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概况(精)

合集下载

观赏植物生物技术的内容、作用、优势及发展现状

观赏植物生物技术的内容、作用、优势及发展现状

兰 花 的 传 统 分 株 繁 殖
兰花种子的离体播种
大花蕙兰的组培快繁
离体种质保存
月 季 转 基 因 育 种
三、观赏植物生物技术研究现状
• 技术体系的建立 离体快繁、花药(粉)培养、胚(乳)培养 植株再生、遗传转化 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 分子标记开发
• 生物技术育种 离体突变育种、体细胞杂交育种、分子育种
二、观赏植物生物技术的作用与优势
• 长期保存种质资源(种质保存)
• 快速繁殖优良品种(良种繁育)
• 利用生物技术育种(遗传育种)
– 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离体诱变育种
– 远缘杂交育种、体细胞杂交育种
✓ 提高育种精度
–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扩大资源利用
– 基因工程育种
✓ 创造特异性状
✓ 缩短育种周期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观赏植物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授课内容
• 观赏植物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 • 观赏植物生物技术的作用与优势 • 观赏植物生物技术研究现状 • 观赏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一、观赏植物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
•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 • 观赏植物细胞融合 • 观赏植物离体突变 • 观赏植物分子标记 • 观赏植物基因工程
Theor Appl Genet 1993, 86:1-5; Theor Appl Genet 1996, 92:170-172
Somatic hybridization of sexually incompatible petunias: Petunia parodii, Petunia parviflora
Theor Appl Genet 1980, 57: 1-4
Somatic hybridization between Dianthus chinensis and D. barbatus Intergeneric somatic hybrid plantlets between Dianthus barbatus and Gypsophila paniculata

生物质气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生物质气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燃气气源与加工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陈冠益, 高文学, 颜蓓蓓, 贾佳妮(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摘 要: 综述了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分类、气化炉特点、气化性能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

介绍了生物质气化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阐明了生物质气化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气化炉; 气化性能; 影响因素; 评价指标; 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TU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16(2006)07-0020-07Present R esearch Status and D evelop m ent of B i o massG asificati on Technol ogiesCHEN Guan y,i GAO W en xue, YAN Be i be,i JI A Jia n i (S chool of Environm ent Science&Technology,T ianjin University,T ianjin300072,China)Abst ract: The c lassification of b i o m ass gasificati o n techno log ies,the characteristics o f gasifiers, the infl u encing factors of gasification perfo r m ance and the evaluati n g i n d icator are rev ie w ed.The presen t deve l o p m ent status o f bio m ass gasificati o n technolog ies at ho m e and abroad is i n tr oduced,the proble m s that should be so l v ed for bio m ass gasification technolog ies are descri b ed,and the deve l o pm ent d irecti o n o f b io m ass gasification technolog ies in Ch i n a is put for w ard.K ey w ords: bio m ass gasification; gasifier; gasificati o n perfor m ance; i n fluenc i n g factor; e va l u ating i n d icator; developm ent d irecti o n1 生物质气化原理与工艺1.1 生物质气化原理生物质气化是指生物质原料(薪柴、锯末、麦秸、稻草等)压制成型或经简单的破碎加工处理后,在欠氧条件下,送入气化炉中进行气化裂解,得到可燃气体并进行净化处理而获得产品气的过程。

