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嵌入性与技术创新间关系实证研究
民营科技企业网络嵌入性、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关系研究

( 江苏大学 工商管理学 院,江苏 镇 江 3 0 0 ) 10 0
摘 要 :针 对 民 营科 技 企 业 自主 创 新 能 力提 升 的瓶 颈 — — 创 新 动 力 不 足 问 题 ,提 出 了 网络 嵌 入 性 、 创 新 动
力 、创 新 能 力 之 间 关 系的 一 个 研 究框 架 ,探 讨 了 网络 嵌 入 中技 术 嵌 入 性 与 业 务 嵌 入 性 对 创 新 能 力 的 影 响 ,
新特点为 : 自主创新 主要是在市场需求 的诱 发下产生 … ; ① ② 由于在 资金 、人 才 、信息 三大资源 的相对 匮乏 ,企业创 新 更注重“ 短平快 ” 。因此 ,民营科技企业要 想提升其 自
主创新能 力 ,不仅 要敏锐地把 握技术机 会与市场 机会 ,还 必须发挥 自身能动 性 ,克服 三大资源 匮乏的瓶颈 。这就要 求 企业积 极构建 由相关 企业 、客户 、供 应商 、大 学 、科研 机构和其 它管理机构 组成 的社会 网络 。通过 网络 可 以在较
入 环境动态性变量 ,分 析其在此过程 中的调控作用 。
收稿 日期 :2 0 - 7 2 0 90 — 1 基金项 目:科技 部软科 学研 究项 目(0 3 2 0 DBQ D10 ;江苏省软科 学研 究项 目( R 0 72 ) 2 2) B 2 0 0 4 作者简介 :李- 1 8 一 ,女 ,黑龙江黑河人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 学院硕 士研 究生 ,研究方 向为技 术创新 ;梅 ̄(9 1)  ̄(9 2 ) 1 6 一 ,男 ,江苏镇江人 , 江苏大学工 商管理 学院院长、教授 、博 士生导师 ,研 究方向为 中小企 业发展 与技术创新 。
并分析 了环境 动 态性 在这一 关 系 中的调 节作用 。研 究认 为 ,网络 嵌入性 的各 个维度 因素对创 新动 力有促进
网络嵌入结构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中图 分 类 号 : 22 F 7
文 献 标 识 1 0 - 7 .6 0 46 2 2 1 )40 50 0 0
O i e 等 和 C i— e h n um t haw nc a g等 分 别 探 讨 了 网 络 位 置 对 突 变
1 研 究理论 与假设
1 1 关 系 强度 与 创 新 行 为 .
关 系强 度 指 焦 点 企 业 与 其 他 网络 主 体 联 系 频 率 的 高 低 程 度 以及 组 织 间 对 关 系 承诺 度水 平 。G aoee 通 过 互 动 的 rnvt r t 频率 , 感情 强度 , 密 程 度 和 互 惠交 换 程 度 来 定 义 关 系强 度 , 亲
O 引 言
网络 经 济 时 代 , 新 模 式 从 简 单 的线 性 模 式 、 互 作 用 创 交 模 式 到 网络 模 式 的 演 化 , 求 企 业 从 封 闭 式 创 新 走 向开 放 式 要
创 新 , 络 成 为 当代 企 业 创 新 的重 要 环 境 特 征 。企 业 的创 新 网 嵌入于外部网络 , 即嵌 入 在 它 与 外 部 组 织 建 立 的 各 种 关 系 网 络 中 。 因此 网 络 嵌 入 的 结 构 特 征 对 企 业 创 新 绩 效 的 影 响 得
通过 文献 梳 理 , 们 发 现 现 有 研 究 存 在 以 下 不 足 : 是 我 一
全 面探 讨 不 同 网络 结 构 特 征 对 企 业 创 新 行 为 的 理 论 研 究 有
待深 入 , 是实 证 检 验 网络 嵌 人 结 构 对 企 业 不 同 创新 行 为 的 二 研 究 仍 然 十分 匮 乏 。 因 此 , 文 从 网 络 嵌 入 的 关 系 强 度 、 本 网 络位 置 、 络密 度 和 网络 异 质 性 四个 维 度 分 别 探 讨 它 们 对 企 网 业 突变 或 渐 变 式 创 新 行 为 的 影 响 , 运 用 所 搜 集 的 调 查 问 卷 并 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跨组织学习在网络嵌入性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 : 络嵌入 性 ; 术创新 ; 组 织学 习; 网 技 跨 中介 效 应
这种 要求 被认 为是组 织行 动 的主要促 进 因素 。参与 者相
学 学 报 ,0 6 8 :87 . 2 0 ( ) 6 —0 E ] 吴 清 烈 , 勤 超 . 0 2 基 于 案 例 推 理 技 术 在 企 业 并 购 决 策 s 冯 20 . 中 的 应 用 [ J .中 国 管 理 科 学 ,0 2 1 ) 3 83 1 2 0 ( 0 :6 —7 . r ] 梁 莱 歆 .企 业 研 发 预 算模 式 的 改 革 出路 —— 基 于 AB 的探 6 B
性 学 习 与 开 发 性 学 习 两 个 角 度 人 手 研 究 网 络 嵌 入 性 的 影 响 , 成 了学 界对 网络嵌 入性 与技 术创 新 之 间关 系 的认识 造
不够 清晰 。
本文 在 网络嵌 入 性 与技 术 创 新 间 引入 了跨 组 织 学 习 这一 中介 变 量 , 用 实证 研 究 的方 法 , 跨 组 织学 习在 网 运 对
第2 卷 第2 期 7 3 2 1年 1月 00 2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Vl127N o. o. 23 D e 2Ol c. O
Sce e& Te hn og o e sa iy inc c ol yPr gr s ndPolc
跨组织 学习在 网络嵌入性 与技 术创新之 间的 中介效应
知识网络结构嵌入影响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

