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晴雯人物性格分析

合集下载

晴雯人物形象分析

晴雯人物形象分析

晴雯人物形象分析《晴雯人物形象分析》晴雯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极具矛盾性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

她身世显赫,却命运多舛,她才情出众,却遭受封建礼教的束缚。

晴雯的形象既是现实的反映,又是作品的象征,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下面从她的家族背景、性格特点、命运和形象符号等方面对晴雯进行分析。

首先,晴雯的家族背景为她形成独特人物形象提供了基础。

她是贾府嫡亲之后,出身于贾府,拥有与众不同的贵族身份。

晴雯的父亲是贾府的贾赦,而母亲是尤三姐。

然而,晴雯的背景并没有给她带来福祸。

她的短暂而悲惨的一生充满了挣扎和苦难,这使她形成了妇女在封建社会中沉重的命运压力。

其次,晴雯的性格特点是塑造她独特人物形象的关键因素之一。

她聪明而敏感,在琴棋书画方面有一定的造诣,自幼受到周围人的宠爱。

然而,她也具有倔强和霸道的一面。

她对自己的身份引以为傲,也因此与贾府其他人产生了冲突。

她追求真实和自由,不愿屈服于封建礼教的束缚。

她也曾展示出温柔和善良的一面,对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充满了深情和关怀。

晴雯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她的性格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三,晴雯的命运进一步突出了她的形象。

她从小就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不能自由发展自己的才能和追求。

她先后遭受贾母的冷落和情人贾宝玉的抛弃,最终崩溃而死。

晴雯的命运反映了妇女在封建社会中沉重的负担和无奈。

她的悲惨遭遇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最后,晴雯的形象符号使她成为小说中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

晴雯的名字中蕴含着晴明短暂而美好的命运。

她在小说中首次出现时被描写成“脱胎换骨”的样子,显示出她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才情。

晴雯的病弱和早逝成为她形象的主要符号之一,带给读者一种无尽的惋惜和伤感。

她的死亡象征着爱情和理想的破灭,也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人性的悲剧。

综上所述,晴雯是《红楼梦》中一个具有矛盾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

她的家族背景、性格特点、命运和形象符号等方面共同构成了她深刻的人物形象。

晴雯的形象不仅是现实的反映,也是对封建社会和女性命运的批判。

论晴雯的性格特征

论晴雯的性格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odern chinese2008.08晴雯是《红楼梦》中第一等重要的丫鬟,也是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就已完成的极为成功的艺术形象。

本文拟就晴雯的性格特征做一些探讨。

一、反抗压迫,嫉恶如仇这是晴雯性格中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

也是晴雯遭受残酷迫害的根本(内在)原因。

判词说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实质上就是指此而言。

如果把《红楼梦》中的人物分为主子和奴仆两大类,那么在主子中具有反抗精神的无疑是宝玉和黛玉,而在奴仆中便不得不推鸳鸯、晴雯和司棋了,其中又以晴雯为最。

宝玉、黛玉和司棋的反抗都是消极的;鸳鸯一生中也唯有“抗婚”一次是积极的反抗;而晴雯从第五回出场到第七十七回屈死,自始至终贯穿着对假、恶、丑的反抗、鞭挞和讽刺。

在第三十一回里,晴雯因跌坏了扇骨子和宝玉吵嘴的时候,袭人说了一句“原是我们的不是”。

晴雯听她说“我们”两字,就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哪里就称起‘我们’来了?”在这里,晴雯讽刺了袭人企图“由婢升妾”的野心,并揭露了袭人和宝玉之间的暧昧关系。

还有一次,因为王熙凤叫小红去拿一个荷包,小红得了高级主子的差遣,便得意忘形起来。

晴雯见了冷笑道:“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就不服我们说了。

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没有,就把她兴头的这个样儿!这一遭半遭儿的也算不得什么;过了后儿,还得听呵!——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上才算好的呢!” 在这里,晴雯鞭挞了小红攀龙附凤的庸俗观念。

第七十四回抄检太观园时,王熙凤带领王善保家的一群人杀进怡红院,袭人麝月之流,无不战战兢兢,俯首贴耳,都是自己先出来打开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只有晴雯采取反抗斗争的姿态。

