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室检查要求

合集下载

医院检验科及实验室检查评分细则

医院检验科及实验室检查评分细则
医院检验科及实验室检查评分细则
项 目 及 要 求
分值
考 评 要 点
扣分
(一)基本要求
1.有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和职责,制度,医务人员知晓。负责消毒的人员必须接受正规培训。
10
3.布局合理,分区明确,符合功能流程,标志清楚。
10
4.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知晓。负责消毒的人员必须接受正规培训。
10.注意工作区域的清洁卫生。
10
说明:
1、检查只记扣分,评分以各科总分100分记,实得分=100分-扣分。根据实得分情况评价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2、检查中发现的较严重的单项问题,将参照医院考评办法进行考评。
3、新生儿科病房评分参照普通病房扣分条目,按新生儿科特殊要求对应扣分。
10
5.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10
6.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晓并处置规范。
10
7.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洗手方式正确。
10
8.各种废弃标本及容器等分类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10
9.医疗废物的管理:按要求分类收集、存放,交接记录及时并有双签名。
10

实验室监督检查内容

实验室监督检查内容

1、独立法人实验室注册文件或登记文件在有效期2、非独立法人实验室所在组织应是独立法人组织,持有独立法人的法律地位文件,应有四独立”的授权文件、及对实验室最高管理者的授权文件3、暂停期间或超期不能出检验检测报告;报告中不能擅自增加检验检测项目的、超证书附表的限制范围、报告中使用的产品标准、限量标准不在资质认定证书附表之内的、检测地点、授权签字人不在证书核准范围之内4、不得未经检验检测出具报告;伪造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的;不得篡改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不得出具虚假或者严重不实的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报告与记录不一致;实验室的人员、设备、环境不支持已出具检验报告。

5、持有检验检测所需场地场所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文件;不以临时借用的设备、人员申请资质认定6、不参与生产、制造、经营与资质认定检验检测范围相同的产品‘其母体组织如生产、制造、经营与实验室资质认定检验检测范围相同的产品,应有相应的措施保证公正性和独立性;如有分包检验,仅限于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检验检测项目。

7、未制定诚信服务的制度规定(含食品检验机构的回避制度);8、业务办公室要有以下公示:对客户的承诺(声明)、实验室资质、经批准的检验检测能力、收费标准、办事程序;设立专门接待客户场所,公示相关资质声明,9、要有适当方式征求客户意见;对客户的投诉未予有效答复;有便于客户投诉申诉的设施(客户意见簿);10、检验检测机构其对外出具证明作用的《检验检测报告》中不使用资质认定CMA标识的,不得转让和出租、出借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的;CMA、CMAF标识的位置、形状不正确的;加盖的“检验(检测)报告专用章”,要有“检验(检测)报告专用章”授权、批准文件11、检验报告查的内容:检验检测报告的信息不符合《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数据或结果的表述方式不符合检验检测标准规定;报告副本不能复现已发出的检验检测报告实际状态,检验检测报告没有规范的格式;检验检测项目与检验任务委托书不一致;检验检测报告上的人员签字不完整;检验检测报告上无页码标识、编号标识;随意涂改检验报告;报告与检验检测原始记录不符,尚未构成伪造数据;检验检测报告中使用过期作废标准12、原始记录查:原始记录信息不完整、不能复现检验检测过程;原始记录没有规范的格式;数据或结果的表述方式不符合检验检测标准规定;参与抽样、制样、检测人员的签字标识不完整;原始记录无页码标识、文件编号标识;记录编号、检验检测项目与检验检测报告无可追溯关联;随意涂改检验原始记录;电子版原始记录无避免丢失或改动措施;13、授权签字人得到任命及识别;在批准范围签发检验检测报告;在《检验检测报告》、《检验检测原始记录》上签字的检验检测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具有上岗证件,熟悉法律法规及检验检测标准;能准确熟练实施检验检测操作;食品检验人员满足任职要求;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与申报、备案情况一致。

卫生检查制度(三篇)

卫生检查制度(三篇)

卫生检查制度一、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要专人管理。

注意防火、防雷电、防盗、防尘、防潮、防霉、防蛀、防碎裂等,对各类仪器设备要经常维护,及时保养,确保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二、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要科学管理。

仪器、器材等物品都应登记造册,摆放整齐。

实验仪器、模型、标本、药品等,要分门别类,定橱定位,橱有编号,橱窗设卡,物卡一致,账卡相符。

室内定期打扫,保持环境整洁美观。

三、学生进入实验室要遵守纪律,不追逐打闹。

保持室内安静和清洁。

四、每次实验后应及时收拾好有关仪器、器材,并作好使用情况记载。

每天使用后要关好门窗,切断电源、水源。

五、借用实验仪器和器材等要办理借用手续,用后及时归还,不得转借他人,外借须经主管领导批准。

六、实验前,学生应明确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实验中提醒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注意操作安全,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督促学生整理好实验仪器,写好实验报告。

