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训练 苏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三综合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综合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中学语文必修三综合实力测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簇(zú)拥两颊(jiá) 扪(mén)参历井B.模(mó)样陈抟(tuán) 磨牙吮(shǔn)血C.咨嗟(jiē) 宵柝(tuò) 金石可镂(lòu)D.嫡(dí)亲炮(páo)烙良将劲(jìn)弩【答案】C(A.簇:cù;B.模:mú;D.劲:jìnɡ)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寒喧踌蹰眉尖若蹙B.桌帏歆享以手抚膺C.赔罪惴惴横七树八D.暮砧榫头一夫挡关【答案】B(A.喧—暄;C.树—竖;D.挡—当)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辩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动身觉华南虎的消息。

对这些流言飞语,野生动物爱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黄金海岸女网赛决赛起先后,李娜表现相当主动,不过这一盘白俄罗斯选手阿扎连卡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更胜一筹。

C.现在,市民扔掉一个饮料瓶,立马会有人捡,但让人困惑的是,同样是塑料制品,扔一个塑料袋,却无人问津。

D.丢弃了自命不凡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起先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来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

【答案】A(流言飞语:指没有依据的话。

多指背后争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拍摄的“中国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面积相当于湖北省的三分之二。

B.距今100万年的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大、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吻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

C.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棺外紧紧裹着四层丝绸棺罩,考古人员介绍,这是迄今发觉的层数最多的而且保存又是如此地完好。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配套训练 苏教版必修2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配套训练 苏教版必修2

【三维设计】2014届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配套训练苏教版必修2(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巩固(35分,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坍.圮(tān)田凫.(fú)窥.看(kuī)窸窣.(suō)B.狙.击(zǔ) 瓦砾.(lì) 惊骇.(hài) 憎恶.(wù)C.胡谄.(zhōu) 拙.劣(zhuō) 睥睨.(nì) 间.断(jiàn)D.门槛.(kǎn) 监.生(jiān) 歆.享(xīn) 嫡.亲(dí)解析:A.“窣”应读sū;B.“狙”应读jū;D.“监”应读jiàn。

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坐落暴躁安祥一筹莫展B.沧桑陨落雀跃有条不紊C.执拗赎罪诡秘消声匿迹D.蜂拥驯服寒喧百无聊赖解析:A.祥—详;C.消—销;D.喧—暄。

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政府要得到人民群众的________,必须立足“执政为民”的理念,努力加大民生项目的投入,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②李方的书法作品笔法端庄________,章法无拘无滞,运笔自然流畅,风格温润宽和,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③一个城市要繁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缺一不可。

失去了物质文明的支撑,精神文明建设就是空谈;精神文明上不去,物质文明建设也是________。

A.拥护流丽枉然B.拥戴流利枉然C.拥戴流丽惘然D.拥护流利惘然解析:拥护: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

拥戴:拥护推戴。

流丽:诗文、书法等流畅而华美。

流利:话说得快而清楚;灵活,不凝滞。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枉然:得不到任何收获;白费力气。

答案:A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一样大。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 新人教版必修1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 新人教版必修1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1(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无能为也已B.往而不反者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此亡秦之续耳解析:A项,已—矣;B项,反—返;C项,蚤—早。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B.愿足下更.虑之更:更加C.而燕国见.陵之耻见:被D.秋毫不敢有所近.近:接触、沾染解析:B项,“更”,再,再一次。

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B.秦王还柱而.走行李之.往来倚柱而.笑C. 君为.我呼入D. 因.击沛公于坐窃为.大王不取也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解析:B项,均为连词,表修饰。

A项,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介词,替,给;动词,认为。

D项,介词,趁机;副词,于是。

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D.拔剑撞而破.之解析:B项,为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使动用法。

