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_荷马史诗(1)
外国文学史:第一章 第三节 荷马史诗资料

1
一、荷马史诗的形成
古希腊文学为我们留下了两部伟大的史诗——《伊 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产生于公元前9至8世纪, 公元前6世纪形成文字,公元前3至2世纪由亚历山 大学者将两部史诗均编订为24卷,形成定本。 相传史诗是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流传在小 亚细亚一带的史诗短歌整理而成,故称“荷马史 诗”。
他打开袋子,立刻狂风大作,巨浪滔天,他 们被卷到很远的骚西岛上。骚西是太阳神阿 波罗的女儿,她会魔法,她让手下人热情招 待他们,给他们丰盛的酒宴。这些士兵们哪 儿见过这么美味的饭菜,不顾一切地吃了, 结果都变成了猪。而俄没有吃,一方面是俄 不和士兵们抢,另一方面,骚西有意识不害 他。俄没有被骚西的美貌打动,而是在先知 神的帮助下,用仙草制服了骚西,命她将同 伴重新变成人。
15
(一)故事梗概
史诗一开始就写他在海上已经漂流了十年,但 仍被波塞冬囚禁在卡吕普索岛上。他所经受的 千辛万苦引起了神的同情,趁海神波塞冬不在 的时候,雅典娜请求宙斯放俄底修斯回去,宙 斯同意,于是雅典娜女扮男装来到俄底修斯的 家,让他儿子去岛上接他。而这时俄底修斯的 家里一片混乱,许多求婚者天天纠缠着俄底修 斯的妻子帕涅罗帕,向她求婚,这种情形已经 16 持续了十年了。
荷马史诗具有相当高的认识价值,是认识希腊史 前社会的重要文献。 1、战争观念:战争是有利而光荣的事业,不涉及 战争的道义问题。 2、命运观念:人的命运由神决定,但是神的意志 必须通过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3、家庭观念:一夫一妻制,妇女地位较低。
2
盲乐师
荷马史诗是民间口头创 作,口口相传。荷马弹 着竖琴,为人们吟唱特 洛伊的英雄传说。
法· 勒卢瓦尔:行描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诗名原意是“伊利昂之歌”。 《伊利昂纪》只以战争第10年中最后几十天发生的 事情为内容。
《荷马史诗》名词解释(一)

《荷马史诗》名词解释(一)荷马史诗名词解释1. 荷马史诗(Epic of Homer)•定义: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中的两部史诗,分别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示例:《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荷马史诗的经典之作,以讲述特洛伊战争和奥德修斯的冒险故事为主。
2. 《伊利亚特》(Iliad)•定义:《伊利亚特》是荷马史诗之一,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示例:《伊利亚特》中描绘了希腊人和特洛伊人围绕特洛伊城进行的战争,以及众神在其中的介入和人物之间的纠葛。
3. 《奥德赛》(Odyssey)•定义:《奥德赛》是荷马史诗之一,讲述了奥德修斯归国的冒险故事。
•示例:《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在回家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包括与妖怪、女神以及敌对的人类的斗争。
4. 特洛伊战争(Trojan War)•定义:特洛伊战争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重要事件,也是《伊利亚特》的背景。
•示例:特洛伊战争是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为了哈伯莱恩争夺而展开的战争,持续了十年之久。
5. 奥德修斯(Odysseus)•定义:奥德修斯是《奥德赛》的主人公,是一位聪明、勇敢的希腊英雄。