七、对具有危险性的实验仪器、辐射材料、有毒有害物品、易燃____物品,应当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制度,设置警示标志,存放于安全地点,指定专人保管。

八、师生须自觉爱护实验室内的一切仪器、器材和设施,损坏照价赔偿,并作好记载。

仪器、器材每学期清查一次,及时做好报损报废和增添登记工作。

(管理制度四)中小学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制度一、图书馆、阅览室专人管理。

注意防火、防雷电、防盗、防尘、防潮、防霉、防蛀等。

室内定期打扫,保持环境整洁美观。

师生到图书馆、阅览室须保持安静。

二、新采编的图书、期刊要及时分类、编目、登记、上架。

贵重图书应设立专柜,防止意外发生。

三、保证提供给师生借阅的图书流通量不低于藏书的2/3。

师生借阅图书按规定办理借阅手续,阅后及时归还,不得转借他人。

四、校外人员借阅藏书、期刊必须主管领导批准。

师生、校外人员损坏或丢失图书、期刊应照价赔偿。

五、期刊阅览室课余时间均对学生开放。

阅览室的期刊不得外借,阅览时不得在期刊上涂画。

六、图书、期刊每学期清理一次,及时做好报损报废和增添登记工作,确保账、册相符。

混凝土实验室检验细则

混凝土实验室检验细则

水泥细度检验细则(负压筛法)一.依据标准:《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1345-2006)二.仪器设备:1.试验筛——45μm方孔筛或80μm方孔筛。

筛网符合GB/T6005R20/3 80μm,GB/T6005R20/3 45μm的要求。

负压筛应附有透明筛盖,筛盖与筛上应有良好的密封性。

2.负压筛析仪——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6000Pa。

3.天平——最大称量值为100g,分度值不大于0.01g。

三.准备工作:将水泥样品充分拌匀,通过0.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间混进其他水泥。

四.方法步骤:1.筛析前,应把负压筛放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80μm筛析试验称取试样25g、45μm筛析试验取试样10g(W),精确至0.01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用毛刷柄轻轻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全部筛余物(Ks)。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正常。

五、计算:水泥试样的细度按下式计算:F (%)=100Wg Ks g )水泥试样质量()水泥筛余物质量(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水泥安定性检验细则(标准法)一. 依据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二. 仪器设备:1. 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729的要求。

2. 雷氏夹——由铜质材料制成,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 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尖的距离增加应在17.5mm ±2.5mm 范围内,即2x=17.5mm ±2.5mm ,当去掉砝码后的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3. 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10mm ×240 mm ×310 mm ,篦板的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篦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50mm 。

实验室验收标准

实验室验收标准

实验室验收标准1、一般规定1.1 试验室须持有主管试验室的授权书,并经业主、监理以及授权单位共同验收。

1.2 试验室一般应具备如下试验检验能力:1.水泥、矿物掺和料、外加剂、骨料.水的品质检验。

2. 钢筋和预应力钢筋(丝)的品质检验3. 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检验。

4. 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

5. 混凝土耐久性能检验。

6. 实体混凝土质量检验。

7. 设计要求的其它检验。

1.3 试验室应配齐开展检验项目的试验设备并按规定检定、检验合格试验室应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和周期检定计划,定期校验试验设备,培训试验人员。

1.4 试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根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编写试验室质量手册,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工作制度、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1.5 试验室应采用规定的标准进行规范的试验,保证数据准确、科学并按规定的表格清晰、完整地填写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

1.6 试验室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少量特殊项目的检验时,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检验。

1.7 试验室应建立良好的档案管理体系。

2 、试验室建设2.1 试验室的房屋而积应满足试验检验工作需要,布局合理。

2.2 工作室一般应设办公室、样品室、水泥室、砂石室、混凝土室,混凝土标养室、力学室、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室等。

2.3 工作室环境条件应满足试验检验标准和仪器设备的具体要求。

水泥室温度应控制在20℃±2℃,湿度不低于50%;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温度应控制在20℃±1℃,湿度不低于95%。

2.4 试验检验仪器设备的精度必须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2.5 试验室应配备足够的试验人员。

试验室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枝术职称,全部试验人员应持有上岗资格证书。

3、试验室日常工作3.1 原材料检验1.本着就地取材、尽量节约的原则,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合理选用钢材、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矿物掺和料及拌和用水等选用原材料时应考虑供货商的供应能力和质量保证等情况。

