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的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引流管的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护理步骤:1. 消毒:在进行任何引流管护理之前,必须先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然后,使用消毒剂清洁引流管附近的皮肤。
2. 固定引流管:确保引流管在正确的位置,并使用固定器(如胶布或透明敷料)固定在患者身上,以防止移动或滑脱。
3. 监测引流液:定期检查引流液量和性质,记录有关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数量。
立即报告任何异常或变化。
4. 清洗引流管:根据医生或护士的建议,定期冲洗引流管,以防止堵塞。
使用温盐水冲洗,不要强力摇晃或揉搓引流管。
5. 更换敷料:根据医生或护士的指示,定期更换引流管周围的敷料。
确保清洁和干燥的敷料,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注意事项:1. 注意观察:经常观察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是否有红肿、渗液或温度升高等感染迹象。
及时报告给医生或护士。
2. 洗手和消毒:在每次接触引流管或进行护理操作之前,务必正确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避免拉扯:避免不必要的拉扯引流管,以免引起疼痛或滑脱。
患者应避免腾跃或过度活动,以保持引流管的稳定。
4. 注意固定:确保引流管适当固定,以防止移动或滑脱。
定期检查固定器的紧密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5. 注意自身安全:在进行引流管护理时,注意自身的安全。
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并确保不会对自己或患者造成伤害。
以上是引流管的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根据医生或护士的指示进行适当的护理,并在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
保持引流管的干净和正常,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预防感染的发生。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外科引流管的护理一、胃肠减压管的护理(一)胃管的护理臵管操作动作要轻柔,操作前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并要交待患者在操作的过程中怎样配合,石蜡油可多涂一些,必要时可让患者口服10ml 石蜡油,以润滑食道,便于操作。
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1、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2、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3、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
留臵固定: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
对于胃肠手术,胃管接臵在吻合口以下的患者,不可随意上下调节胃管;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
搬动或翻动病人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
观察操作: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每4小时一次。
冲洗时应根据情况选择5或10ml 注射器用3-5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
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
若有阻力不可硬冲,以免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
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畅,可再冲洗。
若抽不出胃液、冲洗阻力大,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时一次。
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胃壁,造成粘膜损伤出血;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一般为墨绿色,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
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
)量1(若胃液量过多有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的可能),并做好记录及时向医生汇报。
(二)鼻饲管护理胃管或禁食的病人口腔清洁由为重要。
鼓励病人刷牙漱口,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对于鼻饲的患者要记录按臵日期,标记在胃管上,每7天更换一次,于当日晚最后一次鼻饲后拔出,第二日再由另一鼻孔按臵,并再次做好日期标记.鼻饲操作: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潴留之症状后,再行鼻饲;鼻饲开始时量易少,待病人适应后逐渐加量并准确记录鼻饲量;每次鼻饲前需抽吸胃内容物,观察患者的消化情况,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根据全天总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制定间隔时间。