答案:B5.翻译下面的句子。

(9分)(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高二语文三维设计选修答案

高二语文三维设计选修答案

高二语文三维设计选修答案1、括号前的字注音正确的是,潭柘()寺[单选题] *zhêtuózhè(正确答案)zhé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柔滑róu 精致zhì(正确答案)B、晌午shàng 吮吸yǔnC、告辞cí菱角léngD、穿梭sū吆喝yào3、岘的正确读音()[单选题] *jiānjiánxiàn(正确答案)xiǎn4、1《将进酒》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吮吸shǔn 翘盼qiáoB、花蕊xī静谧bì(正确答案)C、睥睨nì缥缈miǎoD、走廊láng 萌生méng6、下列关于名著《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

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正确答案)B.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C.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D.《红楼梦》又称《石头记》、《金陵十二钗》、《情僧录》、《金玉缘》。

7、1礼貌、坦诚、平等、避讳是交谈文明得体的基本原则。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下列句子括号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中国山水画不在乎让观赏者(身临其境)地进入其中,更讲求山水画的意境,而意境的产生依赖于对事物的深入认识。

(正确答案)B.苏州园林的设计讲究(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强调随地形、地势变化而变化,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地域特色。

C.《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浓浓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语文高中必修三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语文高中必修三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语文高中必修三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苏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三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第Ⅰ卷(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颓垣(yuán) 花卉(huì) 蹂躏(lìn) 翠锦斑斓(lán)B.通衢(qú) 沼泽(zhǎo) 深邃(suì) 广阔无垠(yín)C.齑粉(jī) 高擎(qíng) 淤滩(yū) 命途多舛(chuǎn)D.罡风(gāng) 伛偻(lǚ) 绯红(fěi) 凝神屏(bǐng)息2.下列词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不容置辩荒诞不经粉装玉琢未雨绸缪B.层峦叠障亭亭玉立浮想连翩变幻莫测C.富丽堂皇廖廖无几心荡神驰峥嵘岁月D.历尽沧桑命途多舛伶仃孤苦有条不紊3.下列句子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肖邦之家的最大的魅力之一,正是在于我们能感受到在同肖邦“促膝谈心”。

B.它喷射出金光闪闪的清流——他的音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流。

C.一时它是波平如镜、静静地映着蓝天白云的湖泊;一时它又是飞流急湍、奔腾在崇山峡谷之间的险滩。

D.这是春天的消息:你瞧!树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窗子外面开始听得见唧唧的虫鸣了。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欧元区十二国中,作为龙头老大的德国经济的低迷,很可能其他国家。

②新任市长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群众来信,即使工作再忙,他也作出答复。

③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对峙关系,说是点面对峙的关系。

A.波及择要而是/或者B.涉及择要就是/或许C.涉及摘要而是/或者D.波及摘要就是/或许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家酒店管理严格,服务人员热情周到,对顾客相敬如宾,因而被评为市里的先进单位。

B.大家都说他是个古道热肠之人,谁家有困难,只要找到他,他一定二话不说,慷慨解囊。

C.企业家应该像军事家一样,具有沉着的心态、超人的智慧,这样才能出奇制胜战胜对手。

2018-2019学年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讲义:板块三专题七图文(表文)转换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讲义:板块三专题七图文(表文)转换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七|图文(表文)转换图文(表文)转换一般要求从图表中筛选信息,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所需结论。

表面上看好像只考查“看图说话”,实则综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

而随着“读图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实对读图(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考也适时调整思路,继以往在语用题考查之后,2017年又创新性地将其作为非连续性新闻文本的构成材料,融入到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考查,这更契合图表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

因前面已在“非连续性新闻文本”阅读中讲解了图表信息的获取问题,故本处仅从语用题题型角度进行研究。

一、考查类型二、答题步骤纵观近几年高考考查图文(表文)转换的题目,其考查形式大致分为两大类,即数据分析类和图画解读类,每大类又可分为几个题型。

具体情况图示如下:表格类[例1] 近年,下表是其中一项调查内容及结果。

阅读该表,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选项比例票数价格33.5% 1 177品牌 2.02%72质量43.81% 1 560服务7.5%267补贴数额20.38%726能耗 3.32%118(1)根据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2)为了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请你给政府部门提两条建议。

