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回血法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 艳 f 抚 顺 矿 务 局 总 医院 透 析 室 , 辽 宁 抚 顺 1 1 3 0 0 8 )
摘要 பைடு நூலகம் 目的
探 讨 血 液 透 析 密 闭式 回血 法 的 效 果 。方 法
选 择 我 院规 律 透析 1 . 5年 以上 的 患 者 1 8 0例 . 随 机 分 为 两
组. 对 照 组 采 用 传 统 的单 向 回血 法 . 观察 组 采 用 密 闭式 回血 法 。观 察 两 组 回血 方 法 的 效 果 , 同时 评 估 血 液透 析器 凝 血
析 器 凝 血 状 况 无 明 显差 异 。见 表 1 2 . 2 两 组 生 理 盐 水 用 量及 回血 时 间 比较
表 1
对 照组采用 单 向回血方法 . 透析 结束后 . 将 血 流 量 调 至
l O 0 ml / m i n , 先拔 出动脉端穿刺针 , 夹 闭动脉端夹 子 , 停 血泵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 0 1 0年 6月 2 0 1 1年 6月 规 律 透
开 动 脉 端 预 冲 管 开始 至动 静 脉 针 拔 出后 所 需 时 间 观 察 生 理 盐水用量 : 为 实 际 回输 体 内的 量 。观 察 透 析 器 凝 血 情况 : 依 据 透析器凝血 分级评价标准 , 分 为 4级 , 0级 : 无 或 仅 有 数 条 纤
血 液 透析 是 尿 毒症 患者 赖 以 长期 存 活 的 治疗 手 段 之 一 [ 1 ] . 为 提 高 透 析 治疗 水 平 . 保 障患者医疗安全 . 提 高存 活 率 . 我 们 要 重 视 透 析 操 作 中 的 各 个 环 节 。 自《 血 液 净 化 标 准 操 作 规 程 ( 2 0 1 0版 ) 》 颁 布以后 , 我 科 采 用 了血 液 透 析 密 闭 式 回血 方 法 , 与传统 的单项 回血法 比较减少 了皮下血肿 、 渗血 、 残 余 血 量 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 取 得 了 良好 的 成 效 . 报 告如 下 。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2018年1月-2018年6月某市某三甲血液净化中心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渗血次数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归类,以及结合临床实践和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护理对策。

结果: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发生渗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和胶布固定是居前两位的因素。

结论:加强透析护士穿刺的规范化培训及透析过程中的巡视,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及动静脉内瘘针的有效固定,减少渗血概率,切实提高透析效果。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好的血管通路应当保障此次透析血量充足,可长时间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避免在透析过程中引发并发症。

与其他血管通路相比,动静脉内瘘的安全系数更高,且能够为患者长久使用,适用于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

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频率约为2~3次/周,每1次动静脉内瘘穿刺需要2针,长期反复穿刺导致相应穿刺的孔径较大,以及使用抗凝剂、穿刺技术不正确等多种因素导致穿刺处出现渗血的问题。

一旦在穿刺中出现渗血的问题,不仅仅会导致患者面临更大的痛苦,还有可能会感染其他并发症,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

因此,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临床试验,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在动静脉内瘘穿刺时渗血的原因,并从原因出发提出了预防和护理的对策,希望能够减少穿刺渗血的现象,减轻为血液透析患者带来的痛苦,以供实践参考。

临床资料2018年1月~2018年6月某市某三甲血液净化中心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58.1±2.6)岁;慢性肾小球肾炎69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高血压肾病15例,糖尿病肾病10例,其他1例。