新西兰生物技术的发展

新西兰生物技术的发展
位 ,在生物医学研究的若干领域拥有世界水准的研
口果 品 ,皇家园艺研究所的优 势是在猕猴桃和苹 向杂交技术开发猕猴桃和苹果新 品种。皇家林业
的辐射松品种。 生物安全与环境保护 :新西兰是一个无政府
报告 , 政府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及产业 ,以此推动经 果 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基础上 ,利用分子育种与定 新西兰在农业生物技术的若干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 研究所 的优势是在细胞壁研究基础上研发高密度 究团队。新西兰生物技术的优势如下:
( )项 目目前进展状况 4
( )燃料合成的途径 2 根据所希望获得产 品的不同 ,卡尔斯鲁厄研 究中心采用不 同的合成工艺。
目前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在德国联邦农业
部 、欧盟和巴登一符腾堡州政府的资助下 ,投
燃料合成 路径
资2 0万欧元 ,正在建设一套 由秸秆转化为车 30 用燃油 的试验 示范设 备 ,每 小时可转化 秸秆 速裂解纸浆、气化和合成三 阶段建设 ,全套设备 将于2 0年末全部建成投产。今年5 07 月,该 中心与 山东淄博特西尔公司签署协议 ,为淄博特西尔公 司在山东省建设年产1 万吨 由秸秆生产生物合成柴 油示范项 目提供技术支持 。该项 目第一期工程已 在 山东省淄博下高新开发区动工 ,将于2 0 年4 08 月
利用生物分子方法解决动物健康 问题和提高人类
生物安全与保护 以及农业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
术 的研究 开发 。
健康水平。最具特色的是羊与奶牛的基因组研究 ,
通过羊与奶牛 的基 因与功能基 因发现 ,改进羊与 2生物医学技术 .
奶牛的健康 与品质 ;通过转基因有种技术获得生
物 医药产品。新西兰主要从事这类研究 的机构是 : 皇家农 业研究 所 、梅西大 学 、优质 奶牛研 究所

国内外质谱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

国内外质谱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

国内外质谱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质谱技术在国内外一直是科学研究和分析领域中的关键工具,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以下是关于国内外质谱领域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的一些常见方面:1. 技术发展现状:a. 高分辨质谱(HRMS):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能够更精确地分析复杂的混合物,提高分析灵敏度和分辨率。

b. 串联质谱(MS/MS):MS/MS技术通过在质谱仪中引入多个阶段的质谱分析,提供更详细的分析结果,有助于确定分子结构和鉴定生物分子。

c. 质谱成像(MSI):质谱成像技术允许在样本表面创建分子分布的图像,对于药物分发、生物标志物和组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d. 环境质谱学:应用质谱技术来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大气中的气溶胶成分、水体中的微量有机物等。

e. 生物质谱学:在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方面的研究中,质谱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药物开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2. 趋势研究:a. 单细胞质谱: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开发单细胞质谱技术,以深入了解不同细胞的代谢和生物分子组成。

b. 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应用将在质谱数据处理和解释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高分析效率和结果准确性。

c. 新型质谱仪器:新一代质谱仪器的开发将继续提高灵敏度、分辨率和数据采集速度,拓展质谱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d. 多组学融合:融合多种质谱技术与其他组学技术(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研究将促进系统生物学的发展。

e. 实时质谱监测:实时监测质谱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迅速了解化学反应过程、药物动力学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这些趋势表明,质谱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并且技术本身将继续不断创新。

质谱学作为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将为科学家提供更多深入研究生命科学、化学和医学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这方面的研究领域发展迅速,新的进展可能已经发生在我的知识截断之后。

国内外基因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基因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基因工程的开展现状与展望学号:20103164 某某:王雪班级:生物工程1003班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经过30多年来的进步与开展,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

许多科学家预言,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基因工程与相关领域的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

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X围涉与农业、工业、医药、能源、环保等许多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阶段国内外基因工程的开展状况与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基因工程国内外开展展望一.基因工程的成果1.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领域是目前转基因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农作物生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抗病虫害的能力。

基因工程在这些领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由于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的开展,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也已全面展开。

自从发现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烟草中,在转基因植株上明显延迟发病时间或减轻病害的症状,通过导入植物病毒外壳蛋白来提高植物抗病毒的能力,已用多种植物病毒进展了试验。

在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增强植物对细菌和真菌病的抗性方面,也已取得很大进展。

植物对逆境的抗性一直是植物生物学家关心的问题。

由于植物生理学家、遗传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协同作战,耐涝、耐盐碱、耐旱和耐冷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系)也已获得成功。

植物的抗寒性对其生长发育尤为重要。

科学家发现极地的鱼体内有一些特殊蛋白可以抑制冰晶的增长,从而免受低温的冻害并正常地生活在寒冷的极地中。

将这种抗冻蛋白基因从鱼基因组中别离出来,导入植物体可获得转基因植物,目前这种基因已被转入番茄和黄瓜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口味、口感、营养成分、欣赏价值等品质性状。

实践证明,利用基因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善植物的品质,而且越来越多的基因工程植物进入了商品化生产领域,近几年利用基因工程改良作物品质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如美国国际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从大豆中获取蛋白质合成基因,成功地导入到马铃薯中,培育出高蛋白马铃薯品种,其蛋白质含量接近大豆,大大提高了营养价值,得到了农场主与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你对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何看法?

