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鲁迅

展示完。谢谢大家!
作品 周鑫
名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无题)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答客诮)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 悼杨铨) 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教始避的月过学大状法迅因师秋兼愤教馆达总 授回难处,去教学,免与教范,任而育,北长 。寓入分平对员,控职多育学兼北离部任京蔡年年 十。山,政鲁。北告。数总校任京职佥教,元一九 二八本判院迅 京章随教长及北大,事育住培月月 月月医定开的 女士后职章世京学乱。部宣的一绍 因底院鲁会免年子钊鲁员士界大及平 社武招日兴 对,,迅作职一师滥迅有钊语学北之 会门募,光 学离德诉出处月范用向校非专,京后年教外,临复 校北国胜裁分,大职专务法门北高就七育南任时, 不京医。决,新学权管维解学京等返月司边教政任 满向院三,教任,。行持散校师师回初第的育府绍 ,厦,月正育教中 政会北讲范范了,一半部成兴 辞门法,式部育国 诉的京师大学教因科截部立师 职,国“取佥总大年讼组女。学校育张科胡员于范 。任医三消事长学秋的织子 ,讲部勋长同。南学 厦院一章职易讲,平,师 北师。复。绍五京校 门等八士务培师兼政被范年京。 辟八兴月,校 大,”钊恢基,任院章大八女 乱月会,应长 学至惨对复取黎北投士学月子 秋作任馆航教。 文五案鲁。消明京递钊,,高年季,命藤海育 科月后迅二 中 诉违鲁 等 , 为花到 , 1926 1917 1925 1925 1920 1923
鲁迅简介

代表作
鲁迅以小说创作起家,代表作有《阿Q正传》、《祝福》、 《孔乙己》、《故乡》等; 杂文主要代表作有《二心集》、《华盖集》、《华盖集 续编》、《热风》、《三闲集》等; 散文主要代表作有《朝花夕拾》和《野草》。代表作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语言素养
鲁迅的古文、日本语水平很高,德语也相当不错,在陆 师学堂附属矿路学堂就已开始学德语,到了日本以后,旧 日本帝国的现代医学流行用德语,德文是医学专业必修的 外国语文(所以留日学医卒业的郭沫若也能读点德文)。 鲁迅在仙台1年半,德文从来没有放掉,时时有在看书。 鲁迅在学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著有《中国小说史 略》、《汉文学史纲要》等。此外还有《鲁迅书信集》、 《鲁迅日记》等存世。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 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 鲁
迅
导 读
简介 成就 病逝 代表作
语音素养
经典名言 纪念管 总结
简介
名人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 日-1936 年10月20日),浙 江绍兴人,原名周 樟寿,后改周树人。 字豫山、豫亭(后 改为豫才)以笔名 鲁迅闻名于世。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 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 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 《莽原》、《语丝》、《奔流》、《萌芽》、 《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 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 著名的绘画作品等等。
病逝
1936 年 10 月 19 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 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 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 年出版《鲁迅全集》。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 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 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 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鲁迅简介

鲁迅
(文学家、思想家)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涉猎颇广影响遍及海外的文学巨匠
鲁迅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想和社会评论、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等。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
姓名: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 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 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
作品: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 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 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 《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 集。
目录1. ຫໍສະໝຸດ 迅的生平2. 鲁迅的作品3. 鲁迅的主要成就
鲁迅简介
姓名: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 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 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
作品: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 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 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 《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 集。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人称“文教思革”.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县。
小时享受着少爷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败变得贫困。
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898年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
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见《呐喊》自序)。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7年与许广平女士结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婴。
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
著作收入《鲁迅全集》,作品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
后于1981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六卷)。
2005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八卷)。
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小说中《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较为知名。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深深地为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精神所感动。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浙江绍兴人。
“鲁迅”是他的笔名。
你知道鲁迅先生还有哪些笔名吗?他的笔名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用得最多的笔名是“鲁迅”?鲁迅先生一生曾用过几十个笔名,而且每一个笔名都是有深刻含义的。
鲁迅先生的资料

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
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 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
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
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
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
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
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
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
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鲁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中文名:周树人
别名:鲁迅,周樟寿,周豫才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绍兴
出生日期: 1881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 1936年10月19日
职业:文学作家,杂文家,思想家
毕业院校: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医学院
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且介亭杂记》《华盖集》等
身高: 161厘米
重要事件:新文化运动。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一、概述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人称“文教思革”.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县。
儿时享受着少爷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败变得贫困。
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898年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
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见《呐喊》自序)。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7年与许广平女士结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婴。
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
享年56岁。
现在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二、生平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号豫才。
浙江绍兴人。
七岁开始读书,十二岁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
十三岁那年家里发生一场很大的变故,经济状况渐入困顿,接着父亲一病不起,使他饱尝了冷眼和侮蔑的滋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
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
1909年8月回国。
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供职,后又随部迁住到北平。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至1926年,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