各种导管的护理 -新

留置胃管更换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过长或胃管本 身质地导致胃管与粘膜粘连,胃管对粘膜的压迫 也可能导致粘膜缺血坏死。胃管留置时间按《基 础护理学》要求,长期留置胃管的患者需要 7 天 更换一次,但临床研究表明硅胶管留置适宜时间 是 21-30 天。频繁更换胃管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 也增加了感染机会;留置时间过长可诱发鼻咽部 粘膜损伤,引起局部感染甚至使鼻咽部细菌沿导 管下行至肺部引起肺部感染。如果加强管道护理, 保持胃管通畅,可降低反复插管对鼻咽粘膜的刺 激,减轻痛苦,减少感染机会,节省人力物力。
置管部位:
常选颈内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
护理
置管时要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讲解置管的作用及相关 知识,并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使病人配合置管。 置管过程中做到体位适宜,并嘱病人在置管时不能大声喊叫及深呼 吸,教会病人做慢呼吸。使用呼吸机的病人要暂关闭或调小 PEEP, 防止误伤肺组织。
T管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 术后除用缝线将 T管固定于腹壁 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固定于腹壁皮肤。但不可 以固定于床上,以防因翻身、活动、搬动时牵 拉而脱出。对躁动不安的病人应由专人守护或 适当加以约束,避免将T管拔出。
2 、保持有效引流: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 高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 以防胆汁逆流引起感染。若引流带的位置太低, 可使胆汁流出过量,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T 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经常予以挤捏, 保持引流通畅。若术后 1 周内发现阻塞,可用 细硅胶灌插入管内行负压吸引。 1 周后,可用 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8万U低压冲洗。
双 套 管 2
负 压 球 2
深 静 脉 2
三 腔 管 2
造 瘘 管 2
【护士】外科常见各种导管_护理

【护士】外科常见各种导管护理管道的分类:供给性管道、排出性管道、监测性管道、综合性管道1、供给性管道: 特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
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
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血容量明显不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缺血缺氧,通过通畅的管道及时补充液体进行扩充血容量和供给氧气,抢救伤员生命。
2、排出性管道: 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
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
例:留置导尿管,它不仅排出尿液,消除代谢的产物,而且通过尿量测定,计算液体平衡,量出为入,指导输液,同时还可借助尿量来评估抗休克的效果。
3、监测性管道: 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和监护,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
如上腔静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
例:上腔静脉导管,既可快速大量补液,也可测中心静脉压,表明右心前荷,对指导补液有意义。
4、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如胃管等。
胃管有三重作用:1.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可通过胃管进食。
2.在胃肠大手术后,肠胀气、胃液滞留可通过胃管减压,减轻腹部压力和不适。
3.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胃管可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了解治疗的效果。
护理对策1、保持通畅:必须保证进出通畅,经常检查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
不通畅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易误导观察结果。
经常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和量。
如无液体流出应检查可能管道被堵塞。
2、标志分明:各种管道应标志分清,分别记录,不可混淆。
3、准确留置:有的管子要做到准确留置,如鼻导管吸氧,对立即给氧病人以9.5cm为固定插入长度;对定时给氧及按时更换鼻导管的病人测鼻尖至耳垂长度的2/3插入较为适宜。
鼻饲管插入长度45~55cm为宜,注入食物后,其食道蠕动及括约肌功能仍存在,不会发生食物返流及呕吐。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及操作标准。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及操作标准。
各種引流管的護理及操作標準。