共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7 800次,发生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59例,其中区域穿刺法10例,扣眼穿刺法5例,凝血功能及抗凝药物使用3例,护理人员穿刺技术20例,动静脉内瘘静脉回路压力高4例,胶布固定原因17例,总渗血发生率0.75%。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及护理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及护理
在区域内反复穿刺; 推荐动脉针
向近心方向穿刺
适应证
是自体动静内瘘首选的穿刺 方法
1)适用于内瘘成熟、血管扩 张均匀、表浅,无明显狭窄、 硬化、 动脉瘤形成的病人
2)血管分支少,可穿刺血管 长度5cm以上
01
扣眼式穿刺
扣眼式穿刺 (1)定义:扣眼式穿刺法指在同一位置,穿刺针以同一角度、同一深度送 进血管 的技术 (2)第1次穿刺时使用普通锐型穿刺 针,确定穿刺针眼;第2-8次穿 刺,在隧道形 成前,要确保操作者在同一穿刺点、同一穿刺角度、 同一穿刺深度,使用普通锐型 穿 刺针进针。有条件的血管,可形 成2-3个隧道,隧道形成后,改用 14-16G钝穿刺 针。
01
内瘘伤口愈合,皮肤完好
02
血管扩张均匀、有弹性
03
内瘘处听诊杂音清晰
04
手掌心轻触内瘘处有震颤
内瘘血管血流量增加,在压力的冲 击下静脉血管壁逐渐增厚,但还难 以达到动脉管壁的厚度 和弹性,易 发生穿刺失败、血管破损,导致出 血或皮下血肿,此时病人对痛觉敏 感,处于紧张状态,增加了穿刺失 败的风险。

用听诊器沿着内瘘血 管听杂音大小、清晰
度、音调。
评估内容标准
吻合口愈合好,震颤良 好,无异常增强、减弱
或消失
血管壁弹性良好,可触 及震颤,无搏动增强或 减弱、消失
瘘体段静脉走行平直、 表浅、易穿刺,粗细均 匀,有足够可供穿刺的 区域和长度
内瘘血管自然血流量 >500ml/min,血管内径 ≧5mm,距皮深度 <6mm
监测
保护
肾内医生 透析护士
技师
手术医生
介入医生
病人.
建立血管通路的团队
动静脉内瘘的评估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渗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渗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瘘. 利用动 脉化后血 管壁较厚 、 回弹性 良好特征 , 降低渗 血发生
选取该 院接受血液透析 时有 内瘘 渗血现象 患者 4 2 例, 其中
男2 4例 , 女1 8例 , 患者年龄 为 2 7 — 7 4岁 , 平均 年龄为 4 7 . 5岁 ; 血
液 透析时 间为 2 - 1 1年 。 平 均时 间为 6 . 4年 ; 血透频 率为 后 , 内漏渗血现象均得 到明显好转 , 未
③渗血 护理 : 若患者 有渗血 现象发生 , 应及 时予 以止血 , 根 据患者实 际情况对 肝素用量加 以调节 ;对 于术 前检查时有渗血 迹象患者可将 肝素用量减少或在透析 时不使用 肝素 ,对所有 患 者透析时脉搏 、 血压及神志变化情况加 以注意 。 若 有渗血征象应 及 时处理。完成 透析后检查并评估透析通路及透析机 , 对透析时
周, 平均 3 . 4次, 周; 血透时间 3 — 5 h 欣 , 平 均时间 4 . 2 h ; 内瘘 渗血 患者 2 2例 ; 1 6例患者伴 随原发性 高血压 , 1 O例 患者伴随系统性 红斑 狼疮 , 7例患 者伴 随慢 性 肾小球 肾炎 , 9例患者 伴 随动脉硬
化。
1 . 2 方 法
①在血透 时加 强巡视 ,尤其对于有穿 刺点渗血危 险因素存
在患者, 应多次巡视。 ②对静脉压予以有效降低 : 对穿刺针固定
发生 曲折 , 促使静脉管路保 持 回流畅通 。嘱咐患者取半卧位或平
卧位 . 不可使 穿刺 肢体承压 。穿刺时尽量不选取 动脉瘘 1 : 3 位置 ,
选取 2 0 1 0 年1 月一2 0 1 3 年5 月于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时 4 2 例有 妥 当 。 对针尖 位置及穿刺深度进行及时调整 , 避免管路在 受压下

动静脉内瘘渗血PDCA案例

动静脉内瘘渗血PDCA案例

动静脉内瘘渗血PDCA案例案例介绍:患者女,透析中爱动(翻转身体,抓痒),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血管条件差,行绳梯穿刺,近期穿刺顺利。

今日入透析室常规进行透析,上机时穿刺静脉端血管时进针困难,未见回血,回撤穿刺针,调整穿刺针方向,见回血后固定针柄,予以“U形”+环形缠绕固定。

上机后血流量240ml/min,静脉压150mmHg左右,未出现肿胀或疼痛不适,予以继续观察。

30min后静脉压上升至160~180mmHg波动,责任护士遂停泵予以转动针头180°,静脉压下降至150左右,责任护士调整穿刺针后没有重新更换胶布进行固定,继续透析,上机2小时后,患者发现AVF静脉端针眼处渗血严重,遂喊护士,责任护士赶到患者床旁后发现静脉穿刺针针眼处有渗血,治疗巾部分浸湿,目测有5-10ml出血量,责任护士在床旁及时行紧急处理。