•示例:奥德修斯在《奥德赛》中通过智慧和勇气克服了众多困难,最终成功回到了故乡。
6. 伊莉亚(Ilium)•定义:伊莉亚是特洛伊城的古名,也是《伊利亚特》的故事背景。
•示例:伊莉亚是特洛伊战争期间双方激战的地方,也是希腊军队围困的目标。
7. 神话(Mythology)•定义:神话是一种传统的故事形式,用来解释宇宙起源、神灵和英雄的存在。
•示例:希腊神话是荷马史诗中重要的元素,其中涉及了诸多神灵的介入和英雄的传奇故事。
8. 史诗(Epic)•定义:史诗是长篇叙事诗,常常讲述英雄、战争和神仙的故事,具有宏大叙事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示例: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都属于史诗的经典之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以上是针对《荷马史诗》相关名词的解释及举例说明。
这些名词和故事不仅对古希腊文学有重要意义,也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0540《外国文学史》试题+解析

《外国文学史》(视频弹题)知识点测验试题汇总第一编西方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第01讲古代文学(一)知识点测验一:30.38古代文学概述1 、不属于古希腊文学三个时期的是()A. “荷马时代”B. “悲剧时期”C. “古典时期”D. “希腊化时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52 、下列不属于古希腊文学的特征的是()A.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B.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C.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D. 展现了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3 、《新约》共27卷,有()四种文体。
A. “福音书”B. “劝勉书”C. “史传”D. “书信”E. “启示书”【正确答案】:AC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4知识点测验二:43.06古希腊神话1 、关于希腊神话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A. 希腊神话中的神是具有高度人格化的B. 希腊神话中的神世俗化的色彩较淡C. 体现出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D. 希腊神话的文化心理背景是乐观主义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72 、希腊神话包括()两大部分。
A. 鬼怪的传说B. 神的故事C. 英雄传说D. 魔幻故事E. 动物的起源【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5第02讲古代文学(二)知识点测验一:14.09荷马史诗(一)1 、下列关于《伊利昂纪》表述错误的是()A. 《伊利昂纪》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B. 史诗以“阿喀琉斯的愤怒”开篇C. 全诗在赫克托耳的葬仪中结束D. 阿喀琉斯没有将赫克托耳的尸体归还特洛伊老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2 、下列作品属于史诗的是()A. 《伊利昂纪》B. 《摩诃婆罗多》C. 《奥德修纪》D. 《吉尔伽美什》E. 《罗摩衍那》【正确答案】:ABCDE【答案解析】:史诗是西方文学中出现的最早的一种文学样式,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除中国文学之外其他几种历史悠久的文学中出现最早的一种文学样式。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1.1课文注释:《荷马史诗》

