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食品增稠剂
食品增稠剂

食品增稠剂食品增稠剂是一种被广泛使用于食品加工中的添加剂。
它可以增加食品的粘稠度和稳定性,改善口感和外观,并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然而,近年来,食品增稠剂却备受争议,因为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围绕食品增稠剂展开讨论,阐述其使用、安全性和风险,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食品增稠剂的使用。
食品增稠剂是一类化学物质,通过与食品中的水分子结合,形成黏性物质以增加食品的粘稠度。
常见的食品增稠剂包括明胶、果胶、海藻酸钠等。
这些添加剂可以广泛应用于饮料、奶制品、糕点、调味品等食品中,使其具有更好的口感和质感。
然而,食品增稠剂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
首先,一些食品增稠剂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
例如,某些人对明胶敏感,可能会引发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其次,食品增稠剂在消化过程中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过多摄入食品增稠剂可能导致肠胃问题,如腹泻、胃痛等。
此外,一些食品增稠剂可能存在致癌或致突变的风险,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解决食品增稠剂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政府和相关机构在食品监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制定食品安全法规、建立食品检验标准和监测体系,加强对食品增稠剂的监管和控制。
比如,对食品增稠剂的使用量进行限制,对添加剂的食品安全指标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此外,消费者也可以通过选择购买有机食品或无添加剂食品来减少对食品增稠剂的摄入。
除了监管措施,食品加工企业也应承担起责任,采取措施减少食品增稠剂的使用。
他们可以探索使用更多天然食材来达到增稠的效果,例如芡实、糙米等。
此外,可以通过改善食品的工艺流程,减少对食品增稠剂的依赖性。
这样既可提高产品的健康性,也能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要求。
同时,公众也应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关注食品包装上的标签,了解产品中是否含有食品增稠剂及其类型。
如果对某种食品增稠剂存在过敏或敏感,个人应避免摄入或在摄入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食品添加剂2——增稠剂

食品添加剂2——增稠剂增稠就是把本来比较稀的食物变成比较浓的食物,又叫稳定剂、悬浮剂、凝胶剂。
如做鸡蛋汤加淀粉,这样蛋汤就比较浓,同时蛋花不再沉底,而是呈悬浮状态,使得鸡蛋不沉底。
所以它实际不单是使汤变稠,而且还使汤比较稳定,不再分层。
增稠剂的作用也就是使汤汁显得比较浓,且能使食物的形态稳定。
市售酸奶一般都要加增稠剂,因酸奶刚做好是比较浓的,但一搅拌或晃荡就会变稀,这样看相就不好看。
所以购买酸奶时要看配料表,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量最多的,再看食品添加剂(明胶、琼脂),这就是增稠剂。
明胶和琼脂是最常用的增稠剂。
1.食用明胶主要由哪种物质提取而来?动物皮、甘蔗和银耳中正确的答案是动物皮。
家中做的肉皮冻也就是明胶。
工业明胶是先把动物皮下脂肪去掉,再用石灰水浸泡处理,然后再去掉碱,再用水煮,保持水温在六七十度,七十度的温度是最好把胶原蛋白转变成可溶性的明胶,因胶原蛋白是不溶于水的。
再过滤去掉杂质,干燥就变成明胶颗粒。
