对 比分 析 。结 果 :两 组疗 效 比较 无 显著 性 差异 ( 00 ) : P> . ,但 治疗 组在 改善 患者 FN 、 5 IS
Z egXafn h n i eg o
Gu n x r d t n l C i e e Me ia n v r i l 9 M i g i d n a , a g iT a i o a h n s dc l U i e st 7 n x u o g Ro i y, d Na n n ,G a g i 3  ̄ 1 n ig u n x 0 5
者 的胰 岛素抵 抗程度 。
关 键词
2 型糖 尿病 ; 岛素抵抗 ; 岛素受体 ; 胰 胰 中西医结合 疗 法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3 O 1(O 9O —0 8 O 10一 79 20 )10 0一 3
中图分 类号 :571 R 8.
Efe to ao e An g Fo m u a o n u i c p o s i te s wih f c fXi k  ̄n r l n I s ln Re e t r n Pa int t Ty e 2 Di b t sM e lt s p a ee l u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