责任护士取无菌纱布一块,从边缘剥离出3-8根无菌纱布丝,搓成一根小系绳,将线绳垂直向上对折,一手固定针柄,一手将线绳拧成麻花状,待穿刺针被线绳严密包绕后,将细绳朝进针方向拉紧用胶布固定到皮肤上,针眼处以邦迪医用创可贴覆盖。

患者静脉端再无渗血,透析过程顺利,共透析4小时。

原因分析:1.在给患者行穿刺的时候,穿刺不成功后重新进行穿刺,给后面的脱针埋下隐患,此为穿刺技巧不熟练。

2.静脉调针并未解决问题,静脉压仅是少许下降。

3.静脉调针后,未更换新胶布进行重新粘贴,由于夏日天气炎热出汗,反复使用的胶布粘黏性更低,固定不到位。

4.护士责任心不到位,未做到常规1小时或高危患者30分钟一巡视,观察穿刺针情况。

经验分享:1.提高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局部反复穿刺。

透析结束回血时,尽量使用密闭式回血,增加血流量,促进内瘘扩张成熟。

2.采用各种方法降低静脉压,穿刺针妥善固定,随时调整穿刺针的深度和针尖位置,防止管路受压和曲折,保持静脉管路回流通常。

嘱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避免穿刺肢体受压。

不要在动脉瘘口处穿刺,如必须穿刺,应避开上次的穿刺点。

使用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在降低内瘘穿刺针凝血的临床观察

使用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在降低内瘘穿刺针凝血的临床观察

使用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在降低内瘘穿刺针凝血的临床观察作者:王晓影万小琴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法对降低内瘘穿刺针凝血的作用。

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选择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为密闭式回血组50例,实验组为使用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组50例。

观察比较两组回血时间、生理盐水用量、透析器凝血情况及内瘘针堵塞、内瘘失功、穿刺处血肿和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回血时间、生理盐水用量、透析器凝血情况、内瘘失功、穿刺处血肿和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瘘针凝血堵塞发生率比较,使用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组明显低于密闭式回血组,(P【关键词】血液透析;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凝血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其操作是利用体外循环通过血滤器达到清除体内水分和毒素的目的[1]。

而血液透析的各种环节操作的规范化是保障患者治疗安全的必要条件,而透析回血的方法又是其中重要的技术环节[2]。

为了规范血液净化操作,保障医疗治疗和安全,由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专家编写了《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卫生部SOP中介绍了回血下机基本方法和密闭式回血下机两种方法,本净化中心在两种方法基础上稍加改良,使用注射器进行全程生理盐水半密闭式回血下机法,在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实验于临床,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个血液净化室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00例,男53例,女47例;平均年龄58.3岁;透析年龄14个月-72个月,每周透析3次,每次4.0h,血流量200mL/min-260mL/min。

入组标准:意识清楚,无明显并发症,同意合作者;均使用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病人;均已度过诱导期并能进行规律性透析1年以上的病人,透析中使用普通肝素抗凝。

1.2方法1.2.1分组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脉冲式封管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脉冲式封管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 关键词 】 脉冲式封 管; 血液透析 ; 中心静脉 导管
中图分类号 :4 3 5 R 7 . 文献标识码: B DOI1 .9 9 ji n 10 7 5 .02 0 .5 :0 3 6 /.s .0 6— 2 6 2 1 . 10 6 s 文章编号 :06— 2 6 2 1 0 10 7 5 (0 2)1—09 0 0 0— 2
[ ] 实用 临床 医药杂志,0 7 3 2 :0— 1 J. 20 ,()7 7.
[ ] 叶映玲. 内静脉 置 管行 血液 透析 患 者并 发 症 的护理 5 颈 [ ] 现代 临床护理 ,0 7 6 1 :1— 3 J. 20 ,()3 3. 本 文编辑 : 赵 雯 2 1 — 7— 0收稿 01 0 2
脉端 , 先用 2 l Om 生理盐水采用 脉冲式冲洗使之在管腔 内产生
湍流 , 即用 2 l 0m 注射器用均匀 的力 度和速度有节 奏地推注生
理盐水 , 每推注 2m , l暂停 1S再推注 2m , , l如此反 复进行 。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
本 组行 维持 性血 液透 析 中心静 脉置 管患 者
[ ] 马 志芳, 1 向晶. 全程 生理 盐水 密 闭式 回血 法对 降低血 液
透析 中感染危 险性 的研 究[ ] 护理 研究 ,0 9 2 ( ) J. 2 0 ,3 5 :
脉 冲式封 管法在血液透析 患者 中心静脉 置 管 中的应 用
蒋 美珍 , 谭 伟。 刘维 旺 湖 北荆 州 442 ) 30 0 ( 州市 中心 医 院 荆
【 摘
要 】 的 : 脉冲式封管法在血液透析 患者中心静 脉置管 中的应 用效 果。方法 : 8 例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心静 脉置管 患 目 探讨 将 0