她起初是不开箱子,后来她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郎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并将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狠狠地奚落了一顿。

红楼梦中晴雯人物性格分析

红楼梦中晴雯人物性格分析

红楼梦中晴雯-人物性格分析————————————————————————————————作者:————————————————————————————————日期:ﻩ林燕燕《红楼梦》人物分析——晴雯《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末期社会的百科全书。

它以贾府为中心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繁荣和衰败,是一部家族的兴衰史。

在这部兴衰史中活跃着一批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女子。

她们身份有别,从小姐太太到丫鬟尼姑。

她们性格多样,有的知书达理,有的率真任性,有的温柔多情,有的多愁善感。

她们尊卑有别,性格各异同样的美丽善良却也同样难以逃脱各自的悲剧命运。

晴雯便是这部史诗中丫鬟里最为可歌可泣一位女子。

晴雯是服侍贾宝玉的四个大丫鬟之一。

晴雯从小被卖给贾府的奴仆赖大家为奴。

赖嬷嬷到贾府去时常带着她,只因她生得“十分伶俐标致”,“贾母见了喜欢”就被赖大母亲当作一件小玩艺孝敬了贾母。

晴雯很小就跟着贾母。

贾母十分喜欢她,后来将她调到了最心爱的孙子宝玉屋里做使唤丫头。

晴雯的出身是贾府里最为底下的然而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看低自己,她追求平等不甘于下贱。

曹雪芹将她列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有判词云: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雨后或雪后新晴为霁,成花纹的云彩为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已隐含了晴雯之名,也隐指晴雯横遭摧残而寿夭的悲剧性的命运。

“身为下贱”,指晴雯身为女奴,地位十分低下。

“多情公子”,指贾宝玉,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女儿使得贾府身份高贵的公子为他牵挂为她流泪呢?晴雯是大观园中公认的美人,书中虽没有正面描述过她的样貌,但从旁人的言语中,可知她确实生得漂亮。

七十四回中王夫人向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凤姐还说过:“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第七十八回中王夫人回贾母:“……就是袭人模样虽比晴雯略次一等……”可见晴雯的美丽出众是大观园里是公认的无可争议的。

【语文知识点】晴雯的性格特点与事例

【语文知识点】晴雯的性格特点与事例

【语文知识点】晴雯的性格特点与事例晴雯为人比较率真,勇敢无畏,不大会隐藏自己的感情。

比如她觉得累了,任你是谁敲门,她也不去开。

就因为这样,还把黛玉给关在门外,又惹出一段误会来。

也正是这样,宝玉才会为她撕扇子,只为搏她一笑。

主要事例有:晴雯撕扇。

晴雯无异是曹雪芹最最钟爱的人物之一,但看那字字珠玑句句血泪的《芙蓉女儿诔》就知道了。

可是在浩瀚如海的《红楼梦研究》文章中却很少有评论文章专门写晴雯的,原因是什么就不知道了。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没有正面描述晴雯的美丽,但是读者都知道晴雯的美丽出众,是因为曹雪芹用铺垫渲染的手法,让一些反感晴雯的人从口中说出来,这就使得晴雯的美丽更加突兀。

晴雯聪明智慧高傲泼辣,深得宝玉的重用和赏识。

可以说在怡红院的大丫鬟中,宝玉尊重的是袭人、信任的是麝月、喜爱的是晴雯。

凡是他和黛玉私下传情的事情,都是差遣晴雯去办理,晴雯也深深理解宝黛的感情,传话送物爽朗飒利。

象宝玉病中惦念黛玉,给黛玉送旧手帕,就不能让袭人等发现而偷偷的让晴雯送去。

晴雯机敏而又尖刻,对袭人被王夫人暗许做宝玉的妾,虽然作者没有明述晴雯的嫉妒,但是从晴雯的话里话外却能够明显看出来她的羡慕和嫉妒。

晴雯敢爱敢恨敢说敢骂,快言快语,有的话语不用作者介绍,读者就知道是出自晴雯之口。

曹雪芹把这一洁白无瑕的雕像,摆在大观园富丽堂皇的地毯上,使读者在那封建堡垒的家庭里,感到一点春风和暖的气息;在那千依百顺而又彼此排挤陷害的奴婢中,看到一个坦白、直率、天真、刚强和敢于嬉笑怒骂富有反抗精神的人物。