你对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何看法?

你对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何看法?一、生物技术的发展概述生物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物技术的发展正呈现出愈加迅猛的态势。

在此背景下,我们不禁要思考:生物技术的发展究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革?又如何应对生物技术所带来的挑战呢?二、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 基因治疗技术的突破基因治疗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在医学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通过将正常基因转导至异常细胞中,基因治疗技术可以纠正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生,为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尽管基因治疗技术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和治疗成本的高昂,但无疑,这一技术的突破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2. 仿生技术的应用仿生技术是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模拟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将生物的智慧应用于人类的技术创新中。

例如,通过仿生技术可以开发出具有自愈能力的材料和仿生智能机器人等产品,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改进。

仿生技术的应用不仅带来科学技术上的创新,也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三、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1.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转基因技术是农业领域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通过引入外源基因到农作物中,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农作物具备抗病抗虫的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产生不可预测风险的挑战。

因此,在推广转基因技术的同时,需要加强对其安全性的评估和监管,以确保健康和环境的持续受益。

2.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精准农业技术是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一大亮点。

通过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农作物的精准施肥、精准浇水和精准病虫害防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四、生物技术的挑战与展望1.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涉及到伦理和道德问题的争议也不断增多。

国外生物医药园区发展概况

国外生物医药园区发展概况

国外生物医药园区发展概况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产业一直被视为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为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设立生物医药园区,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便利的政策支持和优越的经营环境。

以下是国外一些重要的生物医药园区的发展概况。

1. 美国生物医药园区:美国拥有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其生物医药园区数量众多,分布在全国各地。

其中,加州的硅谷、波士顿和圣地亚哥等地是最重要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之一、硅谷生物医药园区主要聚集了许多生物技术和医药公司,如Genentech,Gilead Sciences等。

波士顿的生物医药园区则以其拥有大量高校和研究机构吸引了众多创新企业,如Biogen,Vertex Pharmaceuticals等。

这些生物医药园区聚集了顶尖的科研人才和技术资源,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英国生物医药园区:英国的生物医药园区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伦敦、剑桥和牛津等地。

伦敦生物医药园区是英国最大的生物医药园区之一,聚集了超过700家生物医药公司和研究机构,如GSK,AstraZeneca 等。

剑桥和牛津也拥有世界一流的生物科技产业,其生物医药园区同样吸引了众多企业和创新型科研机构。

3.瑞士生物医药园区:瑞士作为生物医药创新的重要国家之一,拥有世界领先的生物技术和医药企业。

瑞士的生物医药园区主要分布在巴塞尔、洛桑和苏黎世等地。

这些园区汇集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创新企业,如罗氏制药、诺华制药等。

瑞士政府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日本生物医药园区:日本是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其生物医药园区为该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日本的生物医药园区分布在东京、大阪和神户等地。

其中,神户生物医药园区是日本最大的生物医药园区之一,聚集了许多领先的生物技术和医药企业,如辉瑞制药、大日本住友制药等。

日本政府通过提供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

《2024年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范文

《2024年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范文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的不断发展,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成为了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若不进行妥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研究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于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一)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1. 物理法:主要包括污泥脱水、干燥、焚烧等。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采用这种方法对污泥进行初步处理。

2.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对污泥进行生物降解,如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等。

这种方法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和体积。

3. 化学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污泥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这种方法在国内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大规模应用。

(二)国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1. 土地利用:许多国家将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污泥用于农业和园林绿地的土壤改良。