两种回血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两种回血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 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患者赖 以生存 的主要 治疗
方法之一 。加 强血液 透析 治疗质 量 的规 范化 管理 、 断完 善 不
纷 。在透析结束 时能顺 利安全地 回输 血液 , 减少 并发症 , 轻 减
患者 的负担是每次透析治疗顺 利完 成 的保 证 。2 1 00年 6—1 2
规范操作 、 障透析治疗质 量和护理安 全 , 医务工 作者 的责 保 是 任和义务 。透析治疗是 一 种有创 性 治疗 , 操作 中任何 环节 的 疏忽都有 可能导致各种不 良反应 的发生甚 至引起 医疗护 理纠
或怀 疑导 管感 染 , 及时采集血标 本进行 血培养 鉴定检 查 , 对怀
内, 肝素 帽被针头 反复 刺人后 , 胶致 密性 下 降 , 加 负压 产 橡 增 生 的机会 , 势必增加 了外 界细菌进入 机体的机会 , 同时 白血 病
患者本身血小板低 、 血功 能差 、 凝 化疗 后骨髓 造血功 能受 到抑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 .2 P<0 0 ) 02 , .5 。
3 讨 论
PC IC目前广泛应用于 恶性血 液病 患者 的治疗 中 , 因其 能 减轻患者痛苦 , 提高 医护 人员 工作效 率 、 具有 较 长 留置 时间 、 减少外周静脉受损 等优点 而被广 泛应用 , 同时在应 用 PC 但 1C
2 3m 血 液 。 . l
⑥ 当静 脉管路 血色 变淡 夹 闭静 脉管 路 夹子 和静 脉穿 刺 针夹 子, 关血泵 , 出静脉针 , 拔 压迫 穿刺部 位 。后 5次 采用 密闭 回 血法 ( 实验组 ) ①透 析结束 , : 调整血 流量 10m ̄mn 打开 动 0 i,
脉端预冲侧管 , 生理盐 水将 残 留在 动脉 侧管 内的血 液 回输 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瘘并发症发生率 , 长内瘘的使用 寿命 。笔者所 在 医院血 延
透中心于 20 0 9年 5月 ~ 0 0年 5月 间, 20例血液透析动 21 将 0 静脉 内瘘 患者 , 随机分为试 验组和对 照组 。试验 组采用 密闭
式 回血 法 , 照组 采 用 常 规 开 放 式 回血 方 法 , 对 两 种 回 血 对 并
13 统计学方法 .
将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试 验组 和对照组 。每组
2 结 果
使用 S S P 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
12 1 分组 ..
10例 , 0 每周一 、 三、 周 周五透析患者为试验组 , 每周二 、 四、 周 周六透析患者为对照组 。
12 2 材 料 .. 两组患者所用机器 均为金 宝 A K一9 透 析 器 5,
21 0 0年 I 1月
第 7卷 第 3 2期
Meia Invt no hn , oe e.0 0 V 17N .2 dcl n oai f i N vmbr2 1 , o o3 o C a .