实际上胶原蛋白人自身可以制造,吃与不吃对身体没什么坏处,它是最差的一种蛋白质,人体皮肤中就含有它。
有些人说成它是有美容效果,实际上人体自身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因素食主义者,他也有正常的皮肤。
明胶除了做增稠剂外,大量用在做药物的胶囊,不久前曾经报道明胶制造商用工业下角料的皮做原料提取明胶用于做胶囊或增稠剂。
常见的增稠剂有:明胶、海藻酸钠、卡拉胶和黄原胶等。
一般果冻是用浓度很高的黄原胶做成的,卡拉胶可以用来做西式的糕点,奶油牧丝等。
大多数饮料中都含有增稠剂。
2.以下哪种合格产品中不会添加增稠剂?果冻、蜂蜜和冰激凌中正确的是蜂蜜。
冰激凌中加增稠剂的目的是使它凝聚,把其中的气泡不容易出来,也不容易化。
如自己做的冰是一个很硬的东西,而不像冰激凌、雪糕那么软。
方便面中的增稠剂有助于提升口感。
巧克力的脂肪可产生粘稠效果,不需要放增稠剂。
香肠中经常放增稠剂,如淀粉或者卡拉胶等,而红酒中可以不放增稠剂。
3.以下哪种关于增稠剂的说法是正确的?会使血液粘稠、可不限量食用和长期食用会影响肝脏功能中正确的答案是可不限量食用。
食品增稠剂一览表

食品增稠剂一览表
食品增稠剂是一类在食品加工和制造中常用的添加剂,用于改善食品质地和口感。
以下是一份食品增稠剂的一览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的食品增稠剂及其用途:
1. 明胶:常用于制作果冻、糖果和糕点等食品。
它能够增加食品的黏性和弹性,使其更具口感和咀嚼感。
2. 糯米粉:常用于制作粘米糕、年糕和汤圆等传统食品。
糯米粉能够增加食品的黏性和粘度,使其更加Q弹和口感丰富。
3. 大豆蛋白:常用于制作豆腐、豆奶和肉制品等食品。
大豆蛋白具有很好的增稠和乳化性能,能够提高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4. 明胶酶:常用于制作果冻和软糖等食品。
明胶酶能够分解明胶,使其失去凝胶性,从而增加食品的流动性和口感。
5. 木薯淀粉:常用于制作酱料、烘焙食品和汤类食品。
木薯淀粉具有良好的增稠性能,能够增加食品的粘度和厚度。
6. 卡拉胶:常用于制作冰淇淋、奶油和果汁等食品。
卡拉胶能够增加食品的黏性和稠度,提高其口感和质地。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食品增稠剂时应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其安全性和合规性。
另外,不同食品增稠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也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是一份食品增稠剂的一览表,仅供参考。
在实际食品加工和制造中,请务必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卡拉胶

产生泡沫的增稠剂。 5、消防泡沫 - 产生泡沫的增稠剂。
增稠剂。 6、香波/洗发水和化妆乳膏 - 增稠剂。 香波/
胶凝剂。 7、空气清新剂 - 胶凝剂。
8、鞋油 - 作为增加 粘性的胶凝剂。 粘性的胶凝剂。
9、生物工艺学 - 固 定细胞核酶的凝胶。 定细胞核酶的凝胶。
七、卡拉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厂家
1、汕头市捷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卡拉胶的名字来源于爱尔兰苔 菜(Chondrus crispus, 也被称为角 叉菜), ),角叉菜在爱尔兰语被称为 叉菜),角叉菜在爱尔兰语被称为 carraigín。1844年 carraigín。1844年,卡拉胶首次从 海藻中分离出来。 海藻中分离出来。
二、卡拉胶的性质
卡拉胶无臭 无味、 无臭、 卡拉胶无臭、无味、大型的分子 分子量在10万道尔顿以上), 10万道尔顿以上),相互卷 (分子量在10万道尔顿以上),相互卷 曲在一起形成双螺旋结构。 曲在一起形成双螺旋结构。卡拉胶具有 亲水性、 粘性、稳定性,溶于80 80摄氏 亲水性、 粘性、稳定性,溶于80摄氏 度热水形成粘性透明液体, 度热水形成粘性透明液体,并能在室温 下形成凝胶。 下形成凝胶。
≤1% ≤5× Pa· ≤5×10-3Pa·s 75℃) (于75℃)
