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犯中药和西药的配伍禁忌

合集下载

配伍禁忌十八反内容

配伍禁忌十八反内容

配伍禁忌十八反内容配伍禁忌十八反,又称药物之间的相互禁忌,是指在中药和西药的应用中,避免不同药物之间相互干扰、相互作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以下是配伍禁忌的十八反及其相关参考内容:1.槟榔反:槟榔不宜与酸性药物合用,否则会降低酸性药物的疗效。

例如,槟榔不宜与牛黄解毒片合用。

2.乳酪反:乳酪不宜与四环素类药物合用,因为乳酪中的钙、镁等离子会与四环素结合,降低其药效。

例如,乳酪不宜与四环素疗法合用。

3.猪肝反:猪肝不宜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因为猪肝含有酚类物质,与对乙酰氨基酚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例如,猪肝不宜与解热镇痛药合用。

4.藕节反:藕节不宜与抗凝药合用,因为藕节中含有维生素K,能够促进凝血。

例如,藕节不宜与华法林合用。

5.豆腐反:豆腐不宜与咖啡因类药物合用,因为豆腐中的草酸能与咖啡因结合,降低咖啡因的药效。

例如,豆腐不宜与咖啡因片合用。

6.生姜反:生姜不宜与抗凝药合用,因为生姜具有消散血块的作用,与抗凝药同时使用会增加出血风险。

例如,生姜不宜与肝素合用。

7.陵犯鳖甲反:陵犯鳖甲即香附子与硫酸镁合用,可能导致中毒。

例如,香附子不宜与硫酸镁合用。

8.僵蚕反:僵蚕不宜与草木樨和松脂类药物合用,因为僵蚕含有硅酸铝钾,与草木樨等药物结合可能减弱其疗效。

例如,僵蚕不宜与草木樨软膏合用。

9.蜂胶反:蜂胶不宜与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合用,因为蜂胶中的酚类物质会与对乙酰氨基酚发生不良反应。

例如,蜂胶不宜与对乙酰氨基酚片合用。

10.乳鸽反:乳鸽不宜与抗生素合用,因为乳鸽中的蛋白质会与抗生素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

例如,乳鸽不宜与青霉素合用。

11.醋反:醋不宜与中草药配伍,因为醋中的醋酸会与中草药发生反应,降低药效。

例如,醋不宜与黄连等苦味中草药合用。

12.牛肝反:牛肝不宜与利尿药合用,因为牛肝中的钾离子含量较高,与利尿药一起使用可能会增加钾离子的排除速度。

例如,牛肝不宜与螺内酯合用。

13.粉云母反:粉云母不宜与亚砜类药物合用,因为粉云母中的铝离子能与亚砜类药物发生反应,降低其药效。

用药注意事项

用药注意事项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注意事项1中国古代的医术就十分闻名,形成了传承不息的中医文化,看中医时医生往往会给你配置一些中药,中药确实是很有疗效,但是有些人会对中药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

1、另外一些中药本身没有毒性作用,但是大量服用依旧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例如大量的服用肉桂就会造成患者出现血尿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质量。

2、随意服用别人推荐的中药。

2、一般吃中药的时候都是医生根据你自身的情况配置的,会比较符合个人特质、如果随意服用别人推荐的药、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误服了不适合自身身体情况的药物,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3、中药煎煮的时间不当,中药的煎煮是一个大讲究,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因而把握正确的时间是十分重要的。

4、用药时间过长,使用时间过长时一些药物浓度会在体内逐渐积累。

从而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毒性作用。

4、觉得中药没有副作用而长期大量的服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是如此,其实很多中药毒性都是挺强的,小剂量的服用会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是大剂量服用的时候就会造成患者中毒。

5、中西药之间、中药与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配伍禁忌,因此患者在吃中药之前一定要做足这方面的功课。

用药注意事项2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存在多种疾病症状,在用药时要注意病情的轻重缓急,不一定需要同时对每一种疾病每一种症状都用药,可考虑在某一时期内用药处理某些较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待这些情况好转后,暂停这些药而治疗疾病。

老年肾病病人用药不仅要考虑机体衰老带来的生理变化,而且要考虑作为机体排泄药物的主要器官——肾脏功能的变化。

用药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注意药物特性为老年肾病病人用药必须注意了解药物的特性。

首先,要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如主要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容易蓄积于体内导致中毒,需要减量使用。