课文注释:《荷马史诗》
公元前12世纪,多利亚人侵入希腊半岛,消灭了阿卡亚人各城邦,毁灭了迈锡尼文明,使正在解体中的氏族部落制度在爱琴海世界重新占统治地位,希腊历史进入了暂时的“倒退”时期。
这一时期因留下唯一的一部重要文献《荷马史诗》,故称为“荷马时代”(公元前11~前9世纪)。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著作,相传是盲诗人荷马(约公元前9~前8世纪)所作。
它取材于公元前13世纪末期希腊人远征小亚细亚特洛伊城的故事。
《伊利亚特》记述了特洛伊战争第十年的片段:希腊联军第一勇将阿基里斯因与联军统帅阿伽门农争夺1个女俘,愤而退出战斗,导致希腊人多次被击败。
后来阿基里斯的好朋友帕特洛克罗斯偷用他的盔甲和武器出战,结果被特洛伊城勇将赫克托耳杀死。
阿基里斯非常悲伤和懊悔,遂与阿伽门农捐弃前嫌,重返战场,杀死赫克托耳,战败特洛伊人。
故事以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赎回其子赫克托耳的尸体举行隆重葬礼而结束。
《奥德赛》是记述了荷马时代希腊人的生活、思想感情和理想的各个方面。
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作品,也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
荷马是否确有其人,长期以来一直有人表示过怀疑。
一般的推断是,在公元前12到前8世纪间,在希腊,尤其是在小亚细亚,有很多行吟诗人。
他们演唱关于古代英雄事迹的诗歌。
经过他们的长期创造,形成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的雏形。
后来经过一两个诗人的整编,成为两部史诗。
《荷马史诗》的主要内容

《荷马史诗》的主要内容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对后世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间的特洛伊战争,描写了希腊联军与特洛伊军长达10年的战争的全过程。
特洛伊战争故事经过一代代口头相传,在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形成了文学作品。
以此为基础,盲诗人荷马经过整理润色,最后写成了两部情节完整、风格统一的史诗。
作品通过对古代英雄的日常生活和战时生活的描述,鲜明地反映了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景象。
《伊利亚特》描写的是斯巴达人和特洛伊人的战争故事。
斯巴达人使用木马计,里应外合攻下特洛伊城。
《奥德赛》则描述了希腊联军将领、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以后,从海上漂流回乡的10年间的经历。
这两部作品虽然反映的内容各有所侧重,但作品共同的特点在于作者都以简洁鲜明的笔触,刻画出令人崇敬的英雄形象,因此被称作“英雄史诗二。
第一章荷马史诗1

Page
4
Page
5
Page
6
历史地位和人文价值
当我们还是幼儿时,就是荷马照料的,
他好似一位奶妈。当我们还在襁褓之 中时,就是靠他的诗句来喂养,他的
荷马史诗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也是欧洲长篇小说的先驱。从古 代到近代,荷马史诗的保存、编
诗句就好象母亲的乳汁。待我们长成
青年,我们就把青春花在他身上,我 们一起渡过了富有活力的成人期。即 便到了老年,我们还会在他身上找到 乐趣。如果把他搁臵一旁,我们很快 就会如饥似渴,要再次走向他。对人 们与荷马来说,有且仅有一个终点, 那 就 是 生 命 本 身 的 终 点 。
