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腹股沟疝 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分析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 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通常发生在腹股沟区域,是由于腹肌薄弱或者损伤造成的腹腔内的器官突出到腹股沟区域形成的疝。
而在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中,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进行效果对比,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
一、TAPP手术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是一种通过腹腔镜在腹腔内进行手术的方法。
TAPP手术是将腹腔镜插入腹壁内,通过摄像技术在内部观察腹腔器官和疝囊状突出物,然后修补腹股沟疝,最后将疝囊置入腹腔内。
TAPP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TAPP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非常明显,在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疝囊也得到了有效的修补。
而且TAPP手术对于腹股沟疝的复发率也比较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TAPP手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术方式。
二、无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通过对腹壁进行修补,减少对腹腔内压力,减少对腹腔内器官的牵拉,提高了腹腔内压的手术方法。
该方法不使用局部张力,因此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并且能够减少局部组织的损伤,术后恢复更为迅速。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的张力修补术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通过改善局部组织的修复,减少了术后组织粘连的风险,减少了术后的疼痛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三、TAPP手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对比虽然TAPP手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都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手术方式,但它们各自也有着不同的优势。
就效果而言,TAPP手术是通过腹腔镜直接观察腹腔内器官和疝囊,修补疝囊,并将其置于腹腔内,术后症状缓解快,复发率低。
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通过改善腹壁的修复,减少术后的疼痛感,提高了术后的效果。
在术后的恢复期方面,TAPP手术恢复期相对较短,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与传统术式的效果比较

e y  ̄ etwt I at e a admzd ot  ̄ d a J . c r i s i pI c r: n o i n oe l ] A t lp n h I Y u i r ec r [ a
防低血压发生。当腰麻效果减退时 , 可以小量硬外追 加局麻 药, 以发挥腰硬联合麻醉的优势 。静 脉追加小剂量舒 芬太尼
注 : B组 比较 , P< . 1 。P< . 1 与 OO , 0 0
( ) 5 可以快速起效 , 很快 消除疼痛 及不适 , 有一定的镇 且 静作用。正 常成人腰麻的罗哌卡因用药为 8一l g但老年 2m , 病人应用量 宜偏小 , 本组 高龄 患者手术单次腰麻 时应用量为
3 讨 论
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 酰胺类局麻药 , 中枢神经 系统 和 对 心血管系统毒性低 , 具有运动神经 阻滞起效慢 、 效能弱 、 动 运
感觉明显分离现象、 对呼吸影 响小等特 点 。舒芬太尼为纯
受体激动剂 , 镇痛 作用强 、 痛时 间长、 镇 呼吸 抑制弱 、 血液
动力学稳定性好 、 恶心呕吐及瘙痒 等不 良反应少 。高龄老年
A as e d Sad 20 4 ( ) 16 net  ̄ cn ,00,4 9 :0 1—17 . h 0 0
3 Balny eJ CarDB,F ra f S.T e cmp rt e e e  ̄ o 0t l tn C, r a ern i h o aai f c fp s v —
