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施工教学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教学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隧道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流程。

2. 熟悉隧道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和设备,掌握其使用和维护方法。

3. 学习隧道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措施,提高施工质量 and 安全性。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从事隧道工程施工和管理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隧道工程概述隧道工程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隧道工程施工准备施工现场勘察、施工方案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布置。

3. 隧道洞口与明洞工程施工洞口位置选择、明洞施工方法、洞口稳定性分析。

4.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开挖方法、爆破设计、钻爆作业、装渣运输。

5. 隧道洞身支护施工初期支护、二次衬砌、仰拱施工、防排水系统施工。

6. 隧道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隧道工程施工机械的类型、性能、使用和维护。

7.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原则、质量控制体系、质量控制方法。

8.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与问答等方式,讲解隧道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相关知识。

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隧道工程现场,亲身参与施工操作,了解施工流程和机械设备的使用。

3. 模拟教学利用模拟软件或沙盘模型,模拟隧道工程施工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施工方法和技巧。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安排1. 课时安排总共安排4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0课时,实践教学10课时,模拟教学5课时,小组讨论5课时。

2. 教学进度第1-8课时进行隧道工程概述和施工准备的教学;第9-16课时进行隧道洞口与明洞工程施工的教学;第17-24课时进行隧道洞身开挖施工的教学;第25-32课时进行隧道洞身支护施工的教学;第33-37课时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的教学;第38-40课时进行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的教学。

隧道工程模块教学方案

隧道工程模块教学方案

隧道工程模块教学方案一、课程概述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课程立足于隧道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以及实际工程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熟悉隧道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 掌握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法;3. 了解隧道工程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隧道工程的地质勘察和隧道地质条件评价3. 隧道设计原理和方法4. 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方法5. 隧道工程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6. 隧道工程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四、教学方式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介绍隧道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隧道工程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案例分析:讲解隧道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 实习实习:安排学生到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实习,让学生接触实际工程操作。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考核:包括课堂提问、实验报告、作业和讨论等;2. 期中考试: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考核;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隧道工程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4. 实习报告: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隧道工程原理与设计》,《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手册》等;2. 实验设备:隧道工程模拟实验设备、测量仪器等;3. 实习基地:寻找合适的隧道工程施工现场作为实习基地。

七、教学团队1. 主讲教师:拥有丰富的隧道工程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2. 辅导教师:从事隧道工程实践和研究的专业人员;3. 实习导师: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指导和评估。

八、教学计划1. 第一阶段:隧道工程基本概念和分类;2. 第二阶段:隧道工程设计原理和方法;3. 第三阶段: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和方法;4. 第四阶段:隧道工程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5. 第五阶段:隧道工程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6. 第六阶段:实习实习和总结。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教案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教案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隧道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隧道工程施工的相关技术和操作。

3.能够独立完成隧道工程施工任务。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施工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隧道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隧道工程施工的相关技术和操作。

3.施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

4.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隧道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引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隧道工程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

2.隧道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0分钟)教师讲解隧道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包括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地貌特点、水文地质条件等,并介绍隧道施工的常见方法,如盾构法、钻孔法、爆破法等。

3.课堂讨论(15分钟)学生就隧道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包括地质灾害、水文地质条件不利等。

4.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讲解内容,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第二节课:隧道工程施工的相关技术和操作1.引入(10分钟)复习上节课讲解的内容,提问学生对隧道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隧道工程施工的相关技术和操作(30分钟)教师重点讲解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操作,如隧道的支护、排水、通风等。

3.示范操作(20分钟)教师进行示范,演示隧道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常见操作技术,如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施工等。

4.学生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完成一定数量的施工任务。

第三节课:施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1.引入(10分钟)复习上次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隧道工程施工的相关技术和操作的理解。

2.施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30分钟)教师介绍隧道工程施工中常用的设备和工具,如隧道掘进机、拌凝土搅拌机、爆破设备等,并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示范操作(20分钟)教师进行示范,演示隧道工程施工中设备和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4.学生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完成一定数量的施工任务。