Page
41
英雄的特异之处
优秀(ARISTOS) 。英雄是出类拔萃之人(HROS); 追求优秀; 优秀成为希腊百科全书式教育的理念,英雄 统治的政体是贵族政体(aristocracy) 勇敢(THUMOS)。“最勇敢、最智慧的心灵最不容 易被任何外界的影响所干扰或改变。”(柏拉图) 荣耀(κλέος )。英雄们追求的是不朽的名声(κλέος ἄφθιτον );“光荣名声会传扬遐迩如黎明远照”。
阿喀琉斯离心离德 希腊联军失去优势
特洛亚人步步逼近
帕特罗克洛斯代友出战死于非命
Page
34
Page
35
第三部分(19-24卷): 史诗的悲剧达到高潮
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和好,重出战场 赫克托尔接受挑战,走向死亡
两个葬礼
Page
36
Page
37
古希腊人的战争观
战争是万物之父,亦是万物之王。证明这一些是神,另一 些是人;它也让一些人成为奴隶,一些人成为自由人。
1《荷马史诗》

• 荷马是一位功底深厚、想象丰富、善于创新的语言大
师。荷马史诗辞章华丽,妙语迭出,生动、形象的用 词和比喻俯拾皆是,如有翼的语言,红指甲的曙光, 葡萄紫似的海水。程式化的语言。白臂膀的赫拉、牛 眼睛的赫拉,捷足的阿卡琉斯,灰眼睛的雅典娜,足 智多谋的奥德塞,胫甲坚固的阿开亚人,沉雷远播的 宙斯。
• 在叙事模式上,它开创了传统小说的两种叙事
• • • •
《奥德修纪》
• 题名原意“奥德修斯的战争”,它写的是
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还 乡的故事。 • 家里的情况 —— 漂流—— 回家 • 潘涅洛佩 忒勒马科斯
思想内容
• 两大史诗规模宏伟,内容丰富,极为广阔地描
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 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对当时的社会形态、 思想观念、宗教活动、田园耕作、体育竞技、 家庭生活、商品交换、风俗礼仪等,都作了生 动的描绘。这是一个父权制氏族社会,部落首 领是各个城邦国的国王。他们通过战争占领富 庶的庄园,攫取大量的财富,掠夺成批的战俘。 持续十年的特洛伊战争实际上就是部落之间为 财富而进行的斗争。《奥德塞》中奴隶制社会 的形态更为鲜明。一夫一妻制。
• 史诗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歌颂了英雄
主义。英雄们把血腥的战争当作展现其英 雄品格、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以大 规模地杀伤对方来显示自己超人的武艺、 胆魄与智慧。史诗中的英雄们视个人荣誉 为第一生命,重视生命对于个人的价值, 具有很强的个体本位意识。 • 史诗通过描写人与命运的冲突,表现了古 希腊文学和文化中的悲剧意识。
Hale Waihona Puke 模式:全知叙事和自传性叙事,《伊利亚特》 是全知叙事,《奥德塞》是自传体叙事。在叙 事时态上,它已具备了顺时和逆时两种基本形 式,结构严谨。它没有采用依次从头至尾,平 铺直叙的方法,而是采用高度集中的手法,倒 叙,把故事集中在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和一段 时间上,然后再铺展故事情节,进行艺术渲染, 从而构成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
荷马史诗 (1)

6、海妖斯拉:独眼巨人怪的母亲(章鱼)
7、太阳神美岛:神牛(太阳神之子),杀死神牛 充饥被太阳神困在岛上七年,后在雅典娜劝说下 释放 8、卡普吕索岛:波塞冬困禁三年 9、波斯利亚国:离开卡普吕索岛后到达,讲述海 上经历
10、回到家乡,设计打败求婚者
古希腊文明的特点和文化源流
开放性:易接受外来影响;喜扩张冒险、求知欲 强;追求现实价值,个人意识较强; 艺术性:热爱“美”、追求“美”,人性全面发 展;
阿喀琉斯之踵
