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禁忌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的配伍原则

中药饮片的配伍原则

中药饮片的配伍原则一、前言中药饮片是中药制剂的一种,它是将中药制成粉末或颗粒后,按照一定的配方混合而成的。

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中药饮片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

但是,在使用中药饮片时,需要注意它们之间的配伍原则,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者影响疗效。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中药饮片的配伍原则。

二、相互补益原则1. 相互增效: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配伍后能够增强彼此的作用,使其疗效更加显著。

例如:黄芪与党参、白术、茯苓等搭配使用,可增强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功效。

2. 相互促进: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配伍后能够相互促进吸收和代谢,提高其作用效果。

例如:当归与桂枝、白芍等搭配使用时,可促进其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3. 相互协调: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配伍后能够相互协调,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人参与黄芪、枸杞、山药等搭配使用,可协调其补气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

三、相互抑制原则1. 相互抵消: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配伍后能够相互抵消作用,降低其治疗效果。

例如:大黄与芒硝、硫磺等搭配使用,会使大黄的泻下作用减弱。

2. 相互制约: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配伍后能够相互制约,使其作用降低甚至失效。

例如:乌头与当归、川芎等搭配使用,会使乌头的祛风镇痛作用失效。

3. 相互干扰: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配伍后能够相互干扰代谢和吸收,降低其治疗效果。

例如:酸枣仁与大枣、茯苓等搭配使用,会影响酸枣仁的镇静安神作用。

四、禁忌原则1. 药物禁忌: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配伍后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例如:当归与防风、川芎等搭配使用,易引起血栓形成。

2. 病情禁忌:指在某些病情下,某些药物的使用是不适宜的。

例如:肝病患者忌用当归,因为当归会刺激肝脏。

3. 禁忌症禁忌:指某些药物在特定的禁忌症下是不能使用的。

例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等不宜使用某些药物。

五、其他原则1. 量少原则:指在配伍中应注意控制每种药物的用量,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者影响治疗效果。

2. 时序原则:指在配伍中应注意各种药物的服用时间和顺序,以免影响其吸收和代谢。

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禁忌

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禁忌

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禁忌
中药的配伍是指在处方里把几味药物混合调合,以取得最佳疗效的技术。

中药配伍要满足各种药物的性味、功效、药效以及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等,来推荐配伍,满足药物的协同作用,以提高疗效。

中药学的融合性是
中国医学的特色,配伍技术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根据中医药学中
的理论,把几种中成药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制成复方中药。

中药配伍存在许多规律,比如性状相克、功能类分、效应强弱、合味
相和等,其中功能类分法是现代中药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多数中药都
是按功能类分法来进行配伍的。

性状相克:
即在药物的性状上有一定的反作用,如温热药物和清凉药物不能混用,清凉药物与温热药物合用容易引起中性交感,甚至使病情加重。

如紫苏叶、细辛、黄芩等温凉药物;附子、人参、木香等温热药物;陈皮、茯苓、苍
术等热温性药物;苦参、苦杏仁、桔梗等清凉药物。

效应强弱:
即按药物的效应加以分类,强效药物抑制副作用可少用或不用,轻微
的药物可用大量,中等的药物介于二者之间,以达到最佳结果。

合味相和:
即根据中药味解特性来挑选药物,并以调和配伍,以达到药性调和的
目的。

简述中药的配伍关系

简述中药的配伍关系

简述中药的配伍关系
中药的配伍关系指的是不同中药材在组成方剂时的相互配合关系。

中药材的配伍关系十分复杂,基于中药的药性、归经、化学成分等不同特点来考虑。

一般来说,中药配伍的原则包括:
1. 相似原则:将药性相似的中药材放在一起使用,可以共同发挥相同的治疗作用,增加药效。

2. 相反原则:将药性相反的中药材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相互制约,避免不良反应,减轻毒性。

3. 补泻平衡原则:根据治病需要,将具有补虚、泻热、平衡气血等不同作用的中药材组合,以达到治疗目的。

4. 配伍禁忌原则:中药材之间可能存在不适合或禁忌使用的情况,例如某些中药材会相互抑制药效,或者可能引发毒性反应。

在进行配伍时应特别注意。

总之,中药配伍关系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药材的配伍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方剂的药效。

