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3.15《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随堂练习

合集下载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第15课 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格局课后辅导练习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第15课 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格局课后辅导练习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内涵,见证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观察图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如图
材料二: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一统。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
图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______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它推行______制度。
A、现实需要的变化
B、农民战争的推动
C、儒学自身的发展
D、统治者个人的爱好
【答案】:
【解析】:
在我国,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封建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于( )
A、夏商周时期
B、尧舜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答案】:
【解析】:
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评,我国使用货币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交子②秦半两钱③五铢钱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答案】:
【解析】: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
A、李斯
B、孟子
C、董仲舒
D、商鞅
【答案】:
【解析】:
秦皇汉武是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君主,在对待诸子百家态度上截然不同,表现为“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其根本目的相同之处是( )
汉朝(1)汉朝汉武帝时,大将______、______打破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魏晋南北朝(1)乘坐时空飞船,来到了北魏,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举例说明。(2)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民族关系出现了怎样趋势?第二板块: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1)纵观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史实,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2)以史为鉴,今天我国各民族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 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格局练习题三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 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格局练习题三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格局练习题三第1题【单选题】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这个大变动包括( )①秦朝﹣建立行省制②汉朝﹣建立刺史制③秦朝﹣建立郡县制④汉朝﹣建立三省六部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他们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B、做给农民看C、稳固自己的统治D、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

”这一改变开始于( )A、秦始皇B、隋文帝C、汉武帝D、唐太宗【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古罗马城在当时世界上是个规模大的城市,下列哪个是与它同时的城市( )A、汉朝长安B、唐朝长安C、美国华盛顿D、日本东京【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推进大一统局面D、统治期间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么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呢?”这句话所表述的意思( )A、秦朝的统治被推翻B、必须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C、尽快停止战争,恢复和发展生产D、大力分封同姓人做诸侯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儒家学说的演变正确的是( )A、元朝统一后,为选拔人才,规定考试只许在儒家经典“四书”范围内命题,儒家学生达到顶峰B、春秋时期孔子确立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思想是“法制”C、五四运动中,儒家学说在“打倒孔家店”的攻击中动摇了统治地位D、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经儒生董仲舒的完善,被确立为正统思想【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②恩赐亲戚③巩固统一④加强中央集权A、①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影视剧,主人公及其功绩相符的一组是( )A、《秦始皇》——嬴政——统一文字,把隶书作为全国的标准文字B、《汉武大帝》——汉武帝——加强边疆治理,设立“西域都护府”C、《贞观长歌》——唐玄宗——加强中央集权,创立三省六部制D、《康熙王朝》——康熙帝——抗击沙俄侵略,维护领土完整【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东汉豪强地主享有的特权不包括( )A、占有大量土地B、享有“累世公卿”特权C、拥有私人武装D、任命各级官吏【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______~______年,汉武帝发动三次对匈奴的战争;在______、______的统率下,汉军取得了胜利;解除了匈奴对______的威胁,北部边郡得到安宁,并开通了西汉联系______以至______各地的通道。

【同步练习】《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北师大版)

【同步练习】《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北师大版)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练习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苏凤1. 西汉时期进入强盛的皇帝是()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2. 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州部。

当时的州部是()A.行政区 B.军事区 C.监察区 D.经济区3. 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A.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C.分割王国的封地,给其他子弟 D.剥夺王国的封地,收归中央4. 《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一书说:“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指”( )A.结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B.结束割据,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颁布推恩令,解决封国问题5.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下列史实与汉武帝有关的是()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颁布推恩令,解决封国问题③设立十三州部④焚书坑儒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6. 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纳 _的建议,提出 __ ___ ,确立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政治方面采纳_ __ _的建议,提出__ ___ ,解决了王国问题。

7.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1)材料一,汉武帝选取哪一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采取的是哪位大臣的建议?(2)为了使这一思想真正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3)材料二是谁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目的是什么?(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为解除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汉强盛皇帝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位时,出现了政治、思想和军事的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故选D。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相关知识。