歌唱吧,女神!歌唱裴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愤 怒——他的暴怒招致了这场凶险的灾祸,给阿开 亚人带来了受之不尽的苦难,将许多豪杰强健的 魂魄打入了哀地斯,而把他们的躯体,作为美食, 扔给了狗和兀鸟,从而实践了宙斯的意志。 荷马在阿喀琉斯身上表现出宝贵的民族自省精神
荷马教育了希腊。— —柏拉图
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 神话,这就是希腊人 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 时代的主要遗产。— —恩格斯
荷马吟咏史诗
在英雄时代所有崇高的诗人中,无论就价值还是实践来看,荷马都享 有首屈一指的特权。 ——(意大利)维柯
在荷马的作品里,每一个英雄都是许多性格特征充满生气的总和,荷 马借不同的情景,把这种多方面的性格都揭示出来了。 ——(德)黑 格尔
《奥德修纪》(The Odyssey)希腊文原义为“奥德修斯历险记”, 音译为《奥德赛》。
伊利亚特 The Iliad
一 结构 24卷,15693行。 十年战争,只选取最后一年中最后的51天,在这51天中又有详有略。 重点仅是其中的十天。
伊利亚特 The Iliad
二 情节
开端:“不和的金苹果”
主题
这首史诗不同于《伊利亚特》,写战争结束后俄十年惊心动魄的经历, 表现了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战胜大自然的能力与智慧。又通过与求 婚者的斗争,歌颂了正在兴起的奴隶制对原始公社制的彻底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忆、论证、 助忆、论证、理性
荷马史诗的形成假说
• “小歌说”:荷马史诗由简短 小歌说” 的歌谣连缀而成; 的歌谣连缀而成; • “核心说”:强调荷马及其门 核心说” 徒对短诗的加工; 徒对短诗的加工; • “统一说”:荷马史诗出自一 统一说” 人之手。 人之手。 • 帕里 - 洛德理论或 “ 口头程式 帕里- 洛德理论或“ 理论” 程式( formula) 理论 ” : 程式 ( formula ) 、 主题或典型场景( 主题或典型场景 ( theme or scene) typical scene ) 、 故事范型 或故事类型( story或故事类型 ( story - pattern story-type) or story-type)。
宛如有经验的牧人,将牧场上的山羊, 宛如有经验的牧人,将牧场上的山羊, 将混杂、遍野的羊群得体地分成小股, 将混杂、遍野的羊群得体地分成小股, 首领们忙着派遣部队,有的调这,有的去那, 首领们忙着派遣部队,有的调这,有的去那, 准备战斗。强有力的阿伽门农在他们中调度, 准备战斗。强有力的阿伽门农在他们中调度, 眼睛和头颅恰似宙斯,大神喜好雷轰, 眼睛和头颅恰似宙斯,大神喜好雷轰, 摆着阿瑞斯的腰围,挺着波塞冬的胸脯。 摆着阿瑞斯的腰围,挺着波塞冬的胸脯。 像群队中一头格外高大雄健的壮牛, 像群队中一头格外高大雄健的壮牛, 一头公牛,风骚独领,突显在畜群之中, 一头公牛,风骚独领,突显在畜群之中, 那一天,宙斯让阿特柔斯之子出尽风头, 那一天,宙斯让阿特柔斯之子出尽风头, 鹤立全军之上,超群于带兵的豪雄。 鹤立全军之上,超群于带兵的豪雄。 伊利亚特》 2.455-483) (《伊利亚特》,2.455-483)
(二)主题
女神啊, 女神啊,请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喀琉斯的 致命的愤怒, 致命的愤怒,那一怒给阿开奥斯人带来 愤怒 无数的苦难, 无数的苦难,把战士的许多健壮英魂 送往冥府,使他们的尸体成为野狗 送往冥府, 和各种飞禽的肉食,从阿特柔斯之子、 和各种飞禽的肉食,从阿特柔斯之子、 人民的国王同神样的阿喀琉斯最初的争吵中 人民的国王同神样的阿喀琉斯最初的争吵中 国王 阿喀琉斯 分离时开始吧,就这样实现了宙斯的意愿 宙斯的意 分离时开始吧,就这样实现了宙斯的意愿。 (史诗序曲) 史诗序曲)
