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对外友好往来》知识点汇总_1

合集下载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小组合作讨论隋唐时期我国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即产生的影响。

3.通过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学习,培养自身追求真知和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品质。

◆ 重难点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二、知识概览图三、新课导引 大家都看过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吧,在剧中,唐三藏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保护下,历尽千辛万苦,去往西天拜佛求经。

而历史上,玄奘去天竺求取真经是确有其事,也确有其人,只是他是独自一人前往的,少了三位高徒的保护和一路上所遇的妖魔鬼怪,却也同样历经了无数艰险才到达佛教圣地天竺。

右图便为历史上的玄奘。

【思考讨论】 历史上的玄奘是怎样的?那时的中外交往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隋唐时期,我国的对外交往出现了怎样的盛况?四、探究学习(一)互动探究【探究一】右面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与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课本第30页)【探究二】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课本第32页)(二)思维拓展玄奘西游,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到达天竺,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贞观后期回长安,翻译佛经并写成《大唐西域记》玄奘西游新罗使节、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唐文化 朝鲜音乐传入中国日本遣唐使多次到中国访问学习,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很大 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文化 遣唐使和 鉴真东渡 特点:活跃。

交往范围广,政策开放,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概况 对外友好往来 唐与新罗 的关系1.对比以下两幅图,我们会得到哪些认识?丝绸之路图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2.为什么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3.唐朝时期的对外政策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五、课堂检测1.图一、图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图一图二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2.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历史信息相关联的交往对象(国家)是()A.天竺B.新罗C.波斯D.日本3.下列史实反映唐朝时期中印友好交往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B.玄奘西行研究佛学C.佛教传入中国D.鉴真东渡传播佛法4.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初一历史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初一历史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提高文化软实力
对外友好往来有助于提升本国的文 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01
02
03
促进和平稳定
对外友好往来有助于增进 国家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减少冲突与战争,促进国 际和平与稳定。
推动多边主义
对外友好往来有利于推动 多边主义,加强国际组织 的作用,解决全球性问题。
应对全球挑战
对外友好往来有助于各国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 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跨 国犯罪等。
对外友好往来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加强旅游合作和推广,可以吸引更多的 国际游客到本国旅游,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
对外友好往来还有助于推动跨国公司和人才的流动。通过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人才, 可以推动本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06 对外友好往来的未来展望
面临的挑战
国际竞争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对外友好 往来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繁荣阶段
总结词
对外友好往来达到鼎盛,全方位外交格局形成。
详细描述
进入繁荣阶段后,对外友好往来达到鼎盛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更加频繁,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中 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逐渐形成,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 泛的伙伴关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一历史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件
目录
• 对外友好往来的背景 • 对外友好往来的发展历程 • 对外友好往来的影响 • 对外友好往来的代表人物 • 对外友好往来的意义与价值 • 对外友好往来的未来展望
01 对外友好往来的背景
历史背景
古代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一)对外友好往来(隋唐的对外交往)1、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唐朝实行的是开放的对外政策。

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唐代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的强盛国家;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发达的海陆交通。

3.日本:三种交流形式:遣唐使、留学、留学。

唐朝对日本的影响:唐朝使节回国后,在唐朝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政治改革。

日本深受唐朝文化的影响。

唐玄宗时期,鉴真六次出使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主持修建了唐朝的赵体寺。

新罗:很多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产品在唐朝的进口中排名第一。

5、印度:玄奘西游天竺交流佛学,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此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元朝的政治和经济、民族关系)1.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会议,推选铁木真为可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

2.元朝的建立:忽必烈于1271年定国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3、农业: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交通:为了方便南粮北运,开凿了两条新运河(通惠河、汇通河)与原有运河相连,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达大都。

商业:元朝既是政治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商业大都市。

外交: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著作《马克·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4、行省制度:目的: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内容: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