七年级历史上册 3.15《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3.15《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基础知识巩固1.西汉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09年C.公元前207年 D.公元前202年2.西汉国力进入到鼎盛时期是在 ( )A.文帝时期 B.景帝时期C.武帝时期 D.高祖时期3.把儒家的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始于 ( )A.西周 B.秦 C.西汉 D.东汉4.西汉都城即今天的 ( )A.陕西咸阳 B.陕西西安C.河南洛阳 D.河南安阳5.汉武帝接受属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这里所要罢黜的是 ( ) A.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6.图3—15—1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文物,它的名称是 ( )图3—15—1A.铜奔马 B.长信宫灯C.金缕玉衣 D.马踏飞燕7.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的目的是 ( )A.监督地方官员B.抑制地方豪强C.防止贪赃枉法D.强化皇帝权力8.如图3—15—2所示官职的职责是 ( )图3—15—2A.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与皇族B.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与皇帝C.监督和检举郡守和县令D.监督和检举郡国长官9.汉武帝时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的是 ( )A.刺史 B.御史大夫C.司隶校尉 D.丞相10.汉武帝能够解决王国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1.对我国古代历史的记载或编撰,史学界往往采用以下三种纪年方法。

请将下列年代和相应的纪年方法用线连接起来。

①甲子年 a.公元纪年法②建元元年 b.帝王纪年法③公元前221年 C.干支纪年法梯级能力提升易错题1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主父偃C.苟子 D.公孙贺13.在河北满城西汉时期的中山靖王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最能表现墓主人身份的文物是( )A.随葬金银器B.西汉的铜奔马C.制作考究的长信宫灯D.金缕玉衣创新题14.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这种情况是由谁造成的 ( )A.汉高祖 B.汉文帝C.汉景帝 D.汉武帝15.穿越时光隧道,来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太学,你将在这里学习 ( )A.天文算术之理 B.法家治国之道C.纵横之道 D.儒家的经典16.下列哪个官职是汉武帝时设立的 ( )A.御史大夫 B.郡守C.县令 D.刺史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练习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练习

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一、单项选择题:1. 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大约是在()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始皇时期D、汉武帝时期2.汉武帝为了提高儒家学说地位采取的措施是()A.巩固中央集权B.建立了明确的人才举荐制度C.颁布了推恩令D.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3.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是()A.汉高祖B.光武帝C.周文王D.汉武帝4.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A.剥夺王国的封地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C.分割王国的封地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5.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A.太学B.郡学C.国学D.府学6.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A.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7.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是接受了谁的建议()A.董仲舒B.刘濞C.晁错D.主父偃8.按先后顺序排列汉初的几代皇帝应是()①汉景帝②汉武帝③汉高祖④汉文帝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9.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人做了大官10.“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的关系是()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C.董仲舒的学说适应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D.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11.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

”文中“上”指()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二、问答题:1.试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

2.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

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

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了什么?3.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D3.D4.B5.A6.B7.D8.D9.B 10.B 11.D二、问答题1.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北师大版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公元前202年,_________称帝,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_,历史上称为_________思路解析:答案:刘邦长安2.儒家代表人物_________建议汉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汉武帝采用了这个主张,在全国推行“_________思路解析:答案:董仲舒罢黜百家3.汉武帝接受_________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使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越分越小( )A.董仲舒B.C.卫青D.思路解析:该题考查了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使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答案:B4.汉武帝为了强化监察制度在地方设立( )A.司隶校尉B.C.县D.思路解析:答案:D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西汉的开国皇帝是( )A.汉武帝B.C.汉景帝D.思路解析: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答案:D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汉文帝B.C.汉景帝D.思路解析:汉武帝采纳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的主张,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推行答案:B3.穿越时光隧道,来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太学,你将在这里学习( )A.天文算术之理B.C.《孙子兵法》D.思路解析:答案:D4.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②恩赐亲戚③巩固统一A.①③B.C.①②③D.思路解析: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王权构成威胁。

“推答案:D5.为削弱分封诸侯王的势力,汉武帝采纳大臣_________的建议,颁布“_________”,消除了他们思路解析:答案:主父偃6.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

在中央,设立_________,监督和检举京师_________以及_________的不法行为。

在地方,设置_________,负责监督_________,抑制和打击地方豪思路解析:答案:司隶校尉百官皇族刺史快乐时光某宗教学校的教师在课堂上厉声问学生:“你们说,是谁创造了世间万物?”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屏住呼吸,不敢出大气。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测试1(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测试1(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测试(无答案)维度A 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他们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B、做给农民看C、稳固自己的统治D、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2、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这种状况是由谁造成的?(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 D、汉武帝3、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4、穿越时光隧道,来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太学,你将在这里学习( )A、天文算术之理B、法家治国之道C、《孙子兵法》D、儒家的经典5、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②恩赐亲戚③巩固统一④加强中央集权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6、西汉王朝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形成于( )A、汉高祖时B、汉文帝时C、汉景帝时D、汉武帝时二、填空题7、公元前202年,称帝,建立汉朝,定都,历史上称为。