知识网络结构嵌入影响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目次摘要 (Ⅰ)Abstract (I)目次 (I)1.绪论 (3)1.1 研究背景 (3)1.2 文献综述 (4)1.3 研究意义 (15)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1.5 研究内容和论文的框架 (16)2. 知识网络结构嵌入的理论研究 (18)2.1 知识网络的定义 (18)2.2 知识网络嵌入性的定义 (19)2.3 结构嵌入性的定义 (20)2.4知识网络结构嵌入的的定义 (22)2.5知识网络结构嵌入的影响因素 (23)2.6本章小结 (23)3. 知识网络结构嵌入影响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实证研究 (24)3.1 知识网络结构嵌入对研发团队创造力影响模型框架及假设 (24)3.2问卷设计 (25)3.3 数据描述 (28)3.4 数据分析 (28)3.5 结论 (30)3.6 本章结论 (31)4. 通过知识网络结构嵌入提升研发团队创造力机制研究 (31)4.1 研发团队知识网络结构嵌入的结论及讨论 (31)4.2 通过知识网络结构嵌入提升研发团队创造力机制分析 (32)4.3 本章小结 (32)5. 总结与展望 (32)5.1 主要研究结论 (32)5.2 研究不足 (33)5.3 研究展望 (33)参考文献 (35)附录A (37)作者简历表 (42)学位论文数据集 (43)1.绪论1.1 研究背景当今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产品不断创新,致使研发团队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
企业的研发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基于共同的研发目标,以达到科研创新的目的,由从事科学研究的企业研发人员组成的群体。
林立于国际竞争市场,企业的研发团队人员需要达到目标共识,并且具备相辅相成的知识与技能,形成统一的研发路线,运用研发相关的知识与信息激发新的观点、思路和创意。
研发团队创造力是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核心力量。
具有创造力的研发团队是实现企业“创新-效益-再创新”良性循环的根本。
结构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结构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一、综述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创新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而创新绩效的提升往往依赖于企业能否有效地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和整合资源。
在这一背景下,结构嵌入性理论为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结构嵌入性,作为社会网络理论的重要分支,强调企业作为网络节点,其位置、角色以及与其他节点的关系对其行为和绩效的影响。
结构嵌入性理论认为,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位置和角色决定了其获取创新资源的能力和范围。
网络中的中心节点往往拥有更多的信息渠道和合作机会,从而更容易获取创新所需的资源和知识。
结构嵌入性还强调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和开放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稳定的网络结构有助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促进知识的深度交流和共享;而开放的网络结构则能够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和创新思想,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创新潜力。
尽管结构嵌入性理论为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结构嵌入性的度量方法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同研究者在度量指标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导致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受到影响。
现有研究多关注于结构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而忽视了其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
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对结构嵌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结构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我们将结合现有的文献和理论,构建结构嵌入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