宛如不同种类的羽鸟,有野鹤、 宛如不同种类的羽鸟,有野鹤、鹳鹤 和脖子颀长的天鹅, 和脖子颀长的天鹅,生活在考斯特里俄斯 河边,飞翔在亚细亚的沼泽, 河边,飞翔在亚细亚的沼泽, 这里,那边,展开骄傲的翅膀, 这里,那边,展开骄傲的翅膀, 然后集群停泊,整片草野回荡着它们的喧响阵阵; 然后集群停泊,整片草野回荡着它们的喧响阵阵; 就像这样,来自各个部族的兵勇,走出海船营棚, 就像这样,来自各个部族的兵勇,走出海船营棚, 蜂拥到斯卡曼德罗斯平原,使土地承受 蜂拥到斯卡曼德罗斯平原, 人脚和马蹄的踏踩,发出可怕的吼声。 人脚和马蹄的踏踩,发出可怕的吼声。 他们在花团似锦的斯卡曼德罗斯平原摆开战阵, 他们在花团似锦的斯卡曼德罗斯平原摆开战阵, 数千之众,像春天的绿叶和花丛。 数千之众,像春天的绿叶和花丛。
史诗的分类
• 传统史诗(又称“原始史诗”或“民间史诗”) 传统史诗(又称“原始史诗” 民间史诗” ——由作者根据民族扩张和战争时期民间 ——由作者根据民族扩张和战争时期民间 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与传说加工整理 而成。 而成。 • 文学史诗(又称“非原始史诗”)—— 文学史诗(又称“非原始史诗” 由善于创作的文人以“传统史诗” 由善于创作的文人以“传统史诗”为蓝 本创作而成。 本创作而成。 • 模拟史诗——模拟史诗宏大精细 模拟史诗—— ——模拟史诗宏大精细 的形式和庄重高雅的风格, 的形式和庄重高雅的风格,却用 来表现平庸琐碎的主题。 来表现平庸琐碎的主题。
• 环形结构:所谓“环形”是指荷马史诗中,相同或相 环形结构:所谓“环形”是指荷马史诗中,
似的要素、看法或概念,在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出现, 似的要素、看法或概念,在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出现,这 种重复就是一个“ 种重复就是一个“环”。
像焚扫一切的烈焰,吞噬无边的森林, 像焚扫一切的烈焰,吞噬无边的森林,破毁 覆盖群峰的林木,从远处亦可眺见火光闪烁, 覆盖群峰的林木,从远处亦可眺见火光闪烁, 同此,战勇们雄赳赳地向前迈进, 同此,战勇们雄赳赳地向前迈进,灿烂辉煌的青铜 甲械射出耀眼的光芒,穿过气空,直指苍穹。 甲械射出耀眼的光芒,穿过气空,直指苍穹。
佩 琉 斯 与 忒 提 斯
帕 里 斯 的 决 断
阿喀琉斯的愤怒
帕里斯与海伦
四、《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
海伦为普里阿摩斯斟酒
(一)情节
第一次愤怒
• 希腊联军主帅阿伽门农夺走了阿 喀琉斯的女俘, 喀琉斯的女俘 , 被激怒的阿喀琉 斯退出战斗。 希腊联军连连失利。 斯退出战斗 。 希腊联军连连失利 。 主帅派人向阿喀琉斯求和, 主帅派人向阿喀琉斯求和 , 但被 拒绝。 拒绝。 • 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罗克洛斯借 取阿喀琉斯盔甲, 代友出战, 取阿喀琉斯盔甲 , 代友出战 , 被 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所杀。 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所杀。
汉民族是否有自己的史诗? 汉民族是否有自己的史诗?
• 汉民族首部史诗《黑 暗传》,胡崇峻搜集 整理,长江文艺出版 社发行。 社发行。 • 神话的历史化和历史 的神话化
二、荷马传说
• 七城(?)争荷马 七城( ) • 河神 之 子 、 俄 耳甫 斯传 人 • 顾名 思 义 : 跟 随者 、 人 质、盲人
像成群的苍蝇,来自不同的部族, 像成群的苍蝇,来自不同的部族, 这里那里,成片地飞旋在羊圈的四周, 这里那里,成片地飞旋在羊圈的四周, 在那春暖季节,鲜奶溢满提桶的时候, 在那春暖季节,鲜奶溢满提桶的时候, 就以此般数量, 就以此般数量,长发飘逸的阿开亚人挺立 平原,面对特洛伊人,渴望捣烂他们的营阵。 平原,面对特洛伊人,渴望捣烂他们的营阵。
被 识 破 阿 喀 琉 斯
帕特洛克罗斯杀死萨尔佩冬
称取命运的塔兰同