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5、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汉人开发边疆;边疆各族内迁;契丹、女真等族汉化;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6、回族的形成:唐朝以来,不少定居在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公元6世纪中叶,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
与艺术,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技术、布局方式以及城市规划 思想等(如日本古都奈良的建筑规划就与我国西安古城的布局几乎如出一 辙),使日本建筑技术出现了飞跃。这时,日本一方面模仿中国建筑样式, 另一方面将其与自己固有的文化加以融合,逐渐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和 样建筑”及“唐样建筑”,同时在居住建筑中逐渐形成了“寝殿造”、“书 院造”等一些日本化的型制和“草庵风茶室”、“数寄屋”等一些具有浓厚 日本格调的建筑类型。与中国建筑的宏大壮美相比,日本建筑更加洗练、优 雅和素洁,更擅长表现建筑结构的构造美和材料的质感与色泽的美。此外, 在用建筑表现自然美的构思和技巧上,日本建筑似乎也显得匠心独具。
——本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
二、唐与新罗的交往
学习方式:(1)派遣使者(2)经商
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
学 习 内 容
采用唐朝的科举制度选官吏 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 历算等科技成就
崔致远
朝鲜新罗时期诗人。字孤 云或海云。869年来中国 学习,5年后进士及第,在 唐朝任职,884年以唐使 身分归国,任大学士。他 的诗文集《桂苑笔耕集》 收在《四库全书》中。他 被朝鲜历代公认为汉文文 学奠基人,为中朝两国的 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日本民族最开始的时 候,虽然有自己的语言, 但是只限于口头表达,没 有用于记载书面的文字。 大约是在隋唐时代,汉字 由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人 一开始先是直接采用汉字 作为日本文字来记载日本 语言,后来才逐渐根据汉 字来创造出日语的字母— —假名。 假名有平假名和片假 名两种字体。平假名是由 汉字的草体简化而来,片 假名则是由汉字的楷体简 化而来,采用了汉字的偏 旁部首。
从鉴真与玄奘的经历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历史七下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历史七下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二十世纪初,加拿大多伦 多市旧唐人街的部分楼宇 1909年的美国纽约市勿 街华埠
看图说出与唐朝交往的国家
日本美丽的富士山
日本的国花樱花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
遣 唐 使 船
日本长崎县五岛市的三井乐町,是历史上日本遣唐使的最终起锚 地,当地居民以此为荣,自号“遣唐使之乡”。图为当地建造的 颇具规模的遣唐使之乡馆内陈列的有关遣唐使的资料和模型。
洛阳八中实验初级中学 蒋改利
第 6课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你看过《西游记》吗? 你知道多少有关唐玄奘 的故事呢? 那时中外交 往上还有哪些著名的人 物?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唐朝政府采取开放的政策,鼓 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并允 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所以 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唐朝的经济文化也很发 达,所以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 声望,唐朝成为中国的象征, 所以各国开始把中国人称为 “唐人”,这个称呼至今仍 在一些国家沿用。
学习方式 日本派谴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访问和学习
唐 与 日 本 的 关 系
1、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唐朝对日本
文化的影响
2、参考汉字,创造日本文字 3、社会生活、风俗、饮食、服饰 等
方面保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时间:唐玄宗时期
鉴真东渡 经过:六次东渡到达日本
影响: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
贡献
二 唐朝与新罗的关系
日本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
交流的使团。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正
式派遣并且到中国的遣唐使共有12次,每次
最少250人,最多的一次到达唐朝的有594人。 遣唐使组织完备,有大使、副使等政府官员,
还有翻译、医师、画师、玉生、铸生等手工
艺匠人,同来的还有留学生、留学僧。遣唐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 对外友好往来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   对外友好往来
材料一:646年,在曾于中国长期留学的高向玄理和 僧旻的推动下,日本实行“大化改新”,仿照隋唐制 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还仿隋唐科举制, 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
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城京平面图
西