我们将利用实际的企业数据,采用适当的计量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我们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管理启示,以期为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研究背景:介绍当前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企业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驱动力。
创新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能助力企业开辟新的市场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技术的飞速进步,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集群嵌入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双向影响——基于沟通交流和关系锁定的视角

技 术的时机 , 而导致 该地 区在整个 8 从 O年 代 衰 退 的 过
程 ; a h r 对 德 国 Ru r 区 钢 铁 集 群 的 研 究 认 为 , Grh e h 地
1 集 群 嵌 入 性 对 创 新 的 影 响
产 业 集 群 作 为 一 个 企 业 网 络 , 群 内 各 主 体 间 的 集
频 繁 互 动 、 系 构 成 了 集 群 的 网 络 系 统 。嵌 人 性 是 产 联 业 集 群 网络 的 一 个 根 本 性 特 征 , 指 群 中 各 主 体 的 经 是 济 行 为 深 深 地 嵌 入 于 集 群 本 地 网 络 之 中 。 嵌 入 性 反 映
建 立起 的 相 互 信 任 、 互 承 诺 、 互 扶 持 的 社 会 关 系 一 相 相 方 面 降 低 _ 业 之 问 协 作 创 新 的 交 易 成 本 , 另 一 方 『企 但
面 当 企 业 网络 面临 市 场 变 化 而 需 要 调 整 相 互 之 间 的 利 益 分 割 时 , 业 之 间 往 往 为 了 “ 伤 和 气 ” 错 过 了 创 企 不 而 新 的 时 机 。在 实 证 集 群 嵌 入 性 对 创 新 的 双 向 影 响 时 , 赵 蓓 认 为 产 业 集 群 作 为 一 个 网 络 结 构 包 括 企 业 网
摘 要 : 群 的 嵌 入 性 对 群 内企 业 的 技 术 创 新 具 有 正 负 两 个 方 面 的 影 响 。 首 先 基 于 沟 通 交 流 和 关 系 锁 定 集 的 视 角 , 立 了嵌 入 性 对 枝 术 创 新 双 向 影 响 的 数 学 模 型 ; 后 采 用 实证 分 析 方 法 验 证 了 嵌 入 性 对 技 术 创 新 建 然 的倒 U 型影 响规 律 ; 后 结合 台州市缝 制设 备产 业集群 技 术创新 的情 况进 行 了案例 分析 。 最 关键词 : 业 集群 ; 术创 新 ; 产 技 网络 嵌 入 性 ; 向 影 响 双
嵌入性理论研究综述

第28卷 第1期2009年 1月 技 术 经 济Technology Economics Vol 128,No 11Jan.,2009嵌入性理论研究综述兰建平1,2,苗文斌2(1.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杭州310058;2.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杭州310012)摘 要: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嵌入性理论的原始研究文献,对嵌入性理论的发展脉络、分析框架和层次结构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理论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嵌入性;结构嵌入性;关系嵌入性;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80X (2009)01-0104-05收稿日期:2008-12-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772047)作者简介:兰建平(1966—),男,畲族,浙江衢州人,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管理;苗文斌(1977—),男,山西朔州人,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企业竞争战略。
①引自《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一书的译者序。
“嵌入性”(embeddedness )理论是新经济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理论。
Polanyi [1]、Granovet 2ter [2]、Uzzi [3-4]、Barber [5]、Lee 等[6]、Whiteman 和Cooper [7]、Hagedoorn [8]等诸多学者对嵌入性理论进行了发展。
目前“嵌入性”概念深受学者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经济社会学、联盟的网络理论、组织与战略、社会资本、网络与组织、市场渠道、创业、组织适应等领域对嵌入性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研究[9-10]。
1 嵌入性理论的发展脉络1.1 嵌入性概念的初创Polanyi [1]在《大变革》(T he Great T rans f orm a 2tion )一书中首次提出“嵌入性”概念,并将此概念用于经济理论分析[2,4-5]。
社会网络理论总结

[1]张悦,梁巧转,范培华.网络嵌入性与创新绩效的Meta分析[J].科研管理,2016,37(11):80-88.
