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风筝有关的古诗词

合集下载

描写放风筝古诗词

描写放风筝古诗词

描写放风筝古诗词为什么放风筝会成为古人喜爱的题材?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的娱乐活动,不仅受到了民间的喜爱,也成为了古人喜爱的题材。

古人对于放风筝的描写常常用来表达对自由、欢乐、童年或者其他情感的追求。

放风筝是一种与大自然亲近的活动,它需要风的帮助,通过牵线才能将风筝放上天空。

放风筝古诗词欣赏1. 《放风筝》(苏轼)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人生辞世日,乱曲纷喉寒。

没齿遗名字,平生空负天。

2. 《阳关三叠》(辛弃疾)山隔人已去,江空独绕楼。

细看秋色里,千疏影里愁。

长使相思玉箫风,犹向音书离信后。

3. 《竹石》(陆游)吾传袂放风筝时,纸飞遥夜入秋蝉。

迢迢数万里,大地无伦人。

放风筝在古代文学中的象征意义放风筝在古代文学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风筝可以表示人们对自由的追求。

风筝需要风的帮助才能起飞,人们在飞扬的风筝中,寄托了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希望自己的灵魂也能够得到解放。

其次,风筝还可以象征童年的快乐和纯真。

放风筝常常是儿时的乐趣,因此与童年的回忆和童真的情感紧密相连。

古人在描写风筝时,常常用童年的语言和视角,表达对逝去时光的缅怀和留恋。

放风筝的艺术表现放风筝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形式、动作和情感。

放风筝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方形的、菱形的、蝴蝶的等等,形状各异,色彩缤纷,艺术性很强。

放风筝的动作也是一种艺术,风筝的起飞、盘旋、盘旋下降等等动作都需要放风筝人的巧妙操控。

只有通过巧妙的动作,才能让风筝在空中飞翔,给人以美的享受。

放风筝的情感表达主要是通过诗词、音乐等艺术形式来实现的,古人以丰富的词藻和形象来描绘放风筝的美好和自由,表达对自然、对童年、对生活的感慨和追求。

放风筝的文化意义放风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首先,放风筝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放风筝需要风的帮助才能顺利起飞,这就要求人们在风的力量面前要顺应自然、虚怀若谷,充分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风筝古诗大全50首

风筝古诗大全50首

风筝古诗大全50首一、《沁园春·长沙》
长沙开花日,长安烟尘空。

青楼春色醉梦间,桃李源流暖时秋。

红楼梦里桃花落,古窗夜月新衣缝。

绿窗书信犹未尽,芳草风雨恨无收。

二、《关山月》
月明关山静,鸟啼楼台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春日咏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小院春意满,淡净如清泉溪。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自西来。

四、《浪淘沙》
碧浪淘沙看不尽,江天一色无纤尘。

纵情东风总是新,落花满地不由人。

五、《竹枝词》
莺啼燕语早已定,金尊玉案望尘静。

碧竹青条总无数,习习芳风满楼台。

关于风筝的古诗诗句

关于风筝的古诗诗句

关于风筝的古诗诗句关于风筝的古诗诗句如下:1.《风筝》唐·高骈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2.《观村童戏溪上》宋·陆游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3.《风鸢图诗》明·徐谓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4.《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放风筝》清·孔尚任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6.《怀潍县》清·郑板桥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7.《题画诗》清·吴友如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8.《红楼梦》清·曹雪芹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9.《春是信笔》清·陈长生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

10.《春闺》清·骆绮兰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

11.《纸鸢》宋·寇准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12.《纸鸢》元·谢宗可弧骞稳驾剡溪云,多少儿童爷羡频。

半纸飞腾元在己,一丝高下岂随人。

声弛空碧东风晓,影度遥天化日春。

谁道致身无羽翼,回看高举绝红尘。

有关风筝的古诗

有关风筝的古诗

有关风筝的古诗
《纸鸢》(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风鸢图》(明)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女上青天。

《纸鸢》(宋)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抟鹏似尔难。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关于风筝的古诗

关于风筝的古诗

关于风筝的古诗风筝,⼜叫纸鸢,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历代诗⼈曾写下不少形象⽣动的风筝诗令⼈赏趣。

风筝成为娱乐⽤品,当在唐代之后。

唐代诗⼈⾼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被风吹别调中。

”当时放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有时还把明亮豪华的灯笼带到夜空,犹如“花⾬阵洒仙凡路,红灯遥映碧宵空”。

清代诗⼈⾼⿍亦有诗云:“草长莺飞⼆⽉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动形象地描绘了杨柳垂青时节⼉童舒臂牵线放风筝的欢乐情景。

南宋⼤诗⼈陆游以拟⼈的笔法描写纸鸢,⼗分⽣动:“⽵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诗不但⽣动地刻划了纸鸢的姿态,⽽且令⼈想见那放鸢⼦的孩⼦是多么天真,多么可爱,多么欢乐。

明代时,民间放风筝的活动就很普遍。

明代诗⼈徐渭简直是个风筝迷,他写了《风鸢图诗》25⾸,如“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低;春风⾃古⽆凭据,⼀伍骑夫弄笛⼉。