她虽身处下贱,却是一个大写的“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论《红楼梦》中晴雯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和悲剧性

论《红楼梦》中晴雯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和悲剧性

论《红楼梦》中晴雯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和悲剧性《红楼梦》中晴雯是一个富有戏剧性和悲剧性的人物形象。

她是贾府的丫鬟,虽然地位低微,却有着坚强的个性和鲜明的个性特点。

在小说中,晴雯的形象是复杂而深刻的,她的性格特点和悲剧性也是非常突出的。

晴雯的性格特点可以概括为独立、坚强、聪慧和敏感。

她不愿意随波逐流,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在贾府这个封建家族中,她一直保持着对贾府内部事务的敏感和警惕,经常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黛玉和宝钗解决问题。

她还能够独立思考,不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对于琼瑶等人的勾心斗角也能够看透。

尽管她的地位卑微,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妥协或屈从,而是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立场。

晴雯的悲剧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她虽然聪明绝顶,却因为出身低微而被命运所限制。

在贾府这个封建家庭中,她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地位。

她对黛玉的依恋和对贾宝玉的感情都无法得到正当的回报,最终只能以悲剧的结局结束自己的生命。

她还承受了来自环境和命运的多重压力,无法摆脱贾府所带来的束缚和压迫。

在小说的结尾,她因为受到琼瑶的挑拨和贬责而痛苦万分,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惨结局。

在晴雯的性格中,既有坚强和聪慧的一面,也有悲剧和无奈的一面,这使她的形象更加丰满和深刻。

在《红楼梦》中,晴雯的形象和悲剧性凸显了封建社会的局限和人性的悲剧。

她的一生充满了挣扎和无奈,她的悲剧结局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于底层人物的冷漠和残酷。

晴雯的形象不仅展现了封建家庭中底层女性的生存状态,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于个体的束缚和摧残。

她的形象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也是带有浓厚人文主义色彩的。

通过晴雯这一形象,作者对封建社会的不公平和对底层女性的苦难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也让读者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红楼梦五十二回晴雯的评析

红楼梦五十二回晴雯的评析

红楼梦五十二回晴雯的评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巅峰之作,作者曹雪芹以其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著称于世。

其中,第五十二回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回合,其中的人物晴雯更是备受争议,她的性格特点对于整个故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对晴雯的形象进行评析。

晴雯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女性角色,她有着较为独特的性格特点。

首先,她是一个泼辣的人物。

她对自己的境遇并不畏惧,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

她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命运,不会因为身份低贱而屈服。

在和贾府的其他人相处时,她经常会发表一些激烈的言辞,对事不讳言。

这种直率的性格使得她在贾府中显得与众不同。

其次,晴雯是一个热情而感性的人。

她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掩饰自己的快乐和悲伤。

她对贾府的人和事都充满了感情,特别是对宝玉,她对他是真心的。

她对自己的感情非常坦诚,从不掩饰。

她的情感表达使得她显得更加真实和亲近。

然而,晴雯的性格也带有一些缺点。

她常常情绪化,容易冲动,缺乏冷静的思考能力。

她对自己的命运抱有一种叛逆的态度,但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智慧和策略。

她对自己的苦难产生了过度的悲伤和愤怒,使得她在贾府中经常产生冲突和摩擦。

晴雯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个性特点使得她不同于其他人物,她的存在不仅为故事增添了一份鲜活和活力,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角色的反思。

她是贾府中一个自由坚强的灵魂,在一个封建社会中,她的存在如此突出,使得人们对整个贾府的虚伪和束缚产生了思考。

在故事的发展中,晴雯的形象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她的存在使得主人公宝玉产生了动摇,对自己的感情和命运产生了怀疑。

晴雯的离去也为故事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暗示了贾府中脆弱的平衡。

晴雯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侍女,她是记载了贾府沉浮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通过对晴雯形象的评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在《红楼梦》中的重要意义。

她是一个热情而坚强的女性形象,她的存在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她的性格特点也引发了对封建社会的思考,对整个故事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红楼梦》中晴雯的性格特点