有些药物如强力霉素口服后主要由粪便排泄,肾病病人用药不会引起体内蓄积,无需调整剂量。

磺胺药可在尿路中形成结晶而容易导致尿路梗阻,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应避免使用。

中成药联合用药原则

中成药联合用药原则

中成药联合用药原则
1.药物的相克作用
相克作用是指两种药物合用后互相取消或减弱了各自的药效。

根据药
物相克作用的特性,可以在联合用药时进行合理组合,以避免相克作用的
产生。

2.药物的协同作用
协同作用是指两种药物合用后,其疗效比单用任何一种药物都要好。

在中成药联合用药中,可以选择具有不同药效的药物进行组合,以增强治
疗效果。

3.药物的互补作用
互补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用后,各自的药效相加,增强
了治疗效果。

在中成药联合用药中,可以选择具有相同或相似药效的药物
进行组合,以增强疗效。

4.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发生的药
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或药物代谢的相互影响。

在中成药联合用药中,应该避
免有明显相互作用的药物进行组合,以减少不良反应和提高安全性。

5.药物的副作用与毒性
6.适宜病情和个体差异
总结起来,中成药联合用药的原则包括相克作用、协同作用、互补作用、相互作用、副作用与毒性和适宜病情和个体差异。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
可以合理选择中成药联合用药方案,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处方及处方调配管理制度

处方及处方调配管理制度

处方及处方调配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处方及处方调配的管理,规范处方行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处方开具及管理1. 处方由注册的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开具。

2. 医师开具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3. 处方为开具当日有效。

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超过3天。

4. 处方应按照规定的格式统一印制。

麻醉药品处方、急诊处方、儿童处方、普通处方的印制用纸分别为淡红色、淡黄色、淡绿色、白色。

5. 处方书写必须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处方调配及管理1. 药剂人员应当按照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药品调配,不得擅自更改处方内容。

2. 药剂人员发现处方有错误(如剂量不当或存在配伍禁忌)的,应立即通知处方医师更改后,方可配药发药。

3. 药剂人员对违反规定的处方,应拒绝调配,并及时报告院长或医务科。

4. 药剂人员应当对处方药进行审核,确保处方药的用药安全有效。

第四条处方审核及管理1. 处方药的用药和处方必须符合相关要求。

处方书写规范,明确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

2. 处方上的药品名称(通用名)、剂量、规格、用法、用量的书写要准确规范。

3. 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要相符合,不得有重复用药现象。

4. 处方上不得有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等。

5. 每张处方(西药)限至5个品种,中成药限至5个品种。

每张处方(中药)限至5个品种。

6. 门诊西药、中成药处方限日用量;门诊慢性病西药、中成药处方限日用量。

7. 医保处方不得随意涂改,如有更改,须经原处方医师在更改处签单。

8. 处方经执业药师或药师审核并在处方上签名(盖章)后,处方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处方药销售管理制度规定进行调配、登记,调配完成后,调配人员(营业员)应在处方上签名确认。

