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1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经济学家宋养琰2014年05月04日13:3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往往被人误解为是既讲政治又讲经济的科学,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政治经济学一词是由经济学一词演变而来的。

经济学最早源出于希腊文oikovouia。

意思是家庭经济管理。

后来的拉丁文的oeconomia,就是自上述希腊文演变而来的。

现代西方语言中的经济学一词,如英语中的economy,法语中韵economie,都源出于拉丁文oeconomia,因而归根到底来自希拉文的oikovouia。

世界上最早使用经济学一词的是公元前一世纪古希腊人色诺芬,他所著的《oikovouikos》一书,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经济学。

最早也曾有人译成“家政学”。

内容主要是分析和记载奴隶主如何管理自己家庭内部的财产和奴隶的事。

到了17世纪,资本主义在西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自然经济开始全面地向商品经济过渡,经济问题逐步超越了家庭的范围。

于是,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者安,德·孟克列钦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首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一名词。

他之所以在经济学上加“政治”一词,无非是想以此说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题已经超越了家庭管理的范围,扩大到对整个社会或国家的经济管理。

可见,这里的“政治”同现在我们通常讲的“政治”,其含义是不同的。

1755年,法国的资产阶级启蒙学派代表人物卢梭,写了一篇名为《政治经济学》论文,使“政治经济学”这个俗语又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不过他所说的“政治经济学”是作为理性学说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与过去的含义又有所不同。

此后,“政治经济学”一词在西方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如英、法等国,广泛地流行开来。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如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相继著书立说宣传了它。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出版,震动一时,其中就大力宣传了政治经济学。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庸俗经济学
李嘉图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学只是为了适应资产阶 级需要,对经济活动的表面现象进行描述,作出似 是而非的解释,美化经济制度。
19世纪70年代后,资产阶级经济学处于自由竞争— —垄断过渡阶段,该经济学对组织社会化生产,管 理现代化企业、发展市场,实行宏观调控,股份制, 提高企业效率等问题作了分析,但抛开生产关系 (人之间经济关系)单纯分析经济问题,抹煞不同 制度下社会差异。经济学有三个层面:现象、操作、 理论,庸俗经济学只进行了现象、操作的分析。
政治 :社会、国家 经济:家务 政治经济学 是一门财产管理的学问
重商主义
最初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是重商主义。它是封 建社会瓦解后,伴随海外贸易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 是 15中叶、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代表 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代表了当时欧 洲经济思想的主流。
重商主义最突出的思想是重金、贸易顺差和国家干 预。因而重商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概念,从诞生之始 就强烈地包含有国家的经济管理这样的内容。
由于马尔萨斯试图证明劳动人民贫困和失业是 因为人口增长过快,而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无关, 因此,他被马克思称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 的代表。
让.巴蒂斯特.萨伊
萨伊(1767-1832 法国)是19世纪初期法国古典经 济学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学说的系统化者,他的 主要作品是《政治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问 答》和《政治经济学教程》等。他认为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是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从而将经 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消费三部分。
和英法其他经济学家不同,他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 的弊端,对雇佣劳动者的处境深表同情。他设法寻 找克服资本主义矛盾和改善这种社会制度的方法。 但由于资产阶级世界观的限制,他不可能和传统的 经济理论决裂。他的经济理论体系是毫无生气的混 合主义、折衷主义。

§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总论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经济:古希腊的含义,中国古汉语的含义。

经济学的产生:
古希腊学者色诺芬(—)的《经济论》
(中国孔子—)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论》
(中国孟子—)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法国的孟克列钦(—)(中国此时已明末清初)
《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政治一词,源于古希腊城都、社会、国家的意见。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局限于流通领域。

威廉·配第:(—)《赋税论》
区分了“自然价格”与“政治价格”
两大贡献:认识到劳动创造价值,劳动量决定价值量;
认识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反比。

两大误区:混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混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
贡献:(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劳动价值论)
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指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注意到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

生产耗费的劳动
误区:价值混淆了耗费劳动与购得劳动
交换中购得的劳动
二元论。

政治经济学导论

政治经济学导论
政治经济学导论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 17-19世纪末,政治经济学被用作研究经 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理论学科; • 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他的《政治经济 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 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 认为单一词比双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 “政治”一词,也更符合于学科研究的对 象和主旨。
政治经济学导论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四次革命—货币学派代表人物
米尔顿· 费里德曼 美国 (1912-2006)1976获 诺贝尔经济学奖,代表 作《资本主义与自由》, 1962年出版
1962年出版
政治经济学导论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五次革命—斯拉法革命
皮埃罗· 斯拉法(1898~1983),英 籍意大利经济学家 1960年出版 《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 判绪论》 《思想的财富:经济学 思想史》
的》。 (1850年)
8、亨利•查尔斯•凯里 :《政治经济学原理》(1837-1840年) 9、约翰·贝茨·克拉克:《财富的哲学:新经济学原理》1886年
政治经济学导论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新古典学学派(剑桥学派 )创始人
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 1842-1924英国
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导论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 建国后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改革开放前分为资本主 义部分(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 论》)、社会主义部分(苏联范式)即两部分,三板
块。改革开放后,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增加了当
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社会主义部分主要根据中国社 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进行改编。
政治经济学导论