深入了解中药材的药性、归经等性质是进行中药配伍的基础,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药的性能及配伍禁忌

中药的性能及配伍禁忌

中药的性能及配伍禁忌2011.7李冰一、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

(一)四气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中药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一般来讲,寒性和凉性的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如黄芩、黄连、黄伯、大黄等;温性或热性的药物,具有温里散寒、助阳通脉、回阳就逆等作用,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守的用药原则。

(二)五味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此外,还有较少的淡味和涩味药,但习惯上称为五味。

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应,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而后者五味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味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药物的味不同,作用就不同。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

因此辛味药多用于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如,干姜、川穹、香附等。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

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疼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如,人参、熟地、甘草等。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

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

五行与中草药的搭配原则解析

五行与中草药的搭配原则解析

五行与中草药的搭配原则解析中草药在中医药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五行理论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

五行与中草药的搭配有其独特的原则,合理的搭配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下面将对五行与中草药的搭配原则进行解析。

一、金木水火土与中草药的属性有关1. 金属性的中草药:金属性的中草药多具有辛凉、收敛的性质,适用于热性病症,如火热病疗法。

例如,金银花、连翘等。

2. 木属性的中草药:木属性的中草药多具有温和、舒肝的性质,适用于肝胆疾病的治疗。

例如,柴胡、丹参等。

3. 水属性的中草药:水属性的中草药多具有寒凉、利水的性质,适用于利尿、消肿等病症。

例如,车前子、海藻等。

4. 火属性的中草药:火属性的中草药多具有温热、祛寒的性质,适用于寒性疾病。

例如,附子、干姜等。

5. 土属性的中草药:土属性的中草药多具有滋补、生长的性质,适用于脾胃虚弱等病症。

例如,黄芪、人参等。

二、五行生克关系与中草药的配伍禁忌1. 五行生克关系:五行理论中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比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根据这一理论,可以进行中草药的配伍。

2. 中草药的配伍禁忌: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某些中草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比如金草木草不可同时使用,否则可能出现相互抵消,降低疗效的情况。

三、中医证候与中草药搭配的原则1. 根据中医证候:中医辨证施治,根据具体疾病的表现和病因病机,确定相应的中草药配伍。

例如,针对湿热胃痛,可以搭配黄芩、黄连等中草药进行治疗。

2. 配伍比例的原则:合理的中草药搭配需要考虑各种中草药之间的配伍比例。

一般来说,草药主副调配的原则是遵循以疏通不通、以温经不温经的原则。

四、个体差异与搭配原则1. 个体差异: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均可能影响中草药的搭配。

中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搭配。

2. 搭配原则:根据个体差异,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搭配。

比如对于年老体虚的患者,可以采用滋补型的中草药进行调理。

综上所述,五行与中草药的搭配原则是根据中草药的属性、五行生克关系、中医证候和个体差异来确定的。

中药的配伍和组方原则

中药的配伍和组方原则

中药的配伍和组方原则1.五味调配原则:中药具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

通过配伍不同味道的药物,可以达到调和药性、增强药效或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例如,用辛散药调和苦泻之品,可以减轻苦泻之性。

2.药性调和原则:中药的性味有寒、凉、平、温、热等不同属性,通过药性调和,可以使药物之间相互促进或制约,达到平衡的效果。

例如,辛热药与寒凉药配伍,可以中和寒凉药的寒性,减少不良反应。

3.类同调和原则:类同调和是指相同或相似药性的药物进行配伍,以达到药物之间的促进或制约效果。

例如,中药组方中常使用多种清热解毒药物,共同发挥清热解毒的作用。

4.辩证施治原则:中医学注重辩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病机等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配伍和组方。

例如,对于阳明胃热消谷不化的证候,可选用黄连清热、厚朴行气的药物进行组方。

5.禁忌配伍原则:一些中药有禁忌配伍的情况,即不应该同时使用或混合使用。

这是由于一些药物组合会产生副作用或相互抵消药效,甚至导致中毒。

例如,桔梗与大蒜不宜配伍使用,会导致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6.药物剂量协调原则:中药的剂量使用应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协调,避免药物的过度使用或不足使用。

