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学案新人教版

敬畏生命学习目标1. 知道生命是脆弱的又是坚强的, 认识到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须要承认别人的生命同等重要。
学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理解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 , 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2.培养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和处理生命问题的能力 , 自觉遵守道德的原则 , 增强善待身边的人的能力 , 培养成熟的道德思维与判断能力以及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
增强敬畏生命的意识 , 热爱生活 , 有自己的道德底线 , 积极做有道德的人。
预习内容一、怀有敬畏之心1. 生命是、的,同时又是、的,生命是、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 , 我们就会。
3. 生命至上 , 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 我们也必须承认同样重要。
二、休戚与共4.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 而是。
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 我们就走向了的生活。
合作探究探究一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自己对生命的态度, 你敬畏自己的生命吗?生活中你是怎样做的?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从以下三个角度分别来思考自己在敬畏生命方面做到了哪些?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社会中 :在学校中 :在家庭中 :探究二假如你遇到一位老人在街头突然摔倒了, 你是救还是不救?学生分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并且说出理由。
我选择救 , 理由是我选择不救 , 理由是课堂反馈一、选择题 (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将所选选项前的字母编号填入括号内)1. 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 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是()A. 青春B. 生命C. 学习D. 奉献2. 卡耐基说 : “你应该庆幸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应该把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 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你的面目, 无论是好是坏, 你都得耕耘自己的园地; 无论是好是坏 , 你都得弹起生命中的琴弦。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2框 敬畏生命讲义 新人教版

烈士纪念日向 人民雄敬献花篮
上面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二框 敬畏生命
学习目标
•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并 理解对生命的敬畏。 •能珍爱生命并关怀和善 待他人的生命。
生命至上
我来说一说
•在地震中,人们对于生命是 什么样的感受? •国家、政府是如何对待人民 的生命的? •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天津8.12大爆炸
最美的逆行
Lorem ipsum dorolor amet consec tetur dolor amet .
说说你对最美逆行者的感受。
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 惜自己的生命吗?
生命至上
•在看到自己生命重要 性的同时,也必须承 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 要。
休戚与共
我是小小演出家
授杨向明“江苏好人 ”的称号。杨老师的行为( B )
①体现了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 ②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③尊重了他人的生命 ④没有珍惜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课后作业
• 拓展空间: • 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也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会让我们对生命的态度和行为有何不同? 请和同学分享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生命至上
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 的情怀
我们来讨论
•阅读课本94页的“探究与分享”, 讨论下列问题: •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 •陶行知的警示告诉我们什么?
生命至上
生命价值高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 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1 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
2 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3 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课时《敬畏生命》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课时《敬畏生命》一. 教材分析本课《敬畏生命》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第八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敬畏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生命。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初期,他们对生命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但同时也缺乏对生命深层次的理解。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扰和挫折,对生命产生疑惑和敬畏。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生动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生命敬畏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意识,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生命。
3.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和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意识,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生命。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如新闻报道、故事等。
2.准备与课程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
3.准备教学PPT,展示相关案例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图片,如婴儿诞生、生命的逝去等,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提问:“你们对生命有什么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关于生命敬畏的案例,如一位勇敢拯救落水儿童的人,或者一位身患重病却依然乐观面对生活的人。
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这个案例让你有什么感悟?”,“你会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你会如何尊重他人的生命?”3.操练(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生命敬畏相关的问题,如“你觉得生命中最宝贵的是什么?”、“你会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等。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1)

敬畏生命主备教师备课组长执行者上课时间/班级七年级课题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2.帮助学生尊重生命,进而珍惜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主动地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过程与方法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理解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2.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教学难点怎样的生命才更具有价值?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的?教学关键学生尊重生命,主动地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检查与导航导入新课学生回答出示目标新课探究活动一:生命至上探究与分享生命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探究与分享汶川大地震,留给我们许多思考——面对大灾难与脆弱的生命,我们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呢?1。
体味生命的坚强与脆弱,感悟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2.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敬畏生命,善待他人生命运用你的经验说说上面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94页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教师归纳:当人学生领会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请代表发言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代表发言心怀敬畏之心,珍视自己的生命探究与分享生命至上,珍爱他人的生命活动二:休戚与共阅读感悟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害、不可预知的结束….。
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1。
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2.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教师归纳: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
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教师归纳: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发展过程,了解了生命的价值,并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了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还探讨了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敬畏生命的精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珍惜和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敬畏生命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敬畏生命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当堂检测:
1. 请简述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发展过程。
2. 请谈谈你对生命的价值的理解,并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敬畏生命的精神。
3. 请分析一个你认为敬畏生命的例子,并阐述它的意义和影响。
4. 请思考如何将敬畏生命的精神应用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并提出具体的实践建议。
5. 请针对一个你关注的与生命相关的问题,提出你的解决方案,并说明你的理由。
存在主要问题:
1. 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影响课堂效果。
2.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部分教学方法可能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可能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需要进一步完善。
改进措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敬畏生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能力目标: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学会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生命的坚强与力量,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树立自己的生命与周围其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意识,关爱他人.重点生命是脆弱的,也是顽强的,我们要敬畏生命。
难点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
课时计划1课时实际完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利用近期山东寿光受洪灾的短视频来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4.怎样对待他人生命或敬畏生命?①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②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敬畏生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2《敬畏生命》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本节课《敬畏生命》是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框的内容,“生命的思考”这单元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对初中生开展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
(2)、本节课《敬畏生命》是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对生命的敬畏,珍爱自己的生命,关心他人生命,自觉走上道德的生活。
可以说是承担着开展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应作为生命教育的重中之重来重视。
只有学生明白生命宝贵的时候,才会慎重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也可以为后面第九、第十课做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生命问题的熟悉和理解还不够全面,乃至会产生误差,若是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和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能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窘,行为失控等问题,致使其不知道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漠视生命,引发一场场人世悲剧,给家人和朋友造成庞大的痛苦,给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本节课是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它将有助于初中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和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培育他们感激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
3、【设计思想】(1)先引导学生理解生命至上的内涵,成立敬畏生命意识,然后再强化,后深切,最后抵达自觉遵守的水平。
(2)正面引导,层层紧扣,结合材料、图片、故事,通过探讨、讨论、情景模拟,循循善诱,以抵达通俗易懂的效果。
4、【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敬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
(2)能力目标:能谨慎地处置生命关系、处置生命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的能力,培育合作探讨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尽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
五、【教学重点】:培育对生命的敬畏心。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 (1)