政治经济学导论

政治经济学导论

2011-1-25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8
市场经济是一种根本性的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经济是一种根本性的资源配置方式, 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总体方向。 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总体方向。但要使这 种经济制度能够有效地运行, 种经济制度能够有效地运行,还需要一 套制度作保证。 套制度作保证。 实证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客观研究经济现象本身的 内在规律)与规范经济学( 内在规律)与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 为基础) 为基础)
2011-1-25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21
1.3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
规律和经济规律
规律:现象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 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011-1-25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22
经济规律的分类:普遍规律 经济规律的分类: 几个社会共有的规律 某各社会特有的规律 政治经济学就是要从经济运动过程中去 揭示其规律性。 揭示其规律性。
经济学是一门使 人生幸福的艺术。 人生幸福的艺术。 -萧伯纳
2011-1-25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1
经济学是一个学科体系的总称。这个学科体 系研究的核心是“价值”和“财富”。
发展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现代微观/宏观经济学 ……
2011-1-25
政治经济学和发展 1.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2011-1-25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13
1.2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物资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
发点
人的劳动 生产劳动
三要素
劳动资料 生产资料 劳动对象
2011-1-25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14

政治经济学导论

政治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导论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了解)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是研究人类社会制度变化发展的科学。

2、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了解)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色诺芬的《经济学》——古希腊奴隶主义的经济学——本意是“家庭财产管理”。

17世纪初,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安·康·蒙克来田《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发表,政治经济学所指是涉及国家和社会的经济问题。

后人沿用“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是指对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

但是,重商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仅局限于流通领域。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经济自由主义思想蓬勃兴起的时期,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最为发达的英国,由威廉·配第创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集其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继而接触到了剩余价值问题。

但由于阶级利益的局限性,它把资本主义看作是自然和永恒的社会制度,不能正确地揭示经济发展的关系。

19世纪3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开始尖锐化,在欧洲产生了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创立了无产阶级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包括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

西方经济学理论随后发展成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分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其他政治经济学均属于理论经济学。

20世纪西方国家进入了发达的市场经济,与其相适应而产生了西方的“宏微观经济学”,它是属于应用经济学这一分支。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重点掌握)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一、政治经济学由来政治1.西方:《荷马史诗》,最初的含义是城堡(阿克罗波里简称波里)→城邦的代名词→国家、统治、管理、议事、决策。

2.中国: “政”与“治”分开使用;“政”:①指国家的制度、秩序和法令;②指朝廷、政府;“治”:①指统治、治国等治理活动;②指实现安定的状态;朝政、摄政、干政、从政、当政、主政、执政、亲政、参政、议政、辅政、乱政、施政、训政、布政、邮政、市政、财政、民政、税政、党政、家政、内政、廉政、仁政、专政、暴政、苛政、宪政、时政、思政、精兵简政、垂帘听政、大政方针、勤政爱民、拥政爱民、人亡政息、人存政举;2.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17世纪中叶,由于工场手工业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经济研究的重心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从而产生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1)威廉·配第创立《赋税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最先提出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

(2)亚当·斯密将其形成完整理论体系《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一部系统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著作。

★反对政府干预,强调“看不见的手”。

(3)大卫·李嘉图就是古典政治经济学集大成者《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3.分化(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不断外化和激化。

1825年,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

在这一背景下,1830年以后,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家明显向市俗化发展,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经济学说,致力于抹煞资本主义的矛盾,抹煞阶级对立,为资本主义辩护,马克思称其为庸俗政治经济学。

在法国有萨伊的《政治经济学概论》;在英国有西尼尔的《政治经济学大纲》和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这一批著述的共同点,是在利用斯密的理论体系时,淡化甚至抛弃斯密-李嘉图关于劳动创造价值以及收入分配上的阶级对立这部分最敏感的内容。

结果他们提出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要素价值论和按照要素贡献进行收入分配的要素分配论。