市朱 市







西



材料二:
ァぁ ィぃ ェぅ クぇ コぉ シか
2.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B
A.阿倍仲麻吕 B.玄奘 C.鉴真 D.一行
3、成书于唐朝,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 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பைடு நூலகம்学的重要典籍是
(《大唐西域记》),作者是( 玄奘 )。
4、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面的重要 人物唐僧是根据什么人物模型而设计的
(D )
A.鉴真 B.郑和 C.义净 D.玄奘
2、他为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中日交流, 做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学习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政治: 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

科举制选拔官吏
新 经济: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罗
文化: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 算、音乐等。
新罗 唐: 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唐与新罗友好交流的使者
崔致远
三、玄奘西游 玄奘
俗姓陈,名袆,出生于
天竺是佛教的发源地,有更丰富的佛经和较完备的佛
学理论。

影视作品中的玄奘





627
的奘
热 情 接 待 。
657
带 着 部 佛
年 , 玄 奘 从
经长
回安
到出
长发

【教育学习文章】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7、8课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习文章】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7、8课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7、8课知识点整理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一、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遣唐使(阿倍仲麻吕)2、鉴真东渡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唐朝与天竺(玄奘西游)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

《大唐西域记》三、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3、发达的对外交通。

(从陆路、海路可以到达亚洲、非洲、欧洲很多国家和地区。

)四、都城长安唐都长安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会,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城市建筑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三个部分。

(宫城: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城:中央各政府部门办公的地方)东市与西市是长安城两大商业区。

(两市营业时间:中午12点到日落前半天时间。

)五、中国人被称为唐人:说明唐朝的强盛和对外国影响大。

第7、8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印刷术、火药是唐朝发明的。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用作交易凭据的印刷品——印纸,成都、洛阳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2、《金刚经》868年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比欧洲(1423)早近600年二、火药、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最初的火药武器叫“火箭”,也叫“飞火”。

三、高超的建筑水平、赵州桥(安济桥)设计者:隋朝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

比欧洲早700多年。

四、光耀千古的诗坛诗人代表作特点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诗仙杜甫“三吏”“三别”反映社会现实。

诗圣、唐朝帝王大都喜爱诗歌,进士考试也以诗歌为重要内容,这就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七年级历史对外友好往来(1)

七年级历史对外友好往来(1)

5
海内存知己
广东省徐闻中学 许长国
2003年3月1日
四、玄奘西游
1.唐和天竺的友好交往
2.玄奘西游天竺取经,著<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 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他 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图片
3.唐朝的造纸书传入天竺,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 习熬制砂糖的技术.隋唐的石窟艺术 佛塔寺院建 筑吸收了天竺的风格.
海内存知己
h 广东省徐闻中学 许长国
6 2003年3月1日
五、与波斯、大食通好
图片
1.波斯人到中国经商,波斯富商遍 布中国各地
2.大食入唐使节近四十次,中国的造纸术、纺织、 制瓷等技术,传入大食。
海内存知己
图片
h 广东省徐闻中学 许长国
小结
7 2003年3月1日
海内存知己
h 广东省徐闻中学 许长国
海内存知己
结束
h 广东省徐闻中学 许长国
24 2003年3月1日
8 2003年3月1日
海内存知己
h 广东省徐闻中学 许长国
9 2003年3月1日
唐墓壁画<礼宾图>
这是 唐代三位 政府官员 在引见友 好宾客的 情景,图中 有来自欧 洲 日本
高丽的使 者.
海内存知己
h 广东省徐闻中学 许长国
10 2003年3月1日
这是
新疆吐鲁 番阿斯塔 那出土的 花鸟纹锦, 这种纹锦 反映了唐 代中期丝 织业的高 度水平.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广东省徐闻中学 广东省广大附中
许长国 席长华
海内存知己
h 广东省徐闻中学 许长国
1 2003年3月1日
课前提示
隋唐时期,我国经济繁荣,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对外友好往来》知识
点汇总
第6对外友好往来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

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

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

回国后,专心翻译佛
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

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x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思考: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吗?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什么呢?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特点: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②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因素: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