2. 焚烧法:一些发达国家采用高温焚烧的方法处理污泥,实现减容化和无害化。

3. 资源化利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回收利用,如制取生物燃料、肥料等。

这种处理方法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三、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一)技术创新与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与升级。

例如,生物法中的微生物菌剂、酶等将被广泛应用于污泥处理过程中,提高处理效率和效果。

同时,新型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也将不断涌现,为污泥处理提供更多选择。

(二)资源化利用趋势明显随着人们对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回收利用,制取生物燃料、肥料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三)政策法规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将加大对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法规支持力度,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同时,政府还将加强对污泥处理的监管力度,确保污泥得到妥善处理和处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概况 (2010-10-21 18:00:05 (一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动态 1、国际生物技术发展现状 生物技术是近20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高新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药、轻工食品、海洋开发、环境保护及可再生生物质能源等诸多领域,具有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特征,对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影响。近10年来,生物技术获得突破性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产值以每3年增长5倍的速度递增,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兴起,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物技术市场将达到30,000亿美元。在发达国家,生物技术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增长速度大致是25%-30%,是整个经济增长平均数的8-10倍。

在生物技术制药领域,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医用诊断试剂、活性蛋白与多肽、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药用动植物细胞工程产品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生物保健品等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其中与基因相关的产业发展最强劲。全球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占生物技术产品市场的70%以上,占药物市场的9%左右,以高于全球经济增长5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发展,仅单克隆抗体市场销售额就达40亿美元。

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高新技术培育的农林牧渔新品种、兽用疫苗、新型作物生长调节剂及病虫害防治产品、高效生物饲料及添加剂等已推广运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9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才170万公顷,以后逐年直线上升,到2004年已经达到8100万公顷,8年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近48倍。照此增长速度预计2010年世界范围内50%的耕地将种植转基因作物,2020年将增至80%。尤其是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经济效益极为显著。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1995年仅7500万美元,1997年达6.7亿美 元,2002年为45.2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200亿美元。本文章来自生物科学博览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食品生物技术产业产值约占生物产业总产值的15-20%,目前国际市场上以生物工程为基础的食品工业产值已达2500亿美元左右,其中转基因食品市场的销售额2010年将达到250亿美元。此外,保健食品行业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市场增长迅速。

环境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工程学、环境学和生态学交叉渗透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是21世纪国际生物技术的一大热点。环境生物技术兼有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特点,在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自然资源可持续再生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能源生物技术主要目标是利用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目前,

全球储量为亿吨,相当于640亿吨石油。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和巴西的酒精能源计划等,主要是开发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汽油。尽管生物质液化燃料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份额还不大,但由于岂疫有环保和再生性特点,前景非常广阔。

2.国内生物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一直把生物技术作为重点支持的战略高技术领域,提出了“加强源头创新,重视集成应用,促进成果转化,大力推进产业,确保生物安全,实现跨越发展”的基本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税收、金融、人才引进、进出口等方面对生物技术企业给予全面支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培育了一批生物技术企业,建立了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近200个,安排了专项资金立项研究。生物技术领域已完成了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从实验室探索到产业化,从单项技术突破到整体协调发展的转 变。在2000-2004年间,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年均增长30%,仅2004年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70亿元,增加值120亿元。