导论、第一讲、第二讲ppt

导论、第一讲、第二讲ppt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陈维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
1
导 论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四、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五、怎样学习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
2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运动中各种经济要素和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
11
(2)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结成的经
济关系。包括三方面:所有制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 分配关系 (3)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 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与建于其上的 上层建筑,又构成一个矛盾统一的运动。
政治经济学一词最早由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
莱田在1615年提出。 政治经济学作为最早的成体系的经济学,产 生于17——18世纪,代表人物:威廉· 配第、 亚当· 斯密、大卫· 李嘉图,以斯密1776年的 《国富论》为主要标志。时代背景:资本主 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新的社会矛盾的深化。 古典政治经济学向庸俗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两个方向演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 16
五、怎样学习本课程?
1、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阶级性、历史性; 2、理解马克思的方法以及个别结论与现实社会的差距; 3、理解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4、理解中国的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3、读书、笔记、社会实践。
本课教材:
刘诗白主编:《政治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年出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
5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重点: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 难点: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导论
6
第一节、 第一节、人类经济思想的发展 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 一、“经济”一词的含义(了解) 经济”一词的含义(了解) • 二、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熟悉)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熟悉)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熟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熟悉)
政治经济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第一章、导论 1
联系方式
• 授课教师:佛力 授课教师: • 电子信箱:nndfoli@ 电子信箱: • 公共邮箱: 公共邮箱: nndjingji@ • 密码: 密码:123456
第一章、导论 2
关于本课程: 关于本课程:
1、使用教材 期末考试方式:闭卷笔试(满分100 100分 2、期末考试方式:闭卷笔试(满分100分)。 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30%+期末成绩70%。 3、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课程内容掌握分三个层次: 4、课程内容掌握分三个层次: 了解、 了解、熟悉和掌握
扩展阅读: 国富论》 扩展阅读:4、《国富论》亚当斯密
5、萨缪尔森《经济学》 萨缪尔森《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22
第一章、导论
7
一、“经济”一词的含义(了解) 经济”一词的含义(了解)
1、中国古代 、 经济” 管理国家、拯救庶民。 “经济”:管理国家、拯救庶民。 2、古希腊(色诺芬)Oikovouia 、古希腊(色诺芬) “经济”:奴隶主家庭管理 经济” 经济 本 3、现代 、 经济: 经济:多种含义 )、经济关系 (1)、经济关系; )、经济关系; )、广义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 (2)、广义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 )、广义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 )、一国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简称 (3)、一国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简称; )、一国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简称; )、节约 (4)、节约、精打细算。第一章、导论 )、节约、精打细算。
第一章、导论
3
如何学习经济理论? 如何学习经济理论? 研究逻辑思路 具体内容 研究方法
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4-6学时) 学时) 第二~九章(44-42学时 学时) 第二~九章(44-42学时) 共计:48学时 共计:48学时
第一章、导论
4
第一章、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 第一节、人类经济思想的发展与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第二节、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及方法
第一章、导论
18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熟悉) (熟悉)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掌握) 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掌握)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2、《资本论》与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
第一章、导论
19
法国 重农主义
研究生产领域
第一章、导论
13
色诺芬: 色诺芬: 经济论》经济(Economy)一词产生 《经济论》经济 一词产生 含义: 含义:家庭管理 蒙克莱田( 蒙克莱田(1615 ): 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一词产生 政治经济学一词产生 含义: 含义:国家经济管理
★“大学经济学教学体系中的“政治经济学”课程 大学经济学教学体系中的“政治经济学” 特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特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 资本主义开始和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 时代提出的课题: ★时代提出的课题: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及社会 矛盾的暴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 济结构,揭示了它的运动规律; 济结构,揭示了它的运动规律;创立了科学的劳 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积累理论; 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积累理论;揭 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 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 灭亡的历史规律。 灭亡的历史规律。
第一章、导论
11
第一阶段:(约公元前500年至 世纪) 年至17世纪 第一阶段:(约公元前 :(约公元前 年至 世纪) 色诺芬(Xenophon) : 色诺芬 经济论》经济(Economy)一词产生 《经济论》经济 一词产生 含义: 含义:家庭管理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第一章、导论
12
第二阶段: 世纪初叶至 世纪初叶至17世纪末叶 第二阶段:17世纪初叶至 世纪末叶 英法 重商主义 研究流通领域
第一章、导论
14
第三阶段: 世纪末叶至 世纪中叶(掌握) 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 第三阶段:17世纪末叶至 世纪中叶(掌握) 英国 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国 空想社会主义 西方 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5
千年伟人- 千年伟人-马克思 Marx,Karl(1818.5.5~1883. 3.14),最著名的国际共产 3.14),最著名的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奠基人,哲学家, 主义运动奠基人,哲学家, 社会科学家和19 19世纪以来 社会科学家和19世纪以来 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 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和《资本 的著者。1836年起先 论》的著者。1836年起先 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 读书,1841年获耶拿大学 读书,1841年获耶拿大学 哲学博士学位。 哲学博士学位。其中学毕 业论文就表现出基督教献 身精神和为人类自我牺牲 的愿望
日 学者
8
二、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熟悉)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熟悉)
第一章、导论
9
人类的经济活动
对经济活动的认识 经济学、 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0
对经济现象的认识或者看法 第一阶段 重商主义 经济思想 重农主义
第二阶段
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学
第三阶段
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家谱》 《经济学家谱》
第一章、导论
20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熟悉) (熟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列宁和斯大林的发展 2、毛泽东的发展 3、邓小平的发展
第一章、导论
21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
1、教材:P1-P29 教材:P1资本论》 马克思,第一卷,第一版序言、 2、《资本论》 马克思,第一卷,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跋, 第二版跋,人民出版社 资本论》 洪远朋, 3、《资本论》教程简编 洪远朋,复旦大学出版 社
第一章、导论
Hale Waihona Puke 16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 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 础上, 础上,运用科学的世 界观方法论, 界观方法论,对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 全面深入的研究。 全面深入的研究。创 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 学理论。 学理论。
第一章、导论
17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熟悉) (熟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