硫酸盐( 15%---40% 硫酸盐(以SO4 15%--40% 计)
六、卡拉胶的应用
卡拉胶被作为凝固剂、增稠剂, 卡拉胶被作为凝固剂、增稠剂,乳化 悬浮剂,澄清剂, 剂,悬浮剂,澄清剂,稳定剂和持水剂在 食品和其他工业得到广泛的使用。 食品和其他工业得到广泛的使用。
1、甜品,冰激凌,奶昔, 调味酱 – 作为 甜品,冰激凌,奶昔, 增加粘性的凝胶剂。 增加粘性的凝胶剂。 作为清除絮状物的澄清剂。 2、啤酒 - 作为清除絮状物的澄清剂。
食品增稠剂

食品增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 提高食品品质 • 降低食品生产成本 • 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谢谢观看
Docs
新型食品增稠剂的研究与开发
新型食品增稠剂的研究方向
• 开发具有生物活性的食品增稠剂 • 研究食品增稠剂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新型食品增稠剂的开发应用
•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 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食品增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潜在应用
食品增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领域
• 糕点、糖果等甜品制品 • 乳制品、肉制品等蛋白质食品 • 饮料、果冻等液体食品
近现代食品增稠剂
• 合成食品增稠剂的出现,如黄原胶、卡拉胶等 • 应用范围扩大,包括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等 • 食品增稠剂的研究和应用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
02
食品增稠剂的化学成分与结构特点
食品增稠剂的化学成分
天然食品增稠剂
• 主要成分是多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 如淀粉、果胶、明胶等
合成食品增稠剂
01 按来源分类
• 天然食品增稠剂 • 合成食品增稠剂
02 按化学性质分类
• 水溶性食品增稠剂 • 油溶性食品增稠剂
03 按功能分类
• 凝胶型食品增稠剂 • 乳液型食品增稠剂 • 泡沫型食品增稠剂
食品增稠剂的发展历程
古代食品增稠剂
• 使用天然植物胶如淀粉、果胶等 • 制作过程简单,主要用于糕点、糖果等食品
乳制品中增稠剂的作用
• 增加乳制品的稳定性 • 改善乳制品的口感和外观 • 便于乳制品的加工和贮藏
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肉制品中的增稠剂
• 常见的天然食品增稠剂有:淀粉、果胶、明胶等 • 常见的合成食品增稠剂有:黄原胶、卡拉胶、海藻酸钠 等
食品增稠剂的种类

食品增稠剂的种类
鑫湘食品添加剂经营进口和国产食品添加剂、食品原料辅料和香精香料
食品增稠剂的种类
(鑫湘食品添加剂)
食品增稠剂是一种可以提高物系黏度,使物系保持均匀稳定的悬浮状态、乳浊状态或形成凝胶,他的应用也十分的广泛。
食品增稠剂按来源食品增稠剂可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是动物来源的增稠剂:包括明胶、酪蛋白、酪蛋白酸钠、甲壳素、壳聚糖、乳清蛋白粉等,其中明胶、酪蛋白、酪蛋白酸钠、乳清蛋白粉等属于蛋白质亲水胶。
第二类是微生物来源的增稠剂:微生物代谢胶也称作生物合成胶,其成分为多糖,应用于食品增稠剂的主要是微生物代谢细胞体外产生的多糖,主要有黄原胶、结冷胶、普鲁兰糖、凝结多糖和葡聚糖等。
第三类是植物来源的增稠剂:植物是传统的食品增稠剂来源之一,从植物中获取的增稠剂主要有槐豆胶、瓜尔胶、亚麻籽胶、阿拉伯胶、罗望子胶、刺梧桐胶、黄蜀葵胶、果胶等,其中在食品工业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植物胶来源于豆科植物,如瓜尔豆胶、刺槐豆胶、罗望子胶刺槐豆胶等。
第四类是经天然原料半合成的增稠剂:主要有纤维素衍生物、淀粉及改性淀粉。