检验操作规范

检验操作规范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采集
按照规定的采样标准和方法进 行样品采集,确保样品的代表 性和真实性。
样品处理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 ,以满足检验方法的要求,同 时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
检验操作
按照检验方法规定的步骤进行 操作,确保每一步的准确性和
规范性。
检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记录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记 录,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检验废弃物处理与环保
废弃物分类
将检验产生的废弃物按照性质和危害程度进 行分类。
环保标准遵循
确保废弃物处理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 及法律法规。
废弃物处理
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分类,选择合适的处理 方式,如焚烧、填埋、回收等。
监测与记录
对废弃物的处理过程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 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检验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检验操作规范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contents
目录
• 检验准备 • 检验过程 • 检验质量控制 • 检验安全与防护 • 特殊检验项目规范 • 检验案例分析
01
检验准备
检验目的与要求
明确检验目的
确保检验工作有明确的指导方向,避 免盲目操作。
了解检验要求
熟悉检验的具体要求,确保检验结果 符合标准或客户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再现性验证
通过不同时间、不同人员或不同实验室对同一检验项目的验证,确保检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再现性。
检验标准与规范符合性
标准遵循
确保检验操作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及 规范的要求,避免因操作不规范导致 的结果偏差。
规范执行
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步 操作都有明确的指导和要求,提高检 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室仪器和设备质量检验规则

实验室仪器和设备质量检验规则

实验室仪器和设备质量检验规则
实验室仪器和设备质量检验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观检验:检查仪器和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缺陷,如有,则需要及时更换或修复。

2.尺寸检验:检查仪器和设备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偏差,则需要进行校正。

3.精度检验:检查仪器和设备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偏差,则需要进行调整或校准。

4.质量检验:检查仪器和设备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问题,则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

5.安全检验:检查仪器和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如有安全隐患,则需要进行加固和改进。

6.功能检验:检查仪器和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如有故障,则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7.清洁检验:检查仪器和设备是否清洁卫生,如有积尘或污渍,则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

总之,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质量检验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其安全可靠、精度高、性能好,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科pcr实验室院感检查标准

检验科pcr实验室院感检查标准

在医院院感检查中,PCR实验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以确保实验室操作规范、结果准确。

以下是PCR实验室院感检查的标准内容:一、实验室环境1. 实验室设施:确保实验室内设施齐全,包括安全柜、离心机、PCR仪等设备齐全,工作台面清洁整齐。

2. 温度控制:实验室内温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避免影响试剂和样本的稳定性。

3. 噪音与震动:实验室应设备良好的隔音与减震设施,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安静与稳定。

二、操作规范1. 操作流程:实验室应明确的PCR实验流程,确保操作规范、无遗漏。

2. 样本管理:建立完善的样本登记、储存、使用和销毁制度,保证样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消毒灭菌: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消毒灭菌制度,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清洁与无菌状态。

三、质控措施1. 内部质控:建立日常的内部质控程序,包括对试剂和设备的定期检测和校准。

2. 外部比对:定期邀请权威机构对实验室进行外部质控比对,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人员管理1. 培训要求:实验室人员需接受相关培训,熟悉PCR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健康管理:实验室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健康管理制度,包括体检和传染病接种等。

以上是PCR实验室院感检查的标准内容,实验室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保证院感检查合格,为医院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实验结果。

除了上述提到的实验室环境、操作规范、质控措施和人员管理外,PCR实验室院感检查还涉及到以下内容:五、废物处理1. 废物分类:实验室应建立废物分类管理制度,对生物危险废物、化学废物和一般废物进行正确分类、储存和处理。