中国临床新医学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引言:腹股沟疝是指通过腹股沟区的腔隙向下脱出的腹腔脏器,是常见的外科疾病。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两种主要手术方式。
本文将就这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对比进行讨论,以期提供临床决策的参考。
一、手术操作及技术1.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腹腔镜手术技术利用腹腔镜器械通过腹部切口,将疝囊复位并关闭疝孔,同时使用网片加固疝孔。
该手术具有微创、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2.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手术技术通过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将疝囊复位并进行缝合修补,采用张力分布均匀的修补材料。
该手术相比于腹腔镜手术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及更高的成功率。
二、疗效比较1. 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相对于开放式手术,腹腔镜手术的术后疼痛明显减少,因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操作精确,对周边神经的伤害较小。
而开放式手术的术后疼痛较为明显,因为切口较大,对周边组织的损伤较大。
并发症方面,两种手术方法的术后并发症风险相差不大,主要包括术后血肿、腹膜积液、术后感染等。
2. 康复时间:腹腔镜手术的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开放式手术。
因为腹腔镜手术伤口小,创伤轻,患者术后活动恢复较快。
而开放式手术由于创伤较大,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
3. 疝复发率:根据临床观察,腹腔镜手术和开放式手术在疝复发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两种方法均可有效修补腹股沟疝,但也需要术后定期随访并注意复发的预防。
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两种常见手术方式。
从手术操作及技术、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康复时间和疝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创伤小、术后疼痛减轻及康复时间短的优势,而开放式手术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及更高的成功率。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医生的经验,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4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

中国中西 医结合外科 杂志2 1 年 8 0 0 月第 l 卷第 4 6 期
4 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腹股沟疝 的临床对 比
张学云 周振 理 , 摘 要 目的 : 评价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 5 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分别采用4 对39 种手术方式
治疗, 术中、 观察 术后多个 临床指标 , 比较疗效。结 果 :A P T P 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其他 3 P . )平均住院费用 组( <O 5 , 0
aeaeln t o t ngo p T P a eso v ul ta h ti te o e ru sf < .5. h oto vrg g fs y i ru A P w sl b i s h nta n h t rgo p 尸 00 )T ecs f e h a s o y h h si l a o f ru A P w smoeta hti teo e ru sr 00 ) T ecmpi t nrt n e opt i t no o pT P a r nta n h t rgo p 尸< . . h o l ai a a dt az i g h h 5 c o e h
Te so -re eno ls h w o d a tg s t c mp r w t t dt n l e irh p y u h a s l n in fe h r ipa t s o s s me a v na e o o ae i r i o a y h a i h m or a h .s c s mal
w t 4 iee t rc d r s icu ig r dt n l i h df rn po e ue , n ld n t i o a Basn, L c tn ti tn in fe h r ipa t, Ruk w f a i sii ihe s n e so -re eno lsy e to