第五类是海藻类来源的增稠剂:海藻胶以其固有的理化性质,能够改善食品的性质和结构而被广泛用作食品添加剂,而应用于食品增稠剂的主要有琼脂、卡拉胶和海藻酸钠。
GB 2760-2009及相关规则的解读

2.3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4880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第7条: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 14880和相关 规定。
2.4 术语和定义
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 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 食品香料、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2.3.3 标准编排 品种编码采用GB 12493-1990《食品添加剂 分类和代码》的五位数表示法 ; 格式编排首先是把一种添加剂归于某个特 定的功能种类,然后规定其使用范围和最 大使用量。
1.2.3.4 不足
缺少食品添加剂使用总体原则; 编码系统不便于国际交流和进行有关的比 较研究 ; 标准编排不够合理; 使用范围中的食品分类不够科学。
1.2.5.2 保健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标示
保健食品标识中各种配料必须按其使用量 大小依递减顺序排列,食品添加剂列于后。 食品添加剂名称必须使用GB2760《食品添 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的规定名称,营养 强化剂名称必须使用GB14880《食品营养 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的规定名称。
1.2.6 ADI与最大使用量
附录C 食品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
附录C1:食品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 附录C2:食品用酶制剂及其来源名单
附录D 胶姆糖中胶基物质及其配料名单
2.1 结构(附录E、F)
资料性附录: 附录E 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 附录F 食品分类系统
2.2 、允 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 大使用量。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 营和使用者。
1.2 食品添加剂的管理现状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与编码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特殊规定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标注 保健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特殊规定 ADI与最大使用量
常见的增稠剂

常见的增稠剂摘要:增稠剂可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质,赋予食品粘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的作用。
增稠剂都是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也称水溶胶。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和化学合成(包括半合成)两大类。
天然来源的增稠剂大多数是由植物、海藻或微生物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如阿拉伯胶、卡拉胶、果胶、琼胶、海藻酸类、罗望子胶、甲壳素、黄蜀葵胶、亚麻籽胶、田菁胶、瓜尔胶、槐豆胶和黄原胶等。