5 ・ 3

临 床 研 究

密 闭式 回血法 在 血 液 透 析 动 静 脉 内瘘 患 者 中 的应 用
结束 一拔出动脉针 一连接 生理盐 水 一用血泵 力量 驱动 动脉 端 一透析器 一静脉 端 一回血 完毕 一拔静 脉 针 一压 迫止 血。 常规开放式 回血法 , 需要 先拔 除动脉 针 , 压迫 止血 和断 开体 外 循环同时完成 , 部分 生理盐 水 回血 , 用 回血 末端 利用 空气 回血 。试验组采用密 闭式 回血 方法 : 透析结束 停泵 打开 侧管 连接生 理盐水 一用 自然重力 回输 血泵前 动脉 端 一开血泵 回
2 1 两组患者性别 、 . 年龄 、 原发 病 、 治疗 方式 、 营养 状态等基
础 指标 比较 ,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差 P> .5 。
2 2 两组患者 内瘘并发症情 况 比较 , . 见表 1 。
表 1 两组患者 内瘘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 ( %)
3 讨 论
作者单位 :130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 民医院 250 通讯作者 : 丁晓仙
3 1 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 内瘘 患者需要 定期反 复血管穿 . 刺 , 照组 开放式 回血 法需拔 出 动脉针 与生 理盐 水瓶 连接 , 对

5 4・
医学创新
21 00年 1 第 7卷 第 3 1月 2期
丁晓仙 朱中的应用 及其效果。方 法 将 20例维持性 血 0
【 要】 目的 摘
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 试验组 10例采用密 闭式 回血法 , 0 对照组 10例采用 常规 开放式 回血法。观 0 察两组患者动静脉 内瘘穿刺点渗血 、 皮下 出血 、 血肿 , 动静脉 内瘘感染及闭塞 发生率 。结果 血肿 、 动静 脉内瘘感染 、 闭塞发生率试验组低 于对照组 ( P<00 。结论 .5) 穿刺点渗血 、 皮下 出血 、
义 ( 0 0 ) P< . 5 。
空气回血 , 造成气体 与 血液接触 , 增加 内瘘感染 的发生 机会 。
试验 组 密 闭式 回血 法 采 用 软 包 装 袋 装 生 理 盐 水 , 需 要 排 气 不
为 日本东丽 B 3一I 3 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 10m lL 透 . A, 4 mo , / 析液流量 50mlmn 6G穿刺 针 , 液透 析管路 , 冲液 0 / i。1 血 预 即 1L软包装生理盐水 , 配套使用 的一次性输液管及注射器。 12 3 操作 方法 .. 对 照组 采用 常规 开放 式 回血方 法 : 透析
每 次 4h 血 流 量 2 0~ 8 lmn 入 组 标 准 : 静 脉 内瘘 血 , 2 2 0m/ i。 动
管通路的患者 ; 意识 清楚 , 明显 并发症 , 无 同意合 作 者 ; 行 进 规律性 透析 1 以上 的患者 , 用普 通肝 素抗凝 。 年 使
12 方法 .
穿刺点渗 血及 内瘘 感染等按
法引起 的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 了 比较 , 现将应 用方法 及
效果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资料 .
研究对象来 自笔 者所在 医院血液净 化室维
输泵后 动脉端 一透析 器 一静 脉端 一回血 完毕 一分别 拔 出动 脉针和静脉针 一压迫 止血 。密 闭式 回血方 法全 程应 用生理
在血 液透析动静 脉 内瘘患 者中应用密 闭
式 回血法 , 较常规开放式 回血法优化了操作过程 , 减少动静脉 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 临床推广应用 。 适宜 【 关键词 】 血液 透析 ; 动静脉 内瘘 ; 密闭式回血法 ; 并发症
动静脉内瘘 是维 持性血 液透 析患者 建立 的永久 性血 管 通路 , 是保证血液透 析能顺 利进行 和 透析充 分 的前 提 , 血 是 液透 析患者 的“ 生命 线” …。完善和规 范其 操作 , 能有 效降低
Meia Invt no hn . oe e.0 0 V 1 o3 dcl n oai f i N rmb 2 1 . o 7N . 2 o C a r .
这 个 过 程 中 , 脉 针 在 空 气 中 暴 露 , 回血 的 末 端 往 往 利 用 动 在
试 验 组 内瘘 闭塞 的发 生 率 明显 低 于 对 照 组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差
盐水 , 回血完毕后 , 同时拔 出动 静脉 针。记 录两组 患者 穿 再 刺点渗血 、 皮下出血、 血肿 , 内瘘感 染及 闭塞发生率 。 12 4 评价指标及测量工具 ..
实际发生次数记 录。
持性血 液 透析 两 组 患 者 2 0例 , 1 1例 , 7 0 男 2 女 9例 ; 龄 年 ( 10± . ) ; 5 . 2 3 岁 透析 时间( . 2 8 个月 。每周透 析 3次 , 53±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