[2]任胜钢,吴娟,王龙伟.网络嵌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网络能力的调节效应检验[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03):16-24.
[3]王核成,李鑫.企业网络嵌入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网络权力的中介作用及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J].科技管理研 究,2019,39(21):122-129.
更突出的创新优势。
• 企业选择在产业集群网络中发展,这样有助于发挥高密度网络及中心位置的优势,谋取更多的创新资源,同时也要注 意集群企业背景的相似性会阻碍网络中异质性资源转化为创新力,对于同一产业链上的集群企业要关注异质性资源的 整合成本。
• 在建设和发展具有高网络规模和网络密度的区域和产业创新网络方面,政府的大力引导和调控存在较大的空间。
• 网络互惠性衡量了联系双方地位的平等性。如果网络主体间地位平等,则他们之间更容易产生信任关 系、共享准则以及共同的行为模式,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转移,从而提高创新的效率。
1、理论基础及假设
网络结构嵌入性
• 网络规模反映了企业在网络中能够有效利用的关系数目及外部资源数量。网络规模越大,企业可利用 的资源越丰富。资源的广度和丰富程度都会推动新知识的出现,企业实现创新的机会也就越大。
• 网络关系稳定性一般通过关系持续的时间跨度来衡量。长期导向下的关系有利于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 的风险,并减少彼此之间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提高行动的一致性和信任感,从而促进长期相互合作 和知识共享,进而提高创新绩效。
• 关系质量表示组织间行为的一致性与默契程度,一般通过信任、承诺、满意三个维度来衡量。网络中 信任、规范和认可会影响信息的流动和资源的获取,良好的关系质量可以促进交换,而交换关系又能 进一步增强信任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系都对其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企 业的嵌人性特征的影响尤为显著 。 Gaoee指出 , r vtr n t 嵌入性是指经济行动及其后 果会受到行动者双方关系以及整个 网络关系的影 响… 人际网络、制度等社会性因素在经济行为 1,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社会网络研究 中,关于网
网络嵌 入 性 与技术 创 新 间关 系实证 研 究
刘 兰剑
( 长安 大学 ,西安
[ 摘
一
706 ) 104
要) 文献表 明,有关网络嵌入性作用的研究得 出了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 的结论 ,本 文对这
现 象进行揭示 ,建立 了网络嵌入性——跨组织学习—— 两类技术创新之 间的关 系模型 ,运用 实证研 究方
破性技术创新等 ,实证研 究后发现 ,不 同的 网络嵌入性特征具有不 同作 用途径并会产 生不同的结果。 [ 关键词 ] 嵌入性 跨组织学 习 技术创新 关系
D :0. l9 ii n.0 4—9 0 2 1 0 0 9 OI1 篷 6 / . s 1 o s 1 X.0 2.7. 1
作者简介 :刘兰剑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 政学 院副教授 ,博士后 。研究方向 : 创新管理与公共政策 。
—-- — —
1 9 ・— 3 - - —
第 7 总第 25 期( 2 期) 2 1 7月 0 2年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o I d s il e h oo ia c n mis f n u t a c n l c l o o c r T g E
强关系的网络对企业成长、信息交流、企业绩效等
方 面具 有正 向影 响[ 3。而 Gaoee 17) 2】 - r vtr(93 、林 n t
M Ke(92 ce 19)等的研究发j ,在创新网络中,由 见 于技术创新所需要 的知识 与信息具有独特性 ,组 织间学习充当着 网络嵌入性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中