(成人女)腹股沟股疝的手术记当

(成人女)高位腹膜前股疝无张力修补术我科从1999年10月至2004年4月使用美国外科公司及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聚丙烯网塞及平片进行无张力腹股沟修补术306例,其中治疗股疝24例,占总手术量的7.84%。
现对无张力股疝修补术的手术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患者,23例女性,1例男性,年龄41~63岁,平均年龄52.5岁,均未发生嵌顿、绞窄;1.2麻醉方式8例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6例在局部麻醉下实施手术;1.3手术步骤1.3.1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至耻骨结节,做切口4cm~5cm,逐层切开,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游离子宫圆韧带或精索,用导尿管悬吊;1.3.2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切开腹横筋膜,显露疝囊颈部,其内侧为陷窝韧带,外侧为股静脉,将疝囊自股管内锐性加钝性游离出,进一步游离至疝囊颈部,不做高位结扎;1.3.3将疝囊推入腹腔,再将聚丙烯网塞充填至疝环内(注:不是充填在股环内),与腹横筋膜内侧、耻骨梳韧带及陷窝韧带外侧缘缝合固定6~8针,经增加腹压聚丙烯网塞不向外突出;1.3.4尽量修复腹横筋膜,如果较完整,可将网塞完全置于腹横筋膜后方;1.3.5如发现腹横筋膜薄弱或缺损,可将平片置于子宫圆韧带或精索后方,铺平后周围妥善缝合固定,下端需超过耻骨结节;1.3.6将子宫圆韧带或精索放回原位,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缝合至皮,术毕。
术后用500g的沙袋压迫局部6~8h。
2结果2.1手术时间单侧股疝大约需要30min,最短20min,疝囊较大难以自股管内拖出者需切开腹股沟韧带以扩大股环则时间略长,一般需要40min~50min;2.2恢复多数病人3~6h即下床自解小便,有5例肌注非麻醉类止痛剂,大多数病人仅在24h~48h内有不超过38℃的发热。
全部病人均在3天内离院,不再使用任何抗感染药物,7天后门诊拆线。
本组所有病人均为Ⅰ/甲愈合;2.3随访2例随访4年,5例随访3年,9例随访2年,6例随访1年,2例随访不足1年,全部病人均无复发,9例病人诉3~5月内感觉局部硬块,半年后逐步软化消失。
疝气治疗最佳方法

疝气治疗最佳方法
疝气是一个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病症。
目前,手术仍然是疝气治疗的最佳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疝气手术治疗方法:
1. 开放手术修补:这种传统的手术方法是通过一个小切口将疝囊放回到腹腔内,并修复疝口。
此后,切口会缝合合并恢复。
这种方法在许多疝气病例中被广泛使用。
2. 腹腔镜手术修补:腹腔镜手术是通过几个小切口和腹腔镜器械进行的。
腹腔镜手术可以使患者在手术后恢复得更快,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3. 不张的修复术:也称为无张力修复术。
这种方法将使用人工网格或生物网格来加强疝口处的组织,以减少再发风险。
这种方法在大部分患者中被认为是较好的选择。
4. 腹股沟切口修复:对于某些患者,腹腔镜手术可能不适合,开放手术在此时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这种方法通过腹股沟区域进行手术修复。
最佳的疝气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手术是治疗疝气的最佳方法。
如果不进行手术,疝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肠梗阻或坏死。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Dec.2022,Vod43No.7・193-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①吴争光(项城市中医院普外科,河南项城466202)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OTFH)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短期随访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 -0)-2219-10于本院就诊的6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病例完整资料,将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TEP)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OTFH的3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