合成或半合成增稠剂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丙二醇酯,以及近年来发展较快,种类繁多的变性淀粉,如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淀粉醚、淀粉磷酸酯钠、乙酰基二淀粉磷酸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等。
我国增稠剂的生产开发近来发展很快,但还处于较年轻的阶段,从品种到质量,从应用的浓度和广度,都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
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增稠剂。
海藻酸钠常用于冷饮、冰淇淋中,也用于冷饮食品中。
冰糕、冰淇淋:食用海藻酸钠作为冰糕、冰淇淋的稳定剂、增稠剂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比传统使用的琼胶、明胶和淀粉,有独特的性能和较高的效益。
可使体积膨胀率大,产量高,且膏体细腻,冰渣少,口感好,在常温下比一般冰糕、冰淇淋抗化能力增加约二倍。
此外在其它食品生产中添加海藻酸钠,诸如:饮料、饼干、软糖、夹心馅、凉粉等均可起到相应作用。
利用其凝胶的特性,可制成:1、食用薄膜材料:可用于鱼、肉类食品保鲜膜。
2、海藻酸钙肠衣:可替代动物膜用作香肠、红肠类食品肠衣3、海藻胶淀粉薄膜:在生产薄膜过程中,加入适量海藻酸钠,利用其本身的高粘性和淀粉分子间的相互吸附作用,使混合后的液体粘度增大,从而生产出新的薄膜-胶米纸。
与一般薄膜相比较,其抗拉强度高,破碎率低,光泽好,且海藻胶与淀粉混合方便。
海藻酸钠特性如下:a.稳定性海藻酸钠用以代替淀粉、明胶作冰淇淋的稳定剂,可控制冰晶的形成,改善冰淇淋口感,也可稳定糖水冰糕、冰果子露、冰冻牛奶等混合饮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冻制品
布
丁
增稠作用,不加糖即可。 果酱水果罐头 增稠作用,不加糖即可。
焙烤食品 饮 料
对于饼干、蛋糕来说,可以减少其破碎率; 对于饼干、蛋糕来说,可以减少其破碎率;对于 面包、蛋糕可使其膨胀,质地酥松。 面包、蛋糕可使其膨胀,质地酥松。 形成较光滑的组织结构和散发比较好的气味, 形成较光滑的组织结构和散发比较好的气味,增 加悬浮性。稳定啤酒泡沫的作用。 加悬浮性。稳定啤酒泡沫的作用。 水果类似物的生产。 水果类似物的生产。
调味料 冷冻食品
焙烤食品 焙烤食品
β-环状糊精(β-cyclodextrin) -环状糊精( )
又称环麦芽七糖、环七糊精等,简称β 又称环麦芽七糖、环七糊精等,简称β-CD, , 个葡萄糖单体经α , 糖苷键结合而成。 是7个葡萄糖单体经α-1,4 糖苷键结合而成。 个葡萄糖单体经
性状与性能
为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甜。可溶于水,对酸、 为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甜。可溶于水,对酸、 碱稳定,能抗一般淀粉水解酶的酶解。 碱稳定,能抗一般淀粉水解酶的酶解。在环状结构的中 心具有疏水性空穴,与各种有机物可形成包络化合物, 心具有疏水性空穴,与各种有机物可形成包络化合物, 可使不安定的物质安定化。可改善物质的溶解性、 可使不安定的物质安定化。可改善物质的溶解性、结晶 吸潮性,可使许多对光、 氧气敏感的食品原料、 性、吸潮性,可使许多对光、热、氧气敏感的食品原料、 泡沫、乳化液保持稳定,能改善食品的风味、组织结构 泡沫、乳化液保持稳定,能改善食品的风味、 和颜色。 和颜色。β-环状糊精还可利用其吸附作用除去食品中 的异味。
ADI:不需要特殊规定 :
使 用 食品种类 冷饮制品 糖 果 猪肉罐头 用 量 0.5% %
1.0~3.5% ~ %
1.7% %
作 用 稳定剂 稳定剂 增稠剂 光滑表面 澄清剂
8~10g/454 火腿罐头 g
啤酒酒精
0.02%