《红楼梦》中晴雯的性格特点

《红楼梦》中晴雯的性格特点一、天真纯洁、疾恶如仇晴雯在大观园里塑造了一个天真无邪、朴实无华的怡红女儿形象。

《红楼梦》中对她有过这样的描写:她“也不披衣服,只穿着小袄”,大寒冷天深更半夜跑到门外唬麝月一玩笑,又跑到宝玉被子里来渥渥(第51回);与芳官等“在那里抓子儿赢瓜子儿”玩笑(第64回),以及清晨早起,“只穿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红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芳官)身上”,又“和宝玉对抓”(第70回)。

还私自将赖大娘送给宝玉的风筝放走(第70回)等等。

同时,晴雯的心地纯洁善良,容不得一点肮脏。

也正是由于晴雯心里容不得一点肮脏,使她认为其他人也应该和她一样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如果出现了“不妥之处”,晴雯就觉得很有必要“调教”一番。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丫环姊妹们少有没和她拌过嘴、挨过她打的,老婆子也基本上被她骂遍了。

(第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中,晴雯一听到坠儿偷了虾须镯,立刻“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

尽管宝玉劝了又劝,晴雯到底没能忍住,没过多久就将坠儿叫到身旁,“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

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晴雯疾恶如仇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二、自卑自重、高傲自尊晴雯的身世卑微,或许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激发了她对于自由与平等的渴求。

因为“心比天高”,使她懂得自省自重。

她从不曾也不愿去讨好她的主子,宝玉屋里的小红巴结了王熙凤,她就冷笑讥讽小红“爬上高枝儿”。

例如在第37回中,秋纹得到王夫人赏的两件衣服而得意忘形时,晴雯立刻就说:“呸!好没见识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冲有脸呢!一样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同时,这份高傲自尊还可在晴雯与贾宝玉的关系中可见一斑。

晴雯是借撕扇之事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来证明宝玉对她的情谊并未有所改变。

红楼梦晴雯人物赏析

红楼梦晴雯人物赏析

红楼梦晴雯人物赏析晴雯个性要强,心气高,刀子嘴豆腐心之人,可惜命比纸薄啊! 晴雯被称做林黛玉的影子,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她刀子嘴,豆腐心;从赶丫环坠儿一事可以看出,拿簪子扎坠儿,是惩罚她,希望她能记住这次教训,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事情;赶紧赶走她,是因为她了解这府里的情况,知道凤姐是怎样的人,知道如果凤姐查到坠儿,事情就不只是赶走这样简单,是为了坠儿着想才会如此。

争强好胜;宝玉骂了她以后,她独自生闷气,对于主子的使唤不闻不问,直到撕扇换千金一笑,事情才罢了。

对于不公平看不惯的事情敢于提出异议;袭人不知不觉间就享受了收房丫头的事情遭到了晴雯的冷嘲热讽。

是一个敢于追求的人,被宝玉看作红颜知己。

晴雯,从一个家世无可考的女孩子到卖给赖大家,再卖给贾府,以至最后的“抱屈夭风流”她受尽了残暴的摧残和迫害。

晴雯以不幸的遭遇感染读者,她既以一个天真无邪、孤苦伶仃的孩子走进贾府,又以一个逐步形成了反抗性格的婢女而被赶出贾府。

晴雯的身世和命运是这样的凄苦、不幸。

不知其籍贯和姓氏,犹如无根无蒂的浮萍,任凭风吹雨打,独自面对人世间的所有的苦难。

因此,宝玉在《芙蓉女儿诛》中,这写道:“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由此可见,晴雯在当时的社会里是处于最底层的一个孤苦无依的弱者。

她在进入贾府之前就已被遗弃;进入贾府之后,无论是服侍贾母,还是服侍宝玉,她都是个不折不扣的婢女,是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欺凌、侮辱的对象。

最后,晴雯以被迫害致死为悲剧的结局。

这一切都向人们充分证明了晴雯所处地位的不幸,这一切也是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和封建道德沦丧的控诉。