普通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一目的: 1.引流气体,液体(消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掖)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粘连,促进癒合 2.作检测,治疗途径。
二用物:治疗车,治疗盘,血管钳,把,别针,只,一次性引流袋(瓶)1只,污物桶1只,消毒弯盘2只(内放消毒纱布1块,镊子1把)5%PVP碘液,棉签。
三,操作步骤:1.戴口罩,洗手。
2.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冬天关好门窗,安置病人体位(低半卧或平卧位)3.检查伤口,暴露引流管,松开别针,注意保暖。
4.检查无菌引流袋是否密封,过期。
打开外包装,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或管子扭曲,将引流管挂于床沿,再将引流袋外包装垫在引流管接口下面。
5.挤压引流管,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尾端上,厘米处。
6.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连接处,先以接口为中心,环行消毒,然后向接口以上及以下各纵形消毒2.5厘米。
7.用左手取消毒纱布捏住连接处的引流管部分,脱开连接处。
8.再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的管口。
9.连接无菌引流袋,松开血管钳,并挤压引流管,观察是否通畅,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
10.整理用物,妥善安置病人。
11.严格记录引流液量和性质。
四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袋可1周更换1-2次(引流液有性状,颜色改变的需每日更换)。
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
3.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4.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5.负压引流瓶更换方法相同。
胸腔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一目的:排出胸膜腔内气体,液体,重建负压,使肺复张。
二用物:治疗车,治疗盘,治疗巾,消毒水封瓶,弯盘2只(一底一盖),内装无齿镊2把,PVP碘棉球3颗(或2%碘酒,75%酒精棉球各3颗,纱布一块),血管钳2把,外用生理盐水,开瓶器,胶布,别针,污物桶三操作步骤:1.戴口罩,洗手。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颅内感染:引流量可适当增多,注意补充电解质。 体位:床头抬高15-30度。
整理课件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及宣教 1.引流管:翻身活动不可受压、扭曲、折叠、
成角。 2.病人头部:活动范围适当受限。 3.治疗护理:动作轻柔,避免牵拉引流管。 4.引流液: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
整理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意外拔管的处理: 1)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立即夹闭或反折近胸端 引流管,然后常规更换引流瓶。 2)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 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不要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 通知医生处理。
宣教与指导: 1)住患者不要拔除引流管以保持密闭性。 2)嘱患者带管活动时,引流管要低于伤口位置,防止 逆行感染。翻身活动避免牵拉、打折、脱出。 3)鼓励深呼吸、有效咳嗽、吹气球训练,禁烟、锻炼肺功能。 4)拔管时嘱患者深吸气,然后屏住气,以免拔出引流 管时管端损伤肺脏。
整理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1)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 2)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 旦渗湿,及时更换。 3)引流瓶内无菌生理盐水每天更换,引 流瓶每周更换,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4)若体温升高、畏寒、胸部剧痛,常提示发 生感染,及时报告医生。
整理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9》宣教指导: 1)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牵拉、压迫、折叠引 流管,不可随意调节负压。 2)告知患者引流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整理课件
胃管的护理
目的: 胃肠减压 鼻饲饮食
适应症: 胃肠减压: 1.术前准备 2.肠梗阻 3.减轻腹胀 4.协助诊断 鼻饲饮食: 1.昏迷 2.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 3.不能张口患者 4.其他:早产儿、病情危重、拒绝进食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1
准备一方一长胶布
4.再把引 流管粘贴 于方胶布 上
4
2
长胶布包绕引流管
5
编辑版ppt
3
方胶布粘于患者皮 肤或敷料上
5.注明引流 管的种类 和日期
29
3、明确标识,严防差错
• 当病人携带的管道繁多时,会造成护理观察不便,引起护 理差错,因此要对各个管道明确标识。