酪蛋白酸钠 Sodium Caesinate 性状与性能 又称酪朊酸钠、干酪素钠, 又称酪朊酸钠、干酪素钠,是牛 乳中主要蛋白质酪蛋白的钠盐, 酪蛋白的钠盐 乳中主要蛋白质酪蛋白的钠盐,含有 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 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营养价值很 也可作为营养强化剂使用。 高,也可作为营养强化剂使用。为白 色至淡黄色的微粒或粉末,无臭、 色至淡黄色的微粒或粉末,无臭、无 易溶于沸水。 味,易溶于沸水。
mineral 2%
water 16%
protein 82%
COOH
结构式
NH2 C R
H
性状与性能
为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微带光泽的 薄片或粉粒,有特殊的臭味;不溶于冷水, 但加水后缓慢吸水膨胀软化;在热水中溶解, 溶液冷却后即凝结成胶块。
凝胶 15%, ~25℃ %,20~ ℃ %,
毒 性
纯净的食用级明胶,本身是 纯净的食用级明胶, 无毒的, 无毒的,应注意生产及贮存过程 的卫生,防止污染。 的卫生,防止污染。
为白色至淡黄色的条、 为白色至淡黄色的条、片、粒、粉状, 粉状, 半透明,具有胶质感, 半透明,具有胶质感,无臭或带有轻微的特 异性气味,不溶于冷水, 异性气味,不溶于冷水,但在冷水中长时间 浸泡可吸水膨胀软化,吸水率20倍 浸泡可吸水膨胀软化,吸水率 倍。在沸水 中易分散溶解形成溶胶,温度降低发生胶凝。 中易分散溶解形成溶胶,温度降低发生胶凝。 0.5% % 1.5%, ~39℃ %,32~ ℃ %, 85 ℃ 凝胶 坚实有弹性的凝胶 不融化为溶胶
凝胶
加糖、 低甲氧基 加糖、加酸 凝胶 果胶LMP 多价金属离子 果胶
毒性
果胶是由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添加剂, 果胶是由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添加剂 , 其安全性也比较高。 其安全性也比较高。ADI:0~25 mg/kg。 : ~
使用
食品种类 果酱 软糖 乳饮料 作 用
若原料中果胶含量少,可以用果胶作为 若原料中果胶含量少, 增稠剂, %。 增稠剂,0.2%。
(二)植物来源的增稠剂 植物及其种子、 植物及其种子、表皮渗出液制取 多糖酸的盐 琼脂 Agar 又名琼胶、冻粉、洋菜, 又名琼胶、冻粉、洋菜,从红藻类 植物—石花菜中提取出来 石花菜中提取出来, 植物 石花菜中提取出来,为复杂的水 溶性多糖类物质。 聚半乳糖苷” 溶性多糖类物质。“聚半乳糖苷”
性状与性能
海藻酸钠
浓度增高 溶液黏度增大 黏度随pH值 黏度随 值 的变化而变化
pH值5~10时,黏度稳定 值 ~ 时 pH值<4.5时,黏度先增加,后下降 值 时 黏度先增加, pH值2~3时, 沉淀析出 值 ~ 时
(四)温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 随着温度的升高, 分子热运动加快, 分子热运动加快, 黏度下降。 黏度下降。 降低颗粒间 的相互作用力 切变力越大 黏度降低越多 增效
特点
胶凝作用最好, 胶凝作用最好,使制 品具有规则的形状, 品具有规则的形状,但发 组织粗糙。 脆,组织粗糙。
复配
卡拉胶
琼脂 蔗糖 糊精
柔软、 柔软、有弹性的制品
凝胶强度升高
使用
主要被用作食品组分和 微生物研究中的培养基。 微生物研究中的培养基。 糖果点心 酒类 果酱罐头
焙烤食品 牛奶制品 家禽鱼类产品
食品种类 牛奶制品
作
用
阻止乳清分离、增加稠度、阻止脂肪上浮、 阻止乳清分离、增加稠度、阻止脂肪上浮、导致 凝乳形成、控制黏度。 % 凝乳形成、控制黏度。0.5% 稳定剂用于冰激凌生产。 稳定剂用于冰激凌生产。阻止大冰晶和乳糖晶体 的形成,阻止表面晶体化,提高混合物的黏度, 的形成,阻止表面晶体化,提高混合物的黏度, 使产品组织柔软、口感圆润。 使产品组织柔软、口感圆润。 室温下形成凝胶的速度快。并能保持柔软性。 室温下形成凝胶的速度快。并能保持柔软性。和 卡拉胶复配使用,不需加糖就能形成凝胶。 卡拉胶复配使用,不需加糖就能形成凝胶。
食品胶、 食品胶、食用糊料
二、食品增稠剂的分类
植物性胶 天然增稠剂 增 来源 稠 剂 合成增稠剂 动物性胶 微生物胶
天然增稠剂
植物性胶
阿拉伯胶、 阿拉伯胶、罗望子 琼脂、 胶、琼脂、海藻酸 卡拉胶、 钠、卡拉胶、果胶 食用明胶、 食用明胶、酪蛋白酸钠
动物性胶
微生物胶
黄原胶、 - 黄原胶、β-环状糊精
第二篇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