8、儒家代表人物建议汉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汉武帝采用了这个主张,在全国推行“”的政策。

9、为削弱分封诸侯王的势力,汉武帝采纳大臣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消除了他们对皇权构成的威胁。

10、秦汉时期,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两个皇帝分别是和。

维度B 能力提高一、你说我说11、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谁的功劳大?请说出你的理由。

12、史书上记载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你是怎样看的?你认为汉武帝是一位怎样的封建皇帝?13、回忆一下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和法家的主要思想、观点,想一想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治理国家时分别采用了哪一派的?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呢?1 4、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

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第15课 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格局课后练习第九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第15课 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格局课后练习第九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第15课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格局课后练习第九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 )A、采纳晁错“削藩”建议B、颁布“推恩令”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推行行省制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秦皇汉武是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君主,在对待诸子百家态度上截然不同,表现为“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其根本目的相同之处是( )A、为了实现思想“大一统”B、为了解决王国的威胁C、为了加强皇权,巩固统治D、为了促进文化教育“大一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儒家学说真正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是在( )A、孔子创始儒家学派之后B、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C、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D、孔子写出《春秋》之后【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致力于共同利益。

”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B、实行郡县制C、颁布推恩令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汉武帝为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圆形方孔钱。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识图题:1、观察图一,秦朝都城所在地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______)2、观察图一,秦长城西起地点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______)3、观察图二,220年曹丕建立的政权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______)4、观察图二,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城市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______)5、观察图二,诸葛亮治理蜀国时期使某一地区得到初步开发,它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西汉的建立者是______;东汉的建立者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______”;晋惠帝时期,手握重兵的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课前预习预习时顺带把这些题给做了,试试你的身手呀!
1.西汉国力最为昌盛时期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8.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思想,在长安设立。

3.想一想,汉武帝在位期间,为推进大一统格局,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课堂练习重点难点都在这里了,课堂上就把它们解决吧。

4.历史上把西汉帝、帝统治的时期称为“文景之治”。

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主张的目的是( )
A.提倡儒家学说 B.加强中央集权
C.推行儒学教育 D.禁止其他学说
6.汉武帝允许诸王可以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主要是采纳了谁的建议( )
A.张良 B.萧何
C.董仲舒 D.主父偃
7.统治时期,西汉大一统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8.看图回答:
(1)上图中间的人是谁?
(2)他是哪个朝代的?
(3)他在位时,中国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
9.阅读下列材料:
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

——《汉书》
请回答:
(1)文中的“其”指何人?
(2)他曾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3)上述建议是为了实现什么目的?
10.汉武帝为提高儒家学说地位,采取了什么措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11.想一想,“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课后测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你的能耐是不是真的有长进了?
一、单项选择题
12.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道家 D.道家和墨家
13.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献计献策的重要人物有( )
①韩信②张良③董仲舒④主父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的是( )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②恩赐亲戚③巩固统一④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填空题
15.为加强监察制度,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专门监督和检举京师以及的不法行为。

16.最早采用年号纪年的皇帝是。

三、历史谜语
17.持久和平(猜一古代地名)
四、活动与探究
18.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地下马。

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

汉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了什么?
19.有人说汉武帝的功劳比秦始皇大,有人认为秦始皇的功劳比汉武帝大,你的看法怎样?
答案:
第l5课
1.D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3.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政治上,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汉武帝还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和地方分别设立司隶校尉和刺史来监督中央和地方官员。

4.汉文汉景5.B 6.D 7.汉武帝8.(1)汉武帝。

(2)西汉。

(3)大一统。

9.(1)董仲舒。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加强中央集权。

10.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其他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他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

ll.“推恩令”规定诸侯王可以把王国封地分给子弟,这样,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大减弱,无力和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

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12. B l3.D l4.D l5.司隶校尉百官皇族 16.汉武帝 l7.长安 l8.说明了汉武帝对董仲舒的怀念和敬重。

l9.两位君主的功劳可等量齐观,所以后人把他们并称为“秦皇汉武”。

因为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汉武帝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这都是前无古人的伟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前进,两位君主开创的基业可相提并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