• 盆腹腔引流,头颅引流,应明确标识各引流管的引流部位。 • 对多个静脉通道应用可分为普通补液通路、输血通路和特
编辑版ppt
33
4、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 进行不间断病情观察,定时检查各类管道,保持管道通畅 有效,及时观察、准确记录输入液量及引流液的色泽及流 量。
• 观察贴膜、胶布及固定带,受潮、松脱时及时更换。 • 查看引流管固定用缝针针眼处有无脓液,缝线有无脱落。 • 对于昏迷、躁动、谵妄、意识不清要使用约束带将患者妥
编辑版ppt
19
五常法(5s)管理
4、常规范: 护士长及责任组长对组员护理时存在的各种 问题按标准随时进行整改,制定各个管道护理流程,使大 家的行为更标准化、程序化。 5、常自律:培养每位护理人员主动检查自己护理管道的 工作方法,并积极学习管道护理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能 力。
编辑版ppt
20
三、ICU导管护理要点
心包 纵膈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盆腔 胰腺 脾窝引流管 腹腔冲洗管
T管
尿管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 胆管引流
膀胱造瘘管 输尿管导管
创口引流管
伤口引流管 伤口负压引流管
编辑V版SpDp引t 流
4
一、ICU管道分类
编辑版ppt
5
供给性管道
各种引流管护理之异同

各种引流管护理之异同引流管是临床外科十分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能够将人体组织间或体液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到体外,对于预防术后感染以及促进伤口愈合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使用的引流管类型繁多,例如用于导尿,或者用于胸腔、脑腔等。
同时,引流管护理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对引流物量、性状、颜色及性质的观察,能够判断患者恢复情况,是否存在出血等风险。
因此掌握不同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十分必要,本文对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1.各种引流管护理的共同点妥善固定。
无论使用何种类型的引流管,导管引出体外皮肤出口部位都要妥善固定,主要采用缝线、胶布等进行固定,翻身或者进行相关操作时,需要避免引流管脱出。
同时要确保导管接口处的固定,定时检查固定情况。
无菌原则。
确保引流管与伤口黏膜接触部位整洁、干净,积极预防感染,确保导管无菌。
如果引流管的放置时间较长,引流口容易出现分泌物,呈脓性,因此引流管要及时拔出。
如果需要延长引流,则要确保导管无菌、定时更换、导管冲洗等操作遵循无菌原则。
确保引流通畅。
置管时避免引流管过长,定时观察,避免其受压、扭曲或者阻塞,影响引流效果。
如果出现相关问题,需要及时明确原因,采用转动或冲洗等方法,消除不通畅因素。
避免引流袋位置高于插管口平面。
如果需要搬动患者,先要夹住引流管,引流液>50%时,及时倾倒,避免液面过高引发感染。
严密观察。
护理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性状、颜色等,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有效处理。
1.各种引流管护理的不同点1.腹腔引流管结合患者病情实际,腹腔内可能放置几种引流管,需要点清数量,根据名称和作用做好标记,规范使用引流袋,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受压。
接管时无菌操作,引流管低于出口平面,确保其通畅,每隔30分钟挤捏1次管道。
注意观察引流液,正常情况下为淡红色,后期为黄色,清亮液。
患者翻身、下床时避免导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滑出者及时更换新管。
针对需要负压引流的患者,合理调整负压压力,维持稳定的负压状态,如果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负压控制在20kpa,有助于减少腹腔间隙,清除积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持引流通畅,避免 引流管反折、受压,
2
经常挤捏引流管,防 止引流管堵塞。
注意观察引流液 4 的量、颜色、性
状,如有异常, 及时报告处理。
一般护理
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 3 口,防止引流液逆行
感染,操作过程应加 强无菌操作。
精品
4
脑室引流
是颅脑术后常用的方法,能迅速降低 颅内压,排出脑内积血,减低病死率 。在脑室穿刺引流的护理中,保持真 正,有效引流,注意观察脑脊液引流 速度,引流量,严格无菌操作,密切 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能有效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抢救患者生命 的关键。
精品
1
主要内容
1
什么是引流?
2 引流管的一般护理
赖祖亮@小木虫
3 我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4 管道脱落的原因及预案
精品
2
引流
引流:是通过引流管 将体内的积聚的血液、 脓液、消化液、分泌物 、渗出物、尿液等排出 体外。
精品
3
引流管的一般护理要点
固定好引流管, 1 留足长度防止牵
拉,防止引流管 脱出。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正常尿液:呈淡黄色, 1500-2000ml/d;多尿:>2500ml/d;少尿:< 400ml/d。当出现尿量增多、减少、颜色异常或混浊时,应 及时报告。
5、拔管:拔管前需夹管,训练膀胱功能,每隔3-4h开放一 次。拔管后8h内注意有无自行排尿,观察尿液是否正常。
精品
精品
11
保持引流通畅