答:[解题步骤] 第一步,输入信息。

在家电下乡活动中,最受关注的是质量,其次为价格、补贴数额。

第二步,加工信息。

看表读数据,我们会发现,在本次家电下乡调研活动中,人们已不再看重品牌,而是更看重产品的质量、价格和补贴数额等,由此可知人们的消费观在变化,经济意识增强,因此,政府应该根据人们的关注点制定相应的跟进措施。

第三步,输出信息。

在上面两步的基础上,根据要求组织语言,写出答案。

[参考答案] (1)在家电下乡活动中,民众最关心产品的质量、价格和政府补贴数额。

(2)建议:①政府职能部门要严把产品质量关,不能让惠民政策成为坑民之举。

②政府部门制定补贴政策细则,补贴方法、补贴数量要具体、透明。

[解题技法]解答表格类题目的技巧1.整体认读表格内容从整体上认读表格是准确解答表格类题的前提。

苏教版必修三小练习(含答案).doc

苏教版必修三小练习(含答案).doc

苏教版必修三小练习(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舍郡疋硒的一组是(3分)()A.縉绅(jin)干瘪(bie)羁席(ml)頭粉(jl)巡徼(jiao)B.遛藩(hun)颓垣(hudn)户牖(you)緋红(fei)羿然(cu)C.萼曲(quan)时髦(mdo)禎皱(zhe)逞风(gang)緩骑(ti)D.塌败(tan)取纟甬(ti)蹂暉(1! n)尊骨(hdi)瘠尊(bo)2.下列词语书写舍郡牙硒的一组是(3 分)()A.座落厨柜僵硬瑕瑜互见B.赊帐垄断凑和沁人心脾C.镶嵌愧炸皇恐鞠躬尽力D.姊妹枷锁步履复有株治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3分)()A.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申炒某测。

B.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大道,輩童子辛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

C.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幔条斯理地走进他的店铺。

D.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莠寻处体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唯独留下一座简朴的小屋。

4.下列句子没亩谙痼的一项是(3分)()A.被告辩护律师指出,根据法院调查的事实和刑警队、法制办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看,被告并不是在强制措施下交代自己罪行的。

B.中国政府历来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依靠国际合作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C.总体说来,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

D.优秀的文化产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给人以思想的享受和美的启迪;低劣的文化产品,迎合粗俗情趣,污染人的灵魂和生活环境。

5.概括说说《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

(6分)6•下列短语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旌其所为众不能堆蹈死不顾矫诏纷出A .表彰忍受踏上假托B .表彰能够顿足纠正C .旗帜忍受履行匡正D .旗帜能够踏上假托7.下列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吾社之彳了为士先者B.吴之民方.頻心焉C.常恐无宰死D.而明级说&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A.蚓无爪牙之利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C.求人可使报秦者D.不然,籍何以至此9.翻译句子(3分)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3分)答案:1.c解析A.粛粉(jl)B.颓垣(yuan)D.取纟甬(di)2.D解析A.坐落橱柜B.赊账凑合C.惶恐3.C解析C.应为“漫不经心”4.C解析A项句式杂糅,“根据……情况”和“从……情况看”两种说法杂糅。

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三维设计答案

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三维设计答案

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三维设计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收敛(liǎn)贪婪(lán)谆谆教诲(zhūn)B、荫庇(pì)云霄(xiāo)自怨自艾(ài)(正确答案)C、涎水(xián)富饶(ráo)惟妙惟肖(xiào)D、汲取(jí)谄媚(chǎn)一哄而散(hòng)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济南(jì)丧事(sāng)刮痧(shā)游目骋怀(chěng)(正确答案)B、私塾(shú)秩序(zhì)徘徊(pái)拥挤不堪(kān)C、旖旎(yǐ)淤泥(yū)吮吸(shǔn)面面相觑(qù)D、租赁(lìn)誊写(téng)打盹(dǔn)自惭形秽(huì)3、1“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呵,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尔虞我诈的竞争中,小资产阶级生活的艰难,命运的无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棘手、机遇、极乐鸟、集腋成裘此组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的读音相同。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1《芝麻官餐馆》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法,再现一位离休县长打破世俗观念开餐馆的同时,又表达了作者有感而发的人生思考,读来令人深深回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1在接待和答询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了解对方的意图,要抓住关键,恰当回答。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1演讲又称演说或讲演。