医药生物技术是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重点,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和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93年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批准生产以来,已有干扰素等20多种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上市,销售额排名世界前10位的基因工程药物我国能生产8种,另有150多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其中约10种有望成为国家一类新药,波及恶性肿瘤、血友病等疾病的9种有谠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治疗方案,以及软骨、皮肤、肌腱等6种组织工程产品也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1%测序工作;经过持续努力,我国科学家获得国际蛋白质组计划主要项目——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的领导权;在国际上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乳光牙本质Ⅱ型、汗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自主研发的“多肿瘤标志物蛋白生物质芯片检测系统”,临床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自主研制的世界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具有重大市场效果,专家估计销售额有望超过20亿美元。目前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及研发的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居领先地位,在某些方面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国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参与了“国际水稻(粳稻基因组计划”,独立完成杂交水稻(籼稻的基因组精细图绘制;为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2004年超级杂交水稻推广230多万公顷,增加农民收入60多亿元。抗虫棉、耐贮番茄等6种转基因植物被批准商品化生产。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两系杂交稻技术已经大面积推广应用,超级稻新品种已累计推广应用620多万公顷,创造社会经济效益97.65亿元以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共培养小麦、水稻、大豆、棉花等作物新品种25个,推广300多万公顷,为农民增收20多亿元。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和油菜等农作物转基因产品技术已基本成熟。我国每年种植转基因作物近187万公顷,直接经济效益2800多万元,已形成具国际竞争力的转基因植物产业,是世界第四或第五大转基因植物种植国家,仅转基因抗虫棉一项,到2004年就已累计种植370 万公顷,占棉花种植面积的40%,五年已为农民增收6000万元。在植物抗盐、抗旱基因工程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

进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抗逆境植物,加速恢复植被,将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并在防治沙化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在盐碱地种植耐盐碱植物,每年可产生直接效益300多亿元,并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环保效益。动物基因工程方面,我国已培育出转基因猪、羊、牛、鱼等多种动物,先后成功克隆羊、牛等动物。基因重组固氮菌剂已经建立了万吨位生产线。兽用疫苗等5种动物用重组微生物制剂,转BT基因微生物制剂等3种微生物农药被批准商品化生产。目前我国累计登记的生物农药产品已达777个,占整个农药使用量的11%,部分化学农药已被生物农药所替代。此外,我国已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药用蛋白,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发展潜力的生物技术,据不完全统计,利用转基因植物所表达的药用蛋白有16种、重组抗体33种、重组疫苗20种。

在食品生物技术研发领域,我国食品工业2004年产值达到亿元,但营业额仅占世界食品工业营业额的5%。在发达国家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80%以上,而中国仅为37.8%。按发达国家水平计算我国食品工业产值至少还有50%潜力可挖掘,依靠生物技术形成第四代食品,将形成亿元的产业,可为1000多万人提供就业。保健食品行业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市场增长迅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保健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为15-30%,远远高出发达国家平均13%的增长率。

我国每年排放污水量为300亿立方米,生物法处理每年减少排污费150-300亿元。全国生活垃圾清量已达1.36亿吨,年增长达7%-10%,生物处理可产生600万吨有机肥,30亿立方米沼气。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已成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新产业。以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材料和生物能源为代表的环境生物技术产品,在我国改善环境、治理污染中发挥作用,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相当丰富,仅各类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等的资源量每年即有3.08亿吨标煤,薪柴资源量为1.3亿吨标煤,加上粪便、城市垃圾等,资源总量估计可达6.5亿吨标煤以上。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已经面临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 压力。因而改变能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用现代技术开发利用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生物质能源开发和利用,全国已建农村户用沼气池600多万个,年产沼气16亿立方米;兴建大中型沼气工程近600处(含工业有机废弃物沼气工程,使8.4万户居民用上了优质气体燃料。政府又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生物质能利用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使生物质能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其中尤以大中型畜禽场沼气工程技术、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和垃圾填埋发电技术以及利用能源作物生产液体燃料(如燃料酒精等的进展引人注目。

综合分析表明,我国出现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个有产业化优势的生物产业区,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初具规模,尤其是国家在北京和上海组建了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生物芯片工程中心,组织工程中心,药物筛选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的生物技术研发平台和基地,表现出“东部强,西部弱”的格局。但西部的陕西扬陵已成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及产业最活跃的核心地区,西南地区

则是我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发展生物资源产业潜力巨大的地区。 3.生物技术发展趋势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生物技术正逐渐成为科技革命的主体或代表。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抢占生物产业制高点,把生物产业作为国家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如美国基础研究经费49%用于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研究,欧盟将46%的经费用于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

今后5-10年,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可概括为: ——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全球化,竞争加剧。 ——信息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结合速度加快,使生物信息技术产业、特别是生物芯片产业快速发展,可能形成较大的产业。——纳米生物技术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