隧道工程教案

隧道工程教案

教案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土木工程专业
开课单位:
教研室:
教师姓名:
年月日
《隧道工程A 》课程教案首页
备注:教案进程一栏可根据教案内容地多少自定页数
《隧道工程A 》课程第1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1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2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2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3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3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3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4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4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4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5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5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5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6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7章教案
A 》课程第7章教案
《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A 》课程第7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8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8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8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9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10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10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10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10章教案
《隧道工程A 》课程第11章教案。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v级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v级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v级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和技术;2. 学习隧道工程中的力学原理,了解隧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要点;3. 掌握隧道工程中的安全和质量控制措施,了解隧道工程项目的管理流程。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隧道工程中的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隧道设计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隧道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热情;2.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严谨、负责任的工程伦理观;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

本课程旨在结合V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通过系统、深入地学习隧道工程知识,使学生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从事隧道工程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隧道工程概述- 隧道工程定义、分类及用途- 隧道工程发展历程及现状2. 隧道施工技术- 隧道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隧道施工中的支护技术- 隧道施工中的爆破技术3. 隧道结构与设计- 隧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隧道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隧道施工图识读与绘制4. 隧道工程管理与安全- 隧道工程项目管理流程与方法- 隧道工程质量管理与验收标准-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5. 计算机辅助隧道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介绍- 隧道设计软件操作方法与技巧- 隧道设计案例分析与实操练习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大纲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充分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公路80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公路80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公路80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构造,理解公路80隧道工程的特点。

2. 使学生了解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技术要点及安全管理措施。

3. 引导学生掌握隧道工程中的关键参数计算方法,如隧道断面尺寸、支护结构设计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隧道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公路80隧道工程案例。

2. 提高学生进行隧道工程图纸识读、施工方案制定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隧道工程相关计算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工程专业,增强对隧道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面对工程挑战的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关注隧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载体,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工程专业有浓厚兴趣,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隧道工程基本概念:包括隧道的定义、分类、功能及构造,重点讲解公路80隧道的特点及设计要求。

教材章节:第一章 隧道工程概述2. 隧道施工技术:介绍隧道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管理措施。

教材章节:第二章 隧道施工技术3.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讲解隧道支护结构类型、设计原理及计算方法,分析公路80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案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4. 隧道工程关键参数计算:包括隧道断面尺寸、围岩稳定性分析、施工监控量测等,结合公路80隧道工程进行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四章 隧道工程计算5. 隧道工程案例分析:选取典型隧道工程案例,分析其设计、施工及管理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隧道建模教学大纲模板

隧道建模教学大纲模板

---隧道建模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隧道建模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3.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4. 学时安排:XXX课时5. 教学目标:- 掌握隧道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熟悉隧道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

- 学会使用隧道建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隧道结构基本知识- 隧道分类与结构特点- 隧道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隧道施工技术2. 隧道建模软件介绍- 软件名称及版本- 软件界面及基本操作- 软件在隧道建模中的应用3. 隧道三维建模- 三维建模的基本步骤- 隧道几何形状的创建- 隧道结构构件的建模- 隧道内部装饰及设施建模4. 隧道三维模型优化- 模型检查与修改- 模型尺寸调整与优化- 模型出图与渲染5. 隧道BIM建模- BIM技术简介- 隧道BIM建模流程- 隧道BIM模型的应用6. 隧道施工模拟与优化- 施工过程模拟- 施工进度控制- 施工资源优化7. 隧道结构安全分析- 结构受力分析- 安全评估与监测- 结构优化设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实践操作法4. 讨论法四、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度2. 作业完成情况3. 实践操作考核4. 期末考试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隧道工程》2. 参考书目:- 《隧道建模与仿真》- 《隧道结构设计原理》- 《BIM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六、教学进度安排(此处列出详细的教学进度表,包括每节课的主题、学时分配、教学方法等)---请注意,上述模板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具体的教学大纲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背景、课程资源等因素进行定制和调整。