它是指演讲者面对听众,就某一个问题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社会活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2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酝酿(rùn)抖擞(sǒu)收敛(liǎn)神采奕奕(yì)B.贮蓄(zhù)坍塌(tān)怂恿(sǒnɡ)拈轻怕重(niān)(正确答案)C.虐待(nüè)棱镜(línɡ)附和(hè)参差不齐(cēn)D.镶嵌(xiānɡ)莅临(wèi)怅然(chànɡ)咄咄逼人(duō)9、1《窦娥冤》是我国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巩固(3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萦.回(yíng)秭.归(zǐ)抛锚.(máo)夙.愿(sù) B.婆娑.(suō) 荟萃.(cuì) 傫.然(lěi) 窥.视(kuī) C.估量.(liànɡ) 骈.文(pián) 肇.造(zhào) 户牖.(yǒu) D.威慑.(shè) 无稽.(jī) 脑髓.(suǐ) 卮.酒(zhī)解析:C项,“估量”的“量”应读liánɡ。

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残羹冷炙走头无路鹬蚌相争,鱼翁得利B.烟霭针砭时弊急流勇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C.崔嵬礼上往来百无聊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D.歆享迫不急待破釜沉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解析:A项,头—投,鱼—渔;C项,上—尚;D项,急—及。

答案:B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清理)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授官)承天景.命(大)以旌.其所为(表彰)B.旦日飨.士卒(犒赏)则噪而相.逐(他)按.诛五人(追究)正身以黜.恶(排斥)C.又重之以修.能(美好的)诋.大酋当死(辱骂)攘.人犬豕鸡豚者(偷盗)诚.能见可欲(果真)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替,给)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带领)何以伐为.(表反问语气的助词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解析:因:通过,经由。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近几年拍摄的电影大片吸收了很多世界现代电影技术手法,但模仿的痕迹较为明显,创新的成分不多,有东施效颦....之嫌。

B.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言语犀利,思想深刻,可称是不刊之论....。

C.在4月10日“2012中国(无锡)吴文化节”上推出的击缶表演气势恢宏,昙花一现....,壮美的场景给成千上万的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D.为了维护我国领土的完整,向世界宣示我国主权的不可侵犯,为钓鱼岛周边的小岛进行标准化命名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解析:“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不持久。

带有贬义。

答案:C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与祖国的复杂关系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思索的,而要真正体悟质朴、崇高的爱国情感,则不仅需要思考,更需要我们付诸于行动。

B.随着媒体功能的扩大和互联网优势的发展,出现了媒体影评和博客影评,在它们的竞争和排挤之下,传统的专业影评尽显刻板乏力。

C.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仅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是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

D.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的创新与积累,同时也离不开横向的借鉴与沟通。

坚持对话,摒弃偏见,增进交流,消除隔阂,人类文化一定会展现出共同繁荣、异彩纷呈的灿烂前景。

解析:A项,“付诸于”改为“付诸”或“付之于”; C项, “不仅是”改为“不是”,与后面的“而是”相搭配;D项,语序不当,“创新与积累”改为“积累与创新”,“借鉴与沟通”改为“沟通与借鉴”。

答案:B6.下列各句中加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以.其无礼于晋③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④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⑤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⑥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⑧则思无以.怒而滥刑⑨虽董之以.严刑A.①⑤⑦/②③⑧/④⑥⑨B.①②④/③⑥⑨/⑤⑦⑧C.①④⑦/②⑤⑥/③⑧⑨D.①⑥⑨/②③⑧/④⑤⑦解析:①⑥⑨为介词,表凭借;②③⑧为连词,表原因;④⑤⑦为连词,表目的。

答案:D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肇锡.余以嘉名B.予羁縻.不得还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C.独五人之皦皦..,何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豪.毛不敢有所近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解析:“縻”不是通假字。

答案:B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令五人者保其首领..B.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C.穷饿无聊..,追购又急D.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解析:A项,首领:(古义)头颅;(今义)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B项,得志:志愿实现。