晴雯,她是大观园中唯一最富于个性色彩的被压迫的婢女。

她的所作所为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愿望迥然不同,是叛逆和反抗的代表。

她敢说、敢笑、敢怒、敢骂、心直口快,不拘泥虚伪。

每当晴雯在读者面前出现的`时候,立即给人带来一股爽身扑鼻的清新之感。

书中第八回,晴雯第一次登场,现在回想起来,仍有眼前一亮的惊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燕燕《红楼梦》人物分析——晴雯《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末期社会的百科全书。

它以贾府为中心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繁荣和衰败,是一部家族的兴衰史。

在这部兴衰史中活跃着一批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女子。

她们身份有别,从小姐太太到丫鬟尼姑。

她们性格多样,有的知书达理,有的率真任性,有的温柔多情,有的多愁善感。

她们尊卑有别,性格各异同样的美丽善良却也同样难以逃脱各自的悲剧命运。

晴雯便是这部史诗中丫鬟里最为可歌可泣一位女子。

晴雯是服侍贾宝玉的四个大丫鬟之一。

晴雯从小被卖给贾府的奴仆赖大家为奴。

赖嬷嬷到贾府去时常带着她,只因她生得“十分伶俐标致”,“贾母见了喜欢”就被赖大母亲当作一件小玩艺孝敬了贾母。

晴雯很小就跟着贾母。

贾母十分喜欢她,后来将她调到了最心爱的孙子宝玉屋里做使唤丫头。

晴雯的出身是贾府里最为底下的然而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看低自己,她追求平等不甘于下贱。

曹雪芹将她列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有判词云: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雨后或雪后新晴为霁,成花纹的云彩为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已隐含了晴雯之名,也隐指晴雯横遭摧残而寿夭的悲剧性的命运。

“身为下贱”,指晴雯身为女奴,地位十分低下。

“多情公子”,指贾宝玉,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女儿使得贾府身份高贵的公子为他牵挂为她流泪呢?晴雯是大观园中公认的美人,书中虽没有正面描述过她的样貌,但从旁人的言语中,可知她确实生得漂亮。

七十四回中王夫人向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凤姐还说过:“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第七十八回中王夫人回贾母:“……就是袭人模样虽比晴雯略次一等……”可见晴雯的美丽出众是大观园里是公认的无可争议的。

晴雯的聪明智慧,心灵手巧也是众所周知的。

晴雯聪明智慧高傲泼辣,深得宝玉的重用和赏识。

可以说在怡红院的大丫鬟中,宝玉尊重的是袭人、喜爱的是晴雯。

凡是他和黛玉私下传情的事情,都是差遣晴雯去办理,晴雯也深深理解宝黛的感情,传话送物爽朗飒利。

像宝玉病中惦念黛玉,给黛玉送旧手帕,就不能让袭人等发现而偷偷的让晴雯送去。

晴雯的聪明伶俐也是贾府中地位最高的贾母所认可的。

第七十八回中贾母说道:“……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

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宝玉的舅舅要过生日,要前往祝寿。

老太太亲自给宝玉挑选了一件上好的行头——雀金裘,让宝玉穿上作为礼服。

这雀金裘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

”“就剩了这一件,你遭塌了也再没了。

这会子特给你做这个,也是没有的事。

”可见这行头真的非同寻常,非常珍贵。

可是宝玉头一天去舅舅家拜寿就不小心把这雀金裘烧了一个顶针大的小洞。

麝月就打发老嬷嬷找能工巧匠织补,结果没有一个人敢揽这活,都不认得这是什么裘皮,不会织补。

在这种紧要关头,病中的晴雯听了,就让麝月把雀金裘拿来看看。

晴雯说:“这是孔雀金线的。

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像界线似的界密了,只怕还可混的过去。

”麝月笑道:“孔雀线现成的,但这里除你,还有谁会界线?”晴雯道:“说不的我挣命罢了。

”于是晴雯在病重时狠命咬牙捱着。

她让麝月打下手,一针一线,一直做到凌晨四点多,终于将雀金裘补好了。

多少能工巧匠都无法织补的雀金裘,她在病中就从容的补好了,可见晴雯的手艺确实高于他人。

甚至于百般厌恶她的王夫人都不得不承认“他色色比人强”机敏尖刻,率真任性。

晴雯机敏而又尖刻,对于袭人被王夫人暗许做宝玉的妾,晴雯的话里话外却能够明显看出来她的羡慕和嫉妒。

晴雯敢爱敢恨敢说敢骂,快言快语,在她跌了扇子而顶撞宝玉的时候,袭人劝解,晴雯就连讽带刺回敬了袭人:“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服侍爷的,我们原没服侍过,因为你服侍的好,昨儿才挨了窝心脚。