(三)语言与结构
• 荷马式比喻:一种复杂的比喻,它不是简单地说明 荷马式比喻:一种复杂的比喻,它不是简单地说明A
比作B) 而是在指出A像 之后进行 之后进行“ 像B(或者把 比作 ),而是在指出 像 B之后进行“说 (或者把A比作 附加一两句话乃至一整段诗行, 明”,附加一两句话乃至一整段诗行,其修饰或解说的对 象不是接受喻示的A,而是作为喻体、作于喻象之物的B。 象不是接受喻示的 , 而是作为喻体 、作于喻象之物的 。
瘟疫与葬礼 争吵与俘获 忒提斯与阿喀琉斯— 忒提斯与阿喀琉斯—祈求宙斯 克律塞斯的赎女之旅 忒提斯与宙斯: 忒提斯与宙斯:接受英雄的请求 奥林波斯山上的争吵 奥林波斯山上的争吵 忒提斯与阿喀琉斯— 忒提斯与阿喀琉斯—修正英雄的请求 忒提斯与阿喀琉斯— 忒提斯与阿喀琉斯—来自宙斯的信息 普里阿摩斯的赎子之旅 和解并归还赫克托尔的尸体 赫克托尔的葬礼
愤怒的定义可以这样下: “ 愤怒的定义可以这样下 : 一 种针对某人或他的亲友所施 加的为他们所不应遭受的显 著的轻慢所激起的显著的报 复心理所引起的有苦恼相伴 随的欲望” (《修辞学 修辞学》 随的欲望 ” (《 修辞学 》 , 第二卷第二章)。 第二卷第二章)
阿伽门农派人请求阿喀琉斯原谅
忒 提 斯 倒 提 幼 子
第二次愤怒
• 阿喀琉斯听闻好友死讯悲 愤欲绝, 重新投入战斗, 愤欲绝 , 重新投入战斗 , 最终杀死赫克托耳, 最终杀死赫克托耳 , 并将 尸身拖在战车后面加以羞 辱。 • 特洛伊老王普里阿摩斯来 到阿喀琉斯帐下为儿子赎 取尸身。 取尸身 。 英雄答应老王的 请求, 双方相约休战21 21天 请求 , 双方相约休战 21 天 , 各自掩埋和悼念死者。 各自掩埋和悼念死者。 • 史诗在赫克托耳的盛大葬 礼中结束。 礼中结束。
荷马史诗
一、英雄史诗的定义
• 英雄史诗 ( Heroic Epic ) 在严格意义上是指起 英雄史诗( Epic) 码符合以下标准的作品:长篇叙述体诗歌, 码符合以下标准的作品:长篇叙述体诗歌,主题 崇高庄重,风格典雅, 崇高庄重,风格典雅,集中描写以自身行动决定 整个部落、 整个部落、民族或人类命运的英雄或近似神明的 人物。 人物。 • 一种古老的源远流长的韵文体叙事文学样式。 一种古老的源远流长 韵文体叙事文学样式 源远流长的 叙事文学样式。 • 与神话具有互为依存的关系。 与神话具有互为依存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he Epic Circle
• 《库普里亚》:不和的金苹果;帕里斯的裁判;劫海伦; 库普里亚》 不和的金苹果;帕里斯的裁判;劫海伦; 奥里斯港的集结(献祭伊菲革涅亚) 战争前九年的进程。 奥里斯港的集结(献祭伊菲革涅亚);战争前九年的进程。 • 《埃塞俄比斯》,或名《阿玛宗尼亚》:赫克托耳死后的 埃塞俄比斯》 或名《阿玛宗尼亚》 战况,阿喀琉斯之死。 战况,阿喀琉斯之死。 • 《小伊里昂》:争夺战盔;盗圣像;木马计。 小伊里昂》 争夺战盔;盗圣像;木马计。 • 《伊里昂的毁灭》:众人与木马(拉奥孔);破城。 伊里昂的毁灭》 众人与木马(拉奥孔) 破城。 • 《返乡》:阿伽门农之死;墨涅拉奥斯经埃及返乡。 返乡》 阿伽门农之死;墨涅拉奥斯经埃及返乡。 • 《特勒哥尼亚》:奥德修斯及其子的奇怪结局。 特勒哥尼亚》 奥德修斯及其子的奇怪结局。
三、史诗体系
• 古风时期有关特洛伊战争的史诗就已形成体系,该体系由 古风时期有关特洛伊战争的史诗就已形成体系, 如下八部史诗构成: 如下八部史诗构成: 又译《塞浦路亚》 1.《库普利亚》(Cypria),又译《塞浦路亚》 库普利亚》 2.《伊利亚特》(Iliad) 伊利亚特》 3.《埃塞俄比斯》(Aethiopis), 埃塞俄比斯》 又名《阿玛宗尼亚》 又名《阿玛宗尼亚》(Amazonia) 4.《小伊利昂》(Little Iliad) 小伊利昂》 5.《伊利昂的毁灭》(Iliu Persis) 伊利昂的毁灭》 6.《返乡》(Nostoi) 返乡》 奥德赛》 7.《奥德赛》(Odyssey) 8.《特勒哥尼亚》(Telegonia) 特勒哥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