N . G I ,N . 5 o7( 既 o2 ) 2
J l.0 2 uy 2 1
本判 断 。因而 网络 嵌 入性 对 企 业技 术创 新 绩 效 的
影 响问题 可 以分解 为 以下 2 问题 : ( ) 网络嵌 个 1
的循 环 ,形 成 信 息 通路 上 的 重 叠 和浪 费 [ 5,产 生 5 ] 冗 余信 息 ,在 开 拓性 学 习过 程 中 ,网络 需 要 重 组 成员 以吸收 新知 识 。在 此 情 况下 ,低 度 嵌 入 的网
第7 ( 期 总第 25期) 2 21 02年 7 月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o I d sr lT c n lgc lF3n mif f n u t a e h o i _ o c i o a g o l
N . G nr ,N .2 ) 07( ee l o25 a
Jl.01 uy 2 2
络 嵌入性 作用 的结 论 不尽 统 一 ,一 些原 本对 立 的 观 点 ,在 不 同的研 究 中却 同样得 到 了证 实 。例如 : U z 19) a zi(9r 、B t 7 j (0B 20)等 的研究表 明,拥有
嵌人性特征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是否也形成了相反 的影响?这一问题 目前尚未研究。网络嵌入性与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 系如何?这是本文关
注 并研究 的问题 。
1 理 论模 型 与假 设
本节 在对几个 变量 间关 系进行 分析 的基 础上 ,
提出理论模型 ,在描述 的各变量间关系的基础上 ,
提 出研究假 设 ,以便在 后续 的部分 进行 实证 检验 。
11 理论 模型 . sadShn ( 9 1 ,B re B (9 1 , n co 17 ) a yJ 19 ) 1 n
法,发现 了网络嵌入 性、跨组 织学习以及技 术创新等 变量之 间的 内在联 系。研 究结果表明嵌入性通过跨组
织 学习对技术创新结果的确有显著影响 ;现有研 究结论的 不尽统一 , 因为没有对技术创新等 变量进行分 是
类 而形成 ,本文用分类研 究的方法,将 涉及的变量细分 为关系嵌入 性、结构嵌入性 、渐: 进性技术创新与 突
[ 中图分 类号]F0 . [ 4 63 文献标识码 】A
Hale Waihona Puke 引 言 企业 总是 嵌 入 于特 定 的 网络 之 中 ,或 在正 式 的制 度框 架 下 ,或 在非 正 式 的相 互 接 触 中 。在 技 术创 新 网络 中 ,无 论 是通 过 正 式 的协议 ,还是 通 过企 业 间技术 人 员 的非 正 式 接触 相 互学 习 ,联 结
Cl a 18)的高密度 网络理论 ,分别说 明了 o m n(98 e
收 稿 日期 :2l_ o 2 0 2_ -O 基金项 目:国家社 科基金 ( 目缩号 :1C I0 ) 项 2 G_ 9 ;中 国博士 后基金 ( 目编号 :2 1M 0 42 ;教育 : 0 项 0 1 5 12 ) 耶规划 基金项 目 I 目编号 - 项 1Y A 304 ;陕西省软科学项 目 ( 1 J606 ) 项目编号 :21K M2 ) 0 2 R 2 ;西安市软科学项 目 ( 目编号 :H ll 4 ) 项 Jl2() ;中央高 校基本 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目编号 :C D 0 1 ̄ 1 项 H W2 1 )和长 安大学基础研究支持计划专项基金: 舞助。
润辉 (04 20 )等的研究发现 ,弱联结可 以传递异 质性信息 ,因而弱联结也对企业的绩效具有正 向
影响 【 5。类 似 的 还 有 B r 19 )的 结 构 洞 与 4J - ur(92
介变量【。据此 , 以形成网络嵌入性影响跨组 8 ] 可
织学习 ; 跨组织学习进而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基
完全 相反 的网络结 构都有 益处 ( 7。 6 ] - 在快速 多变 的市场 环 境 下 ,由不 同 的创 新 主 体合作 形成 的技术 创 新 网 络 已经 成 为技 术 创 新 活 动 的重要组 织形 式 。在 技 术创 新 网络 的绩 效 研 究 中l否具 有 和 上述 社 会 网络 中类 似 的结 论 ? 即 :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