公路隧道设计课程设计书

公路隧道设计课程设计书

公路隧道设计课程设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路隧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隧道结构、支护方式和施工技术等基础知识。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隧道工程中的关键参数计算,如隧道断面尺寸、围岩稳定性分析等。

3. 让学生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质量管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隧道设计初步方案制定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隧道工程计算和模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隧道工程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土木工程专业,增强对我国隧道工程建设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务实的科学态度,注重团队协作,提高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隧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公路隧道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对隧道工程的全面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隧道工程概述- 隧道定义、分类及用途- 隧道工程发展历程及现状2. 隧道设计基本原理- 隧道选址与线路设计- 隧道横断面设计- 隧道纵断面设计3. 隧道结构与支护体系- 隧道主体结构设计- 隧道支护技术- 隧道衬砌结构设计4. 隧道施工技术- 隧道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隧道施工安全措施- 隧道施工质量管理5. 隧道工程计算与分析- 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隧道结构内力与变形计算- 隧道施工监测与数据分析6. 隧道工程案例与讨论- 国内外典型隧道工程案例介绍- 隧道工程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讨论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涵盖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施工技术及工程计算等方面。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与教材章节相对应,确保教学内容科学、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A型
课程编号:12020021
课程名称:隧道工程
学分:3 总学时:48
先修课程要求:工程力学(理、材、结)、RC结构、工程地质、土力学
适应专业:土木工程(隧道工程专业方向)
教材:彭立敏、刘小兵主编. 交通隧道工程.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讲授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理论、方法与相关知识,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应具备从事与隧道工程有关的技术
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隧道勘测设计的原理和技能;
2.学习判断围岩稳定性的分析方法,掌握围岩分级,了解围岩压力的特性及计算方法;
3.掌握衬砌结构计算的基本方法,具备隧道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
4.学习现代新奥法理论及其设计与施工的特点,了解隧道施工的各种工艺;
5.熟悉隧道各种施工方法的特点,具备施工管理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绪论:讲述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隧道工程的特点与历史发展;对本课程的学习特点与课程主要内容作概括性的
简介。
第1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讲述隧道工程地质调查的方法与内容;对隧道位置与线路的关系及选择方法、洞口位置
合理选定以及隧道线路设计的内容作全面的介绍。
第2章 隧道主体建筑结构:讲述隧道限界与净空的关系;讲述隧道衬砌断面设计、隧道洞身支护结构、洞门结构及
明洞结构等结构方面的内容。
第3章 隧道附属建筑:介绍铁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各种附属建筑物;介绍隧道防排水设施的类型与设置。
第4章 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讲述隧道围岩的概念、围岩的工程性质及围岩的稳定性;讲述围岩分级的工程目
的及分级方法;讲述围岩压力与隧道结构的关系及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
第5章 隧道衬砌结构计算:讲述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讨论结构力学方法与岩体力学方法的适用性及处理特点;
讲述隧道洞门结构计算、隧道抗震计算。
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讲述属于矿山法范畴的施工方法,如新奥法施工方法、传统矿山法、洞口段施工方法、明洞
施工方法、辅助施工措施及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
第7章 隧道钻爆施工作业:讲述与矿山法施工相配套的隧道施工工艺,如钻爆开挖、出碴与运输、支护技术、模筑
混凝土衬砌施工、衬砌结构的防水。
第8章 隧道辅助坑道与辅助作业:讲述辅助坑道的工程特点、类型与应用;介绍施工通风与防尘、压缩空气供应、
施工供水与排水、施工照明与供电。
第9章 新奥法:讲述新奥法的概念、新奥法隧道施工过程的力学分析;讲述新奥法的施工技术与工艺;讲述新奥法
监控量测的重要性、量测的手段与数据处理。
第10章 隧道掘进机开挖技术:讲述隧道掘进机的特点、类型、构造与适应条件;讲述掘进机的施工工艺流程、工
程注意事项;讲述与掘进机配套的支护结构,它们的类型、适应条件及施作。
第11章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简介:介绍国内外高速铁路隧道发展概况;讲述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设计的工程特点;
讨论高速铁路隧道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及减少空气动力效应的工程对策。
第12章 隧道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讲述隧道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场地布置、工班组织、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管理的方式。
第13章 隧道的营运与养护维修:讲述隧道营运管理与养护维修的工程知识;讲述隧道灾害的类型、防灾的重点及
工程措施。
重点难点:
1.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功能、隧道工程勘测的重要性、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2.隧道限界与净空、隧道洞身支护结构、隧道洞门结构、隧道防排水设施。
3.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围岩分级、围岩压力。
4.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结构力学方法。
5.新奥法施工方法、洞口段施工方法、辅助施工措施、钻爆开挖、支护技术、隧道施工的辅助坑道、新奥法的监控
量测。
6.高速铁路隧道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减少隧道空气动力效应的工程对策。
7.施工组织设计、隧道的防灾。
2.难点
(1)工程勘测对隧道工程的重要作用及其进行的方式、隧道洞口位置的合理选定。
(2)隧道不同类型洞门结构的工程作用、不同类型洞身支护结构的工程作用。
(3)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工程概念与力学概念、围岩压力概念、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
(4)新奥法的概念、新奥法施工的特点、新奥法监控量测的重要性及信息反馈。
(5)隧道各种施工方法的施工工艺。
(6)高速铁路隧道的空气动力学问题。