第五条处方的保存及管理1. 处方应当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为3年。

从“十八反、十九畏”看中药的配伍禁忌

从“十八反、十九畏”看中药的配伍禁忌

自身的毒副作用; 也有使用伪品药材的因素 ; 还有很多中药 的不 良 反 应其 实 是 中药 的配伍 不 当或 是禁 忌 造成 的 。笔者 试 图从 中医 辨 证 角度 阐释 中药 的配 伍禁 忌和 不 良反应 的关 系 。 1 中药 配伍 的 作用 药 物治 疗是 疾 病 的主要 治 疗手 段 ,中药 治疗 在 我 国几 千年 的 历史 中发挥 了 巨大作用 。医患双 方都 希望用 到疗 效 好 , 副 作用 少 的 药 物 。而 中药用 药 特点 通 常是几 味 、 十几 味 甚 至几 十味 同 时应 用 , 这 时就 涉及 到 这些 药物 之 间 的相互 作 用 , 这 就 是 中药 的配伍 , 它是 中医用 药 的主要 形式 【 1 ] 。 中药 配伍 日 是 指在 中 医基 础 理论 的指 导下 , 依据 临床 症状 , 辨证施治 , 把 两 味或 两 昧 以上 的 中药 配合 使 用 , 治 疗疾 病 , 平衡 人体 阴 阳的方法 。 《 素问・ 生 气 通天 论 》 上说 : 阴平 阳秘 , 精神 乃 治 , 认 为人 的健 康 状态 是来 自人 体 阴 阳的 平 衡 , 反之, 如果 人 体 阴阳失 衡 , 就会 发 生 疾病 。 中医治 疗疾 病就 是 纠正这 种 阴阳 的偏盛 和偏 衰 的状态 。 然而 并 非 所有 疾病 都 是气 虚 、 血瘀 、 阴盛 、 阳虚 等这 样 简单 , 很 多 病人 由 于失 治误 治 , 迁延 日 久, 病 情往 往 错综 复 杂 , 有 上 热下 寒 的 、 有表 实 里虚 的 , 所 以治疗 疾 病 的药 物必 须有 偏性 。中 医的理 法 方药 , 一 脉 相承 , 环 环 相扣 , 所 以方 药 作为 治 疗 方法 的体 现 , 必 然 是各 种 药 物 的集合 , 亦 即 中药通 常要 配伍应 用 。中药 配伍 禁忌 就是 千百 年来 医 家在 用药 过程 中总结 出来 的经验 , 值得 重视 。我们 应该 继承 前人 的 宝贵 经验 , 同 时我 们也 要 积 极探 索 , 发现 新 的 配伍 禁 忌 , 使 药 物 不 良反应 出现 频次 降低 , 从 而确保 百 姓用药 安全 。 2 中药配 伍 中的十 八反 、 十 九畏 2 . 1 十八 反 、 十 九畏 : 十八 反 、 十九 畏 出 自《 神农 本 草 经 》 , 在 金 元 时 期 编 成 了 口诀 , 在 目前 临 床 用药 中 , 十八 反 、 十九 畏仍 是 必 须遵 守 的用药 准则 日 。十八 反 : 甘草反 甘遂 、 大戟、 海藻、 芜花; 乌头反 贝母 、 瓜蒌 、 半夏 、 白蔹 、 白及 ; 藜 芦反 人参 、 沙参、 丹参 、 玄参、 细辛 、 芍药。 十 九畏 : 硫 黄 畏朴 硝 , 水银畏砒霜, 狼 毒畏 密 陀 僧 , 巴豆 畏牵 牛 , 丁 香 畏郁 金 , 川乌 、 草 乌畏 犀 角 , 牙硝畏三棱, 官桂 畏 赤 石 脂 , 人 参畏 五灵 脂 。 2 . 2十八 反 、 十 九畏 与 中药药 性 的关系

别犯中药和西药的配伍禁忌

别犯中药和西药的配伍禁忌

别犯中药和西药的配伍禁忌
中药和西药在临床上联合应用非常普遍,中西药物间也存在着配伍禁忌,因此要高度重视。

现就中药与西药抗生素间的配伍禁忌举例如下。

含有机酸的中药:如五味子、金银花、山茱萸、女贞子、乌梅、白芍、山楂、枳实、木瓜、陈皮等。

⑴忌与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配伍,因这类中药经体内代谢后均能使尿液酸性增强,使这些抗生素的抗菌效力减弱。

⑵忌与磺胺类药物及其乙酰化物配伍,因可导致酸性环境,使磺胺类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致使磺胺类药在泌尿系统中析出,形成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闭等。

碱性较强的中药:如海螵蛸、龙骨、牡蛎、瓦楞子和一些成药如大黄苏打片、乌贝散等。

⑴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能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吸收增加,血药浓度上升,作用增强,毒副作用也同时增加,长期配伍应用应注意剂量调整和监测。

⑵忌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呋喃妥因等配伍使用,因碱性环境可影响这些药物的吸收,使作用程度降低。

含金属离子成分的中药:如石膏、珍珠母、龙骨、牡蛎、滑石、明矾、代赭石、磁石等贝壳矿物类中药。

忌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药物配伍使用,以免使药效降低或消失。

含丰富鞣质的中药:如五倍子、诃子、石榴皮、地榆等,与四环素。

药店常见病联合用药手册及配伍禁忌

药店常见病联合用药手册及配伍禁忌

一、呼吸系统类二、消化系统疾病三、口腔炎症、口腔溃疡四、眼科用药五、肝胆、结石类用药六、泌尿系统疾病七、痔疮类用药八、妇科用药九、降血压药十、降血糖类十一、降脂类十二、心脑血管疾病类十三、祛风湿类十四、抗骨增生类十五、跌打扭伤类十六、皮肤类用药十七、安神、镇静类十八、补益营养健身类十九、抗眩晕用药二十、儿科类一、呼吸系统类(一﹚风寒感冒常识判断:其起因多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导致身体免疫机能下降,鼻咽部病毒大量繁殖容易并发细菌感染而发病。

