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形式上介于诗与文之间,语言大体整齐、押韵,但又经常夹杂着散文的句式,往往铺排华美的辞藻章句来描绘事物,抒写情致。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说明赋这种文体在《诗经》中就有了它的生命的因素,到了《楚辞》,这种因素又扩大了疆界。
及至战国后期荀子的《赋篇》和宋玉的《风赋》等作品,一方面吸收了《诗经》《楚辞》作品中语言整齐、押韵的特点;一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楚辞》作品中铺排的写法;同时,又融合进纵横家说辞问答、铺排议论的因素,并以‚赋‛名篇,从而形成了一种新文体——赋。
班固在《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
‛指出了赋的文体形式由古诗衍化而成。
刘歆在《艺文志》讲到诗歌发展时说,春秋之后,‚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
布衣而能作诗,故有乐府民歌的兴盛;文人的创作,从荀子、宋玉起,则以赋的形式体物言情。
荀子、宋玉之作与布衣之作虽在文体形式上有差别,却终属同源而分流。
《汉书〃艺文志》中说:‚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
’‛这里所说的‚赋‛,本指春秋时代贵族礼会之际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
春秋之后,贵族不需要也没有机会用背诗的形式来委婉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了。
到了汉代,民间诗歌归乐府掌管,而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几乎全都不依赖音乐歌咏,而靠写在竹简、绢帛之上,或吟诵于唇吻。
于是‚不歌而诵‛成了赋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人们称这种‚不歌而诵‛的文体为‚赋‛。
赋讲究韵律,但它的韵律是为了诵读,而不是为了配乐演唱。
当然,后来有些诗也‚不歌而诵‛了,但那是诗与音乐逐渐分离的结果,不能由此而证明诗歌原始阶段具有歌唱的特征没有存在过。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采文,体物写志也。
‛在《诗经》中,‚赋‛和‚比‛‚兴‛都是一种艺术手法,‚赋‛指‚直抒其事‛。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第Ⅰ卷(选择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1. Which sport does the man like?A. Basketball.B. Golf.C. Ping-pong.2. How many people are sharing the room now?A. 3.B. 4.C. 5.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A new building.B. A bad fire five years ago.C. Ruins caused by a big fire.4. Where is the woman most probably now?A. At home.B. In hospital.C. In the office.5. What place does the man dream of?A. Paris.B. Rome.C. Londo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en did the woman begin to prepare for the performance?A. On May 4.B. In April.C. Three months ago.7. Where is the performance going to be put on?A. In the woman’s school.B. At the People’s Theatre.C. At the Youth Square.8. Why would the woman want to put on the performance?A. To collect money to repair the Youth Square.B. To help the government celebrate May 4 for free.C. To collect money for the Hope Project.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1、计算212sin 22.5-︒的结果等于( )A .12B .2C .3D .2( )2、已知α为第四象限,5tan 12α=-,则sin α等于( ) A .15 B .15- C .513- D .5133、已知(4,5),(8,)a b y ==且//a b ,则y 等于( ) A .5 B .10 C .325D .15 4、函数()sin(2)3f x x π=+,图象的对称轴方程可以为( )A .6x π=-B .3x π=C .6x π=D .12x π=5、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152,18a a ==,则234a a a 等于( )A .36B .216C .36±D .216±6、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135105a a a ++=,24699a a a ++=,以n S 表示{}n a 的前n 项和,则使得n S 达到最大值的n 是( )A .21B .20C .19D .187、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1sin cos sin cos 2a B C c BA b +=,且a b >,则B =( )A .6π B .3π C .23π D .56π8、函数sin()cos()36y x x ππ=+-的最大值及最小正周期分别为( )A .1,22ππB .1,2π C .1,π D .1,2π9、如图,在ABC ∆中,,3,1AD AB BC BD AD ⊥==,则AC AD ⋅=( )A . BC .-D 10、已知函数()cos()(0)6f x x πωω=+>的图象上相邻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横坐标之差为2π,则函数在3[0,]2π上的零点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1、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0150,25S S ==,则n nS 的最小值为( ) A .47- B .48- C .49- D .50- 12、若函数3()3f x x x a =--有3个不同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2)- B .[]2,2- C .(,1)-∞- D .(1,)+∞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等比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n S 是{}n a 的前n 项和,若13,a a 是方程2540x x -+=的两个根,则6S = 。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
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等四大文明。
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他文化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
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形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未来与发展前景便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
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
写于1988年的《图说汉字的历史》引进出版,该书作者阿辻哲次以“事典”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了简洁却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刷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意在为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的人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让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
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图形文字,以物的图形为基础而形成文字,例如“山”“川”“日”“月”等。
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中原,传播到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
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
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
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
人在理智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
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
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