一般来说,治疗急性病情应采取大剂量、短时间疗程;治疗慢性病情应采取小剂量、长时间疗程。

7.个体差异调整原则:每个人的体质、病情以及对药物的反应都不完全相同,因此在配伍和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敏感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可以减少一些刺激性药物的用量。

8.同种药物适当更替原则:有些中药具有类似的药效和药理作用,可以适当更替使用,以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

例如,对于一些治疗咳嗽的方剂,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板蓝根或浙贝母等药物进行替代使用。

总之,中药的配伍和组方原则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内容,决定了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

医师在使用中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遵循以上原则进行合理配伍和组方,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并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

中药配伍的使用原则

中药配伍的使用原则

中药配伍的使用原则
中药配伍是指根据病情、药物性质和治疗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进行组合搭配使用。

在使用中药配伍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适应病情:中药配伍需要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搭配。

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性和功效,需要根据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配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2、遵循药物性质:中药的性质和功效各异,有些药物具有相互协同作用,而有些药物则存在配伍禁忌。

因此,在进行中药配伍时,需要了解各种中药的性质和相互作用,以确保配伍的合理性。

3、平衡药性:在中药配伍时,需要注意各种中药的药性平衡。

如果一味中药的药性过强或过弱,都可能导致配伍失去平衡,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需要根据各种中药的药性进行平衡搭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考虑炮制方法:中药的炮制方法对药性和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在进行中药配伍时,需要考虑各种中药的炮制方法,以便更好地发挥药效和治疗效果。

5、注意剂量和用法:中药的剂量和用法对治疗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进行中药配伍时,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控制中药的剂量和用法,以确保治疗效果。

总之,在中药配伍时,需要根据病情、药物性质、炮制方法、剂量和用法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遵循以上原则,确保中药配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中药安全配伍标准

中药安全配伍标准

中药安全配伍标准
中药安全配伍标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领域,涉及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中药安全配伍的基本原则:
1. 相须配伍: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

例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

2. 相使配伍: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种药物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例如,黄芪补气利水,茯苓利水健脾,两药配合,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作用。

3. 相畏配伍: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抵消。

例如,生姜就能减轻或抵消生半夏、生天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

4. 相杀配伍: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例如,生姜与生半夏或与生天南星合用时,能使生半夏、生天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减轻或消除。

5. 相恶配伍:一味药的某种或某几种治疗效果会被另一味药削弱或消除。

例如,生姜能温肺、温胃,黄芩能消肺、清胃,二药合用于肺寒证或胄寒证,则生姜的温肺温胃的治疗效果会被黄芩削弱,即生姜恶黄芩。

6. 单行配伍:对于病情比较单纯的病证,往往选择一种针对性强的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例如独参汤。