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季节发生较多。

症状有: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用药原则:辛温解表(多发汗)为主。

一般用药:流感丸、伤风停片、感冒清热软胶囊,感冒解毒颗粒. 荆防颗粒,风寒感冒颗粒,九味羌活丸,感冒软胶囊.四季感冒胶囊.氨咖黄敏胶囊.病毒灵等联合用药:中药感冒药物+抗炎药+抗病毒西药建议顾客:喝姜糖水、姜粥等,可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需要出汗。

(二﹚风热感冒常识判断: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感受风热之邪所引发,也有由风寒感冒转为风热感冒的现象,相当于感冒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有:发热重、微恶风、面赤,头胀痛、有汗、口鼻干燥,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用药原则: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主。

一般用药:治感佳,柴黄片,羚羊感冒片,银翘片.感冒咳嗽颗粒.板蓝根颗粒,桑菊感冒片.精制银翘解毒片.感冒止咳胶囊、双黄连胶囊、金感胶囊.、抗感胶囊等联合用药:对症中成药物+抗炎药+抗病毒西药建议顾客:多饮水,饮食易清淡。

(二﹚胃肠感冒常识判断:因为病毒蔓延到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炎症,伴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

用药原则:抗炎药+抗病毒+止泻药一般用药:藿香正气液或胶囊,四季感冒片,健胃消食药联合用药:⑴藿香正气液+盐酸吗啉胍片+氟哌酸胶囊(儿童禁用)建议顾客:可以服用绿豆水、西瓜汁预防中暑,如发生中暑,马上到阴凉处,及时服用解暑药。

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模拟试题答案附后

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模拟试题答案附后
C.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D.国家禁止零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E.国家对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生产实行总量控制
21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有关企业间药品运输的信息管理说法错误的是A.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区域性批发企业之间运输麻醉药品;应在发货前应当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运输的相关信息
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处方外配服务及费用发生情况
D.工商管理部门报告处方外配服务及费用发生情况
E.开具处方的定点医疗机构报告处方外配服务及费用发生情况
E.该企业验收部门负责人
23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不符合处方规则的是
A.西药和中成药可在同一张处方上开具
B.字迹清楚;不得涂改
C.新生儿、婴幼儿年龄应写日、月龄
D.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可在同一张处方上开具
E.对饮片产地有特殊要求的;应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24依据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交易服务的产品不包括
A.按药品的剂型或用途分类陈列
B.药品与非药品分开陈列;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陈列
C.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摆放
D.拆零药品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
E.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和毒性药品置专门的橱窗陈列
5不能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的范围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药品
B.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正式进口的药品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E.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9以下有关药品商品名称规定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商品名称使用的注册商标;不准印刷在包装标签上
B.药品商品名称的字体以单字面积计不得大于通用名称所用字体的四分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犯中药和西药的配伍禁忌
含有机酸的中药:如五味子、金银花、山茱萸、女贞子、乌梅、白芍、山楂、枳实、木瓜、陈皮等。

(1)忌与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配伍,因这类中药经体内代谢后均能使尿液酸性增强,使这些抗生素的抗菌效力减弱。

(2)忌与磺胺类药物及其乙酰化物配伍,因可导致酸性环境,使磺胺类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致使磺胺类药在泌尿系统中析出,形成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闭等。

碱性较强的中药:如海螵蛸、龙骨、牡蛎、瓦楞子和一些成药如大黄苏打片、乌贝散等。

(1)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能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吸收增加,血药浓度上升,作用增强,毒副作用也同时增加,长期配伍应用应注意剂量调整和监测。

(2)忌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呋喃妥因等配伍使用,因碱性环境可影响这些药物的吸收,使作用程度降低。

含金属离子成分的中药:如石膏、珍珠母、龙骨、牡蛎、滑石、明矾、代赭石、磁石等贝壳矿物类中药。

忌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药物配伍使用,以免使药效降低或消失。

含丰富鞣质的中药:如五倍子、诃子、石榴皮、地榆等,与四环素族、林可霉素等药物配伍易生成鞣酸盐沉淀物,使药物失去疗效。

同时因这些鞣质本身对肝脏具有一定毒性,与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异烟肼等肝毒性药物伍用,可加重肝脏的损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有较强抗菌作用的中药:如金银花、蒲公英、黄连、黄芩、连翘、鱼腥草等,忌与菌类制剂如乳酶生、酵母片、整肠生、促酶菌素片等合用,这些中药
能使菌类制剂的活性受抑制或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