古今意义相同。

C项,无聊:(古义)没有依靠;(今义)由于清闲而烦闷,(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D项,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今义)指卑鄙下贱。

答案:B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道中手.自抄录A.北虽貌.敬B.乃使其从者衣.褐C.人皆得以隶.使之D.夕.揽洲之宿莽解析:例句和A、C、D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B项是名词作动词,穿上。

答案:B10.对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何厌”是宾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置之坐上(省略句,“之”后面省略介词“于”)B.约以连兵大举(状语后置句,即“以连兵大举约”);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被动句,“于”表被动)C.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句,“为”后面省略宾语“我”);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句,“何”是“操”的宾语)D.具告以事(状语后置句,“以事”是“告”的状语);恐年岁之不吾与(定语后置句,“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解析:“不吾与”是宾语前置,即“不与吾”,句中“之”的作用是取消句子独立性。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5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2)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溥《五人墓碑记》)(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4)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5)__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答案:(1)留取丹心照汗青(2)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3)又重之以修能(4)春与秋其代序(5)长太息以掩涕兮二、阅读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22分)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

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

时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彻哀愤,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

秋而大获,足充葬用。

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余斛,而邻里饥馁,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

及高祖镇京口,深相要结。

明彻乃诣高祖,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与论当世之务。

明彻亦微涉书史经传,颇以英雄自许.,高祖深奇之。

太建四年,征为侍中、镇前将军,会朝议北伐,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

总统众军十三余万,发自京师,进逼寿阳,齐遣大将军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阳三十里,顿军不进。

诸将咸曰:“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明彻曰:“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

”于是躬擐甲胄,四面疾攻,城中震恐,一鼓而克。

景和惶惧遁走,尽收其驼马辎重。

会周氏灭齐,九年,诏明彻进军北伐,明彻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

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之。

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拔军。

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遂从之,及至清口,众军皆溃,明彻穷蹙,乃就执。

寻以.忧愤遘疾,卒于长安,时年六十七。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三》) 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给:衣食充足,丰裕B.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寇:侵扰,劫掠C.颇以英雄自许.,高祖深奇之许:期望,期许D.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笃:忠厚,诚实解析:“笃”意为“病情沉重”。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每之.田中,号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吾社之行为.士先者C.群盗闻而.避焉归而.求救国之策D.寻以.忧愤遘疾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解析:A项,动词,到……去;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B项,介词,为了;动词,成为。

C项,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就,或不译。

D项,介词,因为;介词,凭借。

答案:C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吴明彻英雄本色的一项是(3分)( )①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②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③计口平分,同其丰俭④躬擐甲胄,四面疾攻⑤兵贵在速,……吾知其不敢战明矣⑥知事不济,遂从之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⑤⑥解析:①述说吴明彻因“天下亢旱”的哀愤之情;③陈述吴明彻的仁爱之心;⑥述说吴明彻听从诸将建议撤军。

答案:B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明彻幼年成为孤儿,为尽孝心和解决家用不足,十四岁就勤力耕种,于秋天获得大丰收。

最终“足充葬用”。

B.后高祖与吴明彻诚恳相交,推心置腹,纵论天下大势,高祖认为吴明彻精通兵法,博览群书,堪称英雄。

C.太建四年,吴明彻被任命为侍中、镇前将军,率军十三余万北伐,在寿阳大败齐将皮景和,夺得辎重无数。

D.太建九年,吴明彻奉命北伐,并多次击溃敌军,后因军溃被俘。

不久因忧愤生病,死在长安,享年六十七岁。

解析:“高祖认为吴明彻精通兵法,博览群书,堪称英雄”错,属于主观臆断,无限扩大,原文是吴明彻“微涉书史经传”,且“颇以英雄自许”。

答案:B16.把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诸将咸曰:“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于是就对各位兄长说:“现在草寇盗贼横行,人都难以考虑长久,我们有这么多粟麦,为什么不和乡邻共同分吃?”(2)诸将都说:“坚固的城池还没有攻下来,强大的敌援又在附近,不知明公将怎样定计?”参考译文:吴明彻,字通昭,是秦郡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