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
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
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
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
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
末流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绝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
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
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
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
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
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
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
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
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
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规。
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1、“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
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
”此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5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旧式农民战争的局限性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C.在军事策略上犯错误D.对封建王朝打击空前沉重53、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签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4、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政府最终沦为下图所示的情形。
这种情形出现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5、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致力于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第一部全景式表现辛亥革命波澜壮阔历程的大型史诗电影《辛亥革命》于2011年9月上映。
影片中不可能出现的镜头是()A.宣统帝下诏退位B.武昌城内枪声大作C.五色旗迎风飘扬D.西方国家支持孙中山革命56、“中国几千年以来社会上的民情风土习惯,和欧美的大不相同。
中国的社会既然是和欧美的不同,所以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是和欧美不同的,不能完全仿效欧美。
”孙中山的这一思想体系在中华民国的政治构建上就是()A.实行总统制共和制B.实行三权分立制C.实行责任内阁制D.实行多党选举制57、影片《建党伟业》中,有不少学生因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对外交涉失败而在街头高举标语、发表慷慨激昂演讲以向政府施压的镜头。
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出发,下列有这一镜头设计的标语中,不可能采用的是()A.“坚决回击日本侵略行径”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废除二十一条”D.“打倒国民党卖国政府”58、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我国政府颁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
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
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
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
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
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探讨,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变,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
在人体内,存在着多种调控我们情绪的化学物质,我们的喜怒哀乐受到它们的控制。
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究其原因是一种叫做“梅拉多宁”的激素在作怪;如果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烦躁、沮丧等。
据研究,梅拉多宁也是导致一种叫“冬季抑郁症”疾病的元凶。
得这种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阴霾、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那么快乐,令人羡慕?这又涉及到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
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
现代生物学家发现,大量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们中的半数的中性菌,对我们既无害也无益,比如肠杆菌、酵母菌及肠球菌;约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门杆菌等;还有约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对有害菌我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它们的活动严格受到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
别小看这些寄生在肠道内的小小细菌,它们对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方面,这些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如果消化不良,会引起情绪异常;另一方面,假如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氢、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导致我们情绪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时,猪不仅长得快,而且争食咬斗现象明显减少。
这是因为猪的肠道内有益菌受到强化之后,对猪的神经有毒害作用的气体硫化氢和氨等的生长大幅度下降,于是改善了猪的行为。
近年来,人们情绪异常和行为失控的发生频率逐年升高,从肠道内细菌的生存环境来看,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滥用。
这些药物或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会大量杀死肠道细菌,导致人的代谢紊乱和消化不良,从而引发情绪异常和精神疾病。
二是这几年生活水平提高后,部分人吃得太饱。
由于摄入的过量高蛋白在人体内缺少有益菌或中性菌为其分解、代谢,它们会在杂菌的分解下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等对神经有毒害作用的物质。
这些物质会破坏人体中起抑制冲动作用的五羟色胺的合成,导致人的情绪异常,产生过激行为。
1.下列关于情绪异常及其研究状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所谓情绪异常是指情绪低落、沮丧、烦躁、发怒,乃至做出极端行为等。
心情愉快则是人的正常状态,不属于情绪异常。
B.人的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此前各个领域的学者虽然从不同的学科出发,提出了各种解释,但是始终未能解决问题。
C.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
D.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许多时候人们并非自己情绪的真正掌控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们有时候出现烦躁、沮丧等情绪,其原因是体内的激素梅拉多宁的分泌超过了正常的水平。
这种情况更严重的例子就是冬季抑郁症。
B.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和中性菌会有效管制有害菌的活动,当有益菌和中性菌的数量大量减少时,这种管制就会消弱。
C.如果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猪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那么硫化氢和氨等有害气体的生成就会大量减少。