2. 废物处理流程:建立废物处理流程,确保废物安全、环保地处理和销毁。

六、记录与档案管理1. 实验记录:对每一次PCR实验都应做详细的记录,包括使用的试剂批号、操作步骤、操作人员等,确保实验结果可追溯。

2. 档案管理:建立完整的实验档案管理制度,对实验相关的记录、报告和数据进行妥善保存和归档,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观察5名医护人员操作后的手卫生
8.了解近3年来医院内新生儿感染情况,有医院感染监测的记录,有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查相应记录和改进措施
㈤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器械用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对特殊感染病人的感染控制措施等符合要求。
1.有无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预防控制措施
现场检查
2.检查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2011年上半年)
查记录,现场检查
㈢内镜(胃镜及肠镜)清洗消毒符合规范。
1.胃镜及肠镜设施、设备应当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查看手工清洗消毒流程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活检钳灭菌情况。
现场检查
2.查看清洗消毒人员的防护用品与使用方法。
现场检查及考核
3.查阅有内镜清洗消毒登记本。记录是否规范。
现场检查记录书写情况
㈣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环境整洁、基本设施设备及人员满足工作需要,消毒隔离情况等符合要求。
1.检查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预防控制措施。
现场检查
2.查新生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2011年上半年)。
不能提供不得分
3.新生儿病室应当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造成医院感染。
现场检查,查记录
4.有专门的高危新生儿抢救区域,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10.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的记录,有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查记录,查措施
㈥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透析器复用情况符合《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要求。
1.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
查制度,查落实情况
2.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感染病例监测。
查制度,查落实情况
3.水处理质量检测应当按要求进行前处理检测(细菌培养每月检测一次,内毒素每三个月检测一次,化学污染物监测是否合格)。
查监测记录,检查医院感染报告是否符合要求
现场随机考核
5.听取医院感染情况、耐药菌感染分布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与有关部门沟通、反馈
6.检查医院在过去3年时间内,监测医院感染聚集性发生或者医院感染暴发情况,以及调查、报告与处置总结
检查相关记录,如无相关记录,请检查人员以医院感染暴发案例来考核医院感染部门的报告与处置能力
现场检查
6.严格限制非医务人员的探访,确需探访的,应当穿隔离衣并遵循有关规定。
现场检查
7.检查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生率(2011年上半年)
不能提供不合格
8.有重症监护病房环境清洁与检查制度。
查制度及落实情况。
9.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
现场观察5名医护人员操作后的手卫生。
查相关记录
4.检查透析液配制。
现场查看
5.对初次透析患者进行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相关检查,每半年复查1次。
查病历,查记录
6.应当制定针对透析室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并认真落实。
查计划,查落实情况,查记录
7.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防护用品。
现场查看
8.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机构内相关部门。
现场抽查3个无菌手术器械包(骨科包、产科包和腹腔镜或关节镜灭菌包1)
2.检查手术部位目标监测、手术感染例数及感染率。
查记录
3.手术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2011年上半年)
查相关记录,没有不得分
4.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2011年上半年)
查相关记录,没有不得分
5.重点查看缝针、缝线、一次性刀片等一次性使用物品的使用及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现场查看,考核
12.如复用血液透析器,应当有复用知情同意书、不能复用传染病患者的透析器。
查记录
9.隔离措施应当符合要求,传染病患者应当有专用的透析用品车,护理传染病患者同时不能护理其他非传染病患者。
现场检查
10.两班透析之间应当对透析区内的透析机、物体表面及地面等进行消毒,并更换床单、被单。
现场检查,查记录
11.现场查看护士手卫生状况:护理不同患者时应当更换手套,换手套前应当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擦手,接通管路和回血应当符合操作规范。
重点要求
检查内容
检查方式
检查结果
备注
㈠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并有工作制度;独立设置医院感染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医院感染的监测、控制与管理工作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
1.医院应当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并体现持续改进。
查阅资料
2.医院应当设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职责明确,配备的专兼职人员能满足开展工作的需要
不能提供不得分
3.抽查呼吸机的使用管理,呼吸机湿化装置及路的清洗消毒。
现场检查
4.抽查1名医生、1名护士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感染控制措施的了解情况。
现场抽查
5.检查上季度耐药菌感染情况;抽查发热、铜绿假单胞菌及MRSA感染病人各1例的消毒隔离情况。如现场无感染病人,随机考核医护人员对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查文件、查职责、查人员情况
3.医院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工作会议及总结内容有分析、有问题及改进措施,能体现持续质量改进
查工作计划、会议记录
4.医院应当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并根据监测发现问题制定有效改进措施;医院感染的报告应当符合《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有关要求;检查2名工作人员MRSA或非结合分枝杆菌的控制措施,其中包括如何发现(诊断)、报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消毒措施、接触隔离措施、手卫生措施等。
查看1个新生儿隔离案例。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5.新生儿病室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室。
查制度,查记录
6.病房应当设有新生儿专用沐浴、配奶区域;沐浴用具及衣物消毒,配奶无菌操作规程符合要求;抽查奶瓶、奶嘴、暖箱、吸氧用物等物品的清洗与消毒。
现场检查
7.有合适的手卫生设施包括病房入口处有洗手设施;
7.抽查2011年1月1日—10月30日医院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全员培训情况。
检查有无相关工作计划、实施、总结,查相关记录
㈡手术器械、用品的清洗、灭菌、包装等过程符合规范。
1.抽查无菌手术器械包观察器械包的大小、外包装、标识等是否合格,镜子的关节部位有无污垢;查看包内所有器械的清洗状况、包内卡是否符合要求;灭菌方法、灭菌效果应当符合有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