”便是当时放风筝热闹情景的真实写照。

清代的风筝制作和放飞更为盛⾏,⼈们争相娱乐。

诗⼈⾼⿍在《村居》⼀诗曾这样描绘⼉童放风筝的情景:“草长莺飞⼆⽉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的时节,活泼的⼉童舒臂牵线,喜放风筝的情景,构成了⼀幅⽣活⽓息的画⾯。

孔尚任也有⼀⾸描写⼉童放风筝的诗:“结伴⼉童裤褶红,⼿提线索骂天公;⼈⼈夸你春来早,⽋我风筝五丈风。

”描写⼉童风筝放不上天,急待恕骂天公,使⼀个天真⽽⼜刚健的⼉童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其实,喜爱风筝的决不单是⼉童,还有成年⼈和⽼翁。

清代⼀位诗⼈的《北京⽵枝词》写道:“风鸢放出万⼈看,千丈⿇绳系⽵竿。

天下太平新样巧,⼀⾏飞上碧云端。

”扬州郑板桥《怀潍县》诗吟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秋千打四围。

五⾊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春归。

”北⽅万⼈观赏,南⽅风筝如雪,南北相映,蔚为壮观。

清末画家吴友如的题画诗云:“只凭风⼒健,不假⽻⽑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描写放风筝的古诗

描写放风筝的古诗

描写放风筝的古诗咏风筝的诗歌最早出现在唐代,元稹在他的咏物诗《有鸟二十章》中写道:“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借物讽人,意味深远。

北宋著名宰相寇准曾作《纸鸢》诗:“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南宋诗人陆游以拟人的笔法描写纸鸢,十分生动有趣:“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明代著名诗人兼画家徐渭写了《风鸢图诗》25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是:“江北江南纸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描绘了当时江南地区放风筝时的热闹情景。

另一首“我亦曾经放纸嬉,今来不道老如斯。

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

”读后发人深思。

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更是描写放风筝的脍炙人口之作。

孔尚任也有一首描写儿童放风筝的诗:“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使一个天真、生趣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任过潍县县令,他在《怀潍县》诗中吟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道光年间潍县金石学家、诗人郭鳞在《潍县竹枝词》中写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

纸鸯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

”这两首诗详细地记载了清代潍坊民间春日放风筝的热闹情景。

清代还有两位女诗人写断线风筝的诗,别有情趣和意境。

一首是陈长生的《春日信笔》:“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画檐西。

”另一首是骆绮兰的《春闺》:“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

”读来耐人寻味,趣味盎然。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还以断线风筝为谜底制作一条灯谜:“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称得上是一个令人叫绝的佳谜。

与风筝有关的古诗

与风筝有关的古诗

与风筝有关的古诗
《赏秋》- 杜甫
高秋黄叶满衡阳,欲寄彩笺兼尺光。

今日乱山无人处,仍随虏骑到辽阳。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刻舟求剑录,行迹试程碑。

十年苦作役,往事常鲜悲。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有关放风筝的古诗8句

有关放风筝的古诗8句

有关放风筝的古诗8句1.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是高鼎的。

就像我们小时候啊,一到春天,看到那田野里绿草长起来了,黄莺儿欢快地飞着,心里就像被猫爪子挠似的,痒痒的,就盼着放学赶紧去放风筝呢。

你看那诗里的小孩,和我们当时一模一样,放学后哪还管别的,就想着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2.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这是郑板桥写的。

嘿,想象一下那场景,五颜六色的风筝就像纸做的雪花一样满天空飘着。

就好比一场盛大的空中舞会,那些风筝就是舞者。

我有次和小伙伴放风筝,有个小女孩穿着漂亮的裙子在旁边看,就像诗里的娇女一样,那画面美极了。

3.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孔尚任的这首诗可有趣了。

你看那些小孩子,穿着红裤子,提着风筝线,那风筝飞不起来,就像在骂老天爷似的。

我和弟弟放风筝的时候也这样,弟弟看到风筝飞不起来,就对着天空大喊:“风啊,你咋还不来呢,你看人家都飞起来了。

”就和诗里的孩子一样着急又可爱。

4.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这是吴友如写的。

风筝啊,全靠着风力才能飞得那么高,不需要像鸟儿那样丰满的羽毛。

就像我们人一样,有时候得借助外力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我曾经看到一个老爷爷放风筝,那风筝顺着红线就直上青云了,真有那种青云有路的感觉。

5.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曹雪芹在里的这首诗也说到放风筝呢。

那些小孩子在台阶下仰着头看风筝的时候,那是清明时节最美的风景。

可要是风筝线断了,就只能飘走了。

我朋友有次放风筝线断了,他那表情啊,就像丢了最心爱的宝贝,可风筝飞走了又能怎样呢,只能叹口气,总不能怪东风把它带走吧。

6.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树阴成始放齐。

寒食人家在何处?绿杨如雾晓莺啼。

”吴惟信的这首诗描绘的放风筝场景别有一番风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风筝有关的古诗《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有鸟二十章》之七
——唐•元稹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识。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春闺》
——清•骆绮兰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