1. 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min 1 次 2. 避免引流管受压、折曲、阻塞、滑脱
精品
12
观察记录
1. 观察水柱波动范围 2. 观察并准确记录引
流液量、颜色、性 状 3. 隔日更换水封瓶并 做好标记
精品
13
正常胸液
活动性出血
乳糜胸
精品
14
拔管指征
1. 48-72h后引流液明显减少 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 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
精品
5
护理
1.妥善固定:无菌条件下接引流袋,悬挂于床头, 引流管口高于脑室平面10-15厘米,避免牵拉。
2.观察引流液的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 沉淀。术后1-2日引流液可略为血性。
3.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折叠。
每日定时按无菌原则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 。 4.按期拔管:开颅术后一般引流3-4日,不宜超过 5-7天,因引流时间过长,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拔 管前一日,应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病 人无头痛、呕吐等症状,即可拔管,否则,重新 放开引流。拔管后,应观察切口有如脑脊液漏出 。
17
可能造成患者损伤
导
管
重插管率增加
滑
脱
的
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
危
害
住院时间延长、患者花费增加
危急患者生命导致死亡
精品
18
导管滑脱发生的原因
1
2
3
导
医
患
管
护
者
因
因
因
素
素
素
精品
19
导管因素
1.导管的理化特性 2.导管的置入位置 3.导管置入的固定方法
精品
20
患者因素
1.知识缺乏 2.舒适度差 3.无法与医务人员有效沟通
肾造瘘:针对肾结石术后放置。 耻骨后引流:针对前列腺癌术后放置。
精品
29
精品
30
9
体位
1.术后常置病人予半卧位, 以利呼吸和引流
2.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 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 排除,恢复胸膜腔负压, 使肺扩张
精品
10
➢妥善固定
1. 将留有足够长度的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上 2. 病人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
并保持密闭 3. 搬运病人前,双钳夹闭引流管,将引流瓶放
在病床上以利搬运
2. 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无 漏气
3. 听诊呼吸音恢复 4. 病人无呼吸困难
精品
15
留置导尿管
留置导尿的目的: 引流出膀胱内尿液; 解除尿潴留; 行膀胱冲洗; 灌注化疗;
精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防止牵拉,防止脱出损伤尿道。
2、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反折、受压、堵塞。
3、防止感染:每日用0.02%碘伏消毒尿道口两次;引流袋 低于尿道口,防止尿液逆流引起感染;定期更换引流袋,注意 无菌操作;鼓励多饮水,以自然冲洗尿道。
气温过高 重力因素
风险管理培训不到位 肺已膨胀未拔管
人员配备不足
责任心不强 置管或插管后缝合固定不到位
风险防范意识欠缺
医护患沟通不到位 导 管 滑 脱
督导检查不到位
防范措施不完善
物理因素
管理因精素品
2016 年 9月
26
【应急处理程序链接】
发生脱管 应急处理并报告医生 协助医生处理, 必要时重新置管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查找原因 做好记录及交接班 防止再次脱管。
精品
21
导管评估能力不 足 护理观察不到位
医 护 因 素
健康宣教不到位
专业知识及技术 缺乏 医疗护理操作不 当
精品
22
原因:导管能力评估不足,护理观察不到位
加强床旁交接班 评估患者有无拔管倾向 加强巡视
精品
23
原因:专业知识及技术缺乏,医疗护理操作不当
措施:掌握防止导管滑脱的方法
1
妥善固定、明确标识
精品
27
小结
引流管的一般护理要点
妥善固定引流管 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感染 观察引流液
精品
28
泌外小区分
肾周引流:肾还在,在肾的周围放置个引流管,针对 肾囊肿、肾部分切除的病人。
肾窝引流:肾没了,在肾原来存在的腔隙内放置的 引流管,针对肾全切(肾根治)的病人。
全膀胱切除术后:盆腔引流、经尿道盆腔引流(尿 道口)。膀胱切除后,尿道还在,盲端不闭合,放 置管路起到经尿道盆腔引流的作用,等引流减少, 拔出经尿道盆腔引流,盲端会自行闭合。
精品
6
胸腔闭式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气胸——排气减压 血胸——引流淤血、渗出液 有利于肺扩张,减轻呼吸困难。
精品
7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1. 保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2. 体位 3. 妥善固定 4. 保持引流通畅 5. 注意观察并记录 6. 拔管指征及拔管后观察
精品
8
搬运病人中
下床活动中
精品
2
严格遵守护理流程
精品
24
原因:健康宣教不到位
介绍导管的重要性,目前的治疗措施及患者需 要如何配合等知识
加上非语言交流方法
关注和分析患者对置管的感受
精品
25
患者导管滑脱鱼骨图分析
年龄体质问题 疾病影响 家属重视度不够
与疾病有关的知识欠缺
健康教育不到位
防范意识差
措施及观察不到位
患者情绪不稳定
对患者病情掌握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