”“哎哟!这屋里单你一个人记挂着他,我们都是白闲着混饭吃的?”不一而足。

端午佳节间,宝玉因一连串的烦心事之事,心情很糟糕。

恰巧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

宝玉和薛蟠喝酒归来后带着酒意主动向晴雯求和解:“你的性子越发惯娇了。

早起就是跌了扇子,我不过说了那两句,你就说上那些话。

说我也罢了,袭人好意来劝,你又括上他,你自己想想,该不该?”。

然后宝玉说出了一番对物用的态度,“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

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

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

这就是爱物了。

”这里宝玉一再主动寻求和解,直到说出一番物用的道理:高兴就好!晴雯何等冰雪聪明,马上打蛇上杆,“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

我最喜欢撕的。

”甚至宝玉夺过麝月的扇子,递与晴雯,在宝玉的嘻笑和纵容下,晴雯毫无顾忌,也撕了几半。

一个与袭人,麝月等丫鬟不同的大胆、任性、率真的晴雯展现在眼前。

病补雀金裘,冬天的夜晚穿着单衣吓唬人,这样的事在大观园里恐怕也只有晴雯能做的出来。

光明磊落嫉恶如仇是晴雯身上最显着的特点。

晴雯在大观园中的所作所为是光明磊落的,她虽然和宝玉情投意合但却不会象袭人那样“鬼鬼祟祟”的有肌肤之亲,虽然无依无靠家境贫寒却不会象别的小丫头那样偷偷摸摸。

平儿的虾须镯被宝玉房里一个叫坠儿的低级小丫头偷了。

晴雯知道了这件事,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

虽然宝玉连忙劝下了,但第二天她还是打了坠儿一顿将她赶出贾府。

她看不起那些狗仗人势欺负奴才的奴才,在抄检大观园时,晴雯豁”一声将箱子掀开,然后两手捉着底子,两手捉着箱子底子朝天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

晴雯的言行象一颗瞬间升起的绚烂的流星,刹那间照亮了大观园那黑漆漆的夜晚。

晴雯最为可贵的是她身上所带有的的反奴性色彩。

这点突出表现在她与贾宝玉的关系中。

十岁的时候被赖大买去做丫头,是奴才的奴才,后来像礼物一般孝敬了贾母,但却没有一点奴性。

在所有丫头中,除晴雯之外是没有任何人敢与宝玉冲撞的。

第三十一回晴雯撕扇中晴雯跌坏宝玉的扇子被宝玉骂了一顿,这是如果是袭人或者是其他丫头必定顺着宝玉任他出气。

而晴雯晴雯毫不犹豫地撕了宝玉的扇子而且越撕越起劲还夺过麝月的扇子撕了几半,二人都大笑起。

在那种时代,那种家庭,一个丫鬟敢于向主子以任性的姿态继续她的反抗,而主子居然以此为乐,这出人意料的情节足以表现出晴雯与宝玉性格中的共同之处,表达出他们间深切的关系。

晴雯与宝玉,在形式上只能是奴主关系。

但在晴雯的内心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听任主子奴役、侮弄或践踏的奴才,即使对宝玉也不能例外。

她所珍惜的只是互相尊重和真诚相待,因此她的自尊心在宝玉面前更不可以受到损伤。

在宝玉,从来就不愿以主子自居,以奴才看人,当然更不以一般丫鬟来看待晴雯。

宝玉看厌了别人对自己的奴颜婢膝,媚主求荣,特别看重晴雯的全无“媚骨”。

她的爽直莽撞针对的是每一个人:宝玉、黛玉、袭人。

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她实在不是一位好丫头,她从来没有摆正奴才的位置,即便要求宝玉爱自己,也是站在“人”这一个同样对等的高度上,不是奴颜婢膝,也没有温柔和顺,再用黛玉所说的便是“我为的是我的心”。