四、课程学时分配
章节 内容 学时

第0章 绪 论
2

第1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2
第2章
隧道主体建筑结构
5

第3章
隧道附属建筑
3

第4章
围岩分类与围岩压力
4

第5章
隧道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6

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4

第7章
隧道钻爆施工作业
4

第8章
施工辅助作业
4

第9章
新奥法
6

第10章
隧道掘进机开挖技术
2

第11章
高速铁路的隧道工程
2

第12章
隧道施工组织与管理
2

第13章
隧道的营运与养护维修
2


五、参考资料
1.参考文献
[1] 陈豪雄、殷杰主编. 隧道工程.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年
[2] 朱永全、宋香玉主编. 隧道工程.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
[3] 王毅才主编. 隧道工程(上、下册).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
[4] 于书翰、杜谟远主编. 隧道施工.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
[5] 黄成光主编. 公路隧道施工.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
[6] 冯卫星、吴康保主编. 铁路隧道设计.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
[7]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主编.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1).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
[8]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主编.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9] 交通部第二勘察设计院主编. 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85).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
[10] 交通部公路管理司等主编.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
[11] 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年
[12] 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主编.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1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主编. 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隧道.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年
[14] 铁道部第二工程局主编.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隧道.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年
[15] 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年
[16] 铁道部基建总局编. 铁路隧道新奥法指南.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8年
[17] 黑龙江省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主编.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18]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主编.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年
[19] 潘昌实主编. 隧道力学数值方法.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年
[20] 夏永旭等主编. 隧道结构计算力学.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21] 李志业等编著. 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
[22] 齐景岳等编著. 隧道爆破新技术.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年
[23] 赖涤泉编著. 隧道施工通风与防尘.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年
[24] 李晓红著. 隧道新奥法及其量测技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25] 郑颖人主编. 地下工程锚喷支护设计指南.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8年
[26] 徐干成等编著. 地下工程支护结构.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
[27] 吕康成主编. 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
[28] 王其昌主编. 高速铁路土木工程.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
[29] 方利成、杜彬等编. 隧道工程病害防治图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年
[30] 娆振凯、黄运平、彭立敏编著. 公路连拱隧道工程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
2.网上资源
关海土木:http://www.ghcivil.com/index.php
隧道网:http://www.stec.net/
筑龙网:http://www.zhulong.com
岩土论坛:http://www.yantubbs.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http://202.197.69.3/cnki/) 等。

六、制定执笔者:彭立敏、刘小兵 2006.1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