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统计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复发率。
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及正常工作时间均较短,手术时间偏长(P<0.05);观察组并发症略低于对照组,但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OTFH疗效显著,术后康复快,且安全性高,未增加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成人腹股沟疝;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短期随访中图分类号:R65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因腹股沟部位缺陷导致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所致,发病时,多表现腹部疼痛剧烈且伴有可复性包块,若未及时治疗,可诱发机体多系统受损、电解质絮乱等,甚至继发肠梗阻、穿孔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4]。
目前,临床针对该患者多采取手术治疗,OTFH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其包含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两者均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哪种术式优势更突出临床尚缺乏大量数据支持4]。
为此,本研究将以TEP作为对照,针对32例患者应用OTFH,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219-21-2219-19我院接收的6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病例完整资料,其中对照组32例,男2例,女17例;年龄32~78岁,平均(52.56±5.17)岁;体质量指数/.6~27.5k/m2,平均(22.96±1.81)kg/m2,疾病类型:单侧疝2例,双侧疝9例。
成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法分析

沟斜 疝 和腹 股沟直 疝, 临床表现是 腹股 沟区出现 肿块 , 随着病 情 切 口感 染 。 易复 发 疝 应 择 期 手术 , 嵌 顿 性 疝 和 绞 窄 性 疝 需 要 进 行
的发展 , 肿块 增 大 , 并 伴 随 胀 痛 的发 生 。 股疝是疝 囊通过股 环, 经 急诊 手 术 , 急诊 手 术 治 疗 这 种 类 型 的 患者 需 注 意 的 是 如 果 患 者 疝
但 发病严重, 特别 是老年患者, 如 果 不 能 及 时 治 疗, 将会增加死亡 术 方法的选择具体为: I 型 患 者 可 选 用平 片 无 张 力 疝 修 补术 、 疝 囊 合 的情 况 下切 口疝 的 发 病 率 较 低 , 但 如 果 发 生 切 口感 染 或 切 口裂 疝 修 补 术 , Ⅱ 型、 Ⅲ型和 Ⅳ 型患 者 也 可选 用 疝 环 充 填 式 , 除此之外,
和斜疝 两种, 直疝 从腹壁 下动脉 内侧 的腹股 沟三角区直接 向前突 引起 的 撕 裂 疼 痛 。
出, 腹 股 沟 疝 多发 生在 男 性 和右 侧 , 临 床 上 斜 疝 比较 常见 。 早 期 的 1 . 3 围手 术 期 处理 临 床 表 现 主 要 是 不 明显 的肿 块 , 并 不 会 对 患 者 造 成 明显 影 术 耐 受 性 较 差 老 年 患 者 要 是 随 着 病 情 的发 展 , 如 果 腹 股 沟 疝 不 能 回 纳 形 成嵌 顿 疝 就 会 发 生 特别注 意, 因为老年人身体 机能退化 , 容易并发其他病症, 所以需 肠梗 阻 , 甚至死亡, 根 据 患 者 的病 情 程 度 , 临 床 治 疗 有 保 守 治 疗 和 要 检 查 老 年 患 者 的心 肺 功 能 及 血 糖 水 平 , 并 在 手 术 前 评 估 手 术 危 手 术 治 疗 两 种, 因为 成 人 腹 股 沟 疝 的 不 可 自愈性 , 所 以手 术 治 疗 是 险 性 , 如 果 患 者 并发 有 碍 手 术 治 疗 效 果 的 疾 病 需 在 手术 前 进 行 纠 唯一可 靠的方法 , 减 少 术 后 复 发 的发 生 。 根 据 腹 股 沟 疝 发 生 的 原 正 治疗 , 补 片属 于 假体 置 人 , 所 以要 常 规 应 用 抗 生 素 预 防围手 术 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方法分 为无张力疝修补 术与传统 组
织张力 缝合修 补术 , 无 张力 疝修补术是临床较为常用 的手术方
法, 这是 因为该手 术方法对患 者所造成 的创伤小 , 住院 时间明 显缩短 , 复发率 比较低 , 并 发症 发生率低 。 主要包含腹腔镜术式
收 的材 料 , 对 于小切 口疝 , 使用 1 - 0可吸 收线连续缝 合疝环 缺 损, 缝合线长度 和切 口长度 为 4: 1 ; 有严重疝 环缺损 的大切 口 与 巨大切 口可 以使用 修补材料进行修补 ; 中切 口疝 可以直接缝
1 . 2 手术方法