请注意,这些原则并非绝对,且不同的药物组合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

因此,在中药配伍时,必须遵循专业医师的建议和指导,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同时,对于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确保正确的用药剂量和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对于“十八反”、“十九畏” 作为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 信者居多,但亦有持不同意见者,有 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 绝对禁忌,现代也有不少学者持不同 看法。有的医药学家还认为,对于有 的相反药同用时还能“相反相成”, 产生较强的功效。倘若运用得当,可 愈沉疴痼疾。
实用文档
当前,由于对“十八反”、 “十九畏”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 尚处在初期阶段,多数学者认为, 现在决定其取舍还为时过早,有待 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研究。 故凡属“十八反”、“十九畏”的 药对,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 一般不应盲目使用。
实用文档
七情配伍小结
药效 毒性
相须 增效
相使 相恶-----------减效 相畏 减毒
相杀 相反----------增毒或生毒
实用文档
中药配伍禁忌
凡两种药物合用时,能降低或丧失药效,或 能产生毒、副作用的,称为配伍禁忌。
中药的配伍禁忌包括: 1、中药饮片配伍禁忌 2、中药注射液配伍禁忌 3、中西药物合用配伍禁忌
实用文档
如何正确看待十八反与十九畏 1、古人用药经验,不可轻易否定 2、药典列为禁忌配伍,不可配伍使用 3、对有些配伍进一步研究,了解其配
伍有无毒性或毒性大小,以便客观、 区别对待。
实用文档
十九畏与相畏的区别:
“十九畏”与“相畏”是两回事,不能 混淆。
(1)“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原则上 应避免配用。
中药配伍原则
相杀:与相畏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指 两种对立的药物而言。 如防风解砒霜毒、绿豆解巴豆毒等。
相恶: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性能,甚至 消失其药效。 如生姜恶黄芩、人参恶莱菔子。
相反:两种药物同用,产生明显副作用或毒性。 如“十八反”、“十九畏”的内容。
实用文档
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 即指在一般情况下不宜相配合使用的药物。 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 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 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 贝、浙贝)、白蔹、白及; 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 辛、芍药(赤芍、白芍)。
实用文档
(二)妊娠禁忌药的分类 : 在为数众多的妊娠禁忌药中,不同的药
对妊娠的危害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在 临床上也应区别对待。 将妊娠禁忌药分为 禁用与慎用两大类 。 1、禁用药:禁用药大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 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 2、慎用药:慎用药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 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
实用文档
中药饮片配伍禁忌
十八反
芨攻乌; 判藜芦。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 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 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 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 贝、浙贝)、白蔹、白及; 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 辛、芍药(赤芍、白芍)。
如独参汤。 相须:功效类同的两种药物合用,可显著增加疗效。
如石膏、知母配伍,清热泻火力增强。 相使:功效上有所关联的两种药物,分别主辅同用,
能提高主药疗效。 如黄芪配茯苓,补气利水效果显著。 相畏: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烈性,或 相互减低原有药性。 如半夏、天南星分别与生姜、白矾炮制。
实用文档
(2)“相畏” 是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
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
或消除,这是需要利用的配伍,在生半
夏和生南星的加工炮制上就充分利用了
这一点。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妊娠用药禁忌
(一)妊娠禁忌药的含义: 妊娠禁忌药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
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 妇女妊娠期间,凡属剧毒、破血药、行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一)概念:
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 禁忌,又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
(二)主要内容: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包括病证食忌、服药食忌 两方面。
1、病证食忌: 病证食忌是指治疗疾病时,应根据病情的性
质忌食某些食物,以利于疾病的早日痊愈。 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
气药、逐水药、峻泻药等毒性大、作用猛烈的 药物,都有可能对孕妇或胎儿造成不同程度损 害,应慎用或者禁用。
实用文档
妊娠禁忌药不是用于堕胎,主要原因有: 1.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在我国古代,堕胎是 违反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前人记载堕胎药, 主要还是从妊娠禁忌药的角度来认识、对待, 而不是在寻求堕胎的有效药。 2.用妊娠禁忌药堕胎,既不可靠,也不安全。 3.能引起堕胎是早期妊娠禁忌的主要理由。
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禁忌
实用文档
学习目标
1、掌握中药的配伍原则。 2、掌握中药配伍禁忌。 3、熟悉妊娠用药禁忌。 4、了解服药禁忌。
实用文档
中药配伍原则
概念: 2味或2味以上的药物合用,称之为配伍。
目的: 增效、减毒
内容: 七情=1种单行+六种配伍关系。
实用文档
中药配伍原则
七情: 单行:粉、 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 藜芦、胆矾、瓜蒂、巴豆、甘遂、大 戟、芫花、牵牛子、商陆、麝香、干 漆、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 慎用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 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黄、 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怎样看待妊娠禁忌药 1、前人经验,原则上应禁忌配伍使用 2、辨证使用,则“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3、进一步研究其妊娠毒性,以区别对待。
实用文档
十九畏
便相争; 密陀僧; 不顺情; 京三棱; 五灵脂;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 实用文川档 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
实用文档
硫磺不宜与芒硝(包括玄明粉)同用; 水银不宜与砒霜同用; 狼毒不宜与密陀僧同用; 巴豆(包括巴豆霜)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丁香不宜与郁金同用; 芒硝不宜与三棱同用; 川乌、草乌(包括附子)不宜与犀角同用; 人参不宜与五灵脂同用; 官桂不宜与石脂同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