D.残存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大量硫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导致人的情绪正常。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只有当人体内多巴胺的量超过一般水平,神经兴奋在神经元中才能得到有效的传导,人的大脑才能产生化学变化,从而获得快感。
B.即使人们不食用含有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食物,而食用纯“绿色”食品,我们体内的肠道细菌也可能会导致情绪异常。
C.肠道内的杂菌会分解高蛋白物质,产生硫化氢、氨等毒害神经的气体,这就是说,可以通过杀灭这些杂菌来预防或治疗情绪异常。
D.近年来,某些人行为失控的现象屡有发生,看来控制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使用也应该是解决此类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
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
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
”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
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
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
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
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
复卒,乃以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
河南赋限已穷,县人诉机织未就,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
坦谕县人弟①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
由是知名。
累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
赤县尉为台所审,京兆尹密救,帝遣中人就释之。
坦白中丞请中覆,中人走以闻,帝曰:“吾固宜先命有司。
”遂下诏,乃释。
数月迁中丞。
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
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
”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
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
”帝纳之。
《后汉书﹒卢坦传》①弟:只,只管。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诣:到,到……去B.不若恣其不道恣:放纵C.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乃:才D.盍察之盍:通“盖”,大概5.以下六句话能直接表现卢坦敢于直言劝谏的一组是()(3分)①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②吾固宜先命有司。
③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
④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⑤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⑥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⑤⑥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赤县县尉被官署审查,皇帝派宦官去释放县尉,卢坦提出审察核实手续,皇帝后来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令。
B. 监军薛盈珍干预政事,卢坦据理拒绝。
大将向李复请求让一位擅长吹笛子的人担任重要官职,并问卢坦怎么办,卢坦说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大将听到他的话后很惭愧。
C.皇帝认为官员进献家财就应宽恕他们,不能失信,卢坦劝谏皇帝不能因小信用而忽视大信用。
D.卢坦任河南县尉,当时的河南尹杜黄裳让他调查某家因儿子与恶人交往而破产的事,卢坦认为当官应廉洁,积聚大量钱财的官一定是搜刮下民而得到钱财,这样的家破产,钱财归于百姓,倒是好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
(5分)译文:(2)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
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5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雨后池上刘攽(bān)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8、诗题为《雨后池上》,那么,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3分)答:9.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5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6分)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⑵ ,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⑶,。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⑷少无适俗韵,。
,一去三十年。
⑸,。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⑹,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⑺还顾望旧乡,。
⑻,,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⑼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乱世出奇才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朋友或门人给予的谥号)靖节,别号五柳先生。
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
他的引人注目之处一在于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二在于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三在于他的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
多年来,陶渊明作为人们心目中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只有从陶渊明所处时代环境入手,审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文道路,才能够予以更全面、恰切的评判与显扬。
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
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的意识来反观生命本身。
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
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学家。
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
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
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于个人,并常常以文学或哲学的形式体现出来。
这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
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
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发、祸乱不已,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48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不能自拔。
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勾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志士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
所以青少年时的陶渊明,虽然也曾经“猛志逸四海”,也曾经“抚剑独行游”,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
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败前秦告捷,但外患稍缓,内乱继起,这就是公元399年爆发的历时十二年、波及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孙恩、卢循大起义。
义军与官军的长期战争,给劳动群众带来更大灾难。
陶渊明的故乡江洲浔阳是京都金陵的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遭受战火的毁坏更为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