4.8.2敬畏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知识和能力目标: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命至上。
2、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清明祭祖,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学生讨论:这些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预习检测:检查课前预习,下列引导问题有无勾画,勾画出重难点知识,标记疑点,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
1、为什么要对生命产生敬畏心?2、怎样理解生命至上?3、怎样做到休戚与共?新知新解:活动一:合作探究2015年8月12日晚23时34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一处危险品物流仓库发生爆炸,随后引起周围多家工厂更强烈的二次爆炸,此次特重大爆炸安全事故中165人遇难,8人失联。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显示,第一次爆炸发生在8月12日23时34分6秒,近震震级约2.3级,相当于3吨TNT,第二次爆炸在30秒种后,近震震级约2.9级,相当于21吨TNT——这已经达到一枚微型战术核武器的爆炸当量。
(1)从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答案提示:(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同样生命也是无比脆弱的。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我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无法抵抗那炙热的温度,那坚硬的墙壁。
我们应时刻保护着我们的生命,爱护我们的生命。
活动二:合作探究2014年,为找寻失联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共有26个国家提供了包括飞机、船只、潜艇、卫星在内,花费高达数亿美元的国际协助。
基于各项搜寻设备每小时的运行成本,美国五角大楼国防专家提供的分析数据显示,在客机失联后第一个月的搜寻中,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越南等国在印度洋和中国南海海域部署的军舰、飞机等项目上投入了约4400万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生命至上,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能力目标:
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知识目标:
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自愿的选择,而不是谁的命令。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生命至上,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自愿的选择,而不是谁的命令。
难点:正确理解生命至上,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7年3月4日,因遭遇车祸抢救无效,快递小哥刘文军在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不幸去世。
家人捐献了他身上的部分器官,4人当天得救——通过器官移植,他的肺救了一名无锡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他的肝救了一名南京的肝癌患者,他的两个肾则救了两名常州的尿毒症患者。
“一命可以救4命”,是促使刘文军父母和妻子同意捐献器官的朴素理由。
在做完捐献手术以后,全体医务人员对刘文军的遗体默哀致敬。
学生讨论:刘文军父母和妻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全体医务人员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回答。
师:是呀,生命无上,我们要对逝者有尊重、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
二、展示预习成果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有时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__崇高__的、__神圣__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__敬畏__的情怀。
2.在外在东西面前,生命价值__高于一切__。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__同样重要__。
4.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才能__尊重__、__关注__、__关怀__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5.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__内心的自愿选择__。
三、新课讲授
第一目生命至上
1、对生命的敬畏情怀
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②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探究一:教材P94探究与分享
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我认为是值得的,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社会,对家属的责任。
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探究二:教材P94探究与分享
(1)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
(2)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
答案提示:(1)在旧中国,不少人迫于生计的压力,无暇顾及他人的生命。
(2)告诉我们,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至上拓展】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只有生命存在,才能享受教育、劳动、休息、参与政治生活等多种权利,才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并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意义。
【故事感悟】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着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
”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
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
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
”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
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
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
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3、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探究三:教材P95探究与分享
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答案提示:不是。
一个人的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己,我们为自己活着的同时,也都为他人活
着。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不顾自己危险去救他人是珍爱和关注他人生命的表现,是值得学习的。
【知识拓展】“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仁者爱人是孟子《仁者爱人》中的一句。
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孟子原文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推己及人”用自己的意志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宋·朱熹《与范直阁书》:“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
第二目休戚与共
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探究四:教材P96阅读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我是一个生命”,谈谈自己的感悟。
答案提示:感悟: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关怀,尊重他人的生命,我们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2、谨慎对待生命,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做道德的事情
探究五:教材P97探究与分享及下面相关链接“ 四种道德潜能”
(1)上述五个情境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
(2)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答案提示:(1)“让座”让我感受到对孕妇的关爱,“蹲下去”体现了对生活困难的人,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献一份爱心;“陪伴和分享”感受到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奉献中提升自我;“我是你的拐杖”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拥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关怀。
(2)共同的态度:我们要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学生分享P97相关链接,谈谈自己的看法。
对生命的敬畏,是我们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四、课堂小结
五、当堂演练
1.下列对生命至上的理解正确的有( C )
①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②生命至上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最重要③生命至上意味着别人的生
命同样重要④生命至上,要求我们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爱心》栏目的“知心姐姐”以其独特的方式使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和痛苦的人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知心姐姐”的行动是( D )
①善待他人生命的表现②当他人生命遭遇困难需要帮助时,伸出了援助之手③尊重、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④肯定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表现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对于“路遇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是( C )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为了避免“被讹”的麻烦,不扶为好
C.要扶,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尊重和关爱
D.只有在有证人或有监控的情况下,才扶
4.生命哲学家史怀译说过:“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提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敬畏生命,善待生命。
我们既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要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