3 . 1 形成和分 型
腹股沟 区为大腿交界 和下腹壁之 间三
角区 , 腹 股沟疝分 为后 天形成 与先天形 成 , 腹 部强度 下降是 其 主要原 因, 分为斜疝 与直疝两类 , 直疝主要是 由腹壁 下动脉 内
侧 腹股 沟三角区朝前 突出 , 斜疝 在临床 中较为常见 。腹股 沟疝
2 股 疝
股 疝属于腹股 沟疝 中的一种 , 临床发病 比较 快 , 由于伴 有 严 重并发症 、 症状不 明显 , 需要及时采取治疗 , 本 文主要分析腹部手术切 口疝 、 股疝 以及
成人腹股沟疝 的手术治疗方法 , 具体报告 如下 。
1 腹 部 手 术 切 口疝
分型根据其肿块 大小 、 实 际位置 、 发生原 因等进行判 断 , 准确 分 型有助于临床预后 以及手术方法选择 。 腹 股沟疝按 照腹股沟管后壁完整性 、 周 围腹横筋膜 坚实程 度 以及疝环缺 损程度分为 I、 Ⅱ、 Ⅲ与Ⅳ型 , Ⅳ型为复发疝 ; m
1 . 2 . 1 手术 时机
腹股沟疝是指腹 腔脏 器由腹股沟 区缺损 向体表 突出 , 股疝
主要是 由于疝囊经股 环 ,通过股管 向卵 圆窝突 出所 形成的疝 ;
腹 部 切 口疝 是 手 术 切 口部 位 所 形 成 的疝 l l 1 。 为 了 降低 术 后 复 发
炼 与主动锻炼 , 需 注意不能过度 运动。
合, 但是 需要 注意控制张力。 1 . 3 围术期处 理 术前行常规 检查 ,老年 患者需采取 内
与开放 术式 , 采取开放术式 能使 手术适应证扩大 , 操 作简单 ; 腹 腔镜术式属于微 创手术 , 伤 口比较小 , 手术费用高 。 两种手术都
要将人工补片置入 , 因此 , 要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 , 避免发 生切 口
缺损大小在 一横 指左 右。
愈合 1 年 以后手术 。
1 . 2 . 2 手术方法 如 果 切 口疝 出现 创 面 感 染 可 以 直 接 采
取缝合 , 疝环缺损严重者可 以使 用可吸收人工材料进行 修补或 者是 自体组织移植修补 。 修补时需要注意不能同时使用无法吸
3 . 2 手术方法
如果患者手术耐受性 比较差 , 并且伴 有
心肺功能障碍等 内科 疾病 ,手术前需要采取对 症支持治疗 , 按
照 内科疾病具体治疗 状况 , 选取 手术时间 。患者如果为手术 切 口复发疝 ,可 以在患者切 口愈合 3个月 一 6个月 以后采 取修 补
手术 。 手术切 口一旦出现感染 , 须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 手术切 口
一 缉险爨蠲
愈合。患者均无 口臭 , 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
3 体会
识 到 口腔护理 的重要性 , 在 护理实 践 中不 断学习 , 不断 总结经
验, 认真 细心 地为患者做好 1 2 I 腔护理 , 从而 减少 I C U昏迷患者
昏迷患者 多病情危 重 , 机体抵抗 力低下 , 在 紧急情 况下进 行气管插 管等侵袭性操 作 , 造成 口腔感染 的机会加 大 , 而 口腔 内发生感染 易引发机体 其他 部位感染 ,例如 呼吸机相关 性肺
科检查 , 主要包含血气分析 、 呼吸功能等 , 如果患者有 呼吸障碍 术前应 积极纠正 , 肺部 感染给予 抗生素 , 严 重疝环 缺损术前 行
口腔感染 的机会 , 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 促 进患者早 日康 复。
参考文献
[ 1 】 吴欣 娟. 临床 护理技术操作 并发症 与应急处理 【 M 】 . 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 社 , 2 0 1 1 : 9 0 .
炎, 不仅使患者 的痛苦增加 , 经济负担加重 , 而且还会给患者 的
治疗增加难度 , 不利于早 日康复 。因此 , I C U护 士要在思想上认
( 收稿 E 1 期: 2 0 1 4 — 1 1 - 0 9 )
成 人 腹股 沟疝 股疝 和腹 部 手 术切 口疝 手 术治 疗 分 析
林建 华
( 西 昌市 西 城 社 区卫 生 服 务 中心 , 四川 西 昌 6 1 5 0 0 0 )
填式无 张力疝修补术 , 回纳疝囊 以后 , 在股环位 置将 网塞 固定 , 避 免损伤 内侧股静脉 。 股疝无手术有关禁忌证 , 对 于老年 患者 , 术前需采取心肺功能常规检查, 对患者手术耐受性进行评估。
3 腹 股 沟 疝
1 . 1 形成和分 型 :腹部手术切 口疝主要是在 腹部手术 以 后切 口部位所形成 的疝 , 腹部纵行 切 口部 位较为 多发 , 如果 切 口裂开或者是切 口感染 , 切 口疝 发生率大 。 此外 , 使用激 素类 药 物、 肥胖 或者是营养不 良等也会 引发 切 口疝 【 引 。 按照疝环缺损 的部位 与大小分型 , 巨大切 口疝为疝环缺损 > 1 0 e m, 大切 口疝 为疝 环缺损 5 c m ~ 1 0 e m, 中切 口疝 为疝环 缺 损3 e m ~ 5 e m, 小切 口疝为疝环缺损 < 3 e m。
型为腹 股沟管后 壁缺损明显 , 周 围腹横筋膜 出现萎缩或 者是 无 张力 , 疝环缺损大 小在两横指 以上 ; I I 型 为腹 股沟 管后壁不 完 整, 周 围腹横筋膜张力下 降 , 疝环缺损 大小 在两 横指左右 ;I 型 为腹股沟管后 壁较为完整 , 并且 周 围腹 横筋膜存 在张力 , 疝 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