晴雯死的那天宝玉来看望她。

她剪下自己的指甲送给宝玉,穿上了宝玉穿的小袄,而且说:“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

既耽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

”这是对使她蒙冤的黑暗势力的抗议,是失败之后进行了胜利的抗争。

堂皇正大,敢做敢当,视死如归,这就是晴雯的本色,这就是晴雯的风骨。

抄检大观园,她愤怒的将箱子尽倒出,对晴雯来说,宁可受穷,绝不受辱。

晴雯身上的优点却也是她的缺点。

晴雯美丽,心灵手巧,直率任性,不甘于过奴才的生活,追求平等,这些美好的品质本是晴雯身上最可贵的地方,却将她逼上了绝境,推向了死亡。

晴雯有着美丽容貌。

然而,也正是因为她的美丽,使她自恃过高,得意忘形地忘了自己的身份,她只不过是大观园中一个地位低下的丫鬟,却虚妄地追求着一种不切实际的平等。

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荣国府,她的这种反叛精神,必将遭到统治阶级残酷的镇压。

她心灵手巧却不屑于以自己的“风流灵巧”去博取封建统治阶级的赞许。

她懒,并不是因为她不想做,而是因为她不愿以一个奴隶的身份去做。

她只是希望站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以一个人的身份,为着自己的心而做,所以,就有了病补雀金裘。

但是,她这种单纯的愿望,在封建势力奴役下的大观园里,无法得到共鸣,孤立无援的她,必然只能走向死亡。

她机敏尖刻,率真任性,说话直来直去,从不考虑后果,从不委曲求全,有时候说话就容易伤人、得罪人。

就像袭人说她的“她说话夹枪带棒”。

晴雯撕扇时晴雯将碧痕打发宝玉洗澡的事也说出来,所幸宝玉并未计较。

可谁又能保证碧痕不会计较呢。

又持宠撒娇,撕了麝月的扇子,麝月当面不好发作,心底里岂有不恨的!小红奉王熙凤之命办事,结果被晴雯和麝月看见了,晴雯就讽刺、挖苦她攀高枝什么的。

小红虽然是一个地位很低的三等丫头,,但她是管家林之孝的女儿。

脂批道:“管家之女,而晴卿辈挤之,招祸之媒也。

”“招祸之媒”就是惹祸的导火线,晴雯得罪的人比较多。

坠儿偷了平儿的首饰虾须镯,晴雯知道后非常生气拿簪子使劲在坠儿手上扎,把个坠儿的手扎成了马蜂窝,疼得坠儿哭爹叫娘,甚至不顾坠儿的母亲的求情将坠儿赶出贾府。

这样一来不知道得罪了多少家仆下人。

王善保家的搜查大观园时,唯她将箱子里的东西倒了出来,还当众把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完全不给查房的婆子面子,。

可是晴雯只是个丫鬟,在这种情况下,掀箱、倒箱,她所要付出的代价很可能是非常可怕的。

她为此得罪了王善保家的。

七十四回在“绣春囊事件”发生以后,邢夫人借机发难。

王善保家的就向王夫人进谗言报复晴雯:“……宝玉屋里的晴雯,杖着她生的模样比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王夫人一听立即找来晴雯一看她果然生得妩媚,认定她是个狐狸精带坏了宝玉。

于是晴雯病重的时候被毫不留情地赶出贾府。

晴雯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晴雯那与封建礼教格格不入的个性,最终招致了封建卫道者的诽谤污蔑,从而断送了她美丽青春的生命。

怪就怪在晴雯太骄傲,骄傲得不肯承认现实,不愿意拿自己当一个奴才,小姐脾气丫鬟命,这不但注定了她悲惨的命运,还注定了她失败的爱情。

无疑宝玉是爱晴雯的。

晴雯生病的全过程,处处可见宝玉的爱心。

在贾府丫鬟生病是要回家养病的,晴雯不舍得宝玉,宝玉也不舍得她,再说不过是头疼闹热的常见小病,宝玉便决定把晴雯留在自己卧室,私下请医生来诊治。

照样亲密无间。

宝玉见晴雯要出门,总是忘不了嘱咐披上外套,别冻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