第五节 食品增稠剂
Thickening Agents
一、食品增稠剂的概念
食品增稠剂 是指在水中溶解或分散, 是指在水中溶解或分散,能增 加流体或半流体食品的黏度,并能保持所在 加流体或半流体食品的黏度, 体系的相对稳定性的亲水性食品添加剂。 体系的相对稳定性的亲水性食品添加剂。
酯化度DM 酯化度
Degree of Methoxy
指酯化的半乳糖醛酸基与总的半乳糖醛酸 基的百分比值。 基的百分比值。
高甲氧基果胶HMP 高甲氧基果胶
DM 50~80%
>7 % <7 %
果 酯化度 胶 DM
DM 25~50%
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氧基果胶LMP 低甲氧基果胶
加糖、 高甲氧基 加糖、加酸 果胶HMP 果胶
合成增稠剂
合成增稠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
海藻酸丙二醇酯
羧甲基淀粉钠
淀粉磷酸酯钠
羧丙基淀粉
三、影响增稠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一)分子结构及相对分子质量
在水溶液中容易形成网状结构或具有较 多亲水基团的增稠剂都具有较高的黏度
不同分子 结构的增 稠剂黏度 差别较大
相对分子 质量越大 黏度越大
(二)浓度 (三)pH值 pH值
性状与性能
卡拉胶 特 点
蛋白质
形成稳定的胶体
在乳制品、冷冻食品、 在乳制品、冷冻食品、果酱和水果罐 头、饮料、调味品、肉制品中广泛使用 。 饮料、调味品、
海藻酸钠 sodium alginate
又称藻朊酸钠、褐藻酸钠、藻酸钠、 又称藻朊酸钠、褐藻酸钠、藻酸钠、 海带胶等,主要是从褐藻中提取的多糖类。 海带胶等,主要是从褐藻中提取的多糖类。 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几乎无臭、无味, 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几乎无臭、无味, 溶于水成粘稠状胶体溶液,具有吸湿性。 溶于水成粘稠状胶体溶液,具有吸湿性。 pH值5~10时,黏度稳定,若pH值<3时会 值 ~ 时 黏度稳定, 值 时会 有不溶性的海藻酸沉淀析出。 有不溶性的海藻酸沉淀析出。单价电解质 会降低它的黏度。提取中有污染, 会降低它的黏度。提取中有污染,ADI: : 0~25mg/kg 。 ~
选择合适的pH值 有助于果胶- 选择合适的 值,有助于果胶-糖凝胶体的形 外加酸如柠檬酸来调节。 增加风味。 成。外加酸如柠檬酸来调节。 增加风味。 稳定制品及改善风味。如果汁酸乳的制作。保 稳定制品及改善风味。如果汁酸乳的制作。 持良好的稳定性,延长产品的储藏性。 持良好的稳定性,延长产品的储藏性。
(三)微生物来源的增稠剂 黄原胶 (xanthan gum)
黄原胶又称汉生胶、黄杆菌胶, 黄原胶又称汉生胶、黄杆菌胶, 是由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发酵产生 的一种酸性胞外杂多糖, 的一种酸性胞外杂多糖,是一种多 功能的生物高分子聚合物。 功能的生物高分子聚合物。
葡萄糖
甘露糖
葡萄糖醛酸
性状与性能
为白色或浅黄色至棕色粉末, 易溶于水, 为白色或浅黄色至棕色粉末 , 易溶于水 , 有良好的增稠性能。 有良好的增稠性能 。 即使低浓度也有很高的 黏度, 黏度 , 其 1% 水溶液的黏度相当于明胶的 % 水溶液的黏度相当于明胶的100 耐酸、 内黏度稳定。 倍 。 耐酸 、 碱 , pH值 2~ 12内黏度稳定 。 抗 值 ~ 内黏度稳定 酶解性能也比较好, 且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酶解性能也比较好 , 且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 具有触变性, 当受到机械力的作用时, 黏度 具有触变性 , 当受到机械力的作用时 , 下降。 侧链葡萄糖醛酸带负电荷, 下降 。 侧链葡萄糖醛酸带负电荷 , 阳离子一 般可先与其作用而不再作用于主链, 般可先与其作用而不再作用于主链 , 所以溶 液的黏度又抗盐。 液的黏度又抗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